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武之殇-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青,苏建,李息,霍去病走到案前,行礼拜见道:“臣卫青(李息,霍去病)拜见陛下!”
“爱卿们,快快请起!”刘彻赶忙离案,扶起卫青等人道。
“诺!”卫青等人同时应道,
刘彻见状大笑几声道:“卫青啊,你我君臣一场,勿需如此多礼,今天朕代表大汉的黎民们为你们饯行!来,入座。”
卫青,苏建,李息,霍去病是何等人,君臣的礼节哪敢逾越半步。
于是,卫青又道:“陛下,末将不敢放肆,此于礼节不合,有失天子尊严,臣等心何以安!”
刘彻摇摇头道:“卫青,你啊,算了,我不勉强你们!”
刘彻说完后,他用手重重地拍了拍卫青的,斟满一杯酒,道:“朕第一杯敬你,望你旗开得胜,壮我大汉军威,卫青,来,朕亲自授你三军虎符!”
中宫郭狗子赶忙递上盒子,刘彻接过,打开,取出巴掌大的虎符,递给卫青。
卫青接过道;“陛下,臣谢主隆恩,此去,一定不辱君命!”
刘彻又走到李息面前,斟满酒,道:“李息将军,来,朕敬你,朕望你不骄不躁,再建功业!”
李息接过,满饮,道:“陛下,你放心,末将此生立誓,不灭匈奴不还都!”
刘彻颔首道:“善!”
“苏老将军,你此去以防守为主,切莫出战。遇事多问李广将军!”刘彻斟满酒,递给苏建。
苏建满饮,大声道:“诺!”
…………………………………………………………………………………………
刘彻看了看眼前如标枪般挺拔的少年,斟满酒杯,正色道:“去病,你年纪尚幼,不宜多饮。但大汉儿郎,哪个不是豪爽痛饮之士,来,朕今日破例,敬你一杯,望你一战成名。朕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朕失望。另外,去病,朕授你有独断羽林军之权,给朕狠狠打,让天下人都知道,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来,干!”
少年的内心十分感动,率先一饮而尽,满脸肃色道:“陛下,臣谨记圣言,臣一定会让那些化外蛮夷领教大汉天朝的恩威!”
刘彻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接着道:“朕相信自己的眼睛,去病,你就是我大汉展翅飞扬的雏鹰,来,外面风大,朕给你披上大髦!”
刘彻解下自己身上披着的红色大髦,披在少年的身上,帮他系好。
刘彻厚实的左手拍了拍少年的右肩,长叹口气,正色道;“去病,沙场无情,你一定要给朕好好地回来,朕在这…长安等着你回来,朕给你庆功。”
少年眼圈一红,内心颇为感动,有种士为知己死的感觉。
旋即,少年笑了笑道;“陛下,臣曾算命,巫女说臣霍去病能活到八十岁,不是短命之相,臣一定踏破匈奴,得胜还朝,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彻也笑了,两眼深情地看了一眼少年,突然问道;“去病,你见过你娘亲没?”
少年点点头,想起昨夜陈府,卫少儿是个爱子心切的母亲,一听到儿子要出征,不泪流满面,心如刀绞,直把少年紧紧抱在怀来舍不得放手,生怕少年一去不回。
弄的好久没哭的少年也哭的一塌糊涂,同时,还要安慰母亲,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不过如此。
刘彻挺直了身躯,迎风而立,望着台下的军队默无声息的退出校场。他的心莫名其妙的被什么撞击一下。
刘彻忽然想到,麾下一些将士现在出征了,将永远不会再回来。
随即,刘彻的内心又变得很强硬,这就是战争,战争就是死亡,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他似乎闻到那窒息死亡的气息,他仿佛看到这些将士一个接一个活生生地倒在他面前。
最后呈现在他面前是一个冷漠,身披着血迹斑斑铠甲刚硬少年。
少年屹立在血色北风中,刘彻知道那就是他这一生中最锋利的宝刀――霍去病。
ps:求红票,这一段落告完。
………………………………
第35章 034 谋略
ps:第3更奉上!求红票啊!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正月初九,卫青,李息,张次公,霍去病领四万大汉铁骑,出长安,一路昼夜疾驰。另一路大军由苏建统帅,驰援上谷,渔阳二郡。
十多天后,卫青大军抵达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才安营扎寨,补充给养。
又是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云中城外大营,灯火通明,一拔又一拔虎贲卫从中军大帐经过,整齐的步伐和金戈交碰的声音在格外沉静的夜晚显得刺耳,但是经过中军大帐,都不由地降下声,唯恐惊扰大帐正在军议的将军们。
中军大帐,一众将领分列站立,看上去壁垒分明,上首是主帅卫青,下面左首是李息,再依次而下是张次公,郭昌等卫氏将领,右首是霍去病,张燕,刑山,赵安稽,伍楚,赵恒等。
车骑将军卫青正襟危坐于案后蒲团上,卫青今年才二十七岁,正是年轻有为,大展身手之方年。
卫青面容清瘦,一双鹰眼顾盼之间,威严自现,他淡淡地笑着挥退小校,环视众将,淡淡地说道;“诸将如何看此战呢?”
