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篮笫坎幻鞯母呃龆】凇
齐高联军将具备兵力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优势,取胜的机会很大。
只是,制定计划的时候,参谋部有人提出保留完颜银术可政权,原因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完颜银术可是女真叛徒,与辽阳方面不共戴天,他的存在至少能牵制几千到一万女真甲兵。
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完颜银术可像高丽国王一样降顺,那么保留他比耗费兵力和物资消灭他对都督府更有利。
事确实是这么个事,但一方面,银术可虽然叛离女真,却也没有对齐投降的想法,连一个使者都没派过来。
另一方面,徐世杨个人不希望辽东未来有一个不属于华夏的政权存在,哪怕这是个听话的仆从国。
熟悉另一个位面历史的徐世杨对发源自辽东的野人政权警惕性很高,他可不想做李成梁养虎为患。
因此针对完颜银术可小政权的战争计划最终还是定型了。
按照计划,战争将在四个月以后,齐高两军最好全部准备后爆发。
……
此时的东方,各国间的局势是这样的:
西域方向,帕尔斯人在一场决定性的会战中战胜了党项和高昌联军,就在高丽国王向徐世杨投降的那个月,高昌灭亡。
党项军、高昌残军以及其他西域佛**队不得不退往回鹘,尝试重建对帕尔斯人的防线,在战争中同样损失惨重的帕尔斯倒也暂时满足于刚刚获得的战果,没有继续乘胜追击,双方似乎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齐军参谋部是从跟着王启年一起到齐省来贸易的回鹘商人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参谋部分析,这证明帕尔斯是个国力很强盛的国家——在长达几十年的高昌战争中,帕尔斯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其实与党项人差不多,双方基本互有胜负。
但每次战争,党项人即使胜利了,高昌也没法向西扩张,但只要失败一次,对帕尔斯防御线就会向东推移一点,直到今年高昌撑不住彻底崩溃为止。
估计用不了几年,战争在回鹘各部的领土上爆发,情况还是会差不多。
这是国力优势,党项人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而高昌残余势力和回鹘各部现在开始希望引进外部势力帮助自己抵挡帕尔斯人。
比如吐蕃,高昌回鹘皆信佛,与吐蕃关系较为密切,吐蕃军支援的可能性很高。
另一个可能的援助是蒙兀人的古尔汗札木合。
他刚刚在战争中摧毁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已经开始尝试统一蒙兀各部。
根据王启年的说法,札木合之所以能战胜他的竞争对手漠东蒙兀,有两个重要助力:一是山陕汉军世侯为他提供了大量步兵和辅兵,另外一个是他能通过王启年从齐省获得大量食盐。
漠东蒙兀是被金军赶出来的,他们早已失去了食盐来源,而札木合可以用齐省盐来拉拢漠东蒙兀的小部落,这让他在最终决战之前,就拥有了绝对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他的竞争对手在战场上表现十分出色,甚至一度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但双方实力相差实在太大,最终惜败。
因此,获胜的札木合再次提出与齐省结盟的要求,这一次他的提议是齐与蒙兀半分中原,半分辽东,两国永世修好。
徐世杨对结盟提议毫无兴趣,不过他倒是愿意继续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的盐马贸易。
徐世杨甚至同意把现在的贸易额扩大到每年2、3千匹马的程度。
但也仅此而已了,徐世杨完全不接受任何外族政权获得中原领土的建议,也不会接受周边任何一个政权在未来以相对较为平等的姿态存在。
高丽就是未来华夏周边所有国家所能获得的最高地位了。
不接受,那就只有灭亡。
女真人最近雌伏了一段时间,他们既没有攻打蒙兀人,也没有尝试消灭银术可那个叛贼,自从盖州被搞成一片荒地后,女真太子们甚至没有继续尝试恢复这个重要的城市,而是任由它继续荒芜。
