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不开眼的野兽袭击几千人组成的队伍,因此,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第一屯里面有徐世杨住宿的地方,但这一次,他没有住进去,而是选择跟十五屯的民兵一起野营。

    人类军事史上,大多数时候,军官在生活待遇上都会搞特殊化,甚至在普通士兵眼里,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仅有的贯彻几个官兵平等的特殊例子,每一个都能发挥出令人无法直视的强大战斗力。

    徐世杨现在无法给部队提供精良的装备、完善的训练和充足的补给,因此只能在这种边边角角的问题上加以弥补。

    傍晚吃饭的时候,他坐在一个篝火堆旁边,给一大帮围过来的民兵讲故事。

    当然不是什么白雪公主之类哄女孩子的玩意,而是取材自系统科技,经过徐世杨改编,大体符合本时代风格的荤段子。

    大家都是俗人,一帮民兵很快被逗得前仰后合,甚至有人笑的肚子都疼了。

    到最后,徐世杨身边乌泱泱的围了好几百人,那嘈杂的景象,他都怀疑后面的伙计们能不能听清他在说些什么。

    趁这个机会,徐世杨又开始不动声色的在荤段子中插播YY片段,基本都是些嘲笑鞑子的小故事,取材自另一个世界的某点。

    什么汉家儿郎天下无敌,漂亮的鞑子小姑娘争先恐后的投怀送抱,然后来上一段汉男鞑女如何敦伦的404片段,期间还要增添一些母女、姐妹之类的调味料。

    徐世杨一口气讲了半个多时辰,听得男兵们热血沸腾,很多人甚至已经开始畅想何时能去鞑子的领土上看看,那些鞑子婆娘是否真的如此“热情”。

    这种情绪当然不可能长久,再遇到鞑子兵他们仍然会两腿发软直打哆嗦,不过徐世杨的目的也只是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种子生根发芽。

    “行了,明天还有誓师大会,然后就要出兵,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

    徐世杨果断结束了这次午夜故事会,大声对意犹未尽的民兵们说道:

    “想听的话,等咱们拿下浮来山,老子再给你们讲。”

    等众人散去,他又悄悄对亲兵队的孩子们吩咐道:“今晚给医疗队上双岗,谁敢越线直接砍了!”

    “是。”老实本分的徐大认真的回答。

    ……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很慢。

    特别是江北这边,内陆坞堡之间的主要交流几乎完全基于每年一次的集市。

    因此,之前浮来山的几位当家只晓得今年鞑子的劫掠结束的特别早,至于原因,则是不知道。

    等到徐家的集市也匆匆结束,一大堆消息通过别家的坞堡或山寨,一起涌上浮来山,几位当家才得知,原来是徐家把鞑子打退了。

    与此同时,自家三掌柜下山换盐,被徐家砍了的消息也一起跟着上了山。

    过了没几天,徐家正在集结队伍,明显准备有所行动的消息也来了。

    “这徐家是要跟我们翻脸呐!”

    四头领燕顺站在定林寺大雄宝殿中央,大声叫道:

    “他们杀了老三!这是又要攻打山门啊!咱们可不能忍!”

    “四哥说得对!”体形矮胖的王英也跳了出来:“这徐家是欺到我浮来山头上来了,要是不把他们打回去,今后山下的坞堡怎么看咱们兄弟?恐怕一个个都不会按时交粮食袄衣了!”

    燕顺、王英与那脑袋挂在徐家坞堡墙上的郑天寿是一同落得草,互相之间的关系比另外两位头领亲密不少,因此,他们两个也是最想报复徐家的浮来山掌柜。
………………………………

第41章 矛盾

    “徐家的人多。”坐在上首中间位置的罗道人眯着眼,思索着说:“听说,这次他们凑了近万人,不可力敌啊。”

    徐家实际出兵不到4000,但为了震慑敌人和其他势力,对外宣传是一万人。

    “掌柜的,徐家上哪去找近万人?”燕顺急道:“我看那只是徐家放出来吓唬我等的假消息,他家能有五千人就不错了,这些读书人就是蔫坏!”