卫青话落下,张次公先出列道:“侯爷,末将认为我军应该避实击虚,上次在雁门,我军在如此的优势下,也损失惨重,从中可窥匈奴骑射整体实力还是优胜于我军。此次出关作战,还需慎重!”
张次公说完,众将纷纷附和,张从雨心中也黯然,张次公也非浪得虚名之辈,也颇有将才,可堪大任。
卫青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子远(张次公的表字)所言甚是,我等还需谨慎。”
说完,又大声喝道:“来人,拿地图!”
过了不久,几个亲卫般了一玉制的屏风进入帐内,在屏风上挂着极大的绸缎,上面依稀画着一副地图。
卫青走到地图前,手指黄河下方道:“诸位将军,请看,前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从而夺得河南大片沃土。不过匈奴自从冒顿出世,强横之极,趁中原内乱时,夺得此地。此后,大汉就是多事之秋,河南平原往南就是上郡,再往南就是长安。匈奴以河南为凭,进退如风,防不甚防,上郡百姓苦也,战火甚至延伸到长安。”
卫青讲到这里,顿了下,环视众将,大帐内,李息,霍去病脸色一片安然。
毕竟霍去病和李息是有资格列入朝会,而其他将士则一片沉思之色,卫青喘口气,续道:“我大汉想要击败匈奴,必须要有缓冲之地,河南平原广大,从战略上来说,我军只需要夺阴山东南之块,就进可攻,退可守,另外,我军绕过阴山就可直击匈奴王庭,立于不败之地!”
大帐众将听的眉飞色舞,张次公忍不住疑问道:“侯爷,如此重要之地,匈奴人必重兵把手,再道河南一马平原,适合骑卒,我军更难有取胜之机!”
卫青却信心十足答道:“河南平原原本是匈奴右贤王的统治下,原本势力极强,又有右谷蠡王统兵在后,我军毫无胜算。不过此时不同,浑邪王是匈奴太子於单的小舅子,不属于伊稚斜势力范围之内,因此遭到伊稚斜的打击,其实力早已经大不如前。另外,这次我军出征主要目的是要打白羊,楼烦王一个措手不及。军臣单于,伊稚斜必以为我汉军会像往常驰援上谷,渔阳。所以苏老将军那路为虚,而我们这路为实。这一次我们汉军反其道行之,直取一点,高阙,诸位可明白?”
帐内很寂静,人人都在索,张次公又问道:“侯爷,那苏老将军能挡住左贤王的攻势吗?”众将分纷纷把眼光望向卫青。
卫青则淡然一笑道:“苏老将军已经驰援上谷,渔阳。虽然为虚。其意也在迷惑军臣单于,伊稚斜。其次,陛下以严令右北平,辽西,雁门,代郡,广阳等郡太守,都尉死守。另外,燕,赵,中山诸侯国已奉召君令,调其属军前来琢郡一带布防。”
卫青歇口气,继续说道:“最主要是我们这一路大军攻下高阙,切断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楼烦二王与匈奴腹地的联系。然后南下,完成对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迂回包抄。最后掩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夺取河南平原,左贤王大军必退,诸将可明白?”
到现在霍去病很佩服自己舅舅卫青,佩服他的心计灵敏,眼光深远。
这也证明了卫青能名留青史,非偶然,而是必然。
大帐中众将都若有所思点点头,极其认同卫青的看法。
卫青环视一圈,又道:“眼下,难题是奇袭高阙?诸位都说说?”
