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知县道,“本县知道你们担心何事,李大人说了,此事多则两个月便可有结果。若到那时还不能结案,李大人会亲自向上面说明情况,请求协助,到时候自有上面派人来管。你们不要想着偷奸耍滑,逃走的犯人中有二十多人是本县人,若他们逃回来,对太湖县危害甚大,你们要尽心竭力把逃犯追回。本县人员精简,能调动的捕快不足三十人,因此你们全都得去怀宁待命,一切听从李大人调度。你们在这儿登记姓名,领取响银路资。”

    众人虽然不太愿意出远门,但县老爷发话就得依从,何况还是为安庆军李大人办事,跟着大官办事发财可就更容易了,于是纷纷去登记姓名,抢着去怀宁发财。

    杨丛义在深山里生活过一年,再去深山倒也无所谓,不过要在山里追逃犯,没千八百人,毛都不可能见到一个。后世在山上追犯罪嫌疑人,动不动出动几千上万武警搜山,都还不一定能找到,天柱山的范围那么大,不派军队,想找到人,基本没戏。

    忽然听人喊道,“杨捕头,你来一下。”杨丛义回神一看,见是陈知县在叫他,便上前听陈知县吩咐。

    陈知县与他一起走到县衙后堂,然后道,“看你似乎事,不妨跟我说说。”

    杨丛义其实也没想什么,便道,“谢大人关心,也没什么事。”

    陈知县道,“你能文能武,不该在小小的太湖县埋没,此次赴怀宁的一干捕快便交由你来统领,我知道你并无办案经验,但这不妨碍你来统领他们。”

    杨丛义正想插话,陈知县制止了他,低声继续道,“此次李大人让各县俱出人马参与追捕,在我看来不过是做给上面看,能不能抓到逃犯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大动干戈引起上面注意,把天柱山匪徒的声势做大,好让他名正言顺领兵剿匪,立功名,受封赏。因此,此次协助办案,你们只需在深山里呆着,保全性命,等待撤退命令。我记得你曾经说你在山里呆过,知道如何在深山生活,把这二十几人交给你最好不过,你只要把他们平安带回来就行,这就是我要交给你的任务。千万记住,不管李大人给你们安排什么任务,能不能完成不重要,一定要保证安全,不要白白误了性命。你年纪轻轻,大有前途,更需处处小心在意,遇事深思熟虑,不要成为别人获取功名的牺牲品。”

    这一番话,直把杨丛义听的目瞪口呆,他本以为只是一个协助追捕逃犯的行动,但在陈知县眼里却另有隐情,他不知道陈知县的判断是否正确,要是错了,一切好说,但要是判断对了,上级会不会真的牺牲他们性命做大匪徒的声势,然后出兵捞取功名利禄?如果上级真有此心,他们这些捕快可就凶多吉少。

    想到此处杨丛义不禁后背发凉,问道,“大人,你明知此事有蹊跷,为什么还要我们去?”

    陈知县道,“蹊跷归蹊跷,但不在明面上,就不能不去。此事你不要外传,自己多心,千万小心在意,把他们都安全带回来。”

    杨丛义本是自由人,他大可一走了之,但当初张知远大人为他平反冤屈后让他留在太湖县历练,他便记在心里,从没想过要不辞而别。对于陈知县交给付的任务他也不能拒绝。

    杨丛义抱拳道,“大人,我尽力而为。”

    陈知县笑道,“你一定能办到。”说完便一起回到堂上坐下。接着高声问道,“都登记完了吗?”

    书吏闻言起身把册子送到陈知县面前。

    陈知县接过册子细看一遍,道,“好,二十五人。本县人手不足,也只能凑够这么多。杨捕头,这名册你带着,追捕逃犯的人马统一由你带领指挥,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杨丛义上前接过名册,接下陈知县悄悄交给他的重任。小小的名册,承载着二十五条人命,一瞬间便感觉肩上压了千斤重担。

    这次出任务由谁带队,众捕快心里早有人选,除了杨丛义还会有谁?最近几件大事都有他参与,他就是县老爷面前的红人,并且还跟张提刑有些关系。前不久在莲花村杨丛义杀死天柱山匪徒黑铁牛以后,众人对他的武艺也有些佩服了,此次出任务由他带队也在情理之中。

