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臣权-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弼拿过地图看了一会兴奋地说:“这是完全行得通的!这一定是最熟悉地情的本地人提出来的,这是个好主意。”
蓝玉这时胸有成竹了,终于将早就想拍的那一巴掌拍下来了,说:“先放下普定,把这颗钉子摆一摆再说。”
有些将领提出不同意见。说:“大元帅,绕道先取黄家湾堡,这自然有避开钉子,先吃软的好处,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普定是我军进军的咽喉之地,丢下它不攻取,等于拦住了我军的退路,这也是用兵之忌!”
蓝玉主意已定,他果决地说:“这个意见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大军挺进,不能只考虑一城的舍取。至于先攻哪一城,后取哪一城,我自有安排。现在,我们只能暂且丢下普定了。王将军,由你为先驱,顺谷龙河而下,直取安顺下面的九个寨子。”(未完待续。。)
………………………………
281 收复安顺
几天之后,行军总管李延、刘国杰奉蓝玉之命,很顺利地拿下了黄家湾堡。然后部队在黄家湾堡大肆砍伐竹子,制成大竹筏,经藤湖,入谷龙河,蓝玉和部将们只带了一千五百余骑兵殿后。
伯颜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愿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便派千户哈来定率两千骑兵追击。哈来定也算是颇有武力的一名元将。他想,明军主力已从水路进军,殿后的仅一千五百骑兵,而自己所率的是三千jing锐骑兵,两倍于敌人,消灭敌骑,有何难?他取胜之心过急,只催促部队追赶,恨不得一齐扑将上去,将汉人的骑兵一口吃掉。
蓝玉等人所率骑兵人数虽少,却是身经百战、以一当十的铁骑。他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后有追兵已早有准备。他们风驰电掣般地飞奔,很快使自己消失在元军的眼底。
待哈来定率领他的骑兵疲惫不堪地追到泉子湖时,连明军的一点影子都没有了。人疲马倦的他们,正在为是休整片刻,还是继续追击而犹豫时,突然天上降下成片的箭簇,不少骑兵当即中箭滚落马鞍。在他们还弄不清箭从何处she来之时,突听四周响起呐喊之声,紧接大明的骑兵成散星形,排浪一般从四面卷了过来,很快就冲进了密集的蒙元军中一顿狂乱砍杀。
哈来定这才明白是中了敌人的埋伏。他忙呐喊着带领士兵们奋起抵抗。士兵们一个个是好样的,他们都英勇地与敌人拼杀,无奈敌人在骑术、刀术上都要纯熟jing到得多。很快就有许多蒙元军卒倒在大明将士的马刀下。
蓝玉所率领的属下都是jing通骑术的,他们也像士兵们一样地投入了战斗。蓝玉一眼就看出了哈来定是这支骑兵的指挥官。他那巨大的身躯和高大的坐骑,一座山也似地朝哈来定压了去。在他们两下相交的那一刹那。蓝玉猛劈过来的马刀的风啸,就给了哈来定一种威吓,尽管他侥幸地避开了,但他坐骑仍然受了惊吓,嘶鸣着高抬一双前腿,整个身子竖立起来,这避开了蓝玉砍过来的第二马刀。
哈来定料想第三马刀又会砍来,便调转缰绳,让马向侧面窜出一箭步。使蓝玉砍过来的第三马刀又是落了空。哈来定知道对方是会穷追不舍的,且他的力大,硬拼不是办法,只能智取。
此时,在这泉子湖畔的狭长地带,大明、蒙元两军,正杀得天昏地暗。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将士嘶哑的呐喊声,战马喷鼻的喘息声。以及中刀倒地惨烈的哀叫声……渲染了这片小战场极其悲壮的气氛。哈来定看出自己的马跑不过伯颜的高头大马,他没有让战马朝战场外跑,而是在拼杀正激烈的战场圈里面跑,这样。蓝玉的快马也发挥不了优势,他也就可以见机杀一个回马枪。
蓝玉果然盯得很紧,驱着坐骑在混杀的人马中穿行。紧紧盯住哈来定追了过来。正在逃跑着的哈来定,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突然停在一对正在激烈厮杀的兵士的旁边。待蓝玉冲过来时,猛然举刀砍了去。
没料到本来就武艺高强的蓝玉。竟有松鼠般的轻巧。当马刀从他头顶砍来的时候,猛将身子伏在马背上,双手抱住马的颈项,侧身躲过。然后驱马绕了一圈,又紧追过来。哈来定忙驱马逃走。蓝玉追得猛,哈来定逃得急,坐骑慌不择路,前蹄不幸踩在一匹死马身上,被滑倒了,追上来的蓝玉手起刀落,结果了哈来定的xing命。
主将被杀,蒙元骑兵的士气顿时低落下来,逃的逃,降的降,战场上丢下了几百具尸体。
既已溃退,蓝玉也不让追杀。以百骑的少数,战胜十几倍的多数,作为先锋的他,也是够高兴的了。想到任重道远,他也就和部将们一道率部ri夜兼程地朝宁古寨赶去。
王弼率领先遣部队,已经从水路到达了宁古寨。这是他第一次独自指挥的军事行动,很想有所显示,以表示对自己的能力。部队一到达宁古寨之后,他立即按蓝玉所吩咐的,命令俘虏的蒙元士卒,带着大明的讨伐檄文和招降黄榜(一种用黄纸书写的皇帝发出的文件)去宁古寨。
宁古寨的守将面对着被俘的士兵带来的黄榜、檄文,气得他俩怒火万丈。连声嚷:“快给我将这几个贪生怕死的软骨头推出去斩了!”
