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天后,船队再次启程,借着西南风向东而行,横穿北印度洋,直往天竺南端朱罗国。

    由于是顺风而行,风帆全张,航速很快,驶进大洋深处之后,船队转向东南方,昼夜不息,全速航行,二十三天后,船队前方出现岛礁。

    根据杨丛义给的海图和之前的航行经验可知,船队已经到达天竺西南海域,距离朱罗国已经很近。

    穿过岛礁,向东南航行两后天,船队抵达天竺大陆朱罗国,但并没有在此地停留,继续航行三天后,船队在锡兰南部海岸靠岸休整,置换补充淡水。

    就在船队靠岸两天之时,一场巨大的风暴袭来,海船虽然没有倾覆,但数丈高的海浪将十几艘船推向了海岸,几个时辰后,风平雨歇,数十人落水身亡,八艘海船搁浅岸上。

    原本在此地停留五天的计划被打乱,整整用了近十天时间,在每一艘搁浅的海船边挖了近丈深的巨大沟渠,将海水引入船底,才把搁浅的海船拖回海上。

    此番波折过后,船队未再耽搁,立即启程,风帆全张,借着西南风,向东全速航行,昼夜不息。

    十多天后,引航船看到海岛、陆地,到达南洋地区。

    确定位置,船队调整航行,很快进入马六甲海峡海域。

    几天后,船队顺利抵达“南洋总管府”管辖下的海港,休整五天,补充淡水和后勤资源。

    “南洋总管府”在总管宋浩的带领下,逐步走上正轨,各地大小商船开始在此地停留交易,甚至租赁仓库,在这儿做起了生意。

    船队离开前,杨丛义跟宋浩见过一面,将他对南洋的一些设想,一一告知,比如训练军队,武装自己,购买荒山土地,开垦营田,雇佣本地人种茶种粮,一手抓军,一手抓钱,要在这里建立稳固的据点,将大宋势力从占城延伸到这里,如果有机会,可与设置在占城的“南海总管府”取得联系,相互照应,共同维护好大宋和汉人在南海、南洋的利益。

    船队休整之时,副使陆游代表大宋使团去了一趟占卑,见过国王和一众大臣,停留两天后带上三佛齐国使臣和贡品返回船队。

    做好一切准备后,船队从“南洋总管府”港口启程北返,顺风穿越万里石塘,十几天后到达占城,泊进“南海总管府”港口,再次休整。

    照例,杨丛义与陆游一同去占城王宫见过国王、国师和一众重臣,赴了多场宴会,送了他们一些从开罗带回来的礼物。

    作为回报,占城国王公大臣回送丰厚的礼物,有金银玉器,还有年轻美貌的女子。

    在占城国都游玩三天,二人带着使团先后回到船队,等待淡水和物资补充完毕之后,船队启程而去。

    离开之前,杨丛义见了“南海总管府”总管张彪,同样强调、交代了一些事情,让他在南海一带好好经营占城、李越、真腊的关系,此地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稻米产出很丰富,总管府可以多多采购、囤积,必要的时候朝廷会来运回去。

    北方马上就会有战事,他不得不做些准备,为此给张彪留下了一大笔钱财和物资,供他支取。

    船队一路北上,只在琼州万宁停留三天,补充淡水,而后全速北返泉州,没在广州停留。

    回到泉州的船队,刚刚进港,还未设置回易营区,早已等待在泉州的各地商贾闻风而动,带着大批随从人手冲进了港口,争抢着要做第一个与船队交易的人。

    精武军很快登岸,接管了市舶司差役维护的港口,第一时间建立了回易营区。

    筹备三天后,回易营区对方开放,允许大小商贾进入选货场所,观看选货。

    这里摆放着从西洋带回来的所有货物样品,多种多样的香料自不必说,香精、香水、珊瑚、珍珠也都摆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药材和尼罗河、地中海沿岸特产。

    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赚钱,商贾们非常清楚,也已经打通自己中意的货物的销路,所以要采购什么,根本不用想,也不必去看。

    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跟回易船队做交易,很清楚船队交易的流程,于是直接就冲进回易洽谈处,争做第一个跟船队交易的人。

    “两百万两银子,全要香料!就前边两种!”

