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世柳被忽悠的热血沸腾,他很羡慕刚才徐世杨一出场就镇住上百人的样子,作为一个中二少年,他觉得那样很酷。
‘如果我这次真能留下一半倭寇,我想其他家的坞堡也会仰视我吧?’
……
“徐家什么时候养骑兵了?”
“那有什么奇怪的,没听说吗,徐家三郎杀了一整个谋克的鞑子,光正经的战马就缴获好几十!”
“二十个骑兵,这还只是二房的人吧?徐家长房三房还有一些?就算有马,他们怎么养得起?”
“浮来山!他们攻破了浮来山!那罗道人十年的积攒,不都落到徐家手里了?”
“这话说的在理,要不然徐睦泽那厮哪来的金银在江南逍遥。”
“都怪徐睦泽!要不是他漏了富,何至于引来这么多倭寇!”
“咱们就这样帮徐家拼命?能有啥好处?上了阵死的可都是自家儿郎!”
“怕什么!没听那徐家三郎刚才怎么说的吗?跟我来!那自然是他打头阵,咱们只给他掠阵就好!一骑抵五步,嘿嘿,咱们今天开开眼,看看这徐家雏虎到底有多大本事!”
……
日照港再次打退了倭寇的进攻。
只是,此时最重要的防线——土墙已经被倭寇挖塌了很长一段,还有几处也被挖出几个大洞。
就在刚才,一帮挥舞倭刀的倭子精锐怪叫着从土墙缺口处冲入堡内。
这些倭子个头不高,但刀法娴熟,跟个猴子似得又叫又跳,不时挥出一刀,登时就有一个民兵惨叫着倒地。
那倭刀极其锋利,弧度很大,轻轻划在没有甲的民兵身上,就是一道慑人的血口子。
而且砍兵器也很顺手,每当一阵刀光闪过,地上总是洒落一地被斩断的长枪柄和人的胳膊。
就那么二十几个倭子,打的上百民兵节节败退,眼看大事不妙,最后还是日照港的主人,张家家主亲自带全部子侄、家丁反扑,大家一拥而上,才把这伙倭子赶出坞堡。
战斗间隙,张家家主阴沉着脸在土墙垮塌处巡视,指挥老弱妇孺一起动手,想办法在这里垒一道矮墙,哪怕很矮很矮,也比直接跟倭寇拼刀子强一些。
“爹,这一次咱家死了快三十个了!”家主的长子凑过来,语气沉痛的说:“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是啊,爹,咱这是用自家的命去保徐家的财货!”另一个儿子忍不住大声叫道:“咱把徐家的船都交出去吧!这样他们也该退兵了!”
“胡说!”张家家主忍不住呵斥道:“为父跟你们几个说过多少遍了?只要交足了钱粮,进了日照港,咱张家拼了命也得护着!否则今后谁还来咱家停泊?”
张家控制的耕地很少,而且产量比内陆还要低一些,如果不是靠着港口收停泊费,他们根本站不住脚。
家主很清楚,仅就港口条件来说,日照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北面的旅顺,南面江南的那些大港口就不提了,哪怕同属齐省的登州,也能稳压日照一头。
这样之所以还有人来日照停泊,纯粹就是张家一直严格保证在自家港口停泊的货船的安全,而且也不乱收费。
如果连这点坚持都没有,日照根本无法作为一个港口继续存在。
………………………………
第76章 开打
“坚持住!”
张家家主鼓励自己的几个儿子:
“徐家肯定不会眼看着他们的船队落入倭寇手中,所以他们必然会来救援。”
“我估计,最多5天,也许三天,咱们就能看到他们的前锋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说把什么人送给倭寇,否则徐家几千兵过来问罪咱家一样过不去!”
最后这个理由说服了张家的头目们。
倭寇得了财货,一转身上船走了,剩下他们老张家怎么面对徐家?还能把坞堡搬到船上不成?
到时候,他们就要独自面对能灭了浮来山土匪,甚至能打败鞑子,而且处在盛怒之中的徐家军了。
“孩儿们知晓了。”
张家的子侄们低着头,闷闷的回答。
“孩儿还是觉得顺不过这口气来……。”
有人小声嘟囔着:
“咱家死这许多人,那徐家也不会给咱什么补偿……。”
“唉……。”张家家主也无奈的摇了摇头:“咱家占着这日照港,本来就不能只吃肉不吃亏啊。”
“老爷!老爷!”
