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奸臣-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化州这样的地方,要出政绩实在太难了,受制约的地方太多。徐茂先确定了新的路线,心境豁然开朗,大步走出了后堂。
华正看到关闭了一天的房间终于打开,马上迎上去:“徐大人!”
徐茂先摆摆手,道:“今天你不用陪我,忙自己的事去!”
华正本来想说刘縣令的事情,听到徐大人这句话,他也不好再提了,没想到徐大人大步而出,离开了后堂。
范斌过来问华正,徐大人去哪里了?
华正说不知道,范斌就皱起了眉头。
“华正啊,作为徐大人的主簿,你连他的去向都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说你?”
范斌叹着气走了,他在心里嘀咕着,这个华正还是嫩了点。
想想人家耿朔,同样是一个主簿,人家多牛?
出去的时候,比郎中还威风,主簿这个身份其实很关键,别看他没什么官阶,但是跟大人关系搞好了,那些郎中官吏在他的眼里也算不了什么。
像钱桂安,裴恩他们这种级别的重量级官吏,还不是对耿朔客客气气的?自己也不敢小看他啊!华正毕竟是初出茅庐,对官场中很多的事情还不熟悉。
这个华正能不能成才,关键就得看徐大人的心态了。
(本章完)
………………………………
第957章 彩玲
范斌的一句话,让华正很自责,他知道官场中这水很深,一个主簿如果得不到大人的赏识和信任,那么他的人生,跟一个打入冷宫的妃子没什么区别。
听说徐大人当年也是主簿出身,干过知縣,干过左府丞,然后一步一步爬到今天。在湖广的几个州城里,都留下了他奋斗的影子。
华正当然也有这个想法,盼望有朝一日,能混出个人样来。
因此,范斌的那句话,让他在心中耿耿于怀。华正暗暗发誓,一定要取得徐大人的信任。
带着一丝懊悔,华正给崔亚霞打发了个笺条。
没多久,崔亚霞就回了笺条,华正问她晚上有没有时间?晚上一起吃个饭。
崔亚霞听出了他有心事,也不忍心再拒绝,便同意了华正的请求。
晚上吃饭的时候,华正没想到表妹把彩玲也带来了,趁彩玲上茅厕的时候,华正有些不悦地问道:“她怎么跟来了?”
“刚才在路上碰到的。”崔亚霞只应了一句,看到彩玲从茅厕出来,两人便不再说什么。
彩玲最近挺喜欢有事没事,总是找崔亚霞玩,崔亚霞觉得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因此对彩玲倒也挺好的。
而且她看出彩玲喜欢华正,只不过,以华正现在的身份,彩玲怕是不再可能了。
刚才在路上碰到彩玲的时候,彩玲便欢天喜地地跟她一起过来,崔亚霞自然不好拒绝。
吃了饭,华正对崔亚霞道:“不要回秀园了,陪我去看场戏怎么样!”
崔亚霞有些为难,没想到彩玲立刻就答应下来。“亚霞没空,我陪你去!我也好久没有看戏了。”
华正心情不好,情绪有些低落,崔亚霞也看出来了,她问华正:“你今天是怎么了?没精打彩的?要不让彩玲陪你去?我还要回秀园读书呢。”
华正就发火了,道:“你就只有读书和徐大人,眼里有没有我这个表哥。算了,你不去的话,我自己去。”
华正一发火,就独个儿走了。
彩玲看着崔亚霞,道:“亚霞,华正好像有心事,要不你去陪陪他?”
崔亚霞就道:“他这个性子,我才懒得理他。”
崔亚霞本来想回去,想起彩玲的话,她又于心不忍。
可是今天晚上,她实在没空,连徐大人那里都没去,因为过几天秀园的事情很多,她得用功了。
华正已经气冲冲走远了,崔亚霞对彩玲道:“要不你去陪他一下,彩玲。”
彩玲看着崔亚霞,道:“这样行吗?”