    “三百万两银子,全要药材!什么都行!”

    “五百万两银子,珊瑚珠宝!”

    商贾们挥手就是百万银两,非常狂热,谁都不愿意错过采购货物的机会,因为他们谁都知道,这次船队带来的货物极为有限,比上次少了整整一半。

    回易营地里的具体交易由从流求闻讯赶来的沈缙和陆游共同主持,签订契约,开具提货单据,二人配合默契,五天时间就将二十三船货交易出去。

    虽然这次出海的船比之前要大一些,可带回来的货物确实比上次少,船队连广州都没有去,直接返回泉州,便是为了照顾在泉州和明州等待的商贾。这些商贾各个都有靠山,各个都有背景,他们绝大多数出身于江南豪门大户,根深蒂固,手里有的是田,有的是钱,还有权,若不能考虑他们大部分人的利益,船队的生意即使有皇帝支持,也支撑不下去。

    船队货物有限,泉州要考虑,明州也要考虑,于是在二十三船货的交易契约签定之后,回易船队宣布交易停止,剩下的货要运去明州和临安。
………………………………

第561章  香水卖谁

    商贾们都是有身份,又很精明的人,船队停止在泉州交易,那他们肯定是要去明州和临安,没有获得采购机会的人,只能马不停蹄赶去明州,他们不能强迫回易船队交易,唯一的获得货物的可能,就是马上赶去明州碰碰运气。

    又五天后,船队一分为二,沈缙留在泉州主持船队货物交割,杨丛义和陆游则带着神舟和剩余几十艘货船北上明州。

    在船队分开之前,杨丛义将三船货的交易权划给了沈缙,让他酌情出售,告诉他尽量多换实物,别换太多钱,因为从沈缙告诉他的北方信息来看,金国正在加紧备战,到时候战事一起,物价必定疯涨,甚至再多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回易处要想生存,就得提前考虑。

    杨丛义的意思,沈缙很清楚,近两年每年秋季他都会亲自带领船队北上辰州,用之前剩余的香料等货物跟金人换取牛马,每次冬天一到,几十艘改造过的大海船顺风南下,带回几千头牛和几千匹马,经过两年交换,之前的货基本用完,这三船货便是要运到北方去做交易的。

    北方回易,已经有沈缙全权负责,具体要怎么做,他心知肚明,不用杨丛义再多说,等船队在泉州的货物跟商贾交割完毕,将留给他的人和货带回流求,安排好“造院”之事,就是他带领船队北上之时。

    回易船队乘风北上,很快接近明州。

    神舟上,一个舱室内,杨丛义与陆游正为交易之事伤神。

    “杨兄,我们这次换回来这么多玫瑰、荷花香精、乳香和樟脑等香精香水和不能吃的香料,如今几乎无人问津,这可如何是好?”

    陆游眉头紧锁,当初就应该只收熟悉的、在大宋能卖出高价的东西,不然也不至于如此令人头疼。

    “不要着急,商贾们不了解这些东西的用处,就跟最开始我们的茶叶在法提拉销不出去一样,这些香精香水香料需要推广,要让会买这些的人群了解这些东西的用处。在陆兄看来,谁会用香精香料?”

    这种情况,杨丛义其实也比较担心,毕竟是之前没有推广过的东西,如果不能尽快交易换钱,不能把三千万贯利润上缴朝廷,回易处就没法交代,而香料推广需要时间。

    陆游思索了一会儿,回道:“在大宋应该只有女子吧,我们跟法提拉人可不一样,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涂洒香水香料,但我不能接受。杨兄会涂香料?”

    杨丛义摇头,哈哈笑道:“我跟陆兄一样,我也不能接受。看来我们想的一样,香料只能卖给女子了,可我们都是男人,怎么推广确实是问题,但也不用太担心。”

    沉默片刻之后,杨丛义又道:“我们跟法提拉人不一样,我们不涂香料,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而是我们没有涂香料的习惯,而女子没有不爱美的,她们能涂胭脂水粉,就会喜欢香水香料。除了这方面不同,我们跟法提拉人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家里管钱的大多是男人,我们大宋人多数都是女眷把持家里的钱财,钱怎么花是她们说了算,女子女眷手里有钱,又爱美,只要她们看到香料香水,没有不慷慨解囊的道理。”

    陆游点头:“我承认杨兄说的有理,可我们怎么推广?女子家眷都在深宅大院里,平常上街的都没有几个,看不到售卖效果,商贾们不会冒险。”

    “这样吧,反正到明州之后,我要陪各国使者先回临安,推广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就在明州等着,有人采购就卖,没人采购也别降价出售,香水香料的价值绝对超乎想象!”

