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队在大泉沟驻扎四天,阳曲县得知消息派人前来打探,直接被驱离,没有给对方任何解释。
数天后,探子来报,忻州方向发现一支军队,全军规模约有五千人,距离大泉沟只有三十里多里。
军中将士闻听这个消息顿时有些紧张,他们虽然到目前为止并不知道来这儿具体做什么,但几乎所有人都能猜到这次肯定是要真刀真枪的打仗了。
军帐中,九个将校加上统兵官王桐,聚于一处议事。
“忻州军已经出动,半日就能到。按照先前的既定计划,我们只要跟着他们一起进城就行。”王桐说着扫视众人一眼,又道:“现在情况有变,只跟着他们还不行,还要加入他们的队伍。大家怎么看?”
众将一听此话,脸上神态各异。
“为啥要加入他们的队伍?我们可是独立的军队,凭啥加入他们?”马上有将校问道。
一有人发问,随即便有人附和。
“其中原因上面没有细说,只要我们明白一点,加入他们,统一指挥,对各方都有好处。我们远道而来,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一旦出现其他变故,我们这几千人可就回不去了。”统兵官王桐也不知具体缘由,但他知道轻重。
众将不言,有人话到嘴边,预言又止。
“手下兄弟们最近都在问,我们走这么久,到底是要干啥,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我想问问,我们到底要干啥?”终有将校问出困扰他们很久的疑惑。
随即,众将校的眼睛齐刷刷的看向王桐。
王桐没有马上给他们答复,思虑片刻后说道:“这次行动目的还需要暂时保密,现在还不宜透露。等有了确凿的命令,我会马上告诉你们。在这之前,管好自己的兵,耐心等待我的命令。”
听到这话,众将难掩失望之情。
“之前就跟你们说过,如果此战能成,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你们的!安心等待命令就是了,走了这么远,还在乎这一两天?”王桐说完再次扫视一众将校。
“是,将军!”
有人称是,有人应和。
“好了,王珙留下,其他人回去整顿军队,等待命令。”
众将得令,随即起身离开军帐。
“忻州军马上就过来了,你带几个人去接触接触,看看情况。”王桐吩咐道。
“是,将军!”年轻的将校抱拳接令。
“路上小心些,这里不是平定州,别人的地盘,我们势单力孤,尽量不要跟他们起冲突。”王桐不放心似的叮嘱。
“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王珙答道。
“你们兄弟几个就数你最为机警,爹才把你留在身边。你过去之后,要是发现情况不对,就赶紧回来,不要多说,也不要逗留。当然,也可能是爹多心,不过谨慎一些终归是好的。”王桐上前拍拍儿子的手臂。
“爹就放心吧,儿子会小心的。”王珙毫不担心。
“那行,我等你消息。”
王珙转身离开军帐而去。
大泉沟二十里外,一支军容还算齐整的大军正缓步而来,多是步兵,骑兵很少,行军速度并不快。
正行军中,都统领扎力哈忽然得到消息,说前方有一小将奉命求见,扎力哈随即下令全军就地休整半个月时辰。
不久,小将近前。
不等扎力哈开口,小将便自报来历:“末将王珙,奉平定州统兵官王桐之令,来此拜见都统领大人。”
“平定州离这儿可不近,大老远来这儿有何目的?”扎力哈随即询问。
“听闻太原府兵乱,平定州也想出力建功,无奈势力单薄,怕是太原府瞧不上平定州那点人,都统领人多势众,特来拜见,希望能都统领大人吃肉的时候,我们也能跟着喝点汤。”王珙十分恭敬的回道。
扎力哈听后哈哈笑道:“你们大老远过来就为喝点汤?不会吧。”
王珙回道:“都统领大人知道,太原城可不是一般小城,我们自己去怕是连城门都摸不到,更别说进城,如果连城都进不了,哪还有资格喝汤。我们就是想投靠都统领大人,依靠大人得到一个喝汤的资格,同时有我们加入,为大人摇旗呐喊,大人能吃的肉就更多了。”
“哦,有点意思。”扎力哈笑了,而后问道:“你们有多少人?手里的家伙齐全吗?”