一个满脸烟尘,衣服上还沾着血迹的壮汉小跑着来到张家家主身边,大声禀报:“援军来了!那倭子集了几百兵,北面去了!”
“哦?”
张家的首领们精神一震,纷纷跑到土墙墙头,向北面望去。
果然不错,原本散落在土墙外面的倭子已经少了很多,站在高处,还能看到一股大部队正向北快速离去。
如果不是援军来了,倭子应当不至于调遣这样一支生力军离开主战场。
不过,这个时候,来援的人是谁?
“是丁家、王家、鲍家那些人?”一个充满疑惑的声音响起。
“那些胆小鬼,要来早来了!”家主长子不屑的反驳道:“他们就躲在5里外的地方,已经好些时日了,这时候怎么会突然冲过来?”
“那是徐家的人到了?”
“他家离得远呢,哪能这时就到?”
按张家自己的估算,如果徐家收到消息就立刻扔掉农活开始集结,再赶到这里跟王、丁、鲍家的坞堡兵会师,休息一日后奔赴战场,应该需要7到10天左右的时间。
而现在,时间不过过去区区5天而已。
“不是那三家,也不是徐家,那会是谁?”有人急道:“难不成朝廷派人来了?”
“去去去,P个朝廷,朝廷已经有10年没过江了,怎么会来这日照?”
“别吵了,他们来了。”张家家主指着北方视线的尽头,那里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排小黑点。
正向北方前进的倭寇突然发出一阵渗人的嚎叫声,显然他们已经看到来者的摸样了。
像以往的几次战斗一样,徐世杨跟在进攻的队伍中。
只是这一次,方阵中已经裁汰了刀盾兵,为了与周围战友们配合,他没有携带那柄碍事的虎牙大刀,而是举着一根与其他民兵一样的长枪。
作为总指挥官和新军的精神支柱,徐世杨的长枪上挂着那面纯红色旗帜,此外他还穿着那套银光闪闪的铁札甲,在周围只有锁子甲和皮甲(童谣缴获自鞑子)的民兵中,显得格外令人瞩目。
经过一个冬天的严格训练,现在新军已经不需要听着徐世杨的口令5步一整队了,但他嘴里仍然叼着竹哨。
100人的队伍排成密集阵型,火枪手在前,长枪兵在后,根据哨声,以大约每分钟70步的速度快速前进(与腓特烈的步速相当)。
101人的新军后面,是乱哄哄的坞堡联军,由于徐世杨急于交战,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全部集结,目前只有大约7、800人的样子。
部队的最后,是23个骑兵,徐世杨把自己的战马给了徐世柳,让他负责骑兵部队的指挥。
实际上,与那些以为他们兄弟正在争家产的人想的不同,徐世杨其实蛮喜欢这个弟弟的,这孩子会骑马(虽说骑术比真正的骑兵差得远),读过书,种过地,也杀过人,除了经验不足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缺点。
而现在他身边的栾廷玉和孙立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辅佐他指挥骑兵,能让这个中二期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再经过几次类似的场面,让他攒足经验,在这个时代这孩子绝对称的上人才。
所以,身边极度缺乏帮手的徐世杨不介意好好培养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两个人都有远大前程的情况下,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为徐家二房那点财产起什么争执。
四家联军的对面,大约800左右的倭寇正嚎叫着集结在一起,迎头向这边走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百十个手持倭刀的浪人,他们是倭寇军中的核心和支柱,性质上相当于基层军官或者将领的亲兵、家丁之类。
跟在浪人后面的海盗,就显得比较杂乱了,从装备上看,长柄镰刀、抓钩、竹枪、汉式腰刀、扶桑样式长枪等各式各样的武器都有。
