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印刷术的发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整个华夏民族来说,又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发明创造啊。这样重大的发明,意义深远,实乃华夏文化之福,将对整个华夏文化起到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这样一个如此具有成就的发明,自己再次有份参与其中,扶苏心里明白,这事告知父皇,肯定又将会获得父皇的大力夸赞不可了!

    想到这里,扶苏心里都忍不住窃喜了起来,整个人那是喜上眉梢,春风得意啊!

    之前和李阳一起发明造纸术的时候,就得到了有史以来,父皇第一次对自己的认可和赞许。

    而今天,自己又发明了意义不输于造纸术的印刷术,自己在父皇的眼中,肯定将更上一层楼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扶苏从将作少府离开后,便直奔章台宫而来,他要把发明印刷术这个惊天好消息,告诉给自己的父皇。

    他赶得很急,因为李阳已经被他父皇召到了章台宫来了,万一这种好消息被李阳抢先说出了口,自己再说,就没惊喜了。

    对于扶苏来说,邀功不邀功的,无所谓,主要是本公子喜欢听父皇的夸赞。

    扶苏也知道,做人要谦虚,要低调。

    可是……

    实力不允许啊!

    自己参与的这项发明,实在是意义太重大了,它能促使整个华夏文明的进步,父皇铁定会为有自己这样一个好儿子而感到荣耀的,到时父皇赞不绝口,自己若一个劲的谦虚,反而会令父皇觉得很假,很做作。

    就在扶苏在为如何能在父皇面前,既能显出自己的功劳,又能显出几分谦虚的姿态而伤神时,不知不觉,他已是走到了章台宫的宫门口。

    “陛下,错了,搞错了!”

    随即,宫门内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抬眼一看,就看到自己的父皇正迎面朝宫外走来,火急火燎的样子,而且自己的太傅还在父皇的后面追喊着,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父皇!”

    虽然自己父皇似乎不太高兴的样子,不过……

    自己只要把印刷术的大喜事讲出来,保管父皇会转而喜上眉梢,怡情悦性。

    李阳正要力阻皇帝,不让他出章台宫呢。突然,就听到一声叫唤,抬头一看,就看到扶苏这逼兴冲冲的朝这边跑来。

    “…………”李阳直接傻了!

    这下好了,老子正在拦着你老爹不去杀你,你他妈倒是自个儿送上门来了……

    李阳也是欲哭无泪了。

    就在这时,嬴政也看到这个不孝之子,眉飞色舞的朝自己这边跑来了,顿时怒火中烧。

    不孝子啊,果然是不孝子啊!

    秦国如此多的忧心之事,你这个不孝子竟然还能眉飞色舞,满面春风,丝毫没有一丝忧国之心,大秦交予如此没心没肺的草包手中,岂能不亡乎?

    看到扶苏那春风得意的贱模样,嬴政气得那叫一个怒不可揭,额头上都已是青筋暴露!

    “父皇,儿臣发……”

    扶苏几个快步来到了嬴政的面前,正欲想将发明印刷术的好消息告诉给自己父皇。

    然而……

    话还没说完,嬴政就一声怒斥:“逆子!朕不是你的父皇,朕没有你这种不孝子孙!”

    扶苏:“…………”

    这是……什么情况啊?

    扶苏直接懵了:“父皇,儿臣哪里犯错了吗……”

    “你犯了什么错,你自己不知道吗!”

    看到扶苏一脸无辜的样子,嬴政更加恼怒,大秦都被你这个逆子给亡了,你还敢说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扶苏都要哭了,委屈道:“父皇,儿臣真的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啊。”

    嬴政正想骂他,结果一张口,才想起来,这个逆子把大秦给亡了的事情还没发生呢,于是只好改口骂道:“你个逆子,还敢顶嘴!来人,把这个不孝之子押入宗人府,永世圈禁!”

    想到毕竟大秦还没有亡,所以嬴政也就不打算伤他性命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而扶苏却是惊呆了!

