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

    听到命令,阿虎迭扔掉弓箭,抽出腰刀,跟在其他人身后向蒙兀人猛冲过去。

    人少打人多的时候,气势很重要,他们这边只有一条火枪,9张弓杀伤力不够强,而且对面蒙兀人也是射箭的高手,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对射就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还不如三波重箭给与敌人杀伤之后,立刻发动近战,彻底让敌人心理崩溃。

    实际上也确实如他们所想,蒙兀人突然挨了数轮近距离重箭平射,连续损失十多个壮丁(还有十多个妇孺被波及),还没能明白过来到底怎么回事,一群凶神恶煞的甲兵就挥舞明晃晃的刀刃扑过来……。

    这恐怖的场景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住的。

    ……

    泉城,徐世杨的办公室。

    “又是一起?”齐国第一任首相徐世杨看着手中的报告,皱着眉头问道:“这是第几起类似的事了?”

    一个下巴上留着漂亮小胡子的年轻官员立刻回答:

    “这个月第三起,今年已经有快四十次了。”

    “蒙兀人是不是疯了?”徐世杨惊讶道:“入侵我边境四十多次?”

    “今年我方有17人阵亡,100多人受伤,还有100多人被蒙兀人掳走。”还是那个官员回答道:“我方斩杀蒙兀人已经超过三百,抓了快一千人,缴获马匹五百,其他牲畜三千多,算起来我方是赚了。”

    不过蒙兀人还是不断进入冀省放牧,仿佛丝毫不把齐军看在眼里。

    “俘虏供述,他们以前也经常在汉人的田地里放牧,所以一点都不在乎。”

    另外,蒙兀人去年在辽阳损失惨重,许多部落已经损失了全部男丁,被别人吞并或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草原深处。

    另有一些虽然不至于那么惨,但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看到齐国这边的田地种着秧苗和苜蓿张势不错,就情不自禁的想要来占点便宜。

    现在,辽南方向正在对鞑子发动春季攻势,冀省驻军主力也出动向辽东发动进攻,因此那边的驻军人数不够,这也给了蒙兀人一些渗透的机会。

    冀省驻扎的将军们不得不把留守的部队分成小队,沿着长城不断巡逻,以驱逐过境的蒙兀人。

    现在成果还算不错,但很多人担心蒙兀人会出动大部队劫掠冀省,那就有些危险了。


………………………………

第472章 汉不可辱

    徐世杨略有不满的问道:

    “担心鞑子大规模进攻劫掠,林冲为什么不想办法主动解决问题?”

    那官员悄悄抬头,看了徐世杨一眼,片刻后低声回答:

    “因为那些都是蒙兀人,此时正是与女真鞑子打仗的关键时刻,林将军不敢擅开边衅。”

    齐国在冀省有两个野战军,军长分别是林冲和孙立,今年春季攻势,孙立带走了所有骑兵和部分步兵部队,越过山海关,尝试向宁远一代推进。

    而林冲负责留守。

    这个人上阵打仗水平不错,自身功夫更是高超,是个很强的战将。

    但性格有些温吞水,在有一条战线正处在战斗状态的情况下,他似乎很不愿意招惹新的敌人。

    何况,现在齐国有不少官员觉得,蒙兀人应该算半个盟友——毕竟他们也在跟女真人打仗,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告诉林冲,就说我说的,他性格太窝囊了!”

    徐世杨毫不客气的评价道:

    “如果他不能解决问题,我会亲自前往冀省!”

    “要跟蒙兀打仗?”那年轻官员追问。

    “你觉得蒙兀人敢跟我们打仗?”徐世杨反问。

    “他们未必不敢。”那官员说道:“即使经过辽阳之败,蒙兀的古尔汗现在还有10万左右的壮丁,此外还有山陕汉人能提供的部队,他们不敢打女真鞑子的话,恐怕就得想办法打咱们找补一下了。“

    “你叫张小宾,是吧?”徐世杨突然问了个与话题无关的问题。

    那官员略微呆了一下,之后才回答:“是,属下张小宾,总参谋部中尉参谋,现在负责情报分析。”