    “五千人也不少了,咱们山上一共才两千五百丁壮,只有他们一半。”二当家刘高接着说道:“我看,还是守好寨门即可。等到他们退兵,咱们到明年春耕的时候再下山,这才是必胜之法。”

    “对,老四老五,你们不必急于一时。”罗道人附和着二当家的意见:“不论是五千人还是一万人,出动这么多兵,徐家的粮草必然不多,咱们只要守个3、5天,徐家必然退兵!”

    “可是,若那徐家全力攻打一个山寨,咱们怎么办?”

    这才是燕顺王英想要主动出击的原因。

    浮来山上一共2500土匪,分成五个山寨,罗道人的山寨有800土匪壮丁,燕顺有500,其他三个山寨都只有400壮丁。

    瓜分了郑天寿的人口后,燕顺王英的山寨中,兵力增加到500人,平时这也就足够了,但此次,如果他们还是分别防守自己的山寨,那就是以1打10的悬殊差距,这种情况下,寨墙可不是那么可靠。

    何况,徐家手中有一些浮来山的俘虏,可以用来带路。另外他们本来就有人对浮来山的道路很熟悉,连熟悉地理的优势都指望不上。

    燕顺王英觉得,如果大家真的各自回家防守各自山寨,大概率确实如罗道人和刘高所言,徐家围攻个3、5天,就因为粮草不济而撤退。

    但在此之前,徐家打破1、2个寨子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哪怕只打破一个,也只能是他俩中的某个倒霉蛋。

    土匪就是这样,如果说豪强至少还有血缘关系为纽带,缓和各势力之间矛盾的话,匪首之间的利益纠葛和对立,只会更加难以调和。

    那些真信江湖义气的傻瓜,有一个算一个,现在坟头的草都比人高了,嗯,也不对,恐怕绝大多数连个坟头都没有。

    “如果老四老五你们怕徐家集中攻打一个山寨,那倒不如你们先搬到俺这里来好了。”

    二掌柜刘高阴恻恻的说:

    “咱们集中防守两个山寨,那徐家最多烧两个空寨子,等他们退了你们再回去。”

    听到这话,燕顺王英的脸色都变了。

    郑天寿一死,他的山寨、部下和财产就被另外四位掌柜的瓜分,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他们两个跑到罗道人和刘高的寨子里求庇护,就算不被吞并,也肯定会被扒一层皮。

    然后,重建山寨还需要钱,恢复实力都不知道得等到何时,更别说有机会扩充力量。

    如果他们答应下来,两个人将失去赶上罗道人与刘高的机会,永远被大掌柜和二掌柜压在下面。

    “大掌柜,你真不同意野战?”燕顺语气冰冷的说:“伤了咱兄弟们的心,可就补不回来了!”

    “补不回来你又想怎样?”刘高语气冰冷的说:“难道你还想投了那徐家不成?”

    “未必不可!”矮壮的王英猛然跳起来:“想吞下咱们兄弟的财产?也得看你刘高有没有这个胃口!俺们投了徐家一起打山门,你刘高第一个死!”

    “那我现在就要你的命!”刘高蹡的一声拔出佩剑,两人属下的积年老匪也各自刀兵出鞘。

    “住手!都住手!”

    眼看一场火并就要爆发,罗道长不得不站出来缓和局面:

    “都是自家兄弟,闹将起来平白让那徐家看了笑话!”

    “看笑话总比被别人铲了强。”燕顺摊牌道:“大掌柜,俺话搁在这,要不然咱们一起去跟徐家干了,要不然,俺们兄弟可要自谋生路了!”

    ……

    出兵是个很麻烦的工作。

    特别是徐家其实没人有指挥数千大军向一个目标前进的经验,因此,不管事先再怎么准备,设想的再多,部队还是走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最渴望战斗的徐世松所部,由于梁军老夫子不适合参与战争的事,因此他实际上指挥两个坞堡的民兵,仅从人数上来说,属于实力最强的那部分坞堡主。

