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包拯;

    以及枢密使童贯。

    真正的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及甫因与皇帝的政策相左,而称病在家,如今已经快三个月不参与政事了。

    皇帝和文仲对此都没有太多挽留,他们两人,一个觉得文仲跟齐省勾结太深,不值得信任。

    另一个觉得老爹总是压在头上,很不舒服。

    文仲不在,他们反而觉得畅快不少。

    听到天子问军事方面的问题,以镇压方腊而获得入列宰执资格的童贯赶紧上前一步,低着头小声回答:

    “奴婢觉得不会。”

    童贯是宦官出身,尽管因军功位列宰执,但在天家面前,他还是得以奴婢自称。

    何况,童贯是太上皇提拔的宦官,以往也算是主和派一员,在隆道朝只能夹着尾巴小心做人——他自己也很清楚,官家没收拾自己,只是不想让主战派彻底控制朝堂罢了。

    “哦?为什么?说说看。”隆道天子很感兴趣的问道。

    “如今女真宣称集结六十万大军,就算这是吹牛,一半总还是有的,三十万金军,这可是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人啊!”

    童贯专挑天子喜欢的话说:

    “奴婢认为,都督府此次是想扩大在辽东的控制区,以待将来,他们没有收复辽东的意思。”

    “只是现在没有?”

    “这……。”

    童贯抬起头看向文仲和包拯。

    然而这两个人都没有帮他的意思。

    然而他只能无奈的实话实说道:

    “奴婢认为,都督府确确实实是想收复辽东的——现在实力不济,今后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去做。”


………………………………

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

    大周的隆道皇帝皱着眉头,在暖阁里走来走去。

    片刻之后,他又问:

    “我大周官军,有抢在齐省都督府之前收复辽东的能力吗?”

    童贯赶紧跪下:“臣,万死不辞!”

    “朕问你有没有这个能力!”隆道天子厌烦的说:“你不用表决心。”

    童贯呐呐的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包拯实在看不下去,出言替他解围:

    “陛下,江淮开拓区区两年,江淮尚不稳定,朝廷经制之师不宜妄动。”

    “朝廷要收复辽东,必须经过齐省,若真要收复辽东,还得依靠都督府的力量。”文仲也开口说道:“何况,齐省都督也是大周的官,他们收复辽东跟朝廷收复辽东是一样的。”

    “哼,真的一样吗?”隆道皇帝冷冷问道。

    当然不一样。

    齐省现在是一个事实上的独立政权。

    三年前隆道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都督府方面公开表示顺支持新皇,并且接受了朝廷的册封。

    然后,那一年朝廷向齐省派了监军,又按照2万正兵的数额给齐军调拨了一年的军饷。

    当时看来,一切似乎都很顺利,都督府方面对主战派朝廷的顺服似乎真实发自内心的,他们也愿意承认朝廷的权威。

    但是……,但是没过多久,事情就起了变化。

    齐军跨海攻打辽东,对以往似乎不可战胜的金军连战连捷。

    都督府的名声不知不觉变得十分响亮,民间甚至传说,齐军才是真的天下无敌,他们早晚会镇压各路蛮夷,完全收复江北故土。

    这让皇帝十分不爽。

    如果都督府真的收复江北,那么都督府岂不是具备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本钱?

    隆道皇帝又想起,他的朝堂重臣们似乎也很喜欢下注给都督府——文家与都督府联姻,其他人也大多在齐省有一些投资,几万到几十万贯都有,甚至还有投给都督府上百万贯的!

    在加上徐世松、徐世柳这两个朝廷重臣。

    有时候,隆道皇帝都怀疑,他的臣子到底更忠于谁?朝廷还是都督府?

    这也是文及甫最终失去了皇帝信任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到人替换,皇帝甚至想把文仲、徐世松、徐世柳这三个与都督府关系密切的家伙一起赶走。

    文仲大概也能猜得出皇帝的想法,因而他总是给天子出一些可以用来限制齐省发展的主意,今天也是如此。

    “陛下,章明义汇报,都督府下一阶段的发展是分为两路。”

    文仲坐在椅子上,轻声说道:

    “一是沿着运河向冀省燕京发展,二是沿海向盖州发展。在臣看来,都督府这样做是分散了力量。”

    “哦?这么说?”