唯一的统一特色是都没有盔甲,甚至很多人连一身像样的衣裳都没有,就随便捆着一条兜裆布,大声吆喝着跟在队伍里。
倭寇之间同样互不统属,他们大多是响应所谓“大统领”的号召,来日照赚一票的,因此集结速度也不快,到现在,两军距离已经只剩大约1里距离的情况下,仍有小股倭寇匆匆汇入队伍中。
敌人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但人越多,他们的阵型就显得越混乱,除了排头的百多个浪人之外,其他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挤成一团,与阵列严整的新军形成鲜明对比。
新军侧翼,解珍解宝呐喊一声,各自率领4个侦察兵快速越过本阵,他们全都持弓在手,任务是主力交战前动摇对方的军阵。
侦察兵成散兵线状态,靠近到70步左右,随后蓬蓬蓬熟练的向倭寇抛射轻箭。
一整个冬天的狩猎行动,让这些强壮战士的射术有了很大提高,鞑子那制作精良的角弓轻易把锐头轻箭抛过70步距离,恶狠狠砸在倭寇头上。
敌阵中瞬间响起一片惨叫,浑身上下完全没有任何防护的海盗被射的鸡飞狗跳。
几个善射的倭寇赶紧跑出己方阵列,用狭长的倭弓还击,但侦察兵最少有一套锁子甲,倭寇那单薄的竹片弓完全无法对他们造成有效伤害。
………………………………
第77章 齐射
散兵对战中,既缺乏类似训练,手中装备也不够专业的倭寇被打得苦不堪言,不断有人中箭倒地,甚至还有绊倒同伴的。
倭寇的冲击阵型变得更加混乱,前方浪人依旧走的飞快,但后方那些普通海盗开始犹豫,许多人走着走着,居然混到后排。
“不准后退!”
随着一声怒喝,几个走在最后的倭寇身首分离。
这倭寇的大统领带着二十几个穿着竹木盔甲,手持雏刀的光头壮汉赶到战场。
这些壮汉是一向宗僧兵,倭寇大统领最信赖的战士,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在这几千人的海盗团体中都算得上出类拔萃,而且这些僧人自持有“佛陀菩萨庇护”,战斗中总是显得十分狂热,因而被扶桑本土的大军阀们视为心腹大患。
不过,这些僧兵的存在,对那些势力不强,或者与一向宗关系较好的军阀也有一些好处——只要表示一心向佛,并把劫掠来的财物上交一部分作为“佛产”,他们就能得到僧兵的武力支持。
此外,精神上的藉慰也是非常重要,越是双手沾满血腥,就越期望在临死之前“放下屠刀”,然后“立地成佛”。
这股海盗中的僧兵就是这种情况,所谓大统领是虔诚的一向宗信徒,每次劫掠都会把2成的战利品敬献给寺庙,因此身边始终能够跟着2、3十个僧兵,这些人既能充当护卫,也可以作为督战队使用。
随着对方主将出场,战斗迅速进入决胜阶段。
解珍回头看看身后己方阵列的距离,觉得双方已经离得足够近了,于是发一声喊,在解宝的应和声下,兄弟俩各带着4个散兵向两边迂回,露出徐家军严整的正面。
距离50步,前排浪人开始加速,个子不高的他们如同一群挥舞兵刃的猴子,半跑半跳着向新军扑过来。
嘘!!!
竹哨发出一阵急促的声响,随后,哗啦一声,新军阵列瞬间止步,紧张的氛围中,徐世杨居然还能感到一阵难以抑制的自豪感——今天新军立正的速度和整齐度比上一次打土匪时强了很多。
徐世杨微微张嘴,任由嘴里叼着的竹哨掉在地上,随后发出一声大喊:
“木炮射击!”
轰!轰!
两声巨响,阵线左右两翼架在手推车上的木炮同时发出怒吼,总重约6斤的碎石子如同暴风一般打向倭寇阵列,瞬间刮倒整整两排人!
为了防止炸膛,木炮的装药量只有同口径金属滑膛炮的一半左右,因此初速不高,而且石制霰弹的杀伤力也并不强,但近距离轰击密集的无防护目标,仍能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前排火枪射击!”
徐世杨继续发布命令,声音大的嗓子都有些哑了。
随后就是一阵密集的滑膛枪爆响,前排的十杆火绳枪顺利击发7只,作为一种第一次参加实战的武器,这成绩还算不错。
对面有3个人被击中,惨叫着跌倒在地。
“装填!”
