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人这是对他们有多恨啊,拼了命的紧追不舍,他们追的可比当年的金贼紧多了。
“想活命就快点跑,不要落下!”跑着跑着,薛望忽然开始催促,因为他明显感觉到敌人追击速度更快了,敌人跟他们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近,这让他十分震惊。
宣威军训练了好几个月,每天要跑三四十里,尽然跑不过敌人!他们都是猴子吗?
不能被敌人追上,利箭都不能伤分毫的敌人实在太可怕了。
撤退的宣威军,在薛望催促下,一再透支体力,提高奔逃速度,然而敌人就跟不知疲倦一样,始终跟他们保持稳定的距离,并且还有进一步拉近的趋势。
此时此刻,哪怕就是累死,也能停下被敌人吃掉,必须撤退进山谷!
兄弟们跑不动了,原本计划好的撤退,一开始就有点像逃跑,现在敌人追的厉害,他们根本就逃跑再无两样。
“加把劲,追上来了!”再一次催促之后,薛望奋力往队伍前边奔去。
队伍早就乱了,能有一部分逃进山谷也是好的,绝不能在山谷外全军覆没,这是薛望的信念。
山谷外。
赵安已经得到探子报告的敌情,敌人大部队朝山谷这边来了,按速度和路程推算,敌人估计一刻钟之内就会赶到山谷口。
该做的准备全都做好了,只等敌人一头扎进山谷。
“传令下去,敌人马上就到,在最后一个敌人进山谷之前,任何人不得暴露!全军等待,听号令!”
传令兵得令,迅速去向各营传达将军的命令。
两千五百宣威军埋伏在山谷口两边不算高的山林里,从下往两旁的山林看去,林中什么都发现不了,宣威军在林中彻底隐形。
“将军,他们来了,一里之外!”探子忽然现身禀报敌情。
赵安一把握紧手里的长枪,稍稍稳定了心神,回道:“去告诉监军,宣威军一定死守敌人退路,请他务必歼灭敌军!”
“得令。”探子闪身离开,朝山谷上方一侧山脊奔去。
不多时,小道上出现了拼命奔跑的身影,仔细一看就能发现那些人正是宣威军,此时他们除了身上的衣甲,手上再无他物,别说武器,就连箭都没有一支!
只是奉命吸引敌人而已,薛望居然做的如此彻底,全部丢了弓箭,进山谷之后,他们怎么撑的过去?
没等赵安多想,他们就到了百步之内,一看清他们的状况,他立即明白过来,这不是撤退,根本就是在逃命!
到底发生了什么?敌人如此可怕吗?
此时此刻,已经容不得赵安再想什么,转瞬之间,亡命的宣威军就到达山谷口,没什么任何犹豫,飞奔着撤进山谷内。
他们身后紧追不舍的敌军离他们只有六七十步的距离,眼见马上就要追上他们,当然不可能放弃,直接追进山谷。
随着源源不断的敌人从眼前经过,进入山谷,赵安也看清敌人的状况,信心顿失。
从敌人奔跑速度来看,他们身手敏捷,个个不输训练有素的宣威军,况且敌人身上那一层黑乎乎的东西,应该就是刀枪不入的树汁,面对这样的敌人,两千五百人恐怕抵挡不住。
两刻钟过去,进入山谷的敌人少说也有两万人,可山谷外小道上,敌人依然不停的从山林里奔跑过来,不知道丛林后面还有多少。
山谷中的宣威军能顶得住多久?赵安不由得担心起薛望来,但愿他们能多顶一刻钟。
漫长的等待过去,眼见一队敌军从丛林里出来,他们身后林中再无其他人,这是最后一队敌军,等这队敌军进入山谷,他们就别向再出来。
然而,这队敌军快速靠近谷口后,并没有全部进入山谷,他们放慢速度,一半进入谷内,另一半在谷口停了下来。
眼见这一幕发生,赵安心念急转,难道敌军发现中了埋伏?若他们后队变前队退出山谷,后果不堪设想,绝不能发生!谷外的敌军只有一百多人,完全能把他们赶进谷内。
心念至此,他已经顾不得多想,迅速下令:“出击!”
浑厚的冲锋号角立即从山林中响起,瞬时传遍这个谷外山林。
号角声一起,赵安起身举枪,高喊一声:“冲啊!”
