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夺取四门之后,吊桥拉起,城门关闭,城内城外消息断绝。

    而后王皓率军直奔军营,将营门挡住,稳住营内守军,等待陈冲的消息。

    陈冲则率军冲进兴仁留守府,一举将兴仁府留守徐童抓获。

    “你们是谁的兵?想造反吗?”徐童怒斥眼前的金军。

    “我们是谁不重要,只想问徐大人,你是汉人还是蛮夷金人?”陈冲不苟言笑。

    “徐某虽是汉人,如今身在金国,也是金国官吏,你们受谁指使,如此胆大妄为?难道不怕朝廷砍你们脑袋吗?”徐童毫无俱意。

    “徐大人知道自己是汉人就好,我们也是汉人。自从中原沦陷于蛮夷金人之手,百姓受尽盘剥、屈辱和杀戮,我们在金人面前,当真是猪狗不如,这样的日子,徐大人身居高位想必没有亲身经历过,不过应该也见过汉人百姓凄惨的模样,不知徐大人对此作何感想?”话说到这里,陈冲双眼微微泛红。

    徐童沉默了。

    “如今金人擅自撕毁和议,横征暴敛,挥军南下,再次侵扰江淮百姓,已失天下民心!徐大人张开眼睛看看,山东、河北、淮北哪里不是民怨四起,哪里不是抗击金人残暴统治的义军?我们都是汉人,整个兴仁府也没有多少真正的金人,如果徐大人想做回真正的汉人,你就来领导我们起义,汉人必须要汉人统治!北方蛮夷,必须赶回北方去!”陈冲双眼泛红,神情激动。

    他盯着徐童看了一会儿,见徐童面现犹豫之色,马上又道:“如果你担心家人亲眷,我们可以马上派人把他们接来兴仁府汇合。”

    说完,稍稍停顿后,威胁道:“如果徐大人执谜不悟,一心想做金人的走狗,置汉人百姓性命于不顾,那我们只能自己起事。不过要是这样,留徐大人在世上也就没什么用了。”
………………………………

第673章 大军北进

    “起义之后如何?如何保证我们不被金人镇压?”

    沉默许久的徐童终于再次开口,身上已无之前的一身胆气。

    “徐大人不用太担心,我们已经跟山东义军取得联系,也跟宿州、亳州宋军联系,南面和东面有他们策应,只要他们有所动作,金人就不敢调集大军来打兴仁府。”听对方这么一问,陈冲马上透露了一些信息,但有所保留。

    “驻守兴仁府的五万大军十天前才将进犯济州的六万宋军打败,他们要是回来,我们还哪有命在?”徐童疑虑之下又问。

    “宋军虽从济州败退,但未伤筋骨,他们是主动撤退,大军回撤徐州城,随时都能再次北上,留在济州的金军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回来。”陈冲随即为其解惑。

    “要是他们以后从济州回来,我们又如何?”徐童再问。

    “没有以后,十天半月之后,身在济州的金军就没了。到时候徐大人携完整的兴仁府投宋,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勋,升官加爵,高官厚禄,荣耀加身,可比大人在金国虽有留守之名,却无留守之实要好的多!”陈冲没有明言,并以名利相诱惑。

    “半个月后济州的金军为何会没了,将军能否说的明白些?”徐童追问,似乎他很怕济州的那支军队。

    陈冲摇头道:“现在还不是告诉徐大人的时候,如果大人振臂起义,半个月后,自然见分晓。要是到时候济州金军不灭,在下献上这颗头颅,让大人送到金人手中邀功,再继续做你的金人便是。”

    “不敢不敢,将军此话严重了!”徐童急忙摆手。

    “徐大人做个选择吧,城内还有不少汉人士兵等着你救命。”话说到这里,陈冲已不愿再多说。

    徐童又思虑片刻,再问道:“将军真能把徐某的妻儿接来兴仁府?”

