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冲喜世子妃:缠定药罐相公-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祈指着灵柩,气愤的说:“反正不管你们怎么说,这老男人就是不好,我就是不给他上香!”
“子祈……”百里九歌也奈何不得她,只好说道:“那你等我一会儿,我们一起离开。”言罢对所有的宫人们道:“子祈年纪还小,她刚才说的话你们都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许到外头乱传。要是因此影响了墨漓的心情,我定会惩罚你们。”
“是。”众人连忙遵命。
上罢了香,袅袅轻烟在墨阳的牌位前上升,慢慢消融。百里九歌退了两步,望向厚重的灵柩,走了过去,抬手抚上。
灵柩是木头做的,温度有些森凉,百里九歌轻轻拍了拍,痴痴笑道:“父皇,来世要是再做了父亲,可一定要好好疼爱你的孩儿。墨漓的悲剧,不要再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了,我也会陪伴墨漓,努力让他能开心的。”
这时候,梓宫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百里九歌移眸看了过去,见是凤殿的女官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进来。
“皇后娘娘。”女官面带笑容,却是先冲着墨阳的灵柩磕了三个头,接着才对百里九歌说:“娘娘,有喜事,奴婢是来禀报您的。”
“喜事?什么喜事?”
女官激动的说:“是李姑娘!李姑娘回来了,在凤殿外等着皇后娘娘呢!”
“玉衡?”百里九歌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玉衡平安回来了,不知道玉衡她有没有重新修炼武功,还有玉衡的头发,不知道好了没有……
百里九歌忙说:“我这就去凤殿见玉衡!子祈,你和我一起去吧。”
子祈点头如捣蒜,本来她也不想在梓宫多待上一刻,立刻蹦蹦跳跳的跟上百里九歌,还回头瞪了灵柩一眼。她许子祈可不管什么死者为大,在她看来,哪怕墨阳是以死谢罪,不是东西就不是东西!
一路坐着小轿到了凤殿门口,百里九歌一眼就看见了那抹翘首以待的身影。
数月不见,令百里九歌欣慰的是,李玉衡已经是满头黑发。那身水碧色的妆花裙服服帖帖的垂坠到脚边,李玉衡朝着百里九歌笑起来,头上的飞月髻倒向一边,髻上的玉簪流苏发出悦耳的轻响。
“世子妃,好久不见啊!”李玉衡热情的摇了摇手中的白玉圭,旁边一名宫婢拽了拽她的袖子,提醒她把称谓喊错了。
李玉衡赔笑:“不好意思,我叫世子妃叫习惯了。皇后娘娘,好久不见啊,你好。”
百里九歌忙快步过去,执起李玉衡的手,低眼就看见那支白玉圭被铸好了,想必里头的玉剑也已经修复完毕,白玉圭上的十四个乌金字“楼雪初融丹禁晓,葭灰萌动玉衡春”,被阳光晒得熠熠生辉。
百里九歌迫不及待的询问:“你这一趟去楼兰顺利吗?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李玉衡答:“没有没有,很顺利呢,墨漪派了好些个心腹护送我,这一路都很安全。”
“这就好。”百里九歌说道:“看见你的头发变回黑色,我真的很高兴,不过你的武功怎么样了?”
李玉衡笑说:“没时间练武啊,我现在回归西岐,得先把我们家的家业重新建起来,然后才有时间练武。不过练不练也没什么差别,反正我也不混阴阳家了。”
“什么意思?你不当玉灵君了?”
