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大家赶紧跟上李阳,朝将作少府赶去……
………………………………
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术
“太傅,您让学生搜罗雕刻匠人,不会就是为了印刷术吧?”
听李阳说要发明印刷术,扶苏就兴奋了,得到过造纸术带来的甜头,扶苏早已迷恋上了发明之事。
李阳点点头:“正是。”
一听这话,扶苏大喜,这么说来,这次的印刷术,自己又有功劳了!
于是,赶紧问道:“太傅,印刷术的功绩,可否比得过造纸术?”
李阳还没回答,一旁的李由便道:“造纸术功在千秋,恐怕这世上难有比这更重要的发明了吧!”
萧何等人也点点头,深有同感:“陛下说过,造纸术乃是这世上当属第一的大发明,所以不可能再有别的发明超越它了。”
扶苏笑了笑,虽然心中有几分骄傲,但是却又有几分失落,这就代表这次的印刷术,自己的功劳就不会太大了。
可是,这时李阳却点点头:“其实,本相这次要发明的印刷术,它对人类文明的功绩不说超越造纸术,但是说它和造纸术有着同等的地位,那是一点了不为过的。”
“啊?和……和造纸术同等的地位!”
一听这话,众人可真是大吃了一惊。
大家都像见了鬼似的,看着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一个凡人。
要知道,造纸术可是至高的一种存在啊。
当初造纸术的发明,便震惊了整个秦国,彻底结束了人们用竹简书写的历史。
就拿如今教育署编著的语文教科书来说,如果换成竹简来书写的话,那么一本语文教科书,估计就要几车竹简才能装得下。
试问,几车竹简的内容,这如何能够去推行义务教育呀?完成就推行不了的,因为竹简的的制作就很难达到这个数目,一本书不要几车的竹简,那几十万本书,要多少车竹简?简直天文数字了。
而如今,就是因为李阳发明了纸张,所以才可以将诸多知识内容,浓缩到一个纸张装订的小册子上,李阳当初给它取名为:书籍。
由此可见,造纸术对于文化和知识传播带来的深远意义。
皇帝为此,下召,封造纸术是天下第一大发明,就可此一斑。
而如今,李阳竟然说他接下来的发明,将和造纸术一样的地位,这能不叫人震惊吗?
这得有着什么样的通天之才,才能连续发明出两种惊天的发明创造啊?
反正,萧何他们是不敢想像。
当下,萧何就惊道:“大人,您没骗我们?”
李阳翻了个白眼,不高兴了:“只不过是一个和造纸术一样的小发明,本相有何必要骗你们。”
嘎!
众人下巴都惊落了一地。
和造纸术一样的小……小发明?
造孽啊,天下第一大发明造纸术,居然在中丞相眼里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发明,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顿时,众人都像吃了苍蝇一样,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原本想说几句,最后愣是无言以对。
没办法,跟中丞相的差距太大了,完全搭不上话啊。
最后,只得齐声赞了一声:“大人牛逼!”
“…………”李阳一脸黑线。
看来,牛逼这个词,当初自己就不该发明出来,现在搞得把这些古代人都带坏了,一点都不像文明人了。更无语的是,这些人竟是把“牛逼”一词,当成了歌颂称赞之词,形容非常非常厉害、了不起的意思。
当然,这也幸亏是没有外人,要不然别人听到李阳说造纸术是小发明,肯定又该说李阳是在装逼了。
不过,对于李阳身边的这几个人来说,他们倒是对李阳的才能不太怀疑。
特别是李由、扶苏,甚至张苍,他们都坚信李阳有不世之才。
在他们看来,李阳说话语出惊人,听上去自傲轻狂,其实这并不是装逼,而是正如李由之前所说的那样,其实中丞相也想低调,只是他的实力不允许啊。
比如,你做了一件对你来说很容易的事情,别人夸你时,你为了谦虚,难道不会说一句小意思,不值一提吗?
而对于中丞相来说,他说造纸术是小意思,不值一提,其实也是谦虚。
嗯,看来中丞相这人就是因为太有实力了,再加上他做人又太谦虚了,所以反倒被世人误会成轻狂自大的。
想到这里,众人心里都有些替李阳感到委屈了。
而李阳,哪里会知道这些人内心居然会这么多戏呀?
