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武之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去病认识薛老夫子这么久,竟然没又发现这老小子拍起马屁来也不简单。这不,你瞧,刘彻听后,颔首道:“丞相所言甚是,朕深以为然!”
老夫子被这一夸,顿时两眼放光,腰杆挺的笔直,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有精神,正中俗语“人逢喜事精神爽!”
郑当时见状,两眼微红,他看了看领班大臣卫青还是面无表表情的站在那。他沉吟片刻,出列奏道;“陛下,微臣认为丞相所言甚是有理,这乃大汉黎明百姓之幸。陛下,老臣忧虑接受长志闾和他的部族归诚,从而真正做到我大汉增一分助力,匈奴而减一分。此消彼长,我大汉十年之内必亡匈奴!”
霍去病还真有点佩服这个无耻小人,眼光也很毒,谋国之流,可叹品性不堪。
刘彻点点头,道:“庄爱卿,有何见解?”
郑当时会心笑了笑,奏道:“陛下,老臣认为此事可交卫侯爷负责,原因有二,第一,卫青是我大汉立国以来第一位战胜匈奴的将军,其威望朝中大臣无人可及,第二,以防万一,我怕长志闾诈降,所以此事必须要一个允文允武的大臣来负责。”
刘彻脸色有点黯然,霍去病知道郑当时刚才拍马屁有点过了,很明显是触犯刘彻的忌讳。这个蠢材,他也不用大脑想想,这一切离得开刘彻的放手吗,你把卫青夸上那样,那刘彻身为君王呢?算什么?
卫青脸色顿时一沉,他赶忙出班奏道:“陛下,末将不敢苟同大司农之谬论,雁门大捷,乃陛下的精心策划,末将只不过按照陛下既定策略行事。至于这受降这件事,末将能力有所欠缺,恐怕自己驾驭不住局面,臣。。。”
“好了,朕知道!”刘彻冷冷打断卫青的上奏。
刘彻很复杂的看卫青几眼,沉吟良久,才道:“大司农所言不无道理,此事需慎重,众卿家,再议议谁能胜任。”
大臣们不是傻子,刘彻此时脸色明显不是很好,那点笑容很勉强。
一时,朝堂寂然,一片哑然,刘彻见状,心里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他笑了笑,看了看一旁傲立的霍去病,问道:“去病,说说?”
霍去病闻声,赶忙奏道:“陛下,丞相,大司农,关内侯说的皆有理,此事不可不慎,然以臣之愚见,长志闾归降实属必然,诈降决无可能。臣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二,第一,匈奴和东夷秽世仇,二,东夷秽地处辽东半岛,即使他诈降,我军也不惧,我们把辽西关市一封,那东夷秽还能不降?”
霍去病寥寥几语,说地很精辟。嘿嘿,谁叫张从雨是过来人,别的不知,历史他还是了解点,这年东夷秽归诚,哪能有假,沿着这思路,就能找出制约东夷秽许多办法。
群臣听后,纷纷颔首,刘彻更是大喜,道:“去病,朕亲封你为这次东夷秽安抚长史,你敢否?”
霍去病淡然一笑,欣然领命:“陛下,臣领命!”
卫青睁大眼睛望着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心里暗暗叹口气,心里想道:“去病这孩子,就是不懂收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锋芒毕露,朝中那么老臣老将不气死才怪。”
霍去病当然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了,他从心里看不起这些瞻前顾后的大臣,什么事都算计的清清楚楚,得失真的那么重要吗?
