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5个人?”

    徐大错愕的问了一句。

    20个壮劳力,徐世杨一句话就要杀5个,未免有些可惜。

    “杀5个!”

    徐世杨冷冷的重复这自己的命令:

    “剩下的人再分3组,每组5个人,拉去干重活!”

    20个鞑子,对一个小小的屯堡来说,数量实在太多了,如果今后有其他鞑子来攻,很难说他们会不会群起响应。

    那就不如直接用雷霆手段,现在就震住他们。

    十三年前,大周的军队主力北上,与关外涌入的女真鞑子军队决战,结果惨败,17万大军幸存者十不足一。

    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北方各路蛮夷:辽东来的女真,草原来的鞑靼,西北来的党项,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鞑子,一次次涌入中原的花花世界,杀戮、劫掠。

    朝廷军队一败再败,对鞑子们没有一点办法,以至于最后甚至不得不撤出旧京南渡,将整个江北丢给异族糟蹋。

    如果不是各路鞑子之间也是打得不可开交,如果北方有一个统一的外族政权——不管是鞑靼还是女真,甚至党项,有能力控制几成无主之地的江北沃土,徐世杨觉得,就江南那帮废物点心,恐怕早就像自己前世的南宋南明一样被鞑子灭亡,导致神州陆沉了。

    即使那个被徐世杨蔑称为南周的政权还能苟延残喘,之前十几年的军事失败,也已经磨掉了汉人的自信心。

    女真说他们满万不可敌,汉人不敢反驳,因为打不过女真。

    鞑靼说他们天下无敌,汉人不敢反驳,因为打不过鞑靼。

    甚至党项说他们对汉人可以以一敌五,汉人同样不敢反驳,还是因为打不过党项。

    还有羌人、吐蕃人、回鹘人,还有被女真征服的渤海人、契丹人,甚至渡海而来,趁乱打秋风的高丽、扶桑海盗。

    只要是外族,都觉得他们可以在汉人身上狠狠咬一口,都觉得汉人经过十几年的失败,根本不敢反抗!

    汉人也确实不敢反抗,如果鞑子不攻击坞堡,不把汉人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那些平时人五人六的堡主们只会双手奉上女子钱粮,请求路过的鞑子们高抬贵手。

    这也是海呼里如此大意的重要原因——徐世杨像其他汉人头目一样上缴了赎命钱,因此海呼里觉得他跟其他汉人头目一样是个懦夫。

    可惜,他并不知道,徐世杨的身体里住着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灵魂,这个灵魂穿越前正处在青年期,爱好军事和历史,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
………………………………

第11章 杀鞑子

    徐世杨不打算承认鞑子们得意洋洋的宣传,他想的是“振大汉之天声”,因此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放过这伙过于自大的女真鞑子。

    战斗过后,他还打算用一切方法,消除自己手下的堡民对鞑子的恐惧。

    哪怕这种方法以前世的眼光来看,非常非常不人道。

    话又说回来了,这个人真的会吃人的世界,哪有什么人道可言?

    徐大带着徐十五、徐十七、徐二十等几个孩子,连敲带打,让剩下的20个鞑子俘虏站成一排。

    然后他亲自动手,从中挑选出5个看起来较为虚弱,估计干不了太多重活的,押着他们跪倒在徐世杨面前。

    这几个鞑子刚才眼睁睁看着徐世杨毫无理由的杀死了一个同伴,现在被单独带出来,他们大概也能想象的到,自己的下场绝对不会很美好,因此一个个露出恐惧的眼神。

    “哈哈哈!”

    徐世杨仰天大笑:

    “还敢吹什么满万不可敌!原来你们T M的也知道害怕!”

    “徐大,把这五个全都给老子吊起来!”

    “遵命!”

    原本喧闹的晒谷场上渐渐安静下来。

    十五屯这里不是没公开杀过人,实际上,仅仅徐世杨接管这里的10个月时间,平均每个月都要杀1、2个人,有时候是因为有人偷别人粮食财物;有时候是有人跟人起了纠纷杀死邻居;更多的是不好好干活,整天只想着逃跑的新来流民。

    不管什么原因,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都是汉人,还没有一个外族。

    因此,这是徐家十五屯,不,是整个莒州所有坞堡,第一次公开处决鞑子。

    而且一次就要杀五个人!