    “都督府毕竟只有一个残破的齐省,他们没有江南的粮食支持,甚至都无法养活现在治下的人口。”

    文仲聊聊叙谈:

    “现在他们急于同时收复辽东和冀省两个方向,必然无法集中全力。冀省也就罢了,但辽东是金贼老巢,他们岂会轻易放弃?既然都是强军,臣认为,他们必然会打个两败俱伤。”

    “是吗?”天子有些兴奋的问道。

    天子很喜欢这个设想。

    “必然如此。”文仲笃定的说道:“臣认为,朝廷应该鼓励都督府方面不断与女真大战——死了谁都不用心疼,两军损失都是越多越好。”

    “怎样鼓励?”

    “给些虚名,但实惠不能再给了。”文仲回答:“先帝有过遗诏:复燕云者为王。”

    “臣以为,这遗诏可以继续执行,而且还应该加上一条:收复辽东者也可为王。”

    隆道皇帝赞同的点点头:“嗯,都督府一定会为此努力跟金贼死拼。”

    “一省对一国,都督府就算赢了又能怎样?”文仲笑道:“况且,他们把力量都用在北方,齐省南方就会空虚……。”

    “听说齐省最能打仗的战将是徐世杨?而且徐睦河还有一个中过进士的兄长?”

    皇帝认真的思索着:

    “把徐世杨和徐睦江封王,徐睦河还只是一个大都督的话,不知道他们还能否团结……。”

    “陛下妙计。”文仲和童贯一起恭维道。

    只有始终没说话的包拯一脸不屑的想着:‘朝廷怎么堕落到用这种卑劣阴暗之术的地步了?’

    天子却还洋洋得意的说道:“哎,朕也是好心,徐家一门两王,还有一省都督,如此倒是可称是天下第一豪门了。”

    “只要他们忠心为朕办事。”

    “只要他们忠心!”

    ……

    草原上,金军的收缩,给了重新统一的大元一个很好的机会。

    时隔数年之后,蒙兀人的大汗再次把他的黄金大帐竖立在靠近辽东,水草肥美的漠东草原上。

    簇拥着古尔汗札木合的,是足足60个蒙兀千人队。

    仅从核心兵力上来说,札木合手下的蒙兀人甚至比金军中的女真兵还要多很多。

    但战斗力则不然。

    札木合手中兵力较多,骑兵较多,但大多数人都是以骑射战术为主的弓箭轻骑兵,而且一半人马只有骨头或石头箭簇,面对如林如徐的女真甲兵,札木合也只能“游而不击”。

    不过,毕竟有6万骑手,若是女真人集中全部力量与齐军决战,他们深入辽东对付那些女真老弱还是没问题的。

    因此,札木合现在也十分关心齐金双方的行动——他可不想一头扎进女真人的陷阱中。

    “希望王启年能够给我足够的消息。”

    札木合暗暗祈祷着。

    只要这次能够胜利,在金国抢到足够的财富,他就有能力进一步整合各部蒙兀,拉拢山陕汉军世候,通过他们改善装备条件,把大元建设成一个真正的强大帝国。

    ……

    不管别人怎么想,齐军这次真的不是打算与女真决战。

    虽然他们实际上已经给了女真决战的压力。

    特别是,齐军选择出发的时机,正好处在辽东土地即将成熟却还不能收获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不论是谁,只要开始军事行动,粮草补给上就要承担巨大压力。

    军事方面来说,这就是一次逼迫女真人跟齐军拼消耗的行动。

    当然,若是齐军扩张成功,新开拓的土地将会在今后几年内帮助都督府收回这次的投资。

    这已经足够了。


………………………………

第420章 移民1

    隆道三年9月初,一个移民车队正行走在辽东半岛的土地上。

    这支车队一个半月前从复州出发,距离前后的其他车队都是大约两公里,算是在拉成一长串的移民大军中间靠前位置。

    目前车队中一共有八十三户,三百一十五个人。其中丁壮和半丁男子一百五十一人,年轻女子九十五人,孩子六十二人,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七个。

