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臣权-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鱼,鱼,好多的鱼!”
“一尾、两尾……啊哟,好多好多,数不清。”
看到儿子这样的欢蹦活跳,方明谦感到有些欣慰。自己身为大明的臣子武将。但到现在,却只有一个儿子绕膝身前,方庆的三个哥哥都参军、从政,或者等待着皇上的封赐而呆在京师,老大要来接任福建布政使,但一见面就要分开,这个功勋世家做着有什么意思呢?
想着庆儿过几年也要走几个哥哥的老路,心里顿时生出一丝不甘来。难道身为大明臣子。就不能有一丝亲情吗?
方明谦从小因为父亲方国珍的缘故,作为为质子在京师长大,和父亲方国珍也没有见过几面,而父亲暴死,自己接任父亲哦爵位之后,没有过多久,他就因为被汤和招为女婿进了汤和的帐下。儿子三岁起就留在京师学习,算起来,儿子现在都二十多岁了,和自己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年。想到这些。方明谦对于自己的身份产生一种厌恶来。
心中正在忧郁,却此时听到方庆在大声喊:“哎呀,热死了!”一抬头,果然看到儿子脸儿红扑扑的,满头满脸的汗。
“来,属下帮小侯爷脱掉外面的袍子!”刘宝连忙走了过去,这样说着。
方明谦慌忙喊道:“别,刘宝,别给他脱!”
“我要脱,我热!”方庆闹开小脾气了,这么嘟哝着。
方明谦忙走近去,牵着方庆的手,拿出手绢给儿子揩汗,说:“你的身体弱,海上有风,脱了衣服会着凉的。”
方庆一向很听话,倒是不闹了,但小脸嘟着,一副极不高兴的样子。方明谦说:
“够累的了,庆儿回船上去吧!”
儿子十分听话的跟着护卫、侍女回去了,确实方庆的身子也有些弱,才玩了这么一会,出了点汗就乏了,要不也不会这么听话。方明谦继续前行,来到了红螺山附近。
红螺山是岛上的一座小山。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南澳山中的一个小山包。它背海面山,如果不爬上山顶,就看不到海;不是狂风巨浪,也听不到海的喧哗。而山前却平畴相连,有溪流,有草地,有竹林,有成片的相思树,还可见到许多认不出名的花。
这里有百姓居住,护卫们早就过来打点了,付了宝钞后,房子已收拾好了,侍女们将屋内打扫得井井有条,随船而来的厨子,正在用南澳的海鲜,为他们准备可口的粤菜。这时,护卫来报:曹大人来了。
曹大人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人。本叫曹烨。是进士出身,原先一个怀才不遇的书生,据说是被驸马都尉遗弃的一个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因此踏入了幕僚的行业,曾经当过汤和帐下的幕僚。最后辗转之下,又回到了方明谦身边,虽然没有具体职务,但是在方明谦军中显得颇有一些威望。
不过方明谦对其十分信任,在方明谦的水师之中也算是个一手遮天的人物。几乎每次出游都带着曹烨一起,外人猜测曹烨可能是皇上派来监视方明谦的,而方明谦为了避免嫌疑,所以不但信任,而且每次出游都带着曹烨一起,以洗清皇上对于方明谦的怀疑。
听到曹烨来了,方明谦高兴的说:“快快请曲曹大人进来吧!”
曹烨是极守礼规的。见到方明谦,立刻行礼鞠躬,口呼:“拜见侯爷,打扰侯爷雅兴,实乃是属下的过错。”
方明谦并不喜欢这些礼规。几十年了,就算是佛像也会感到累,但命知道是虚礼,也只得顺着。便也说:“平身。”
曹烨直起身来,口说:“谢侯爷。”
“曹大人不是说去内陆探亲吗。怎么会来找本官。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方明谦之所以这样问,是才想起曹烨在昨日驻跸时,向他请辞,说是探访在海阳为官的同窗,但是昨日刚走,今日怎么又回来了呢?