话音未落,就见他几个起落,冲下山谷,举枪朝最近的敌军刺去。
冲锋的号角一响,埋伏在山谷外的宣威军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从林中冒出头来,像潮水一般从山坡上直冲下去,转瞬之间,就把十几丈宽的谷口堵住。
谷口敌军见他们中了埋伏,立即反身朝宣威军攻杀过来。
双方短兵相接,谷口顿时杀声震天,陷入一片混战。
赵安一枪朝敌人胸口猛刺过去,结果那人不闪不避,直接被一枪刺进胸口三寸有余,长枪收回,敌人倒地。接着又一枪戳出去,但这次那敌人却并为受伤,只被长枪的冲击力推后一步。
跟在身后从山坡上冲下来的护卫亲兵立即上前,将赵安护在身后,在他与敌人之间设下一道屏障。
赵安心下震惊不已,他那一枪居然没能伤敌!
他向四周一看,只见宣威军与*上身的敌人缠斗的难解难分,但他们的攻击基本不能伤敌,至多能在敌人身上留下一道小小的伤口,而宣威军却不断有人倒在对方刀下。
宣威军何曾面对过这种刀枪不入的敌人,防线不多时便被一百多敌人冲击的开始松动,被攻击的宣威军防线慢慢往谷外退去。
谷口内敌军见谷外出现大批敌人,当即转身怪叫着向谷外冲杀出来。
原本是想一鼓作气,将谷外的敌人赶进谷内,然后封锁谷口,却不想宣威军根本顶不住敌人反扑,防线都被推后两丈多远。
这么下去,用不了一刻钟,等谷内的敌人反应过来,两千五百宣威军立马便会被他们吃掉。
赵安迅速退出三丈多远,远离短兵相接的中心战团,往谷口一望,敌人已经开始往谷外涌来。
“霹雳弹,封锁谷口!”
传令兵得令,赤旗一展,命令发出。
几息之后,就见谷口两旁山坡上飞出无数带着火花的黑球,直朝谷口涌出来敌军头顶落去。
谷口一时之间火光四射,爆炸声不断,浓烟四起,直把敌军惊呆在原地,往谷外涌动的队伍稍稍一停。
然而霹雳弹也不能把刀枪难伤的敌人怎样,连擦破点皮都难以做到。
等敌人见从天而降,像天雷一样,爆炸时带火光的东西并不能伤他们时,提刀又向谷外杀来。
可他们刚一动身,就见天上铺天盖地,又掉落下来成捆的枯枝野草。
又一轮霹雳弹在谷口炸响,枯枝野草烧起来了,片刻之间谷口燃起大片火光。
想冲出谷口的敌人被炙热的大火所阻,不得不停下脚步,用手里的刀将脚边的枯枝拨开,想要清理出一条路来。
然而随着两边山坡上不停的扔下树枝,不一会儿,整个谷口就被一丈多宽的烈火带彻底封锁,谷内想冲出谷口的敌人,被烈火一灼,纷纷往后退去。
敌人一时被大火封堵在谷内。
而谷外陷入混战中的两百多敌人,却无人能挡,正慢慢往包围圈外杀去。
“打头顶!”混战中一军卒一枪砸在敌人头顶,见那敌人流血倒地而亡,顿时高声呼喊。
………………………………
第240章 火光四现
敌人当前,慌乱的宣威军军卒听得这么一喊,也顾不得真假,举枪就朝敌人头顶猛砸。
奋力一枪下去,敌人顿时头破血流,瘫软倒地。
“命门在头顶,打头顶!”验证过后,拼杀的军卒们兴奋的大声提醒。
找到死穴,混战的形势瞬间扭转,敌人纷纷被长枪砸头,陷入包围中的两百多人片刻之间就被砸死当场。
等谷外的敌人被彻底消灭,宣威军立即重整队形,再次将谷口堵住。
“收集木柴树枝,大火不熄,将谷口堵死!”
赵安一声令下,一营宣威军去做此事,其他四营人手则在谷外严阵以待。
山谷外敌军被灭,山谷内宣威军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兄弟们,再撑一会儿!”薛望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心如刀绞,抡枪朝冲过来的敌人头顶砸去。
面对几十倍刀枪难伤的敌人,宣威军依靠横挡在谷中的无数拒马桩,且占且退,延滞敌人行进速度,想把他们聚集在山谷中,但双方人数悬殊极大,敌人从两侧包抄,宣威军损失严重,退走了百丈距离,就已经死伤数百人。
身后两里就是山谷出口,但现在还没接到撤退号令,就只能继续撑着,等全部敌人追进谷内,他们的任务才算完成,所以即使把五百人拼光,也绝不能提前退走。
眼看敌人翻越拒马桩追上来,薛望一枪砸倒一个敌人,口中喊道:“再撤!”