“早不想当了,半点意思没有。”李玉衡说得很干脆,“我这几个月一直在物色有觉悟的人,成功的收了个小哥为徒。我准备在重建家业的这段时间里,将阴阳术传给那个小哥,这样他就能接我的班,成为下一任的玉灵君了。”
“这样啊……”不管怎么说,一切顺利就是好的。
因着子祈顽皮,这会儿被别的新鲜事吸引走了,百里九歌也没法喊子祈回来跟李玉衡见面,只好跟李玉衡说了下子祈是墨漓的师妹这事,拍拍李玉衡的手,说道:“之前玉店被烧毁,你的玉也都砸了,那些碎片我和墨漓都为你留着呢,估计想复原是不可能了,但我还是要说,你在重兴家业的过程中,但凡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就是,我和墨漓会鼎力帮你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是没有你,墨漓可能就没法解咒了。”
李玉衡笑说:“皇后娘娘别客气,看见你跟陛下过得好,我也很有成就感啊。”又说:“我在回来的路上得知陛下下诏了,说想把太上皇和先皇后合葬,我就加速赶回来了。赶上了头七,不错,今日就能拿白玉圭去打开水晶棺,将先皇后的遗体挪到梓宫。”
“玉衡……”百里九歌心中一暖,由衷的说:“你为我们考虑了这么多……”
李玉衡说:“先皇后对我有救命之恩呢,我也希望她能早日入土为安,不希望她继续睡在我家那个冷冰冰的水晶棺里。”
“我知道的,谢谢你,玉衡。”百里九歌发自内心的说。
李玉衡哈哈一笑:“客气!”接着又问道:“皇后娘娘,你知道墨漪人在哪儿吗?我之前去他府上敲门,那些婢女都不搭理我,慌里慌张的。护送我去楼兰的那几个人都是墨漪的心腹,他们急着找墨漪回禀呢。”
百里九歌的眉梢皱起,自己派出去不少人寻找墨漪和顾怜了,还是找不到他们的消息。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百里九歌的感觉就像是被温水煮着,时间越长就越是难熬。
墨漪和顾怜,会不会真的已经葬身火场了……
百里九歌摇摇头,让自己不要往不好的地方想,一定不能放弃。她拉了李玉衡进入凤殿,两人喝着茶慢慢的讲,百里九歌将这几个月来发生的所有事都一一讲给了李玉衡。
最后李玉衡的表情一波三折,定格为担心的神色,说道:“我看像墨漪那种玩世不恭的家伙,阎王爷没兴趣收走他。皇后娘娘和陛下再等等吧,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嗯,我也相信他们没事。”百里九歌点点头,饮下清茶,澄澈的笑了。
壬寅年十月初一,旧历甲辰月己丑日,宜出殡、安葬、出行,忌动土、祈福、求子。
举国大丧,太上皇墨阳与先皇后荆回雪,共同下葬皇陵。冥钱如浩瀚飞雪,哀歌不绝于耳,满城披麻戴孝,十里缟素绵延。
次日,墨漓一纸诏书传遍列国,将自己与百里九歌的身世昭告天下,澄清种种原委,还了荆回雪、荆流风、百里啸的身份,并要礼部在每年七月十五日举办祭祀,他将亲自主持祭祀仪式,为蓬莱国的亡魂祈福。
第三日,墨漓再下旨,册百里啸定国公,封大周国丈;册荆流风定国夫人,封荆流风、班琴一品诰命;册李玉衡长公主,封号沿用“玉衡”;册容仪长公主,封号“恩仪”;册百里未明敬国侯,封大周国舅;册秋杭卫国侯;册文鸯卫国县主。
御风御影和御雷三人,被墨漓授予御前侍卫长之职,统领御前侍卫与御林军。而段瑶、容微君和子祈,因着习惯当江湖人士,墨漓便没有册封他们爵位,而是以“帝师”“义弟”“义妹”的身份为他们昭告。至于易方散人、孤雁、鬼医、应长安这样的,完全无意与朝廷扯上关系,墨漓也仍旧下了诏书,为他们昭告尊敬的身份,并表达对鬼医和应长安的感激之情。
………………………………
455。劝谏纳妃
当远在凤凰谷的孤雁得知墨漓的册封旨意时,十分豪迈的拍着胸脯,对易方散人说:“妹夫把百里将军和百里未明封成国丈和国舅,也给我们俩昭告了国丈和国舅的身份,这么处理皆大欢喜啊。”
易方散人不屑的哼道:“虚名。”
“呿。”孤雁翻了个白眼。爹你就装吧,其实高兴的都要跳起来了,还跟儿子我装清高?耸了耸肩,故意讥笑道:“爹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
顿时一把棋子被易方散人砸过来,孤雁赶忙左右开工,用两只手把棋子给抓住,翻了个白眼。
易方散人拍着大腿厉声呼号:“死小子,打从会说话起就没把老夫放在眼里!”
“呿。”孤雁把棋子一丢,一把棋子准确的落在了棋盘上的相应位置,孤雁哂道:“我饿了,去找独眼师弟一起觅食了,爹你要吃啥,我们给你买回来。”
又是一把棋子被砸过来,伴随着易方散人洪亮的大骂:“赶紧滚!全吃死最好!别回来老夫眼前乱晃悠!”
