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武之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霍去病用手指校场远方的红旗道:“双方各出二十骑,从点将台出发,直奔红旗,谁夺红旗谁为胜者,途中不用兵器,李将军有何异议?”
李沮想了想,摇摇头,没有异议。
霍去病接着道:“第二项,射术,我大汉目前骑卒还是控弦急射,我会在校场中央设置二十箭靶,双方各出十骑,一人一靶,在奔马中连射十箭,以中红心多为胜,将军可有异议?”
李沮点点头,没有异议。
霍去病接着道:“最后一项,搏击,为了避免兵刃伤人,搏击全采用沾灰的木剑,双方各出百骑,如何?”李沮想了想,自己的士卒身经百战,岂能怕你,于是点点头,
霍去病见李沮没有任何异议,便回身对刘彻和文武大臣道:“陛下,诸位同僚有异议吗?”
刘彻见霍去病几项都很为公正,便笑道:“去病,朕没异议!”
众王公大臣摇摇头,没什么异议。
见此,霍去病笑了笑道:“来人,准备第一项。”
军司马张燕手执令旗一挥,校场建章铁骑卒纷纷往两边一闪,让出一宽阔的中道,随即几名中军卫卒骑马奔上尽头红旗监视比赛。
刘彻看了看霍去病道:“开始吧!”
霍去病点点头道:“诺!”
又转身对李沮道:“李将军,为了展现我汉军军力,双方选手都必须在百人将以下的士卒,百人将只出场一次,你看如何?”
李沮点点头,便转身去挑选士卒去了。
……………………………………………………………………………………………………………………
不一会儿,点将台下,一行四十名铁骑一字排开,都虎视眈眈盯着远方的飘扬的红旗。
为了区别双方,建章营这方插红羽代表红方,而李沮虎贲营是白羽为白方。
裁判军士,出发红旗一挥,红白双方骑卒两腿一夹马腹,数十匹健马长嘶一声,奋力向前一窜,便直奔红旗而去。
校场顿时响起隆隆的马蹄声,如若奔雷在耳边缠绕盘旋。最初十步还算老实,但是杀到百步的时候,众骑卒纷纷扬起马鞭击打马背,各下阴手,拳拿脚踢。
“砰!”的一脚,红方骑卒率先在马侧飞起一脚便将白方骑卒踹下马去,那骑卒落地惨叫一声,红方骑卒阴阴一笑,挑衅的向白方骑卒挥挥拳头,白方骑卒大怒,怒吼连连,扑上红方骑卒。顿时,两方骑卒厮打起来。
一名咬牙切齿白方骑卒追上一名红方骑卒,一记马鞭飞过去,突然,还在马背上红方骑卒人不见了,白方骑卒还在震惊中,忽然感觉左脚被人往下一拉。
“你给我下来!”白方骑卒便“扑通”一声从马上摔下,偷袭得手红方骑卒“哈哈”一声长笑而去,继续攻向其他白方骑卒。
很快的,双方骑卒未到红旗下,便分出胜负,因为建章借助高桥的马鞍和马镫,红方骑卒十分灵活,各种各样的马术都被一一耍出,而白方攻击招式差了许多,因为白方骑卒必须双腿夹紧健马,才能保住平衡,其下手的速度,准确度,力量远远逊于红方。
于是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五百步的校场,双方还未奔到三百步,红方就两人被打下马,而白方还剩下两人还在马上,看着红白双方骑卒在校场奋力的互斗,点将台观看的大汉臣子面色各异。
刘彻一脸微笑,大臣们若有所思,霍去病自然是一脸自豪,李沮一脸的震惊和羞恼,飞快的,两军已经奔到四百步时,在两名仅剩白方骑卒和七八名红方骑卒厮打时,一名红方骑卒吹响了口哨,瞬间,又有七八名红方骑卒围上来。
顿时,十多名红方骑卒将两名白方骑卒紧围其中,虽然白方骑卒是骁勇之士,岂料好汉哪驾住人多,一不留神,全都被红方骑卒一个阴脚给踹下马。
于是,在最后一百步,红个方骑卒没对手,轻轻松松得到红旗,第一局,建章营胜。
看到红方骑卒在远处高举着红旗欢呼雀跃的场景,建章营所有的将士们顿时欢呼抢地呼出来。
刘彻点点头;赞叹道:“去病,你治军有方,军心可用啊!”