众人一听号令,不再纠缠,迅速退到下一排拒马桩后,堵住空档,继续阻击。
敌人越过拒马桩等障碍,如潮水般涌过来,宣威军要直接面对的敌人又增加了一倍。
戳不伤,刺不伤,长枪只能如棍棒般使用,敌人自然知道躲闪,隔着拒马桩,短兵相接,宣威军难伤敌人分毫,敌人的长矛、长刀却让宣威军难以抵挡。
眼见防线又守不住了,数名兄弟被翻越障碍的敌人杀死,薛望一枪砸退身前一个手持长刀的敌人,呼喊一声:“再撤!”
宣威军收到命令不敢恋战,迅速后退,越过防线后,立即抬起一旁的拒马桩将防线堵死,隔着拒马桩等障碍跟敌人周旋。
留下几具尸体之后,薛望不得不命令宣威军继续后退,继续周旋。
身边的兄弟越来越少,对面的敌人越来越多。
“兄弟们,再撑一撑!”看着疲惫带伤的兄弟,薛望嘶哑着喉咙喊叫。
“大哥,我们走吧,再不走我们都得死在这儿!”一名队长胳膊淌血,奋力一击将敌人打倒在地,一听到薛望的声音,顿时喊起来。
“我们是大宋宣威军,怎么能怕这等小国!没有号令,死也不能退!”薛望嘶哑着喉咙高声吼叫。
又有不少兄弟倒下,杨监军的撤退号令仍然没来,看来只能死战了。
敌人围过来,宣威军再撤,隔着拒马桩等物,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与敌人周旋,延滞敌人迅速前进。
身后距离山谷不到一里,还能阻击敌人多久,薛望不知道,他的力气已经快耗尽,全凭顽强的意志在坚持,活着的宣威军兄弟应该也是一样,他们已经累的听不到周围在喊什么,也没法思考任何事情,看着身边的人后退,他们也跟着后退,为了活命,只能机械的挥舞手里的长枪,用不了多久,他们都会死在山谷里。
一退再退,距离谷口只有六七十丈距离,再退两次,谷口五十丈处就是后退的极限,再不能退了,只能在那儿死战,一旦退走,敌人就会跟出谷外,这么大牺牲就要白费。
薛望回望一眼,意识开始逐渐模糊。
“号令!大哥,号令来了!”忽然身边激动的高喊,将薛望从疲惫的昏沉中惊醒。
他抬头往天上一望,只见那一束绚丽的烟花刚刚绽开,还没开始消散,心里顿时一个激灵,身体似乎生出无限精力。
只听他高喊一声:“兄弟们,任务完成,走走走!”挥枪击退敌人,转身就走。
“走了,可以撤了!”
“走了!”
活着的宣威军兄弟高声喊叫着,相互提醒,将那些意识模糊的人叫醒。
宣威军开始撤退了,他们穿过一道道防线后,顺便把每一道防线封死。
薛望头也不回,带着兄弟们直往谷口冲去。
转瞬间,宣威军把敌人落在后面七八丈远,等他们靠近谷口二十丈之后,忽然听到身后响起剧烈的爆炸声,但没人回头。
等到了谷口十丈距离左右,薛望带着兄弟们迅速将小道两旁堆放的枯枝杂草,丢在路中,向谷口方向一直铺了四五丈远。
最后的差事做完,薛望大喊一声:“兄弟们,走了!”
剩余的三百多人,拼着最后的力气,径直往谷外冲去。
他们刚离开,无数冒火的霹雳弹从两边的山脊上、山坡上飞下来,落在山谷内小道上、林子里,谷口附近的枯枝杂草,瞬间被霹雳弹引燃,眨眼之间,烈火熊熊。
随后追来的敌人,被从天而降的霹雳弹震慑,没能追上撤退的宣威军,等他们发现霹雳弹不能击伤他们,再次开始追击,追到谷口,却被一道火墙挡住去路,他们不能跨越火墙,只能在霹雳弹的爆炸骚扰中等待大火熄灭。
可静心准备的埋伏,怎么可能让大火轻易熄灭?
