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也可以说,谁做丞相谁倒霉,倒也不是有人栽赃嫁祸,皇帝自然不是傻子,也暗暗的让检校们查过,结果禀报的结果,让朱元璋大发雷霆,竟然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

    而且丞相之争愈演愈烈,有发展成党争的趋势。

    现在问题最大的就是浙东派系和淮西派系两派官员,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周而复始,这些官员们开始乐其不疲起来。

    由丞相之争渐渐演变到朝堂之争,是让皇帝越来越不能忍受的。

    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马背上得来的江山,还是需要这些文官们去治理的,朱元璋出身于草莽之间,在文人集团中根基本来就比较薄弱,虽然随着大明立国,自己的登基,纷纷有文人雅士来投靠,但毕竟能信得过的不多。

    所以朱元璋一直在忍,但也一直在准备,洪武三年改制亲军都尉府,大力培养自己的亲卫禁军,其中又设立仪銮司这个衙门。

    仪銮司,表面上是负责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但其中也分出一批人,称之为暗卫,大意可能就是行走在黑暗之中的侍卫的意思,专门负责禀报京师以及全国各地官员的任职情况,汇报给皇帝备案查询。

    起初,暗卫不过一千五百余人,但是到了洪武五年,人手越来越觉得不够用,皇帝就下令开始招募,原意是从军队里面招收忠贞之士加入。

    但是时值大明四处作战,人员极为不稳定,而且冒然从军队抽取人手,恐怕会引起将领们的jing觉,于是下令诸暗卫自行招募,以备朝廷考察。

    前提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两淮和江浙之人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害怕朝堂之上的党争,牵连到自己身边亲卫身上。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两淮之地的人不用,因为大明这个时期,两淮之人在朝为官的人数众多,查查起来很容易牵涉到个人感情,而江浙人不用,可能就是由于朱元璋发自内心的厌恶。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当然不是唐门的原话,而是庞煌根据唐门的讲述,再总结自己前世的一些知识,所得出的结论。

    而唐门,则是暗卫之一。当初参加过鄱阳湖水战的人物,当初就已经是皇帝身边的贴身肉盾,大明建国之后,因为不识字,且坚决自愿从军,被授命暗卫身份随徐达大军北上,在北平负责侦探敌情和监察军队的情况。

    不过他这个身份,徐达却是知道的,蓝玉也知道,傅友德、华云龙同样都知道,大家虽然都不讲明,也不拿他当神一样供着,但是却是心中都有了戒备。

    于是就有了署理怀柔知县一说,大家的意思就是远远的调离他,对于这个决定,就连朝廷也说不出什么,唐门也颇为不快,但是也没有办法,正好洪武五年朝廷开始命令暗卫自行招募扩大队伍。

    唐门的眼前一亮,于是庞煌就出现在眼前。

    真的是一个绝佳的人选,没有户籍顾虑,宋时就离开中土前往海外的家族,相信就算是在大明找亲戚,也难找到一个。

    关于忠心的程度,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全家离开华夏百年仍旧思归,那仅仅使用忠心两个字能形容的了吗?

    古人就是很奇怪的一个思维,忠孝基本上是并列而行,不孝之人基本也不会忠心,往往jiān邪之人在家也不会孝顺。

    而恋家和孝结合起来,那么这个人也就是忠心了,这个结论可能在六百四十年后会被人笑的前仰后合,但是在如今的大明,在这个文明被蒙元强迫断层的年代,的确有很多人的思维都是这样的。

    然后唐门就开始着人记录和观察庞煌的一切,并记录成册子,分别备案,包括在怀柔置地建房、各种行业的百事通、制造火器、组建保安团、抵御蒙古鞑子等等,很多事情都被记录下来,送到南京接受考察。

    渐渐的,庞煌的简历吸引了凡事好亲力亲为的皇帝陛下,这次献俘,本来作为县令的庞煌可来可不来,但是为了授牌,还有关于刘福通的事情,还是下了这个决定。

    “但是,皇上是不会见你的。”唐门说完了之后,郑重的对庞煌说道:“这次蒋佥事见你,也是极为破例了,以后你归我负责,有什么事情通知我就行了,咱们暗卫,一般最忌讳的就是越级禀报,那样很不好。”