    他来做前锋也能让人放心一点。

    给全军做后卫的,是徐世杨,他还要负责保护大车队的安全。

    然后,徐家其他堡主的部队就夹在两人中间,稀稀拉拉散了近10里之远,以至于兴冲冲的徐世松走到莒州城下的时候,徐世杨才刚刚离开1屯的北门不久……。

    这真是一场悲剧,如果对方有一支强军,不需要多,只要百十个精锐骑兵,绝对能击溃徐世松,然后一节节翻卷整个徐家的大军。

    好在徐家这一次的对手是土匪,没有能执行这样任务的部队,因此从第一屯到莒州城这段路,还是相当平静的。

    家主下令徐世松在莒州城扎营,等待后续部队。

    从莒州再往西15、6里就到浮来山了,徐睦江再怎么不知兵,也不至于让队伍用这种姿态去撞土匪的山门。

    此时的莒州城早已败落,虽然仍旧挂着一个县城的名号,但居住在城内的人口已经非常稀少,有统计的大概只有150户左右,全部属于一个姓范的大户人家,他们利用一节旧城墙拐角,圈出一块聚居区。

    除了两面围墙是砖石城墙以外,这范家聚居区其实跟城外面的坞堡也没多少区别,因此徐家之类的地方豪强喜欢称呼这里为范家屯。

    范家屯的主要田地都在城外,靠近洛水河,浇灌比较容易,因此产量不错,这范家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强大坞堡之一。

    不过,再怎么强大,也只是一个坞堡,占地面积只有旧莒州城的10分之一左右,徐世松一到,毫不客气的占据了城中剩下的破旧房子——城内好歹有一些断壁残垣可以挡挡风,靠着这里扎营,自然比在城外露营强的多。
………………………………

第42章 分享

    徐世杨护送着大车队到达莒州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站在一节城墙残垣处,可以清楚的看到范家占据的西北角那边,灯火通明,一些拿着草叉、木枪、镰刀等武器的堡民,正挤在的站在坞堡墙上,紧张的注视着徐家军这边的动静。

    很显然,那里也已经全体动员上坞堡城墙了。

    按理来说,作为同样受到浮来山骚扰的两家地方豪强,范家就算不箪食壶浆,至少也应该对徐家的军事行动感到欣喜才对。

    可是他们却对徐家表现出极大的警惕。

    这世道就是这样,除非双方关系十分亲密(比如有姻亲),否则强大的坞堡对弱小坞堡的态度,也不比土匪友善多少。

    如果有机会,徐世杨的父亲和大伯,怕是也不介意在攻克浮来山之前,先拿范家补充一下物资和人口。

    徐世杨摇摇头,汉人地方势力之间的提防越深,对他未来的计划就越不利,搞不好,将来他在有力量驱逐鞑子之前,得先发动一系列针对汉族地方武装的统一战争。

    那将是他最不想打,却又不得不打的战争。

    ……

    不知道是因为范家防守严密,还是老爷们不想在大战前另生事端,反正,这一夜双方气氛虽然紧张,却也没真的发生什么冲突。

    天亮之后,范家也看出徐家军没有找他们麻烦的心思,因此明显松懈了一点。

    一大早,范家一个耆老带着几个小厮,牵着两辆骡车给徐家军送来了“劳军”的物资——高粱饼子、加了盐的野菜汤还有一些鸡鸭和禽蛋(最后两样是专门给徐家堡主们准备的)。

    虽然没有酒肉,但一大清早就能吃到刚刚蒸出来,还带着温热气息高粱饼子和野菜汤,对常年处于半饥饿状态堡民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徐世杨自己分到一只烧鸡和两枚熟鸭蛋,他用手大概称量了一下鸡的重量,可能只有两斤多一点,闻着倒是挺香,可惜太瘦了。

    人就是这样,上一世,徐世杨极端厌恶那些饲料催肥的肉食鸡,他甚至觉得吃那种鸡肉跟直接吃纸的味道差不多。

    但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他又开始怀念起那些肥大的肉食鸡来了——至少分量十足,可以敞开大嚼啊!

    “老李!”

    徐世杨叫来负责辎重队的李木匠,把烧鸡递给他:

    “叫人把它剁碎了,加在大家的汤里。”

    “哎,好……,哎?”李木匠差点没反应过来:“少爷您不吃肉吗?”

