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靖难-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前在太平门处,蓝玉与朱允炆之间的事情,早已通过锦衣卫传进了洪武帝的耳中,而此时的坐在龙椅上的洪武帝手上却是青筋暴露。
………………………………

第一百零二章 回大宁

    “殿下,我们是否按照陛下的命令撤军?”

    在朱权的大帐之中,龚合向着朱权问道。

    朱权的额头上露出了一丝愁容,按理来说,在洪武帝的圣旨上已经写明了各部军队各回驻地,但是对于朱权来说,现在想要大举撤军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撒叉河北如今拥有数万明军,而雪后草原上的路很是泥泞难走,在这种情况下撤军无疑会比想象的要艰辛的多。

    但是朱权却又不得不撤军。

    别忘了,眼下朱棣可还在驻军在大宁城外,朱权并不清楚,朱棣在接到洪武帝的圣旨之后是否会立即撤军,同时朱棣若是不撤军的话,以朱棣的作风,那么想必会给大宁找上不小的麻烦。

    而大宁眼下是朱权的根基之地,朱权可不想等到自己回去之后,自己看到的是被朱棣的燕军糟蹋了一遍的大宁。

    “撤军肯定是要的,但是目前草原道路难行,这样吧,龚佥事,先让会州卫撤到撒叉河以南,然后让撒叉河南的军队先行撤往大宁,数万大军分批撤军!”

    目前来说,朱权的安排还是比较妥当的。

    虽说目前草原上已经下了初雪,但是毕竟还没有到那种大雪漫膝的地步,但是按照往年的情形,再过半个月可就说不准了。

    议定撤军之后,朱权便去找了朱植。

    当朱植从朱权口中听到准备撤军的安排,朱植并不意外。

    “这样也好,不过我的广宁两卫说不得就要到大宁打扰了!”

    朱植微笑着对朱权说道。

    广宁距离大宁足有数百里之遥,而辽东的天气并不比大宁这要好,所以估计等到朱植他们撤到大宁之后,恐怕大雪立即便会将路给封住。

    听到朱植的话,朱权脸上笑了笑

    “十五哥,你这可是太客气了,招待你本就是应该的,我们兄弟半年没见,此次十五哥前来又是古道热肠的助拳,要是小弟怠慢了你岂不是回头要让人给说死!”

    朱权说完,两人皆是相视一笑。

    听到朱权要走的消息,阿札施里和脱鲁忽察尔都找上了门来。

    “殿下,眼下这道路难行,不如您再多待上一些时候!”

    阿札施里看着朱权面露真诚的说道。

    虽说此前朱权曾经在万军之前落下了阿札施里的颜面,但是这些日子的相处,特别是朱权在与北元一战之中展露出来的豪情却是让阿札施里深深的为之叹服。

    草原上的汉子从来最敬重勇猛之士,而朱权虽贵为亲王,但这些日子却能够自降身份与士卒打成一片,再加之作战勇毅,自然是赢得了阿札施里的敬重。

    “呵呵,老大人客气了,草原上美景虽好,但我等总归是客军,再者而言,孤也担心,若是不走的话,恐怕会流连这片草原,就再也不想走了!”

    大帐之中回响起了朱权的笑声。

    倒是阿札施里与脱鲁忽察尔此时脸上的神色却是有些不自然。

    虽说朱权赢得了阿札施里等人的尊重,但正如朱权所说,明军毕竟是客军。

    而大帐之中,除了朱权等三人之外,一旁的其其格与诺敏脸上的神色也是不自然了。

    就在帐中无人说话的时候,诺敏一脸天真的说道:

    “不走就不走好啦,不如留在我们这里,放心吧,殿下,我肯定将您养的白白胖胖的!”

    诺敏的大大咧咧顿时让气氛为之一变,帐中的一干人全都被诺敏逗笑了。

    “诺敏,孤倒是舍不得你,不如你随孤去大宁可好!”

    朱权心中一动然后便向着诺敏说道。

    听到朱权此言,帐中的阿札施里心中顿时为之一紧。

    当初,让诺敏伺候朱权,正是阿札施里期望诺敏与朱权之间培养感情,这样便能够为翁牛特部找到一个实力强劲的依靠。

    所以听到朱权此言之后,事关己身,由不得阿札施里不紧张。

    倒是诺敏依旧是显得大喇喇的说道:

    “好啊,我还没有去过大宁呢,其其格姐姐,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说着,诺敏便向一旁眼眶渐红的其其格说道。

    本来其其格因为朱权要走,心中着实不舍,但现在诺敏的这番话却是立即让她闹了个大红脸。

    只听其其格羞道:

    “诺敏,你乱说什么!”