孤雁翻眼朝天,把棋子甩回去,小声嘀咕道:“我一定是被你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转身遁了,身后的谩骂声震耳欲聋。
这些日子,随着墨漓的圣旨一道道的下,陆陆续续的,内容传遍列国的大街小巷。列国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无不震惊。列国帝王们也都纷纷拟了拉近关系的书信,备下厚礼,派了能说会道的使臣,将厚礼一车车的送来西岐。
如今文鸯已经回了兰庄,百里九歌带着礼部的官员,一一清点这些厚礼,越发咋舌列国帝王们还真是不吝啬,各个都是大手笔,金银珠宝什么的,看的她眼睛都要花了。
礼部的官员们说,列国帝王这次都很识趣的没送美女过来,只因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对此,百里九歌笑着对官员们道:“要是真送了美女来也没什么,给她们一一安排个好人家嫁了就行,我还能顺便当当红娘,也算涉猎点别的,挺有趣的不是?”
众礼官们汗颜,面面相觑后,一致的拱手说道:“皇后娘娘大度。”
没过几日,河洛国那边传来了一件喜事,女帝洛相思生下一对龙凤胎,女帝当晚就封了皇太女,河洛举国上下为之欢庆。
听闻殷烈火母子平安,还一举生了女儿,百里九歌足足高兴了一整天,兴高采烈的盯着礼部备好厚礼,叫使臣赶紧送去河洛。
十月初八的那日,段瑶带着子祈辞行,墨漓与百里九歌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将她们送出了城门。
十月初九,容微君抱着闪闪辞行,墨漓与百里九歌将他送到了西岐城外的十里亭。听容微君说,他故友的祭日快到了,他要去故友的家乡上坟。百里九歌问了下那是哪里,不想竟从容微君的口中听见湘国皇城的名字。
“小容,你要去湘国的皇城?”百里九歌问道。
容微君笑嘻嘻的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我也就只有湘国去的最少,这次趁着给故友上坟,正好也多了解了解湘国的风土人情。”
百里九歌随着容微君往前走了几步,看见他从衣服里取出了一块玉石。这玉她从前隐约有看到,却没注意,这次看得真切了,是块形似祥云的蛇纹石,烟白色点红纹岫玉,仔细瞧着,玉石里竟好像藏着条金龙。
百里九歌道:“你这蛇纹玉石不凡,是从哪里搞来的?”
容微君露出一抹怀念的笑意。
墨漓温润道:“这就是子谦那位故友的遗物,那人是病逝的,年仅十四。”
“才十四岁……那真是可惜。”百里九歌有些同情的望着这块蛇纹玉石,没再问了,改口说道:“那小容,你自己保重,去了湘国要是有机会能见梨花巫,麻烦代我向她说声感谢。她本不该泄露天机的,却还是给我不少提示,老实说我都有点怕她泄露天机了会不会就运势不好。”
“嘿嘿,这个嘛……”容微君摸着后脑手,意味深长的笑着,没后文了。
送走了这几人,日子少了几分热闹,百里九歌起先还有点不习惯,好在容微君留下了容仪,容仪虽然年纪小,但与百里九歌也能说到一起去。百里九歌让容仪住在班琴的宫里,班琴失去女儿好几年,如今有容仪陪着,潜意识的就把容仪当女儿疼了,而容仪从小失母,和班琴住在一起,心中也暖洋洋的。百里九歌看着,很为两个人高兴。
金秋十月,合宫开满了各色菊花,或雍容或清丽,被风吹得像是彩色的浪,偶尔飞落些花瓣,软绵绵的飘着,不经意间飘到了百里九歌肩上。
她俏皮的拈下花瓣,甩了甩如瀑黑发,低身张开双臂,迎接从不远处跑过来的衿儿。
“娘。”衿儿开怀的拥住百里九歌,被她抱了起来。
百里九歌拍着衿儿,笑着说道:“衿儿真乖,现在走路也比之前稳了不少,等下你爹下朝了,娘带你去迎接你爹。”
衿儿高兴的喊道:“爹爹捉迷藏!爹爹捉迷藏!”
