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随即对外宣称,三天之内,酒菜全部八折。
当他把“三天,全新菜品赠送,酒菜全部八折”的招牌放到门外,食客们很快被吸引进来。
第一天,进店人数不下百人。
第二天,随着折扣消息传开,进店食客增加到三百余人。
第三天,食客暴增,由于酒楼场地有限,很多人在酒楼外围成一团,而酒楼内从午时开始,就再无一席空位。由于想要就餐的人实在太多,平常一更天就打烊的酒楼,硬是经营到三更天。
当天晚上,杨丛义跟酒楼掌柜结算了三天免费菜肴的费用,将近白银六百两,而三天时间,整个酒楼收入几乎比之前一个月还多。
第四天,酒楼约定的免费和折扣期限结束,而客人并没有减少太多,甚至有更远处的食客,三五成群,结伴而来,就为品一品新菜。
原本非常一般的酒楼生意,似乎猛然间转好了,当天一天收入堪比折扣之前半个月。
………………………………
第544章 筹备退路
面对这种巨变,酒楼掌柜异常高兴。
生意为什么变好,他心知肚明,全是因为他们酒楼的菜味道跟之前不一样了,很特别,全城绝无仅有!
但那位杨姓商贾送给他的香料数量有限,撑不了几天,等香料用完,菜的味道又会跟之前一样,到时候不知酒楼生意跟现在相比会差多少。
处于这种担心,掌柜根据杨丛义留下的地址,在一家客栈里找到他,当即表明了想要购买一些香料的意思。
酒楼这些天的生意如何,杨丛义也很清楚,恭喜之后,当即将各种香料的售卖价钱放在他面前。
“杨掌柜,这售价也太高了吧!简直比黄金还贵!”
“周掌柜,你说对了,此物确实价比黄金。你可知这些东西的来历?”
“还请杨掌柜赐教!”
“此物原产在天竺、西洋一带,距离大宋、金国万里之遥,花了几年时间,历经风雨菜从海上来到东土,这些东西在当地就十分稀有,更别说运到东方来。不妨实话告诉周掌柜,在下手里的这批货也托了很多关系,花了好大的代价才从南方弄来。你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很稀有,原本是大宋皇室专用之物,偶尔也会赏赐群臣一二两,近几年南方灾害连连,国库空虚,才舍得拿出来一些,对外售卖,换取钱财,充盈国库。放出去的那些货,绝大多数被豪门贵族抢走,剩下的才流落到商贾手中。在下手里这些也是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你说这价钱能便宜吗?”
“杨掌柜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即使再稀有,也不能比黄金还贵吧,能不能便宜一点?”
“实在对不起了,还真不能,这些东西在南方的售价我的报价还高,各地商贾趋之若鹜,如今恐怕已经没人售卖了。过不了多久,这些香料的价值还会翻倍,现在一两香料价值一两黄金,以后会值二两三两甚至四两也说不定,谁让它们稀有呢!周掌柜是生意人,应当知道这些香料的价值,食客们进过你们酒楼以后,还会去其他酒楼吗?当然,如果酒楼菜品大幅涨价,家境一般的人肯定就会考虑一番,但家境殷实的人不会在乎一顿饭钱,要是吃的满意,他们甚至还会带来更多能消费的有钱人,在他们身上赚钱不是更容易?如果你想,你的酒楼菜品可以涨价十倍,很快就能变成益都府最奢华的酒楼,到那时能进酒楼人要的就是面子,根本不会在乎酒菜是多少钱,日进斗金,根本不成问题!”
“杨掌柜关系硬,气魄大,我不能相比,酒楼之前经营的并不好,没有多少钱,这些香料这么贵,我就是想买也买不起。能否打个折扣?”
“折扣是不可能折扣的,这些香料不管在哪里都不可能贱价售卖。如果资金不足,也有变通之法,不知周掌柜想不想听?”
“杨掌柜不妨说说看,如何变通?”
“我可以给你一批香料,你不用付现银,每月分我三成利润就行,以后酒楼所用香料全部由我供应,你看如何?”
“三成利?”