    陈知县见众人没有异议,便道,“好了,你们回去准备,后天一早在衙门相聚,准时出发,不得延误。”

    众人随即离开,各自回家准备。

    当天下午,杨丛义又去了一趟衙门,拿了陈知县给的文书,陈知县又格外交代一番,让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陈知县对他不错,去年打他的四十板子,他早就不放在心上,前嫌尽释。他看不出这个陈知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要政绩,除了民风很好外,看不出还有其他政绩,整日都在县衙,不是断案就是看书,经张提刑一番敲打后,他不是那么热衷于断案了。

    不管在任何时候,老百姓的生活压力都来自官府名目众多的苛捐杂税,然而在太湖县这么久,杨丛义并没有感受到这些压力,税收并不太重,也不需要他们出马去征收。陈知县也许是一个为名不为利的人吧,因此他才会顾惜属下的性命。

    陈知县的嘱咐,杨丛义牢记在心,官场上的黑暗,他也不避讳,直言这次各县追捕逃犯很可能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恐怕只是做给朝廷看,给文臣和武将争权夺势提供一个借口,闹这么大动静,最终目的是要出兵剿灭匪徒,如果天柱山匪徒举旗造反,将会是那些武将们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大雪之夜劫狱,几十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全身而退,简直是匪夷所思。听过陈知县深入推敲之后,杨丛义已经基本猜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二人可以猜到,但不能对其他人说破,否则这场戏便演不下去,追起责任来,他们可逃脱不了,只能在戏中周旋,保存自己。

    追逃犯的捕快是羊,天柱山土匪是狼,那么那些大人便是猎人,羊群里会有狼,狼群里同样也会有猎犬。

    经过陈知县一番剖析,杨丛义已经知道该怎么应对。他对陈知县一再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因为此事陈知县完全可以当作不知道,配合上级派遣人手追捕逃犯就行,至于人员损伤,根本不必计较,最终都会是正常损伤,成就上级的功名,他自然也会有好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提醒杨丛义保全众人的性命。

    杨丛义感觉自己的责任更重了,如何才能把人全都安全的带回来?他还需要好好考虑。
………………………………

第29章   初见知军

    杨丛义独身一人,没什么事情可安排,收拾了行李后,他去找了郭青,顺便把五十两金子送过去,顺便道个别,这次外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他的熟人不多,郭青算一个。

    杨丛义一大早来到衙门前,就见众捕快已经聚集,等待出发。

    众人见杨丛义赶到,便都聚拢上来,“杨哥,就等你了。”

    杨丛义与他们并不熟,认识的人一巴掌就能数清。面对这么热情的兄弟,他脸上勉强挤出笑容,“大家都到了吧。”

    众人纷纷道,“到了。”

    杨丛义从怀中掏出名册,开始点名,“高虎、邱平、李二牛、李湖生、张彪。。。。。。”

    点过一遍名字,二十五人一个不少,杨丛义便不再多话,宣布启程出发。

    一行二十六人,其中许多人还没有出过太湖县,去怀宁也属第一次,他们兴致高昂,一路说说笑笑,并不把任务放在心上,似乎以为只是出去游玩。

    杨丛义则默不作声,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东去怀宁的路,杨丛义不知道,但自有去过的人带路。其实也不用专人带路,太湖县至怀宁自古便有官道,沿用至今,只此一条,东出县城便是。

    众人一路步行,并不急着赶去怀宁,知县大人只告诉他们出发时间,却没有告诉他们要到达的日期,因此他们一行走的很随意,就像一同出来春游踏青。

    杨丛义已经大致知道这次任务是怎么回事,职责所在,他更不着急赶路。

    他们没有马匹代步,晚到也在情理之中,若上面追究责罚,也有合理的解释。

    自靖康之难以后,宋朝在北方的马场全部落入金国手中,几乎断绝了军马来源,此后十几年宋金战争不断,军马不足只得收购民间马匹充数,以致后来民间的马匹越来越少,普通人家就算养得起马,也不敢骑出去,一旦被官府看到,便会被强行买去充作军马。