    “怎么不吃?也给我来一碗菜汤,那里面不就有肉了?”徐世杨大大方方的说:“顺便把这俩鸭蛋给医疗队送去,告诉她们,想想办法,每人都要有一点。”

    将心比心,既然现在还无法同甘,那至少要做到共苦。

    公孙胜、李木匠等坞堡里的管理人员本来也有加餐,差不多就是一碗加了一块肥肉的重箩蒸饼这种水平。

    等李木匠把徐世杨的要求悄悄告诉几位队长之后,他们凑在一起互相商量一阵,觉得徐世杨这样做很有深意,值得效仿。

    况且他们几个下属如果吃的比徐世杨还好,会显得有些逾越,这可不是“为人臣”的道理。

    于是,所有人都把精致的早餐贡献出来,跟士兵们分享。

    ……

    一个十五屯的士兵瞪大眼睛看着手里的木碗,怀疑自己是不是昨天没睡好,以至于一大清早连伙食是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他用空出来的一只胳膊使劲揉揉眼睛,再揉一下……。

    嗯,似乎没有看错,碗里确实飘着大量油星。

    “哇……,今天有肉吃啊!”

    身边另一个民兵情不自禁的大声赞叹起来,这个人刚刚喝了一口汤,嘴里正有滋有味的嚼着一块鸡肉。

    “嗯……,好吃!嗯……,真香!”

    “还有饼子呐,快去拿!”又一个相熟的民兵急切的说道:“去晚了就没有了!”

    “每人一个饼子,怎么会没有?”

    “哎,你们不知道,少爷把他的肉和蒸饼都分给咱们了,每人只有一小块,分完了就没了!”

    “啊?”

    听到这话,民兵们赶紧跑到分饼子的辎重队士兵那里,正想往前挤,却被几个半大孩子挥舞木棍赶了出来。

    “排队排队!”一个亲兵大声嚷嚷:“少爷有令,不排队的没饼子吃!”

    几个昏头昏脑的家伙四处张望一下,这才发现,本屯的民兵都在亲兵的看管下,老老实实排队等着分吃食,他们这几个先去领汤的,乱哄哄的显得格外惹眼。

    本屯正在排队的民兵都在歪着头看他们几个,那表情,仿佛在看一群不懂礼貌的土老帽。

    虽然刚才他们也吵吵嚷嚷的都想先领到蒸饼(只有一小口的量,不过这毕竟是真正的精面,自然人人都稀罕),挨了徐世杨的亲兵一顿军棍才勉强排好队,不过这不妨碍他们鄙视后来的伙伴。

    “快些快些。”一个机灵的民兵大声催促前面的同伴:“你们快些拿了饼子去分汤,今天汤里有肉!”

    “哇~~~!”

    真是惊人的消息,轮到先来领饼子的民兵惊讶了,排队的人群骚动起来,人人都想快些拿了饼子好去喝肉汤,一帮亲兵赶紧冲上来,拼命维持纪律……。

    好不容易才把今早的伙食分发完毕,民兵们有说有笑的端着难得的精致伙食,跟相熟的邻居们坐在一起,准备开饭。

    “大家先等一等!”

    徐二站在高处,对着十五屯的民兵们大喊:

    “今天人人汤里有肉,手里有白面饼子,好不好吃啊!”

    “好吃!”200十五屯的民兵异口同声的回答。

    “别光顾着好吃,可要知道,你们今天吃的肉,白面蒸饼,都是咱堡主分给你们的!他今天吃的跟你们都一样!”

    现场安静了一些。

    有人看着手里的食物,若有所思。

    位置离徐世杨近一些的,看向这位年轻的堡主,看着他一口一口就着和他们一样的野菜汤吃高粱饼子。

    “俺跟你们说,当初就是堡主硬要去打鞑子,不给他们女人,这才保住你们的婆娘闺女!今天又是堡主把他的肉分给你们!这做人可不要忘本!”
………………………………

第43章 坞堡民兵

    听着徐二的话,徐世杨苦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叫把我的肉分给你们?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惊悚?’

    不过,徐二这小子确实机灵,他这一番宣扬,把徐世杨的小恩小惠发挥到最大功效。

    ‘嗯,看起来,可以给他安排一些别的工作。’

    比如徐世杨自己不好意思出面的捧哏……,啊不,是宣传工作。

    ……

    “堡主真是个好人呢。”

    赵珊把仅有的一小块白面蒸饼放进嘴里,一边细细的咀嚼,一边小声嘟囔着。

    上一次吃蒸饼时,她的父母、兄长和弟弟都还在,转眼间已经物是人非,赵珊只有跟妹妹赵珊拼尽全力活下去。

    “他不是什么好人。”赵琳却没有那么多感慨,这个还没长大的丫头片子毫不在意的说:“就是邀买军心罢了。”