    苍天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本公子究竟做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竟然要将本公子圈禁一辈子……

    要知道,当初皇弟胡亥与赵高谋逆,欲害父皇之性命,父皇也没有对胡亥如此严厉的惩罚!只是贬为民,依旧是自由身,而本公子……竟然……

    “父皇啊,儿臣不服,儿臣究竟犯了何罪啊?”扶苏都哭了,一行委屈的泪水,顺着眼角就流下来了。

    刘喜赶紧劝道:“殿下,您别再顶嘴了,快点向陛下认错求情吧,千万别再顶嘴了!”

    说完,又赶紧劝皇帝:“陛下,您消消气,千万不要动怒啊。”

    扶苏:我他妈压根都不知道哪犯错了,你叫我怎么认错?

    苍天啊,太没天理了!

    而与此同时,李阳也是很无语,赶紧拉住嬴政,对他道:“陛下,真的错了,您这么多儿子,为何就一定认为是他!”

    嬴政一听这话,愣住了,一把将李阳带到一旁,赶紧问道:“你是说,亡朕大秦的不是扶苏?”

    李阳点点头:“不是长公子,而是胡亥公子。”

    嬴政傻了,惊道:“怎么会是他?”

    李阳道:“陛下有所不知,原本的历史上,陛下因为三个诅咒之事,听了太史令的谏言,东巡以避祸,在东巡途中就……就出事了。陛下您遗诏令长公子主持葬礼,意其即位。可是,亥公子与赵高却秘不发丧,还发矫诏处死了远在边疆的扶苏与蒙恬将军。所以……亥公子就成了秦二世。”

    嬴政一听,差点就没气到再次吐血。

    “胡亥,胡亥,逆子!”

    嬴政气的怒不可揭,随后突然惊道:“听你之意,苏儿当时尚在边疆军营当中,他为何不带兵直取咸阳?”

    李阳叹了口气:“长公子何其之孝啊,又太过老实,见到矫诏,还以为是陛下要他死,所以他不得不遵从,便自杀而亡矣。”

    “啊!苏儿……朕的好苏儿啊!”

    一听这话,嬴政心中一暖,一行热泪流了出来,转身朝扶苏快步跑了过去,一把将跪在地上的扶苏扶了起来,道:“苏儿,朕……误会我儿了。”

    扶苏:“…………”

    谁能再告诉我一下,这次又是什么情况?

    顶点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讲历史

    “父皇,您……没事吧?”

    扶苏傻傻地看着眼前这位喜怒无常的父皇,一颗心还悬在半空中,完全看不懂眼下的状况。

    前一刻,自己的父皇还赤红着眼,就好像自己做了什么比谋逆还重的大罪似的,只差没被他给杀了。这会儿,却是热泪盈眶,眼神当中尽是慈祥的父爱……

    要不是现在是青天白日,扶苏都要怀疑刚才是不是在做梦。

    这……太不正常了!

    父皇……不会是犯脑疾了吧?

    “苏儿,朕没事,你无须担心,你是朕的好孩儿,好孩儿啊!”

    嬴政拍了拍扶苏的肩膀,想到李阳刚才说的那些话,扶苏竟然只因为一道矫诏,就选择了自尽,心里五味杂陈,甜、酸、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既为扶苏的孝顺而感动,又为扶苏的悲凉结局而感到悲凄凄,眼泪忍不住就往外流。

    这个儿子,因为给他找了一位儒学名士做老师,以至于变得性格儒弱,而不讨自己喜欢。

    以前,经常因为政见上的不合,频频对他斥责。

    甚至,还因为他替其老师淳于越求情,将其发配到了边疆。

    作为一个父亲,嬴政自己也知道,对这个儿子,自己真的从来没有关心过,也从未对他说过几句好话,给他的永远都是一幅不受待见的脸色。

    要不是李阳的出现,带着他发明了造纸术,或许这辈子自己都不会夸赞他一句,认可他一次。

    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自己冷落的儿子,最后却是最有孝心的一个儿子。

    想到这里,嬴政都觉得心有亏欠,无比的难过。

    然而,扶苏看到自己的父皇喜怒无常,却是更加的担忧了,道:“父皇,您这是怎么了?儿臣到底做错了何事,还忘父亲言明,儿臣必当领罚,只望父皇不要难过。”

    嬴政一听这话,心中更是犯酸,好儿子啊,好儿子啊!

