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靖难-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年。

    洪武帝一直在消除元朝对于中原的影响力,而这一点因为夹杂了民族感情,所以可以说是执行的非常不错。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元朝对于中原的影响力已经全部消散了。

    这样一来的话,若是北元卷土重来的话,那么它对大明将会构成致命的威胁。

    “允炆,对于北元的行动,你怎么看?”

    放下奏折之后,洪武帝看到一旁的朱允炆,便开口问道。

    乍听到洪武帝的问话,朱允炆脸上一愣,随即沉吟了一会而后说道:

    “我朝数次出兵北伐,北元已经被极大的削弱,此次北元大举出兵或可看成是北元最后一搏,因此孙儿认为,应立即派军队北上,配合大宁都司击败北元军队,让北元起码数十年内恢复不了元气!”

    朱允炆的这一番话说完,洪武帝的脸上却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是随后洪武帝便是一喜。

    一直以来,洪武帝对朱允炆的印象便是仁孝有余、果毅不足,换而言之便是有点妇人之仁。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话,或许妇人之仁能够有效的处理邻里人际关系,乃至于得一个君子之名。

    但是朱允炆不是普通人,他的家也不是普通人家。

    洪武帝既然已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那么便意味着这大明江山迟早是要交到朱允炆手中的,而对于君王来说,妇人之仁不仅不是美德甚至还是王朝败落的根源。

    但是现在朱允炆却是说出了让北元起码数十年恢复不了元气的豪迈之语,虽说相较一些将帅口中要将北元斩尽杀绝要来的仁慈一些,但却也充满了一种豪情。

    而这种豪情正是洪武帝一直希望能够在朱允炆的身上看到的。

    “允炆,你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啊!没错,此次北元大举进犯,在朕看来也正是一个机会!往日朕虽有心将北元余孽杀绝,但大漠万里,北元躲藏在深处,大军若要进剿,实属不易!

    幸得上天保佑,此次北元居然主动出来了,这给了朕、给了大明一个绝佳的机会!”

    说着,洪武帝起身走到了御书房的门口。

    他向着朱允炆招了招手,见到这一幕,朱允炆连忙站在了洪武帝的身边。

    “此次你十七叔,虽说是有着被围的威胁,不过朕相信他,大宁都司方面已经将你十七叔的建议快马报上来了,回头你好好看看!

    允炆,朕要留给你的是一个万世不拔之基,一个强盛的大明!因此这北元,朕必须要剿,不仅要剿,还要剿的北元看见我大明旗帜便望风而逃!

    看看外面这太阳,我大明如日东升!”

    说着,洪武帝的腰板已经是挺得笔直。

    当天下午,经过洪武帝批阅的奏折便转到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按照洪武帝的意思,此次北元既然大军进犯,那么大明就一定要让北元尝尝厉害。

    因此除了大宁都司之外,辽东都司出一万人前往大宁支援,山西都司出三万人从喜峰口北上,北平行都司立即动员,在一个月内征调五万大军北上。

    北边的燕王、谷王、辽王、代王各统亲军护卫北上。

    此次大军以燕王为首、宁王为副,辽东都司那一万人军队的指挥权划归到辽王麾下。

    可以说洪武帝是下了血本了。

    五位藩王的亲军护卫便多达六万余人,北平行都司五万、辽东都司一万、山西都司三万、大宁都司八万,洪武帝等于是直接动用了二十余万大军!
………………………………

第五十六章 突然出现的俘虏

    洪武帝的圣旨一下,大明的战争机器便开始轰隆隆的动员起来。

    虽说此次北元进犯,事发突然,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并不妨碍朝廷旨意的执行。

    得益于军户制的严格执行,各藩王府邸以及各个都司之中储存了大量的军粮和军械,而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大明军队开拔只需要将各卫的军丁集结起来便可。

    眼下朱权并不知道洪武帝动用了多大规模的力量,北元军队对大宁前卫的猛攻已经持续了十来天,好在陈忠的大宁前卫训练有素,再加上军中余丁不少,这才抗住了数倍于已的敌军的攻击,不过在北元军队的攻势之下,大宁前卫还能够支撑多久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这几天,除了大宁前卫之外,其余的明军并不只是在旁观,**率领朵颜三卫的军队四处出击北元军队那些分散出来的小股部队,而朱权更是亲自率领大宁左卫、右卫、后卫在土著部落的带领之下,绕过北元军队的活动范围,向着北元军队的后方潜伏而去。

    “殿下,绕过这座山便是根布鲁,到了根布鲁之后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便能够绕到北元军队的西部!”