    这几个鞑子被恶狠狠的少年扒的光溜溜的,头朝下倒吊在晒谷场边上的几个架子上。

    鞑子确实感到害怕,两个看起来年纪轻的,甚至已经痛哭出声,还有一个干脆尿了,腥臭的味道随风飘扬。

    徐世杨很满意这几个鞑子丢人的表现,如果他们宁死不屈,大声叫骂,他自己反而不好下台了。

    “昨天没有参战的壮丁!全都出来集合!”

    徐世杨拄着长刀,恶狠狠的命令。

    村子里自然没有人敢违逆这个连鞑子都敢杀的牛人,昨夜没有被选中出击的150多个壮丁全都站了出来,在徐世杨面前排成三排并不整齐的横队。

    “给他们每人发一把刀子!”

    几个亲卫立刻跑过去,把一把把从鞑子身上搜来的小刀塞进这些村民手中。

    其实,这些刀子就是鞑子吃饭时用来割肉的餐刀。

    “每人上去刺一刀!”徐世杨再次下令:“一个一个来,你们自己决定刺谁,但是必须见血!”

    “徐大徐二,你们带人看着,谁下不去手或者没见血,就抽一棍!然后让他继续刺,到见血为止!”

    徐世杨的孩子亲卫们提着用来架火门枪的木棍,一个个挺胸叠肚来回扫视村民和倒吊着的鞑子。

    这些村民没被选中参加昨天的攻击,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们要不就是被鞑子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对鞑子出手,要不就是太过虚弱,根本无力参战。

    在这混蛋世道,徐世杨需要消除对鞑子的恐惧心理,哪怕用这种手段,杀人练胆!

    当然,留下的人中,也有几个身体素质不错,也不怎么怕鞑子,但他们是“技术人才”,徐世杨怕他们上战场被流箭所伤,那实在得不偿失,因此把他们留在屯堡里。

    这些人当中,手段最很辣的,是一个道士,他自称公孙胜,在崂山上挂单,因为这世道出家人也没吃食,只能下山来找活路。

    徐世杨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也不知道这伙计是不是那个“入云龙”,不过公孙道长确实有点梁山好汉的狠辣劲,而且,他虽然不会道术,但却懂一点炼丹之术。

    换句话说,在徐世杨的指导下,公孙胜会配制火药!

    这样的宝贵人才,徐世杨当然不会舍得把他带到战场上去,但这个人确实没有其他村民对鞑子的惧怕心里。

    徐世杨对他使了个眼色,公孙胜很自然的第一个站出来。

    这个冷血道士狞笑着将餐刀刺入一个年轻鞑子的小腹,那鞑子凄厉的惨叫一声,刀子拔出来的时候,连站在10步之外的徐世杨都能清楚的看到一股血箭从鞑子身上激射而出。

    血腥味开始在这小小的晒谷场上蔓延。

    “好!赏!赏5升粮,5尺布!”徐世杨大声给公孙胜鼓劲。

    唯唯诺诺的村民眼中,开始显现贪婪的火焰。

    就连昨夜参战的民兵,此时也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懦弱的家伙。

    “一刀见血的,每人赏2升粮食!”

    在榜样的带动和物质的激励下,村民们渐渐围了上去,双手紧紧握住小刀,甚至把自己的手指都捏的发白。

    第一个村民狠下心来,奋力将小刀扎进鞑子的胸膛。

    鲜血喷涌而出,溅了他满头满脸,那村民呆呆的看着正在抽搐的鞑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刚刚亲手杀了人——而且还是杀了一个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人。

    “干的好!”徐二在他耳边大吼一声:“两升粮食,记住是堡主赏的!”

    听到真有额外的粮食可拿,那村民立刻恢复了精神,他把沾满了血迹的小刀还给亲兵,自己咧嘴笑着领粮食去了。

    两升粮食也不算少,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救一条命。

    徐世杨欣慰的看着徐二,这少年心思灵活,是个堪大用的。

    受此鼓舞,其他村民终于也下定决心,他们30人一组,围着几个鞑子乱扎乱刺,就像一群野狼在分食猎物。

    一开始,鞑子还能叫唤两声,仅仅几秒钟之后,所有受刑者就全都没了声息。

    徐世杨紧闭双眼,鼻腔里满是血腥的味道。

    ‘这就是战争,没有丝毫仁义和荣誉可言。’

    他默默心想:

    ‘如果我失败,下场绝不会比他们更好。’

    ‘所以,不能输!我需要胜利,更多的胜利!不择手段的胜利!!!’