“周掌柜若是嫌高,不妨想想,使用香料之后你每月所赚的钱财是比之前多多少,而你的成本又能增加多少?做生意讲求的就是互利互惠,双方共赢,要是周掌柜不愿意挣大钱,杨某再找其他更有实力的酒楼合作便是,到时候周掌柜的生意一落千丈,再想找我,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杨掌柜,你容我回去想想,毕竟这是大事,我也不能轻易做主。”
“好,那就给周掌柜两天时间考虑,若到时候见不到周掌柜,方才那番话就不做数了!”
“行,不论合不合作,我都会来见杨掌柜。”
周掌柜心事重重的离开杨丛义的房间,经营十几年的酒楼是要挣大钱,还是像之前一样不死不活继续下去,他必须得好好想想。
杨丛义也没有闲着,他得另做准备。
益都府很大,城里不止一个酒楼,能销货的地方还是很多,只要多走走,总会找到买家。
两天时间,陆续跑了四五家较大的酒楼,直接找到掌柜,向他们说明来意,给他们留下一份香料和用法用处,与此同时还将那家引起食客轰动的酒楼秘密毫无保留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要想吸引食客,菜肴的味道至关重要,没有新东西,就不可能跟别人抗衡。
能把生意做大的都不是普通人,眼光自然也与旁人不同,他们很快将香料对菜肴的作用通过厨房做的菜呈现出来。
有些酒楼掌柜当天就循着杨丛义留下的地址找到客栈,商谈采购香料事宜。
看着杨丛义拿出来的报价单,听他讲完香料来历,他们很快便明白这些香料的珍贵之处,在于美味和稀有,错过这次机会,再想拿到就要看机缘了。
做酒楼生意,好原料好食材有多重要,他们很清楚,有就有生意,没有就只能亏钱,眼睁睁看别人将食客抢走。
在这之前,大家都没有香料,香料对他们赚钱来说可有可无,但现在情况大大不同,既然已经有酒楼用过香料,食客开始追捧,那么不用香料的酒楼必然不会再受食客青睐,各家酒楼便失去了在同一个层面竞争的基础,这让他们如何不着急?
第一家前来谈采购香料的酒楼掌柜,口气很大,开口就要将杨丛义带来的香料全部买下来,不论多少。
当杨丛义问他能拿出多少钱时,对方的豪气回复说十万贯。
十万贯确实有不少钱,但在杨丛义带来的货物面前还是太少,于是直言,十万贯其实也就只能买到两三千斤货,对一个大酒楼来说,也不用了多久,他的货还有不少,若想买的更多,而现钱不够,不妨考虑他接下来的提议。
紧接着,杨丛义将香料入股的提议向酒楼掌柜解释一番,征求他们的意见,也给足够的思考时间,不愿让他入股的,直接现钱购货,但不会保证他们以后还能买到。
接触过的掌柜中,周掌柜首先妥协了,拥有香料的几天时间,酒楼狂赚了不少钱,几天利润顶得上过去几个月,有香料就有钱,这么容易的赚钱方式,他根本不可能拒绝。
周掌柜获得了第一份香料供应契约,根据约定,若不能按时分配利润,香料供应自行中断,分配利润时间定在每月初十,同时这也是每月香料供应时间,供应地点则在登州蓬莱县。
在之后两天内,陆续又有三家酒楼跟杨丛义签订了香料供应契约,四家酒楼签订了香料采购契约,采购数量总计四十五万贯,取货地点都在蓬莱县。
杨丛义再一一跟他们确定了交割香料具体地点、时间后,很快离开益都府,返回登州蓬莱县。
回到船队停泊的荒岛,跟沈缙商议过后,他马上挑选了一支十人小队,专门负责益都府几家酒楼的香料供应之事,杨丛义则不再过问。
他们是大宋人,不敢在齐鲁半岛明目张胆做生意,只能偷偷摸摸,能有这样的结果,杨丛义是满意的,毕竟万事开头难,只要在益都府打开局面,以后总有赚大钱的时候。
在离开的半个月内,精武军将船队驻留荒岛方圆百里内的岛屿一一探查清楚。
西边有五个比较大的岛,其中三个大岛都有人家居住,上面人还不少,离蓬莱县很近。
西北方向也有一个大岛,上面盘踞着海盗,具体多少人不太清楚,估计有三五十人。
北边探明的有四个大岛,大小不一,上面没有普通百姓居住,只有海盗,每个岛上都有几十人,最多的估计有上百人。
杨丛义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心下顿时有些犹豫。