长达几百里的焦土防线让徐世杨和他的参谋部十分头疼,因此齐军也迟迟未能发动新的攻势(这也是齐军转头先对付高丽和银术可的原因)。
不过参谋部的军官们一致认为,女真人不可能等的太久,他们一定会选择一个目标发动进攻。
因为女真人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不抢劫,他们的原始政权没有维持下去的可能。
目前,参谋部估计女真鞑子还有3到4万甲兵,另有十多万各族奴隶丁口,实力已经下降到三十年前辽国尚未灭亡时期的水准,估计继续这样下去,最多再有五年时间,女真人的大金,就可以迎来他们的灭亡了。
所以,徐世杨认为,从现在开始,都督府和参谋部就可以开始考虑女真灭亡之后的新敌人了。
为此,徐世杨命令在总参谋部内设立情报司,情报司暂时辖下女真、蒙兀、江南一(针对大周)、江南二(针对李家)以及西域五个部门。
其中西域部应该重点关注党项与帕尔斯的战争动态,必要的时候,应该在两个江南部(江南有很多帕尔斯商人,李家也有通往帕尔斯的船队)的配合下搜集关于帕尔斯的各种情报。
现在,参谋部中很少有人不知道徐世杨——以及大都督徐睦河肯定会在某一时期与大周摊牌,因此成立针对大周的情报部门并不令人意外。
真正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徐世杨对西域情报的重视。
这似乎预示着,即使将来顺利替代大周统一天下,徐世杨那扩张的野心也不会终止。
至少不会局限在原来的传统汉地范围内。
………………………………
第407章 宣传
江南。
吃饱喝足的老百姓最喜欢传播各种不靠谱的宫闱秘闻。
从皇帝的金马桶到东宫娘娘烙的大饼,来者不拒。
但也不是所有民间的消息都这么不着边际,比如最近,临安城的老百姓中就开始流传一个说法:
当今隆道皇帝跟文相公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
前段时间,高丽使节跑到皇城外哭庭,控诉齐省都督府入侵高丽,威逼王京。
还没等朝廷查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高丽突然又派出一伙使节抵达临安。
这些人明确表示第一批所谓高丽使节是假的,他们才是高丽王国真正的代表,并且出示了有国王印信的国书。
第二伙使节上奏朝廷,高丽确实与都督府发生了一些误会,不过如今误会已经解除了,高丽国王李倧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齐省都督府的建议,派使节团来向朝廷朝贡,并请册封。
自从大周南迁以后,高丽就从来没朝贡过,现在主动恢复朝贡活动,这听起来似乎是件好事。
也仅仅是听起来像一件好事而已。
大周朝廷又不是傻子,皇帝和两府一看就能明白这就是都督府一次私自挑起战争,绕过朝廷的许可攻打并迫使高丽屈服。
这意味着,都督府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他们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权,朝廷派遣监军的做法并未限制住都督府的行动。
都督府无视朝廷权威,只在口头上忠于朝廷,每年还要要走大量援助和军饷、皇赏。
这让朝廷怎么忍?
再联想到文相公的小女儿嫁到齐省……。
呵呵。
有人说,圣上冲文相公摔了金杯,而且大骂文相公是奸臣,要求他解释与齐省都督府的姻亲关系。
文相公也是倔脾气,直接回家称病不出了。
文相公一走,朝堂上群魔乱舞,为推翻主和派而捏合在一起的主战派分裂成七八个小党派,互相倾轧。
最终是翁书平获得了部分胜利,皇上亲自下令彻查去年的江淮军兵变(翁书平一个亲戚因为贪污军饷过甚被乱兵杀死)。
因包庇乱兵,原本花了三年时间就做到大周武人顶峰的徐世松太尉又在三个月内连续跌了几级,成了淮南西路宣抚使。
政治上跟徐世松产生对立的翁书平担任淮南东路宣抚使,品级上已经与徐世松相等。
而徐世柳则担任荆湖北路宣抚使。
这样一来,原本由徐世松一手操办的开拓江淮,被切成三份,徐世松、翁书平和徐世柳各自负责其中一个部分。
原本由徐世松编练的二十万江淮军,同样也被分成淮西、淮东和荆湖三军。
三位宣抚使中只有一个武人,这似乎也成了隆道朝的特色——文相公多次疾呼要“重将权”,而朝廷又坚持以文御武,于是干脆把高品级武职给较低品级文官担任。
朝廷还是比较信任文官而防着武人的,在这一点上隆道皇帝与建兴皇帝也没有多大区别。
他大概是想着先把自己人拆散,搞成以小制大,以文御武的熟悉样子吧?