    “除非你有很大的功劳,或者做到千户以上,才有见到陛下的可能,否则,就怀柔那点事,还真的不在陛下的心上,不过火器这件事,你一定要把握好,这次你回去之后,不但是怀柔知县,而且吏部会行文正式任命你为北平同知,你的首要任务,第一是火器,第二是监察北平诸官,第三,监察军队,第四,华云龙这次让陛下很不容易,陛下想让他养老,你知道该怎么做的。”

    庞煌被接二连三的甜枣砸的是七晕八素。

    怀柔知县、北平同知,那也就是běi jing市副市长兼任怀柔县县委书记。

    百户的军衔,而且还是暗卫的身份,并且这个暗卫的身份,据他所知,就是闻名天下、臭名昭著之锦衣卫的老祖宗。

    我这是怎么了?

    庞煌有种眩晕的感觉,他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又多少个身份了,如果印制个名片,再加上他的清华义学校长、晋商会馆名誉会长,还有各个作坊的执行董事。

    自己递出去一张名片,估计看得人都要头晕眼花,不过这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除了清华义学的那个头衔,别的身份都是上不得桌面的头衔。
………………………………

057 燕王召见

    ()  头衔越多,可能也代表着束缚越多,责任也越多,所做的也越多。

    比如庞煌这个六百四十年后的草根青年,一个草根的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大学生,猛然间却被赋予了这么大的权力,却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头衔越多,并不代表权力越多,更不代表着权力越大。

    就比如朱元璋,就仅仅只有一个皇帝的头衔,就足够震慑四千万的华夏子民和周围诸国。相比于此,庞煌的这么多小头衔就显得尤其可笑了。

    腊月二十三,献俘仪式和军演同时举行,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只是露面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足够引起所有人的激动和欢腾。

    看着自己四周兵卒、将官那狂热激动,几近膜拜的表情,心里不由暗自嗟叹,再往远处望,数百步场外的百姓,在朱元璋出现的那一瞬间,几乎全部都俯身于地上,不敢抬头直视天颜。

    没有人强迫,事先排练时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应该是百姓们发自内心那种对皇权的尊重,也许是惧怕,更或者是出于对朝廷赶走鞑子那种由衷的感激。

    献俘是在数万之众的呐喊声中开始,在怀柔火炮声中达到高cháo,不过唯一不同的就是现在cāo作手榴弹表演、土制火炮表演所属,基本上都换成了来自南京周边的禁军,如此威力的武器,就连礼部也不敢冒险让一些乡勇cāo纵。

    除了所需的要现场指导的几十个人,其他的都被排除在外,零零落落的撒落在庞煌的周边。

    庞煌也不例外,暗卫虽然属于皇帝亲兵的范畴,却是曝不得光的身份,而他能摆在桌面上的北平府同知,现在还没有正式任命。

    眼下所穿的这个怀柔下县九品芝麻官的袍服,在王侯将相多如过江之鲫的南京,恐怕是负责治安的五城兵马司根本连看都不看在眼里。

    开始还能在军演三百步左右的范围,但是随着民众越来越高涨的情绪,五城兵马司所属,也开始加大控制范围,在不断的推搡中,庞煌这个本来应该是主角的人物,竟然被拥挤的人群排除在了五百步之外。

    苦笑一声,庞煌带着柳苏缓缓的就往外走,心想自己这次来南京,基本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唯一的收获,可能就是怀里的那块所谓的金牌。

    至于刘福通的下落,前些ri子他一直尝试着问唐门,但是唐门却是很回避这个问题,只是说现在刘大叔身体康健,完全没有xing命之忧,但是具体皇帝会怎么处理,却是不做任何回答,可能连唐门也不知道。

    再回头望望聚宝门上,那闪着金黄的一片,皇帝应该还么有离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庞煌突然生出一个恶作剧的想法,如果现在找个地方,让柳苏一枪打过去,也不知道大明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的一个结果。

    柳苏所用的枪,是庞煌完全参照六百四十年后的大狙来设计的。

    全手工的制作,为了增大威力所用子弹的火药分量非常足,最远shè程可达三百步,也就是庞煌所熟悉的五百米。

    而为了承受如此大威力的子弹,枪管被加厚,外部被设计成六棱状,内部枪膛却不是普通的钢管,而是手工钻孔打磨而成,再加上膛线的出现,怀柔县生产的玻璃打磨而成的放大镜片,也被利用来作为瞄准镜的用途。