    心中感慨万千,嬴政擦拭了一下泪水,赶紧摆手道:“没事了,吾儿先回府去吧,好好跟着太傅学习,将来这大秦社稷之重任,还须吾儿扛起来呢。”

    扶苏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可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啊!

    当下,扶苏也是心头一暖,热泪盈眶的拱手深深一揖:“儿臣定当认真跟太傅学习,不让父皇失望。”

    “好,好,有吾儿此话,朕心甚慰!”

    嬴政连声叫好,挥了挥手道:“去吧,先回府去,朕还有些话要与中丞相相商!”

    “喏!”扶苏点点头,拱手退了下去。

    一出章台宫的门口,扶苏就大松了口气,刚才真是太吓人了!

    此时的他,方才发现,自己的后背都被冷汗给湿透了。

    赶紧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呃,好痛,看来这真的不是一个梦。

    虽然不知道为何父皇会喜怒无常,一会儿像是将自己当成了逆子,一会儿又父爱泛滥。但是有一点扶苏是知道的,这一次能有惊无险,全都是靠太傅救了自己。

    显然,太傅是对父皇说的那一番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啊。

    看来,以后得好好感谢太傅了。

    …………

    就在扶苏对李阳感激涕零的时候,章台宫。

    嬴政再次屏退了左右,把李阳单独带到了殿内。

    李阳之前那番话,着实出乎了嬴政的预料。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秦二世会是胡亥,而且这个逆子还传矫诏杀了扶苏。

    虽然这事有点令嬴政不敢置信,不过,细细一想,之前李阳倒赵高、胡亥之事,确实也应证了这一点。

    毕竟赵高与胡亥合谋,谋划出三个诅咒,然后再由太史令谏言东巡避祸,意欲谋反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嬴政对李阳说的这一切,倒也不疑有它了。

    只不过,嬴政很想知道,胡亥是怎么亡秦的。

    于是问道:“李阳,你好好跟朕讲讲,胡亥那个逆子,都干了些什么,朕的大秦为何亡于他手!”

    李阳知道,嬴政肯定会问这事的,所以便立即回道:“回陛下,亥公子与赵高谋逆之心,臣就不多说了,当初臣就已经揭发了他们的奸计。”

    嬴政点点头。

    李阳接着道:“陛下在东巡途中出事后,中车令掌玺,立假诏,并将李斯与蒙毅调离,秘不发丧,并传诏处死了扶苏,随后回咸阳继位。亥公子继位后,认为当皇帝后就该享乐,于是荒于政事,且在赵高的唆使下,大肆诛杀宗室朝臣,蒙家、李家、冯家皆杀之,甚至他……”

    “这个逆子还怎么了?快说!”嬴政急了。

    李阳道:“他甚至还把二十几个兄弟姐妹通通诛杀殆尽!”

    “什么!”

    一听这话,嬴政真的惊呆了。

    “逆子!逆子!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嬴政气得大怒不已,要不是胡亥已经被贬民间,他非得立马斩杀了此逆子不可。

    “秦二世的主政下,秦国内部已是人心背离,加上天下本就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所以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很快的秦国就灭亡了。”

    说到这里,李阳赶紧道:“所以,臣入朝为官后,为免大秦重蹈原本历史的覆辙,于是才立新法,轻徭役,倒赵高,这一切皆是为了避免大秦走向原本的历史结局,还望陛下莫要怪臣用药过猛。”

    “你一心为了朕的大秦,朕怎会怪罪于你!”

    嬴政叹了口气,对于秦国的症结之重,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办法改变,不过自从李阳出现后,想出了各种新颖的办法,这才重新让秦国看到了希望,这一点,嬴政是看得很清楚的。

    所以,嬴政一边痛恨胡亥与赵高的同时,亦是知道大秦亡国,也有着他自己的原因。

    “灭我大秦的是何人?”