    杨丛义对这些东西很有信心,难得是如何推广。

    “好吧,那我就在明州等杨兄的好消息。”

    陆游紧锁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多少,如果时间够多,他自然不担心,只是之前那次回易太成功,船队回到明州不久货物就被哄抢一空,回易处很快就带着足够多的钱财向朝廷复命了,这次若比上次慢,比上次差,不知朝廷会如何看待这次回易。

    杨丛义回到自己的舱室,孟芸娘在低头练字。

    “芸娘,你在临安有没有熟人?”

    孟芸娘手中未停,将最后一笔写完方才收笔,抬头道:“我都没去过临安,哪有熟人。”

    见杨丛义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马上问道:“夫君,你问这个做什么?你是怕我一个人到了临安无聊吗?不用担心我,你有正事,我就在家看书画画,等你闲下来再陪我就好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杨丛义摇头,而后道:“是有些事要你帮忙,有熟人就好办些。”

    “夫君,你有事儿就直说啊,我爹以前做了那么多年官,走过很多地方,跟他有交情的官员士绅也不少,如今在临安的估计也有。说吧,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孟芸娘将手里的笔放好,从桌前走到杨丛义身旁。

    “你跟清尘都用过香精和香水,你们觉得怎么样?如果让你们花钱买,你们会花钱买吗?”杨丛义握住芸娘的手。

    “买啊,肯定买!你都不知道,姐姐当面说不要,不喜欢,背地里不知道多喜欢呢,连夫君给莲儿的香水,都被姐姐拿去了,莲儿为此还直掉眼泪,要不是我给了她几瓶,还不知道要哭到什么时候。就连萍儿那丫头也问我要,经不住她磨,也给了她一瓶,反正最后我就留了五瓶,其余的都给姐姐了,她可高兴呢!夫君,你可得补偿我!”

    孟芸娘说的这些,杨丛义是不知道的,船队到泉州后,他就回家住了三天,回港口没呆多久就去了一趟流求,再回到泉州没两天,船队就出发北上,家里的事他还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管不了。

    “香水香精多的很,喜欢什么你拿什么就是了。”杨丛义笑道,看来大宋女子确实很喜欢这些东西,只要喜欢那就有办法。

    “夫君,我随便拿,算不算是贪赃枉法?不会连累你吧?”孟芸娘看着对方,看似问的认真。

    杨丛义哈哈笑道:“就这点东西能算什么贪赃,你知道船队里这种香水香料有多少吗?”

    孟芸娘摇头,从来没人跟她说过,她哪里会知道。

    “先说正事。我们出海几万里,从法提拉带回来这些东西是要换钱的,可之前在泉州港,那些商贾疯抢货物,却对这些香水、香精、乳香等香料不怎么感兴趣,而这次船队带回来的不少,要是不能很快换成钱,我们可能会有麻烦。所以我想让你帮忙向临安贵妇千金推广这些香水、香精等香料,要是你在临安有熟人,从她们入手就会简单不少。”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夫君有其他目的呢,认识的贵妇千金我还真不清楚临安有没有。我爹的那些官场熟人即使调任临安了,他们的主要家眷一般应该也在老家,要不是我小时候就没娘了,我也不会跟着我爹到处跑。”孟芸娘微微叹息道。

    “那就有些麻烦了。”

    要是孟芸娘帮不上忙,这些香水香料他可没办法找女子推广,难道要去勾栏之地?那不是他想去的地方,香水要想卖出高价,首先定位就得高贵,得从上往下流通才行,先在烟花柳巷推广,名声一臭,就很难进入高门大户,卖不出好价钱,也卖不出去。

    看到杨丛义眉头紧皱,孟芸娘忽道:“其实在临安我也不是一个人都不认识,我大姐就在临安,我可以去找她试试看。”