李沮一向很好胜,一看第一局输的这么惨,英俊的脸色顿时笼罩一层阴云。
一时,脸色铁青,李沮狠狠瞪身后部将几眼道:“还楞在这干什么,还不准备第二场?”
“诺!”几名部将不敢粗霉头,灰溜溜的跑去选人。
很快的,第二场比赛开始。双方各自选出善骑射的箭手出场。
比赛再次开始,红旗一挥,“灰溜溜”一阵战马的长嘶声,红白双方各自纵马狂奔红线,而红线之外是二十个标准的箭靶子屹立在校场上。
“嗖嗖嗖嗖。。“二十支劲挐先后发射,二十支箭矢呼啸般直奔箭靶而去。
从第一轮射箭来看,白方必须双腿夹紧马腹保持身体平衡,另一只手必须控制好战马随时转向,所以射箭是通常汉军中单手装矢,十人一轮射箭下来,竟然五箭中红心,另外五矢全部在靶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北军虎贲营是精锐中的精锐,但和红方骑卒相比,就不怎么样,便见红方骑卒在奔驰的骏马上突然直起身,仅靠双脚踩在马镫来控制战马,“喵准,齐射,”
嗖嗖。。几声,十发竟然九中红心,另外一只稍微偏一点。
众人见此状,白方骑卒大惊,就连台上的文武大臣也不为这么高的命中率不解,互视一眼,没有服输之意的白方骑卒再次转马直奔红方而来,准备新一轮较量,很快的,十轮射箭结束,战果也很快统计出,红方射中红心者多达九十五箭,而白方不到四十箭,李沮再一次输得灰头灰脸,由于比赛前规定三局两胜,所以,建章营赢了。
因此,刘彻觉的脸上有光,是为自己识人之明,得意道:“去病三局两胜,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
诸位大臣都是晕乎乎的感觉,这李沮也算是杰出的骑卒将领,但现在输的无还手之力。
一时,众大臣都颇为目瞪口呆,霍去病向面色难看的李沮微微一笑道:“李将军,承让了,不知道是否还比下去?”
李沮脸上阴晴不定,咬着牙憋出一句话:“继续比。”
说完,也不再说话,去挑人去了。
霍去病有些诧异看着刘彻,刘彻微微一笑,示意他继续比下去,霍去病苦笑一声,“这李沮真是倔驴!”
第三场比赛很快的开始,战意激昂的红方骑卒挥着手中木剑坳坳叫向白方骑卒杀去。
而白方一个个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杀气腾腾迎上来。
“砰”一阵沉闷木剑撞击声,双方在马上第一轮交锋开始了,借着马匹巨大冲击力,谁都想在第一轮冲击中给对方好看。但是悍勇的红白双方第一轮分出胜负,红方借助高桥的马鞍和马镫稳定身躯,在白方骑卒还回过神来,就有七八名白方骑卒留下淡淡的剑印。
激斗还在进行着,虽然双方都是精锐,但是建章营骑借助马镫,占据明显上风,虽然白方骑卒杀红眼,跟红方骑卒一命换一命,但是不到一柱香的时间,校场中激斗停止,当所有的白方骑卒被印上的剑印退下场,红方还有六十多名。
建章营骑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李沮见此,脸色黯然,身躯微微晃了晃。
霍去病见李沮这等样子,心中一叹:“我比你多活几千年,你不输,那没天理,”
为此,霍去病谦虚的说了声:“李将军,还有异议吗?”
李沮苦笑一声道:“公子果然天纵其才,我李沮轻易不服人,今天心服口服,我认输了,”
霍去病连忙自谦道:“李将军说哪里话,我不过是侥幸而已,但论沙场经历,临阵用兵,李将军你远胜我,我去病还请将军不吝指教。”
李沮见霍去病这么给面子,原本难看的脸色缓和下来,道:“公子有令,李沮无不从也!”
刘彻是个人精,见此,也顺坡下驴,打个圆场道:“这场比赛到此结束,二位将军别因此伤了和气,”
“诺!”
“诺!”
霍去病和李沮应声道。
刘彻见霍去病脸色有古怪,便问道:”去病,你还有话要说吗?”
霍去病动动嘴皮,想了想道:“这半年,建章营将士勤操苦练,才有今日成就,所以末将恳请陛下犒赏三军!”
刘彻听了大笑几声,道:“你这鬼精灵,朕记得,平民老百姓赌博都还有赌注,今日校场较技,朕当然要赏!”