    说白了,其实就是情报数据的整理和管理工作,参谋部中有些军官戏称这是“大案牍术”,认为他们都是军队中的文官,是一群可有可无的人。

    不过徐世杨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他曾经多次对情报分析科的军官们强调:

    用数据说话!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在徐世杨面前可以畅所欲言。

    而且,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好的年轻军官提拔都很快,军官们在徐世杨面前很“受宠”,因此很多别人不敢出口的话,他们都敢在徐世杨面前直说。

    “就算林将军敢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他恐怕也没法获得太好的成果。”

    张小宾淡然说道:

    “何况,属下和情报分析科的同僚们都认为,最近几年,集中精力先对付女真鞑子,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战略。”

    “另外,蒙兀人小规模的抢劫,咱们损失其实并不大,田地里那点产出和被掳走的部分人口,通过抓入口的蒙兀人和他们的马匹牲畜,也能赚回来,这样下去咱们其实是赚的。”

    “你们这些人啊,让你们拿数据说话,却不是让你们变得完全没有人味。”

    徐世杨无奈的说道:

    “你只计算人口交换?我们被掳走1个人,抓回2个蒙兀人你就觉得赚了?”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赚!你们记住!汉人才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核心人口!而我们的核心人口太少太少,五个蒙兀奴隶换都是亏的!”

    徐世杨说道:

    “还有,我们在边境的人民不断遭受袭击,我们却不去反击,替他们报仇,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会一次次被削弱!今后我们再要求人民去边境开拓,谁会冒这么大风险响应?”

    “人民的信任是我们立足的基础!为了这个,我宁愿在跟女真鞑子开战的同时再跟蒙兀鞑子狠狠打一仗,让他们明白我们不可辱!”

    “汉不可辱!明白吗?”

    张小宾看着徐世杨,什么都没说。

    很久以后,他才敬了一个军礼:“属下谨记。”

    “明白就好,不过你刚才说林冲的力量不够?”

    “是,林将军现在只有相当于一个野战军,而且手中完全没有骑兵,小规模战斗或者防守胜率很高,但大规模主动出击作战容易吃大亏,更重要的是,林将军可能找不到蒙兀人主力在哪里。”

    “这个有些道理。”

    徐世杨想了想,下定决心道:

    “但这一仗无路如何得打!而且我们必须打出气势来,打疼他们!让蒙兀人痛彻骨髓!让他们永远记住这个教训!我们汉人不可辱!”

    “叫王启年来见我!这几年赚了这么多钱,现在该他表示自己的忠诚了!”

    ……

    上马贼大当家王启年现在已经转型成一个初级资本家。

    他经营着齐国与蒙兀之间的国际贸易,每年都能赚到十万贯以上的财帛,他把这些钱投入到武装自己的部下中。

    现在的上马贼已经有1000多武装骑兵,而且装备方面超过女真和蒙兀骑兵,骑术方面超过齐国骑兵,战斗力着实很强。

    王启年去年的时候已经正式向齐王效忠,理论上他的上马贼也是齐国军队的一部分,在骑兵主力前往辽东骚扰的时候,徐世杨自然想到了他。

    而且上马贼队伍中有很多蒙兀人,这年头这些游牧民没什么民族观念,对刚刚统一草原的古尔汗也没太多忠诚,全都是有奶便是娘的家伙。

    这些蒙兀上马贼对草原的道路和蒙兀部落所在地都非常熟悉,有他们带路,徐世杨认为自己有机会获取一次辉煌胜利。

    王启年自然不敢反对徐世杨的要求,一方面他是齐国的伯爵,半独立势力听起来好听,但朝廷拥有压倒性力量的时候,这种地位其实相当危险,因为这意味着齐国并未真的把他当自己人。

    他必须用实际成绩表明自己的忠诚,免得齐军把枪口对准自己。

    另外,王启年本人的经历,也让他对外族有着强烈的敌意,这几年赚蒙兀人的钱,不代表这敌意已经消失了,只是他把这种敌意深埋在心底,现在有机会,他当然愿意释放一下。

    他甚至提议,在主动出击之前,先跟山陕的汉军世候们联络一下,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们在齐国和蒙兀做出正式选择,如果他们能够明白齐军的战斗力,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就相当于不费一兵一组砍掉蒙兀人一只手臂。