卫青的话刚落下,张次公出列,正声道:“要夺高阙,就必须,快,快得让匈奴人措手不及。高阙乃河南平原和匈奴王庭连通的重镇。守将是白羊的族弟哈沙空,此人末将也不是很了解,哈沙空也不是无能之辈。否则,重镇高阙失守,白羊,楼烦二王和匈奴的王庭的联系被完全切断。那时,我军出陇西,下河南,楼烦,白羊二王休也。因此,末将十分赞成侯爷之说,此战关键在于高阙!”
一时,帐内众将纷纷颔首,彼此地小声的议论,良久,却没有一将出列。
ps:努力码字中求红票啊!
042军令状
………………………………
第36章 035 军令状
ps:第4更奉上!
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河南平原的军事要塞。
自赵武灵王古领高阙后,此塞一直以来是兵家常争之要塞,秦始皇一统六国,派蒙恬出击,夺取河南。后,秦亡,豪雄并起,河南又失。
史书《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地理志》云:“临戎县北有连山,险于长城。其山中断,两峰俱峻,土俗名为高阙也。”
霍去病想了很久,出列说道:“要夺高阙不难,云中离高阙一千四百多里地,最快我汉军三天之内可到,就可夺得高阙。这也要求我军在骑术上经得起几个昼夜奔波,汉军铁骑一天至少也得奔五百里路。这一战讲究的是快,快得连匈奴人都瞠目!只有快才能达到奇袭的效果。”
霍去病的话刚落下,卫青黯然摇摇头道:“一昼夜五百里,目前汉军就是不吃不喝也很难做到,即使人能做到,那马都要累死!”
帐中众将纷纷点头附和,是啊,难啊,五百里,那是什么军队能一昼夜行八百里。
霍去病淡然笑了笑,昂首道:“将军,诸位同僚,只要羽林骑每人三匹马,就能一昼夜行五百里,夺下高阙!”
卫青大惊,他双眼很有神地看着张从雨,正色道:“去病,虽然我是你舅舅,但是军营中没有舅舅,只有军令,你此言当真?”
霍去病往前跨一步,大声道:“我霍去病岂是那种黄口小儿,胡说八道。将军,若不信,末将愿立军令状。若夺不下高阙,末将愿受军法处置!”
众将大骇,张燕,邢山,赵安稽等赶忙出列道:“将军不可,这军令状一立,那就完了!”
霍去病眼圈一红,内心很感动,但是他还是挺直了身躯,昂然的看着自己舅舅卫青。
霍去病身后李息亦劝道:“侯爷,慎重啊,去病还小!”
霍去病回头看了李息等人一眼,虽然他心里很清楚李息等人是为自己好,但是霍去病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我霍去病岂是那种童言不忌浮华之人!
见张燕等人一副着急样子,霍去病不由一叹:“唉!看来,张燕等人跟自己这么久,还是不了解我霍去病,自己会做那种没把握的事吗。”
卫青脸色很肃穆,那对鹰眼紧紧盯住霍去病,想看清楚自己的外甥到底是不是纸上谈兵赵括之流。
毕竟这是自己外甥是第一次上战场,卫青不敢不慎重,何况此役关乎全局,万一出现什么散失,那后果难料。
霍去病在卫青那刀子般地眼光注射下,他怡然不惧,毅然挺直了身躯,如标枪般要突破上面地苍穹。
良久,卫青全身感到疲惫,才叹道:“去病,我令你部为大军先锋,给我拿下高阙,但是,军中无戏言,必须立下军令状,你敢吗?”
霍去病岂是无的放矢之人,寂然的大帐只有霍去病有点稚嫩的嗓音响起,“末将愿意!”
卫青看到自己的外甥霍去病脸色很坚韧,语气果断。
卫青的内心忍不住暗叹道:“也许是自己太过谨慎罢了!”
随即,卫青喝道:“来人,笔墨侍候,立军令状!”
…………………………………………………………………
霍去病速浏览竹简上的文字,耳边又响起卫青那严肃的声音,“去病,现在后悔来得及?否则,军令状一立,你这战一失利,即使你是我的亲外甥,我亦会执行军法!”
