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天靖难-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既然胡长吏和鲁长吏如此坚持,那么孤自然是从谏如流,稍后还请鲁长吏前往都司衙门一趟,告诉龚合,让他调全宁卫进驻大宁郊外!”
看到朱权终于松了口,胡宁和鲁明心中也都松了口气,随后鲁明便立即应了下来。
就在鲁明离开之后,朱权仿佛又想到了什么,神情凝重的对胡宁开口说道:
“对了,胡长吏,朵颜三卫之中据说和燕王关系密切的不在少数?”
“回禀殿下,洪武二十年燕王北伐大胜,蒙古部落纷纷归降,洪武二十二年置朵颜三卫,洪武二十三年燕王再次北伐,燕王麾下作战之兵正有朵颜三卫征召的一千轻骑。
因此,朵颜三卫之中,与燕王关系密切的的确大有人在!
据下官所知,朵颜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便与燕王殿下相交甚厚!”
听完这番话之后,朱权顿时沉默不已。
不足为外人所道的是,朱权正是因为知道朵颜三卫倾向与燕王,所以才会执意要去朵颜三卫之中走上一遭,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支强军被燕王拉去吧?
不久之后,宁王将要携大宁五卫亲军巡视朵颜三卫的消息便在大宁城内流传了出来。
而大宁都司之中也派快马将这一消息紧急送往朵颜三卫以及沿路的卫所之中,毕竟朱权乃是藩王,一路出行自然有藩王的威仪。
………………………………
第三十二章 阿札施里
“大人,预计月底的时候,那位宁王即将路过我们新城卫的辖区前往泰宁卫,您看我们该怎么办?”
新城卫镇城之中,正有几人聚集在一处并不显眼的府邸里面。
这几人身上虽穿得是普通的粗麻衣物,但是身上却散发着一种铁与血的气息,显然这几人乃是军伍中人。
“楚百户,你向来足智多谋,不如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府邸主屋之中高坐上首的正是新城卫指挥佥事魏大林,只见他向着房间内的唯一一个年轻人问道。
魏大林说完,房间里数人的目光便集中到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只见这个年轻人沉吟了一番,然后起身行礼说道:
“魏大人,按下官看来,北平传来的命令是让我们设法让大宁与朵颜三卫交恶,而今大宁那位携大宁五卫前往朵颜三卫巡视,兵威赫赫之下,我等自然不能按此前计划行事,但是在下官看来,朵颜三卫一向与朝廷貌合神离,不若派人前往朵颜三卫之中传播谣言,就论宁王此次虽名为巡边实乃一举荡平朵颜三卫!
而后我等再授意将士们在泰宁卫交界处搞出些事端,到时候让大宁那位百口莫辩。
如此这般,大事可成!”
魏大林脸上露出了惊色,随后便是一喜。
“楚百户不愧是北平足智多谋之士,端的是好计策!”
房间内的其余几个人看到魏大林脸上的喜色之后纷纷向着这名姓楚的年轻百户恭维道。
“好,就按楚百户说的办!”
说着魏大林又对着房间内的另一中年汉子说道:
“赵千户,你那里距离泰宁卫最近,而且还有集市,这谣言一事就交给你了!此时若成,我定会为你向北平请功!”
“遵大人将令!”
那名面容肃穆的中年汉子听到魏大林的话之后立即大声应诺。
。。。。。。。。。。。。。。。。。。。。。。。。。。。。。。。。。。。。。。。。。。。。。。。。。。。。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底。
朱权携大宁五卫巡视朵颜三卫,此行一经传出便震动了整个北部边境。
不过显然,不论外界有着如何的非议,朱权此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经过有心人的传播之后,朵颜三卫之中顿时响起了无数的谣言,其中以宁王将彻底剿灭朵颜三卫一举荡平边患为最!
“阿札施里,用汉人的话来说,大宁那位此行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早有快马传来消息,大宁五卫大军完全就是按照一场战争的标准来进行准备的,我们必须要早作预防啊!”