    陈冲点头道:“只要徐大人一句话,在下马上派人去接。”

    “好,徐某跟将军起义!将军有何吩咐,徐某照办就是。”斟酌权衡许久,徐童终于下定决心。

    “两件事,一是即刻传令,向全城百姓宣告起义!二是与在下同去军营招降城内汉人守军!”陈冲当即宣布两件事。

    徐童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道:“行,徐某马上去办。”

    “那就有劳徐大人了。此两件事办成,徐大人就是兴仁府真正的留守大人,日后到了大宋朝堂之上,忘大人莫忘今日之恩情!”陈冲抱拳朝对方行一礼。

    “但有来日,徐某怎敢忘记今日之恩遇!”徐童慌忙辞礼。

    眼下是乱世,乱世是兵和武人说了算,不是读书人和文官,况且徐童也不信起义之后,他就能成为兴仁府真正的留守,还是小心些的好。

    留守衙门守卫换成了精武军,在他们的监视协助下,徐童召集兴仁府属官,当众宣布起义,与金国朝廷断绝关系,而后由吏员衙役向全城百姓广泛宣告。

    城内军营里的近两千守军在徐童到来,宣布兴仁府起义后,有人不服也不理解,颇费一番一口舌,还是没能将一个将领说服。

    精武军并没有那么多耐心,在城门稳固,城内没有其他反抗势力之后,一千五百余将士全部汇集到军营附近,那个铁了心要见金军统帅的将领被精武军将士射杀当场,其他人顿时不敢动弹。

    随后徐童代表兴仁府义军劝降守军近两千人,归属陈冲统领。

    当晚,降军反叛,意图夺城,阴谋败露,牵头起事的降军将领被精武军当众处斩,首级传示降军,警告众人:“还想跟着金人做狗的,这就是下场!”

    经此一事,降军内的几个统兵官全被处死,普通士兵很快被收复。

    与此同时,起义后的徐童会同精武军统领陈冲发布招募动员,广招义士加入义军,抗击金人,坚守兴仁府,共谋大事。

    就在精武军悄然北上两天后,苏仲从陈州率军八千北攻太康,薛望从亳州率军八千北攻下邑,从东西两个方向牵制归德府守军。

    六月二十七日,精武军顺利夺取兴仁府的消息送回宿州。

    六月二十八日,杨丛义亲率从陈州、亳州调集的各一万军队,会同宿州、临涣等地军队,共计五万人,经临涣北上丰县。

    同一天,杨丛义派信使入徐州,请李显忠出兵兰陵,牵制藤县金军。

    六月三十日,宿州大军到达丰县城下,丰县县令率属官吏员开城归降。

    七月初二,袁华率前军一万人兵不血刃,占据金乡。

    七月初三,杨丛义亲率大军入驻金乡,同一天袁华分兵五千取成武,余部转道向西,直奔兴仁府。

    七月初四,袁华率军五千入驻兴仁府。

    七月初五,杨丛义率四万大军直取巨野,一战而下。

    七月初六,成武宋军分兵两千攻单县,一战而下,单县县官率众归附。

    同一天,潘诚率军两万从巨野往东,夺取嘉祥,占据济州与兴仁府之间唯一的路桥通道。

    七月初八,杨丛义分兵四千,北上鄄城县、郓城县,迅速剿灭先前从巨野、嘉祥反攻两县的数千金军,将两地完全占据,留下少量守军后,大部宋军撤回巨野。

    同一天,归德府派兵五千攻成武,未得战果。

    七月初九,归德府派兵五千攻单县,激战数个时辰,败退而归。

    同日,聚兵滕县,准备攻取兰陵,继而直扑徐州的济州大军得知嘉祥被宋军占据,后路被抄,放弃攻兰陵,匆忙回军,但又不舍藤县、济州,于是分兵驻守。

    七月十二,济州金军发兵两万横渡大野泽,与嘉祥宋军激战数个时辰,宋军慌不择路,向北边梁山方向败退,金军没有贸然追击。

    夺回嘉祥的金军听闻巨野也被宋军占据,略作休整后,旋即挥军向西,直奔巨野,意图一举打通济州与兴仁府之间的退路。

    当天傍晚,济州金军前军统兵官纥石志宁率军一万五千人抵达巨野城下。

    见守城宋军不多,金军未及休整,纥石志宁便下令对巨野发起猛攻,意图在天黑之前拿下巨野。

    不想宋军在高墙之上,以强弓劲弩,殊死抵抗,金军强攻一个时辰,损兵折将,未能破城。

    金军将士从济州一路急行军,未及休整,又连番战斗,十分疲惫,于是天黑之后便在城下扎营休整,准备养精蓄锐,第二天一早破城,夺回巨野。

    谁知就在当夜,子时左右,巨野城东门忽然大开,数万宋军冲出城门,冲入百丈外的金军营地。

    由于宋军忽然出城,攻入营地,疲惫不堪正在熟睡的金军士兵措手不及,很多前营士兵刚刚睁开眼睛,还没拿到兵器便被刺杀于当地。

    金军前营一刻钟不到便彻底沦陷,毁于宋军之手。

    中军大营内,得知宋军出城偷袭,统兵官纥石志宁很快由惊转喜,迅速下令:“全军反击,夺取巨野!”