根据他之前的设想,若是船队在登州、益都府一带交易不畅,船队就要北上,直奔辽东湾,在辽阳一带直接向金国人出售香料,换取金银和牛羊马匹,而北边几个海岛就是船队在北方的根据地和据点,一旦出现意外,他们有退路可走。
如今北边海域几个岛屿都有海盗盘踞,确是不好处理,跟他们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纵使船队愿意,对方也不会愿意。
但若要用强将对方铲除,难度也不小,因为船队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北上的时候一艘战船都没带,海船和神舟上也只有精武军随身携带了一些武器,自保倒是可以,用来打仗则有所欠缺。
可北上之路不知是否会有危险,但身在金国,稍有闪失,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故而船队必须要有退路,无论如何都要占据一个有淡水的岛屿,把它当做船队的根据地,如此一来,进退方能安心。
随船精武军有一百多人,护卫军两百来人,真正有战力、打过仗的就是那一百多个精武军老兵,而他们不能全部北上夺岛,得留下一半,看守船队现在驻留的荒岛。
………………………………
第545章 收复岛屿
“谁愿率队出战,拿下北部四岛?”
杨丛义召集所有精武军队长、火长,向他们说明北方四岛对船队此行的重要意义,传达出必须武力拿下,牢牢掌控在手中的明确信号。
“我愿出战!”
“我愿出战!”
有三人几乎同时请战,想要获得这一个难得的功勋。
“很好,那你们说说,该怎么拿下海岛?”杨丛义扫视三人。
一队长抢道:“傍晚悄悄带人潜上去,找到贼巢,直接把他们全部干掉!”
杨丛义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一名火长则道:“大人,这里以前是大宋的土地,金人把土地抢走,大部分人当了金人,听说有些不愿受金人管制的宋人不是藏进了深山,就是入了大海,其中不少都是心向大宋的义士。北部海岛上的那些人很可能就是受不了金人盘剥才躲到海上,几十年前他们也是宋人。我们不妨把船开过去,找他们谈一谈,要是他们愿意重归大宋,让出海岛,我就不用刀兵相见,要是他们不愿回归大宋,也不出让海岛,负隅顽抗,再灭他们不迟。”
杨丛义心下微微一惊,不由得对这个火长多看了几眼,那火长深受鼓舞。
另一火长则道:“大人,北边几个海岛不小,藏几百人在岛上根本就找不到,如果能出动的人不多,我们就只能偷袭,悄悄潜进他们老巢,一旦跟他们接触,他们愿意归附还好说,要是不愿意,在岛上作战,他们占据地利,我们就要吃亏,最好的办法就是偷袭,一举把他们全部拿下。”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管是登岛偷袭他们的巢穴,还是接触收编,以我们的实力都能做到。三十年前此地确实是大宋所有,前几次宋金之战,北方义士组建的义军也帮了大宋军队很多忙,立下不少功勋,如今我们来到这里,若是不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就归附就直接将他们斩杀,确实有些忘恩负义,不近人情。这里现在归金人统治,流落荒岛的人显然是不愿受他们统治的,我们对金人也没有半点好感,那么荒岛上的人不论是否是义士,都可能因为金人,而成为我们的兄弟或朋友。这样吧,我亲自过去跟他们接触一下,若是愿意归附,就不用流血动手,若是不愿意,把一个个岛屿扫平就是。”
那个火长的话,对杨丛义的启发不少,让他意识到荒岛上的人与城里人是大大不同的。他到过蓬莱县,从蓬莱到益都府又路过不少城镇,他发现经过金国几十年统治,本地百姓对大宋已经没有多少留恋,打心底里开始接受金人统治,而躲上荒岛的人,不管是海盗还是义士,他们都是不愿接受金人统治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熟悉本地情况,绝对值得拉拢。
“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明天一早,带上神舟,乘坐五艘海船直奔北方岛屿!”