在他看来,造纸术和印刷术,之所以是小发明,主要是它们太容易了,很轻易就以做出来。
不过,印刷术的地位,李阳却是毫不质疑的。
印刷术,可以说是给人类的发展献上的一份厚礼。说它是和造纸术一样地位,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的印刷术,它同样是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就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字的传播与文化的活跃,文化异彩纷呈,也促使了士阶层的壮大,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在印本的大量生产中,这才最终让知识和文化开始向底层社会大面积普及。
所以说,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
也正是因为深知印刷术的作用和意义之大,所以对于李阳来说,在当初发明造纸术的时候,就早已想过要尽快发明印刷术了。
而这次为了推行义务教育,正好带来了这个契机。
只要把印刷术发明出来,这不仅是可以加快义务教育的推行工作,更是日后推行科举制度的基础。
为什么许多古国,灭亡了就没了?
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传承。
而中华民族,虽然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分分合合,改朝换代,甚至被外族统治,但是中华民族依旧延续数千年而不灭,中国还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国家。
为什么?
原因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这种文字和文化早已深种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国破了,又如何?我们重新建立一个新中国,只要文字和文化不灭,它还是中华。
元、清统治了中国,又如何?只要你们的文字和文化没有华夏文化强大,最终这些外族反被华夏文化所融合,成为了中华的一部分。
这,就是文字和文化的重要性,它是使中华民族屹立数千年的重要原因,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战火,永不消亡。
所以,在李阳看来,大秦可以灭亡,但中华文化的传承不能中断,文字和文化一定要发展、强大,再强大!
“太傅,印刷术有想好名字吗?要不,就叫他阳苏章印刷术吧!您看如何?”
扶苏想到印刷术有着和造纸术一样的至高地位,当时就两眼放光了,自己这次又将要再次写入史册里了,当下便兴奋的问道。
李阳一听,不高兴了,道:“不行,这次我必须加入你们,就叫阳苏章由印刷术呗。”
李阳听到二人的对话,差点吐血!
尼玛,要这么贱吗你们?
顶点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雕版印刷术
阳苏章由印刷术?
亏你们想得出来!
李阳是彻底的无语了,他发现不仅扶苏、何章、李由这些人热衷于命名,就连嬴政都是一丘之貉,早朝上就刚把地球都改成了秦球。
李阳无奈的摇头苦笑了一下,结果一抬头,却见到一旁的萧何、曹参、张苍三人也一脸的贱笑。
“你们……要干嘛?”
萧何嘿嘿的笑了笑,一脸淫荡的道:“大人,既然印刷术的名字都这么长了,不如再加三个字,让我们三个也沾沾光呗,干脆就叫它阳苏章由何参苍印刷术吧,这名字听着响亮!”
“…………”李阳都傻了!
响亮你妹啊响亮!
阳苏章由何参苍印刷术……
我日尼玛,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你们还能再贱一点吗?
李阳一脸黑线,要不是这些个家伙都在历史书上赫赫有名,要么就是一国少主,要么就是汉朝的丞相,李阳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收拢了一群贱B。
“大人,您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李由问道。
李阳:我他妈没吐血就算不错了!
当下,翻了个白眼道:“印刷术只是一种技术,并非创造新事物,所以你们这些命名就省省吧。”
扶苏道:“太傅说的是,不过在这种技术前面加个命名,以示对发明创造之人的尊重,也是未尝不可啊。”
“对对对,殿下说的有道理啊。”萧何等人连声赞同。
李阳:“…………”
算了,不跟你们这群不要脸的家伙说话了。
脸皮太厚,说不过你们。
抬头45度仰望天空,李阳第一次在这些人面前,有心塞的感觉。
这真是,人至贱,则无敌啊!
而萧何等人,则一个个兴奋不已,同时也充满了期待。
心里都在想着,这印刷术究竟是什么来头,竟然可以和造纸术相提并论。
…………
不多久,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将作少府。
“下官见过中丞相!”一见李阳来了,何章赶紧屁颠屁颠的迎出来见礼。
扶苏催道:“何章,雕刻匠人在何处,快带我等去见,太傅要发明和造纸术一样厉害的印刷术了!”
“什么?和造纸术一样厉害的发明?”
一听这话,何章也是双眼立马放光,顿时兴奋了起来,赶紧道:“大人,匠人已候多时,就在石匠作坊,大人请随下官来。”
说着,赶紧前头引路。
将作少府很大,里面分为各种匠作坊,有铁匠坊,木匠坊,石匠坊……诸如此类,各种匠人数不胜数。
何章一边引路,一边兴奋的道:“大人,这次我等岂不又可以扬名立万,青史留名了?”