泰宁卫属地,一处草原之上,朵颜三卫的部落头人们再次聚集在了一起。
因为泰宁卫指挥使阿札施里在朵颜三卫的崇高声望,因此每逢牵扯到朵颜三卫的大事,朵颜三卫内诸多上得了台面的头人们都会集中到翁牛特部之中进行商议。
大帐之中,只见一人开口向着盘坐在上首的阿札施里说道。
阿札施里虽然已经是老人了,虽年不过六十,但是看上去却是更像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但是虎死威犹在,更何况阿札施里还没死,因此不管其余部落头人心中如何想法,在明面上他们都还是奉阿札施里为尊!
“咳咳咳”
阿札施里咳嗽了几声,然后好似双目无神的扫视了帐内的各个部落头人一眼。
虽说这一眼并无夹杂着什么异样的神色,但是却让帐内的诸多桀骜不驯之徒根本不敢与其对视。
看到帐内诸人在自己面前的这种小羔羊般的姿态,阿札施里突然笑了,笑的还很开心。
随后,只听阿札施里对着先前开口的福余卫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说道:
“海撒男答奚,你的心太急了!没错,大宁那位殿下是要率领大宁五卫大军前来草原之上,但是这并没有说明那位就准备对我们下手!
试想,如果大宁那位真的要对我们下手的话,那么大宁五卫就真的够了吗?别的不说,我的泰宁卫如果真的动员的话,那么控铉之士能够达到近一万!加上你们两卫,怎么着也能筹到两万大军吧!
如果大宁那位不动员大宁都司的力量,便想一口气吃下我们的话,那么我可以说,他要是不怕吃撑死了,那么就让他来!”
阿札施里的话中似乎具有着无形的魔力,起码原本那些听闻宁王将会率大宁五卫大军巡视朵颜三卫而变得惶惶不安的中小部落头人们都心安了起来。
“尊敬的阿札施里,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您要知道,大宁五卫那是已经在大宁整装待发了,而我们的军队现在根本还没有动员!若是大宁那位真有心思的话,一个奇袭,难保不会将我们各个击破!
所以,在我脱鲁忽察尔看来,眼下最要紧的便是让各个部落的战士立即集结起来,到时候任凭大宁如何,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不可否认脱鲁忽察尔说的的确极有道理,但是在老谋深算的阿札施里看来,脱鲁忽察尔的这番话显然不单单是为了朵颜三卫。
“脱鲁忽察尔,你是不是准备我们大军集结之后,然后再闹出点事端,从而让我们和大宁的关系变得无法缓和?”
阿札施里冷不丁的开口说道。
这一番话顿时让脱鲁忽察尔倒吸了一口冷气。
阿札施里没有说错,刚刚脱鲁忽察尔的心中的确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但是现在这种场合之下,脱鲁忽察尔又怎么可能会承认。
因此,只见脱鲁忽察尔涨红着脸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仿佛受了多大的屈辱一般激动的说道:
“尊敬的阿札施里,我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朵颜三卫众多部落着想!南边的汉人向来便是以狡诈著称!若是大宁那位真的要对我们用兵的话,从大宁到你泰宁卫,快马只需要十来天的行程,而即便是大军行进也不过一个月!
而我们各个部落征召战士、迁移牧场也需要十来天的功夫,到时候万一那个宁王存了敌意,我们怎么办!”
脱鲁忽察尔的话一说完,顿时帐内便响起了议论之声。
对于大宁的那位宁王,朵颜三卫的头人们都不熟悉,而且近段时间,大宁方面从来没有展露过对朵颜三卫的态度。
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朵颜三卫之中心存惶惶的部落头人不在少数。
当然,这些心存惶惶的部落头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曾经和大宁都司的卫所结下了一些血仇。
“呵呵,脱鲁忽察尔,你哟这番心思,真的是让我很开心,当年那个拖鼻涕的毛孩子,现在成为了男子汉,知道为整个草原的部落着想了!”
阿札施里的话刚一说完,帐内便传来的低声的暗笑。
的确,脱鲁忽察尔小的时候曾经被父亲送到了翁牛特部之中担当近乎人质的角色,而当时阿札施里便已经是翁牛特部的族长了。
因此,可以说别看脱鲁忽察尔眼下好歹也是朵颜卫的指挥同知、兀良哈部的头人,但是在阿札施里面前,他不过只是一个小字辈。
听着耳边的低声暗笑,脱鲁忽察尔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是在这种场合之下,他可没胆子去反驳阿札施里的话。
“但是,脱鲁忽察尔,你还需要多多磨练!若是大宁要对我们下手的话,他们怎么会提前这么久便通知我们?更何况,别忘了我们现在的身份!朵颜三卫再不济那也是南面皇帝亲自敕封的,而我和你也都有着世袭爵位在身!就凭着这个,大宁那位只要不想造反,那么他就绝对不会对我们下手!”