霍去病赶忙道:“那臣去病代三军谢过陛下。”
这时,中大夫主父偃满脸笑容,上前奏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彻收敛笑容,大声问道:“主父爱卿,喜从何来?何喜之有?”
“陛下,老臣恭贺陛下喜得良将,贺喜陛下又添羽翼。”主父偃奏回道。
“哦?是吗,羽翼?”
“陛下,建章营儿郎个个身手矫健,动如脱兔。以老臣之愚见,建章营骑应更名?”
“更名?何名呢?”刘彻眯着眼睛,和蔼可亲询问道。
“羽林营骑。寓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主父偃解释道。
“善,爱卿之言,妙!”刘彻点了点头,大声赞道。
主父偃受到鼓舞,又继续道:“羽林另外层寓意: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建章儿郎们不正好适合吗?”
“妙,妙,妙!去病,你看呢?”刘彻问道。
“末将惶恐,怕有辱羽林之名!”霍去病听了,做出一副诚惶诚恐模样,小心答道。
“去病,朕相信你,更相信自己的眼光,羽林之卫非建章营莫属,你不会让朕失望吧?”刘彻那充满威严霸气的脸一沉,没多久,勉强笑了笑,淡淡说道。
“陛下,末将代三军将士拜谢!日后,定当竭尽全力,维护羽林之名,不负陛下所望!”霍去病赶忙行礼说道。
“嗯,这才是朕的霍去病,朕的羽林卫将军。”刘彻脸颊又露出笑容,和蔼说道。
…………………………………………………………………………………………
良久,霍去病才缓过神,天子的脸如六月天,说变就变,喜怒无常,真是伴君如伴虎。
长安城表面浮华之下,寸寸诡异,步步杀机。做人要低调,做官要谨慎。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建章营骑改名,霍去病内心稍微泛起一丝波然,又很快释怀。这是预料中的事,只是没想到羽林二字出自于主父偃之口。
霍去病至今还记得汉书有记载“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建章营更名是历史走向的潮流,没有任何力量可抵挡。为此,霍去病的内心又安定了一些,毕竟历史的车轮又向前迈进一小步。
从此之后,建章营骑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羽林卫凤凰浴火,涅磐重生,更在史书上流芳百世。
———————————————
这一夜,双凤阙大营,篝火处处,经夜不熄,到处弥漫着酒香和欢呼声。
几日后,依照霍去病的请功奏书,刘彻下诏:建章营军所有将士晋爵一级,铜钱万两,御赐牛羊十头,猪数十头!”
从此,“建章营骑”名动大汉朝野。
ps:努力码字中。。
………………………………
第23章 022 激战右北平
ps:第1更奉上,停电了!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四月初六,一大早,卫青,李息各领着一支大军出征。
卫青领三万大军中有两万为步卒,一万车骑。走了将近半个月才抵达雁门。
匈奴人早已经退去,留给卫青是一座被洗劫,焚烧的城池。
卫青到此,立马整顿防务,抢修城池,开仓放粮,任免官吏,这样又去十多天,才下书给李息共同出关。
而这次匈奴领军南侵是军臣单于之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伊稚斜领几万铁骑如蝗虫般席卷雁门,代郡,渔阳,上谷,却在由右北平吃了偃。
右北平有名将李广坐阵,伊稚斜几番强攻,却惨淡收场。
四月二十五,酉时,右北平。
残阳西下,余晖似血。
天地之间充满一抹血红之色。
右北平城下尸骸累累,匈奴人虽四面合围,但身为北部重镇右北平却依然挺立如故。
喊杀声震耳欲聋,匈奴士卒们手提着弯刀爬上右北平高大的城墙。
也在那时,滚石,沸油,檑木如雨点般砸下,一片惨叫声中,纷纷摔落入护城河。
但后续的匈奴人并没稍停,在百夫长和部落头人声嘶力竭的呼喝声继续向上涌动。
一排带铁制弯钩木杆纷纷从墙内伸出,将匈奴人临时制作的云梯拉离城墙。
云梯上的匈奴人都张大眼睛,绝望的看着云梯离城墙越来越远,有点离地面近的纷纷跳下逃命,爬的高的匈奴人只有死死的抓住梯子。
城墙上的太守李广大手一挥,一排弓箭手上前,那一支又一支箭矢夺去匈奴人的生命,尸体纷纷坠落于地,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闷哼声,随即云梯倒在地上,但也有较为悍勇的匈奴人挥刀斩断木杆,爬上城墙。
残肢断臂混合着鲜血在城墙上肆意抛飞。一条条刚才还旺盛的生命瞬间消逝。
左谷蠡王伊稚斜两眼冒出怒火,咬紧牙关,痛苦的闭上眼睛,长声叹道:“收兵!”