男子汉立于世,当率性而为,即使得罪许多小人,霍去病也不怕,因为自己是霍去病,是汉武帝的霍去病,更是刘彻手中最锋利兵刃。
霍去病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也许自己慢慢受到历史那个霍去病的影响把,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养成一身傲气,性格刚强。
也许自己本身如此,前世身为黑帮大哥也是如此,哪怕前面是条路,也要一路走到黑。今生亦然,刚强的性格,永远不会改变。
事情如霍去病意料中那般顺利,元朔元年(128)秋,东夷秽(又称秽貊)君长志闾等二十八万人降附汉朝。
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初置辽东苍海郡(今朝鲜临津江、北江原道间),以备御匈奴之东翼。
归诚忙完后,霍去病向刘彻告假一段时间。
这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太累了,这些天一直周旋长志闾,终于不负圣望。
霍去病也长长的松口气,他知道自己辉煌时候即将到来,――霍去病的金戈铁马再现茫茫草原。
ps:努力码字中。。。本书已经修改多遍
………………………………
第28章 027 篝火
ps:第2更了,红票啊,有红票的童鞋们,砸啊!从这章开始,主角改名字为霍去病。
戌时时分,渭水河边。
巫女坐在河边,静静看着渭水细流,她想起父亲巫臣的宿命之说:天上的月亮掉落在河里,想到这里,她自己也笑了,是被自己有这样的想法逗笑。
突然,她听见远处有马蹄奔腾的声音,巫女转身,又一次看见那个熟悉又陌生,十分倔强的少年。
少年身披着羽林铠甲,头戴着银盔,骑黑色骏马从远处疾驰而来。
少年身后是几个年和他差不多的的侍从,也一样全身披着甲胄,骑着各色的健马,紧跟少年的身后。
少年勒紧缰绳,在她身边下马,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微笑道:“你在笑什么?”
巫女看着剑眉少年,长得十分英俊,身材挺拔,只是眉宇间流露出一股和年龄不相符的孤傲和不羁,那深邃的眼眸透出一丝不易察觉淡淡的哀愁。
少年的骏马上还放着血淋淋的野兔,巫女见状道:“你又在杀生!”
少年笑了笑道:“你是个有口福的小神仙,你是不是早就算好了,在这等吃?”
巫女瞪了少年一眼,没回答。
…………………………………………………………………………
霍去病,张燕,邢山,赵安稽等亲卫在河边点燃篝火,火光通红照亮了他们年轻的脸庞,木柴在火里发出霹雳差啦的声响。
少年的眼睛是明亮的,火光在他的眼睛里跳动,就像月光下的河水,波光粼粼。
霍去病笑道:“小神仙,你是不是在河边占星,卜卦?”
巫女也笑了笑道:“是啊,我在河边用河里的星星占卦你的命运?”
霍去病微笑着看巫女,右颊露出深长的酒窝,大声笑道:“我的命运不在河里,更不在卦上,而是在我手里。”
巫女侧过脸,看见少年双眼看着天空,少年眼中有股升腾的力量,像要展翅飞翔的雏鹰,巫女道:“你在看星星?”
霍去病点点头,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道:“这颗星星主什么?”
“轩辕为权,太微为衡,正义权四星在轩辕尾西,主烽火,备警急,”巫女答道。
霍去病听后,枕着胳膊躺下,道:“我听老人说,天上一颗星星,代表地上一个人,我要看看小神仙,你是哪颗?”
巫女笑了笑,道:“我的星星很小,小的看不见,”
霍去病淡然一笑,道:“那我的星星一定很亮!”
“好,你指一颗?我替你占一卦,”
“好!”
霍去病望着繁星布满天空,伸手指着一颗红色的划过流星,巫女顺着少年的手指去,看向西北的天空,那里一颗转眼即逝的星星。
巫女心里莫名其妙的悸动,脸色凝重,巫女感到命运之神又一次向她昭示未来,她知道她已经窥破天机,巫女深深的吸口冷气,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答道:“天狼星!”
霍去病十分自信道:“我喜欢,天狼星,厮杀激烈,胜利者的骄傲!”
巫女用着神奇异样的眼光看向少年,梦游般的声音在少年耳边响起,“是的,天狼星,是北方民族的大星,它不吉祥,预示血光,有战争。”
少年听了,他很明白,他闭上眼睛。两人沉默了,只有荒原的夜风呼呼地刮过,河水缓缓地流淌,冷风吹过水面,浪涛拍打着河岸,一阵一阵,时间就像河水一点点流失。
半响,少年问道:“小神仙,你害怕战争吗?”
巫女很迷茫看着天空,答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神巫,还不懂什么是战争,”
少年看她一眼,冷声道:“战争意味着要流血,意味有人要死,明白吗?”