哼,霍去病冷笑一声,拿起毛笔,在竹简的下方正正方方签下自己的名字――霍去病。
见此,卫青内心大骇,他黯然闭上眼睛,挥挥手,亲卫收好。
良久,卫青才黯然长叹道:“去病,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怎么把自己往死路上逼,要是你。你恨舅舅吗?到那时,舅舅也保不了你,你明白吗?”
霍去病想了很久,淡淡很是从容说道:“舅舅,我不恨你,你是一个出色地将军,即使我霍去病攻不下高阙,那也是我的命,我死而无憾!但是,我对麾下羽林将士很有信心,我愿意把我的性命交给羽林全体将士!”
霍去病身后的张燕,刑山,赵安稽,赵恒等人很是感动,眼圈湿润,是为他们的将军这样无私的胸怀,他们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这时,只听大帐内响起张燕,刑山等将洪亮的声音:“卑职愿同将军共生死,不下高阙,我等愿以死谢将军!”
霍去病缓缓转过身,扶起张燕,刑山等人,说道;“诸位兄弟,你们的情义,我霍去病受不。。起!”
张燕听后,大声说道:“将军,你忘记你说过的话吗,你要带着我们马踏匈奴,封狼居胥。羽林卫因将军而生,亦因将军而亡。我等愿意誓死跟随将军,此志我愿立誓,至死不渝!”
“我亦然!”
“我亦然!”
刑山,赵安稽纷纷附和道。
见此,霍去病还能说什么,只有压住内心的波动,点点头道:“此战羽林营骑必名动天下!”
众羽林将军闻言都热血沸腾喊道:“此战羽林营骑必名动天下!”
那阵阵的怒吼声让天地为之失色,匈奴为之颤抖。
大帐,卫青和其他将军见张从雨如此深得军心,内心都十分地震撼,特别是卫青。
将士如此团结,以死待之,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呢?
卫青暗暗心道:霍去病,我的外甥,舅舅要重新认识你了,才几年时光,竟然给你训练出一支铁骑。
同时,卫青的心里也感到一番欣慰,外甥如此厉害,决不是赵括纸上谈兵之流。
说真的,卫青也害怕那一天,这军令状一立,万一霍去病在高阙败阵,那他卫青该如何处之?
一方是大汉的军法,另一方是自己的亲外甥。
法和情,孰是孰非?难道自己眼铮铮看着自己的亲外甥少年夭折吗?
那他又如何向自己姐姐卫少儿交代,更如何向汉武帝刘彻交代,霍去病还是个孩子,卫青想了很多,很多以后的事,他感到自己的心越来越沉重,累得他喘不过气。
哎,卫青长叹一口气,摇摇头,无力地挥挥手,众将鱼贯退出。
霍去病也想退出账外,却听卫青唤道;“去病,留下!”
霍去病愣住了,停住了脚步,心里暗暗思虑卫青找自己还有何事,难道是叙叙舅甥之情?
霍去病有点茫然。。
ps:努力码字中,求红票啊
………………………………
第37章 036 舅甥闲话
ps:第一更奉上!求红票啊
中军大帐内,卫青负手在案前踱步,这时,听见帷幕被掀起的声音,卫青淡淡说道:“去病,坐!”
霍去病整了整铠甲,昂首坐于案前左下首。
霍去病看了一眼卫青高大的背影,在忽明忽暗的烛火照耀下显得很深沉。
卫青霍然转身,看了霍去病几眼,回身在案前右下首落座。良久,才微笑道:“去病,还记的小时候吗?你老喜欢把舅舅当马骑,一转眼,你就了小伙子,时间如梭,舅舅老了。”
“舅舅,怎么说自己老了,你才而立之年,正是奋发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壮年,你还很年轻啊!”霍去病笑了笑回道。
卫青摇摇头,叹道:“你这孩子,老说那些宽慰人的话,对了,去病,你对这次出征有几分把握,打算怎么行军,千万要慎重,匈奴的斥候遍布草原,大军行踪一暴漏,那此战算是失败!”
霍去病在瞬间捕捉到卫青那份爱惜自己的眼神,想这应该是卫青留下自己的原因吧!