“是!”
一众火长、队长接令,急忙回去传达命令,集合人手准备。
夺岛之事,杨丛义没让沈缙参与,他得留守现在的据点,继续完成益都府之前达成的交易,顺便将益都府周边的生意全都接下来,能拓展一些自然更好,不拓展也没关系,最关键的是维护好关系,打下基础,毕竟他们不是只来这一次。
神舟和五艘海船清晨出发,顺风北上,午时左右,到达大钦岛。
海船护卫着神舟绕岛半圈,而后竖起大旗,在西边一个可避风浪的海湾停靠,等待对方前来交涉。
船队的阵势很大,海岛上的人不可能看不到,这是他们的领地,一旦有外人靠近,他们必然会警惕,抵近观察,探明对方来意。
小半个时辰之后,杨丛义下令,让精武军向岛上喊话。
“岛上的兄弟听了,我们是从南方来的船队,路经此地,想借岛屿一用,请头领出来商议!”
连喊数十声之后,方才停止。
又半个时辰过去,岛上仍然没有动静,即看不到人,也听不到回应。
“大人,看来他们没有归附的意向,我们要不要现在就杀上去?”神舟上的一名精武军校尉手握长刀,跃跃欲试。
“不急,再等等。这个岛不算小,又林木遍布,一旦登岛作战,不知要费多少时间。”杨丛义出言制止。
而后一运丹田气,亲自向岛上长声喊道:“我乃大宋朝廷命官,率队路经此地,想借贵宝地一用。你们若是大宋子民,便来船上相见,是否归附大宋,你们做主,若不是大宋子民,也不愿归附大宋,留岛不留人!”
声震山野,扬数里。
约一刻钟后,几个人影出现在船队视野之中,慢慢朝船队停靠的海岸走来。
等走近一些之后,船上的人发现他们随身携带有兵刃,见对方来者不善,他们顿时骚动起来,杀敌立功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谁知,杨丛义却再次下令,任何人没有命令不得下船,更不能轻动!若有违抗,军法处置!
杨丛义的话,他们不敢不听,数百将士被生生拦在船上,只能静观情势变化,希望能有立功的机会。
岛上走出来的四人在距离海边二十多丈外停下。
“我等兄弟数百人,不愿受金*辖,流落荒岛多年,今日终于见到朝廷来人,我等兄弟很是欢喜,但不知大人高姓大名,供职何处?”其中一人朗声向海边停靠的神舟喊道。
“本官姓杨,名丛义,供职大宋回易处,统领禁军、护卫军八千余人,支持回易处一应事务。既然你们是不受金人统治、流落荒岛的义士,那就不妨到船上一叙,如何?”杨丛义高声回应。
那人沉默片刻,而后问道:“不知杨大人来北方所为何事?”
“无他,回易处负责朝廷回易,连通北方、东方、南洋、西洋,交换货物,互通有无。此次来北方也是为换取牛羊马匹等,南方紧缺之物。海上漂泊不定,风险很大,而这海岛却正好避风暂住。诸位义士若有意深谈,重归大宋,不妨到船上详谈。”为取得对方信任,杨丛义没有过多隐瞒,直言相告。
“杨大人若真是朝廷命官,我等甘愿归附。”领头之人高声回复,听他的意思,对船队身份还是很怀疑。
“如此便好,你们若是愿意重归大宋,杨某可以做主让你等归入回易护卫军,吃上朝廷粮饷。”对他们的怀疑,杨丛义并不介意,毕竟他们在海岛上很长时间了,若是很容易轻信旁人,恐怕他们也不可能在海岛上生存。
面对杨丛义许诺的好处,那几人显然心动了,短暂商议过后,他们慢慢向船上走来。
“接他们上来。”
杨丛义一声吩咐,护卫军士兵马上行动,放下船桥,走下海岸,在船下接应。
不过多时,对面四人来到海边,他们的面目已能看的清楚。
其中一人年纪较大,约莫四五十岁,其余三人年纪较轻,一个四十来岁,另外两个二三十岁,全都身着粗布衣裳,脚踩草鞋,十分简陋。
“兵刃不能上船!”