    马并不好养,朝廷南迁之后也尝试过重建马场,但南方多山地,雨水多,到处是河流湖泊,遍地是水,根本不适合养马,养出来的马也不能跟北方马相比,但又不得不养。绍兴和议之前北方严禁向宋朝出售马匹,虽有人私下贩卖,但数量稀少,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宋金和议之后,北方不再禁止向宋朝出售马匹,但他们高价卖过来的却永远是次马,即便如此,宋朝还是马匹奇缺,民间更是稀少。

    太湖县属安庆军,有驻军的地方,更不会有民马,除了士绅豪门,不管谁家的马匹都留不住。官府衙门自然也不会多养马匹,特别是像太湖县这样的僻远之地,衙门里也只有几匹马,只在特殊的时候使用,平常外出办事的衙役捕快都只能靠两条腿。

    太湖县离怀宁最近,即便是步行,他们也会比另外几个县的人先到。追捕逃犯肯定是追到为止,先到便要先受累,不会因为来得早,就能提前撤退。这帮时常偷奸耍滑懒散惯了的混子,自然不会自找苦吃。一路上他们慢慢吞吞,行似蜗牛,不是累了要休息,便是渴了要喝水,借口多多,目的只有一个,晚到一天,便少受一天苦。

    杨丛义对此并无不满,让人涉险怎能不让人偷懒,因此便顺水推舟,他们想休息便休息,半天只走二十里也没关系,只要到了就行,反正也只是当饵做戏,早到晚到结果都是一样。

    除了杨丛义,众人丝毫感觉不到此行潜藏的危险。在他们看来,这次为十几个逃犯出动的捕快少说也会有两百人,两百人会抓不住几十个?何况在怀宁还有驻军,说是不能派兵,但悄悄调派百十人追捕逃犯,谁又知道,又能如何?他们可能就是去凑人数、充场面,协助守路口,盘问过路行人,跟平常的任务并无区别。

    他们就这么一路轻轻松松、慢慢悠悠走着,三百多里的路程硬是走了整整五天,直到第五天下午傍晚时分才赶到怀宁衙门报道。

    虽然一路幸苦,然而衙门里并无任何官员或小吏出来接待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帮手,一衙役在了解到他们来自太湖县之后,直接带他们到早已安排好的住处住下。

    那衙役一问三不知,众人气得直骂娘,却也无济于事,只得安心等待。

    人生地不熟,杨丛义不希望他们乱跑惹事,便在吃过晚饭后把大家召集起来,要给他们提几个要求。

    众人闹哄哄的挤在一间大通铺房间里,杨丛义扫视一圈,高声道,“兄弟们,静一静。把你们都叫来,是有正事要说。”听到他说话,众人逐渐安静下来。

    杨丛义接着道,“我知道,大家赶了五天路都很辛苦,想出去放松一下,但我们初来怀宁,人地两生,很不方便,大家今晚老实呆着,好好休息一晚,想做什么明天再说。”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怀宁可比太湖县热闹多了,他们正打算趁着还没安排任务出去逛逛,顺便找点乐子,杨丛义一句话就想让他们放弃显然不可能。

    杨丛义见众人反应强烈,便道,“大家不要激动,听我说。我们来到怀宁便是客人,二十六人便是一个整体,代表的是整个太湖县,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太湖县息息相关。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做下不该做的事情,否则传回太湖县,谁的面子都过不去。”

    众人一时无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们这些人没几个是安分守己的人,难保不会有人出去惹事,如果在太湖县,在自己的地盘上他们自然不怕,但现在是在外乡,毕竟势单力孤,真出了事,谁都脱不了干系,回去肯定会受罚。

    杨丛义见大家安静下来,都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便接着道,“这是我对大家说的第一件事,不管做什么心里都要保留一点敬畏之心,行事才会有分寸。第二件事,你们各自找四人组成五人小队,确定队长之后把名字告诉我。”

    众人不解,问道,“杨哥,这是做什么,难道我们要分开执行任务?”

