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靖难-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速迭儿厉声喝道,在他的怒目而视之下,那名格杜的亲卫不得不落荒而逃。

    也速迭儿的手轻轻的抖动着,他无法相信,就在几个时辰前,自己还和一众元军将领们畅想着击败明军,重整大元声威。但是现在,自己却被明军兵锋逼得几近崩溃。

    “大汗,还是下令撤军吧,哪怕只后撤三十里,只要我们能够有一个时间来聚集军队,那么纵然大营被明军攻占,但是我们也不至于失败!”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布衣的北元汉官站在也速迭儿身边开口说道。

    听到此人的话,也速迭儿心头一动。

    的确,正如此人所说,眼下明军已经突入了元军营地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绍布等人不仅没有能够阻拦下那些明军的革车,甚至有不少元军将士被这些燃着火焰的革车引火烧身,而那些被冲击到营长更是无可抑制的升腾起了火焰。

    这样一来的话,在营地守得越久,元军的损失其实也就越大。

    但是也速迭儿不甘心!

    从弑杀了脱古思帖木儿之后,也速迭儿这些年花费了无数的精力才重新在西蒙古竖立了一些黄金家族的威望,要是此时被明军逼得不得不逃离,那么他的威望岂不是一朝丧尽!

    再者也速迭儿大军的家当可都在这营地之中,无数的牛羊、马匹,这些才是也速迭儿大军赖以生存的屏障!

    看着也速迭儿脸上的犹豫神色,这名汉官顿时着急了。

    “大汗,钱财乃身外之物,再者只要有军队在手,我们何尝不能东山再起!以下臣看来,来袭的明军也就万余人,只要我军能够获得一丝回旋的余地,那么之后大可以调乌日兰所部回援,到时候何尝不能剿灭这支明军!”

    也速迭儿咬了咬牙,良久,也速迭儿开口了

    “下令,后撤三十里,格杜所部殿后!”

    说完,也速迭儿立即转身跨上了亲卫牵来的战马然后头也不回的开始狂奔。

    也速迭儿的决绝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不过此时,元军军中已是一片大乱,无奈的元军传令兵们只能向着目所能及的地方大喊撤退的命令。

    此时朱权还不知道也速迭儿已经撤退的消息,当然朱权也不知道沈瑞为了鼓舞军心居然喊出了一个元军人头价值二两银子的口号。

    元军想要撤退,那也要看明军让不让才是,看着元军一个又一个逃离,明军将士更是大急。

    这一个个元军可都是等同于二两银子,明军将士们怎么可能看着如此多的银子在自己面前不翼而飞。

    “弟兄们,快追,不要让这些鞑子跑了,一个就是二两银子,砍他个十个八个,弟兄们家中一年的收成就有了!”

    还是沈瑞看到元军出现逃跑的迹象之后立即向着自己身边的一众明军将士吼道。

    金钱的魅力在此时显示的额淋漓尽致,起码此时的明军一个个如同下山猛虎一般不停的追击着逃跑的元军。

    “可恶!”

    格杜的牙紧紧的咬着,他费尽心血构建的防线在也速迭儿下达后撤命令之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被明军突破了,而格杜此时也陷入了明军的围困之中。

    要知道格杜身上虽然甲胄不齐,但是他身边亲卫牢牢架起的万夫长旗帜却等同于一盏明灯,吸引了无数明军将士的目光。

    一个北元鞑虏的人头等于二两银子,那么一个北元万夫长的人头等于什么?简直就是等于加官进爵、升官发财的钥匙啊!

    格杜奋力的挥舞着手中的马刀,但是明军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他和他的亲卫奋力砍杀,但是周遭依然围上了大量的明军士兵。

    格杜的身上沾满了血迹,这些血迹有敌人的也有他自己的,他的目光有些黯然,抬起头看了看身边已经不堪重负的亲卫以及那些围在自己身边如同饿狼一般的明军,格杜的心中有些绝望了。

    “投降,我投降!”