    倒是坐在主位上的朱权,却丝毫不以为意。

    “好啊,那其其格也一起去大宁,大宁的景色与这草原上有太多的不同,你们去看看也当时涨涨见识!”

    随着其其格两女说完之后,朱权又对着阿札施里和脱鲁忽察尔说道:

    “不知道两位大人可放心?”

    听到朱权此话,阿札施里转头与脱鲁忽察尔互相使了个眼色。

    随后只见两人顿时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说道:

    “其其格和诺明能够跟在殿下身边,那是她们的福分,既然殿下愿意,那么让其其格她们去大宁涨涨见识倒也是应该的,不过还打扰殿下了!”

    朱权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哪里,一点都不打扰,都是应该的!”

    帐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没心没肺的诺敏也和朱权他们一起笑着,倒是其其格脸上的潮红逐渐褪去,看向脱鲁忽察尔的目光也渐渐露出了一丝悲伤的神情。

    其其格比诺敏年长,而且其其格在来到朱权身边之前也被脱鲁忽察尔暗示了一番,所以其其格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虽说朱权口中仅仅是邀请她们到大宁做客,但是其其格却清楚,一旦接受了这个邀请,说不得她们日后再回草原,身份就会改变了。

    看着眼眶泛红的其其格,脱鲁忽察尔悄悄的摇了摇头。

    看到父亲的动作,其其格死死的咬住了牙忍住了泪意。

    倒是诺敏,在听到阿札施里答应之后,立即欢呼了一声,然后不顾还有人在场,缠着朱权问道大宁有什么好玩的。

    。。。。。。。。。。。。。。。。。。。。。。。。。。。。。。。。。。。。。。。。。。。。。。。。。。

    被朱权记挂的朱棣在洪武帝的圣旨下达之后倒也没有在大宁多留,接到圣旨之后便立即将撤军的准备安排了下去。

    “哈哈,大师果然高明,这一次十七弟那小子知道了,恐怕立即便要吐血了!”

    在燕军大帐之中,朱棣向着的道衍和尚哈哈大笑道。

    听到朱棣的话,道衍和尚也是一脸的微笑。

    “这也是应当的,不管怎么说,这次前来大宁总归要叫大宁都司出点血才是!”

    原来,向大宁索求物资的要求也是道衍向着朱棣建议的。

    朱棣摇了摇头向着道衍指了一指

    “要是让十七弟知道了,恐怕要恨死大师了!”

    “哪里哪里,宁王殿下气度非凡,自然不会因为一点物资之事而将贫僧时时记挂在心中!”

    说完,道衍脸色一肃说道:

    “倒是殿下,眼下大宁击败了北元,那么可以预见,这大宁起码数年之内没有外患之忧,以宁王表现,想来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此一来,我等与宁王关系还需三思!”

    随着道衍的话说完,朱棣的表情也是变得郑重起来。

    “的确,十七弟的表现实在是太好,倒是让孤都有点嫉妒了!”

    朱棣的话中罕见的出现了一丝嫉妒的意味,幸亏大帐之中只有朱棣与道衍,不然若是让外人知道,一向以心胸博大著称的燕王也会嫉妒自己的弟弟,恐怕立即便要惊呆了眼睛。

    此时,道衍和尚道了一句佛号,然后开口说道

    “殿下,眼下倒是有一个机会摆在殿下的眼前!”

    “还请大师赐教”

    “看来陛下是下定决心要对凉国公动手了,如此一来,殿下不如加快行动,密云卫、通州卫等十余卫所之中尽为蓝玉一党把持,不如殿下在陛下行动之前抢先动手,想必陛下暂时不会理会这北边变故。

    而且即便陛下事后得知,想必也不会怪罪殿下,甚至殿下说不得还会得到陛下嘉许。

    如此,实在是天赐良机!”