旁边立着的女官们顿时集体想笑,只觉得那样惊才绝艳、风华无双、并文韬武略的陛下,到了小公主嘴里,就成了陪玩捉迷藏的。
有个年纪大点的女官笑着说道:“小公主,您要称陛下为父皇,称娘娘为母后。”
衿儿懵懂的眨眨眼,显然不是太懂。
百里九歌拍了拍衿儿,笑道:“那以后就喊我母后吧,记得叫你爹父皇,衿儿,记住了吗?你喊喊我。”
衿儿懵懂的眨眨眼,小嘴轻启,奶声奶气的唤道:“母后。”
“衿儿真乖。”百里九歌高兴的拥紧了衿儿,打心眼觉得小娃娃的领悟力很不错。
如今百里九歌腹中的孩儿有五个月了,女官们不敢让她一直抱着衿儿,过了没一会儿,年长的女官就将衿儿接过去了。衿儿还乐呵呵的朝着百里九歌笑,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睛,明亮的像是这合宫齐齐绽放的花。
这会儿差不多到下朝的时候了,一名内侍小跑着,来到百里九歌的面前,鸭声说道:“皇后娘娘,皇上让奴才和娘娘说一声,他要在临华殿处理一些事情,今日怕是不能陪娘娘和小公主用膳了。”
“噢,知道了,让他注意身体。”
百里九歌嘱咐罢,有点好奇墨漓为什么下朝后还要去临华殿处理事情,这段时间虽然墨漓忙,但还没有过不来吃午饭的先例。她问道:“墨漓是要处理什么事情?”
那内侍的表情一僵,马上低头说道:“奴才不知。”
“你不知道吗?”百里九歌皱皱眉,总觉得这个内侍刚才的表现太不自然,应该是想隐瞒她什么吧。
百里九歌道:“有事别瞒着我,赶紧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事关墨漓,我定要知道个清楚,你说是不说!”
“娘娘恕罪!”内侍赶紧跪了下去,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战战兢兢的说了出来:“启禀娘娘,今儿个早朝,万丞相领着文武百官,劝谏皇上纳妃……”见百里九歌神情一黯,忙说道:“皇上不同意,万丞相他们一直在逼着,皇上就在下朝后把万丞相和朝廷要员们都叫去了临华殿……”
百里九歌沉默了须臾,忽然反应过来这内侍还跪着,赶紧将他扶了起来,倒把这内侍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是犯忌了,又要跪下磕头。
百里九歌连忙拦住了他,“你别磕了,我可不想被人当成一尊神在那里拜,繁文缛节什么的,在我这里不需要遵守。”
内侍赶紧结结巴巴的谢恩。
“好了,你回去墨漓那里吧,就告诉他注意身体,我先带衿儿去和太皇太后祖母吃饭了。”百里九歌挥退了内侍。
“奴才告辞。”内侍行了个礼,转身跑走了,心中觉得皇后娘娘的脾气还真是直爽,和她打交道还是很轻松的。
望着内侍跑向临华殿的方向,那名抱着衿儿的女官担忧的说道:“皇后娘娘,您不要心中太过烦闷。”
“噢,我不烦闷。”百里九歌澄澈的笑着,信手折下一支丹桂。十月里丹桂飘香,甜香的气味萦绕在百里九歌的鼻尖。
女官想要说什么:“皇后娘娘……”
“我真的不烦闷。”百里九歌说着,一边把玩着丹桂枝,望向临华殿的方向,娇憨的笑道:“万丞相他们并不是针对我和墨漓什么,只是不想坏了规矩而已,我相信墨漓一定能说服他们的。要是实在不行的话,我就自己去和他们说,还不信我挺着个大肚子站在那里会劝不过他们。”
女官怔了怔,笑着说道:“皇后娘娘能这样乐观,也是好的。”
百里九歌摇摇头,明媚的笑道:“乐观归乐观,但我更相信我和墨漓之间的感情。如今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是我们一起努力了很久、经历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才得来的。我们都会守护这样的幸福,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破坏它。”
………………………………
456。处心积虑想偶遇
临华殿中,万丞相领着朝中的十几名要员,联合几个在大周能说上话的老宗亲,跪在一张雕着龙纹的座椅前,用整齐划一的目光望向坐在椅子上的人。