李阳点点头:“印刷术确实可以造福天下。”
一听这话,何章激动不已:“下官早都想好了,这次不管发明什么,都叫它阳苏章,前有阳苏章纸,今又有阳苏章印刷术,这三个字将来定是要流传千古不可啊。哈哈……”
这时,一旁的扶苏道:“这次他们几个也要参与,说是要叫阳苏章由何参苍印刷术。”
何章一听,顿时脸色一变,怒道:“不行!他们至始至终就没参与,怎么能加名字进来,这是赤果果的抢咱们的功劳。”
李由不高兴了,道:“何章,你怎么说话的,中丞相和殿下都没说不同意,你凭什么不答应。”
萧何等人也连连点头。
何章道:“就凭这将作少府是我的地盘,信不信我把你们赶出去?”
李由:“…………”
萧何三人:“…………”
李阳现在也终于明白,再贱的人,也怕耍横的人。
李由彻底没脾气了,只好服软:“何将军,你说吧,怎么样才能加我们的名字进去?”
何章想了想,道:“你们都没出过力,凭什么加名字。不过嘛,除非你们给一百金,当作发明经费,要不然……没得商量。”
扶苏一听,也点点头:“对,这两天本公子全城搜罗雕刻匠人,可是累得不轻啊,你们给点经费,就算你们出了力了。”
李阳一听,直翻白眼。
好吧,是本相看走眼了,何章这家伙更不要脸,竟然拿老子的发明赚钱?
一百金?换后世的购买力,可是相当于近四十万人民币啊。
李由沉吟了一下,当即道:“行,一百金就一百金,小爷出了。”
而萧何、曹参、张苍三人则一脸失落叹气,因为他们才上任不久,根本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钱来。
而且,他们三人也不敢硬要添名字,万一何章这家伙真的把他们赶出去,怎么办?
而李阳,自然当作什么都没听见,自顾自的朝前走。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石匠坊。
石匠坊很大,此时这里已有两百多位雕刻匠人等候于此。
何章一到,便大声道:“这位是中丞相,还不快见礼。”
众人一听,赶紧拱手齐呼:“中丞相!”
李阳拱手回了一礼,以示礼贤下士,朗声道:“诸位皆是我咸阳城中的雕刻匠人,这次将诸位聚集于此,乃是有一事交托各位帮忙啊。”
众人齐道:“中丞相但有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李阳笑道:“有诸位这句话,本相就放心了。不过,也不用大家万死,不过就是想请诸位帮我雕刻一些东西。”
“大人要我等雕何物?”一个老匠人问道。
李阳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诸位应当都知道印章吧?”
众人点点头。
“实不相瞒,本相需要一批类似印章一样的雕板。”
李阳说到这里,于是将语文、数学、思想政治三门功课的教科书拿了出来,举起来道:“这就是你们要雕刻的内容,本相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按照每页纸张上的内容,雕刻出一块一模一样的雕板出来。”
说完,李阳将三本教科书,递给匠人们传阅。
匠人接过教科书,随便翻看了一眼,便再次问道:“不知大人要白文,还是朱文?”
雕板分阳文和阴文。
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则是凹进去的。
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
李阳道:“朱文!”
匠人又问:“大人要制作的雕板,是玉石否?”
李阳摇了摇头:“用枣木或梨木。”
匠人点点头,道:“我等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李阳很高兴,其实雕板印刷术,确实很简单,就是和印章一样,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大一号的印章而已。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所以,对于这些从事雕刻的匠人来说,并非难懂之事。
李阳道:“雕版的版料,本相会让木匠坊那边按照纸张大小,切割好送来,诸位只负责雕刻,不知这三本教科书的雕板,诸位需多少时日可完成?”
匠人们接着就开始一边翻看着教科书,数着纸张数,交头接耳的商讨了一会儿,然后答道:“半月!”
李阳摇头道:“十日,我只给你们十日,将作少府给你们一个月的工钱,能办到否?”
匠人们对视一眼,然后点点头:“十日便十日,保证完成任务!”
李阳大喜:“好,那今日木匠坊会开始准备版料,尔等明日一早便来此开工!”
众人齐道:“喏!”
匠人们接下来先告辞离开了,而萧何等人却一脸震惊的看着李阳。
因为他们终于隐约看出,李阳所说的印刷术,大概是什么意思了。
把教科书的内容,像印章一样,制成雕板。
然后,只需要在雕版上蘸上墨,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
此时,就算再傻的人也能看得出来,这种印刷方法,比手工抄录简直快上百倍恐怕都不止了!
