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冲喜世子妃:缠定药罐相公-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小乞丐自告奋勇说:“皇陵密室的具体位置我们丐帮也不清楚的,你们得靠自己去找,不如由我去引开那些侍卫吧。”

    “你能顺利脱身吗”百里九歌问道。

    “黑凤姑娘请放心,我是乞丐,他们是吃皇粮的,我看着不行了赶紧示弱走人,他们还能对一个乞丐赶尽杀绝不成”

    百里九歌点点头,“那好,你自己小心着点,此番真是多谢了。”拱了拱手。

    小乞丐也拱了拱手,几人低低的商量了一番,接着那小乞丐冲向了皇陵,装疯卖傻闹事撒泼,再用了几招醉步,成功的把所有的守卫都引过去。

    趁着这个空档,几人如闪电似的,就钻进了皇陵之中。那小乞丐见得逞了,便赶紧哭爹喊娘的逃走,边逃还边做鬼脸。

    皇陵中,百里九歌落下地来,在几座高高的棺椁后,伸出半个脑袋往外头望。

    无人追来,看来他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混进来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专心找吴念念。

    在皇陵中找人这事,办的最好的自然是闪闪。

    闪闪跳下地来,本想嚎两声以宣告自己的重要性,顺便邀邀宠。可毕竟是不能惊动外头的守卫,闪闪只好挥挥爪子,老实的带路。

    闪闪的嗅觉极其灵敏,很快,它就将众人带到了吴念念之前进入的那个暗道。

    几人也进了去,也通过那暗道,到了那个藏有玉玺和诏书的圆厅。然则此时玉玺和诏书已经被吴念念拿走了,供桌上仅有一块皇绸。

    百里九歌也看出,那皇绸是前不久刚被人掀开过的。一颗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照现在追寻的情况看,吴念念应该是还活着,而且也在寻找出路这样便太好了。

    顺着闪闪的引路,走了许久,一行人从机关门中出了皇陵。

    这里正是皇陵的后方,百里九歌让双眼适应了阳光,望着周围遍生的野草和已经长出新绿的老树,大松一口气。

    她笑道:“太好了,看样子吴念念是走出皇陵了。闪闪,快带我们去追吴念念。”

    “嗷嗷”闪闪用爪子拍着胸脯,摇了摇尾巴,接着奔跑起来。

    众人连忙跟了上去。

    却道离这皇陵后方不远处,就是一条官道。

    众人原本没将那官道放在心上的,可谁想在到达那条官道的时候,还没有看见吴念念的身影,却遇到了另一件突发事件。

    官道上,居然有数以千计的百姓在逃窜。

    因着这些人将整条官道都占据了,闪闪只好停下来。

    百里九歌抱起了闪闪,见那些百姓全都面带恐惧,疲惫却拼命的逃着,而他们的后方,很快便冲过来一群骑马的官兵。

    为首的官兵头子扬着手中的大刀,高呼着:“前线吃紧,看看这些城民里有没有身强力壮的,赶紧上去抓”

    其余的官兵们齐声应下,挥刀而上,用蛮力去抓捕逃窜的百姓们,有的百姓因为反抗的太厉害,直接被不耐烦的官兵一刀捅死。

    这样的一幕,看得百里九歌触目惊心,心口烧起了熊熊怒火。

    这些朝都的百姓何其无辜却要被抓壮丁、送去战场。殷浩宜的手里不是还有四支军队吗为什么要抓这些百姓去充军殷浩宸那边明明就该顶得住啊,何况墨漓也还在按兵不动

    难道,是战事发生了什么变故吗

    莫非,是烈火那边打过来了

    正巧这会儿,一名逃难的妇女被官兵们冲撞着摔倒,滚了几圈,滚到百里九歌的脚下。

    百里九歌连忙俯身,把妇人扶了起来,唤道:“你没事吧”

    “咳咳,没事谢、谢谢。”妇人艰难的喘息着,撑起身子。

    见这妇人面黄肌瘦、眼底尽是苦涩,百里九歌也不好受。

    她定定的问道:“你们是因为昭宜帝抓壮丁而举家出逃的吧,可宸王不是还在镇守潼关抵挡周军吗,昭宜帝麾下的四支军队没被调动吗”

    那妇人痛苦的答道:“姑娘你不知道吗昨夜里边关传来急报,大商北边的大半城池都被河洛国给攻占了。那河洛的新帝好狠呐,声称是来找陛下寻仇的,只要是哪个太守敢拦她,直接推出去砍了。结果那些太守都没来得及把城池失守的消息传回来,就被她杀了。等昨夜消息真来的时候,她都快要打进平灵关了陛下这才赶紧调派军队过去,一边抓壮丁充军”