徐宗仁说:“臣虽老讷不敏,但是却在同窗那里听到了一个消息。才特赶回来禀报王爷的。”
“什么消息?”别人不知道曹烨和方明谦的关系。但是方明谦自己心里十分清楚,曹烨原来曾经是驸马都尉的学生,这个明面上被遗弃的学生却是因为驸马都尉的一个棋子,这是经过驸马都尉证明过的,可以说曹烨是方明谦最信任的人之一,要不。曹烨也不会拐了一道弯又回到方明谦的身边。
听王爷问及,曹烨扫了一眼四周,方明谦随即会意的笑了几声,道:“曹烨,你陪本官四处走走,看看红螺山的景色。”
两人让护卫远远跟随,则独自在山包顶上站立。望着远方的海水,曹烨说:“金刚奴现在广东,有人看见了!”
方明谦两眼一眯,透出一股寒光,却保留着一丝诧异,问道:“本官不是听说他被锦衣卫的人给杀了吗?”
“四大天王之首,那有那么容易就死了的。”
方明谦想了一下,毕竟那么多年的事情了。早已经没有了印象,在曹烨的提醒之下,才想起了原来在邸报上看过的军情,问道:“他们现在哪里?”
“听说他就住在海丰县赤石镇元新寨,在哪里隐姓埋名,叫金大虎,以教武谋生。那里属于惠州府地界。咱们刚刚路过。”
皱着眉头,方明谦迟疑的说道:“这个人不能留,要不我给刘宝打个招呼……。”
“侯爷,金刚奴已经死了。难道你还想再让他死一次?”
有些意外的看了曹烨一眼,方明谦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心腹竟然准备为金刚奴求情,难道就不怕牵连到他这个东家吗?要知道金刚奴可是钦犯啊,要是被抓,很可能给皇帝借口再次将自己治罪,现在的洪武皇帝虽然已经不太杀人,但是声望如日中天,要整死自己估计没有什么顾忌了。
但是也不好当面将事情说的太绝,以免让曹烨感到自己太过于绝情,想了一下,才继续说道:“金刚奴来到江南,没有想着报仇,反而隐居,不能不防……。”
“海阳知县乃是当年臣保举的官员,是臣的侄子,让他来海阳,就是为了侯爷的海上补给方便,金刚奴上个月曾经去找过他,托他给属下带个话,说及了他在元新寨等地积蓄了一部分弟子,可以为侯爷效力。”
“有用吗?本官过了年就要回京师了!”
“王爷回京师了,但是漳州的水师却回不去,还是要交给自己人才能放心的,而咱们在漳州没有什么可以信任的人,属下认为金刚奴倒是可以托付。而且侯爷在京师要和东南水师通讯,总要找些可靠的人手不是?”
“你是说金刚奴可信?”方明谦犹豫着说。
曹烨点点头,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对方明谦讲,但是现在又不是时候,金刚奴这次突然来广州,肯定不是偶然,而是驸马都尉的交代,但是现在看来,侯爷已经没有了那份雄心壮志,只有暂时缓缓再说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决定过几日由曹烨亲自出面去一趟惠州府,去看看金刚奴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有必要冒险收留,要是为了自己,方明谦绝对不会做出这个举动,但是曹烨说起儿子要来就藩的事情,使他想起了当年他初来漳州时身边无可信之人的那种彷徨,也想为自己的军中亲信留一些基础。
因为方明谦知道,自己一走,东南水师之内的大部分人也要面临着朝廷的清理,当今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在军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也不会允许自己和东南水师之间有什么瓜葛,而金刚奴来的正是时候,真的有那么巧吗?