    虽然比不得后世的光学原理底蕴那么深厚,但是庞煌自信也模仿的有七七八八了。

    这柄大明帝国唯一的狙击枪,就在老洲庞煌的房间内,反正拆卸后只要不组装起来,谁也认不出他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所以庞煌也就很放心的就摆在那里,带着的确很沉重,特别对于庞煌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或者是对于柳苏这种没有发育完全的少年而言。

    距离欢呼的中心越来越远,庞煌已经走到了玄武湖边,看着空荡荡的湖岸摇摆着光秃秃的垂柳,显得和南京这个大明都城的繁华有些格格不入。

    原来是冬天了,冬天来了,chun天还会远吗?

    四周几乎都没有人,所有的人都被献俘军演的热闹场景吸引了过去,显得玄武湖畔尤其萧索,一点也没有chun意即将到来的那种预兆。

    我会不会遇到一些老套狗血的穿越剧情呢?庞煌想着,其实内心深处也在期盼着。

    到底会遇到女扮男装的公主,郡主;还是会遇到刁蛮任xing的富家千金小姐呢?

    其实两者皆可,庞煌心里深处隐隐感觉到,两种结果他都不排斥,左右回顾了一下,除了匆匆忙忙赶往军演之地的百姓,就只有那个木呆呆的柳苏,一点不解风情的看着自己。

    狠狠的回过头去看着湖水,心里懊恼,连这点剧情都不出现,还叫穿越吗?

    玄武湖清澈入故,在湖水之上,却是没有什么游船,来到南京十余天了,庞煌当然知道,玄武湖基本上被朝廷划为了内湖禁区,湖上是不许有游人的。

    当然,在chun天到来的时候,还是会有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在湖上,老百姓是休想了。

    比如现在的玄武湖,就是空空荡荡的,就好像庞煌空荡荡的心一样。

    突然,自己的官袍被人拉了一下,低头看,却是柳苏,刚想问为什么?

    就听见身边传来一声清脆的海豚音:

    “敢问这位大人,可是怀柔知县庞大人?”

    终于来了吗?庞煌的心陡然激动起来,听着声音虽然有些故意的拿腔捏调,但穿越大众中帅哥和美女偶遇的场景,不都是这样吗?

    然后充满希翼的回过头来,回答道:“下官正是,敢问。。。。。。。”

    还没有说完,庞煌就感觉到有股热血冲到了脑门之上,几乎把他顶一个跟头,鼻血也差点没有流出来。

    原来刚才问话之人,竟然,竟然是一个。。。。。。。

    。。。。。。。是一个死太监。

    先不说那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太监服饰,就看这个人一脸的褶子,估计和玄武湖畔的垂柳树皮都有的一拼。

    原来并不仅仅是个死太监,还是个很可恨的死老太监。

    庞煌此刻看不见自己的表情,但是从心里生出的那种泪流满面的想法,却是再也抵挡不住。

    看见庞煌突然变得有些苍白的脸,不知道是自己惹的祸,那太监心里暗暗奇怪,莫不是这个庞大人已经知道是王爷召见,被吓成这样的?

    心里也是轻视了几分,不过还是继续说下去:“是庞大人就好,我们家王爷想要召见大人,请大人跟我来。”

    “王爷?那个王爷?”

    从大喜大悲中醒悟过来,才想起但凡有太监传达信息的,都不会是简单的人物,于是定下心神,驱除那些非分之想,开口问道。

    “我们家王爷,自然就是燕王殿下了,洪武三年,北平就被封给了燕王殿下,大人作为燕王治下之臣,说话可要小心啊!!”

    “燕王殿下!”庞煌琢磨着,心想那不就是朱棣,不过算来,朱棣现在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屁孩,怎么就突然想到要见自己呢?

    难不成现在朱棣就想着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个念头随即就被庞煌否定,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屁孩,懂得什么,现在远远还不到时间。

    但是朱棣为什么要现在见自己呢?

