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元1836-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圣人之教,张氏族学多年来未涨纳费,使平民之家亦能负担,实在是仁义之举!曾大令如此听闻,甚是欣慰,言及将收集诸家族学情状,上报提督学政请赏。”
张玉清闻言立时顿了顿捋胡子的手,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神色,扭捏道:“唔,这,这县中查访之事,可曾定有日期?”
“想来应是这几个月吧。”周良才呵呵笑道,见目的达成,便不再多说,又将话题扯向其他,只是张玉清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等送走周良才,张玉清马上将张林叫了过来,问道:“昨日所说涨纳费一事可曾办了?”
张林马上邀功道:“老爷吩咐,小的当然立刻便办了,今日一早,族学管事已将此事告知那帮外姓人,想必他们正心急如焚呢,嘿嘿嘿。”
张玉清看了张林一眼,点头道:“此事办的不错,不过吾静思一夜,却觉得如此行事不合圣人之道,教化乡里本就是士绅之责,若断了乡人进学之路,惹人非议不说,亦使吾家仁义之名受损。这样吧,你明日再让管事去说,近年来族学所耗日增,本该上涨纳费,只因我不忍乡人受苦,特许由我张家承担,以使乡人受益。”
张林这么一听顿时傻了眼,老爷这是怎么了,难道真是生了怜悯之心?看着可不像啊。不过他一个下人,遇到这事也不好置喙,只能点头应是。
张玉清打发了张林,又将张明轩叫来,把刚才的决定给他说了一遍,见他满眼不甘,训斥道:“早叫你用功读书,每日里只知道玩耍打闹,成何体统,这几月族学里说不定有县中来人,在这之前你若再敢生事,定不饶你!”
到了第二天,刘锡命看见张明轩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感到有些奇怪,这纨绔子弟又怎么了。
张明轩发觉刘锡命偷看自己,马上恶狠狠地瞪了回去,不过却没了昨天的气势。
许卫等人因为昨天的事都没睡好,一早便扎在一堆想要讨论个方法,正愁眉苦脸时,却见昨天的管事又进了课堂,站在堂前说道:“诸位安静,昨日所说纳费上涨之事,因我张家族长慈悲,不忍乡中子弟失学,特许免除上涨之事,望周相告知!”说完他也不停留便走了。
呼啦,许卫几人一下子蹦了起来,一个个喜笑颜开,这事取消了,真是太好了。
许卫兴高采烈地对刘锡命说道:“果然还是张家老爷慈悲,如此也不用麻烦周先生了。”
刘锡命微笑点头,心里却觉得这肯定和周良才脱不了关系,不然那张玉清怎么早不仁义,晚不仁义,偏偏在自己等人求了周良才后再改主意。
张明德等几个张明轩的跟班也有些奇怪,昨天张明轩还跟他们吹嘘说要整治刘锡命等人,怎么今天又取消了,都奇怪地望向张明轩。
张明轩更显郁闷,又不好说什么,只好低头装作数起蚂蚁来。
等上课时,周良才没有说起此事,仿佛不知道一般,许卫等人见状果然觉得是张家发了善心,心中更是感激。哪知放学后,周良才将他们几人留了下来,不经意地说道:“如今汝等困境已解,往后当笃志向学,不可三心二意。”
刘锡命这才确定是他出手帮忙,赶忙行礼道:“先生与我等无亲无故,却能扶危救难,实在是师中典范,我等感激不尽。”
周良才见刘锡命知道他的意思,也不多说,只把胡须一捋,微笑点头。
其他诸人看这样子,方才知道原来都是周良才的功劳,纷纷上前拜谢。
等出了学堂,许卫兴奋地冲刘锡命道:“还是锡命兄料事如神,小弟佩服!”另外几个学子也围上来一通夸赞,此刻刘锡命在这群人心中才算是小有威望。
………………………………
第一卷 第四十三章 教学相长
刘锡命也不知周良才和张玉清说了什么,这段时间张明轩却是没有再找自己的麻烦,他虽然心中奇怪,但也不会主动去撩拨,因此双方可以算是相安无事。
这些日子他倒和许卫、张元龙等人越发熟络起来,一方面他们在族学里都算的上是弱势群体,自然就会往一堆扎;另一方面许卫和张元龙性情颇对刘锡命味口,两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与人交往却不卑不亢,让刘锡命很是欣赏,况且他们年龄毕竟要大一些,刘锡命作为一个两辈子加起来三、四十的人了,若是让他天天和老三老四这些十一、二岁的孩童一起玩耍,那可真是要了亲命。
就这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刘锡命三兄弟渐渐和学堂众人熟悉起来,不过因为刚开学就和张明轩起了冲突的原因,大部分人都愿意和他们深交,免得被张明轩惦记惹上麻烦。
刘锡命到不在乎这些少年的看法,反正自己还有许卫、张元龙等人可以交流,这半个月时间他也没闲着,不仅将脑海中关于四书五经的学习记忆完全消化,更是经常打着请益的名头去拜访周良才。
“锡命,今日放学后汝且慢走。”这日上课前,周良才专门吩咐刘锡命道,刘锡命虽然心中疑惑,也只好点头应是。
等到下课,周良才将他带至后院书房,坐定后问他道:“尔等入学已有旬月,观你平日上课甚是用功,课后请益也较他人更为用心,眼下你已年过十五,今年可有应试之意?”