    “你大姐在临安?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杨丛义有些吃惊。

    “她比我大很多,我才刚刚记事她就出嫁了,出嫁以后,我爹经常在外地为官,她就很少回来,所以我跟她就不怎么亲近,关系很淡。要是能帮上夫君的忙,我去见一见大姐也没什么大不了。”孟芸娘话虽这么,但从脸上神情和语气可知,她心里并不太情愿去见她姐。

    杨丛义自然看的出来她的勉强,芸娘跟她大姐的关系很可能并不像她说的这么简单,只是他并没有打听她家事的意愿。

    于是说道:“芸娘,要是你跟你姐的关系不是太好,就不用勉强去见她,我另外再想办法。”

    孟芸娘却笑道:“没事,也算不得勉强,我跟她也好多年没见了,第一次来临安正好去她家看看。”

    “你姐夫是做什么的?你知道他们住哪儿?”杨丛义不愿勉强芸娘,毕竟回易是他的事,没必要让芸娘为难。

    “也是做官的,他爹跟我爹是同科进士。具体住哪儿我不知道,听说一直都在临安做官,等夫君到临安了,去就问问就能知道吧?”孟芸娘没说太多她姐家里的事,不知是不知道还是不愿多说。

    “那行,我们到临安之后再看看,要是不太想去,其实也可以不去。我在临安的时间也不短,也有一些关系,借个由头,让你跟他们的亲眷见一见,也能推广香料香水。”杨丛义轻笑。
………………………………

第562章  香满京华

    “离开泉州前,姐姐专门跟我说,要我好好跟着夫君,照顾好夫君的生活,可我什么都不会,哪里能照顾的了夫君,如今能有机会为夫君分忧,我就很高兴了,以后回泉州跟姐姐也有个交代。”孟芸娘说着将头靠在杨丛义的肩膀上。

    还没等杨丛义说什么,她马上问道:“夫君,我该怎么跟她们推广香料?”

    “先不急,让我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跟你说说。”

    杨丛义抬手将芸娘的纤腰揽住,随着他手掌轻动,芸娘脸上一红。

    “夫君,这还是白天呢,你可别乱来。”孟芸娘身子一紧,连忙将他的手抓住。

    “你看,外面的太阳都落了,一会儿就天黑了,天一黑什么都看不到。”杨丛义轻笑。

    在一起好几年了,芸娘还是放不开,一到夫妻亲热之时就矜持害羞的像未经人事的花季少女,不光心里紧张,就连浑身上下的身体也很紧张。

    “还是等天黑吧,外面还亮着呢,我不习惯。”孟芸娘紧紧的抓住了他的手。

    每到这种时候,心里无端升起的紧张情绪她自己也不喜欢,可好几年了,她就是改不了。也许就是因为每次都太紧张,以至于成亲以后,独自一人陪着夫君几年,也没能怀上孩子,自己心里难受,回家还要被顾清尘说,她也很苦恼。

    听芸娘这么说,杨丛义便没再有进一步的动作。

    孟芸娘陪在他身边的时间最多,平常也很安静乖巧,不该问的事情绝对不问,不该说的话也绝对不说,几乎不给他添任何麻烦,不堤防嫉妒随船的舞娘歌姬,也不为其他国家送给他的美女吃醋,她的心态很平和,这是最让杨丛义满意的。他很怕家里的麻烦,而孟芸娘知书达理,不争不抢,很合他的心意。

    正因为如此,芸娘提出来的要求,杨丛义几乎不会拒绝,即使是在二人世界。

    一天后,船队到达明州。

    礼部派来迎接外国使臣的官员,在明州等待多时,船队一到,便将各国使臣接进城中,稍作休整,就带着他们经由陆路返回临安拜见大宋皇帝。

    而回易船队则在明州港建立回易营地,开始跟望眼欲穿的商贾展开交易。

    等在明州的商贾比泉州商贾更加疯狂,出手也更加大方,动辄出手就是几百万两,或是上来直接就点船数,整船购买,根本不管价钱多少。

    三天后,杨丛义带着交易来的所有钱财、五艘商船和神舟离开明州港,驶进杭州湾,沿钱塘江到达临安城外。

    就在船队到达临安的当天下午,宫里来了一名身份颇高的内侍,带人来到江边,登上神舟。

    那内侍自称姓高,来收取回易船队利润、接收货物。

    杨丛义有些吃惊,以往都是黄琦亲自来,从来不会假手他人,为何这次没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没敢多问,不过他要求验看对方的信物,确认对方的身份,毕竟要交出去的可是很大一笔钱和无数金银珠宝,以及五大船珍贵的西洋货。