当然,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无论怎么玩,都跟他们关系不大——只要别再搞个根括之类的混账事就行。
其他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仅此而已。
既然是谈资,那么前线胜利的消息自然比失败更容易被人传颂——比如齐军在辽东和高丽的连续大胜。
在这方面,都督府本来就有很好的基础。
一是徐世杨几年前在江南火烧都亭驿的名声实在太大,临安,甚至整个江南的老百姓都还记得他。
二是徐世柳在政变之夜表现出来的酷烈,给饱受根括之苦的老百姓出了气的同时也加深了老百姓对齐省徐家的印象——大家都觉得齐省徐家特别能打,甚至能打的鞑子跪地求饶。
最后,徐世柳在江南,本来就附带着宣传齐省的任务,因此最近几年,他大力收买各种戏班、青楼名姬,结交诗词达人,通过他们的笔,他们的唱词对整个江南宣传齐省的形象。
现在的徐世柳不仅仅是年轻有为的新晋文官和宣抚使,实际上还是江南娱乐业巨头和绿林领袖。
现在,如果如果徐世柳想要给大周的民众输灌点什么观点,不管这观点是不是事实,整个大周能反驳他的人,根本不存在。
当然,宣传也是要讲策略的。
比如徐世柳不会说齐省是人家天堂,人民安居乐业繁花似锦,但他会通过戏班子暗示是齐军在前线的奋战,才使得江南免遭鞑子威胁,可以繁华依旧,人民不会遭受根括之苦。
同时他也会悄悄夹带点私货,告诉江南那些有钱人家,齐省现在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
齐省的盐并不比江南稍差,但价格要低廉的多。
齐省占据辽南因此能获得大量早就在江南绝迹的辽货:人参、鹿茸、貂皮、东珠等等。
齐省还能生产琉璃和琉璃器具。
以上这些,不论那样都能给有心人带来大量财富。
同时,把齐省急需的各种物资——布匹、粮食、棉花、钢铁等运到齐省,这又能大赚一笔。
徐世柳通过他手下渐渐成型的宣传集团,不断向江南输灌一夜暴富的故事,戏里通常还要加上人们喜闻乐见的,愿意自荐枕席的异族少女角色。
总之,尽可能满足男性的一切幻想,并且尽可能吸引有钱人去齐省投资,穷人去齐省寻找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机会,吸引江南所有人的目光关注齐省的一举一动。
这种宣传策略在高丽向齐省臣服,两位高丽王女被送到江南给徐世松、徐世柳为妾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周的老百姓不是厌战,他们只是厌战败。
像之前那样,大周每次与异族作战都是耗资巨万还丧师失地,任谁都不会喜欢战争。
但若是征服敌人,把敌人的妻女纳入后宅,让敌人的子嗣为奴为婢,强迫敌人双手奉上金银珠宝,做到这些,且自己不用付出什么代价,那么隐藏在人类男性灵魂深处的兽性就会爆发出来。
在徐世柳潜移默化的宣传引导之下,隆道三年开始,原本江北向江南的人口流动,开始悄悄逆转。
大量江南人,开始尝试前往齐省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
第408章 幸福很简单
隆道三年五月初五。
日照王家9村,今天有喜事。
村东头的一户姓李的老乡亲,上个月凑了笔钱,给家里的大小子买了一房媳妇。
媳妇是高丽人,不过能听得懂汉话,看起来也很老实本分。
买下来前,村里的几个老婆婆去看了,都断定是能生养的好婆娘。
于是老李的儿子欢天喜地的交了7500斤粮票,从县衙户吏那里把人领回了家。
现在这年头不比往年,大家家里都有点粮票和存粮,但一次性拿出7500斤,这负担还是蛮沉重的。
不过王家9村的村长李达是个有本事的,他的弟弟李逵在大都督府当亲兵(老百姓通常分不清大都督府卫队和徐世杨中军卫队的区别),他本人也多次参加过修渠灭蝗之类的劳役,算是见多识广。