她看了眼崔亚霞,继续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去了。”
彩玲真的朝华正远去的方向追上去,而崔亚霞拦了辆马车,回了秀园。
华正心里很不痛快,主要是因为范斌说的那几句话,他们说大人最贴心的两个人,马夫和主簿。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徐大人的信任,那么他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但是要怎么样?才能让徐大人趁心如意?华正在心里纠结。
华正在这方面,的确如范斌所说,嫩了一点。毕竟他还不成熟,刚刚步入这个圈子。
人一旦心情不好,容易失落。
失落的人都喜欢找个人倾诉,偏偏自己喜欢的人又不喜欢自己,华正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表妹为什么总是拒绝他。
只是叫她陪陪自己,说说话而已,崔亚霞居然以学业为由,伤了华正的心。刚刚吃过饭的华正来到一家小馆子里,叫了几个菜,要了一坛酒。
他好想找个人喝酒,但是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华正不敢跟其他的人走得太近,因为徐大人初来,现在紧跟他步伐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
万一让徐大人看到自己和别的人在一起,肯定会引起误会,华正连平时的公务,也是小心谨慎。更不敢与那些没靠近徐大人的人来往。
华正刚刚倒了杯酒,彩玲就来了。
彩玲坐下来,也给自己倒了杯酒,看着华正道:“她不陪你,我来陪你喝!”
彩玲跟华正也是同村,从小一起长大的,要是彩玲脸上没有那几粒麻子,要是她不那么嘴尖利齿的话,彩玲还算过得去。
华正看着她,端起酒杯,连喝了三杯。
彩玲也陪着他,没有说话,华正喝酒,她也喝酒,一整坛酒喝完,彩玲脸上便有些红通通的。
华正呢?几杯酒下肚,突然觉得她脸上的麻子,也不那么狰狞了,在他的眼里,彩玲慢慢地变得漂亮,越来越有了崔亚霞的影子。
就这样,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说话。
尽管完全是华正在独白,彩玲只是当了听客,时不时发出嗯嗯的声音。
喝了一个多时辰,后来华正喝得越来越多,彩玲喝得越来越少,慢慢地她就看着华正喝,她端着杯子碰一下,凑到嘴边并不喝下去。
这天晚上,华正觉得彩玲很知己,彩玲就成了他的红粉佳人。
折腾到子时,华正才说我们回家,彩玲说那我送你。
她扶着华正回到家里,这里是知州衙给华正的小院,只有他一个人住。尽管小院里很简朴,没有什么摆设,但是比彩玲自己住的地方,强得上百倍。
华正今天晚上兴致很高,他看着彩玲开了句玩笑,要不今天晚上你不要走了,就睡这里,敢不敢?
彩玲说有什么不敢的,我们小时候又不是没一起睡过。在草丛里,山岗上,田野里,都有我们儿时的童趣。
华正说既然如此,那就睡吧!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没有软塌,华正说你哪睡边?
彩玲说随便,然后她就躺下。
屋外雨整整下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盼来了天晴的日子,后堂里接到行都司的招呼,分管工坊的周文元副巡司,将在近日来化州城巡视行勘。
徐茂先就觉得奇怪,听说文副巡司以前很少到化州城,怎么自己来了,他也跟着过来了?