刘锡命顿时来了兴致,本来他还打算熟悉一段日子再向周良才请教考试的事,免得被老师认为是急功近利,哪知道这年头读书人认为考取功名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孔子也说学而优则仕,读书人的事哪能算功利,因此周良才经过半个月时间的观察,对刘锡命学问情况有所了解后,便直接询问他。
“学生正有此意,正所谓‘功名趁取方年少’,只是学生对科场之事知之甚少,又自觉学问浅薄,之前便不敢请教先生。”刘锡命赶紧回道。
周良才捋须微笑道:“汝父刘文茂本就是县中秀才,你也曾随他学习经年,据我这半个月内观察,你天赋异禀、资质甚佳,四书五经你是否已全都背得?”
刘锡命倒不吃惊,自己花了大力气在老师面前表现,不就是想引起注意吗,不过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自傲,只好装出清纯的样子羞涩一笑道:“老师过奖了,学生不过是记性较他人好些罢了。”
“哈哈哈,你不必自谦,须知这科举之路道阻且长,如今你年少记性好,正是占优势的时候。观你平日对答,虽然对书中要义理解略有偏颇,不过县试府试却不是太严,只需熟记书本、对答得体即可,如今你所差的只是时文而已。眼下离县试还有数月时间,只要时常练习,至少县试有望。”周良才继续提点到。
却说周良才为什么对刘锡命这么上心呢,一来正如他的名字,刘锡命天赋异禀、记忆力惊人,确实让他起了爱才之心,更兼之前他数次在自己面前应对得体,又让他觉得此子乃可造之材;二来正像刚才说的,刘锡命记性好,县试府试有很大的机率能够通过,到时候他作为老师也是与有荣焉,张家的聘金也可以再谈一谈了。
刘锡命想到张氏族学的情况有些担忧道:“先生毕竟是在张氏族学任教,若举荐我去应试,不知可有后患?”
“这你且放心,今年张家子弟学有所成者不过二、三人而已,料想张家也不能说些什么。”
周良才随即正色端坐道:“前言已毕,为师者必问汝曰:尔志何为?”
刘锡命听他这么一说,知道这是中国教育传统中的问志环节,当年孔子曾问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只有曾点所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了孔子礼乐治国、天下太平的心思,孔子感叹说:吾与点也。
后世老师施教,便多借用这个典故前来询问学生的志向。
闲人退下,这个逼我要装满分。
因此他立刻整肃衣冠,行礼道:“学生以为,方今之世,居庙堂者视百姓为草芥,处江湖者视权贵如寇仇,各执一端,相互侵攻;官吏士绅待民以残,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流民乱军待民以暴,裹挟驱驰终致生灵涂炭。为士人者,不可不匡扶正道、救危济难,拯万民水火之中,解生灵倒悬之急。此学生之志也!”