    “杀鞑子!”

    最后一人把刀子刺入鞑子身体的时候,徐世杨高举长刀,怒吼出声。

    村民们呆立了片刻,还是亲兵们最先反应过来,徐二第一个举起手中的棍棒,大声应和:

    “杀鞑子!”

    “杀鞑子!!”其他亲兵,以及那些参加过战斗的民兵一起加入进来。

    然后是整个坞堡,全都沸腾起来。

    “杀鞑子!!!”
………………………………

第12章 徐家15屯圆桌会议1

    热血不能当饭吃,该干的活永远都干不完。

    下午,徐世杨召集坞堡里所有“官吏”,在自家屋子的正堂里开会。

    与会的人,除了徐世杨自己之外,还有徐世杨他爹的代表胡老头,他是坞堡的管家,理论上是保甲之下的第二人,但徐世杨不喜欢他,地位可谓岌岌可危。

    然后是半年前游荡到此,主动投靠的公孙胜,他现在负责督办火药,是坞堡里(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二会配置火药的人,最近,这个道士的地位提升很快。

    还有来自徐世杨母家的容嬷嬷,这个老女人瘦瘦小小,外表看上去与前世电视上那位相差甚远,但气势上却是丝毫不输。

    她是徐世杨母亲的陪嫁嬷嬷,徐世杨的母亲过世后,他老爹又娶了个年轻夫人,容嬷嬷在本家没了立足之地,只能跟着小姐唯一的血脉讨口饭吃。

    对徐世杨来说,容嬷嬷属于奶奶、外婆一辈的老人,因而徐世杨物尽极用,让这位老嬷嬷来管辖屯堡中的妇孺。

    这个职务相当于前世的妇女主任,理论上能掌握堡中大半人口,地位不低,几次开会,徐世杨也都叫上她。

    早先的时候,还有人反对这个老嬷嬷参加坞堡里的重要会议,不过徐世杨在十五屯一言九鼎,他一定要容嬷嬷参加会议,别人也不敢违逆堡主的命令。

    除此之外,有资格参加会议的还有徐世杨的两个亲兵队长,徐大和徐二,以及村子里最重要的两位工匠——张铁匠、李木匠。

    加上徐世杨自己,一共八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这张圆桌也是徐世杨专门命令木匠打造的,否则坞堡里的其他人根本不敢坐在他旁边。

    这世界就是这样,越是战乱时期,底层民众中的上下尊卑关系就越严酷。

    徐世杨在十五屯,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土皇帝、奴隶主,掌握屯中所有人的生杀大权。

    所以,每次开会,必须由徐世杨先开口,而且他不提问,别人根本不敢说话。

    这不是一张圆桌就能改变的。

    “老胡,会后你去统计一下,这次新来的有多少男丁、多少孩子、多少妇女和多少女童。”

    胡老头楞了一下,上次没人跟他说,大家就去打鞑子之后,这老头总是觉得自己在坞堡里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虽说他是二十年前就跟着二老爷(徐世杨的爹)的老人,但人家毕竟是亲儿子,又是坞堡堡主,想要他的命他也没办法反抗——连找二老爷求救都不行。

    没想到,现在居然还有活让他去做,还是堡主少爷最看重的人口。

    “遵命!”胡老头赶紧答应下来:“会后我就去查看,保准明天之前办妥!”

    徐世杨点点头,淡淡的道:“你这次欺敌有功,会后去牲口棚挑一对驴子。”

    “谢大人!”

    这就是惊喜了,这年月,大牲口可是金贵物件,各家的家长、堡主们都拿着当宝,更别说赏给下人。

    坐在一旁的公孙胜不自觉的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胡,他刚才也以为胡老头已经失势,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

    “统计好人口之后,把所有女子都交给容嬷嬷管,住到西院去!”徐世杨没理会这些人的小心思,给个甜枣后,继续吩咐:“我再强调一遍!坞堡里任何人,只要是公的,没有允许一律不许进入西院,否则定斩不饶!”