新军目前只有10支火绳枪,火门枪的射击条例更是规定野战进攻中,每人只准在10步外开一枪,根本无法玩什么三段射之类的花活,一轮射击后,火枪兵就老老实实站在原地,开始重新装填弹药。
两侧散兵开始用重箭平射倭寇,这种距离上攻击无甲的敌人,弓箭手的表现反而超过火枪兵,因为他们对敌人同样致命,射速却要快许多。
倭寇经过两轮远程火力打击,前排精锐浪人损失惨重,不过大部队在僧兵的逼迫下,还在前进。
他们不知道对面那种声光效果俱佳,实际杀伤力也很惊人的武器到底是什么。
只是作为在常年海上讨生活的汉子,逃跑根本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之内——在船上,危急时刻想要独自逃走是不可能的,打不过的时候,要不就整船人一起逃走,要不就整船人谁都逃不掉。
现在倭寇一方人数还多,许多人认为己方还有胜利的机会,因此大声吆喝着继续拉进距离,准备白刃战。
“不要害怕!前进前进!杀光他们!”
各股倭寇的小头目逐渐来到队伍最前方,代替折损近半的浪人鼓舞士兵继续冲锋。
距离十步,他们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对面新军士兵的眉眼。
‘一群孩子?’有人忍不住想:‘这么年轻?能打仗吗?’
随后就是另外两声炮响。
这次,新军左翼那门木炮依旧装填霰弹,如雨般密集的碎石子劈头盖脸的砸过来,十几个倭寇齐刷刷倒在地上。
而右翼的木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操作者太过紧张,居然选择了一门经过双重加固,用来发射实心弹的马克2型。
这枚三斤重的圆形花岗岩炮弹斜着劈入倭寇队形,揍飞2个脑袋,砸断3根腿骨,重新弹起后又把一个倭寇的胸膛砸的血肉模糊。
看着到处乱飞的倭寇肢体和武器碎片,徐世杨发现,原本这些用来对付坚固目标(如攻城器械、城门寨门以及小型船舶)的实心弹,近距离射击人群效果似乎也不错。
第二轮炮击过后,倭寇前排的精锐损失惨重,后方杂鱼们不可避免的动摇起来,稍微靠前的家伙不自觉的开始向后退,而后排的家伙在僧兵的压迫下只能向前冲,整个倭寇阵线拥挤成一团,变得进退两难。
“开火!”
徐世杨按照战前的设想,按部就班的执行最后一轮远程打击,重新装填的十杆火绳枪和早已准备就绪的二十杆火门枪同时开火,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倭寇阵线犹如一个不会动的死靶,比训练场上射击草垛也没差多少,因此,新军火枪手取得了惊人的命中率——大约15人被击中,其中包括一次击穿后的二次杀伤。
这轮齐射摧毁了倭寇的士气,两侧散兵射来几只重箭,又放倒对方3人,倭寇前进的势头被彻底止住,所有敌人都开始向后倒退。
“火枪手退后,上刺刀!长枪手向前!”
徐世杨沙哑的嗓音再次响起,火枪手立刻转身从后排长枪兵留出的空隙中退到后排。
前方,在徐世杨手中旗枪的指引下,五十根长枪同时放平,闪烁着寒光的枪尖直指倭寇胸膛。
“突击!”
………………………………
第78章 获胜
对付无防护、无重武、无骑兵,只以刀术见长的小股敌军,戚继光的花装鸳鸯阵比徐世杨现在采用的纯装方阵好用很多。
但徐世杨的主要敌人不是倭寇海贼,将来他要面对的主要对手还是以骑兵闻名天下的各路北方鞑子。
而且新军目前只能算是刚出生的婴儿,装备、补给、训练、人员补充都是大问题,实在没条件去玩训练和装备更加复杂的鸳鸯阵。
好在,现在徐世杨面对的敌人,对火器的了解实在太少(所有倭寇都是第一次面对火药武器),以密集队形送死一样直直冲到炮口底下,很轻佻的把主要精锐葬送了。
新军长枪兵开始前进后,倭寇已经濒临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鸳鸯阵还是纯装方阵,其实都没有太大区别。
海贼所谓不轻易溃逃,毕竟也是有一个底线的,800多人的迎击队伍,在木炮火枪弓箭的轮番打几下,已经损失接近一成,而且大多是最精锐的浪人或者小股头目。
倭寇主阵已经失去指挥,面对逐渐逼近的枪尖,很多人精神崩溃,有的人试图转身逃走,也有少数人歇斯底里的嚎叫着,挥舞武器不成章法的扑过来。
这些零零散散的倭寇完全无法对密集枪阵构成威胁,很快就被全部戳死在阵前。
距离五步,徐世杨发出一声呐喊,长枪兵开始快速冲刺,锐器入肉的噗噗声不绝于耳,挤在一起无法躲避的倭寇被扎的哭爹喊娘,鲜血飘散中,甚至有许多人像糖葫芦一样被串在一起!