    百里九歌身躯微颤。

    烈火,果然是烈火。因着墨漓在西面牵制了大商的主力部队,致使大商东南北三面防守薄弱,所以烈火这一路打过来,快如疾风骤雨。

    如今烈火已到平灵关,平灵关在大商北边的地理位置,就相当于潼关在西边的地理位置。

    也就是说,烈火已经赶上了墨漓的进度,说不定待墨漓打下潼关时,烈火就能绕道至临潼关,与墨漓会师了。

    能再次见到烈火,百里九歌自然是期待的。然而,这妇人的描述,却让她仿佛听到了一个个太守在被砍头前的凄厉悲鸣和鲜血喷溅在白布上的刺耳声音。

    她皱了皱眉。烈火啊烈火,千万不要因仇恨而变的嗜血,那样折磨别人也折磨你自己

    送走了这位妇人后,御雷难得正经的说:“世子妃,既然烈火姑娘那边打过来了,您就快点回到世子殿下身边吧。找宸王妃的事,属下和子谦小公子盯着就行,已经是顺藤摸瓜的事了,用不着这么多人行动的。”

    “有道理。”百里九歌点点头,道:“既然这样,御雷,你和小容闪闪一起去找吴念念。我与孤雁先行把殷浩宸的孩儿送去潼关,这孩子太小,也不该继续跟着我们奔波。还有,小容容仪,你们等找到了吴念念,也跟着御雷一起过来,与墨漓会合吧。”

    容微君、容仪、御雷答应下来。

    如此商量妥了,百里九歌和孤雁便连忙返回潼关。

    因着四处兵荒马乱,两个人都小心低调,尽量避开官兵。

    这一路上,殷浩宸的孩儿时常啼哭,百里九歌像是照料衿儿那样无微不至的照料着他,奶水不够的时候,孤雁甚至要跑出十几里的路,去镇子里买羊奶。

    百里九歌庆幸自己一回生二回熟,这一路下来,将小娃娃照顾得还算健康蓬勃。

    她想,待她将这娃娃抱给殷浩宸的时候,殷浩宸脸上的表情,一定会丰富的让她难以忘怀吧。

    还有御雷小容他们,应该也找到了吴念念百里九歌很期待殷浩宸与妻儿重聚的场面。

    赶回周营的日子,正是二月的最后一天。

    百里九歌抱着襁褓,孤雁风尘仆仆的相伴,两个人也懒得和营门前的卫兵打招呼了,直接翻过栅栏冲了进去,直奔墨漓的军帐。

    因着迫不及待,百里九歌甚至能数出来,自己跑了一百二十八步,才到得军帐的门口。

    “墨漓”她兴奋的掀开帘子,像是一阵迅疾的暖风,入了帐子。

    然而,百里九歌怎也没想到,她看见的是正在咳血的墨漓。

    当鲜红的血染入视野时,百里九歌仍是懵然的,直到她望见墨漓苍白如纸的脸孔、满襟的鲜血、还有那抠在桌角上痉挛着的手时,百里九歌的心,一落千丈。
………………………………

372。吴念念归来

    “墨漓”她怔怔的唤着,接着忙将手中的襁褓塞给孤雁,朝着墨漓冲去。

    “娘娘”衿儿也看见了百里九歌,咧嘴嘻嘻笑着,伸开双臂,被娘亲揽入怀中。

    紧搂着衿儿软软的小身子,百里九歌的心,被感动的情绪填得满满的。她拍着衿儿笑道:“这些日子想娘了吧娘亲回来了,还给你带了个小玩伴。”

    衿儿笑得更开怀了,在百里九歌的怀里不断的蹭着。众人看着乐呵,孤雁将另一个小娃娃抱起来,拿给墨漓看,“妹夫,这就是宸王的儿子,是现在就将他还回去,还是等着宸王妃到了,一起送到宸王那儿”

    “等宸王妃到了,再一并通知宸王。”墨漓浅笑:“这样,宸王便再无后顾之忧了,不论他是否还要坚持与我们斗争到底,他已经欠了我们太多人情,再加上那些百里未明麾下的将领们也对我感激,定是没人能铁下心向我们发难。”

    也即是说,胜负已分,最多不过是时间问题。

    事情的发展令百里九歌欣喜,次日,御雷和容微君就回来了,他们带回了吴念念。

    故人们相聚,自是有说不完的话。容仪也很想念墨漓,墨漓亲切的抱了抱她。

    容微君自然还是老作风,捣着袖子,笑嘻嘻道:“好久不见了啊子清师弟,还不快来拜见师兄”