    “不过还行,这年头,也只有这种人才能活的像个人样。姐姐你答应容嬷嬷算是做对了。”

    “琳琳你!你在胡说什么!”听到这话,赵珊的脸色瞬间变得红彤彤的,就像一个熟透了的大苹果。

    “说你的婚事,姐姐。”赵琳依旧一副无所谓的语气:“如果是大周如日中天的时候,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姐姐你嫁给这种人的,徐世杨是盛世贼寇,乱世枭雄,你嫁给他不会幸福的。”

    “不过现在不是盛世,你嫁给这种枭雄,最起码咱们有报仇的机会。”

    赵珊放下手中的木碗,一把把瘦弱的赵琳搂在怀里:“琳琳,你不要勉强自己,你是女孩子啊……。”

    “如果我是男人,13岁已经够格战死在坞墙那边了。”赵琳推开自己的姐姐,沉声说道:“那样就不用知道女人在乱世中的下场有多悲惨。”

    “琳琳,你……。”

    “你这个坏小孩!”

    赵珊重新把她拉进怀里,双手在赵琳脑袋上乱揉,把妹妹的头发都揉乱了。

    “啊啊啊,姐姐放过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㘗㘗㘗!

    一阵尖锐的哨子声响起,随后男兵那边传来徐世杨亲兵的催促:“准备出发!快起来,准备出发了!”

    赵珊这才放开赵琳,温柔的说:“琳琳,不要总说我,你呢?你总是想报仇,这样你将来怎么嫁人吶。”

    “快些准备吧,你忘记他定下的军律了吗?哨响三遍不到要受罚的。”

    “呀!差点忘了!快快收拾!”

    “姐姐。”

    “嗯?”

    “如果实在没有人要我,那我也嫁给他吧。”

    “啊!?”

    “姐姐你那么温柔,将来他娶了大妇有你好受的。”赵琳哼哼着说道:“咱们姐妹一起还有个照应,就是太便宜那混蛋了!”

    “你这个坏小孩,到底在胡说些什么啊!?”

    ……

    人类进步的速度很快。

    经过第一天的混乱之后,徐家军改变了行军方式。

    全军的战兵分成两队,分别在道路两旁荒芜的田地里行军,把中间的官道让给辎重队的骡马大车。

    官道虽然已经年久失修,路面变得坑坑洼洼,可好歹还有一条路,不至于过份磨损牲口的蹄子,也能给没有减震装置的大车稍微减轻一点负担。

    道路两边的田野早已荒芜,临近冬天的时候草木都已经枯黄,人走在上面也没有太多障碍。

    虽然只是行军队形被改进了一点,但这样安排确实让徐家军的队列变得严谨了不少——第一天那种拉长近10里的一字长蛇阵,被缩短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被认为具备相当高战斗力的徐世杨所部就被安排在最前面,跟斗志满满的徐世松隔着官道,并排前进。

    徐世杨骑在一匹老实的过了头的驽马上,尽可能让十五屯全部民兵都能看到自己——这也是坞堡民兵的特色,他们没有大旗,鼓舞士气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堡主始终身先士卒,而不是把民兵当炮灰。

    实际上,这一路行来,徐世杨大概总结了一些这个时代坞堡民兵部队的特点:

    1、战斗力很弱,但其实也没有堕落到“见贼逃者为上勇,望风逃者为中勇,误听逃者为下勇”的丢人地步。

    实际上,如果是坚守坞堡,民兵的勇气还是相当充足的。

    比如赵珊、赵琳她们家的赵家屯堡,根据徐世杨从鞑子手里救出来的幸存民兵的说法,当时鞑子来的很突然,几乎完全没有预兆,几十个骑兵就呼啦啦一下子从大门口突入堡内。

    即使这样,坞堡主、坞堡主的儿子、弟弟、侄子等坞堡主要管理人员依旧鼓足勇气拼死反击,直到全员战死之后,鞑子才真正取得胜利。

    实际战果不提,至少这份保卫家园的勇气还是值得赞叹的。

    2、虽说是疲敝不堪,但稍大一点的豪强家族,手下人口其实相当多,徐家这样的莒州第一,极限动员的情况下就能出动将近4000人,齐省那么多州县,再加上那些只有几个坞堡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