    纥石志宁率领的这支军队是从北方调来专门驻守兴仁府,拱卫汴京的精锐强军,是以虽然遭受半夜偷袭,但中军、后军并未受到侵袭,将令很快得以执行。

    只见这支金军见前军营地沦陷之后,马上中军变前军,后军变中军,摆出攻击阵型,迎面向直冲过来的宋军掩杀过去。

    双方随即在营地之中展开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

    原本这支拥有战马的精锐金军势力要强于宋军,但在夜半,又在自己的营地内匆忙应战,障碍物颇多,根本无法发挥骑战优势,反而因为帐篷燃烧刺激了战马行动,使金军将士大受拖累。

    金军在自己的营地内与巨野宋军激战两刻钟之后,忽听南面有进攻号角响起,一支宋军忽然从南面出现,从侧翼加入混战。

    “将军,南面出现一支敌军,人数不下万人!”宋军从南面加入战场的消息很快送至中军营帐。

    “将军,此地恐怕有埋伏,我们还是先撤推,暂避一时,等弄清情况,明日再攻!”一将官听闻此军情,马上向纥石志宁建议后退暂避。

    “城内宋军不多,傍晚攻城,他们尚显兵力不足,哪有万人从南面来袭?不过是趁夜,虚张声势罢了,没什么可担心。本来还想明日攻城,既然他们要出城送死,那就成全他们好了。”纥石志宁不为所动,十分镇定。

    “大人,巨野情况不明,不可不防,宋军势众,还是暂避为好。”那将官再次建议后退。

    “此地距离宋军驻守的宿州、徐州至少五百里,他们一向胆小谨慎,敢调宿州、徐州大部分兵力深入巨野?况且他们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调集几万兵力北上,北上偷袭嘉祥、巨野这一招,不过是冒险为徐州解围,想迫使济州军队退出济州而已,嘉祥宋军一击便逃,可见他们的用心,巨野也不会例外,只是依据坚城拖延时日而已,此番出城正合我意!”纥石志宁不急不躁,耐心解释。

    “传令,全军出击,一举歼灭来犯宋军!”纥石志宁高声下令,意气风发。
………………………………

第674章 四面合围

    金军得令后匆忙改变阵型,又向南迎战来袭宋军。

    月光下,烟火间,宋金士兵短兵相接,双方交织在一起,一场混战、恶战,打得难解难分。

    又激战几刻钟,双方在金军营地内相持不下,谁都无法取得明显优势。

    就当纥石志宁要亲自上前线督战之时,忽听士兵来报:“大人,后方出现一支身份不明的军队,正向我们快速逼来,已不足一里,估计不下万人!”

    “哪里来的万人?再探再报!”纥石志宁心下一惊,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这支军队会是谁?济州援军吗?应该不可能,他们刚出济州没多久,也没请求支援,济州没道理会再派一支援军过来。

    “令后军准备迎敌!”稍做思索,纥石志宁当即下令后军戒备。

    令出不过片刻,又有士兵来报:“大人,后方来的是宋军!人数过万!”

    “令后军迎战!临阵脱逃者,斩!”

    “是!”

    宋军三面夹击,纥石志宁脸色大变,但他并没有太过惊慌。

    他率领的这支军队是拱卫汴京的精锐,若不是趁夜入营偷袭,让他们施展不开,宋军根本不可能是他们的敌手,只要坚持到天亮,待大军重整队形,宋军必然一击而溃。

    不久,烟火中,昏暗的月光下,匆忙之间还没来得及调整好队形的金军后营将士,便与后方袭来冲进营区的宋军将士短兵相接,生死搏杀。

    一时间血肉横飞,无时无刻不有宋金士兵扑地丧命。

    宋金两军三面激战约半个时辰之后,纥石志宁越发心惊,根据前线战情汇报,他发现眼前这支宋军并不同于一般宋军,他们之顽强超乎想象。

    不但如此,夜色昏暗,虽不清楚宋军具体数量,但从前线反馈来看,绝不会少于两万人。

    宋军两万人就能跟他的精锐之师势均力敌,甚至在夜晚还能占据优势,足以说明,这支宋军不一般,可能并不是单纯北上巨野、嘉祥迫使济州金军后撤,策应徐州宋军守住徐州,也许他们有其他目的或是野心。