于是,由村长出面担保,从农业银行日照县分行那边给老李家贷了4000斤,先把买媳妇的钱凑齐。
按照银行与村长签订的协议,年息一成五,连本带息每年给银行1600斤,4年还完。
对于老齐人,这是沉重的负担,但也没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现在,大部分齐省农户都是耕种着大约50亩土地,其中二十亩左右是熟地,另外三十亩上下是新开垦的荒地。
在水利设施逐步完善,且套种豆、麦、粱的情况下,五十亩每年收入大概是7000斤左右。
纳完税,再扣除家里人所需的口粮消耗以及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每年剩下的粮食大概正好够还银行贷款的。
不过娶了婆娘,可以让婆娘去地里帮忙,也可以接些附近工厂发散下来的零工,只要手脚勤快,做事仔细,每年多挣个千多斤并不成问题。
这样家里还能多少攒点积蓄,四年之后还清贷款,就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给老二也买一房媳妇。
一切都很顺利,充满希望——只要都督府还在,只要都督府愿意继续执行这些惠民政策。
无论那个时代,娶媳妇都是大喜事,老李和他婆娘已经开始畅想明年抱大孙子了,因此酒席还是得摆的,顺道也算感谢为自家忙里忙外好几天的村长。
流水席打算摆一整天,猪肉炖豆腐、红烧鲸肉、大葱沾虾酱、还有烤蝗虫,每桌都是四个菜,高粱干饭管饱。
各家各户都要出些人力来帮忙,还要带些干柴干草来,村长也借出自家的大锅,甚至还有相熟的老街坊带来了两坛黄酒。
在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家里,这顿酒席绝对算的上奢华了。
吃的满嘴流油的同时,街坊邻居们还会对着两家的老人大声吆喝几句:“老李头,祝你明年抱个大孙子啊!”
“哈哈哈,一定一定!”
“一个怎么够?叫你家小子勤快点,生他五个六个的!”
“哈哈哈,一定一定!”
老李头那满是褶皱的脸上已经笑成一朵花,不管谁说什么,他现在都是只回答一定一定。
在这个时代,汉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能吃饱饭,能活下去,能有个媳妇传宗接代,这就足够了。
谁能给他们这样的生活,他们就愿意为谁卖命。
谁敢与夺走这样的生活,他们同样敢跟谁拼命。
作为村长,帮着忙里忙外的李达终于有机会好好吃口饭,喝口酒休息一下了。
他嘴里嚼着一块鲸鱼肉,满满的都是油腻的幸福感。
于是他又忍不住想起自己在军队中服役的弟弟。
也不知道那个从小就总是吃不饱喊饿的家伙现在过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有肉吃呢?有没有酒喝?
他什么时候能娶个媳妇回来,给娘再生几个大孙子,让娘好好高兴一下呢?
……
啪!
“28!”
啪!
“29!”
啪!
“30!”
喊玩最后一个数字,光着脊梁的李逵从长凳上爬起来,立正敬礼,中气十足的对镇抚兵大喊:“报告!30军棍已经打完!”
那镇抚兵一脸纠结的看着挨了三十军棍依旧面不改色的李逵,很久之后才无可奈何的说道:
“本来,按军规,我应该问你是否知错,以后还敢不敢再犯。不过看你这样子,再加上你已经不是第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了,我估计你就算承诺不会再犯也没用。”
“嘿嘿……。”李逵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那镇抚兵问:“话说,你这是第几次去偷医疗队的酒精了?”