………………………………

第473章 第一次扫北1

    不过,徐世杨认为,此次作战,最重要的其实是战役突然性。

    现在强迫山陕汉军世候站队,若是他们一定能投向自己这边倒是还好,若是有人做出相反的选择,他们就有可能提醒蒙兀人提高警惕,那样这次出击就有可能变成一场灾难。

    徐世杨是想给蒙兀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不是要给自己一记狠的。

    “这次出击之后再跟他们联络,让他们做出选择。”

    徐世杨说道:

    “这次如果能够取得胜利,我想到时候再傻的人也能看出大局。”

    山陕一代的汉军世候在大周南迁之前就跟蒙兀人有很深的联系,那个时候还只是经济往来。

    大周在江北全面崩溃的时候,那些汉军世候甚至出卖过周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西军。

    那之后,山陕汉军世候们又始终紧跟蒙兀人的步伐——哪怕是蒙兀人状态很差,被女真人欺负的十分凄惨的时候也没有改变。

    按照徐世杨的看法,这些人就是一帮汉奸,跟另一个时代明末的晋商没有太大区别,徐世杨早晚要清洗这些家伙。

    但是,他不想与这些汉奸爆发大规模战斗,因为这些汉奸手上的人民也是汉人,这些普通民众自然要跟世候们区别对待。

    更重要的是,以往那些年(现在也是)世候们完全不顾忌自己民众的怨气,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味的对蒙兀人退让,这虽然丢人,但确实让山陕两省一直没有遭受其他江北省那样人口锐减九成以上的大屠杀。

    因此,山陕地区的人口相对很多,齐军参谋部估计两省汉人人口在一百三十万户上下,人口应该在六百五十万以上,是齐国目前人口总数的两倍以上。

    徐世杨不在乎那些汉军世候,但他非常非常想把这庞大的人口财富尽可能完整的吸纳进来。

    因此徐世杨想着尽量通过显示自己的实力,强迫对方对自己妥协,避免与他们爆发内战。

    之后再通过别的方式清算世候的罪行。

    ……

    隆道五年五月,齐军在山海关一线和辽南、辽东同时对女真发起大规模春季攻势。

    攻击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干扰女真的春耕,尽可能消灭女真人口、杀死牲畜、焚烧存粮和村落,以削弱女真人的战争潜力。

    同时,以步兵为主力,山海关方向前推进到广宁一线,辽南推进到塔山铺一线,一路建设驻军要塞和屯堡,逐渐侵蚀女真鞑子设立的焦土地区,向辽中平原步步逼近。

    为了做到这一点,齐军先后动员了8成以上的骑兵和半数新军步兵,掩护两个战略方向各两千户移民前进。

    齐军实际出动兵力超过5万人,剩下的人马大都在各地防守,周边所有关注辽东局势的势力都觉得,齐军能够出动的机动兵力十分有限。

    然而,徐世杨偏偏选择在这时候发起另一场大规模进攻。

    首先,徐世杨在5月中旬下令大规模动员预备役和民兵,要求是冀省方向动员150个预备役连,350个民兵连共500个连五万人。

    齐省方向动员200个预备役连和400个民兵连共600个连六万人。

    辽南方向不动。

    这样,齐国一下就多了11万大军,这些部队不适合发动进攻,但用在本土防守没有丝毫问题。

    徐世杨用这些二、三线部队替换出冀省和齐省各军的85个神机兵连、35个选锋兵连和10个炮兵连,共130个连一万三千人,加上近卫部队、工兵部队的一千多人,蓝军旅两千人,陷阵兵两千人以及王启年的两千上马贼,共两万人的兵力。

    从各地抽调的野战军前往燕京集合,然后分兵三路,同时发动进攻。

    其中西路军七千人由林冲指挥,从永宁出发,顺着汤河北上。

    中路军由徐世杨亲自指挥,共六千人,从密云出发,顺着潮河进攻虎石哈、哈当和满套尔等蒙兀人聚居点,计划中路军和西路军在满套尔会师,然后继续北上。

    东路军单独行动,指挥官为齐国兵部尚书公孙胜,兵力七千人,从喜峰口出关,顺着滦河北上进攻承德。

    徐世杨制定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或驱逐长城以北一千里之内的所有蒙兀部落,如果有可能,就把沿途碰到的蒙兀人所占据的城市全部摧毁。