    车队共有三辆大篷车,十头牛,六匹骡子和两匹驮马。

    此外还有二条燧发枪,十五条火绳枪,两门木炮,以及三十五支火门枪。

    就像是一个正在移动的村子,这个车队也是有村长的。

    他是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精壮汉子,个头不高,右眼曾经被高丽人的片箭射中,因此始终带着一个黑眼罩,脸上还有鞑子腰刀留下的深深的疤痕,不论说还是笑,伤疤牵扯面部肌肉,都让他显得格外狰狞。

    他叫张大郎——张家老大的意思。参军以后,因为部队中有太多张大张二,因此当时他的连长徐世桢给他起了个大名:张强。

    意思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战士。

    张强也确实很强,他在建兴十二年就参加新军了,期间屡次立功,直到隆道二年因伤在一线野战军中退役。

    退役后他没有选择转职到新兵营去当教官,而是申了民间的屯堡中,当民兵队长。

    都督府方面开始召集志愿屯边的人手时,张强主动报名参加,因而被任命为这支移民车队的队长和村长。

    张强静静走在车队最前方,怀中双手抱着一杆装了子药的骑兵用短款燧发枪,腰间挂着一支燧发手枪、一柄从鞑子手中缴获的腰刀和一柄从高丽人手中抢来的环刀,除了没有铠甲,可谓是全副武装。

    几个年轻的民兵扛着长矛或火绳枪,跟在张强身边,用羡慕的眼神盯着他腰间的手枪,有个不懂事的家伙甚至还总是不自觉的伸出手,想要摸一摸这柄价格昂贵的武器。

    实际上这也是移民队伍的主要问题之一:武器装备并不均衡,比如张强这种野战军中刚刚退下来的老兵,只要花售价的一半左右,就能带走他服役时使用的枪械。

    而没有参过军的普通民兵,就只能按照标价购买防身用的武器。

    对他们来说,燧发枪实在太昂贵,能贷款买支火绳枪就算装备精良了,很多在齐省生活时间比较短,没有存款的人甚至不得不用长矛之类的冷兵器凑数。

    至于燧发手枪……这种主要装备给军官和骑兵的武器,实际上是很少对外销售的,李强能有一支,纯粹只是因为他是野战军龙骑兵连队的退役老兵。

    “强哥,把你的枪给俺看看呗。”一个扛着三管火门枪的小胖子笑嘻嘻的说道:“这枪真漂亮。”

    “花了老子400斤粮票,当然漂亮。”

    张强说着,瞥了小胖子肩膀上的武器一眼。

    这玩意第一次出现是齐军在复州缴获的女真“原创”火器,本质上就是三管火门枪成三角形捆在一起,以管数来弥补火力密度。

    甚至,因为有三根枪管,这玩意打完弹药后还能作为一柄战锤使用,看起来似乎是很不错的武器。

    齐省的兵工厂并不愿意生产这种被民间称呼为“三眼铳”的玩意——射程、威力与鸟枪相比都差得很远,更别说知识火绳枪和燧发枪了。

    但民间特别喜欢,因为这玩意可以连射三次,省去了复杂且容易出问题的装填动作。而且后坐力很小,年轻的女人都可以夹在腋下射击。

    更重要的是,特别特别便宜——民间自己的铁匠都能打造几根。

    这也是张强的村子大量装备火门枪的原因——三十五支火门枪中,有二十支是三眼铳,另外十五支直接装备村子里身体健康的女人,让她们也具备一定战斗力。

    而这些武器全加起来,价格也就相当于两条燧发枪。

    张强抽出自己的手枪,顺手递给那个小胖子:“包子,老子一直想问,你家是日照的老屯户,以前还是坞堡主,又不是没有钱粮,怎么也用三眼铳这种玩意?”

    被张强称呼为包子的小胖子讪笑一声:“家里确实有钱粮,可那不是俺这一房的,那都是掌家的嫡子的家产。以往像俺这样的庶子,其实也就是个庄丁头子。要不然俺何苦跑到这辽东来拓荒?”