这些日子,正在元新古寨以教授武艺谋生的金刚奴,不,是金大虎心里极不宁静。
赤石在海丰的西北,东部是双宫岭,与梅陇镇辖地接壤,东北部是东都岭,往北延接白马山,与平山驿交界;西北部犁黄凹山接黄竹径而至观音坐凉山,与平山驿多祝接壤;西部是亚婆髻山,与平山驿吉隆相邻;西南是谷岭山,与鹅埠镇交界;南部是吉水门山和圆墩山;东南部是羊蹄岭,与鲘门镇交界。
这里四面环山,群峰重叠,将明热洞、大安峒、四大乡三块小盆地环围在中间,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有古寨十余座据守。乃是攻守兼备的兵家之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434 漳州的未来
而元新寨在海丰县西南约六十里。属赤石镇。现居住在该寨的有陈、李、侯、曾四姓居民。除了曾姓是本地畲族土著之外,其他三姓大都是从闽南之地迁移过来的,左右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大家已经牢牢的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了。
元新寨呈方形,东西面宽约百米,开三门;南门为正门,东西两个侧门。各用花岗岩石作门柱,左右两边门柱对称各打制一行圆孔。在每两边对称圆孔中横放架设圆形木棍,作护门之用,另再置两扇厚实大门。古寨的四角边缘各置方形箭楼,箭楼均有小门连结寨内。四面墙壁均高有射箭口和枪眼。四面寨墙用灰沙夯筑高约五米左右。
该寨城以正门南门为起点,南北向为中心街道,东西两侧各置十余座整齐对称的民房,座与座之间相距整齐有序。东西两侧寨墙各留南北向通巷。整座古寨横竖有巷,所以四通八达。
这里的人不但十分排外,而且团结异常,除了必须的生活购买外,就很少去府县。但由于他们按时交纳税赋,也不找什么麻烦,所以官府之中也很少过来找麻烦。
一般对外人十分排斥,甚至有些敌视的苗头,可能因为他们之中的畲族乃是少数民族,从宋朝时就备受欺凌所导致的。但是只要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投入全心全意的信任,而金刚奴则是因为收过一个弟子是畲族人,父亲是元新寨中的寨主,所以能在此地落脚并受到了元新寨众人的认可。
当初锦衣卫的特种兵围困金刚奴残兵,由于弄不清楚到底敌人有多少,也知道大明军队根本没有打算留活口,因为抓他回去等于给大明皇族找难堪,还不如杀了了事。这一点金刚奴作为四大天王之首,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所以他做出逃走的打算,属下的教徒中。有忠心耿耿者愿意冒充他的身份代替,金刚奴也没有了决死之心。于是就带着几个弟子逃走,其中一个叫曾阿牛的,正是元新寨寨主之子。
于是就开始流落江湖,继续他的白莲教传教生活,过了几年却发现,大明对于邪教的打击力度十分大,特别是在北方。白莲教根本就没有市场,他在山东境内呆了一阵子后,受到徒弟邀请,来到了海丰县赤石。在元新寨内教授寨子中的子弟们武艺,才发觉这里基本上与世隔绝,而且信仰十分杂乱,正是他白莲教的生存之地。
仗着自己的武艺和装神弄鬼的本事,金刚奴以金大虎之名在海丰的各个古寨中赢得了一定的声望。但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因为他知道,白莲教想要兴盛,必须要有后台,但是找来找去。还是没有办法。
若是没有一个靠山,白莲教很难再发展下去,金刚奴看透形式之后是这样认为的。特别是没有一个官方的背景,在当时的社会很难生存下去。
大明统一了道教,在大明境内虽然也有其他宗教诸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派、佛教等等的存在,但是大明官方鼓励的只有道教,金刚奴是看着道教在朝廷的支持下,由开始被佛教压制,到现在的走出大明,迈向西方。
他那颗不甘的心又开始动了起来,由于朝廷单方面宣布了金刚奴被擒杀,所以他并没有受到通缉。金刚奴向原来的善男信女们宣称他受弥勒佛祖之圣谕复活,前来拯救世人。这近十年来,他在民间潜行,私下赢得了一定的市场。
但是沔县一役使他知道坚决不能和朝廷对抗,只能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前几年,他从山东听说了一个消息,就是他的故主方明谦即将回到京师的消息后,心思一动,正好遇见徒弟曾阿牛的邀请,顺水推舟的来到了赤石。
先去见海阳知县蔡盘,他原来和秦王府的关系密切,知道蔡盘是原来秦王府一个长史的外甥,肯定和现在的官方有着很深的关系,想蔡盘说出自己想继续效忠秦王府的心思后,就回到了赤石等待着鱼儿上钩。
这一天,他正在看着元新寨的子弟们习武,蔡盘的家丁来了,悄悄告诉他说方明谦到了南澳岛,驻跸在红螺山。而且曹烨已经知道了金刚奴的消息。
这时刻,在弟子们眼里十分冷静的金大虎竟然失态了。他从坐椅上跳将起来,止不住的心内狂跳,使金刚奴直接来到附近的山上向远方眺望。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福是祸,这个方明谦大人他并不认识,但是直觉之中,觉得应该是和自己和官府联系的事情有关。
但是金刚奴知道,自己必须赌这一把,方明谦新旧交替,只要自己现在能够获得方明谦的信任,那么肯定就会被视为心腹被介绍给新就任福建布政使方让,那么他凭借新方明谦的信任,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福建开始传教,甚至可以借助方明谦的水师之中的势力和生意暂时将白莲教移居海外发展,等到成熟点再回到中原。
正当他穿行在一片丛林,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听到有喊他的声音:
“师傅,金师傅!”