    近十天的行军,使得朱权的脸上露出了一种沧桑之感。

    “脱鲁忽察尔,这些天委实辛苦你了,此战若胜,孤定会为你向皇帝陛下请功!”

    朱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策马在他身旁的赫然便是刚降服朱权的脱鲁忽察尔。

    “命令军队加速前进,今天日落之前必须绕过这座山!”

    朱权对着身旁的张昭喝了一声,随后便准备策马继续向前。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斥候快速的冲到了朱权一干人等的前方。

    “报,殿下!我们在前方抓住了一个北元军士!”

    斥候刚一说完,朱权脸上的神色便是大变。

    此次行军,为了能够绕过北元军队不被北元发现,朱权特意命令军队遮掩行踪,为的就是能够打北元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为此明军上下一天不惜仅仅休息三个时辰,单单是战马到现在便折损了近千匹。

    而现在,斥候居然会告诉他在前方发现了北元之人。

    若是真的话,那么便意味着北元军队的触角已经伸到了这里,说不得明军这一大股军势马上就有暴露的威胁,而朱权设想中从后方突袭北元军队的计划自然只能流产。

    “将那人给孤立即带过来!”

    朱权压制住心中升起了惊慌,装作平静的对着那名明军斥候说道。

    由不得朱权不惊慌,这次战争乃是真正意义上,朱权所主导、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事,此战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他在金陵和大宁都司的声望,这样一来,即便朱权两世为人,心中依旧忐忑。

    不一会,一个身着北元轻甲的男子便被押到了朱权马前。

    此人的年纪看上去并不大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身材适中,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此人脸上一道狰狞的刀疤横溢在脸颊上,使得整张面目很是吓人。

    就在朱权打量着这名北元俘虏的时候,朱权身边的一干人等也在打量着他。

    而站在朱权身边的脱鲁忽察尔在看到这名俘虏身上铠甲上一个细微的饰件之后,立即便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没等脱鲁忽察尔说话,只见朱权另一旁的张昭已经开口了

    “殿下,此人乃是北元的却薛军!”

    脱鲁忽察尔的话一说完,便看到朱权的眉头已是皱在了一起。

    却薛军,是成吉思汗所创建,其职能等同于皇家宿卫军。却薛军的战士选自蒙元军中拣选十户官、百户官、千户官、万户官之子弟,满万数而为怯薛军。

    之后,在成吉思汗死后,却薛军威名不复盛时,而到了元末,却薛军实际上已经退化成了一支空有名誉却无什么战斗力的装饰部队。

    但是却薛军戍卫元朝君主的职责却没有改变。

    而也速迭儿创建北元之后,一心想要恢复大元的盛世,为此尽管其弑杀了脱古思帖木儿,但在和林创建北元汗庭之后,便立即开始着手重编却薛军。

    经过几年的努力,也速迭儿麾下的却薛军发展到了两万人的规模,当然他麾下的却薛军还不能与当年成吉思汗麾下的那支相比,但也是也速迭儿费尽苦心创建的精锐部队。

    “汝为何人,为何出现在此!”

    朱权开口问道。

    但是朱权说完之后,只见这名俘虏将头撇自一边,完全不理会朱权的问话。

    没等朱权吩咐,只见张昭跃马上前抽出手中的马鞭便向被按倒在地上的俘虏抽去。

    这名俘虏乍然被鞭挞,立即便发出了一声嘶吼,伸起手便要向着骑在马上的张昭冲去。看得出这名俘虏算的是上一名硬汉,但是他早已被两名明军士兵死死的按倒在地上,再加上他脚上和手上都被绑住,因此并没有能够挣脱束缚。

    “说吧,坦白一些,孤尚可尚可饶你一命,甚至赐予你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你是什么人,你们为何出现在这里!”

    这名俘虏说话了,他的话音很是低沉,看到朱权应该是一群人中地位最尊贵的,一双眼睛这才不停的在朱权的身上打量了。

    朱权哑然失笑,然后笑道:

    “既然孤有疑问,汝也有疑问,不如我们来交换,这样吧,为表诚意,孤先来!”