薛望等人冲出谷外,就见谷外有一支大军等待。
这只大军自然是三佛齐国国王自己的军队,整整五千人,将谷口围的水泄不通。而谷口两旁堆满树枝木柴,犹如两座小山。
一见疲惫的大宋军队出来,围着谷口的军队迅速放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薛望等人咬牙迅速穿过他们让出来的小路。
等大宋军队通过之后,国王一声令下,两队士兵迅速上前抱起谷口的树枝木柴向谷内跑去。
谷口的火墙一个时辰之内不能熄灭,这是大宋监军要求他们坐到的,为了自己的权力,他必须做到!
从山脊上向山谷内望去,山谷两头各被火墙封锁,整个山谷内处处都有烟火,虽然不如谷口强烈,但也让谷内的敌人手忙脚乱,四处避火。
“大人,抛石机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投弹。”一名宣威军营指挥近前禀报。
杨丛义看着三里多宽、近十里长的山谷内聚集了三万多敌人,他们很多都在谷内林中,只有少数顶着烈日站在路中,听到禀报,当即发出命令:“引火物料全部抛下去!一定要把整个山谷全部引燃!”
“好。保证完成任务!”营指挥领命而去。
不多时,就见一个个巨大的火球从两边山脊上飞出,飞越一两里距离,划出美丽的弧线,掉进谷中丛林。
四部抛石机,一边两部,巨大的火球接连飞出,均匀覆盖十里长的山谷。
不到一刻钟,山谷内火光四起,又没过多一会儿,大火在烈日下冲天而起,整个山谷笼罩在火光和烟瘴中。
丛林噼里啪啦的燃烧声里,夹杂着凄厉的哭喊声。
看着火势向山坡上蔓延,担心引火烧身,杨丛义当即下令撤退。
两部人马,一部宣威军主力撤往赵将军驻守的谷口,一部后备军在杨丛义亲自带领下,撤往三佛齐国国王把守的地方。
宣威军驻守的谷口外,听着谷内传来的惨叫声,众人持枪结阵,严正以待。
赵安提枪站在宣威军最前列,满面通红,火墙没有丝毫减弱,穿着盔甲,在烈日下烤火,这等经历恐怕今生都不会再遇到。
“退开三百步,回到山坡上列箭阵,敌人可能会选择冲阵!”
听着越来越惨烈的哭喊,赵安有不好的预感,当即命令大部队后撤到山坡,左右布置了一里左右的箭阵。
“将军,敌人刀枪不入,我们列箭阵恐怕没用吧,一旦敌人冲出来,弓箭可挡不住,还不如长枪结阵。”身旁的营指挥忽然提议。
赵安道:“只要他们通过火墙出来,就逃不脱箭阵。”
“怎么会?不久前连枪都扎不破他们,现在弓箭就行了?”营指挥十分不解,这火墙有魔力?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赵安望着冒出冲天浓烟的谷内,这三万人今天一个都走不了。
营指挥见将军卖关子,不想直接告诉他,也就不再继续追问。
那一营负责添柴烧火的宣威军,在赵安授意下,将原本一丈多厚的火墙加厚到三丈以上,直把他们烤的脸上留不住一颗汗珠。
火墙里的火焰一丈来高,火苗跳跃舞动,里面似有精灵。
一军士拿着木柴站在火墙一丈开外,正听着谷内哭喊声出神,忽见火墙里冲出一个火人,吓的他直接丢掉手里的木柴转身就跑,嘴里喊道:“鬼啊!”
在火墙前的宣威军几乎都盯着火墙,见火墙里冲出一人顿时吓了一跳,纷纷朝两侧避开,让出一条路来。
“箭阵准备!”见敌人冲出火墙,赵安当即下令。
众人引弓待射,却见冲出火墙那人,刚出火墙几步远,便扑倒在地,挣扎了几下,便再也不动,直接死去。
………………………………
第241章 全军杀戮
正当众人放松下来,准备放下弓箭的时候,火墙中接连冲出数人,嘴里发出痛苦的叫声,闭眼狂奔,着火的头发已经快烧没了。
赵安张弓,一箭朝当先冲出火墙,跑在最前边的敌人射去,只见那利箭瞬间射进敌人身体六七寸深,中箭那人当即倒地。
前排弓箭手一见弓箭有效,手指一松,一轮箭雨过去,火墙外的七八个敌人立即中箭,倒地挣扎片刻而亡。
眼见弓箭有效,宣威军信心大增,一时磨拳擦掌,发誓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些赤身露体的野人。
但赵安稍一考虑,就给宣威军下达了命令:火墙两百步内不要攻击,等他们跑远再出手。
命令一出,前排宣威军十分不解,为什么要让敌人跑啊?