长枪兵一轮刺突,倭寇彻底崩溃,后排不知是谁用扶桑话大喊一声,所有人都开始转身逃命,在海盗后方督战的僧兵大吼着砍杀溃兵,但他们只有20几人,在数百溃兵面前没有太大意义,很快就被淹没在汹涌的人潮中。
“追击!”
徐世杨发出最后一道命令,长枪兵松开双手,任由还串着倭寇尸体的长枪落在地上,他们也不拔枪,各自抽出腰刀或斧头,齐声呐喊着向倭寇追去。
随后是那些仍在懵懂中的其他坞堡联军,这些民兵跟在新军后面,到现在没反应过来,怎么前面徐家的人刚一停下,战斗就变成了追杀?
不需要刀刀到肉的拼一回?乒乒乓乓一顿声响,倭子就崩溃了?这真是打仗?打仗有这么容易?
不过事实就在眼前,倭子确实已经开始逃了,民兵进攻力度并不强,但追杀逃敌还是会的。王家、丁家、鲍家堡主们看准时机,发一声喊,民兵们呼啦啦全跟着长枪兵一起冲了过去。
徐世杨站在原地,费力的把旗枪从两具串在一起的倭寇尸体上拔了出来——这上面有他的军旗,不能像其他长枪一样随手扔在地上。
何况追杀这种事,也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实际上,就连那些以亲兵为基础组建的新军火枪手,也并未参与追击,他们双手紧握上了刺刀的火枪,护卫在徐世杨左右。
片刻后,徐世柳、栾廷玉、孙立三人率领的亲兵从徐世杨身边呼啸而过。
“三哥!我去追杀逃敌,放心吧,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去吧。”徐世杨小声回了一句,每场战斗下来,他的嗓子都挺疼的。
‘该准备更多信号了。’徐世杨心想:‘只有一把哨子,能够传播的信息是在太少,剩下的就只能依靠扯着嗓子喊,现在新军只有一百人还凑合,等人再多一点,外围的人都听不到我说的是啥。’
……
野尻正川拼劲最后的力气,不断驱动自己那一双短小的罗圈腿,跑在溃兵最前方。
刚才跟新军迎面对冲的时候,他作为刚刚晋升的中等头目,也站在前排,而且奇迹般的在头两轮远程打击中幸存下来——当时他身边的一个家伙,面部直接被15毫米火绳枪的铅子击中,整个脑袋都被打成四散飞溅的烂西瓜。
然后野尻就知道,今天事情不妙。
与别人不同,真正出身武士世家(虽然只是不值钱的下级武士次子)的野尻有一些陆地战场逃命的经验。
当其他人还在犹犹豫豫的前进时,野尻突然颤抖一下,装作被击中的样子,直挺挺摔倒在地上。
果不其然,之后己方主力遭受到更大打击,毫不意外的崩溃了。
这时,又是野尻第一个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向后奔逃。
也是他第一个用扶桑语发出:“败了,快逃命啊!”的呐喊,提醒不知所措的傻瓜们转身逃命——不是因为他对傻乎乎的“战友”们有什么怜悯,纯粹只是因为主阵不崩溃,他自己一个人无法突破僧兵督战队的阻拦。
最后,做了这么多事,野尻当然也是第一个对僧兵督战队拔刀,并且第一个突破阻拦线的倭寇。
现在,只要回到船上,他就可以逃出生天了。
嗯,别人这次或许没什么收获,但他野尻已经十分满足,因为他从高丽海寇那里抢到一艘板屋船,这个成果已经算非常丰厚,就此结束劫掠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至于水手,随便找几十个人就成了,板屋船不需要太多人手就可以操作。
野尻身形有些肥胖,跑的时间久了,有些气喘吁吁的,不过主战场离海边并不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