    奋力架开了一个明军的刀锋之后,格杜立即开口大喊道。

    这一声投降瞬间传出去老远,格杜身边的明军士兵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个北元的大人物,目光之中有些不甘同时也有些惋惜。

    明军不是一支骄兵悍将,起码朱权的大宁五卫亲军不是,他们知道一个北元万夫长投降的重要性,纵然这些明军将士不甘心放过格杜这个能够让他们升官发财的钥匙,但是手上的攻势还是为之一减。

    不一会,就在格杜身边不远处的大宁右卫指挥使王宝诚闻讯赶了过来。

    “你要投降,告诉我,你的身份!”

    格杜此时身边的亲卫不过三十余人,而在他们周边却是有数百名明军将士将他们团团围困。

    “我是大元万夫长格杜,我要向你们投降!”

    看到明军之中出现了一个似乎身份不低的军官,格杜不顾身边亲卫的阻拦,站了出来并开口说道。

    格杜的话一说完,王宝诚的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还真是网到了一条大鱼!

    “格杜,让你的人立即停止抵抗,我保证你的安全,另外,等你的人放下武器之后,我会立即带你面见宁王殿下!”

    宁王,虽然格杜没有见过,但是格杜知道,宁王正是此次北元大军东征的主要目标!

    眼下,这名大明的亲王居然出现在了这里,格杜真正是震惊了。

    不过格杜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是一喜。

    大明历来对塞外作战,一向都是重虚不重实,也就是说只要塞外这些部落的头人们或者北元的上层贵族向大明表示恭顺和屈服,那么大明一贯的处置便是拉拢为主。

    格杜最怕的是此次明军的统帅是骄兵悍将之类,这样一来的话,不接受他的投降乃至是杀他充实功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格杜的劝说下,不少他能够影响到元军将士纷纷停止了抵抗,这也使得北元营地之中成建制的抵抗力量消散殆尽。

    但是此时,沈瑞的眼眶却是红了。

    因为沈瑞刚刚抓住了一个北元贵族,得知北元大汗刚刚下达后撤三十里的军令。

    随着格杜的投降,北元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人在殿后,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营地之中的北元军队完全可以用溃不成军来形容。

    对于这些逃命的溃军,沈瑞是没有兴趣的,他有兴趣的是北元大汗!

    休息了半刻钟,眼下沈瑞所部还有战士六百余人。

    “弟兄们,北元的那个皇帝后撤了三十里,在我看来,他身边的护卫力量定不是很多,弟兄们,大家既然在军中讨食,那么都是将脑袋别在了裤腰上,大家敢不敢和我干票大的!”

    沈瑞向着自己身边围坐的几个百户喊道。

    看到几个百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之色,沈瑞连忙焦急的说道:

    “北元的皇帝,那是什么身份!要是我们能够将其抓住乃至杀死,甚至只要是击伤,那么绝对是泼天大功,到时候不敢说别的,起码弟兄们的位置都要往上动一动,说不的加官进爵、封妻荫子,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只要冒一次险,能够收获数十年的富贵,这笔买卖敢不敢跟我做!”

    这几个百户被打动了。

    “千户大人,干了!”
………………………………

第六十章 狂奔三十里

    在得到了麾下百户们的支持之后,沈瑞立即派人向指挥使王宝诚通报了一声,而他自己在没有等到王宝诚军令的情况下便立即率领麾下的军士冲向了也速迭儿逃窜的方向。

    大营之中,北元军队已经是无力回天,明军已经占据了上风,一队队的北元俘虏被集中等到了空地之上,而在他们的身边全部都是眼冒绿光的明军士兵在看守着。

    朱权此时已经来到了大营被烧毁的营门处,火把的照耀下直将朱权衬托的如同战神下凡一般。

    “宁王殿下,北元万夫长格杜带到!”

    王宝诚亲自押着格杜来到了朱权的马前。

    此时的格杜称得上是蓬头垢面,这倒也不怪格杜,毕竟此前身上的血渍未干,再加上大营之中的燃烧起来的灰尘自然让他显得异常落魄。

    “北元格杜,参加大明宁王殿下!”