    说着,朱权便跨下战马走到这名俘虏身前

    “孤乃大明宁王,汝为何人?”

    “我是皇帝陛下的却薛军十夫长”

    “那汝到此来是因何事?”

    听了这句话,这名俘虏的神色黯淡了下去。

    “我来这里是为了逃脱追杀”

    听到这里,朱权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此人是却薛军也就是也速迭儿的亲军,到这里居然是为了逃避追杀,这让朱权疑惑之余也有了丝兴趣。

    “哦,是何人要追杀你?告诉孤,说不定孤能够帮助你!”

    朱权的话一落地,这名俘虏没好气的说道:

    “你们是明人,哈日查盖是却薛军,不是辽东的那些狗崽子,不会背叛大蒙古,也不需要你们的帮助!”

    听了这话,朱权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个俘虏叫哈日查盖。

    就在哈日查盖刚刚说完之后,只听到朱权身后的脱鲁忽察尔发出了一声冷哼,随后只见他下马向朱权说道:

    “殿下,此人对殿下无礼至极,请殿下立即杀了他!”

    说着,脱鲁忽察尔的眼睛恶狠狠的看着哈日查盖。

    这倒不怪脱鲁忽察尔要取哈日查盖的性命,毕竟任谁听到别人骂自己是狗崽子,恐怕都是这种反应。

    “脱鲁忽察尔,此人出现的蹊跷,再者说他既然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是无故,若是他不配合孤的话,那么孤再将他交给你处置!”

    说着,朱权又转过头对着哈日查盖说道:

    “哈日查盖,让孤想一想,听你的话,你应该不是背叛了也速迭儿,但是现在你却一人被追杀到此地。。。。。。。。。。。,要么你背叛了也速迭儿,要么就是你是个逃兵!”

    朱权的话一说完,哈日查盖立即激动了起来

    “哈日查盖不是逃兵!也没有背叛皇帝陛下!只是绍布那只豺狼蒙蔽了大汗,为了再见到我深爱的图门宝音,哈日查盖这才离开了军营想要返回草原!”

    朱权走到哈日查盖身边然后挥了挥手让按住哈日查盖的两个士兵松手,随后又将自己腰间的水壶解下递给了哈日查盖。

    “哈日查盖,看你这样子,你离开军营几天啦?”

    接过朱权的水壶,哈日查盖迫不及待的拔开了壶盖,然后便是仰头呼噜噜的直灌。

    一口气将水壶里面的水喝完之后,哈日查盖意犹未尽的擦了擦嘴角对着朱权说道:

    “大人,有食物吗?哈日查盖饿了!”

    说着,哈日查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害羞的神情。

    “那哈日查盖,你先告诉我你多大了?”

    “我十七了!”

    朱权拍了拍哈日查盖的肩膀,然后向着张昭招了招手,张昭立即将自己马鞍上的袋子取了下来抵到了朱权面前。

    解开袋子,朱权拿出胡饼递给了哈日查盖。

    看到胡饼,哈日查盖的嘴角立即留下了哈喇子,随后更是不顾身旁有人,只见他如同饿死鬼一般直把胡饼往嘴里塞。

    “慢点,慢点!”

    说着,朱权又将袋子里面的一个水壶拎开递给了哈日查盖。

    半张胡饼吃完,哈日查盖对着身旁的朱权憨憨的笑了起来,看到他此时脸上与之前恍若两人的神色,朱权也是笑了。

    “我离开军营两天了,之前带了食物的,但是哈日查盖的饭量大,食物不够吃的,而且绍布那个该死的家伙昨天将我的袋子射落了!”