墨漓轻轻斜倚着椅背,唇角温润的笑容,不近一分,不远一毫,将君臣之间的距离控制得恰到好处。上黑下赤的冕服,为他的清雅姿容添上些威严,这种含而不露的威严,最是具有震慑力,教人仰望着、万般紧张的等待他的开口。
“诸位都起来吧。”墨漓温雅的拂袖,如画的眉目舒展自如,这样无懈可击的神情,令众臣们根本猜不到他心中所想,谁也不敢起来。
万丞相抱拳说:“臣等还请陛下三思,不可为了皇后而惹得满朝非议。”
墨漓轻笑:“只要诸位不非议朕,有诸位的带头,其余人等自然不会说什么。”
万丞相窒了窒,继续劝道:“放眼列国,有哪个国家后宫无妃?即便是女尊的河洛,女帝一样三夫四侍。”
墨漓道:“景承帝宠妻之事列国出名,朕与他不遑多让,他能厮守皇后,朕亦想空置六宫。”
万丞相语结,方才光顾着劝墨漓了,心中着急,竟是忘了还有景承帝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其余官员看着群臣之首的万丞相败下阵来,又看着墨漓那温润却毫不相让的气场,迟迟没人接嘴。
一名宗亲王爷因着是墨漓的长辈,平日里也得墨漓的尊敬,便进言道:“陛下,恕老臣有话直说,后宫充实了,能为陛下开枝散叶,延绵我墨氏的子孙。”
墨漓浅浅一笑:“老王爷不必忧虑,皇后已经为朕生下一位公主,现在皇后又怀了子嗣。她与朕都还年轻,往后定会儿女成群。”
宗亲王爷拱了拱手,又说:“前朝后宫密不可分,有官家氏族的女子们填充六宫,对平衡朝中的势力是有好处的。”
“照老王爷的意思,是如今的前朝不太平了?”墨漓含笑反问。
宗亲王爷语塞。
“还是说,是在场的诸位想将各自的女儿孙女送进宫来,好让诸位的族人平步青云?”
众人的脸色顿时白了。
墨漓的笑容蓦然一冷,视线锋锐的剜在所有人的脸上,“诸位都是两朝元老,官居要职,先皇待你们不薄,朕也倚重你们。人莫要贪得无厌,若是有了富贵就想登天,那么,一朝粉身碎骨时,便是咎由自取。”
“陛下息怒!”
“臣等不敢!”
众臣们赶紧赔罪,不管心里有没有私心的,都被墨漓这一席话震慑了,纷纷磕头。
万丞相是没有私心的,但也老老实实的磕了三个头,说道:“陛下,臣等并非是为了私心。”
墨漓冷笑:“朕相信丞相的为人,然而,存了私心的人却不在少数,朕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下子众臣更是被吓怕了,有几个哆嗦起来,磕头磕得极响,生怕不够诚恳。
墨漓的目光淡淡的扫过他们,幽月般的眸底涌出一派冷光,接着重新化作一汪浅溪,清雅温润,笃定的说道:“朕不纳妃,诸位回去吧,此事就莫要再提了。”
“陛下!”那名宗亲王爷实在不想放弃,又说道:“要是六宫空置,百里氏外戚岂不是一手遮天?”
墨漓眼底微冷,淡淡的说:“商国已经灭国了,国丈如今只想着颐养天年,国舅麾下的军队人数也不多,莫非诸位还担心他们会联合商国的旧部,举兵谋逆我大周?”
“这……”
“何况,皇后的生母与朕的生母从小就犹如亲姐妹一般,诸位怀疑皇后的父母,便也是不信朕的母后了?”
宗亲王爷赶忙说道:“陛下,老臣忠言逆耳,外戚真的是不得不防啊!”
墨漓波澜不惊的说道:“老王爷一片赤诚,朕自然不会介意您的言辞。然而,此事委实无需操心,要是老王爷仍然放不下心,那就让朕以大周帝位担保国丈与国舅的为人,这样老王爷便可以放心了。”
“这……”宗亲王爷哪里想到墨漓会赌上大周帝王的名声,这样一来,自己真是无从反驳了。
万丞相这会儿跪的膝盖隐隐作痛,仍旧是笔直的跪着,拱手说道:“陛下,臣等认可皇后娘娘,但是六宫空置的事情,不合祖制。不论陛下对皇后娘娘是如何情有独钟,规矩不能废。”
宗亲王爷也忙说道:“是啊,规矩哪里能废?要是陛下真的不喜欢别的女子,不宠幸就是了,只是后宫不能空着。”
墨漓淡淡道:“朕娶了她们,却令她们在宫中守活寡,如此不是平白耽误了她们的青春?”言至于此,拂袖从身边的小桌上端起一杯茶,这是用雀阳花花蒂焙的茶,现在正好晾的冷热适宜,啜上一小口,温香清爽,回味无穷,墨漓似是专注的品茶,半晌的时间都没有理会臣子和宗亲们。
望着这样的陛下,不少人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