    就在纥石志宁思索宋军先前示弱,埋伏在巨野的目的之时,忽然又有战报。

    “大人,北边发现敌军,正向我们杀来!”

    “多少人?”纥石志宁一听这个消息,心下顿时有些惊慌。

    “不清楚,黑压压一片,估计有几千人。”

    “传令下去,坚守大营,等天亮,宋军自会败退!”

    纥石志宁一声令下,传令兵速去传达命令。

    宋金两军又在城外激战半个时辰,死伤无数。

    “大人,北边和东边的宋军越来越多,我们好像已经被重重围困!”

    正在思考对策的纥石志宁被不断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搅的心神不稳,心下犹豫不定,在继续坚守营地和马上退走之间,难以做出决断。

    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宋军能有兵力将他一万五千精锐团团围住,宿州离巨野四五百里,宋军短时间内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聚集几万大军北上,兵力不够,怎么可能围困他们?

    也许就是因为兵力不够围困他的一万五千人精锐,所以宋军才会故意示弱,而后趁夜间视线模糊之时,制造大军合围的假象,诓骗他们后退,再从济州调集更多兵力,为防守徐州减轻压力。

    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宿州宋军放弃了宿州防卫,全军日夜兼程,北上巨野、嘉祥,冒险一搏,可即便如此,对方能调动的兵力也不会太多,多则三万而已。

    三万兵力比他的精锐部队多一倍,若在白天,他一点都不担心,也许不消一个时辰就能把宋军杀的溃不成军,但现在是夜晚,又是匆忙应战,骑兵优势无法发挥,才会陷入包围之中。

    不论如何,此时撤退都不是明智之举,夜晚匆忙撤退,丢弃的东西太多,况且陷入包围之中,一旦选择撤退,若宋军追的猛,撤退再无章法,必然会变成溃败,就跟之前的济州宋军一样,后果无法想象。

    多番思虑之后,纥石志宁不顾众将突围撤退的建议,下令全军坚守,等待天明,敢有私自脱逃者,杀!

    这支金军不愧是拱卫汴京的精锐部队,主将一声令下,纵使身处包围之中,也没有哪支队伍私自突围脱逃,全都遵从将令,一边苦战,一边收缩防御,阻止宋军攻入中军营地中心。

    双方苦战至四更天,宋军不能再继续向前,金军也无法将宋军杀退,在围与被围之间,形成攻守平衡之势。

    又战半个时辰,西面和南面的宋军随着一声号响,渐渐脱离战斗,迅速向后退出百丈,金军不明所以,担心有诈,未敢追击。

    但在片刻之后,金军便绝望的发现,不追击宋军绝对是个错误,可为时已晚,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

    就在西面和南面宋军后退不久,无数利箭从西、南两面窜入金营。

    昏暗之中,根本无从防御,转瞬之间就数千人中箭倒地,或是跌落马下。

    这支金军近万人是骑兵,步兵数量较少,拥有的盾牌本就不多,一场混战下来,所剩无几,营地之内,无遮无挡,无法防御宋军的弓弩。

    但这支金军毕竟是精锐之师,片刻之后马上张弓搭箭,展开反击。

    宋金两军西、南两面以弓弩对射,东、北两面还在短兵相接,拼死力战。

    如果此刻是白天,金军定然不会呆在原地与宋军对射,在夜间他们不可能知道,他们射出的箭矢根本不能飞到宋军头顶,而宋军凭借神臂弓和强弩远超金军弓箭的射程,每一轮箭雨下去,就有成百上千金军中箭,虽不能立即致死,却足以让他们失去战斗能力。