    看过高姓内侍出示的随身牌子,确认了身份之后,五艘海船以及十几个装满银钞、金银珠宝的大箱子,随即转交。

    拿到对方给他的交割凭证,杨丛义稍作安排,很快离开江边,回到临安城内保民坊回易处。

    回易处要交给朝廷的利润,已如数上交三千万贯,而要付给商贾货款的钱就只能等明州港剩余的十多艘货售完,但剩下那些货几乎都是香水、香精、乳香等香料,很少有人问津,若回易处不想让人找上门来要钱,就得马上出售货物,筹集钱款。

    回易处不属任何部、局、司管辖,因而杨丛义回到回易处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没人注意,就没有没完没了的应酬,他便有足够的时间布置香料推广事宜。

    首先,他在最繁华的大瓦子附近以很高的租金租下了一间店铺,请人在五天之内重新装饰翻新,四周挂上装裱过的字画。

    字是由陆游亲自写的,而画则全部是孟芸娘这两年在船上所作,有十余副风景画,包括大宋和异域的,还多副美人图。

    经此布置,整个店铺顿时满是书香气,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在喧嚣的闹市中,因无比的高雅,显得与众不同。

    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店铺门上的那块店名招牌,上有四个胭脂红字“香满京华”。

    装饰完毕后,一批种类齐全的香水、香精、乳香等香料很快运进城来,摆上货架,标好零售价位,由“商所”的两个年轻人和四名精武军士兵共同看护经营。

    一切准备妥当,便开始对外销售。

    就在翻新店铺期间,杨丛义根据孟芸娘给的关于她大姐夫家的信息,托关系从吏部关系查到了具体信息。

    原来她大姐夫龚博如今就在临安任职,现为仁和县丞,乃是手握实权的实职官员。

    知道了他任职的地方,自然就很容易打听到他家的住处。

    香水店铺开起来之后,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杨丛义带着孟芸娘来到临安城北龚府拜访。

    龚家世居杭州,宋廷南渡,定都杭州后改成临安,龚家就成了京城人士。

    定都临安时,龚博的爹已经官职不低,所以龚家没有搬出城外,就连老宅院的位置都没有搬迁,所以龚博才能以县丞之资居住在临安城内。

    来到龚府门前,杨丛义拦住护卫,带着芸娘亲自上前。

    “劳烦通报龚夫人,就说兴化孟氏芸娘前来探亲。”杨丛义上前一步向门前的家丁道明来历和登门缘由。

    “兴化?兴化是哪儿?龚府是想进就能进的吗?有没有拜帖?”

    守门家丁见杨丛义穿着素衣,并非锦衣华缎,顿时有些趾高气扬,把他们当成从外地来打秋风的穷亲戚。

    “这位是龚夫人的亲妹妹孟芸娘,专程来探望她姐姐,劳烦通报一声。”

    对于家丁的不友好,杨丛义不急不躁,毕竟是第一次来拜访,纵使是下人也不好跟他们争锋相对,免得给尚未见过的大姐留下不好的印象。

    “夫人的亲妹妹?我们可没听说亲人还有一个这么年轻的妹妹,老爷不在家,要是你们没有拜帖,又不能证明身份,就赶紧走,不要在龚府门前碍眼!”

    家丁再次看了看杨丛义和孟芸娘,看不出他们跟夫人有任何相像之处,很可能就是来打秋风的。

    “夫君,我们回去吧!”

    一直没说话的孟芸娘脸色很是难看,话音未落,当即转身就要走。

    “等等,毕竟是你大姐,你到了门前被下人赶走,你姐姐知道了该有多难过。”

    杨丛义出言劝住芸娘,而后向家丁道:“劳烦你们进去通报一声,若是龚夫人不愿相见,我们再离开就是,若是你们不通报,我们只好去仁和县衙见见龚县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