    百里九歌嗤道:“别在那里打肿脸充胖子,占墨漓的便宜很自豪吗”

    “嘿嘿,这个嘛”容微君摸着后脑勺干笑。

    闪闪从他的衣襟里爬出来,冲着容微君直吹鼻子,“嗷嗷、嗷嗷”主人恬不知耻恬不知耻

    因着吴念念思子心切,精神上已经快要扛不住了。是以,百里九歌只和容微君寒暄了两句,就赶紧拉着吴念念去看孩子。

    与幼子分离再重聚的种种滋味,百里九歌是切身体会过的,当吴念念母子拥在一起时,百里九歌默默离开了军帐,落下帘子,把空间留给了那对母子。

    余光里望见,吴念念喜极而泣

    事情至此,百里九歌终于吃下了一剂定心丸,只要把吴念念母子送去潼关,这一串事件就算是完美了结了。

    于是,百里九歌迫不及待的询问墨漓,什么时候去潼关,派谁去护送。

    墨漓说,今夜就去,叫上容微君,如此最为合适。

    当日,墨漓让几个士卒给战车加上了临时篷子。吴念念身子不好,百里九歌给她披上了织锦茸毛斗篷,与她一起坐进车中。

    御风驾车,墨漓也坐进了车中,揽着百里九歌。待容微君也进了车厢后,车子在夜色笼罩下,驶出了军营,朝着潼关而去。

    有不少士卒都在目送着车子,张将军等人担忧的说道:“世子殿下和世子妃也不带护卫,就这样直接过去,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谁担待得起”

    孤雁哂道:“老爷子放心吧,妹夫敢这么干,那就肯定是万无一失。”

    夜色渐渐浓郁起来,河汉皎皎,星子满天。

    夜空下一辆马车匀速驶近了潼关,城楼上的商国士卒远远的望到,立刻拉开弓箭,施以警告,接着听见御风的喊话竟说是周世子造访,于是通知了殷浩宸。

    马车停在了潼关之下,城墙上,殷浩宸与诸位将领一并俯视着。

    先是容微君捣着袖子,下了车。接着是墨漓徐徐走出,旖旎的鹤氅细腻如水。百里九歌就在墨漓旁边搀着他,三个人都下了车来。

    “宸王。”墨漓施礼,“在下今夜前来,是为了给你送两个人,还请宸王与诸位将军打开关门,出来迎接。”

    殷浩宸诧异的眯眼,身旁的几个将军说:“周世子为人正派,应该不会有诈吧,让我们先出城去看看。”

    殷浩宸想了想,问道:“不知周世子是要将什么人送给本王”

    墨漓道:“宸王既然想知道,那便亲自前来吧。”

    “这”殷浩宸犹豫了,他不是不相信墨漓,只是此刻两人的立场对立,他没有办法不考虑潼关的得失而就这样出去。

    百里九歌见墨漓立在风中,脸色比从前都要苍白,心中一疼,纵声嗤道:“殷浩宸你磨蹭什么,墨漓是什么样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我们要是真的不怀好意,还用得着就几个人过来自投罗网”

    容微君懒洋洋的笑道:“好久不见啊宸王,你怎么还和以前一样,一涉及到人情的事就用不上魄力了”

    容微君的话一针见血,令殷浩宸的脸色白了几分。他诧异的拱拱手,“容二公子,你怎会与周世子在一处”

    “嘿嘿,因为我是墨漓的师兄啊,你们不知道”

    众将领们惊讶的面面相觑,有关司命公子的传闻,他们也是知道的。然而容微君就是子谦这事,却是头一遭听到,直如石破天惊。

    百里九歌道:“小容,别闲扯了,我可不想看着墨漓再这么冻下去。”她回身来到车子旁,掀起了帘子,对吴念念道:“我帮你抱着孩子,你小心点下车吧。”