立时,就有一队刀兵应声拥了上来,将那几个被俘士兵推出去了。
另外一个蒙古人也气愤地骂道:“瞎眼的汉人,竟然如此轻视我蒙古勇士,不知羞耻,还想拉我们下水,真该千刀万剐!”
指着扔在地上的黄榜、檄文嚷道:“快给我将这些揩屁股的脏纸烧掉!”
很快有人拿来取火石,在大厅里将榜文烧成了灰烬。
这时,冷静下来了,他们才想起来似的说:“我们已经把事情做到尽头了,汉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另一个人说:“事已至此,只有誓死抵抗了。我俩分头去各部把人马组织起来,严阵以待,准备汉人攻城。”
“咱俩齐心合力,跟军士们说清楚,坚决抵抗,拼他个鱼死网破!”
宁古寨里的蒙元军队静等了大半天,却不见大明军队攻城的动静,慢慢地,他们也疲惫了,一颗拼死战斗的紧张的心渐渐松了下来。到了晚上,突然起了大风。已是初秋天气,大风之夜是很冷的,士兵们都窝在避风的地方打盹,在侥幸地想,这样的大风夜,或许敌人不会攻城吧!
正当蒙元军队在做着侥幸的梦的时候,大明的大部队也都窝在城下四周的避风处,静静地等待一个关键时刻的到来。而其中有一支小部队,却在悄悄地活动着。他们拖着两个极其笨重的东西。正按照王弼选择的方位安置。是要挑选一个恰到好处的顺风方位,好让他们的配发不多的两门火炮真正发挥作用。
炮位终于选择好了。待命的士兵也被告诫即将投入战斗。
突然。两声巨响地动山摇,打破了夜的寂静。紧接着城里的房屋燃起了大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顷刻工夫,宁古寨里成了一片火海。
待宋军惊醒过来,还不知该不该去救火的时候,大明军队已杀进城来了。仓皇应战的蒙元军队,被包围在火海之中,哪能还有奋抗的能力?顷刻间,火海旁边,又增加了一片片血海。在王弼的亲自指挥下。守将被俘,兵士们被屠杀殆尽。
王弼站在火光辉映的猩红的血海中,双眼瞪得溜圆,完全没有了以往的从容风度,突然指着血海中的死尸,冷冷地发出一道命令:“将他们每人的一只耳朵割下来!”
蓝玉果然在第二天的一大早赶到宁古寨了。他站在冷风凄凄的宁古寨头,看到仍在袅着余烟的一片废墟和那惨不忍睹的一片血海,他那本来泛红的大脸膛陡然灰白了一下,心头蓦然跳出一句话:杀了这么多人呀!这只不过是瞬息的一闪念。很快他脸上又恢复了红润。于是。他对跟随在后的王弼说:“打仗嘛,能不杀人!这一仗你打得好呀!”