    ……

    五月底,齐军突然出关,三路大军在上马贼的带领下直扑蒙兀人的传统游牧地点。

    完全没有迷路之忧的情况下,分散在各地游牧的蒙兀部落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大多数时候,仅仅几百上马贼在少数齐军骑兵的支持下就能通过一次突击解除一个中等规模部落的武装。

    遇到丁口上千的大部落,就由骑兵牵制,步兵跟进消灭。

    齐军步兵每人自行携带五天干粮,强行军突击,消灭一个部落后,就把蒙兀人的牛羊全部杀掉补充口粮,马匹加强到各部队中增加机动能力。

    这次攻击,齐军完全不保留俘虏——除了被掳的汉人之外,所有蒙兀人,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处决,以免增加行军负担。

    ……

    仅仅二十多天时间,三路齐军已经抵达瀚海附近,在此期间他们先后毁灭大小蒙兀部落上百,各部汇总的战果是:

    消灭蒙兀至少一万两千帐,大约六万人口。

    解救被掳走的汉人(包括山陕汉人和少量其他民族奴隶)一万有余,获得马匹两万,杀死或缴获牛羊牲畜五十万以上。

    瀚海以南的漠南蒙兀几乎被突如其来的齐军杀成了一片白地。

    直到六月初,身处哈拉和林的蒙兀古尔汗札木合才意识到齐军这次攻击有多么狠烈,他匆匆召集蒙兀各部,集结起7万骑兵,与六月十二从哈拉和林出发,向南方挺近,准备与齐军决战。

    但此时齐军已经达成所有战略目标,与六月初十开始返回本土。

    六月十五,在靠近密云的虎石哈附近,会师在一起的西路军和中路军出动林冲和王启年率领的齐军骑兵和上马贼,对紧跟在部队后面的蒙兀军前锋发动一次反击。

    蒙兀轻骑兵损失上百,齐军和上马贼分别损失三十多人,双方暂时脱离接触。


………………………………

第474章 第一次扫北2

    隆道五年六月十八,密云(古北口)。

    蒙兀古尔汗札木合骑在马上,眯着眼睛看向不远处的汉人军阵。

    那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札木合从没想过有那支步兵能像眼前的齐军这样能跑,以至于他率领五万骑兵从满套尔追了上百里,一路追到这关口处,才算勉强追上汉人的后卫部队。

    札木合也算打老了仗的,他自然明白部队机动性的意义,何况对方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对战阵的需求高于骑兵,以这样快的行军速度抵达古北口后,还能迅速列阵,掩护其他部队入关……。

    这样的素质,隐隐让札木合觉得十分不安。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部下。

    除了五千怯薛歹还算装备完善,阵型整齐之外,其他部落来的牧民全都是一副乱糟糟的样子。

    大部分人都是破衣烂衫,大部分人只在外面套一件羊皮袄子权当是铠甲了,还有人穿着黑漆漆的看不清本来颜色的衣裳,一看就知道自从抢来后就从没洗过,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令人作呕的羊骚味。

    若仅仅是装备不行倒还好了,札木合悲伤的发现,很多牧民跟着来到这里,居然当着敌人的面下马到处寻找丰茂些的草甸,准备喂喂自己的坐骑。

    各部头人也没有约束部下的意思——这都到关口了,大家都认为,除非攻城,否则此次追击已经没法从汉人那里抢到什么战利品。

    而马匹是蒙兀人最重要的财产之一,追了这么久的路,饿瘦了都是自己的损失。

    这种心思下,打是不可能再打了,札木合咬着牙一定要追到这里,其实也是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他以前总是觉得自己与齐国有共同的敌人,因此可以算得上是盟友关系,这次齐军突然扫北,烧杀抢掠让蒙兀损失惨重,在他看来有些在盟友背后捅刀子的味道。