周良才听得目瞪口呆,半响才缓过劲来,不过是问问志向罢了,寻常少年大多都是说个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已,怎么到你这里弄得忒大了。
但是小小年纪能够说出这番话来也实在是难得,虽然只是少年狂言,周良才却对刘锡命更加青睐,哈哈大笑道:“尔志远矣,为师尚不及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汝既有匡扶天下之志,当有匡扶天下之才,往后更应埋头苦读才是。不过今日所说不可再对外人道也,汝言天下将乱、百姓流离,无意者不过称汝为狂生,有意者恐行莫须有之罪。”
刘锡命见周良才的表情,知道他只当自己是少年狂言,不过听他提醒自己注意言辞,心中很是感激,赶忙鞠躬道:“多谢先生提点,学生亦知‘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实在是有感于先生提携,这才直言相告。”
周良才内心更是欣赏,点头道:“既已言志,如今便谈就学,县试时文汝可知晓?”
刘锡命这具身体原主人根本就没有学到时文这一步,他自己也就当初在县学听到秀才们讨论了几句,哪里知道具体的要略,赶忙摇头道:“实不知也,还请先生赐教。”
“时文者,当今尤指制义、八股文等,若单论形式,其实不难,太祖时为规范科举之法,将八股取士定为正法。”周良才摇头晃脑地为刘锡命娓娓道来。
“八股文共分八段,即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破题当先揭示此题主旨要义,承题再接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再用起讲评议论述……”
刘锡命听周良才深入浅出的解释,对八股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实八股文就和我们现代的应试作文差不多,都讲究一个写作套路,由于中国逻辑学教育早在战国就开始没落,因此读书人大多都是发散式思维,恐怕老朱也是被他们的文章逼疯了,才狠下心来要将写作的格式全都固定下来。
今人说起封建糟粕,常常将八股文放在首位,殊不知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关键,八股文不过是写作的工具,真正阻碍华夏文明进步的是对八股文的写作要求,明清以来一直要求八股文内容必须与程朱理学观点一致,严禁使用其他思想来阐述孔孟之学,而程朱理学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长久下来自然让整个社会的死气沉沉。
不过这些都不是刘锡命现在需要考虑的,他只用把这些套路记熟,先把功名搞到手才是正理,趁着周良才还在兴头上,赶紧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先生,如此看八股文也并非难事,那为何科举却如此艰难?”
周良才摇头苦笑,真是不知者无畏,没有亲身去试一试,哪里知道科举的变态,回他道:“八股是不难,难在考官出的题目啊,我大萌养士三百年,文教盛于历朝,此诚教化之盛事,然则如此一来,每年应试之人也是剧增。何况四书五经不过几十万字,三百年下来,其中可以用来出题的都被用之殆尽了。”
“如今考官出题多兴截搭题,既将书中不同部分截取凑在一起,这也是为何我说汝天赋异禀,乃是科举的好苗子,须知记性不好的,连考官所取之言出自何处都不知,更遑论解述圣人之道。”
刘锡命这才心下恍然,不由得又庆幸自己有空间相助,不然还科举个屁。
………………………………
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
周良才花了一个多时辰将八股文的要点和解题心得给刘锡命讲解了一些,末了扔给他一本时文集要,让他回去好生揣摩,比照里面的题目先自写一遍,再去看他人如何解题,如有困惑处再来向他讨教,见天色已晚,便让他先回了。
等刘锡命从学堂里出来时,都已经戌时二刻了,冬天本来就黑的早,现在更是一片漆黑。
这个时间肯定也没有客船了,好在张家湾村离乡上也不远,刘锡命又不是胆小之人,问周良才府上小童借了个火把便急匆匆往回赶去。
“少爷,行行好,赏点儿钱吧。”
刚走到乡上入口处,刘锡命竟然碰到四个中年男子蹲在一家屋檐下,见他走过来,赶忙伸手讨要。
刘锡命见他们满身污垢,估计是哪儿的难民,想到今天刚刚跟周良才夸下海口要拯救苍生,这会儿也不好意思直接走人,从身上掏了几十文给他们便匆匆走了。
这四个人本来也只是顺手讨要,这年头谁家都多少余钱,他们在乡上晃荡这么久了也没碰上几个好心人,哪成想刘锡命竟然直接给了五十文出来,几个人连忙磕头感谢。
见刘锡命走远,其中一个瞧着他的背影眼里精光一闪,对其他三人说道:“看他这手笔和衣服面料,这可是头肥羊,家里一定是有钱人家,咱们要不要跟上去捞他一笔。”
一个看起来有些怯懦的男人低声道:“他才给了咱们钱,去绑他岂不是恩将仇报?”