这喊声越来越近,渐渐,他看到了喊他的人,并认出来了,那是元新寨的寨主曾勇。他站住了。
“金师傅,大家都在找你。说是福建的故人来访,要见您呢!”曾勇这么说。
一听这句话,顿时心里的紧张松弛下来,福建故人,肯定是曹烨派来的人,如果不是想拉拢自己,方明谦在知道自己的消息后,直接将他还没有死的消息通知惠州知府或者是福建都司就行了,何必还遮遮掩掩的说是福建故人呢。
等在元新寨厅堂中的红木太师椅上的,是曹烨本人。这是金刚奴没想到的。
他没有想到曹烨会亲自前来,看来自己的决定是没有错的。方明谦的水师之中也需要有人帮忙。连忙行大礼,道:“曹老大人驾到,属下未及恭迎,反叫大人久等,不恭不恭。请老大人海涵。”金刚奴打躬作揖地这么说。
曹烨打趣地说:“来请天王,侯爷本来说要亲自前来的。可是碍于人言,也为了天王的安全着想。所以才遣下官来,否则下官哪来这荣幸的差使。呵呵!”
金刚奴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感恩状的热泪盈眶。道:“曹大人哪里话了,属下是何等身份,若是方侯爷前来,岂不是折杀属下了……。”
两个人心照的寒暄了一番,当然在元新寨中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最后曹烨邀请金刚奴漳州一行。后者欣然答应,不过要在元新寨中呆上一段时日,所以请曹烨先行,自己随后就到。
坐在一旁一直没有插话的曾勇。这时才明白原来儿子的师傅竟然认识一个侯爷,心里也是十分惊讶,虽然他们不愿意和官府拉扯上,但如果把官府换成侯爷,他元新寨在赤石的地位肯定也能上升一个台阶。对于一个侯爷看重金大虎,他们曾家也有面子,于是极力的怂恿儿子和师傅一起往漳州一行,并拍着胸脯说将全力支持。
金刚奴谢过了曾勇的好意,并答应带着曾阿牛一起前往漳州。
庆幸着自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这里是沿海的山中,官府中人一向少至。正是大明管辖中的漏洞所在。由于汉族在朱元璋的带动下,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所以对于山中的蛮夷向来不顾一屑。
而大明的政策是汉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一向鼓励其加入汉族。信仰不同的其他民族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在山中很少入世的畲族,就如同曾勇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要不金刚奴也不会有市场。
金刚奴答应了曾勇的请求,回去收拾行装出发,却带着弟子来到了大埕乡。
大埕乡就在金刚奴蛰居地的东面。那里有一个上里村,这上里村滨临大海,又是闽、粤两省交界之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别看这个海边的小村庄,却住着一家鼎鼎大名的陈姓大户。
这陈家是世代为官。先祖陈元光,在唐高宗时以战功被赐韬卫大将军,一直到宋代,祖辈都是朝官。出了一个陈肇,曾经任过参知政事,也是位列卿相的人物。但是蒙元时期,由于陈氏一族曾经带头反抗过蒙古人的侵犯,所以导致了严厉的打击,以至于人丁凋零,大明建立才慢慢的恢复元气。
素荷已经恢复了本名姚芝,嫁给了陈家的家主陈辰做妾,那年金彪、何妙顺等人在西安城被抓,金彪因为喜欢小芝的原因,让小芝隐藏了起来,自己却被抓了,事情告一段落后,小芝在战争及逃亡之行的疲惫下,辗转来到了广州。
由于脑海里印着金彪最后所说的“向南去吧”,所以朝着南方前进。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抵达广州之时,身上也只剩下两贯宝钞而已。只好重操旧业,凭着自己的姿色及歌舞琴艺的几分自信,小芝委身于一间酒楼之中,并且在那个地方与陈辰相见。