城下的匈奴人听到鸣金声如蒙大恩般慌忙撤出弓箭手的范围,城墙上的汉军也几日未睡,瞪大眼睛看着城下的匈奴人,李广熬成血红色的眼珠放出阵阵寒光,将手中的刀高高举起,道:“大汉必胜!”
城墙上的汉军士卒望着李广高大健壮的身影也跟着喊道:“大汉必胜!大汉必胜!大汉必胜!”
那一阵阵高呼声如山崩地裂,直冲九天。
伊稚斜素来自负,一直到今天才相信军臣的嘱咐是正确的,他千不该万不该攻打右北平,连攻六天,损兵折将不说,汉朝的援军也疾驰而来。
他再不退兵,后路都会被汉人断掉。伊稚斜想到此,当天夜里撤兵还北。
为了防止李广出城攻击,伊稚斜还广布营寨,虚张声势,迷惑李广,等到李广反应过来,匈奴人早已经直奔雁门,留给李广的是满地狼藉,
伊稚斜领军刚撤出关内,卫青的大军杀到。伊稚斜听到这次汉军主将是上次偷袭龙城圣地的卫青时,大怒,调转马头,回身杀向雁门。
匈奴大军刚抵达雁门城下,还未展开攻势,伊稚斜就得探子密报汉军上万铁骑出代郡,直奔雁门。
伊稚斜大骇,雁门城下就有三万汉军,再加上代郡上万铁骑,如若放在平时秋狩,伊稚斜岂会惧汉人区区几万人马,但是如今匈奴大军攻打右北平损兵折将,士卒多为疲惫,众匈奴将士皆无战意,锐气已失。
伊稚斜只能望城长叹,退兵。
卫青又岂是常人可比,他料匈奴人必退,原因呢?匈奴人右北平新败,又闻李息铁骑来攻,岂能不退。想到此,卫青立马当机立断,率一万铁骑出关追敌。
果然,伊稚斜大军仓惶而退,留下右大当户一千骑卒断后。
这一千骑卒非匈奴精锐,皆为老弱残兵,况又新败,岂是汉军对手。
汉军以逸代劳,养精畜锐,一出雁门关,各各奋勇杀敌。两军一接触,这千把人转眼间就被卫青的铁骑所碾碎为泥土。
卫青继续追击伊稚斜大军,伊稚斜楞了,他本以为这些炮灰至少能坚持半天,岂料被卫青一击即溃,看来是自己小看汉人,特别是那卫青。
不一会儿,伊稚斜又得知李息大军半天可达雁门,伊稚斜哪还敢做更多的停留,否则,全军几万人马全待在雁门。
他立马下令匈奴悍将野遂陔领四千精锐务必阻汉军于半日,否则匈奴全军危也!
野遂陔不愧为匈奴悍将,骁勇善战。虽仅仅四千人,卫青也没讨到很大的便宜,毕竟汉军的骑射方面还远远不如匈奴人,几番偃战,卫青大军死伤上千人,还未突破野遂陔的正面防线。
卫青只能眼铮铮的看着伊稚斜大军北逃,卫青满身怒气全在野遂陔的大军身上。
这时,李息的大军及时赶到,李息见卫青大军和匈奴后军偃战成一团,立马率铁骑绕到匈奴人侧翼,从而打垮匈奴人的左翼。
这一战一直到傍晚才结束,匈奴悍将野遂陔和其四千人全战死,而汉军也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息的八千铁骑战死者六百,伤者过千。而卫青的伤亡远远超过李息所部,卫青一万铁骑光战死就满四千二白多,伤者过千。
从中可见匈奴人悍勇,在如此劣势的条件下,匈奴人还有如此战绩,虽败犹荣,而卫青,李息只能说是惨胜。
虽然,元朔元年的这次胜利是惨胜,但是此役却影响深远,它至少告诉了大汉朝廷主和派,匈奴不是不可战胜的,而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ps:努力码字中。。童鞋们,支持啊
………………………………
第24章 023 弹冠相庆
ps:第2更奉上!