王珙道:“不多不少,正好三千人。平定州离真定府不算远,用的都是那边过来的衣甲武器,我们肯定不会给都统领大人丢人!”
“如果真是这样,只喝汤就太委屈你们了,只要真心实意跟着我,有我一口肉,也不会少了你们的。”
“多谢都统领大人!”
………………………………
第731章 占据城池
隔日正午,王桐的平定军编入扎力哈忻州军中。
当天大军南下,路径阳曲县,顺利穿过阳曲关时,发现关中守军只有寥寥数百人。
此关地处太原府与忻州之间,距离太原城只有四十里,平常便控制在太原府手中,大军想从忻州进入太原府,南下平阳府和关中,必经阳曲关。
正因为此关重要,扎力哈领军过关时,便以增援关隘守备为由,好心分兵五百人,留守阳曲关,以免被贼人所乘,堵住他们北归忻州的路。
阳曲关小小的守将根本没有实力也不敢拒绝,只得同意扎力哈分兵驻守,但他还有一两百人,扎力哈留下了五百人,对方人多便能反客为主,此关毫无疑问将落入忻州手中,可他地位不高,没有反对申辩的权力。
扎力哈忻州大军行军过关之后,不急不忙的缓缓往太原府方向赶去。
四十里的路程整整走了一天半,于当日下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才堪堪赶到太原城北,在城外三里之地被太原府留守派人拦下。
扎力哈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对方一行人,脸上神色十分不爽。
“我们好心从忻州各地调兵来驰援太原府,助你们平乱,把我拦在此地是何意思?”扎力哈毫不客气的当先发难。
为首者答道:“大人来路辛苦,本该在城里为大人接风洗尘,无奈连日来因为民乱,城中忙的天昏地暗,加上不久前才得知大人过关的消息,尚未来得及准备,加上现在天色已晚,进城颇为麻烦,还请大人在此地扎营,明日午时,准时迎候大人进城,为大人接风。”
扎力哈脸上一黑,沉声道:“你也知道天色已晚,却还在这里耽搁行军时间。此地已经可以看到太原城头,却让我的将士在野外露宿,这个季节夜晚蚊虫毒蚁何其多,从忻州过来的路上就已经让全军将士吃尽了苦头,不少人还因此生了重病,减员数百人,好心来支援你们,却让我们露宿荒野,是何居心?”
为首者脸色同是一变,冷声回道:“大半个月前,留守大人便多次派人向忻州求援,你们磨磨蹭蹭,十天前才决定派兵,忻州到太原城不过一百多里路程,你们走了多少天?莫不是想隔岸观火,眼睁睁看着太原府陷落?待民乱平定,定要忻州给个说法!”
“说法,你们要什么说法,太原府的民乱是你们的民乱,是你们太原留守府治理有问题,关我们忻州何事!我们如今都已经自筹粮草领兵来了,你们还想如何?”扎力哈怒道。
见对方无言,扎力哈接道:“现在就一句话,今晚我们要在城里过夜,让不让进城吧,如果不让进城,我们现在就回忻州,太原府的民乱,你们自己平定!”
片刻沉默之后,为首者回道:“城可以进,但有个条件大人必须遵守。”
“说!”
“城里休整一天,后天必须南下太谷、祁县,三天之内与太原大军汇合,速平民乱。”
“只要你们太原府提供粮草,自然不会耽误行军日期。至于能不能平得了民乱,那要看你们太原府的军队还有几分战力,若是你们耍滑不出力,让我们的将士流血死拼,何时能平民乱,那就谁也说不准了。”扎力哈脸上神色一缓。
为首之人脸色微变,太原府守军的现状居然被对方看透了,可事实如此,留守大人都没办法,他又能如何,于是回道:“你们在太原府消耗的粮草,自然由太原府供给,希望大人遵守约定,后天一早领兵南下,早日与太原守军会合。”
“粮草充足,我们自然会遵守约定。”扎力哈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为首之人将对方的神情变化看在眼中,但也毫不办法,谁让他们自己不能尽快平息民乱,请旁人来支援,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好,一言为定。大人随我进城!”