几天之后,蓝玉作出了新的决定,仍以王弼为前驱。回兵普定,先攻打安顺城。他的战略构想是别致的。既然这两个地方是大明进军的门户,就不能长期让蒙元军队把住。这毕竟是后顾之忧;何况宁古寨一战,显示了大明将士作战的能力和火炮的威力。而他又很熟悉附近的情况,为什么不趁热打铁。让王弼用火炮去拔掉这个钉子哩。至于普定,他仍然是不打算去碰硬,丢下这样一个钉子,孤零零的,拖不了多久,也会不拔自掉。
王弼受命之后,ri夜兼程,很快将部队推到了安顺城下。他仍然按蓝玉的吩咐,先行劝降,只是一反常态,采用的劝降方式异常残暴。他命令部卒,牵上五花大绑的宁古寨守将,带着在宁古寨的那片血海中割下的人耳朵,来到安顺城下。他们将守将和人耳朵摆在城墙下后,盛气凌人地喊:
“叫你们当家的出来看看吧,我们大明军队打来了,你们投降可以升官,不投降就是这种下场!”
站在城墙上看到这番情景的安顺守将,气得唇边的两撇胡须直发抖。他在心里骂:大明竟对自己的同族兄弟如此残忍,这个守将是附近的当地的一个回回人,他也是跟随脱脱大人打仗打出来的。在脱脱的熏陶下,也算是死忠蒙元的一个人。。
城外,仍然在高声喊:“投降吧!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这些人耳朵,就是你们的下场!”
这些迫降的呼喊,明显地撼动了一些人的心。安顺守将感到了军士们情绪的浮动。他想,光火不行,必须鼓舞士气。他这么想着,便悄悄对一个贴心的军官说:“你快快去城下埋伏一些弓弩手,等着she杀来军主将。”待那军官去了一阵,大明军士的喊声也显得声嘶力竭了,安顺守将才缓缓走近城墙边,面含微笑,朝下面招了招手。
在城下等得不耐烦了的王弼,原以为蒙元守将是坚决拒降了。而这一招手,使他萌发出一点儿希望,以为里面的蒙元守将有点动心了,只是还有什么难言之衷,需要与他细说。他觉得这符合作为蒙古人的xing格,就带着几个随从,驱马走了近来。谁知刚走近不过二十来步,突然乱箭蝗虫一般扑来,王弼连人带马,一齐仆倒在地。喜得城墙上爆发出一阵欢乐的哄笑;吓得大明将士慌忙狂奔过来,将王弼搀扶到另一匹马上,赶忙退了回来。王弼也中箭了,中在右臂上。
一场意在大报复的攻城战开始了。
大明军队仗着兵多马壮,chao水般地拥来。安顺守将便指挥守城将士用燃烧着的油罐、竹木、火箭等火具,朝密集的大明攻城士卒投掷了去,击退了大明的第一次进攻。
虽然暂时被打退了,但大明进攻的声势却击败了一些守城将士的意志。千户黄顺。副将任宁,而他们本来就是汉人。没有必要为蒙古人殉葬,料定城破惨败是必然的。他们相邀着出城投降去了。有些士兵也偷偷用绳子坠下城墙,好去投奔大明。安顺守将发现后,勃然大怒地打城门,将这些人赶回城来,一一捉拿斩首示众。
正在内外交困之际,大明将士又发起猛攻了。安顺守将试图以火阻住明军。然而,到底大明人多势众,在火堵住一面,却不能将全城堵住。
正当城区火焰冲天的时候。大明将士已乘隙蚂蚁似地爬上城来了。一大群官兵,将安顺守将团团包围在一个街口上。他一手执剑,一手执大刀,迎击着几十人的围攻。士兵只想快一点刺倒他,在一旁观战的王弼却喊:
“不要杀死他,要活捉他!”
安顺守将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支了,但是决不肯做俘虏的。于是,他在手起刀落,一连砍翻了三名大明士卒后。丢掉了大刀,挥起宝剑,刺向自己的咽喉。在鲜血喷she的那一刹那,他竟然没有倒下去。就在一个官兵举剑刺向他的时候。他清楚地听到王弼大声地嚷:
“捉活的!”
安顺守将大笑了一声,趁那个官兵犹豫的一刹那,挥剑刺了出去。连剑也不抽回,自己纵身一跳。跳进了火中。
安顺城内的大火刚扑灭不久,蓝玉就赶来了。他在跟王弼一见面的时候。就问:“捉到安顺守将吗?”
王弼知道大元帅十分看重安顺守将,认为这安顺守将也算的上是一个猛将,而且也算是最知晓普定防务的人之一。
或许蓝玉自己是从马鞍之上成长起来的原因吧,他对沙场上拼杀出来,积功而成为将军的安顺守将特别看重。加之这个安顺守将是本地人,对这一带熟悉,他需要这样的人来协助他夺取普定。招降或活捉安顺守将,是蓝玉的心愿。
王弼轻声回道:“他死了。”
蓝玉的脸上,有着明显的不满,冷冷地说:“怎么死了?我不是说了,他不降,也要抓活的吗?”