    因此札木合一心想要展现自己的力量,至少要震慑齐军,避免下一次在发生类似的事。

    另外,作为蒙兀人的大汗,他也需要展示自己的权威,属下部落被人烧杀自己却不出头,很容易让下面的人离心离德。

    然而真的追到古北口,札木合又后悔了。

    因为两军对比实在太过明显。

    眼前不远处的齐军摆出三个严整的步兵方阵,每个方阵一千人上下,方阵侧翼部署着令人头疼的火炮,看着足有三、四十门之多,齐军左侧是潮河,右侧有一群几百人的骑兵掩护。

    方阵背后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红色大旗和另外百多个骑兵,根据旗号推断,那个汉人传言中的天下第一名将徐世杨应该就在那面大旗下。

    旗帜的后面就是巍峨的长城,札木合不知道长城上面和关内此时有多少兵马、大炮在等着自己,他也不敢去尝试。

    然而这一对比,却给人一种蒙兀大汗带着五万勇士,却奈何不了三千多不到四千的汉人的错觉。

    这样一来,自己不仅没能赚回面子,反而显得更加丢人了。

    “唉……”矮壮的札木合深深叹了口气,打又不能打,退也不是时候,现在他能做的事不多了。

    “脱脱不花,你去,跟那徐世杨说,本汗要跟他谈谈,就在这里!”

    立刻有一个年轻的怯薛歹纵马上前,孤身一人毫不犹豫的径直向齐军方阵奔去。

    ……

    “你们的酋首要跟我谈谈?”徐世杨似笑非笑的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的蒙兀骑兵。

    “是我们蒙兀的大汗!不是什么酋首!”年轻的蒙兀人对此十分坚持,看起来是个聪明的,能够明白两个称呼之间的区别。

    “呵,行啊,我也想见见他,那就谈谈吧。”

    徐世杨满不在乎的答应道:

    “告诉他,允许带两个护卫,就在两军之间搭个棚子,我在那里请他喝茶。”

    茶在草原上是生活必需品,蒙兀人永远离不开茶,因此请喝茶(蒙兀人更喜欢吃茶)在蒙兀人眼里已经算是非常友善的示意了。

    年轻的蒙兀人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恭敬的对徐世杨磕了个头,表示承认徐世杨是与札木合平级的大人物,然后站起身准备回去。

    徐世杨有些好奇的在他背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脱脱不花·蔑里乞,古尔汗帐下怯薛歹千户长。”那年轻人回答。

    “呵呵,是个好名字。”徐世杨意义不明的笑道:“小子,记住,若是在你们那里混不下去,可以来投靠我,虽然不会给你这么高的地位,但在我们齐国,有本事的人不管出身如何,总是能出头的。”

    听到这话,脱脱不花明显呆立一下,他有些不明白这话到底什么意思,不过听起来不算坏话,于是躬身致敬道:

    “谢主子隆恩。”

    ……

    脱脱不花走后,一直站在徐世杨身后的王启年问道:

    “首相大人很欣赏这鞑子?”

    “不,我不喜欢他。”徐世杨笑道:“我只是对有些事很好奇罢了。”

    “什么事?”

    “没什么,你不懂。”徐世杨拒绝解释,他转移话题道:“叫上林冲,我们去跟那札木合谈谈。”

    ……

    大约两刻钟后,蒙兀人在齐蒙两军正中间的草地上搭起一个四面通透,只有顶盖的大棚子。

    徐世杨则命人在其中准备好茶点,然后带着王启年、林冲两人在这大棚子里会见札木合。

    在徐世杨眼里,札木合是个典型的蒙兀贵族:

    大饼脸、眯眯眼、身材矮壮、罗圈腿,身上穿着淡金色的鱼鳞甲,还有一个大大的护心镜,铠甲里面是质地不错的丝绸衣裳,头上带着女真样式的铁盔,顶上用一根避雷针高高挑起一撮黑色的马毛。

    札木合身上佩戴着不少金珠首饰,腰间的弯刀柄和鞘也都镶嵌着名贵的宝石,这身打扮与他那些穿破羊皮的手下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对比,徐世杨穿着普通的齐国野战军红色军装(此时新军还没有军礼服),腰间束着牛皮武装带,上面挂着制式燧发手枪、一柄倭刀、牛皮子弹盒等零碎。

    徐世杨穿的是千层底布鞋,打着绑腿,没有穿铠甲,只是带了一顶半圆铁盔,整个人显得十分朴素,论着装还没他身边的王启年华贵,但整个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