    看到朱权之后,格杜倒是也显得非常光棍,直接跪倒在了朱权马前。

    此举自然不是格杜心中对未来的惶恐所至,而是格杜清楚,既然自己已经投降,那么还是干脆表现的光棍一些,这样才能使自己少受一些罪。

    格杜此举也是让朱权的脸上哑然失笑,随后只见朱权跨下了战马走到了格杜的身前。

    正如格杜此前设想的一般,看到格杜的这种态度之后,朱权心中对他的印象不论说好,但也不能说坏。

    有的时候,除恶务尽是必须的,但是也有时候,必须要竖起一个标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在作为眼下北元军队投降的最高职位的格杜,朱权自然是像将其竖成自己的一个标杆。

    这个标杆的作用便是分化的北元的军心,同时让蒙古草原各部看看清楚大明的态度!

    “格杜,站起来吧,在孤面前用不上这么拘束!”

    说完,朱权便吩咐自己的亲卫将格杜扶了自己。

    格杜一脸感激涕零的对朱权说道:

    “感谢殿下的不杀之恩!格杜今后定当谨记殿下之恩,以死效之!”

    听到格杜的这番话,朱权的眼睛微微的眯了眯,没错,朱权是要竖起一个标杆,但是他要的是将标杆牢牢的栓在自己身边,而不是放出去给其反咬一口的机会!

    想着,朱权便有了决定。

    “格杜,大明从来不会亏待每一个人!既然你已经弃暗投明,那么孤给你一个机会!想必,这北元军中,你的旧部不再少数,孤要你做的便是将你的旧部全部拉过来,让他们不再反抗大明!

    当然,孤不会忘了你的好处。

    这样吧,弘吉剌特部既然背叛了大明,那么他们的草场自然要被收回来,如此一来,若是你能够帮助大明瓦解了也速迭儿的势力,孤便将弘吉剌特部的额部民和草场赐予你!甚至孤可以向陛下上奏,请陛下与此地再增设一卫,以你格杜为指挥使,格杜,你觉得如何?”

    听到朱权的话,格杜有些懵了。

    开玩笑,大明虽好,但并不意味着格杜愿意待在大明的眼皮底下。

    在格杜想来,即便是自己投降了,那么大明为了表示自己的慷慨同时为了分化西蒙古,肯定还是会让自己回到自己的部落之中的,毕竟格杜在西蒙古可还拥有一个部族数万的大部落。

    但是现在,眼下听这位宁王的意思,却是要让自己在这辽西另起炉灶,这让格杜心中哪里能舍得自己在西蒙古的诺大家业!

    “还请殿下明鉴,格杜的部族都在西蒙古,恐怕不好迁移至此!”

    想到这里,格杜不得不硬着头皮对朱权说道。

    听到格杜拒绝了自己的好意,朱权哪里还不知道这格杜想的是什么。

    “王指挥使,将格杜带下去好好休息一番,料想不久之后,格杜定然能够想的清楚,要是他还不清楚的话,那么就请你直接将他杀鸡儆猴好了!”

    朱权全然不看脸色越发苍白的格杜,而是直接对着一旁的王宝诚说道。

    听到朱权的话,王宝诚心中暗笑了一句格杜自作聪明,而后便领下命来,将格杜押了下去。

    就在朱权回转乌骓马前准备上马的时候,不远处顾盼一脸气匆匆的走了过来

    “殿下,末将问您一句,您是否答应了一颗鞑虏首级换二两纹银?”

    朱权的脸上满是讶然

    “顾盼,这话从何说起,孤何时说过,一颗鞑虏的首级换二两纹银的?”

    看到朱权脸上的神色不似作伪,顾盼脸上原先的气色也变得有些狐疑了起来,不过看着朱权的目光,顾盼还是说道:

    “大宁右卫的那些人都在战场上收割着首级,甚至还有到我大宁左卫军中来盗取首级的,后来,军中便流传出了殿下许诺一颗首级换二两纹银,这样一来,末将的儿郎们自然不答应便和大宁右卫的一些人起了龌蹉!”

    朱权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虽然说一颗首级换二两纹银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鞑虏总共也就这些人,就算全部砍了脑袋,最多也就七八万两纹银的事情,朱权还是拿的出来的。

    但是偏偏,朱权的确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军令。

    看到朱权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顾盼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并无虚言,连忙从身后抓出一人说道:

    “告诉殿下,是否真有此事!”