王弼说:“我是按左副将军的吩咐,亲自督战一定要抓活的。是他杀死了我们四名兄弟,在自己料到会要被活捉时,突然用剑自裁,没有死,又跳进烈火中的。”
听到这儿,蓝玉心里猛然抽动了一下,随口赞道:“也算是个英雄了,只是可惜了不能为我大明所用,却为苟延残喘的蒙元效力!”
蓝玉没有注意自己的情感会对身边这位曾经任过皇帝身边宿卫的双刀王有刺激,又说:
“看看去,我要看看这位安顺守将究竟是个什么样儿。”
王弼默然将伯颜领到城里的一片烟雾腾腾,焦臭四溢的废墟边,着副将查看了一遍后,终于找到了一具焦尸,然后命士兵抬了出来。
身穿铠甲的安顺守将,从外表上看,还保持着完整的身躯。头上的铁盔依旧,只是面部被烧焦了,或许是下部有衬盔护着的原故吧,他的那两撇胡须仍生动地翘在唇边。
蓝玉禁不住上前摊手弓腰,挺虔诚地行了一个军中之礼。然后轻轻对王弼说;“好好安葬他吧!”王弼唯唯应诺,心里却像打翻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无来由地对安顺守将生出一种怨尤:自寻死路,还不让人安宁!攻下安顺之后,蓝玉立即回兵南下,矛头直指普定。
大军在向普定西面进军时,蓝玉不想争一城之得失,并没有攻击小城镇的打算。不过大军的逼近,却把当地的梁王属下官员给吓坏了,主动地把城献给蓝玉,表示投降。
不费吹灰之力得了一座小城,蓝玉自然高兴,大明的将领们也很高兴,都纷纷跑到蓝玉的营帐里来提建议。
有的说:“左副将军,这个小城听说是一座很富的城市,现在既已献给我们了,为什么不进城去呢?”
有的说:“为什么不派人去城里清点一下仓库,看有多少用得着的军需品?”
还有的甚至说:“左副将军,我们连连打胜仗,该取点财物犒劳犒劳将士们了!”
蓝玉听了这些后,红红的脸膛上没有半点表情,大眼珠子只是在不停地转瞬。他是在深思着什么。深思什么呢?他在想以后一个大的胜利连着一个大的胜利时,部队该注意些什么?最重要的又是什么?他很快得到了结论:是纪律,铁一般的军纪。越是胜利,越要防备部队内部的**。这么想着,他面容开朗了,从眼睛里闪she出来的明亮的眼光,使四周的将领们高兴了,以为大元帅赞同他们的意见了。但很快他们就被蓝玉威严的声音折服了。
“任何人都不准进城,违者以军法处置。请诸位回去好好训诫部队,决不准许违背。”
将军们默然离去之后不久,就接到了一道暂驻城外休整的命令。蓝玉是要检验一下部队“令行禁止”的程度,所以才不匆匆离去。他觉得这不仅不会在时间上影响普定的军事行动,而且会为夺取普定的胜利创造条件。(未完待续。。)
………………………………
282 顺利南下
这道命令却急坏了属下的众将。他们想着的是尽快攻下普定,不延误战机。忧心如焚地住在这小城外驻扎算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到底忍不住了,便怂恿着在这次安顺之战中立功的王弼前去试探,问:
“左副元帅,大家让我请示来了,究竟我们什么时候开拔?”
正在一旁看着地形图的蓝玉,没理没睬,好像没听见一样。他双眼凝视着自己面前的地图,全神贯注地看着。
等了大半晌的王弼见左副元帅只顾看地图,也不好再问,便悄悄地回去了。众人听说了这个结果之后,也没深思,以为是左副元帅有更高深的计策,便道:
“看来咱们要有大动作了,左副元帅正在筹划,没空答复你,那就明天再去吧!”