    车内的人低低应了一声,百里九歌这便钻进半个身子,稳稳的抱住襁褓,并将襁褓掩得严实了些,生怕孩子冻着。

    她将襁褓移到左手抱着,用右手去搀吴念念。

    吴念念将手伸了出来,她的手柔滑而莹润,像是软软的一枝柳,像是莹白的雪。

    隔着几十尺的距离,城楼上的殷浩宸,被这只手吸引了注意。月色掩不住那半截如玉的小臂,殷浩宸惊讶的看见,那段小臂上竟有一道蜿蜒的烫伤疤痕。

    “念念”他情不自禁的呼喊出声。

    是念念吗他不敢相信。本以为念念的身份被皇兄知道了,念念定会生死不明,他甚至绝望的以为念念已经被处死了。

    可城下的那个女子,她的手臂和念念一样,有着那条长长的烫伤。

    是不是她到底是不是

    帘子被掀开了,百里九歌搀着吴念念的小臂,扶着她走下了车。

    当那熟悉的面容殷殷切切的仰望向城头时,殷浩宸只觉得,心跳顿时漏了一拍,旋即便整个胸腔都爆炸了似的,高大的身躯轰然震动。

    真的是念念

    她完好无损的来到了潼关城下

    殷浩宸猛然转眸,看向百里九歌怀中的襁褓。难道,那襁褓里的不是墨衿,而是他的孩儿吗

    他的妻儿,他的妻儿

    “念念”殷浩宸猛地探出身子,那样子仿佛是要跃下城楼。

    几个将领连忙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拉住了殷浩宸。

    吴念念眼眶潮湿着,喜极而泣:“王爷,是念念,念念和孩子都平安”

    这道话语,让殷浩宸再度身躯巨颤。

    那真的是他的妻儿,平平安安的归来了,就在城楼下翘首以待着他。他要去抱着他们,要亲手将他的妻儿拥在怀里。
………………………………

373。读遗诏,殷浩宸翻脸倒戈

    “王爷”

    “王爷您慢点啊”

    将领们惊呼着看着殷浩宸挣脱了他们,他竟从高高的城墙上跃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哗然,唯有殷浩宸觉得万籁俱寂,他像是一只俯冲而下的飞鹰,灌了风的袍子张扬的飞舞。

    殷浩宸落地了,随即疯狂的冲到吴念念面前,属于他的气息立刻将吴念念包围。

    这是种沉冷、浓烈却含着缱绻爱意的气息,吴念念流着泪望着殷浩宸王爷他,瘦了好多,也憔悴了好多。

    “念念,让本王看看你”殷浩宸抬手,小心的靠近吴念念的脸,像是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品般,迟迟不敢抚上。

    喉头滚了滚,殷浩宸猛地落下手来,直接将吴念念抱进了怀里。直到此刻,这些个日子的担忧、牵念和相思,才终于有了着落。

    凝视着吴念念蕴满泪珠的眸子,殷浩宸一下下的抚着她的背,嗅着她发髻的馨香。

    接着他放开吴念念,迫切的从百里九歌的手中接过襁褓,看着孩子红扑扑的小脸,感动兴奋的几乎要落泪。

    从未想过,在一刻钟前,他还徘徊在绝望的深渊中,而现在,他等来了救赎。

    殷浩宸发出一声苦尽甘来的长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宸王。”墨漓适时的说道:“是九歌亲赴朝都,救了宸王妃与小王子回来。具体的经过,宸王妃自会说给你。夜深露重,在下就不打扰宸王合家团聚了。九歌、子谦,我们回营。”

    “周世子”殷浩宸出言挽留。

    墨漓温润道:“宸王还有何事”

    殷浩宸启唇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还未褪尽激动的脸上重新浮出一丝犹豫,他已经开始犹豫他的立场了。

    墨漓轻笑:“在下知道宸王此刻心绪烦乱,之后三日,在下不会率兵攻打潼关,宸王便趁着这三日理清思绪吧。在下告辞。”

    百里九歌这便搀着墨漓,送他先上了车。

    容微君也随意的作了个揖,“在下也告辞了,各位同乡,后会有期。”