    怀着疑惑,而又彷徨的心思,庞煌只有跟在那太监的身后,向着不远处的一驾亮黄sè的马车旁走去。

    虽有禁卫在四周jing戒,但是由太监跟着,却也没人前来盘问,很明显,这是前来看热闹的朱棣偶尔起的心思。

    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朱棣不在聚宝门的城楼上陪着皇帝一起看军演呢?那样不是视野开阔的多,再配上怀柔供奉的望远镜,不是看的更加仔细?

    庞煌却是不清楚,在城楼之上,除了太子朱标,还有少数的几个官员,比如李善长和胡惟庸、徐达等人之外,其他人那里有这个资格居高临下的观看。

    而朱棣此刻年幼,根本没有在考虑之列,就这次机会,也是几个皇子联合起来央求了马皇后半天,才勉强让大内禁卫护着前来长长见识,这也冒着朱元璋大发雷霆的危险,不过在皇宫之内,只要有马皇后,就不用害怕什么。

    =====================================================

    换榜了,恳求大家继续支持我,推荐、收藏,大大们,您顺着网页向上随手一点,不是比害虫码字容易的多啊,泣血求求大大们的顺手行为!!!

    这一章的字少一点,不过也快三千了,晚上那一章例行晚点,今天周末,害虫五一就在家码字一天,周末了总要有些事情,但是晚上会有的,就是晚一会,请大家原谅,可以把票票留下,明天接着看,估计女主要出场了,大家猜猜该是什么身份!!
………………………………

058 初见朱棣

    ()  “殿下,怀柔县令庞大人到了!!”

    依旧的海豚音,但是庞煌现在听着就觉得有些恶心,就连六百四十年后那些以海豚音而出名的歌手,也被庞煌想起而又更加厌恶了几分。

    不过那些美女偶尔海豚一下还能让人接受,要是换成眼前的这个死老太监,那可真的太有损健康了,也不知道那些皇di du怎么忍受下去的。

    庞煌没有什么忌讳,心理也早有准备,朱棣现在大不了也就只是个比柳苏还要小的少年,虽然几十年后会凶残无比,但是现在倒也没有什么。

    不过抬眼看去,还是吃了一惊,原来不单单是朱棣一个人,敢情自己跑到龙窝里了。

    不小的马车之中,拥挤着五个半大的少年,最大的估计和柳苏差不多,最小的看上去只有十来岁的样子,三男两女,其中最小的应该是那个女孩,也就是七八岁的模样,手还在嘴里噙着,一副还未断nǎi的样子。

    虽然年纪小,但是每个人的穿戴,都是龙凤相配,平常人哪里敢穿如此图案的衣服。

    果然,没有等庞煌一躬到底的行礼,就听到其中一个少年大声的呼喊着,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激动,宛如前世的那些追星族般的大声说道:“看,这就是怀柔知县,叫庞什么的。。。。。。。”

    “殿下,叫做庞煌。”海豚音接腔道。

    “孤王知道!”那少年不满的看了老太监一眼,扭过脸,庞煌才看清楚这少年长着张国字四方脸,不过下巴稍微尖了一些,两条眉毛浓密,嘴唇稍显单薄。

    这个估计就是以后的永乐大帝了,看看也不过如此,但见现在他兴奋的模样,哪里有丝毫大帝的痕迹。

    没有理会庞煌的再次行礼准备说话,朱棣又把脸扭了过去,面向车内,手却指着庞煌,大声的继续喊叫道:“这就是那个怀柔知县庞煌,刚才咱们看的轰天雷,就是他们那里制造的。很厉害!!”

    庞煌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愣在那里,这叫怎么回事。

    就听着朱棣在哪里继续滔滔不绝道:“怀柔你们知道在哪里吗?就在北平啊,距离北平就只有几十里路,我看过地图的,北平你们知道在哪里吗?不知道了!宁国,你知道不知道?”