五月初,深夜,夜凉如水,细雨如丝。
京城长安城外官道上,细雨中,一匹枣红色马踩过泥泞的水洼,踏起泥水飞溅,一路向长安疾驰而去。
马上是一位全身披着甲胄的信使,背上的包裹还插着三只红色令旗。
马蹄急处,闪电般飞奔前去,消失在雨幕里。
没过多久,信使勒住缰绳,用力朝长安城墙当值北军士卒喊道:“八百里急报,雁门大捷,快开城门,我乃卫侯爷麾下校尉。”
当值的卫卒不敢怠慢信使,答道:“稍等片刻,我速速通报都尉大人!”
一会儿,城门大开,信使用马鞭狠狠的拍下马背,向城内疾驰而去。
城门的卫卒们望着信使远去的身影,纷纷交头接耳道:“我们打赢了。。。天了,我们胜了,大捷,大捷!”
自从卫青,李息领军出征,刘彻感到有点心神不宁,精神恍惚,半个月动得不安眠。
这夜,刘彻就寝于卫子夫的淑华殿,他刚刚和子夫聊到她哥哥卫青时,门外传来一阵阵喧哗声,接着,刘彻就见郭舍人满脸喜色,跌跌爬爬近来,兴奋地喊道:“陛下,雁门大捷,卫青,李息二位将军斩首四千八级,俘虏三百人。”
听到这个消息,刘侧那颗烦躁的心终于安定,眼睛有点湿。
旁边卫子夫却大声喝道:“郭狗子,你看你成何体统?唐突陛下,君臣的礼节呢?”
郭舍人意识到刚才自己有点失态,满脑子只记得报喜,连平时应该注意的礼节也忘了。
于是他被卫子夫这一喝,原本还畅快无比心情一下子跌到低谷,他慌忙跪下请罪道:“奴才刚才实在失礼,请陛下,娘娘治罪。”
此时,刘彻心情大好,哪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治罪郭舍人,刘彻断然摇摇头,含笑道:”子夫,算了,狗子也是一片忠心,这次就免了。”
郭狗子大喜,赶忙磕头谢恩道:“奴才谢主隆恩!”
卫子夫见刘彻满脸喜悦之情,也不想做恶人,道:“那卫侯爷的奏章还不呈上!”
刘彻拍拍脑袋,笑道:“你看我高兴的糊涂呢,狗子,你传信使东宫见朕,另外速速召集在京的五品大臣召开朝议。”
郭舍人得令,欲退下,却又想到什么似的,问道:“陛下,现在都三更了,还开朝议?”
刘彻的脸一下子大变,他狠狠瞪了郭舍人一眼,道:“你这狗奴才,还啰嗦什么,给我滚,办砸了差事,朕要你脑袋!”
郭舍人听得两腿打颤,冷汗淋漓,心里暗暗后悔自己多嘴,郭舍人慌忙退出内宫。
………………………………………………………………………………………………
霍去病也是三更时,被亲卫叫醒,亲卫说宫中内侍传旨今夜召开朝议。
晕,他吗的刘彻有病不成,三更半夜还开朝会,这样还想睡个好觉?
报怨归报怨,霍去病还得起身着衣,同时暗暗思付谁让自己是臣子,他是皇上,正所谓“皇命难违!”
特别是董钟舒这老夫子献什么不好,弄个什么天人三策,君臣之道,儒学治国,纯粹是个马屁精。
想到此,霍去病还真有点无语,后世那么多人穿越,个个王八之气大发,张嘴一吼,天下都得震动,有哪个会像自己这么衰的倒霉蛋,这人比人,气死人!
当霍去病赶到东宫宣室殿门外时,那些大臣一个个挺直了身杆,满脸喜色,相互吹捧,弹冠相庆。
特别那个大司农郑当时一脸得意,好像这次汉军能大胜,他出力最多。
哼,一副小人行径,其中也有几个大臣一脸黯然,丞相薛泽,主爵都尉汲黯,两人脸色都发黑,低着头苦思什么。
霍去病从心中就看不起这些老夫子,觉他们太迂腐,这种人的危害更甚。
虽然薛泽,汲黯两人是清官,不贪污,不结党。但是霍去病还是要说他们还不如郑当时,韩安国等人,他们是占庙堂而不拉屎,尸位素餐,无能之辈。
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