起头的那男子轻蔑一笑:“你还真他娘的是个孬种,这年头谁还管这些,抢上一笔说不得够咱们哥几个吃喝好一顿日子了,你要不干就滚一边去。以后碰见我哥,你也别想跟着混了。”说完拿眼看向另外两个。
那两个里面一个年纪更大的犹豫了一下,狠狠道:“干了,又不是没干过,碰上咱们只能算他倒霉。”
三人立刻便猫着腰顺着刘锡命的方向跟去,之前反对的那个男子见状也只好一起跟上。
大半夜里刘锡命举了个火把在前头走,就像个大灯笼一样吸引着这四个人,他们原本老实巴交的脸上露出贪婪的表情紧紧跟在刘锡命身后。
“这他娘的是吃什么长大的,走这么快。”四个人在后面跟的吭哧吭哧不断喘气,一来他们不敢点火怕惊动了肥羊,黑暗中不敢跑快,二来刘锡命这些日子一直锻炼,加上归心似箭走的飞快。
“这样下去要坏事,你们两个赶快绕那边从前头去堵他。” 起头的那男子见状赶紧安排四人分开堵截。
刘锡命拿着火把走了一大半了,却总有一种阴嗖嗖的感觉,看了看四周全是田地,再加上站在光源处除了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更感觉有些恐怖,吓得他又加快了些脚步。
咦,前面好像有几个火光,刘锡命看着前面心中一下子放松下来,有人就好,就在这时却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嘶”,黑夜里看不清动静,刘锡命被这阵脚步声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也不管是谁了,径直往前面那火光处跑去。哪成想才跑出去一截,前面田埂左右两边突然蹿出来两个黑影一记重拳打在他肚子上,一下子将他扑倒在地。
“救命,救命”刘锡命下意识地张嘴大喊。
“别他娘的叫了。”一只手直接将刘锡命的嘴死死捂住,借助掉落的火把,他一下子看清正是之前在乡上的那几个难民。
“嗯,嗯”刘锡命疯狂挣扎起来,但是那四个男的全都压在他身上将他压得动弹不得,几只手不断在他身上摸索起来。
“怎么什么都没有,他娘的,你身上的钱呢?”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传来。
卧槽,你又不让我说话,我能怎么办。刘锡命嘴被捂得死死的,他本想把空间里的炸弹扔出来,但是一来自己双手被压住,二来想到这几个人离自己太近生怕把自己也炸到了,一时陷入无力反抗的局面。
这时一双手死命的掐住刘锡命的脖子,几个巴掌“啪”“啪”打在他的脸上,那几个流民仿佛无法相信他没有其他钱的事实,死命地摇晃起他的身体起来。
“咳”刘锡命一口气卡在脖子里喘不过气来,挣扎的更加疯狂了,心中却满是绝望,这么多风浪都挺过来了,难道要栽在这个地方了吗?