扎力哈一声令下,忻州大军马上行动起来,继续向几里外的太原城行军。
当晚,忻州军一万两千多人顺利进入太原城中,大部分将士住进了太原守军的军营,另有一部分则安置在各处民居之中。
第二天,扎力哈去了一趟留守府,见过留守大人,顺便跟他了解各地暴民详情,普通将士则在城中自由活动,休整放松。
当晚,二更时分,扎力哈召集全军将校议事,下达一条密令:三更准时行动,夺取太原城!
三更夜深人静时,太原城内忽然开始骚乱。
不久之后,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便在城内各处响起。
普通百姓不知发生了何事,即使听到动静也不敢出门察看,更不敢开门,索性装睡,等待一切自然平息。
骚乱持续小半个时辰之后,城内渐渐归于平静。
太原留守府,灯火通明。
扎力哈坐在府中大厅,看着眼前被捆绑起来的十多个人,面带笑意,好似在看战利品。
“扎力哈!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叛乱吗?”其中一个老者脸色发青,挣扎着怒斥扎力哈。
“完颜洪狩,是不是叛乱,我不会告诉你,让你活着来到我面前,只是让你知道我的原名不叫扎力哈,我姓夏,叫夏成杰,祖籍大名府临漳县。”
“你是汉人?”太原留守完颜洪狩大惊。
夏成杰说完便不再理会对方,挥手向厅中士兵吩咐道:“拖出去,全都杀了,割下脑袋,腌制起来。”
士兵得令随即将厅中所有被绑的人拖出厅外,完全不理会对方是辱骂、求饶还是单纯的喊叫。
片刻之后,将校进来禀报:“已经全部斩首!”
“好,把他们的脑袋保存好。”夏成杰淡淡的回道。
不多时,各军陆续派人来留守府禀报,已经拿下各自目标。
得到各军禀报,知道他们已经完全占据太原城,夏成杰这才伸了个懒腰。
随后传令各军,今晚严守岗位,不得擅离,没有命令不得放任何人出城。
第二日天明,太阳升起,除了城内防御守备明显增强,普通百姓并未感受中城中有太大不同,只是城门紧闭,他们不能随意出城了,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能不能出城跟他们的生活暂时并没有太大关系。
城中有特殊关系和消息灵通的人,终于在一天之后得知留守府已经换了人,如今主掌太原城的是前天从忻州来的人。
但留守府换人,与一般人还是没有太大关系,反正他们以前也跟留守府扯不上多少关系,其实换不换人,换什么人,他们并不是很关心,只要还能让他们活着,不杀他们,不抢他们就行。
夏成杰是打算常驻太原城的,因此严禁将士在城中劫掠,甚至都不允许他们擅闯民居,这条军令早在动手拿下太原城之前就已经传遍全军。
占据太原城几天之后,从外面看,太原城除了城门紧闭,一切如旧。
十日后,太谷县。
金军营中,主将脸色阴沉。
“回去催粮的人呢!还没消息吗?”
“前后派了三批回太原,至今没有消息,也没见他们回来,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身旁参军将校回道。
“再派人回去,拿不到粮草不要回来!”
“是,马上再派人回去。”
“不,你亲自跑一趟,问问他们到底还想不想剿灭民乱,要是不想,我马上领兵回去,要是想就赶紧把军粮送过来!”
“是,将军。”
“报!营外抓到一个乱民首领,他说有要事与将军商谈!”刚刚派人去太原府催粮,还没休息一会儿,主将便被传令兵所惊。
“乱民首领?他们有多少人?”