    一听这话,李阳一怔,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提刘邦这逼参与灭秦了,毕竟他已经降了。于是便道:“回陛下,是项羽,不过项羽叔倒已被臣斩杀了。”

    “好,李阳你护秦立有大功啊!”嬴政听到颠覆秦国的人已经死了,也大松了口气,然后感激的对李阳褒奖了一番。

    沉吟了一下,嬴政接着道:“李阳,你跟朕讲一讲后面两千多年的历史吧!”

    李阳点点头:“喏!”

    “秦亡后,项羽废郡县制,复分封,而后有一诸侯名刘姓之人,而后坐大,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汉承秦制,恢复了郡县制及秦法。”

    “就在中原朝代更替之时,冒顿灭了东胡,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且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不断进犯汉朝,汉朝根本无力抵抗。”

    “直到汉朝有一帝,名汉武帝,其以举国之力,派卫青、李广、霍去病,开展了灭匈奴的战争……”

    “…………”

    李阳滔滔不绝的讲着历史大事件,而嬴政听得是津津有味,一会儿恼怒汉朝的无能,一会儿又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赞叹连连,同时也对霍去病这颗耀眼的将星,仅仅一瞬间就消逝,感到叹惜。

    “讲,接着讲……”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皇帝计24位,享国四百零六年,在秦的基础上开疆亦算有功,且华夏民族在当时依旧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民族。但是,有合必有分,天道使然,汉朝终归也因政局混乱,加之天下民不聊生,而要走向了灭亡的一步,而后……就是三国分天下了……”

    “三国分天下?”

    “对,老牛逼了,臣这就跟你讲一讲三国!”

    李阳接着继续侃侃而谈,大有要讲一部三国演义的架势…………

    顶点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阳误国

    PS:可能这两章的情节,让大家觉得水,但是没办法,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情节。就算两千年的历史内容可以省略不写出来,但跟秦始皇讲历史这件事不能省略,只有这样,秦始皇才能知道华夏民族这两千多年遭受的苦难和外族带来的欺压。只有让秦始皇熟悉了历史走向,感同身受了,他才能真正和主角成为一对好基友,然后和主角统一治国基调,统一理想,雄心壮志,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如果不设置暴露穿越身份的情节,君臣理想不一样,后面很难全面改革。而且,主角冒充古人,默默发展的,估计大家早看厌了,这本反正就是走不一样的道路,另类。

    书归正传!

    ……………………

    李阳讲的很认真,很精彩,就像一个说书人一样,把历史故事讲的是精彩纷呈,特别是三国历史,更是大有要取代罗贯中之嫌疑。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每每都让嬴政听得是津津有味。

    这一讲,就讲到了天黑。

    皇帝根本没有听够,命刘喜掌灯,送食,然后继续畅谈。

    这一谈,就是一夜,直至天亮,这部三国历史,方才被李阳大致的讲完。

    当然,李阳除了讲述三国的历史发展,同时也讲述了汉朝及汉末三国争霸而对华夏民族造成的苦难之深,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人口锐减。

    比如讲了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亡。

    西汉末年混战,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年的公元57年,人口2100万,损失65%。

    三国鏖战,总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的混战,到赤壁之战后的全国人口锐减为140万,到公元221年人口下降至90万,损失了98。3%。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经过几十年的休养,三国人口才提升到767万。

    讲到这些华夏民族的苦难,李阳不由心悲凄凄,叹道:“三国鏖战,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陛下,这便是汉末的三国啊!”

    听到这些耸人听闻的人口数据,嬴政也是听得一阵呕心抽肠,摧心剖肝,悲不自胜。

    黯然神伤道:“连年战乱使百姓生灵涂炭,白骨遍野,天下受苦矣!朕统六国,为的便是结束战乱,还天下万民于太平,奈何朕寿命无法与天比之,要不然何会叫后人受此苦难,哎!奈何,奈何兮!”