只见阿札施里的身上突然散发出了一种如同万兽之王的气息,他的虎目死死的盯着脱鲁忽察尔的眼睛,身躯更是挺得笔直,眼眶之中更是散发出了异常压迫的神光,哪里还有之前的老人模样。
脱鲁忽察尔的头低了下去,站在帐中的他顿时变得如同一个小学生站在老师面前一般。
“当然,对于那位宁王,我们现在还不了解底细,因此不可不防。脱鲁忽察尔,你立即下令从朵颜卫之中召集两千战士。海撒男答奚,你的福余卫也召集两千战士。塔宾帖木儿,你的弘吉剌特部出动一千人。
这样一来便有五千战士,都到我翁牛特部的草场来集合,加上我的翁牛特部有三千战士,这样便够了,动静太大只会让我们和大宁方面的关系变得恶化。
还有,从现在开始,凡是草场与明国交界的部落,全部向后迁移三十里,另外约束一下各自的小子,这段时间不要去闹出什么事端,要不然草原上双方战士们集结在一起,冒出了火气演变成灾难那就不是我所愿意看到的了!”
说完之后,阿札施里又变得如同一个老朽一般,甚至拿起酒杯的手掌都有些微微的颤抖了起来。
但是这个时候,却根本没有人敢小觑这个老者。
………………………………
第三十三章 甥舅
就在朱权在大宁准备率领大宁五卫前往朵颜三卫巡边之时,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底,洪武帝终于开始出手干预这次朝争了。
七月二十一,洪武帝钦命朱允炆御书房行走,同时加黄子澄为太常寺卿。
七月二十三,洪武帝着蒋瓛彻查江夏侯周德兴长子周骥欺凌宫女一案。
七月二十五,洪武帝钦命蓝玉率军驻西蕃彻底剿灭月鲁帖木儿余党,剿清之后方可班师回京。
七月二十六,洪武帝钦命冯胜率所部驻太原,并命冯胜掌河东各卫就地屯垦。
不过五天时间,四道圣旨一下,整个金陵便变得异常诡异起来。
大多数人都以为,在五军都督府表示了态度之后,洪武帝会顾忌到军方以及勋贵的颜面,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但是现在洪武帝四道圣旨以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洪武帝的态度明显是倾向与朱允炆的。
不过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认为尘埃落地。
金陵城内开国公府,朱允熥已经顾不上什么忌讳不忌讳的了,亲自前来拜访常升。
看起来洪武帝好像只是略微抬高了一丝朱允炆的地位,其他并没有对朱允熥背后的一干势力展开清洗,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洪武帝这明显就是还有后手啊!