“记不清了,不过这个月是第二次,还没偷到就被人抓住送到你这来了。”李逵那黑漆漆的脸庞居然难得的脸红了。
其实也对,新军司令的卫队长去偷医疗队的医用酒精喝,但人家小姑娘们早就认识他了,并且时刻注意着他的动作,结果这黑大个一出手,就被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姑娘们当场人赃俱获。
对于也算全军有名的勇士的李逵来说,被一帮小丫头“俘虏”,这简直是丢人丢到家了。
实际上,这次之所以打李逵三十军棍,其中二十是因为他违犯军纪,额外十棍是因为他实在太丢人了。
“你是中军卫队长,少校军衔,军饷那么高,为啥不自己买酒喝?”镇抚兵一脸鄙夷的说道:“还是说你看上医疗队哪个小姑娘了?故意的?”
“哪能呢,俺倒是想买,可外面的酒总是感觉不过瘾,医疗队的又不卖。”李逵讪笑着解释道:“俺也是没法子不是?”
“那你就想办法勾搭个护士啊。”
那镇抚兵开玩笑似的说道:
“听说有些丫头挺喜欢你这号糙汉子的,只要勾搭上一个,让她想办法帮你夹带一些出来不必你自己偷强得多?”
“你在教我怎么犯军法不会被抓?”
“不,我只是觉得打你你感觉不到疼,换做打你婆娘,两棍子就能让你记住疼。”
“镇抚兵都是坏人。”
“过奖了。”
咚咚咚!!!
一阵激烈的鼓声突然响起,打断李逵和镇抚兵互相打趣的行为。
两人同时向新军总部方向看去,一个骑马的传令兵背着令旗纵马狂奔。
一边跑,那传令兵还拿着一个喇叭一边大喊:
“新军全体集合!”
“集合!集合!”
“要打仗了!”
………………………………
第409章 龙仁之战1
徐世杨原本打算等待四个月,等高丽新军基本成型以后,再以绝对兵力优势挟雷霆万钧之势消灭完颜银术可。
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完全按照他拟定的剧本演绎。
就在齐军尚未开始集结,高丽新军刚刚组建完毕开始进行初期训练的时候,完颜银术可突然率领手下倾巢出动,兵分两路从高丽平安道和咸镜道同时南下,直扑高丽王京。
此时高丽王京只有武器装备都未到齐,训练也并未正式展开的正兵旅五千人。
虽然有一百齐军军事顾问指挥,但这支部队还是未能创造奇迹,在临津江边被完颜银术可击溃。
高丽军一千余人阵亡,三千余人被俘,其余大部溃逃。
一百多齐军军事顾问损失过半,剩下的人率领正兵旅残存的三百士兵,掩护高丽国王李倧、高丽两班贵族和他们的家眷逃往江华岛。
五月初八,完颜银术可率兵攻克高丽王京。
现在,李倧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徐世柳在全罗道组建训练的奇兵旅,以及徐世杨能够遵守合约,出兵援助高丽。
徐世杨当然不希望他刚刚成型的对女真包围网被完颜银术可如此轻易的撬开一个口子。
隆道三年五月十二,徐世杨得到高丽的求援信后,立刻开始在齐省进行紧急动员。
由于没有想到银术可敢于主动进攻,新军各部目前都在各驻地分散休整中,徐世杨没法立刻调动任何一个整建制旅。
因此他放弃了按计划集结优势部队的想法,直接从各旅留守部队中抽调人马,组成一个临时战斗群。
这支部队包括来自齐省和辽南6个野战旅的各一个步兵营,徐世杨自己的中军卫队,正在集结训练的10个新猎骑兵连,重骑兵5个连和龙骑兵5个连。
总计六千人,与五月十六乘坐海军舰船直接奔赴江华岛。
躲在江华岛齐军羽翼庇护之下的李倧和高丽两班贵族们没有想到援军来的居然这么快,他们欣喜若狂,仿佛绝望的旅人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
高丽国王和贵族们急切的希望徐世杨能够帮助他们赶走女真侵略者——至少要帮助他们收复王京,好让他们回去继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称孤道寡,仿佛已经全然忘记了仅仅五个月以前,徐世杨也是他们的敌人一样。
好在,徐世杨的想法跟高丽人基本一致,他不能允许女真人通过劫掠高丽增强自己的实力——哪怕是完颜银术可这个女真叛徒也不行。
既然完颜银术可这次主动出击,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