“就一个人,说是专程从太谷县赶来,与将军商议要事。”
“我跟乱民有什么好商议的,问明身份,查清来历,绑起来看好。”主将并不想跟乱民谈判,他想要的只是军功而已。
“是。”
“慢着,把他带过来。”主将稍稍一想,还是觉得见一面的好,说不定就能从对方嘴里掏出一些关于乱民来历的消息来。
不多时,一个被反缚双手的中年人被金军士兵待至主将帐中。
“听说你要见我,还要与我商议要事,你一个乱民,有何资格与我议事。”主将笑道。
谁知那人听过此话,却反笑道:“有没有资格,等我告诉将军两个消息,将军便知道了。”
“哦,这么神奇吗?那我可要洗耳恭听了。”主将大笑,好似听到了很好笑的笑话,
那人微笑着,等对方笑声停止,方才徐徐说道:“第一个消息,三天前,介休守军全军覆没,介休已落入我们手中,太原府、平阳府道路断绝。”
主将听闻此话,脸色微微一变,笑容敛去。
那人稍稍一顿,继续说道:“第二消息,十天前,太原城守军全军覆没,留守府一众官员被斩首,太原城、阳曲关被我军占领,太原府与忻州道路、消息断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听到第二个消息,主将脸色大变,腾然起身。
“可不可能,将军派人回去看看不就清楚了。不过要是将军有心的话,应该注意到太原留守府已经好多天没有派人来过了吧。”那人十分平静的回道。
主将闻听此话,颓然坐下,仿佛瞬间被抽取去了全部力气。
………………………………
第732章 三选一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半晌之后,缓过神来的主将抬头询问。
“我们是汉人。这个地方我们曾经生活了几千年,几十年前被金人占领,今天我们不过是拿回来而已。”那人昂头回答。
“你们不是普通乱民?”主将惊问。
“当然不是。若是普通人,我们能那么轻松夺下太谷、祁县两县,还能坚守两个月之久?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大宋北伐军,此来太原府,便是要收复河东!看你也是汉人出身,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若是率全军向大宋北伐军投降,你的官位可以保留,军队也可以留下一半,拿下河东之后,你是继续留在河东,还是去大名府、真定府建功立业,可以自决。”
来人一气道明来历,开出条件,主将顿时意乱心慌,久久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回过神来,连忙起身,亲自给那人解开绳索。
“大人,能不能容我考虑考虑?”
主将心慌,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也不能确定来者说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
但有两点似乎不是虚言,一是占据祁县、太谷两地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乱民,不然他也不会聚兵两万,两个月都打不下来。
二是太原府出了问题,按照以往,完颜洪狩每过三天必会派人来催问平乱情况,现在过了八天还没派人来,肯定出了很大变故。
还有,他派回去催粮的人,时至今日,粮没催来,连人都不见了,同样值得怀疑。
现在疑问很多,这些消息是不是真的,他需要时间确认,确认之后才好做出不至于后悔的决定。
“时间有限,你想考虑多久?”来人没有直接拒绝。
“五天,给我五天时间,五天时间一到,肯定给大人一个答复。”
“五天太长了,最多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一到,若是还不主动投降,北伐大军一到,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来人回道。
“三天时间太短了,能不能再多一天?”