化州这地方,有什么好看的?他是分管着工坊的副巡司,而五个化州地界,也不及半个江州那么多工坊。
但是他要来,自己是阻止不了的。
文副巡司这次的动作,比以前快了。
在通知到后第二天,他就已经动身,徐茂先还是亲自去城外迎接他。
(本章完)
………………………………
第958章 另有目的
趁着文副巡司还没有到,徐茂先把范斌叫过来,让范斌发个笺条,招呼上次他们去过的那家水坝,做好接待准备,今天中午的饭就在水坝边上的农家吃。
因为考虑到文副巡司喜欢钓鱼,徐茂先才有此安排。
从行都司到化州,天未亮启程,也要午时过后才能到,文副巡司不可能起得那么早,到化州已经是天黑时分了。
徐茂先二话不说,直接将文副巡司接到约好的水坝。
听说有鱼钓,文副巡司就一脸笑容,说你们真是安排周到啊,好,好,好,那就去看一看。
文副巡司这次简约了,他叫大家随意,各忙各的,让徐茂先和宋念堂陪着就行了,其他人就不要跟随。
大家在水坝吃了饭,又钓了一会的鱼。
文副巡司对徐茂先道:“你算是整个湖广,最年轻有为的知州,刚刚从江州城跑到这里,是不是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徐茂先很俗气地回答,到哪里都是为朝廷效里,一样的,一样的。
文副巡司见徐茂先这么说,在心里暗道:他从江州这种排名靠前的州城,调到化州这种穷地方,居然没有一丝怨气,反而怡然自乐,倒也难为他了。
于是他就呵呵地笑道:“茂先真是越来越老练了,今天这钓鱼的行程安排得不错。我们成天呆在衙门口里的人,别人看起来轻松,其实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的,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徐茂先听到这里,就有点想吐了。
心道你文周元到哪里不是游山玩水,什么时候真正办正事过?今天来到这里,吃了饭又摸黑钓鱼,明天玩一天,后天就走了。
这样的行勘,居然还好意思说偷得浮生半日闲。
每天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满载而归,做官做到他这份上,也算是值了。
不过文副巡司自己知道,他到了这个年纪,距离隐退也不远了,最有可能进参谋院任闲职,他这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事,这一辈子的仕途生涯已经到头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时候不趁着手里还有点权力,多享受一下,等你退下来的时候,谁还来搭理你?这就是官场中最现实的想法。
徐茂先相信,他这次来化州,绝对不是钓这个鱼的,真正意图自己也没有搞清楚,到了第二天,文副巡司就决定,不再这里住农家院了,还是回城里。
回到城里,徐茂先跟文副巡司道:“昨天是我安排的,今天就由宋州令安排好了,文副巡司是推牌九还是搞点其他的乐子?”
文副巡司倒是很大气,说茂先记你就去忙,你们两个一把手事多,留一个陪我就行了。
徐茂先也不客气,这样反而省得陪着他不自在,他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宋念堂见徐茂先不在,就建议今天晚上去化州客栈,好好热闹一下。
文副巡司摆摆手,道:“不要搞这么高调,还是去钱桂安户部的客栈吧!”
户部的小客栈,是宋念堂常去的地方,宋念堂立刻给钱桂安发了个笺条,说等下文副巡司就要来,让他准备好一切。
宋念堂也是这几年,才搭上文副巡司这条线的,他能当上州令,文周元倒也出力不少。
因此,他对文周元很客气。
钱桂安是明白人,马上吩咐下去,安排了接待公务。
同时,宋念堂又发了个笺条过去,道:“你给我送两个秀园的学子过来,对,要她们自愿的,价码可以高一点,但是人一定要漂亮。”
吩咐下去后,钱桂安就在小客栈里等待文副巡司他们的到来。
在宋念堂的带领下,文副巡司一行来到户部的小客栈。上楼之后,文副巡司说要休息一下,等下吃饭的时候叫他,然后宋念堂便亲自陪他到楼上的房间里。
文副巡司坐下来,叫宋州令关上门,这才慎重地道:“念堂,你还记得几年前,有个客商过来开药材场的事吗?”
宋念堂很奇怪,好端端的,文副巡司突然问起这事。他略一思索,马上有了印象,道:“周大人,这事都过去好多年了,怎么又突然提出来?难道?”
说起这事,文副巡司脸色就有些难看,他叹了口气道:“都怪我们以前没有把事情处理好,你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宋念堂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是不是谁又旧事重提了?”