    “陛下心中装着天下苍生,臣无比敬佩。”李阳深深一揖,不为别的,就为他这句替天下苍生而感到悲愤之言,就值得令人尊敬。

    嬴政摆了摆手:“你不须拍朕的马屁了,来,接着讲……”

    李阳看了看殿外,已是艳阳高照了,不由疑道:“陛下不用早朝吗?”

    嬴政:“你所述之历史,可比早朝重要许多,可让朕引以为戒。你接着讲吧!”

    李阳点点头,于是继续讲了起来……

    与此同时,麒麟殿。

    此时的麒麟殿已是乱成了一团,文武百官已是等侯多时,却一直不见皇帝临朝,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情况啊。

    要知道,就算当初嬴政犯重疾,他也是拖着病态之躯,早早的临朝,没有耽搁哪怕一次早朝。

    而今日,这都日上三竿了,也不见皇帝的影子,就连刘喜都没见到,难道……是出什么事了?

    众人议论纷纷,无不惊疑。

    而且,更奇怪的是,今天中丞相也迟迟没有上朝,就好像和皇帝约好了一起“罢工”似的。

    “冯相、李相,这……皇帝一直没来临朝,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众人围着冯去疾和李斯,问了起来。

    冯去疾和李斯也很疑惑,搞不懂今天这是什么情况。

    最后,李斯只好道:“大家先稍安勿躁,或许陛下因事耽搁,我等还是先在此静待陛下临朝吧!”

    安抚完众人,李斯便问自己的儿子,道:“李由,你平日不是跟中丞相在一起吗,中丞相怎么今日也没来上朝?”

    李由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啊,昨日下午,中丞相就被陛下召进了章台宫,后来一直便没有回府。”

    “哦?至今都未回府?”李斯诧异道。

    李由点点头:“是的,我今早去了中丞相的府中吃早餐,并未见到中丞相,听说昨日一夜未归。”

    “这么说来,中丞相难不成还在章台宫?”众人都愣住了。

    什么国家大事,竟然能商谈一天一夜?

    “难道真是出什么事了?”

    众人再次哗然了。

    冯去疾思虑了一下,然后道:“李相,要不……派人去问一下长公子?”

    李斯点点头:“可以,李由快去请长公子过来。”

    “喏!”

    李由立即领命,朝扶苏的府中赶去。

    一刻钟过后,扶苏来到了麒麟殿。

    众人拱手行礼之后,冯去疾忙问:“殿下,你可知陛下今日为何迟迟不至?”

    扶苏在来的路上已经听李由讲了此事,所以回道:“父皇应该还在章台宫与太傅商谈。”

    “哦?殿下可知陛下与中丞相在商谈何事?为何连早朝都耽搁了。”众人纷纷问道。

    “这个,具体商谈何事,本公子也是不知啊。”扶苏摇了摇头。

    他只知道昨天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因为昨天自己就差点被父皇给杀了。

    现在想到这事,扶苏都心有余悸呢。

    “要不……殿下去章台宫请一下陛下?”李斯对扶苏说道。

    扶苏点点头:“行,我去一趟吧!”

    …………

    半晌,扶苏重新回来了,同时身后还跟着刘喜,却是依旧不见皇帝。

    众人就更加疑惑了,看来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不然皇帝不可能催促之后还不来,而是派个刘喜过来。

    果然,刘喜一到,便对众人道:“陛下说,今日不早朝了,政务就由冯相和李相暂时全权处理,诸位都请散了吧!”

    众人都大感好奇,皇帝今日究竟在谈什么重要的事,以至于连早朝都不来了?

    冯去疾赶紧问道:“中车令,陛下这会儿还在章台宫?”

    “可不是么。”刘喜点点头。

    冯去疾又催问:“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么?”

    刘喜道:“实不相瞒,下臣也是不知陛下在与中丞相具体在商谈何事,只知道陛下与中丞相谈的废寝忘食,自昨日下午开始,一直谈到了如今,晚饭和早饭都是我等送去的。”

    “啊?”

    众人都惊呆了。

    李斯问道:“难道中车令一句也没听着?”

    刘喜想了想,道:“我去送饭的时候,倒也听着几句,中丞相好像是在……说书!”

    “说书?”

    这一下,众人的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