    齐省一直属于宗族势力比较强大的省份,以往朝廷在江北的时候就是如此,大周朝廷南迁之后,人口虽然损失惨重,但宗族势力却愈发根深蒂固。

    之前在这里,除了几个族长性格较为开放的家族,其他大多数地方的人都是阶级分明的——嫡长子继承家业,其他嫡子可以获得一定财产,庶子就只能当个庄头之类糊口。

    如果不是都督府强力打破了宗族枷锁,包子的人生其实也就是那样——饿不死,但也别想过的多好。

    也就是都督府全面占据齐省之后,用强力政策打破齐省宗族:武力反抗的,武力镇压。

    没有武力反抗的,除了全部土地造册纳粮只外,还不断强迫分家。

    像小胖子这类家族庶子,有了都督府撑腰,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分一部分家产,去别的府或者干脆来辽东,开拓自己的家业。

    这部分家产不会很多,因为都督府的目的只是打破宗族关系,避免大姓人家抱团对抗都督府的统治。

    只要能强迫大姓分家,分出去的庶子们能带走多少资产,都督府方面只是制定了一个最小资产比例,然后就不怎么管了。

    比如小胖子,他实际上姓鲍,出自日照坞堡主,也算最早投效徐家的家族之一,家中颇有几个人在都督府麾下做地方官吏。

    但也仅此而已,包子分家的时候,只带走三十亩的田锲,一头牛和一匹骡子。

    包子出售了田地和牛,自己只带着骡子跑到辽东——他幻想在远离自家人的地方挣出一份家业来,最好比鲍家的产业还要大,到时候衣锦还乡,抱着祖辈家产的嫡子们好好羡慕一下。


………………………………

第421章 移民车队2

    小胖子现在手里确实有一些钱,卖地卖牛的钱加从家里带出来的粮票,一共有五千斤粮票的样子。

    再加上他为这个车队提供了一匹属于自己的骡子,只需要出很少的钱来凑数购买大车即可,因此他实际上是车队中比较富裕的一个,应该有钱购买一条好枪才对。

    可是小胖子仍然只是找铁匠打了一支三眼铳,再去买些火药和铅子,一共花了不到一百斤粮票,

    在张强看来,这种行为未免显得有些抠门了。

    想要火枪,就自己掏钱去买一支吗。

    “因为钱还有别的用处。”被同伴们称呼为包子的小胖子这样回答:“到了新的村子,俺要买一栋大房子,俺问过了,辽东一栋带院子的房子按这点钱差不多就都出去了。”

    “还有第一年的种子粮和口粮,地虽然是分的,但俺把牛卖了,到了地方还得买牛,买农具,这又是一大笔。”

    “分俺五十亩地,只有二十亩是熟地,其他都得开荒,俺一个人忙不过来,得请农业公司派奴工来帮忙。”

    “还有……。”厚脸皮的小胖子难得脸红了:“俺还想买个婆娘。”

    “这些都要花钱,俺不想欠债,就只能省着点花。”

    “包子你真抠。”另一个同行的青年大声说道:“俺不怕欠债,俺直接去银行带了款,买了这玩意!”

    这青年得意的拍拍肩膀上的火绳枪:

    “花了俺整整五百斤粮票!可俺觉得值!有了这个,说不定俺就能砍一个鞑子的脑袋!”

    “嗯,民兵砍一个鞑子首级直接记一功。”张强说道:“功劳也能换牛、田地和大屋子,还能当官。”

    这也是张强选择退役的原因——野战军中获得功劳已经不是单纯的记首级功了,那要复杂的多。

    而去新兵营带新兵,虽然也有功劳,但获取速度很慢,基本就是熬资历的,张强已经快四十岁了,想要有所建树,远不如作为一个前线民兵来的快。

    “而且,只要有枪,你想要的东西,说不定都能用枪挣来。”

    张强接着说道:

    “比如婆娘,你可以抢个鞑婆子,或者有机会抢个高丽婢。”

    “你说你一个人耕不了五十亩地,你有枪的话,说不能能抓个奴隶,让他跟你一起耕种,那样五十亩就没问题了,说不定还能多开一点荒地。”