要知道本来冯胜可是要回京的,但是现在洪武帝居然诏令冯胜留驻太原并且率领各卫屯垦,这无疑就在拖延冯胜回京的行程。
冯胜是谁?冯胜是常遇春相交莫逆的将领,在常遇春死后,对蓝玉等一干常遇春故旧照拂有加,而且眼下冯胜乃是整个大明威望最高的将领,多次出任北伐大军主帅一职。
而按照此前朝会上的形势,很明显,冯胜一旦回京,那么就等于加强了朱允熥背后的军方势力。
另外命蓝玉彻底剿清月鲁帖木儿余党,除恶务尽,更是在断朱允熥的外援。
谁都清楚,洪武二十四年,月鲁帖木儿反叛之后,不过月余时间便被都指挥翟能给打败了,而后月鲁帖木儿逃亡柏兴州。洪武二十五年三月,蓝玉派百户毛海诱捕月鲁帖木儿父子,成功后,将月鲁帖木儿父子送往金陵处死,并尽降其众。
可以说实际上,月鲁帖木儿的余党早已被一网打尽了,而这个时候洪武帝继续命蓝玉停驻西北,看起来是要将月鲁帖木儿余党全部剿灭干净,实际上何尝不是在拖延蓝玉回京。
蓝玉眼下是国朝当之无愧的第一统帅,一旦蓝玉、冯胜等回京,到时候肯定不用说都站在了朱允熥一边,这种势力对比之下,纵然是洪武帝再支持朱允炆,恐怕也必须进行妥协。
虽说洪武帝是天子、天下共主!但是面对发出一个声音的军方,洪武帝也必须让步。
而命蒋瓛彻查江夏侯之子非礼宫女一案何尝不是在敲打五军都督府的一干勋旧和将领。
朱允熥的脸上已经长出了短须,但是这个时候,他根本就顾不上什么打理了。
可以说现在的形势对他非常不利,蓝玉和冯胜都被洪武帝下令停驻当地,这样一来的话,短时间内金陵城内朱允熥能够指望的只有傅友德和常升。
但是傅友德虽说是常遇春的故旧,但是在眼下朝堂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特别是洪武帝下令蒋瓛着手对付江夏侯周德兴之后,傅友德已经闭门不见客了。
显然傅友德是看出了朝堂形势不利,从而变得明哲保身了起来。
作为朱允熥的亲娘舅,开国公府无疑是朱允熥的坚定支持者,而眼下,随着五军都督府的一干勋旧们态度变得不再如之前一般,开国公府上下的气氛也变得异常压抑了起来。
“舅舅,皇爷爷此举完全就是打定了心思准备让朱允炆上位了,而一旦皇爷爷百年之后,朱允炆登上了那个宝座,我还有您还有舅姥爷,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朱允熥连茶都顾不上喝,脸色焦急的对着常升说道。
听完朱允熥的话,常升脸色依然镇定自若的说道:
“急什么,慌慌张张的岂能成大事!这是你舅姥爷从西北传来的书信,你也看看!”
说着,常升递给了朱允熥一封书信,朱允熥慌不迭的接过然后便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朱允熥的脸上不复之前的焦虑。
蓝玉在信中给朱允熥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位大明的军方第一人,在信中告知朱允熥让他切忌急躁,遇事不要惊慌,哪怕皇太孙之争输给了朱允炆也不打紧。
蓝玉为何有这般底气?当然便是因为他在军方的巨大势力。
要知道蓝玉横行大明的依仗除了这些年在军方的人脉之外,更多的是蓝玉的亲信遍布军中。
洪武帝征战天下之时,为了笼络部下,往往会将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收为义子,而这一招被蓝玉学了个十成十。
翻翻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花名册便可以知道,蓝玉军中,百户以上的将领除了那些老将之外基本上都是蓝玉的义子,而根据锦衣卫的暗报,蓝玉的义子足足有两千余人!
蓝玉给他的义子们荣华富贵,而相应的,这些义子们对于蓝玉都是忠诚无比。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征大胜而归,洪武帝亲自率百官在城门处迎接蓝玉大军,是时,洪武帝封赏蓝玉大军之后允众将平身,但是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只见蓝玉军中大将无一人敢起身!
要知道这可是洪武帝金口所出让将领们平身!
场面一时尴尬的无以复加,最后还是一旁的蓝玉下令众将起身,众将这才起身受赏!
蓝玉之威势溢于言表!
而不说别的,单单在长江以北各卫之中,蓝玉以及他的义子们手中掌握的大军便多达二十余万。
书信的结尾处,蓝玉还给朱允熥打了一针强心剂,蓝玉暗示朱允熥,哪怕是皇太孙之争失利,但是只要等到洪武帝宾天,那么即便是抢,他也给朱允熥把那把椅子抢下来!
有了蓝玉的保证,朱允熥的神情自然缓和了下来,甚至脸上还露出了笑容。
朱允熥知道蓝玉有这样的实力,毕竟一旦洪武帝宾天,那么整个大明将无人能够压得住蓝玉!
照理来说,作为一个聪明人,纵然朱允熥是蓝玉的亲外甥孙,但是难道不应该防着蓝玉一手吗?他就不怕日后即便蓝玉帮他抢到了皇位,但是之后再从他手中抢走皇位吗?
朱允熥当然不怕,原因便是蓝玉没有子嗣!
蓝玉到目前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婚配给了蜀王,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的继承人!