    说着,哈日查盖又拿起剩下的半张胡饼啃了起来。

    但是哈日查盖恍然未觉的是,在他的话说完之后,包括朱权在内的明军将领们纷纷脸色大变。
………………………………

第五十七章 奇袭

    按照哈日查盖所说,他已经离开北元营地两天,从这一点上便可以说明,眼下明军距离北元军队并不远。而且哈日查盖所属的军队乃是北元也速迭儿的亲军,而在此之前,根据泰宁卫牧民以及明军斥候的侦查,北元军队的统帅乃是乌日兰,并没有发现也速迭儿大军。这样一来便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北元大汗也速迭儿已经亲自率领军队前来朵颜三卫,二是也速迭儿的军队距离朱权率领的明军眼下不过只有两日马程的距离。“哈日查盖,你记不记得你们营地的方向?”好不容易将剩下的半张胡饼狼吞虎咽之后,哈日查盖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然后向着说话的朱权看了看。感觉到哈日查盖的目光充满了不信任,朱权微笑着说道:“哈日查盖,你看你被那个绍布逼得不得不亡命天涯,难道你就不想报仇吗?只要你告诉你此前营地的大概位置,这个仇就由孤来帮你报了!”这句话说完,哈日改查的脸色变得犹豫了起来。眼看哈日查盖有所意动,朱权连忙趁热打铁说道:“若是你就此逃离的话,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等到日后绍布回返大漠,你和他结下的仇恨,他就不会报复在图门宝音的身上吗?你难道就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儿被绍布**吗?”听到图门宝音这个名字,哈日查盖心中那根最为柔软的弦被触动了。犹豫了一下之后,哈日查盖说道:“好吧,我告诉你们,大汗的营地驻扎在那个什么弘吉剌特部大营的东南方,别的我就不知道了!”朱权脸色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便准备让人召集明军之中千户以上的将领。看到朱权转身作势要离去,哈日查盖连忙从地上爬起来然后仰起头大喊道:“明国的王爷,前往别忘了你答应哈日查盖的话!”“放心吧,孤一言九鼎!”说完,朱权便让人将哈日查盖带下去休息,朱权还准备留着哈日查盖有大用。在朱权的命令下,明军已经停下了脚步,同时明军也按照朱权的命令派出的大量的斥候。在明军阵中,朱权命人用布围成了一圈,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围挡,而明军军中那些千户及以上的军官在得到了朱权的召集命令之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全部到齐了。“殿下,将领们都已经到齐了!”等到明军军官都到齐之后,张昭走到已经坐在一张小凳上的朱权身边开口说道。朱权点了点头,然后便让张昭将目前的变化告知给了这些将领。不出朱权的意料,这些明军将领们,除了少部分之外,大部分将领在得知北元大汗也速迭儿亲自率领大军已经抵达弘吉剌特部营地并且距离朱权亲自率领的这支奇袭军距离不过两日马程之后,纷纷脸色大变。本来此次,朱权亲自率领的这支奇袭军就是以保密为第一要素,而他们承担的任务便是绕到乌日兰大军身后给北元军队一个沉重打击。但是现在,也速迭儿却亲自率领大军阻挡在了明军前方,或许明天或许后天,也可能就是下一刻,这支奇袭军的行踪就有可能暴露。而一旦暴露,可想而知,不论是也速迭儿还是乌日兰肯定会立即调遣大军围攻而来。明军将领之中响起了窃窃私语声,而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一直旁观的朱权咳嗽了两声,这时,听到朱权的咳嗽声,明军将领们的议论声这才平息了下来。朱权抬眼望去,只见所有明军将领的目光都在看着他。“张指挥使已经告知了大家,那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我军眼下的处境并不乐观,因此原先的计划必须做出调整,但是要怎样调整,孤还需要听听诸位的意见!”“殿下,既然北元也速迭儿已经亲自前来,那么此前的奇袭计划已经事不可为,末将建议大军立即回返!”“殿下,末将也觉得我军应当暂时撤退以避北元军队锋芒!”“殿下,也速迭儿亲来,相比北元军队援军已至,我军在兵力上定然处于劣势,为殿下安危着想,末将请殿下立即下令撤军!”朱权的话音落地之后,围帐之中的将领们纷纷开口劝谏,而他们的话中计划全部都是在劝朱权撤军。