巫女感到脊骨发凉,不是因为战争的死亡,而是因为这少年说的很淡定和从容,有点冷血,仿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少年说流血和死亡好像在说河水,星星般若无其事!
巫女紧紧抱紧自己双臂,答道:“我不害怕!”
少年笑了一下,他知道巫女害怕了!
巫女把自己脸藏在臂弯里,她想起父亲悲天悯人的目光,父亲巫臣神色很紧张,语气有点急促,长叹道:“战争,多少百姓将妻女子散,几万士卒又几人生还?”
巫女突然感觉身上很温暖,少年将身上大髦披在她弱小的身上,这么大的衣服几乎将她盖住,巫女偏过头,想看下少年,少年移开目光,看着茫茫的黑夜,道:“你还是小姑娘,怕冷!”
巫女紧紧用大髦将自己裹紧,问道:“你不怕死亡吗?”
少年沉吟道:“我不怕,战争证明一件事,你应该活下去,大汉王朝需要战争!”
巫女摇摇头道:“我不懂!”
少年又继续解释道:“战争是丛林法则,适者生,不适者死!”
最后一个“死”字是从少年抿紧的嘴唇迸出,巫女感到少年身散发阵阵的杀气,巫女沉默了,她明白,中原和边外蛮夷几百年的战争,目的很简单:生存!
原来生命也如此简单,脆弱,极其残酷,巫女的眼睛出现超越年龄的忧郁,是未经事的忧郁,何况她还是神巫。
少年的心里不知道怎么了,看到小女巫忧伤的眼神,心里有股莫名其妙悸动。
是啊,这是个心性善良的女巫,小小年纪,成天和占星,卜卦,也许她预测到未来。
少年起身,道:“小神仙,不要想多了,战争就是这样,夜了,回去把,我送你!”
巫女抬起头,看见少年淡定的目光,巫女点点头。
北风呼啸吹来,少年让巫女坐在“疾风”骏马前面,少年坐在她身后,一提马缰,扬起马鞭,击打在厚实的马背上,马蹄急处,闪电般飞奔前去,消失在夜幕里。
ps:主角换名字了,努力码字中。。
………………………………
第29章 028 声东击西
ps:第2更奉上!求收藏+红票啊!
春来冬去,花谢花开。
元朔元年眨眼间过去,历史的车轮也转向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这一年霍去病十四岁了,身子长的更结实健壮!从外表来说,他和17,18岁的少年没什么区别。都一样的彪悍,虎虎有力。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匈奴单于军臣未等到草长马肥的季节,就令其麾下大将左贤王率五万铁骑南下,一时,上谷,渔阳再次被匈奴攻陷,烽火四起,告急文书飞马长安。
刘彻接到文书,当日召开朝会。
辰时,未央宫,金华大殿,外朝在京的四品大臣都鱼贯进入大殿,文武两列,各自站好自己的位置。
中宫郭舍人一声尖喝:“陛下驾到!”
众朝臣赶紧凛然呼吸,起身迎立。刘彻在中宫郭舍人的伴随下,走向大殿上金鸾椅。
身穿龙袍的刘彻满脸郁色,帝王威严比往昔更甚,刘彻一举一动都透出帝王无比的王者气势。
和往常朝会一样,先是由丞相薛泽上书,这次也不例外,寂静的朝堂响起那老夫子抑扬顿挫的声音:“陛下,如今匈奴蛮夷起兵五万,犯上谷,渔阳二郡,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老臣深痛。原以为匈奴经雁门惨败,需休养几年,岂料开春发兵南下,老臣愚昧,不及霍小将军也,请陛下折罪!以老臣愚见,速速遣将迎之。”
寥寥几语,就像颗定时炸弹在朝堂炸开了锅,群臣都瞪大眼睛望着这老夫子,霍去病也亦然。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老夫子才几日,竟变化如此之大,保守派的他竟然主战,而且态度也异常坚决,仿佛在瞬间换了个人,这还是原来的丞相薛老夫子吗?
霍去病都有点怀疑现在站朝堂的薛老夫子是不是穿越者,或者灵魂附体,前后变化如此之大。
刘彻听后,满脸微笑,摆摆手,大声道:“薛爱卿,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很欣慰,其他爱卿呢?”