    那个噙着手指的小姑娘可怜兮兮的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她的摇头,更加增加了朱棣的得意,不由笑道:“连这都不知道,北平被父皇封给我了,所以我才叫燕王,因为北平附近有座山,叫燕山,连这个都不知道。”

    “四弟,别逗宁国了,也别胡闹了。”发话的是一个稍微年长,和柳苏差不多大的少年,听着四弟的称呼,但不知道是朱棡还是朱樉。

    “二哥,你嫉妒我了!”朱棣明显有些不甩这个二哥朱樉,继续说道:“看见我的封地有这么好的人才,你肯定心里不好受。”

    朱樉的脸皮明显的很薄,受了朱棣这么一激,不由回道:“什么你们北平出的人才,还不是三弟的封地迁过去的,你在这里炫耀什么?看看一点规矩都没有,到现在和木头一样,见你也不跪下行礼!!”

    “呃!!”

    刚刚明白自己变成了朱棣炫耀资本的庞煌,正在无奈中带着津津有味听着诸位皇子斗嘴,没有想到一转眼就说到自己头上了。

    心里说了声不好,果然朱棣的眼光慢慢的向自己。

    不由暗暗叫苦,这帮吃饱了没事做的龙子龙孙,这不是害人吗?

    让他下跪,说一句实话,无论是六百四十年以后的前世,还是穿越一年多以来的庞煌,除了父母,还真的没有向谁跪下过。

    再说一句心里话,就连不想见皇帝朱元璋,虽然大半是摄于朱元璋杀神的凶名,但其中还有一部分,就是源于不想下跪。

    庞煌不是韩信,就算是穿越成韩信,估计也是被那几个无赖打死后继续穿越,庞煌就是庞煌,虽然来到大明比较彷徨,但是对于跪拜还是有着很深的戒心的。

    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先不说,就是庞煌心里觉得,除了生养自己的父母之外,跪拜任何人,都是一种屈辱的表现,代表了臣服、屈从、低头等等很多贬义的词汇。

    看到朱樉猛然把目标转到自己的头上,庞煌的心里不由一阵懊恼。深深的看他一眼,不等朱棣说话,躬身道:

    “殿下,目前下官官服在身,而几位殿下又是身着常服,冒然跪拜,恐怕会引起周边百姓的关注,那时对于殿下们的出宫,恐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个理由说一句实话根本就说不通,就连那个老太监都在一边撇嘴,但是足够唬住这几个还未成年的皇子,本来就是偷着出来,虽然又母后帮他们撑腰,但是能不让父皇知道,还是不让知道的好。

    就连宋先生,最好也不要知道,那个古板的书呆子,就会向父皇告状。

    庞煌没有想到自己强找的这个理由,竟然算是歪打正着,起到了部分作用,而且朱棣对于他的影响颇好,甚至摆摆手,示意让他过去。

    没有办法,庞煌只有躬身再行礼,然后慢慢的走了过去,在车辕前站住,朱棣伸出头来,附耳对他说道:“你很懂事,孤王很喜欢你,在北平好好的干,父皇说过几年就让我去就藩,到时候孤王封你做很大很大的官。”

    明明是附耳说的,朱棣偏偏说的声音不小,就连车夫都能听见,说完之后,又示威般的看了看朱樉,然后拍了拍庞煌的肩膀。

    庞煌此时的表情虽然沉静,但心里却是苦笑不得,不知道该表现出受宠若惊,还是该怎么办,能受到未来永乐大帝的欣赏,真的很难得啊!!

    “谢殿下信任,下官必定不负所托!!”

    心里一动,向柳苏招手,从柳苏拿着的包裹里,取出一副单管的望远镜出来,这种可伸缩的望远镜,是怀柔新近出产,这次来的时候只带了十一副,献十副出来给皇上、大臣们看献俘、军演,就剩下这一副,本来想自己用,但是却没有用上。

    拿过望远镜,双手呈给朱棣,并教会怎么样,朱棣放在右眼上用手一拉,玄武湖顿时出现在眼前,不由十分喜欢,又向周围的人炫耀了一番。在兄弟姐妹的羡慕嫉妒恨中,对于庞煌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由于身份尴尬,遂放庞煌回去,他们也沿着聚宝门悄然进去,回紫禁城不提。

    但说刚刚被炫耀完毕的庞煌,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甚至他连为什么要送朱棣望远镜他自己心里也不清楚,就觉得这样做,可能会对自己有利,但是现在的朱棣能对自己有什么利呢?

    看来自己做事,有些太凭借感觉了一些。

    当然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一副望远镜而已,起到起不到作用都无关紧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