    这个如同小鸡一般被顾盼拎在手中的人正是大宁右卫的一个小旗。

    看着脸色不甚好看的朱权以及身边虎视眈眈的顾盼,这个小旗战战兢兢的说道: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不过军中的确说出了鞑虏一个首级换二两纹银之事,据说是殿下的军令!”

    好么,朱权脸上气极反笑,居然还真的有人说出了这个话,什么人居然敢在军中造如此谣言!

    似乎是怕自己的话没有说服力,这个小旗继续说道:

    “小的说的是真的,不信殿下去问问整个右卫,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据说是从前锋军中传出来的,然后小的们便都相信了!”

    朱权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

    既然整个军中都已经传开了,那么这件事情便不是那么简单了。

    别的不说,如果大宁右卫有一半人相信的话,那么就是好几千人,而朱权如果兑现这个承诺则罢,要是吝啬不兑现这个承诺的话,势必会使得这些相信了传言的将士们心生不满。

    更者,若是朱权向大宁右卫兑现了这个传言,那么大宁后卫和大宁左卫怎么办!

    要知道此前,大宁后卫和大宁左卫可都不知道这些传言,没有人会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杀死的敌人最后被敌人砍了脑袋换成了白花花的白银!

    “顾盼,这件事情交给你了,立即给孤查清传言的根源!还有,顾盼,告诉将士们,将鞑虏的首级都给孤收集起来!这件事情,战后,孤定有交代!”

    听到朱权的话,顾盼立即大声了应了一声诺。

    此时的沈瑞正在死命的策马狂奔,他还不知道,朱权心中已经对他一手策划出来的传言倍加不满,可以说沈瑞这次要是不立下什么大功的话,那么单单是假传军令这一条,几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当然,这一点沈瑞也清楚。

    也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沈瑞情急之下才会率领自己麾下的将士不管不顾的去追击也速迭儿,他希望能够用一场大胜化解自己此前制造的传言可能为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然,也不能说沈瑞做错了,毕竟当时,要是沈瑞不能鼓舞起士气的话,那么明军的确有很大的可能被北元军队阻击成功,而一旦明军的军队与革车被分割了开来,那么再想取胜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

    狂奔三十里之后,也速迭儿疲惫的翻下战马,一下子便瘫坐在草地之上大口的喘起了粗气。

    不论怎么说,也速迭儿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在这个时代算的上老人了。

    先是被明军的奇袭,然后是战局的恶化,最后不得不逃窜数十里,一夜的突变由不得也速迭儿不感到精疲力尽。

    “大汗,喝口水吧!”

    一个亲卫将水壶递给了也速迭儿,接过了水壶,也速迭儿立即往口中狂灌了几口。

    也速迭儿用衣袖擦了擦嘴角,大口水下肚之后,也速迭儿这才觉得恢复了一些气力。

    费力的站起身来,也速迭儿看了看自己的周遭,原先跟随他东进的两万精锐大军,眼下还在他身边的不过千余人。

    这让也速迭儿的脸色变得冷峻了起来。

    “大汗,眼下还请立即派出斥候,除了侦查明军动静之外,还应尽快的将将士们引领到此地!”

    还是那名汉官,走到也速迭儿身边之后开口说道。

    “何平章,此战是本汗疏忽了,除了斥候之外,本汗这里有一事要交给何平章!”

    这名汉官正是北元的平章政事何欢。

    “还请大汗下令!”

    “你立即前往乌日兰军中传令,让他立即调拨两万大军回返此地,先行给本汗剿灭了那支明军!”

    也速迭儿的眼神之中满是阴狠的对着何欢说道。
………………………………

第六十一章 追!

    何欢领命退走之后,也速迭儿解开了盔甲的系带,也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元军斥候狂奔到了也速迭儿跟前。

    “大汗,不好了,有一股明军正在追来!”

    这一番话惊得刚刚盘坐下来的也速迭儿腾地一下便爬的起来。

    “怎么回事,殿后的军队呢!”

    这名斥候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看到这种情况,也速迭儿的拳头不由的捏紧了。

    该死的,看来元军是不想给他喘息之机了!

    “传令军队都起来,准备迎战,另外快去看看明军到底有多少人!”