    杨丛义道,“任务要等李大人安排,怎么执行我不知道。但我们不能毫无头绪乱成一窝,二十五人先分成五小队,五人一队行动起来迅速,也方便随时调配。你们自己选同伴,选好之后告诉我。”说完便到角落坐下,抓紧时间练习功法。

    屋内纷纷扰扰,却打扰不到杨丛义练功,这就是道家功法的好处,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只要心能静下来,都可以催动内息在周身经脉循环,强筋炼骨。

    第二天上午,众人原本想趁着其他县人马还没到,在城里走走。但李大人并不给他们闲逛的机会,一早就派人来通知他们辰时三刻去衙门。

    众人虽满腹牢骚,却也穿戴整齐,在杨丛义带领下准时进了衙门。

    未等多时,一穿绯色官服的中年人来到堂上坐下。只见他扫视堂下众人一眼,朗声问道,“你等来自何县?人马有多少?”

    这官员一开口,杨丛义心中暗自诧异,安庆军李大人为何不着戎装?不是武官吗?他满腹疑问,却不能问出口,迅速上前一步答道,“回大人,属下来自太湖县,奉陈知县令,领二十五人前来协助追捕逃犯。陈知县有亲笔书信一封,命属下转交李大人。”说完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呈上。
………………………………

第30章 心里有数

    同堂书吏接过信笺转呈堂上那官员。

    那官员取出书信看罢,脸上露出些许笑容,道,“陈知县识得大体,此次鼎力相助,实属难得。”放下手中书信后,转而说道,“你等既为陈知县信中所言左膀右臂,不知有何才能?可否说来与本官听听。”

    看来这文官模样的中年人真是李大人,刚刚不确定他是谁,使得杨丛义只敢称大人,而不敢带姓。此时知道他便是那李大人,于是答道,“回李大人,属下等并无特异才能,不过是常年协助知县大人维护治安、抓捕盗贼、惩治不法,得知县大人谬赞而已。”

    李知军听后以掌击案,哈哈笑道,“早有传言,称太湖陈知县不喜钱财不喜女色,专好审案断案,起初本官还不信,如今看来果有其事。”

    杨丛义不知如何接话才好,便闭口不言。

    李知军收了脸上的笑容,然后朗声道,“前些时日天柱山上一个名气不小的土匪头目命丧太湖县,可是你等所为?”

    杨丛义如实答道,“当日我等奉知县大人命令,前往莲花村追查小松坡案同犯线索,偶遇那贼人,我等得当地村民相助方才将那贼人除去,免去一害。”

    李知军道,“据你等缴获凶器来看,那贼人便是天柱山五虎之一黑铁牛,此人天生蛮力,一身本事,为害已久。你等既能将他除去,想来也是有些手段。年初,天柱山匪徒嚣张至极,公然劫掠牢狱私放刑犯,挑战官府,怀宁虽有驻军,但不宜随意调用,本官知道各县人才济济,遂向各县求助。你等既有手段,此次前来协助本官追捕逃犯,定然大有可为。”

    杨丛义高声道,“我等一定尽心竭力,誓将逃犯捉拿归案,不负李大人所托,。”

    李知军点头道,“好。本官就在此等候你们的好消息。”接着向旁边坐着的一人道,“何县尉,太湖县这批人手就由你来安排调度。”

    何县尉应了声是,便起身向杨丛义等人道,“你们跟我来。”说完当先出了大堂。

    杨丛义等人向李知军告退,随何县尉而去。

    出了衙堂只听何县尉问道,“你们由谁主事?”

    杨丛义道,“何大人,太湖县人手是由属下统领。属下姓杨,名丛义。不知大人有什么吩咐?”

    何县尉道,“好,杨捕头,逃犯中有二十多人是太湖县人氏,具体情况你们应该都知道,废话我不多说。除了你们太湖县,还有宿松、望江、岳西、同安四县,他们的人手过几天也会陆续过来协助。怀宁能动的人马已经全部撒出去,现在都在山里,时间紧迫,既然你们到了,就即刻进山,由东向西搜索。发现逃犯,就地抓捕,发现匪徒贼窝,立即回来报信。”

    杨丛义道,“是。大人,进山一趟没有半个月恐怕不能出来,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时间准备所需物资。”

    何县尉道,“你们速速准备,午时出发,到时候我会派人给你们引路。”

    杨丛义又道,“大人,属下还有一事相求,我等只有佩刀,在山林里一旦遇敌多有不便,能不能给我们配备一些弓箭?”