    道衍和尚说完,朱棣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看到朱棣脸上的神情,道衍知道,朱棣这是意动了。

    别看朱棣在这北平行都司,麾下大军近十万,但是实际上里面能被朱棣依为心腹的也就是燕山三护卫再加上济阳、永清、大兴几个卫,其余的卫所实际上朱棣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更有密云等卫乃是蓝玉一党把持,对于朱棣来说简直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北平行都司独有,别的不说,单单朱权治下的大宁都司之中同样有着蓝玉一党的心腹卫所,比如说大宁中卫、全宁卫。

    大宁中卫的刘占、全宁卫的姜全都是跟随颖国公多年的老人。

    而他们目前是忠于朱权,但是难保若是颖国公的军令下达,他们还会对朱权忠心耿耿。

    “大师所言甚是,但目前我等并无理由,密云等卫上下,此行挑不出毛病!”

    听到朱棣这么说,道衍笑着说道:

    “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必万无一失!”

    道衍和尚的暗示,朱棣能够听得懂。

    所以道衍说完之后,朱棣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神情甚是满意。
………………………………

第一百零三章 不死不休

    洪武帝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蓝玉,跪拜在地上的蓝玉顿时感觉到如芒在背。

    的确,蓝玉是跋扈,但这并不是说蓝玉是一个没有大脑的人,不然的话,蓝玉也不会成为国朝如今的第一重将。

    “臣蓝玉叩见陛下!”

    在殿上跪了能有一刻钟之后,蓝玉不得不再次高呼道。

    而就在他这句话说完之后,坐在龙椅上的洪武帝冷哼了一声。

    这一声哼如同雷一般在蓝玉耳旁炸开。

    “蓝玉,你倒是越来越能耐了,朕让皇太孙去太平门迎你,你的表现倒是恭敬的很啊!”

    洪武帝的话中充满了阴狠的意味。

    当然,敢作敢为一向都是蓝玉的座右铭,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国朝上下落下一个跋扈的名声。

    而此时,纵然蓝玉对洪武帝从心中感到畏惧,但是蓝玉并不会为过去的事情而感到后悔。

    “回禀陛下,臣对允炆殿下是敬重的很,只是臣觉得允炆殿下文治有余、武功不足,性子柔弱,日后这大明若是交到允炆殿下手中,我大明上下数百万将士岂不是要被那帮子文臣死死压住,不得翻身!”

    说着,蓝玉的头猛地一抬直直的与洪武帝对视了起来。

    随着蓝玉的话音落地,此时奉天殿内的一君一臣隐隐的对立了起来。

    洪武帝历朝二十余年,在洪武帝面前敢于这样说话的大臣却是一个也没有,除了当年的胡惟庸!

    “蓝玉,汝心当诛之!”

    洪武帝的身子被蓝玉气的有些发抖了起来

    “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洪武帝一声厉喝。

    蓝玉冷笑了一声说道:

    “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若是想要杀蓝某人,自然没有人能够阻止陛下,就如当年陛下诛杀胡惟庸一般!

    大明至今不过二十余年,开国勋臣们所剩几何?试问陛下,这就是您要开创的大明盛世?您为了一己之私而要将这天下人全部杀尽吗!”

    本来蓝玉并非不智之人,他也清楚和洪武帝正面冲突只会让洪武帝杀他的心更加坚定。

    但是蓝玉别无选择,因为他早已看透了,当前太子朱标死的那一刻,便意味着洪武帝就再也容不得他了。

    奉天殿内顿时安静的可怕,大殿内的太监以及侍卫们看着这一君一臣之间的冲突,各个恨不得能够转身逃出去,但是没有洪武帝的命令,他们敢吗?

    “好,好一个蓝玉,朕这些年对你可薄?我大明纵然是马上得的天下,但是能马上治天下否?允炆诚然非开创之君,但守成却是足够了,你蓝玉身为臣子,自当领命,而今如你这般,信不信朕治你一个抗旨之罪,夷平三族!”

    随着洪武帝话音落地,蓝玉却是笑了起来。

    “陛下,看来您也知道朱允炆仅仅是一个守成之君,那允熥殿下难道就不如朱允炆吗?允熥殿下知书达理、文韬武略,更兼是太子殿下嫡子,论大明礼法,这皇太孙当为朱允熥殿下!

    再者说陛下,您要夷平我三族,无非就是忌惮蓝某功高,朱允炆那小子镇不住蓝某罢了。

    我大明如今虽富有四海,但这是谁之功?打天下要勋将们出生入死,而如今,堂堂陛下居然容不得我等勋将,试问陛下这是何道理!”