宋念堂记起来了,当年有个通辽黄氏药材商行的大掌柜,看中了化州地界安道縣那块山地,决定在此里建药材场的事。那时刚刚新政不久,内陆也学着别人招禄商贾,结果就把这个通辽客商给引进来了。
人家本来是答应好的,而且在这件事情上,花了不少银子打通关系。
没想到最后银子送完了事情没成,还把人家准备建设药材场的几百万两给吞了,这笔银子最后到了哪些人手里,宋念堂也不太清楚。
那时的宋念堂,还是个左州卿,没有管招禄这一块。如今文副巡司旧事重提,宋念堂就觉得有些蹊跷。看来当时那笔钱,文副巡司恐怕也有一份。
文副巡司道:“不是有人旧事重提,现在这个通辽客商又要过来了,他还是看好化州那块地方,似乎有意在此里建个药材场。这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我担心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尤其是徐茂先他这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万一被他发现什么破绽,你我都有麻烦。”
宋念堂心里道:“当时那笔银子又没经我的手,我怎么会有麻烦?只是当时拿银子的人,现在很多是他的部下,从大局的角度来说,宋念堂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万一对方借机闹事,把以前的老帐翻出来,只怕又要损失几员大将。”
听到文副巡司这么说,宋念堂越发肯定,文副巡司绝对当时插手这事情了。今天这次所谓的行勘,却是为几年前的事擦屁股来了。
宋念堂是个机警的人,文副巡司说的那个通辽客商,凭什么在几年之后,决定重返化州城?
既然他在这里吃了暗亏,万万没有再次卷入这旋涡的道理。
好不容易逃了虎口,再跑回来,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本章完)
………………………………
第959章 旧事重提
民不与官斗,他作为一个商人,应该比普通的老百姓更懂这个道理的。
既然想卷土重来,这就足够说明,黄东海已经有了很强大的后援,这个后援又是谁?
宋念堂马上就想到了徐茂先,是不是徐茂先将他引来了?
除了他,还能有谁在这块地方上说得上话?
上一次宋念堂输了,输得很不服气,这次那个通辽客商要在化州建药材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文副巡司却要自己暗中阻止,宋念堂就不得不在心里暗自衡量。
做为一个州令,他也需要政绩,到底是选择政绩,还是选择保护这几个老部下,在这个问题上,宋念堂也需要好好衡量。
因此,他暗暗在心里决定,先查一查到底有哪些人,在这件事情上伸了手,值不值得自己去保护他们。
文副巡司果然只是走马观花走了一遭,第三天就回了行都司。
这令徐茂先很为不解,琢磨不清他的用意。
碧锋提供了一个信息,昨天看到有人带了两名秀园的女学子进了礼部客栈,直到今天中午才离开。
对文副巡司的秉性,徐茂先早有所闻,他就在心里骂了句老不正经。
华正硬着头皮走进来,道:“徐大人,刘縣令又来了。”
“刘縣令?哪个刘縣令?”徐茂先抬起头看着华正。
“安道縣刘縣令。”
“哦!让他进来!”这几天徐茂先正在研究几年前,黄东海到化州建药材场的这件事,他让华正去取卷宗,没想到华正出门就碰到范斌。
范斌问华正去干嘛?刚好华正对也当年的事情,一概不知,他就说了徐大人要自己去取卷宗的事。
范斌心里有些古怪,上次徐大人让自己调彭永年的履历,自己还道彭永年踩了狗运,喜从天降,没想到后来他就被徐大人干掉了。
这回徐大人要当年黄东海建药材场的卷宗,他就在心里琢磨,这一件事情一直被化州官场很多人例为禁谈之事,徐大人为什么突然想起这事来了?
以范斌的机警,他立刻感觉到了有些不妙。
于是他对华正道:“当年这事,你也不熟,还是我去帮你走一趟!”