陈辰对其一见倾心,为小芝赎身并带回家中作为妾室,不过由于父母的死,小芝对大明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厌恶,他依旧没有忘记白莲教,并在自己去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白莲教的暗记,就是靠着这暗记,金刚奴初来海丰的时候就找到了小芝。
姚芝现在也近四十岁了,但是依旧丰姿绰约,光彩照人。特别是她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晓,尤擅诗词,有才女之称。她现在的夫君陈辰,虽然是士族家主,但也无意于官场,不愿意入世考取功名,正合小芝的心意。
小芝无所出,后来一次出去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唐姓的弃婴,取名赛儿,因为陈辰不想赛儿用自己的姓氏,所以还是姓唐,今年年方二十岁,更是如花似玉。
唐赛儿的丈夫林三是个附近的村民,家庭也算是殷实。只因不是汉族,所以在外经商时饱受闭门羹,遂回到家乡开了一个保镖行,招揽了一批水师的退役老兵或者亲朋专门在海上承揽保镖护航的生意。
最后由于陈辰无子,让林三搬来和他们一起居住,遂率部带家迁到了这个便宜岳父这里。与陈辰、小芝同住在一个村里。
小芝与唐赛儿母女相称,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毕竟是小芝养大了唐赛儿。如今又住在了一起,那个亲密劲简直就没法说了。两个成天在一起。不是吟诗,就是抚琴,一天到晚,过得有滋有味的。
这一天,母女俩正搂肩并头地在唐赛儿的绣房里聊天,忽听窗外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这脚步声立刻叩响在唐赛儿的心坎上了,
她的心也“咚、咚”跳起来了。她和林三。虽说已是成亲两年有余,但仍恩爱如同新婚。每当丈夫归来之时,她都有一种禁不住的激情冲动。
“怎么,走魂了?”见女儿心猿意马模样。小芝忍不住这么取笑。
唐赛儿羞得急掠云鬓,满面桃红,说:“母亲,就你喜欢欺负人!”
“我羡慕都还来不及哩,有这么恩爱的女儿和女婿。怎么敢欺负呀!”
这母女俩正贫嘴,“咚咚”的脚步声已响进房里来了。进来的是一个伟健英俊的壮年男子。他满脸喜气,进门还没有看清,就大声的说:“师傅他们过来了。”
然后才看见岳母也在,不由脸色一红。羞态难掩地说:“岳母大人也在啊……。”
小芝的心里却没有想这么多,听林三讲师傅过来了,就知道是金刚奴来了,因为前年金刚奴来的时候,显示过武艺,林三十分羡慕,就拜了金刚奴为师。忙说:“在那呢。”
林三忙回道:“正在前厅和岳父说话。我听着师傅说要去漳州,还说让我们保镖行搬到漳州去,大家互相有个照应呢!”
“什么,去漳州?”这消息把母女两个都震动了,兴奋地一齐问。
“千真万确!”
这话音刚落,唐赛儿高兴的又蹦又跳,但是小芝的脸色却逐渐的沉了下去,他知道金刚奴的抱负,也知道其对白莲教的执着,虽然小芝因为金彪的关系,一直维护着白莲教,但是对于即将陷进去的女儿、女婿却是有些不舍。
从金彪等人的死可以看出朝廷现在的强势,而且现在的夫君陈辰虽然不愿意为官,但也绝对不愿意与朝廷作对,这可是抄家灭族的罪过啊。
就这样犹豫着,小芝和唐赛儿两人随着林三来到了前厅。还没有进去,就在门口处看见站了一排生面孔,他们是金刚奴最近十余年来精心调教的徒弟。
进去以父辈的礼节见过金刚奴,坐下后,才开始亲人般的叙谈。金刚奴先询问最近保镖行的情况,接着就开始游说林三将保镖行搬到漳州。
林三说:“禀师傅,弟子愿意随师傅前往漳州,保镖行现在已经有了近二百余人,准备随时效命。”
听徒弟这么说,金刚奴非常的满意。他现在正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