其实对于这些明军将领来说,他们劝谏朱权撤军并不一定是因为惧怕北元军队,很多将领之所以会劝说撤军,原因还是出在了朱权的身上。朱权乃是一镇藩王,洪武帝亲子,其意义甚至超过了数万大军。换而言之,大明可以承受数万大军的失败,但是一个藩王若是深陷敌手,那么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数万大军的胜败!国朝,洪武帝制定的大明律之中,除了明确了藩王的地位之外,同时也道明了各地将官大臣应当对藩王的安危承担的义务。换而言之,若是藩王陷于敌手,那么随军的这些将领,一个个都别想讨得了好!坐在上首的朱权久久不语,而就在这时又有一人开口说道:“殿下乃千金之子,应当坐不垂堂,因此末将请殿下能够立即回返泰宁卫之中,不过末将并不认同撤军之议!我军眼下已经到了此地,即便是即刻撤军,也不能保证不久之后,北元不会发现我军的踪迹,因此大军全撤并不可取!在末将想来,既然也速迭儿至此,那么何尝不是我军的一次良机!北元国运系与也速迭儿一身,而北元军队至今未发现我军动向,因此我军完全可以改变原先的计划,将奇袭乌日兰大军改为袭击也速迭儿本阵!一旦击败也速迭儿,乌日兰所部便不足为虑!”朱权看了看眼前这个开口说话的将领,等到此人话音落地,朱权的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听了耳边不时传来的金戈之声,朱权下定了决心。“汝乃何人?”“回禀殿下,末将乃大宁右卫千户沈睿!”朱权站起身来而后大声说道:“沈瑞,你的想法很好,孤很赞同!不过有一点,孤乃天子之子,一藩之主,怎可抛下将士苟且偷生!所以孤决定亲自率领大军攻击也速迭儿本阵!沈瑞,由你来担任大军前锋!”听到朱权决定自己并不回回返翁牛特部,不少将领的脸色变得很是复杂。“殿下不可,您乃万金之尊,怎可轻易犯险!”顾盼立即对着朱权拱手说道。“此次,乃我大明与北元自洪武二十年之后,最大的一次会战,此战若胜,我大明至少十年将不再受困与北方袭扰,而此战若败,我大明今后数年将永无宁日!孤即为大宁藩主,自当守土有责、保一方安宁!孤意已决,大军稍后便出发,沈瑞,我把哈日查盖交给你,你部为大军前锋!”眼看着朱权的态度是斩钉截铁、不容更改,明军将领们面面相觑之下只得领命。。。。。。。。。。。。。。。。。。。。。。。。。。。。。。“指挥使大人,我军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那些鞑虏完全就跟疯子一样,眼下我军之中就连余丁都已经不足此前六成!”一个千户装扮的明军军官急匆匆的跑到陈忠面前焦虑的说道。这些日子,大宁前卫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大宁前卫本身便拥有五千余人的大军以及四千人的余丁,而朱权又从其他卫中调拨了三千余丁给陈忠。但是陈忠面前的可不是一万或者两万敌人,而是整整六万的北元大军!而且要知道,余丁和旗军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大部分的余丁几乎没有什么武器装备,在加上其平时还需承担劳役,与其说是军人,倒不如说是普通的民兵乃至农夫。明军之中,兵甲乃是军户自备,而一户军户之中往往只会为旗军配备兵甲,至于余丁,很少有军户会为其配齐武器装备。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这些余丁身上所穿的往往是最为简陋的护具,甚至很多就是布衣,而武器也大都以卫中配发的普通长枪为主。这样一来的话,这些余丁能够发挥的战斗力是非常有限的。“不要和我说这样那样的困难,殿下给我的命令是守住这城寨!没有殿下的命令,我大宁前卫便需要牢牢的守在这里,容不得半点动摇!再敢有动摇军心之举,勿论何人,斩之!”陈忠双目圆瞪着眼前的这个千户吼道。这名千户的脸上被陈忠喷的权势口水,好不容易陈忠说完之后,这名千户脸色果决的说道:“既如此,但请指挥使大人放心,我后千户上下即便是拼尽前部,也定守住防线,不使有一鞑虏进入城寨!”说完,这名千户转身便大步离开了。等到这名千户离开之后,陈忠的双目之中一时显得有些无神起来。大宁前卫原先满编五千六百人旗军,而眼下剩余的不过三千人,城外的北元军队真的跟疯了一般,死命的攻城,丝毫都不在乎伤亡。“殿下,一定要成功啊!。。。。。。。。。。。。。。。。。。。。。。”ps:这几天没有更新,却是对不起大家了。这些天家里人结婚,作为伴郎,在下跟着忙上忙下的。再加上我们家风俗是连喝三天酒宴,每天两顿酒,到现在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