    西院是徐世杨专门划出来,给新来的流民女性居住的大院,算是十五屯的“女生宿舍”。

    虽说流民和被鞑子劫掠过的女人也没什么清白可言,但徐世杨在管理这个女生宿舍的时候一项非常严格,他希望重建流民的自尊心,也希望他们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而不是把十五屯的原住民当成另一伙鞑子。

    “如果流民中有夫妻的,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分居,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好,本甲长每个月会安排他们夫妻相聚。”徐世杨继续说道:“这件事就交给容嬷嬷了,还望嬷嬷仔细,不要让宵小钻了空子!”

    “老身省的,少爷放心!”

    徐世杨当然放心,这世上,除了十五屯,容嬷嬷根本没有容身之所,所以她对他这个小姐唯一嫡亲骨血的任何吩咐都尽心尽力,绝无半点马虎,以至于西院的女人、女孩们对她又敬又怕。

    就连坞堡里的男人们,敢跟容嬷嬷顶嘴的也不多,毕竟她的后台就是徐世杨本人。

    在十五屯这一亩三分地里,如果这位小暴君一定要给容嬷嬷撑腰,别人除非能请动徐家大老爷、二老爷,否则跟容嬷嬷起冲突,就是要人命的大祸事!

    至于这个容嬷嬷会不会扎人……,咳咳,想多了,这年头是个铁物件就很金贵,谁也不会闲来无事拿去扎什么人——直接打板子更流行一点。

    何况,事实证明,那个容嬷嬷也没有扎错人不是?

    “公孙先生。”

    徐世杨礼貌的对公孙胜说:

    “火药武器非常好用,可以说,这是咱们决胜的根本,先生需要加大产量!”

    “三郎想要多少?”

    徐世杨在族中世字辈排行第三,公孙胜算是他身边的红人,因此可以称呼他为三郎,像是容嬷嬷或胡老头那样的家仆出身,则只能叫他少爷或者干脆称呼为大人。

    “每月500斤,能行吗?”徐世杨用期待的语气问道。

    “三郎莫要说笑,莫说500斤,50斤都没有。”公孙胜两手一摊,苦笑着说:“庄子上什么都缺,连伐薪烧炭的人手都缺,更别说……。”

    公孙胜看了与会的其他人一眼,没有把硝石和硫磺这两个词说出口:“咳,材料不够。”

    “这次新来了不少人,刚刚秋收,现在也没农活。”徐世杨沉吟着说:“这次来的丁壮,给你调拨一半,去烧炭。女子一半,去刮厕。孩子十人,都当你的徒弟!”

    “这样的话,能造多少?”

    “这不是人多少的问题。”公孙胜闭上眼沉吟了一下:“我争取月造30斤!”

    这个数字稍微打了点折扣,到时候多出来的部分可以装作一番辛苦后的成果,在这位表面上看起来挺好说话,实际胆大包天的年轻人面前讨点好。
………………………………

第13章 徐家15屯圆桌会议2

    徐世杨长舒一口气,每月30斤也凑合了,现在不能要求太多,反正他手里也没那么多能用的火器。

    “就30斤!定下标准来!分解工序,把那些孩子分组,每个小组学一个工序,这样还能快一点。”

    “三郎大才。”

    只是随口的恭维而已,公孙胜并未把这话放在心上,对十五屯来说,制造火药最大的麻烦不是时间,而是原材料的匮乏。

    分工制造,简易流水线这种事,听起来确实蛮好的,可现在也就能起到一个保密的作用。

    徐世杨跟公孙胜说火药的问题时,张铁匠一直在座位上扭扭捏捏,似乎是想走,但又不敢。

    他是十五屯唯一的一户铁匠,手艺还算不错,但总有些敝帚自珍的小农思想。

    徐世杨屡次要求他多带几个学徒,从流民孩子中多挑几个人,哪怕让孩子们认他当干爹都成,但张铁匠就是不同意。

    他有两个儿子,心里想的是,自己带出徒弟,庄子里铁匠多了,将来会抢儿子们的饭碗。

    徐世杨很不喜欢这种思想,虽然这在当下的时代很常见,似乎也很合理。

    而且他拿张铁匠并无太好的办法,毕竟对方是“高技术人才”,徐世杨可以随便杀胡老头这一级别的庄中老人,但不会随便杀一个铁匠,连赶走都不会。

    铁匠是这个时代,唯一一种到哪都吃得开的人(江南出外,那里仍然是士人的天下)。

    话虽如此,可张铁匠每次与会,听到徐世杨跟公孙胜商量火药的事,都感到浑身不自在。

    火药这种东西,是徐世杨发明(实际上自然是剽窃自另一个世界)的,他非常无私的把这个秘密与公孙胜分享,两人做了不少实验,最终确定了目前的工艺和配方,然后又要扩大生产。