    何县尉道,“恐怕有些困难,不过我会跟李大人说明,能配备的话,午时之前给你们送去。”

    杨丛义抱拳道,“谢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我等这就回去准备。”

    何县尉道,“去吧。”

    杨丛义道,“是。”

    众人一同告退,急忙回去准备上山物资。

    回到住处,杨丛义不急着给各小组布置任务,购买上山的生活物资,他想听听大家对此次搜山追捕逃犯的看法。

    “张捕头,你对这次任务有什么想法?”杨丛义与众人围坐在通铺上。

    那个叫张彪的汉子没好气的骂道,“他娘的,那么大的山怎么搜,他们怎么不去。大狱都能被劫,一群吃饭不干事的人,到头来倒让兄弟们来受苦。”

    杨丛义笑道,“张捕头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们大家都一样,但既然奉知县大人命令来了,就要好好把任务完成,莫给知县大人招惹麻烦。搜山任务我们执行,但具体怎么执行,各位要提提建议,你们经验比我丰富。”

    张彪道,“我当了八年捕快,还真没搜过山,何况还是像天柱山这样的大山深山。”

    张彪在这些捕快中算是经验较为丰富的,要是他也没搜过山,那这个队伍就没人会搜山。既然都不会,那就先不去考虑。杨丛义心中有其他疑问,于是问道,“大家对那位李大人有什么看法?”

    还是张彪先开口道,“一副文官模样,啰啰嗦嗦,完全就不像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将,真是扫兴。”

    杨丛义道,“其他人呢,都说说。”

    有人道,“李大人说起天柱山匪徒劫狱这事儿,一点都不激动,对追捕逃犯好像也不是很在心,给我的感觉是,那些逃犯可追,也可不追,好像李大人根本就不在乎我们是否能追到逃犯。”

    杨丛义心里一惊,这人见解倒是与他不谋而合,他是得了陈知县指点才刻意留意李大人言行,这人不简单,观察敏锐,心思细腻。杨丛义看着他问道,“兄弟贵姓?”

    那人道,“我叫冯林。”

    杨丛义笑道,“好,冯兄弟,你这想法倒是独特,刑犯被劫,为什么会可追可不追?”

    冯林道,“杨哥,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看李大人言谈举止好像对我们去追捕逃犯并不在心,至于李大人怎么想,我哪知道。可能是觉得我们人太少,根本就找不到逃犯?”

    张彪骂道,“他娘的,看不起兄弟们,还让兄弟们进山受苦,真不是东西。”

    众人一听赶紧让他小声说话,辱骂朝廷命官是会入罪的,追究起来大家都脱不了干系。

    众人安静下来后,杨丛义道,“冯兄弟说的有些道理,但我们既然来了,就不能什么都不干,灰溜溜的回去。别忘了,知县大人给我们的任务是协助办案,协助这两个字的意思大家都懂,他们怎么想,我们管不着,做好我们该做的就算完成任务。”

    冯林附和道,“杨哥说的对,我们就是来协助人家追逃犯的,追不追的到,那是人家的事,我们何必操那份心。”

    众人听到这里,方才放下心来。那何县尉说要他们抓逃犯找贼巢,听得他们胆战心惊。逃犯既然是被匪徒劫走,肯定是在贼巢,匪徒连大狱都敢劫,还会怕他们这捕快吗?何况还是在人家的地盘。

    于是有人道,“那县尉让我们去找贼窝,真是吓死我了,原来他是想把这个烂摊子丢给我们,我呸!”

    见捕快又论起别人的是非,杨丛义怕祸从口出,赶紧制止道,“别说别人的不是,大家都是办案,应当同心协力。我到太湖县时间不长,对李大人一无所知,他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将?”

    捕快中不少人都说是武将,也有人摇头表示不知情。

    张彪道,“听说这个李大人以前是武将,在北方打过金人,宋金议和之后不少武将解甲归田,读过几年书的有些就在地方州县做官,这个李大人应该就是这样。”

    杨丛义点头道,“原来如此,既然是武将出身,李大人自然不会把匪徒放在眼里。好了,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对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