    也速迭儿大吼了一声,然后迅速的拿起了马刀。

    纵然此刻狼狈的如同丧家之犬,但是不得不说这支倾注了也速迭儿大半心血的亲卫军还是值得倚重的,也速迭儿一声令下,刚刚还或躺或爬在草地之上的北元军队迅速的站起身来,而后翻上了马背。

    “绍布,绍布,你还有多少人!”

    看到不远处出现绍布的身影,也速迭儿立即大叫道。

    听到也速迭儿的召唤,绍布快步的奔至也速迭儿身前拱了拱手说道:

    “大汗,我还有五百多人!”

    “很好,你现在立即带着你的人向着明军的侧翼绕过去,一旦明军与我军接战,你立即率领军队杀出来!”

    绍布倒吸了一口冷气,眼下追击而来的明军到底有多少尚未可知,要是少了倒还罢了,要是多了,那么他和他麾下的军士可不就成为了牺牲品了?

    绍布的头皮被也速迭儿看的有些发麻,最后绍布还是咬了咬牙应下了命令。

    此时沈瑞所部距离也速迭儿的距离不过五里。

    也速迭儿的手紧握着战刀,他在等着斥候的回报,如果明军数量不多,那么凭他麾下现在依然有超过两千的战士足以应付,但是明军数量要是足有数千的话,那么就算也速迭儿再不甘也只能继续逃跑。

    。。。。。。。。。。。。。。。。。。。。。。。。。。。。。。。。。。。。。。

    王宝诚刚刚派人将格杜关押到了一座帐篷之中,没等他歇口气,只见一个总旗急匆匆的冲到了他的跟前。

    “指挥使大人,不好了,一刻钟前,沈千户仅仅带着他的人便向元军溃逃的方向追了过去!”

    乍闻此语,王宝诚脸色一愣,随即便是一变。

    “沈瑞乱搞什么!元军纵然再不堪,也不是他那一个千户能够应付得了的!不行,我要立即去见殿下!”

    说着,王宝诚拿起了的头盔便再次去找朱权。

    看到王宝诚转身准备走,这个总旗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了,只见他伸手抓住了王宝诚盔甲的一角然后喊道:

    “指挥使大人,还请您立即发兵吧,沈千户追击的目标正是北元大汗也速迭儿!据闻,那位也速迭儿逃到了西南方距此地三十里处”

    此时的王宝诚只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

    这个沈瑞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在没有自己军令的情况下居然敢毛躁的率领不足一千人的军队就去追击北元的大汗!

    王宝诚有心想要惩治沈瑞一番,但是现在沈瑞并不在这军中,就是想惩治也暂时惩治不到。

    王宝诚晦气般的唾了一口,然后对着一旁自己的亲卫喝道:

    “召集所有右卫的兄弟,让他们立即到营地外的西南角上集合!等到我的军令”

    说着,王宝诚便快步的离开大帐。

    和沈瑞不同,王宝诚心中清楚干系,因此纵然他已经准备前去支援沈瑞,但还是要前去请示朱权一番。

    此时距离明军的奇袭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十月的凌晨已经开始微微放亮。

    朱权正坐在营地中一片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在他的身前有众多的明军将士正在不停的搬运着营地之中的缴获,而其中属于也速迭儿的那杆北元大旗更是被扔在了朱权的脚下。

    当然,朱权也清楚战斗还没有结束,因此他刚刚给大宁后卫的张昭下达了追击元军残敌的命令。

    “殿下,我卫的沈千户发现了北元也速迭儿的踪迹,眼下更是已经率领军队追击而去,末将请殿下速速派遣援军!”

    朱权的神色一喜,之前在营地之中没有找到也速迭儿的踪迹让朱权心中非常遗憾。

    所有人都清楚,实际上北元的国运系与也速迭儿一身,也速迭儿尽管是弑君篡位,但是他好歹曾经在西蒙古卧薪尝胆数十年,积攒下了不小的威望和实力。

    而也速迭儿的儿子尽管并没有参与东征而是留镇在了西蒙古,但是其子与西蒙古的几个部落之间关系不睦,而且威望相较其父要差的太多。

    可以说若是也速迭儿出现了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