第二天王弼一大早去见蓝玉。这一回蓝玉没有看地图,只是是在营帐外的一片树林里散步。
王弼走近去说明来意:“元帅,我还是来请问部队开拔之事。”
蓝玉又像没听见似的,只顾试刚上脚的一双鹿蹄皮靴,不停地将上翘的鞋尖抵在地上,脚根使劲朝下踩。他是试鞋里装的棉物、鹿毡是不是暖和合脚。王弼站了好一阵他也没有看一眼。
王弼实在没趣,又灰溜溜地回去将这种情况告知了众人。那大家就都有些纳闷了。左副元帅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对蓝玉元帅是了解的,那是个率直而真诚的人。这一回怎拿大架子了?这真叫他百思而不可解。
“大家伙,别叫我再受这份罪了。还是你们自己去吧。”
王弼的这番话,陡然使大家开了窍。立时,心里全明白了。原来蓝玉不是心里不着急。而是别有意思,慢慢的总结他们自己前一段的要求,不难猜出蓝玉心里在意的是什么,是军威,是纪律。
蓝玉自然比不上徐达、傅有德等老将,总算是占了常遇chun的便宜,做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上,这次攻伐云南的部属们,大部分在之前的威望和爵位都比蓝玉高。所以蓝玉担心的是这个,自己在军中威信的问题。
第三天,众将集合在一起赶早去求见左副元帅。
蓝玉正盘腿坐在营帐里看地图。众将进帐的时候,他也没抬头,只说:“我知道你们今天会来的。”
众将认错地说:“我早该来的。”
蓝玉大度地微笑着说:“是啊,你想想,军事行动这类大事,事先能不谨慎保密吗?这是皇上交给我们大家的事,我岂能掉以轻心和不着急吗?”
众将没有什么意见。只是王弼等带头诚恳地说:“是属下们疏忽了!”
蓝玉说:“各位,攻城打仗之事,万万疏忽不得,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
这番话,说得众将低着脑袋默不吭声了。蓝玉见话已说得很重,便要大家都坐在他身边。然后将地图拉到中间的位置,放在众将面前。转过话题说:“攻普定,必然有一场大的水战。为了顺利横渡谷龙河。我以为部队先在蔡店会合为好。蔡店离普定仅四十里,濒临谷龙河,交通方便,特别便于水师行动。”
认真斟酌了一番之后,众将欣然说:“元帅考虑得十分jing细。蔡店地处要冲,沿途又没有大的阻挡,大军会合那里,是太恰当不过的了!只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好?”
蓝玉说:“本帅认为,可在今晚深更悄悄开拔,我督后续部队随后而来。”
众将坚决地说:“请左副元帅放心,我们会准时在蔡店迎接大军的。”
担负普定一带防务的蒙元梁王所属的伯颜,在得到明军迫近蔡店时,他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调集军队,加强防务。
已经入秋了,虽然是在南方。谷龙河两岸,也是有些寒气逼人。这在伯颜看来,正是利于防守的好时机,更何况此时谷龙河上有大小船只近两千余艘,军力可谓雄大。
他将这些军力调了拢来,让将领们各据要害之地。与普定一河之隔的阳逻堡,是普定的桥头堡,明军渡江必经之地,必须固守,他特地派千户王达率jing锐番兵把守。为了防止疏漏,除要害处,还加强了中流一带的防务。他命万户、普定都司朱祀孙率游击军扼守。将三十余里的河面,防守得铁桶一般。伯颜以为,这样可保万无一失了。
明军果然被阻在蔡店,无法前进。
蓝玉立刻召诸将商量对策。部将马福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说:“据我知道,渡河的要道除了阳逻堡外,还有一处地方,那就是阳逻堡西面的沙芜口。我们可以过沦河,越过一片湖区,而至沙芜口。”
将领们都觉得这是个可以采取的好建议。纷纷说:“左副元帅,这个主意好,我们就丢开阳逻堡这个硬钉子,从沙芜口过江吧。”蓝玉也觉得绕过阳逻堡是可以考虑的,只是对沙芜口的情况并不了解,他不敢贸然动兵。当下他作了决定:连夜派斥候去沙芜口,侦察那里的动静。
很快,派去的斥候回来了。情况是沙芜口也有重兵把守。
王弼听罢,失望地说:“看来沙芜口也不可去了。”
蓝玉说:“我细问了从沙芜口回来的人,根据他说的情况,那里虽有重兵把守,但较之阳逻堡,地形并不十分险要,防守力量也弱多了。所以,我们还只有取沙芜口这一条路了。”
王弼犹疑地说:“沙芜口与阳逻堡近邻,一旦沙芜口守备坚固,攻之不下,阳逻堡又出兵相援,我军就会进退两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