    相比之下,张铁匠这种行为未免显得小气了。

    何况,徐世杨还把他在庄中的地位提升到可以参加这种“高层”会议,与胡老头平起平坐的地步。

    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很难说张老头会不会被人骂做忘恩负义。

    “我要的火铳,你每月能造多少?”

    解决火药供给,徐世杨的下一个问题自然是使用火药的武器。

    “还得修农具……,一杆。”张铁匠低着头,小声说。

    “你还是不愿意带徒弟?”徐世杨接着问。

    “少爷,您还是别让小老儿来这坐着了,小老儿担当不起啊……。”张铁匠带着哭腔哀求道:“小老儿就是一打铁的。”

    不来参加高层会议,张老头心里还能好受一点。

    “不行。”徐世杨直截了当的拒绝:“我需要知道铁器的生产情况,你不来可以,让你家老大来!”

    张老头不说话了。

    他儿子来,和他来有什么区别?

    既然都要被人骂忘恩负义,还不如让他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担着。

    “你就想让你那俩儿子永远打铁?不想过上动动手,指挥别人干活就有吃食的好日子?告诉你,我最少还能从我爹那里继承2个庄子,到时候我手上肯定不止你家一户铁匠,好好想想吧!”

    说完,徐世杨不再理他,而是转向李木匠问道:“上次造的那种木炮,2个月内我要20尊!”

    李木匠不像张铁匠那么难说话,木匠也不像铁匠那么珍贵(虽然徐世杨现在仍然只有这一户木匠)。

    于是,这老头大包大揽的回答:“一个月就成!只是……。”

    木匠瞥了坐在身边的铁匠一眼,缓缓地说:

    “铁箍还得老张来。”

    “这成!铁箍好打造!”发现徐世杨又一次看向自己,张铁匠赶紧表态。

    徐世杨点点头,进行最后一个议题。

    “徐大徐二。再挑30个孩子出来,原来庄上的和新来的都行,给我把亲兵队凑足50人!”

    “遵命。”

    这些孩子们从不向徐世杨叫苦——他们过过最苦的生活了。

    他们也不会向徐世杨抱怨什么。

    因为他们怕被赶出庄子,徐大徐二都知道庄子外的流民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行了,没有事的话,今天就到此为止,各自去干活吧。”

    徐世杨宣布散会,众人走到门口的时候,胡老头又折了回来,在他耳边低眉顺目的小声说:

    “少爷,您不如回本家看看。”

    “嗯?”

    徐世杨一挑眉毛,看向低眉顺目的胡老头。

    “为什么?说说看。”

    “不管少爷您缺什么,二老爷还有4个庄子,每年还有两条船跟南边朝廷通着路,小老儿想……。”

    “让我回家要东西?”

    徐世杨摇摇头:

    “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家里还有个二娘呢。”

    俗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这一世,徐世杨对此感触颇深。

    二娘总是想着给他那弟弟多留一点财产,早早鼓动徐世杨他老爹,徐家二老爷徐睦河塞给他一个最弱的屯堡,让徐世杨独立出来。

    那个女人似乎是以为,这样做,徐世杨就算自生自灭,二房剩下的4个屯堡都可以留给她自己的儿子。

    有这种心态,徐世杨回家要东西,在她眼里自然成了哥哥谋夺弟弟的财产。

    冷嘲热讽几句是免不了的,徐世杨还不能不听,因为她确实是徐睦河在他娘死后明媒正娶的老婆,也算是他徐世杨的娘。

    “夫人那边,说两句其实也不算什么。”

    胡老头低着头,继续小声说道:

    “何况,少爷这次,可以带上礼物去。”

    “跟家里交换物资?”

    这倒是可行。

    “只是给二老爷的礼物,您是二老爷的长子,父慈子孝,二老爷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