赵安并没有解释。
又一伙敌人嚎叫着穿越火墙,带着燃烧的头发夺命狂奔,一直跑出五六百步外,当他们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大叫着欢庆自己逃出生天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轮箭雨。
箭雨之下,没有一个活人,他们倒在他们所能跑的最远的地方。
之后,一批又一批冲出火墙的敌人倒在这个地方,渐渐的这个地方堆成了一道几尺厚的人墙。后面冲过来的敌人,无一例外都在人墙前止步,偶尔有一两个运气好的,躲过箭雨翻过人墙,但刚过人墙就被射程刺猬。
从火墙里冲出来的敌人越多,小道上的人墙堆的就越厚,不多时,人墙高过半人,敌人冲过火墙,亡命狂奔到人墙前,被堆的半人高的敌人尸体挡住去路,小道两边是灌木矮草,逃命的人哪还管这是不是好路,当即一绕就要冲过去,可迎接他们的只有箭雨。
人墙越来高,越来越宽,也越来越厚,拼了命逃出火墙的敌人,却怎么也翻不过人墙,也绕不过去,纷纷倒在人墙前。
宣威军已经不迎面射击冲过来的敌人了,他们会等到敌人冲到人墙前,然后从容的从他们背后放一轮箭雨下去,敌人无一例外,全都得扑倒在地。
如此一来,
火墙到人墙的距离不断缩进,从六百步,缩短到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原本在三百步外布置箭阵的宣威军渐渐的发现,他们已经看不到敌人了,视线全被敌人倒下的尸体遮挡。
赵安也发现这个情况,当即下令宣威军前进两百步,继续布箭阵阻击敌军。
火墙中不断的冲出敌人,添柴烧火战术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火势逐渐减弱,敌人冲出来的越来越多。
两百步距离很快被敌人的尸体占据,人墙推进到距离火墙只有一百步了。
弓箭手又前进五十步,这是极限,不能再继续前进了。
转眼间,这五十步空间又填满了敌人的尸体。
箭阵已经不能再布置,除了撤退上山坡的一千宣威军占领制高点,剩余的宣威军背靠尸体堆成的人墙,张弓搭箭,一轮又一轮箭雨飞过火墙,射进山谷口内。
火墙里冲出来的敌人变少了,添柴烧火的宣威军立即往不足一人高的火墙里丢进大量枯枝干草,转瞬之间,火苗冲起一丈来高,又一波树枝柴火飞入烈火中,火墙顿时旺盛不少。
在持续不断的箭雨压制下,火墙短时间内就恢复如初。
然而,宣威军的箭雨没有因为火墙恢复宽阔高大就有所减弱,仍然是一轮接一轮跨越五十步距离,飞进谷口。
飞进谷口的利箭有没有射穿敌人的身体,宣威军弓箭手不能亲眼看到,但火墙里冲出来的敌人在减少,这就足以说明敌人还没靠近火墙就被消灭了。
山谷内的惨叫和哭喊声,渐渐衰弱,从火墙冲出来的敌人也在减少。
谷内大火渐渐烧到谷外来,战斗应该快要结束了。
忽然,晴朗的天空毫无征兆的阴暗下来,黑如锅底。
几道闪电刺破整个天空,接着几个炸雷震耳欲聋。
没有狂风,暴雨倾刻间倾盆而下,宽大的火墙转眼间就被暴雨浇灭,山火也很快消失,只剩稀少的白烟。
赵安早有准备,天一暗,便一声令下,宣威军收弓提枪,箭阵片刻之间就变换成枪阵,横在火墙前的五十步空间内。
然而,他们准备短兵相接的敌人并没有从山谷口冲出来,直到雨势减弱,宣威军才发现山谷口早已被敌人尸体堆成的半人来高的人墙堵住。
宣威军报不了之前短兵相接的大仇了,他们的战斗结束了。
宣威军这次战斗很辛苦,虽然没跟敌人接触,但每人张弓不下二十次,也很累人。这是日后宣威军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