四人十分警惕的走近神舟之后,忽听岸边护卫呼喝,当即停下脚步,警惕之心更甚。
“是不是在岛上时间太长了,这点规矩都不懂吗?”见他们似乎并没有依言放下随身兵刃的意思,一火长立即高声喝问。
四人脸色大变,顿时更加紧张。
几息之后,年长那人转头向另外三人道:“把刀剑放下,杨大人是朝廷命官,还能欺骗我等草民不成!”
话音未落,他当先将手中刀弃之于地。
另三人稍有犹豫之后,虽有不舍,最终还是很快将刀剑丢在地上。
“上船吧,杨大人等候多时了!”火长后退一步,让开登上船桥必经之路。
四人没有言语,个个神色紧张的一步步向船桥上走去。
杨丛义负手而立,见四人登上神舟甲板,目视众人,微微笑问:“诸位觉得这神舟如何?”
最为年长那人连忙将悄悄扫视的目光收回,抬手抱拳回道:“大如山岳,稳如平地!”
杨丛义哈哈笑道:“这艘神舟劈波万里,去过南洋、西洋数十个国家,人人都觉得它巨大无比,夸赞之语,数不甚数,你这八字却是较为朴实的。”
“我姓杨,乃回易处正使,负责朝廷回易。你们既然上了船来,想必已有意向重归大宋,归附回易船队。那就介绍一下这岛上的情况和你们的来历。”
“是,杨大人。这个岛上目前有一百一十多人,都是这几十年来陆陆续续从登州、益都府一带来的,金人贪婪,搜刮无度,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到海上谋生。可在荒岛谋生很不容易,出来的人不得不聚在一起,一是相互帮衬,二是免遭外人欺负。我已经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是来到这座岛上比较早的人,如今也算得上是岛上老人。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想回归大宋,却再也没有见过朝廷的人,现在大人来了,我们愿意将这座岛屿交给朝廷!”
………………………………
第546章 烤羊飘香
“都是大宋子民,你们愿意归附,我很高兴。但你能代表这座岛上所有人吗?”
杨丛义脸上的神色忽然严肃起来,若他能完全做主,那么这座岛屿上的人以后如何有效管控却是个问题,若他不能做主,收复岛屿恐怕还要一番波折。
“小民不才,早年也曾在登州州衙做过几年捕快,如今虽然上了年纪,岛上的兄弟多少还会给我些面子,归附大宋,我可以做主!”年长之人抱拳回道,语气也忽然坚定起来。
“哈哈,那还真是有缘,不瞒你说,我早年也曾在州县做过一年捕快。既然如此,我代表大宋朝廷接受你们的重归大宋,岛上众人全部归入回易护卫军,吃大宋朝廷粮饷,由回易船队供给,仍然驻守这个岛屿!”杨丛义笑道。
“多谢杨大人!”那人抱拳称谢。
“我该如何称呼你?”
“小民姓孙,单名一个平字。”
“好,孙平,我且问你,此岛可有名称?”
“还没有名称,请大人赐名!”
“也好,既然你们心向大宋,久慕南方,迅速归附,此岛便称钦岛。”
杨丛义说完,马上又高声道:“孙平率众归附大宋,一片赤诚之心可鉴日月,在此我任命孙平为回易护卫军部将,统领钦岛百姓,继续驻留钦岛,协助回易船队完成北方回易差事!”
“多谢大人,小民接令!”孙平抱拳,单膝跪地。
“起来说话。”
杨丛义接着问道:“你们在钦岛是如何生活?跟登州和其他岛屿可有联系?”
孙平起身回道:“岛上能开垦了几十亩地,能种些粮食,平常也会在海上打鱼,在岛上存活下来不成问题,只不过有些辛苦。我们跟登州的联系很少,每年会去一两次,周边几个岛屿也去过几次,但联系不多。”
“在钦岛北边还有三个岛,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离我们最近的那个岛不大,人也不多,只有二十多人,主要是岛上能用的水少,不能多住人。更远处的两个岛,我去的少,听说上面也有不少人,虽说没有钦岛多,加起来应该也有上百人,多数是很多年前从登州过去的,主要以打鱼为生。”
“回易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