    三人上了马车,御风策马,原路返回。

    吴念念感激的望着消逝的马车,眸中泪光点点。因着寒冷,她忽而打了个喷嚏。

    殷浩宸一怔,扶了吴念念道:“我们进关,屋里有炭火在烧着。”他揽着妻儿在怀,潼关的大门也放了下来,让殷浩宸入关。

    回了潼关,将领们全都迎了过来,各个都欢喜的打量着吴念念和孩子,很是为殷浩宸感到高兴。

    但同样的,他们的立场也濒临瓦解。王爷对陛下忠心耿耿,可陛下竟要杀了王妃,最后反倒是周世子和世子妃解救了王妃。这样的陛下,还有什么值得他们继续效忠下去

    将领们连声抱怨,殷浩宸也摇摆不定,然则与妻儿重聚的喜悦让他不想这么快就投身进战事里。他带着妻儿去烤火,让厨娘给吴念念做好吃的,让乳母好好的照顾小娃娃。

    许久之后,夜深人静。

    殷浩宸亲自看着小娃娃吃饱喝足睡着,转身回到卧房中,接着就像是疯癫了一般,把吴念念扑在榻上。

    关起的芙蓉帐里,持续上演疯狂的节奏。殷浩宸牵念担心了太久,这会儿只想抱着怀里馨香娇软的身子,一遍一遍的纾解相思。

    他发现,原来他已经离不开他的妻子了,多想就这么地老天荒的与她缱绻着。

    直到吴念念无法再承受更多,殷浩宸才勉强餍足,哄着她入眠。

    然而吴念念还睡不着,她的心里,装着一件重要的事。

    “王爷,自你出征以后,在念念身上发生的所有事,念念一定要现在就告诉你。”

    吴念念一件件的说着,说到自己和孩儿被关进折月楼的第十九层,说到殷浩宜要秘密处死她

    当听说了殷浩宜把吴念念抓到皇陵的地下室中时,殷浩宸的手狠狠揪住了床单。

    他知道,那地下室是秘密处决死囚的地方,用得是毒香

    吴念念道:“我靠着感觉,找到密室里暗藏的通道,走了出来,后来发现殷左相和他夫人的棺椁好像不久前刚被人撬开再之后,念念发现了被藏在皇陵暗室里的先皇遗诏和玉玺。”

    “玉玺”殷浩宸吃惊。玉玺不是在宫里归皇兄使用吗

    “王爷,念念把遗诏和玉玺都带来了,你一定要看”

    吴念念说着便爬了起来,在床边捞起自己的外衣,从衣袋里拿出了玉玺和遗诏。

    殷浩宸惊讶的接过玉玺,仔细的看过,竟是毫无仿制品的迹象。

    接着他拿过遗诏,一打开,已逝父皇那熟悉的字体便映入眼帘,激起殷浩宸心底的悼念之情。

    然而很快的,悼念之情就被滔天的震惊和愤怒盖过了。

    殷浩宸的脸色沉到了谷底,肺里烧起一团火,他愤怒的捏皱了遗诏,沉声道:“你先休息,本王去把这两样东西给诸位将领们过目。”

    吴念念低声问:“王爷,待到你给所有人都看过后,又有什么打算”

    殷浩宸愤怒的吐出一句话:“倒戈念念,我们打回朝都”

    次日晨间。

    周营。

    奶娘刚给衿儿喂了奶,百里九歌在和衿儿玩闹,忽然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

    她忙把衿儿交给了荆流风,出去帐子。

    这一看,百里九歌吃惊。殷浩宸怎么来了还将所有的武将都带来了。那些武将有些曾是百里未明麾下的,百里九歌看了就觉得眼熟。

    她大步流星走了过去,刚巧墨漓和殷浩宸谈完了,百里九歌问道:“殷浩宸,你们怎么来了,是来谈和的吗”

    墨漓浅笑:“不单单是谈和。”他将那封遗诏递给了百里九歌。

    百里九歌接过,狐疑的眨眨眼,第一眼瞅到遗诏的落款竟然是先帝的,小吃一惊,赶紧仔细的读了起来。

    起先,她的表情还是狐疑的,然而渐渐的,百里九歌的表情也变的与殷浩宸一般,震惊而愤怒。

    她蓦然将遗诏扫回了殷浩宸手中,痛心愤慨道:“殷浩宜,你这混账先帝何辜,殷浩宸何辜,言灵家族又何辜”

    值此一刻,百里九歌也明白墨漓的那句“不单单是谈和”是什么意思了。看来,殷浩宸已经决定要倒戈相向,打回朝都。

    他完全有理由这么做只因这遗诏的内容

    先帝竟然是被殷浩宜活葬于皇陵的

    光是这一点,殷浩宜便已是十恶不赦,何况还有那其他的罪行。

    遗诏中说,虽然殷浩宜为嫡长子,但先帝认为其内心太过暴虐,有意将皇位传给殷浩宸。若不是先皇后偏袒长子而不喜次子,一直劝说先帝,只怕如今在坐大商江山的,便是殷浩宸了。

    但因着殷浩宸心向戎马、从不争名夺利,他并不知道先帝的想法。

    殷浩宜则不同,他从先皇后那里知道了这件事,因害怕先帝最终变卦,便设计了先帝,将他活葬进皇陵中。

    遗诏中,字字句句都像是血泪,先帝用笔墨控诉着自己躺在密封棺材中的绝望和愤怒。

    因着事先已经有不祥的预感,先帝每每使用完玉玺,都会藏起来,只有他的心腹孙公公知道藏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