    齐省有奴隶,而且人数还不少。

    但这些奴隶都是都督府辖下的官有奴隶,主要是各矿山的矿奴和农业公司集中使用的农奴。

    另外就是些伺候人的女人,这些倒是允许私人购买。

    但不管是鞑婆子还是高丽婢,通常来说,嫁给汉人就不算奴隶了,因此私人还是没有奴隶。

    这次在辽东开拓,为了鼓舞民众的战意,都督府放开了奴隶政策。

    即参战的民兵,抓到三个以上的俘虏,就可以选择一个留下作为自己的奴隶使用。

    在缺乏劳动力的辽东,私有奴隶会是比牛马更重要的财产,因此大家都很兴奋,像是张强这种对自身勇力比较有信心的,甚至还盼着打仗,好多抓几个奴隶使唤。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为,比如眼前这个小胖子。

    “咱大齐兵这么强,哪里用的着咱们去打仗。”

    小胖子说道:

    “再说,那鞑子那么凶,抓了能听话干活吗?”

    “不听话就揍,俺不信有揍不服的。”

    张强不屑的说道:

    “你们没见过,俺跟鞑子也交手不少次了,其实鞑子也就那样……。”

    “有鞑子!!!”

    话没说完,一个站在大车顶端充当瞭望哨的青年突然大声喊道:“有鞑子!鞑子来了!”

    张强不去理会目瞪口呆的包子,灵巧的爬上大车顶端,站在那青年身边,向着车队的东北方向看去。

    那里已经扬起一片尘土,毫无疑问,那是一队骑兵。

    张强的经验告诉他,如果是齐军,他们不会这样冲着车队直冲过来——齐军战马不多,所有骑手都十分吝惜马力,不到冲锋距离他们通常是不会加速的。

    所以来的确实是鞑子。

    “还真他娘的来了!”

    张强转身,对着慌乱的车队大声喊道:

    “都别慌!把大车对齐!把护板放下来!有火铳的女人上车,听我口令准备放枪!男人各自准备好!”

    车队出发前经历过几次应对突袭的训练,因此移民们虽然开始的时候有些慌乱,但仍然在努力按照流程组成一个防御阵型。

    三两大篷车首尾相顾,组成一个三角形,把所有人都护在这个临时的车阵中。

    十五个有火门枪的女人上车,打开车厢一侧预留的射击口,把火门枪对准外面。

    拿三眼铳的男人都登上车顶,此时车顶上竖起一排挡板,男人们站在后面,如同防守一座小型城墙。

    大篷车之间的空隙中挤着几个手持长矛和刀盾的男丁,刀盾在前掩护,长矛在后支援。

    有火绳枪的主力在村长张强的带领下组成机动部队,随时准备救援有危险的地方。

    没有战斗力的孩子躲进车厢里,老人和没有武器的女人负责看顾好车阵中间的牲畜,免得这些畜生到处乱跑冲乱了阵型。

    一刻钟的时间内,移民车队迅速变成一座小型要塞。

    张强一手拿着他视若珍宝的燧发枪,一手提着腰刀,在车阵中走来走去,一边到处检查防御情况,一边大声喊道:

    “都别怕,鞑子其实很弱,他们拿咱们没什么办法!”

    “你们若是怕了,他们就有机会打进来,咱们都性命不保,而且女子孩子还会被抢走!”

    “若是咱们守住了,用不了多久就是咱们抢他们了!”

    “杀光他们的男人,抢走他们的婆娘!让他们的婆娘给咱们生崽娃!抢走他们的地!抢走他们的牲口!”

    车队以沉默回应着张强的嘶吼——汉人老百姓暂时还没有抢劫敌人平民的习惯。

    “兄弟们,打退了鞑子,今天老子请你们吃大锅炖肉!”

    这句话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小胖子突然问道:“强哥,咱们哪来的肉?”

    “老子拿军饷给你们买腌鲸肉!”

    “好啊!”

    车队民兵一起欢呼起来。


………………………………

第422章 无胆

    猛安完颜思恭冷冷的看着眼前的车队,静静等待着。

    那车队以三辆大型篷车为支柱,围成一团蹲守在官道旁废弃的农田里,犹如一只缩头乌龟。

    然而完颜思恭知道,这只乌龟长着锋利的牙齿,若是轻敌,认为可以把它轻易拿下炖了吃肉,那保不齐就会被乌龟咬下几根手指。

    所以他得再等等,耐心一点,今天还有时间……。

    “主子。”一个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