    蓝玉与洪武帝针尖对麦芒般的对峙了起来。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人敢在洪武帝面前这么说话了!

    “来人啊,给我将蓝玉抓起来,押往天牢!”

    洪武帝突然怒吼了起来。

    这番话顿时在承天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守卫在承天殿内外的士卒顿时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怎么着,朕的话没人听了吗!”

    当洪武帝看到他的命令之后,承天殿内的甲士们居然还在犹豫,洪武帝脸上的怒色更盛了。

    “求陛下赦凉国公!”

    突然奉天殿内一名甲士向着洪武帝跪拜道。

    而随后,随着这名甲士跪下,奉天殿内的天子亲军居然有近三分之一的甲士向着洪武帝跪下为蓝玉求情。

    这一幕更是让洪武帝涨红了脸,恨不将眼前这些乱臣贼子全部杀光。

    “蒋瓛何在!给朕拿下蓝玉!”

    洪武帝高呼了一句。

    不一会,蒋瓛便带着几个锦衣校尉急匆匆的走进奉天殿内,作势要架起蓝玉。

    蓝玉眼睛向着蒋瓛一蹬,然后对着洪武帝喝道:

    “陛下,臣有臣的尊严,臣这就回府上,听候陛下的圣旨!”

    说完,蓝玉看都不看蒋瓛便转身向着奉天殿外走去。

    蓝玉的身影在奉天殿外阳光的衬映之下直让洪武帝觉得倍加刺眼。

    奉天殿上的一番风波尽管被洪武帝下令封锁,但是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洪武帝与蓝玉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正面冲突的消息很快便传入了金陵各大高官勋贵的耳中。

    蓝玉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他既然敢与洪武帝爆发正面冲突自然是有着他资本的。

    别的不说,除了傅友德给他的人手之外,蓝玉在金陵也是有着自己的人手的,这些人手虽然说派不上什么大用,但是蓝玉自信自己想要离开金陵却并非什么难事。

    当天晚上,蒋瓛便奉洪武帝的圣旨包围了蓝玉的凉国公府。

    对此蓝玉丝毫不惧,蓝玉的一众亲军护卫依仗着凉国公府高达的围墙隐隐的与外面的蒋瓛以及锦衣卫对峙着。

    蓝玉在金陵的府邸修的可谓是金碧辉煌,而除此之外,府邸多有逾越之处,别的不说,单单是凉国公府的围墙便有三丈之高,再配合围墙周边数不清的碉楼箭塔,赫然就是一个小型要塞。

    凉国公的护卫并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千余人,这些护卫可都是对蓝玉最为忠心的人,不少都是蓝玉这些年南征北战之中收养的孤儿,当然这仅仅是凉国公府明面上的力量。

    随着锦衣卫将蓝玉的府邸包围,一场风暴开始在金陵上空形成。

    好在的是洪武帝还没有决心采取强硬手段铲除蓝玉,不然的话,一场战火恐怕立即就要在金陵城内烧起。

    “皇爷爷,允熥求您放过凉国公吧!”

    在得知蒋瓛将凉国公府包围之后,朱允熥再也顾不上其他,立即便求见洪武帝,尽管洪武帝并不打算见他,但是当朱允熥在洪武帝寝宫之外足足跪了三个时辰之后,洪武帝最终还是接见了自己的这个孙子。

    与朱允炆相比,无疑朱允熥长得更为英俊一些。

    但是洪武帝看着自己的这个孙子,却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眼。

    不得不说朱允熥实在是一个悲剧。

    “如果是关于蓝玉的事情,那么你可以回去了,朕是断断饶不过这等贼子的!”

    朱允熥说完,洪武帝拂袖便要离去。

    “皇爷爷,若是您要治凉国公之罪,那么允熥还请皇爷爷赐死!”

    朱允熥的话如同一道惊雷炸在了这大殿之中。

    赐死可不是闹着玩的,蓝玉有那个资格和洪武帝对峙,那是因为蓝玉有这些年的功劳为依仗,但朱允熥,一介黄口孺子,又凭什么用这种口气来与洪武帝对话。

    “皇爷爷,听说您要夷平凉国公三族,那么允熥便也在夷平之列,还请皇爷爷赐死!”