印刷书籍的方法,不仅比手工抄录的速度快,而且还能样式统一,只要雕板不出错,就能避免漏、错、字迹不工整等诸多不足,总之,这对教科书来说,这种印刷术简直太完美了。
“妙,大人这个主意,实在是太精妙了!”想到这里,萧何等人,简直对李阳惊为天人!
把书籍内容制成雕版,然后进行印刷,这种借鉴印章的技术,虽然非常的简单,甚至一点就通,但问题是别人根本就想不到啊。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可以借鉴印章的方式,来制作雕版印书呀?
总之,在此之前,世人是无一人想到过这种印刷方法。
这叫什么?
这就叫聪明才智!
只有像中丞相这种通天之智的人,才会想得出来这种方法快速印书。
这时,众人无不对李阳的聪明才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李由当下就拍起了马屁:“大人真是才高八斗,聪明绝顶,出手不同凡响啊。竟是只从一个小小的印章当中,便能想出此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印刷之术,这等出类拔萃的智慧简直是空前绝后,无人可比,令人不得不仰视。这次能有幸参与这等大发明当中来,真是下官一生之荣幸,回家定要烧香祭祖,感谢先辈积下的阴德啊!”
扶苏、萧何等人也点点头:“我们也是。”
李阳摆了摆手:“本相说过多少遍了,做人要低调,要谦虚!”
众人赶紧点点头,一副受教之色,心中无不感叹,中丞相为人之谦虚,世上无人能比啊!
顶点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旷世奇才
看到众人一脸崇拜的目光,李阳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不过李阳知道,雕版印刷术虽然牛逼,但活字印刷术其实才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其实,李阳一开始也想直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不过因为时间上的不允许,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暂时用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必须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这比制作雕版麻烦了许多。而且,印刷的时候也还需要将这些单字的字模排列在字盘内,这对于印刷千遍一律的教科书来说,反而费时费力不讨巧。
另外,活字印刷术,它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印刷的工人必须识字。这对于眼下的秦朝来说,亦是一个缺陷。
而雕版印刷则不同,它非常符合教科书的印刷需求,一本教科书要印刷十万份,所以只要制作出一块雕版,任何一个工人,都能直接反复印刷。
李阳算了一下,三本教材加起来有几百页,也就是有几百块雕版,只需几百名印刷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哪怕印刷一千页,三个月也就印刷出十万份来了,最后装订成册,每门功课的教科书都将有十万份。所以,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完全可以保证顺利推广义务教育。
而且,以后还能利用这些雕版,继续印刷明年、后年、未来数年所需的一年级教科书。所以,在印刷教科书方面,雕版印刷术胜于活字印刷。
对于李阳来说,只要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活字印刷术,只需提点一下,将作少府他们就可以松轻的去研究出来,完全没必要自己再去操心了。
所以,李阳当下便对何章道:“这种印刷术,叫作雕版印刷术,优点是只需一块雕版,便能重复印刷无数次。非常的简单、方便、快捷,适合类似教科书这类大批量的书籍印刷。”
众人点点头,他们已经看出了雕版印刷术,对于印刷教科书的作用有多大了,所以一个个都兴奋的道:“大人真是天资聪明,这种雕版印刷术,必将如同造纸术一般,震动天下,更是对我华夏文化,必将有着深远的影响,大人真可谓是功德无量啊!”
这对于何章他们来说,这并不是在拍马屁,而是真心话。
因为眼下的知识和文化,都是靠手工抄录,留存传播。
而这就必然造成,知识资料,留存有限,所以无法广泛的传播。
而有了这种雕版印刷术,那么以后知识资料的留存,就将不再是问题了。只要是好的知识,好的资料,好的文化,都可以制出雕版,然后大批量印刷,这可以大大的加快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这个发明,意义来的更重大的吗?
这时,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李阳之前会说,印刷术有着和造纸术一样的地位了。
看来,中丞相真的没有骗人。
就在大家无比敬佩李阳的时候,李阳却开始嫌弃雕版印刷术了,道:“其实,雕版印刷术也有着它的缺点。”
大家一听,不由苦笑。
中丞相就是中丞相,雕版印刷术的作用,都将要影响这个世界了,他居然却对此还感到不足。
这时,就听见李阳道:“雕版印刷术,因为每块雕版都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印刷同一份资料,若要印刷其它资料或书籍,就得重新雕刻新的雕版。所以,并不灵活。”
萧何道:“这有什么,要印刷其它书籍,重新制作雕版就是了。”
何章等人也连连点头:“是啊,它已经是这世上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