“不能,一个时辰都不能。三天后,午时三刻,来太谷城下投降,如果到时候见不到人,今天的承诺就当没有存在过。”来人严词拒绝。
眼见如此,主将只得接受三天时限,等探明消息,再做决定。
“来人,送这位大人出营。”
“我在太谷城中等你的好消息,若考虑清楚了,派人送信给我,我姓李,可以叫我李参军。”
“好,考虑清楚便去找李参军。”
送走李参军,主将立即召亲信进帐。
“速速派人去一趟介休,看是否有异常,有没有受到攻击,探明消息马上回来禀报。另外再派人回一趟太原府,不要轻易进城,探探城内近期是否有异常。”
主将吩咐完毕,亲信马上接令,挑选精干士兵,立即执行军令。
在焦虑中等待两天后,主将等来了太原府方向的消息。
此时才得知,自十多天前开始,太原府城门忽然全部关闭,但想进城的人依然可以进城,但城内几乎再也见不到人出来,显然城内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具体是什么变故,城外那些普通百姓没人能说的清楚。
太原城无故封闭,看来确实如那李参军多说,是出了大变故,很可能是落入大宋军队手中,但他们既然拿下了太原城,为何要封闭城门,封锁消息?
主将心有疑惑,也很矛盾。
这两天他一直在想该怎么办的问题,率领全军投降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可能以后也很难抬头做人,更不要说官位和前途,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不会考虑。
但如果太原城真被宋军占领,他又不想投降,那就只有南下平阳府一条路好走,因为躲在太原府地界,不管是哪座县城,终究都要被围困,向西翻越不了连绵不绝的群山,即使进了山里,没有粮草,最终也会饿死,所以不想投降,就只能南下一条路。
自古以来,太原府和平阳府之间,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都只能走汾河河谷这一条路,河谷最窄处不足三十丈,极为险要,而介休正好就在汾河河谷入口,牢牢占据太原府与平阳府之间的唯一通道,南下必经此地。
可是那李参军又说介休被他们占领,想南下便难了。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真假,不过仔细想来多半是真的,不然他们以三四千兵力据守祁县、太谷两个月,将太原府各地几乎所有驻军吸引过来还不跑,那就太蠢了,显然他们是另有所图。
从结果看来,他们以祁县、太谷两地为饵,将整个太原府近两万驻军吸引过来,便是为夺取太原城和介休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为平定祁县、太谷乱民,留守府在太原城只留了不足两千守军,各地驻军也抽调一空,对方如果一开始针对的就是太原城和介休两地,这两个地方根本守不住,特别是介休,被抽调的只剩区区三百人,拿什么守?
主将越想越觉得失败,跟他们前前后后打了两个月,竟然丝毫没有觉察到他们的企图,祁县、太谷两地就像鱼饵,牢牢的钓住了太原府几乎所有守军,吸引了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注意力。
现在他手里虽然有两万军队,但有多少战斗力,他非常清楚,因为这支从各地汇集而来的军队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三四千人而已,其他的都是来凑数的。
而这三四千有战斗力的军队,也不过是打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乱民,战斗力有限,不然也不会两个月还夺不下祁县、太谷。
虽然眼前的形势已经对他非常不利,但还是对介休保留了一丝希望,万一介休没有丢,或是对方派去的守军不多,他就还有希望借道南下平阳府。
在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他还不能轻举妄动,一旦率军南下,对方必定认为他是要逃跑,如果他们在介休驻有重兵,那他就没有活路了,在投降活着和死亡面前,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活着。
又一个难熬的夜晚过去,主将彻夜未眠,一直在等介休的消息。
日上三竿,一骑飞马入营。
“介休城门紧闭,城上守军众多,看样子不下两千人,并且穿的还是我们的衣甲!”
听到亲信的回报,主将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城上守军虽然是金军衣甲,可他对整个太原府兵力多寡清清楚楚,根本不可能再有两千军队去守一个在他们之前看来并不需要派重兵看守的介休,那这城上出现的两千金军毫无疑问,肯定是宋军伪装的,用来迷惑周边城池和平阳府。
主将沉默许久,前前后后又思虑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拿定了主意,活着终究比死了好。
“半个时辰后,召所有将校来军帐议事。”
“是。”
亲信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一番布置完毕,各军将校陆续来到军帐之前。
“今次议事,所有人不得携带兵器入帐,随身武器放在军帐外,议事结束自行取回!”
军帐前,卫兵连喊几声,提醒所有前来议事之人。
诸军将校虽然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