“怎么会没钱呢!怎么会没钱呢!”隐约中那几个男子互相吵了起来,只可惜刘锡命这会儿被憋的头晕眼花的怎么也没听清。
过了不知道多久,刘锡命却一下子感到身上一轻,自己被什么往一旁拖了几步,胸口也被什么东西使劲搓着。
“二哥,你醒醒,你没事吧?”一个焦急恐慌的声音传入刘锡命耳中,穆敬难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咳咳”刘锡命一下翻身狂咳起来,他也瞧见于永凯等几个人正在和刚才的人打斗,不过几个人都只会各自为战,怎么可能打得过几个成年人,好在那几个难民也不知道是没吃饱还是怎么地,也没办法将于永凯他们完全打倒。
“一起上”刘锡命缓过劲儿来,知道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也不管什么装神弄鬼的,直接从空间里抄了一把刀出来,趁魏敬国被其中一个年轻男子一脚踢开这个档口,一个健步冲上去,使足了力气从他肩头上劈了下去
“啊”
这年轻人的惨叫声在空旷的田野里显得特别渗人。和他一起的那三个人见刘锡命一刀劈在那年轻人身上,鲜血在几处火光中不断跳跃,立刻都被吓出了魂来,各自大叫着连滚带爬地往后面跑去。
“穷寇勿追”于永凯他们几人本来还想追过去,刘锡命赶紧制止,这黑灯瞎火的着急追赶说不定被别人反杀了,说完一脚将那年轻人的身体踢开,卡住的刀也取了出来。
“呕”于永凯、魏敬国和李敬思三人刚走过来看到这一幕,又瞧见那年轻人血呼啦的肩膀,可能是大动脉被砍了,鲜血像喷泉一样滋滋往外冒,听见他还在不断抽搐呻吟,几个人不由都捂住嘴往旁边吐去。
穆敬难也许是上次经历了杀张达的一幕,现在倒是淡定的多,只是脸上也有些苍白。
刘锡命浑身疼痛,尤其是胸腔里跟着了火一样,等于永凯三人缓了一下,又从空间拿了两把刀出来插在地上说道:“行了,别吐了,都给我过来,这世道你们以后总会习惯的,一人上去砍他几刀,也算是练练胆。”
都这个时候了,他也懒得再问这年轻人的话了,无非就是自己刚才露了财,这些人见财起意罢了,加上刚才情急一刀砍破了他的颈动脉,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怎么也救不活了,索性再废物利用一下,这会儿刘锡命觉得自己的心比刚穿越时硬了不知道多少倍。
上次刘锡命和李彪、穆敬难截杀张达二人回来后,刘锡命想到以后总要经历杀戮之事,还将当时的场景一一给他们讲了一遍,也算是提前做些心理准备。
是以这会儿三个人的反应还是要比当初李彪和穆敬难要好些,于永凯好歹是领头的,站起身来咬牙切齿地拿刀往那年轻人身上砍起来,其他两人对视一眼也略带恐惧地跟了上去。
“走吧”眼见这年轻人彻底没了气息,刘锡命叹了口气吩咐他们将尸体抬起来扔到江里去,头也不回地往家里走去。
“你们怎么正好赶过来了?”五个人一言不发地走在寂静的黑夜中,刘锡命感觉气氛特别诡异,忍不住开口打断道。
寂静被打破,那诡异的气氛也似乎一下子散开了,于永凯等几个人明显舒了一口气,于永凯赶紧回道:“三哥四哥放学回来,说是先生将二哥留下了,哪知道到了戌时还没见你回来,主母有些担忧,因此差我们几人前来接你,不想竟然真的碰上了,还好二哥你没什么大碍。”
“这帮杀千刀的,只可惜另外几个跑的快,不然也要一起收拾了,二哥你……”穆敬难说得激动竟然有些哽咽起来,魏敬国几人看着刘锡命的情形也是眼圈一红。
刚才刘锡命被几人按在地上撕扯,衣服被撕破了不说,见没搜到东西,不知是谁狠狠地扇了他好几个巴掌,打的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更是鲜血直流,到现在他都还有点眼冒金星。
“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之前在乡上碰到这几个流民,我还给了他们几十文钱的,嘶,谁想到这帮狼心狗肺的竟然恩将仇报,你们记住,以后帮人要看准了。”刘锡命嗡声嗡气地说道。
“跑了的三个人会不会有什么麻烦?”魏敬国突然想到。
于永凯思索道:“照二哥说的,这几个不过是流民而已,今晚又是他们劫掠在先,如今好不容易走脱,应该不会再留在乡上,咱们明日陪二哥一起去乡上查探,若真还没走,正好抓住扭送官府。”
刘锡命也觉得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点点头算是认可。
………………………………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军事理念
“二哥他们回来了”,也不知是谁眼尖,看见刘锡命几人打着火把走到村边,大吼了一声。
等刘锡命他们一进入院子,呼啦一声,一群人围了上来,等瞧见刘锡命凄惨的样子,刘陈氏和于巧曼心软,吓得差点儿哭出来,其他少年也都是一片担忧的神色,大家七嘴八舌的乱问起来。
刘锡命看见大家关心的眼神心中一暖,眼见人多嘴杂,马上安慰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