御史大夫公孙弘就迫不及待抢先出班奏道:“陛下,老臣附议,丞相之言老谋陈国,匈奴小儿简直欺我大汉无人,屡屡犯关,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汉庭必须出兵,以战止战,以血还血!”
靠,这老头也真会揣摩刘彻的心思,几个月前还是大夫,年关一过,又蹦跳几级成为御史大夫,位列九卿。
原先御史大夫张欧也升为内史,其他朝臣倒是没什么变化,刘彻微微颔首,眼睛又扫向其他朝臣。
中大夫主父偃见状,亦然出班奏道:“陛下,老臣亦附议,而今大汉国富民强,岂能不战。且汉军更非昔日,别的不论,就霍小将军的羽林营骑而言,匈奴必不可敌,何论大汉其余将士呢?此战必胜!”
霍去病听后,心一紧,这个阴谋家,眼光真毒,做人也真厉害,揣摩圣意更是一等一的高手,确实是个八面玲珑之臣。
霍去病用眼角的余光扫下刘彻,刘彻的脸色明显好了许多,点点头,未语。
这时,大司农郑当时不不甘,奏道:“丞相,御史大夫,中大夫所言皆有道理,臣附议,臣亦主战,但臣之所虑,何以战?匈奴五万铁骑皆百战之卒,老臣以为眼下关键乃汉军出关策略?如何出兵?”
到此时霍去病心中还真有点佩服这些古人,一个接一个出场,皆非等闲之辈,说起话也滴水不露,进退自如,眼光也极其阴毒。
郑当时语完,众朝臣都做沉思之状。
刹然间,大殿寂然,刘彻也在想这战该如何打,却被一破嗓子的声音打断思路,北军卫尉程不识奏道:“陛下,匈奴五万如土鸡瓦狗,有何惧哉?末将愿领五万出征!”
后将军周宠也不甘落后,也道:“陛下,末将愿领本部兵马会同边关守军,歼灭来犯之敌,活擒伊稚斜,献于殿前!”
哼,这两个军中悍将,请战,真是牛人,一个比一个牛叉,还真把匈奴的铁骑当是纸糊的。
刘彻听了,脸色很阴深,他厉眼瞪了下程不识,周宠二将,才道:“二位将军,有此战心,朕深感心慰,但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不察,敢问二位将军,何以迎敌,何以歼敌!”
程不识,周宠两位老将一时傻眼,他们都是军中悍将,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还懂什么兵法不成。
这不,两人哑然,最后程不识才硬着头皮答道:“陛下,以汉军之神勇,陛下之圣明,苍天之庇佑,匈奴蛮夷焉能不败!”
刘彻嘻嘻一笑,挥挥手,道:“好了,两位爱卿的心意,朕知晓,退下吧。其他爱卿呢?卫青,你说说?”
卫青听到刘彻直接点将,内心一喜,出班奏道;“陛下,微臣刚才想了很久,细观汉匈数次大战,有几点收获。”
“哦,爱卿,赶快说说!”刘彻听了,十分感兴趣,高兴说道。
“第一,汉军的整体实力还是稍逊于匈奴。第二,河南平原乃我大汉头上一把利刃,一挥而下,我大汉危也。第三,汉军此次出兵,微臣思虑还不周全,故暂时不禀。”
刘彻听后,有所所认同,颔首道:“仲卿此言,切中八分!”
到此时,霍去病真的很佩服自己舅舅卫青,此人决非浪得虚名,军事上很有天赋,只是为人过于谨慎,说话也说很委婉含蓄,难怪卫青能安享晚年。
刘彻注意到霍去病的异色,笑了笑道:“去病,朕记得上次廷议,你道匈奴不足为惧,而今,为何不言?”
霍去病心一凝然,出班奏道:“臣要说的是四个字,声东击西!”
朝臣都瞪大眼睛,刘彻也是一脸疑惑,道;“去病,此言何意?”