华正正对这个事烦,感觉无从下手,听到范斌这句话,当下大喜。
“谢谢范学士,我正头大,一点头绪也没有。”
范斌很随意地摆摆手,扔了烟丝给他,点烟的时候,他看着华正道:“华主簿不要客气,我们都是为大人效力,我们之间就当是兄弟一样,随意点。”
他友好的拍拍华正的肩膀,道:“那天的话,我可能说重了一点,但当时的确是为了你好,希望你不要太记在心上,哥是个粗人。”
华正立刻有些惶恐,道:“范学士说得极对,我的确有很多不足,以后还望范学士多多指点。”华正这话,倒是真诚,以范斌的道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范斌点点头,“咱们兄弟一样,客套话也少说。有什么难处,请管开口。”
华正就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
范斌临走的时候道:“晚上有空的话,一起去吃个饭,哥哥请客。”
经过那天的事件之后,华正一觉睡来,发现身边多了个彩玲,当时就懵了。现在想想这事情就后悔,要是让崔亚霞知道了,自己追她的事情肯定汤。
但是后来华正很快就理清楚了自己的缺陷,觉得应该多接近范斌,杨柏岭这种人,毕竟他们是前辈,经验丰富。
今天范斌的几句话,把华正说得服服帖帖,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范斌是完全看得出来的。略施小计,便收买了一人心,范斌便在心里暗暗自诩,自己在这方面越来越精干了。
现在徐大人身边的两个人,崔亚霞和华正,都对自己服服帖帖的,范斌就有些得意。
华正去取卷宗的时候,徐茂先正在会见刘縣令。
刘縣令来知州衙多次,每次都没有碰到徐大人本人,心里有些焦灼不安。前段时间提了几坛酒,四包烟丝去拜访,没想到给崔亚霞挡了回来。
刘縣令又找到了华正,终于见到了徐大人。
其实,徐茂先也是有些故意不想见他,看看他这个人的耐心。没想到刘縣令三顾茅庐而不烦,一次又一次地求见,徐茂先看到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同意见他一面。
自己来化州的时候,这帮家伙都不来见自己,看到岚山府有了银子修路,后来又听说行都司要拨钱下来,专门给岚山府专用,他们就一个个跳起来,争着要见徐大人。
要银子的时候来了,不要银子的时候一个人影都不见,徐茂先就恼这些人。
当然,他知道大多数官吏还在心里犹豫,怕自己收拾不了宋念堂那一帮本土官吏,然后呆个一年半载又回行都司去了,让他们落得两头不是人。
如果徐茂先离开,宋念堂收拾他们还不是挺容易的?随便挑个理由,你就死无葬身之地,大家都是这种心态,就形成了这种局面。
但徐茂先却是错怪刘縣令了,刘縣令的处境,与徐茂先相似,他自前年到任,一直被架空,在縣城里也说不上话。
徐茂先在刚来化州的那段时间里,天天呆在后堂看官吏履历,对刘縣令这个人,略有了解。也明白他的处境,因此两个人见面之后,他听取了刘縣令的呈报。
徐茂先直接问他:“你是縣令,安道縣最大的优势在哪里?你觉得安道縣的发展前途和出路在哪?这是你一个做縣令的,应该考虑到的事。如果谈发展都指望着上面拨款的话,那都是空谈。现在就是把一张白纸给你,让你画一幅自己理想中的蓝图,把这个问题考虑好了,你再来找我!”
刘縣令胸有成竹,他简洁地回答了徐大人的问题,作为一个内地贫困縣,安道縣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里气候温和,山林浓密,再加上安道縣西南部,有天然珍贵的药材,而且有上千年的苗药传承,如果在安道縣建立一个药材场,照徐茂先在岚山府提出的,以矿换民生的想法,安道縣照可以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局面。
(本章完)
………………………………
第960章 步步紧逼
徐茂先见刘縣令早有准备,心道他这两年在安道縣也没有白混,于是道:“光靠一个药材场远远不够,你们还要有更多,更全面,更详细的方案,你说的药材场的事,我记得在安道縣以前,有过这种先例,为什么当时失败了?”
刘縣令心里一凛,徐大人步步跟进,看来是早有计较,他也知道了当年这件事情。当年这些人吞并人家客商二百多万两白银的事情,只怕有朝一日,终究会真相大白。
刘縣令看到徐茂先神色冷峻,便壮起胆子道:“如果徐大人愿意信任我刘之开,卑职愿意亲自调查此事,给徐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徐茂先道:“那我就等你们安道縣,给我这个答复!”
刘縣令走后,徐茂先便叫来华正,问了一些安道縣的情况。“你是安道縣人,对安道縣的情况如何?”
华正道:“我一直在外面读书,结业后我就来了化州城接手画像馆,对安道縣的情况,还不如化州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