而蓝玉曾经最为宠爱的晚辈便是朱允熥的母亲常氏,再加上朱允熥长大之后每逢蓝玉总是行晚辈礼,而且常常过府问候,因此蓝玉对朱允熥总是有着一份疼爱的。
正是有着这样的长辈,所以朱允熥才有和朱允炆一争长短的底气!
“舅舅,既然舅姥爷这么说,那么我就不急在一时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常升脸上这才露出了笑意。
随后看着房间之中只有他甥舅二人之后,常升面露一丝深意说道:
“这就对了,《史记、晋、世家》有云,申生在场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如今形势与其何等相似。
虽陛下看重朱允炆还让其在御书房行走,但是别忘了,你舅姥爷还在,陛下今年已六十有五,七十古来稀,纵然陛下能够再坚持十年。到时你舅姥爷不过刚过花甲之年,而你也不过二十五,有什么可急的?”
正如常升所说,洪武帝眼下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了,在历史之上,如此年纪的帝王已经算得上是稀少了,而基本上活过七十的帝王那是少之又少。
纵然洪武帝能够活过七十,但是别忘了,蓝玉眼下不过五十四岁,熬也能把洪武帝给熬死。
而只要蓝玉能够熬得过洪武帝,那么朱允炆一党便翻不了天去!
毕竟蓝玉在军中的势力可是朱允炆能够比得了的?
古往今来,为争夺皇位,玄武门之变可不是仅仅只有一起而已!
常升刚一说完,只见朱允熥顿时流露出了泪意,不一会眼眶之中便留下了泪水。
只见朱允熥啪的一下跪在了常升面前然后呼道:
“舅舅和舅姥爷对我的恩情,我这一辈子都报不完,还请舅舅受外甥一拜!”
朱允熥的情绪很快便感染了常升,他连忙抓住朱允熥的胳膊说道:
“起来,起来,你这是在做什么,我和你舅姥爷为你做的都是应该的!你舅姥爷膝下无后,日后你多多尽孝便是,至于我这里,看在你母妃的面上,无论如何,哪怕是拼死,我也定是要保你的。
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儿女情长!”
不过面对常升,朱允熥还是坚持着行了跪拜大礼,这也让常升心头叹息了一声。
………………………………
第三十四章 吴氏婉玉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中旬,朱权率领大宁五卫亲军从大宁出发前往朵颜三卫。
这是朱权自就藩之后第一次离开大宁巡视边境,因此整个大宁都司诸卫皆都收到了来自大宁都司的命令,而后诸卫更是第一时间进入到了最高警戒的状态。
特别是与泰宁卫相交的新城卫之中,更是因为朱权将要途经此地而显得一幅风声鹤泣的模样。
那些在新城卫横行的诸多纨绔子弟以及路霸地痞之类的也都接到了来自新城卫高层的警告。
七月二十六,朱权抵达新城卫镇城。
新城卫对朱权的到来早有预备,因此新城卫镇城之外已经临时搭建起了一座足够容纳两万余大军入驻的行营,而在镇城之内,新城卫也腾出了一片院落,用以招待朱权一行人等。
“标下参见宁王殿下!”
朱权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进入了新城卫镇城之内,而在城门处只见新城卫的指挥使以及指挥同知等一干卫中高层皆在此地恭迎。
“都起来吧,孤奔不欲惊扰地方,但是新城卫为国朝驻守边境数载,值得孤敬重!吴运,孤在大宁便听闻你这指挥使当得是一顶一的好,今日孤便在这新城卫中看看,是否乃虚言!”
朱权向着跪在马头前不远处一位身穿锦袍的浓须大汉说道。
这名长着一脸浓密胡须的大汉正是新城卫指挥使吴运。
“遵殿下令!”
说着,吴运便站起了身然后壮着胆子向前两步牵住了朱权胯下乌骓马的缰绳,看到吴运此举,朱权便没有出言反对,而乌骓马也相当给面子的并没有闹出什么难堪。
虽然说起来,吴运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爷们而且还是一卫指挥使,不顾身份给人牵马似乎是有些恬不知耻,但是这对于吴运来说这些完全不用太过在意。
一般人自然是享受不到吴大指挥使亲自牵马的待遇,但是朱权自然是另当别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