霍去病整理下思路道:“陛下,太祖曾困于巴蜀,淮阴侯韩信献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今河南之地,乃肥沃之地,亦是兵家要害。另外,河南下长安一日之可!时下,匈奴蛮夷又犯上谷,渔阳,此二郡都在长安东北,而河南在西北。因此,末将认为汉军明为救上谷,渔阳二郡,实为攻打高阙。高阙若下,则河南大定。河南定,则汉匈攻守异势也!”
霍去病话刚完,刘彻连拍三掌,高声叫道:“善!去病真乃汉家千里驹!”
霍去病大喜,连忙又奏道:“陛下,高阙之战,非同小可,它必须具备三点,快,狠,准。故臣请出战!”
刘彻有点犯难,沉吟良久才道:“去病,你要想清楚?战场非儿戏,你还小,朕不忍心!”
刘彻说完,眼圈有点红。霍去病微微摇摇头,挺直身躯,剑眉一扬,昂然道:“陛下,臣观汉军,具备此三点,非羽林骑营莫属。再则,臣闻甘罗十二可为相,眼下臣已有十四。若臣有不测,战死沙场乃臣之夙愿,也一大幸事,望陛下成全。臣此生,别无他求,但愿驰骋沙场,为陛下扫除战乱。”
霍去病年轻而坚定的声音在大殿回荡,所有人惊奇的目光看向他那坚毅的脸庞,心里暗暗为之心折。
刘彻深吸口气,毅然道:“去病,朕准你所奏,三日后,朕为你壮行!”
霍去病看到刘彻眼中那坚定的目光,他不由点点头,赶忙行礼谢恩,退下。
ps:红票在哪,统统交出来!
………………………………
第30章 029 红颜克夫
036红颜克夫
ps:求红票收藏啊,好书不能错过!
散朝后,未央宫门前,舅舅卫青唤住霍去病,约他晚上去平阳公主府邸进膳。
卫青的眼光有点复杂,很让人寻味,但是霍去病还应了下来。
………………………………………………………………………………………
夜幕已经降临下来,天空中已经是繁星点点,平阳公主府邸灯火通明。
霍去病很早就来到平阳公主府邸,府邸主人平阳公主进宫还未回来,卫青赫然在府邸。
见状,霍去病心中一紧,随即,他又淡淡一笑,十分释怀。如今是元朔二年,平阳侯曹寿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病逝,守寡7年,之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
想到这里,霍去病都有点怀疑平阳公主是不是有克夫之相,其夫君太短命。
据《史记》记载:“子侯颇尚平阳公主。立十九岁,元鼎二年(即前115年),坐与父御婢奸罪,自杀,国除。”
而卫青也于元封五年(前106年)病逝,享年四十八岁!
至于平阳公主改嫁卫青时间,至今还存在很大争议。当代汉武帝题材电视剧都是在卫青官拜大将军后,刘嫖再嫁卫青,这也有一定依据。
西汉末期文学家博士褚少孙的史记补述里载:“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如今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汉武帝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如今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
于是当即允婚。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不是在汉匈决战之后。而是在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此处仅供参考,因褚公所记史料与司马迁所记几乎处处矛盾!按《史记》记载,平阳公主嫁与卫青是元朔五年官拜大将军时。
而褚少孙记载是元鼎二年之后,此时不但漠北之战已经结束,霍去病也已不在人世。
刘嫖嫁给卫青后,《史记》对平阳公主的记载从“公主”变成了“长公主”,也许这正是汉武帝刘彻对姐姐婚姻家庭不幸的一种补偿。但是这次婚姻也没有撑过十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卫青长子卫伉因平阳长公主的关系,继承了长平侯爵位。
………………………………………………………………………………………
卫青很慈祥地看霍去病一眼,没说什么,径自走向平阳公主的书房,张从雨紧跟其后。
书房内,卫青正襟危坐于案前,而霍去病站在一旁。
刚落座,婢女很快的奉上茶水和点心,卫青喝了口香茗,才叹口气道:“去病,你现在锋芒毕露,招人忌恨?,这是取祸之道,知道吗?”
卫青为什么找自己?霍去病没来之前,就猜出八分。
卫青为人谨慎,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在朝中也不善言辞,如履薄冰。难怪史书记载:“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於平生。”
纵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