    此时的朱允熥一脸悍不畏死的表情,他的眼睛直瞪瞪的看着洪武帝,却是显得丝毫不畏惧洪武帝一般。

    洪武帝此时已经是觉得自己胸口隐隐作痛。

    虽说洪武帝对朱允熥不喜,但是不论怎么说朱允熥都是朱标的嫡子,朱允炆的弟弟,身上流着的是他朱家的骨血!

    但是洪武帝从来都不是一个受威胁的人,他瞪着一双充血的眼睛对着朱允熥说道:

    “你确定!”

    “允熥确定,陛下不赐我死,那么日后允熥肯定是兄长的对手,不死不休!”

    朱允熥将一份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了洪武帝的面前。

    骨肉相残一直都是洪武帝最不愿意看见的,毕竟朱家子弟都是他的皇子皇孙。

    但是现在朱允熥却直接将洪武帝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坦然的告诉给洪武帝听,而洪武帝也清楚朱允熥的这番话绝对不仅仅是什么威胁。

    洪武帝为什么要铲除蓝玉,无非就是因为蓝玉对朱允炆的威胁,而蓝玉一党支持的是谁,无非只有朱允熥!

    而铲除蓝玉,正是洪武帝为了让朱允熥失去依仗,日后乖乖的在朱允炆治下做个良民!

    “论嫡庶,我母乃开平王嫡女,我是太子嫡子,而母妃生我之时,那吕氏仅仅是侧妃,朱允炆虽是兄长,但乃庶子。

    如今陛下既要杀我舅爷,那不如将我一同杀了了断,若不然日后,陛下百年之后,我定要与朱允炆不死不休!”

    此时的朱允熥宛如换了个人一般,甚至在此时的洪武帝看来,从朱允熥的身上似乎能够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倔强、固执、狠辣。

    洪武帝的眼睛已经是红的不能再红,他的手颤抖着指着朱允熥大吼道:

    “放肆,来人,给我将这孽孙押往宗人府圈禁三年!”

    一声令下,殿外冲进了四个锦衣校尉。

    “哈哈。。。。。”

    朱允熥的大笑声在大殿之中回荡着。

    而就在朱允熥被押下去之后,洪武帝噗的吐出了一口血水。
………………………………

第一百零四章 横生变故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大宁都司数万明军在朱权的率领下陆续撤到大宁。

    朱权刚一回到大宁,大宁布政使尚信便找上了门来。

    “殿下,下官实在是惭愧!”

    听到尚信这么说,朱权心中自然是清楚其为何事。

    朱权初到大宁,虽说也曾拜访过尚信,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却称不上是什么亲密,因此如今尚信摆出的这幅低姿态倒是让朱权有些吃味了。

    当然吃味是在心中,在明面上朱权还是立即摆出了一幅温和的笑容

    “尚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对于尚大人此前的不得已而为之,本王也是能够理解的,还请尚大人不用介怀!”

    “殿下如此一说,倒是显得老夫矫情了!”

    尚信抬起头随后面露一丝微笑对着朱权说道。

    在大明十三个行省之中,每个行省具有三司,都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这三个衙门掌握了一省之地的兵权、政权和法权。

    而大宁虽地处边地,再加上军户众多,导致大宁都司的势力隐隐压过大宁都司一头,但是显然大宁都司毕竟只能算是军方,而大宁布政使司才是等于政府的角色。

    这样一来,其实朱权是非常与尚信亲近的。

    而且尚信作为国朝的从二品大员,在这大宁地界,上下官员可以说不少都是其门生故吏,而朱权若想大宁成为自己坚固的大后方,除了大宁都司之外,他还需要将大宁布政使司拉拢过来。

    “孤听闻了,尚大人这些年在大宁可是为百姓们做了不少事情,令本王深深的感到敬佩!”

    “哪里哪里,殿下实在是太客气了,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尚某深受陛下隆恩自当兢兢业业经营好这大宁才能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花花轿子人抬人,朱权乐意与尚信亲近,尚信又何尝不是如此。

    虽说各地的布政使司都有暗地中监视行省内各藩王的使命,但是在明面上从二品的布政使自然是远远不如天潢贵胄的亲王,因此若是藩王执意与布政使为难的话,那么不仅藩王得不到好处,恐怕布政使还会被加倍的惩罚。

    尚信今年已经六十一了,年初开始他便上奏京城希望能够乞骸骨、告老还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