    金军眼见无法抵挡宋军弓弩,节节后退,拉远双方之间的距离。

    天色昏暗,西面和南面的宋军已经退出混战,由于不知金营内情,数十轮箭雨之后,他们也不敢贸然向前推进。

    又张弓数次,弓弩兵停止射击。

    随后,月光下,只见弓弩兵左右闪开,匍匐于地。

    在弓弩箭阵之后,出现了数十五具巨大的床弩,每具床弩边操控士兵多达数十人。

    很快,鸡蛋粗、一丈多长的**装上弩床。

    一声令下,**迅疾从宋军阵营中电射而出,飞越百丈距离,直奔拥挤列阵的金营。

    粗大的**,从昏暗的夜色中,犹如幽灵一般,朝金军士兵急窜而进,瞬间穿透数个金兵身体,余势不减,继续向远处飞去。

    最终**在穿透数十个金军士兵的身体之后,再无力飞越,钉在一个士兵身体之内。

    被**刺穿的人,不论从何处穿透,即使还有几口气在,显然已经没有活命的可能。

    昏暗中,不及反应,一支**瞬间夺取十几条金军性命。

    与此同时,西、南两面几十支**如死神般飞入金营,速度之快,无法躲闪,力量之强,无法抵挡,眨眼之间,几百人金兵命丧**之下。

    这支金军从未与宋军打过这等硬仗,**这等武器更是从未见过,况且在夜色昏暗之中,除了中枪金兵身旁的士兵,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结阵防御。

    宋军弩床旁的士兵在第一支**射出后,马上合力转动绞轴,拉动绞索,张开弓弦,挂上牵引钩。

    鸡蛋粗的**再次装上弩床。

    随后一声令下,发射手击发板机,**随着弓弦回弹,离床而出,飞入夜空,直奔敌营。

    几十支力有万钧的**再入金兵阵营,一举击杀几百敌兵。

    数轮**飞入金营,金兵无力抵挡,更无法反击,只能拼命张弓射击。

    然而弓张的再开,即使射程增加几丈距离,射出的箭矢也根本无法飞越两军之间近百丈距离,落进宋军之中。

    宋军神臂弓和强弩专为抵抗北方辽人、金人而制造,两百年来,数次改进,早已在无数次守城之战中检验过,以远超金人弓箭的射程,多次击败敌军。

    北方军队强的是骑兵机动冲阵,来去如风,一旦展开对峙,或据城而守,宋军依靠神臂弓和强弩占据绝对优势,若辽人或金人冲城冲阵强攻,必定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还不一定能成功。

    此时也是一样,一旦拉开距离对峙,金军不占优势,何况还是夜中匆忙之间被围困。

    金军无法抵挡应付的**,暗夜中不停的飞入金营,金兵一串串倒下丧命,根本没法应对。

    西、南两面的战况送回中军大营,纥石志宁大惊,头疼不已。

    若是夜里冲阵,战线拉长,他们兵力比宋军少,很可能被宋军分割包围,到时候各部不能相顾,纵使坚持到天亮,由于相互之间不能策应,全军得不到统一指挥,各打各的,恐怕也无力组织反击。

    但若不向西、南两面冲阵,拉近距离混战,不知宋军的**还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夺取多少条金军将士的性命。

    纥石志宁又处于两难之境。

    宋军能在趁夜偷袭之时布置弩阵,可见确实有备而来,他们到底有何目的?
………………………………

第675章 歼灭金军

    占据嘉祥的宋军跟他们接触不到半个时辰就向北逃跑,此时想来疑点重重。

    嘉祥城虽不高,以宋军兵力来看,守上几个时辰还是没多大问题的,他们匆忙撤退,并没有损失多少兵力。

    如今北面和东面出现的宋军比西面、南面晚了不少时间,极有可能就是从嘉祥北撤的那支宋军。

    从结果来看,他们从嘉祥北撤,很可能便是引诱金军西进巨野,而后再尾随金军,与巨野宋军对金军形成合围。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金军目前的处境便十分危险了。

    首先是嘉祥宋军使诈,示弱在先,让金军放松警惕,大胆西进,而后又是巨野城内的宋军示弱,只派少量兵力在城上苦苦支撑,以示兵力薄弱,再次让城下的金军失掉该有的戒心。

    等金军放松警惕,没有戒心之后,先是城里埋伏的大量宋军趁夜出城偷袭金营,而后西、南两面合围,短兵相接,随后东面、北面相继出现宋军,最终对金军形成合围之势。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合围金军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一想到这里,纥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