毕竟自己是他的亲外甥,但是卫青对自己还有一丝不信任,这不由让人感到几分失望。
霍去病端起身旁案上的香茗,浅尝小口,才正色说道:“舅舅,你认为外甥霍去病是哪种人?是不知道轻重的人。舅舅,这么多年过去,别人不了解我,我理解,难道你也不了解我,我真有点不明白。”
霍去病越说到后面,语气越重,充满一丝愤愤不平。
卫青看着霍去病的脸色逐渐变的阴沉,他不由暗暗地后悔自己多此一举。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别人不了解霍去病,难道自己不了解霍去病吗,自己的外甥岂是那种无的放矢之人。
这孩子从小就很要强,事事都要争先,性格也很是刚硬。
“至于这次行军,出云中往西大迂回,抵达下邳后,再沿着黄河北岸西进,以长城做掩护,一日之内杀进高阙,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霍去病调整下心情,继续说道。
卫青听到此,外甥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
至此,卫青脸上的肌肉松弛了许多,内心也彻底放松了。
旋即,卫青笑道:“去病,你这想法不错,已经明白此役的关键,舅舅放心了。唉,你现在还在生曹襄的气?”
霍去病听后,立马摇摇头,大声道:“一介小儿,承荫祖上的恩德罢了,我跟他怄气,至于吗?”
卫青摸了摸下颔几根稀疏的胡须,微笑道:“你这孩子,又不老实,我是你舅舅,我还不知道你,你不生气,那夜为何连晚膳也没用,就怒气而走。”
卫青这么一说,霍去病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生气那才怪。
霍去病发现自己的声音如蚊子嗡嗡叫道:“那不是军营中事务多吗?”
卫青呵呵一笑,才道:“你不要怪小侯爷,他也是有原因的!”
“哦,是吗,他只不过被人利用的棋子,根本就是小儿之言!”
霍去病话刚落下,卫青一脸古怪望着他,顿时醒悟过来,论年纪,外甥比曹襄还小。
“有时候,我还真觉你是一个睿智的成年男子!”卫青叹口气,顿了顿,接着道:“去病,你天资聪颖,见识不凡,但是切记不可锋芒毕露,这是取祸之道!”
霍去病点点头,这是卫青为人处世之道,历史也证明他能够善始善终。
这几年,霍去病倍受恩宠,小小年纪就贵为一军主将,这简直是千古奇谈。
霍去病的名声早已名动朝野,长安城的百姓又有几个不知道霍去病呢,那个少年得志,打马过长街的少年将军。
“不过,舅舅,你真的对曹襄的话一点不在意吗?”霍去病满脸疑虑问道。
“嘿嘿!”卫青干笑一声,面色转冷,道:“舅舅也不瞒你,自古以来,王侯将相,宁有种夫。曹家先祖曹参又比我们能高贵到哪去,我卫青也不是久居人下之徒。”
到这一刻,霍去病才感觉卫青身上隐藏很深的英雄气概,属于年轻人蓬勃朝气和不屈的意志力。
“说的好,舅舅,去病以你为荣!”霍去病双眸闪闪发出亮光,大声喝彩说道。
卫青淡淡一笑,不置可否,道:“去病,这一战,你必须给舅舅拿下高阙,切断楼烦,白羊二部退路,让那些眼高过顶的贵族们仔细看看我卫家男儿是何等人物,又岂是他们这些粪土可比的?”
霍去病点点头,说道:“外甥明白!”
说完,霍去病眉头紧锁,问道:“舅舅,你还没说曹襄为何如此针对我呢?”
这点,霍去病想了几天也没想通。
卫青听后,忍不住笑了笑道:“你姨母曾言要把卫长公主刘妍许配给你!”
霍去病大惊而起,道:“舅舅,这是戏言,当不得真!”
卫青又摇摇头,笑道;“你不当真,别人当真啊!”
我晕,心中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平阳公主进宫自然带上儿子曹襄,曹襄听到这传闻,心中忍不住一怒,自己的权贵和相貌都远远在霍去病之上,还有皇室血脉,这霍去病不过是自己家奴的私生子,竟然能够得到连他都没有的殊荣,曹襄的心里当然恼恨霍去病,恼恨里夹杂点嫉妒,所以看见霍去病,曹襄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霍去病明白此中的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