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臣权-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有两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三,就是徐达的生ri,自己总是要时间准备的。
之前在北平都没有听说过徐达寿辰一说,连一向和他熟悉的蓝玉,也在辽东正在和纳哈出打仗,没有通知庞煌此时,所以竟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在古玩市场转了几圈,都找不到合适的东西,也没有一个人参谋下,大明贺寿送什么好,总觉得送什么金银珠宝什么的,徐达未必会喜欢,也不宜送太贵重的东西,谁知道朱元璋怎么想,现在的皇帝最反对奢侈浪费的。
听说皇宫内的太监,在下雨天都不用叩拜皇帝,这个旨意是朱元璋下的,无非是害怕衣服弄脏了还要洗,弄旧了,还要买新的,都是花的皇宫里的银子,庞煌听说之后,觉得作为一个皇帝,能抠门到这个程度,真的很难得了。
那么自己送太贵重的东西,会不会引起朱元璋的不满呢?
明显的答案,会!绝对会!
犹豫了半天,庞煌终于还是放弃了买古玩的想法,问了一下礼品店的掌柜,因为他身着便服,所以礼品店的掌柜也没有向他推荐什么好东西,无非是寿面、玉石等物。
庞煌也没有花的太多,一百贯宝钞的礼品,基本上已经符合此时他的身份了。
洪武十年八月二十三ri傍晚,还是莫愁湖畔!!
晚霞的余晖刚刚消失,莫愁湖畔像是忽然洒落无数颗璀璨的明珠,万家灯火次第辉耀,照得翡翠般的莫愁湖水浮光耀金。
湖畔的行人熙来攘往,宝马香车脆铃叮咚,空气中飘拂浮荡着脂粉香味。
依傍湖岸的栏杆旁聚集着王孙公子、文人学士、外地游客,或凭栏远眺,或俯瞰湖面,指指点点,谈笑风生。
突然,桥上出现几辆十分华贵的马车,车夫彩服艳装,横空鸣鞭,马蹄声、响铃声、轱轳声,随着一群前后簇拥的骑士扬长而去。
“什么人?这等威风?”
“能有谁呢?你没有看见王爷的旗号吗?自然是魏国公的女婿燕王爷了。”
“啊!燕王殿下。他亲自来了?”
“他是魏国公的女婿,肯定要来魏国公府贺寿的。”
“魏国公做寿?”
“是的,今ri是魏国公四十五岁的chun秋寿诞,朝中很多文臣武将都来贺寿呢。”
…………。
湖边上的人们议论纷纷,不时又有马车、轿子和骑马的、抬礼盒的从湖边的马路上走过。
穿过这地带,在莫愁湖的中段位置,是一条方砖青石铺成的约摸仈jiu丈宽的大道,沿着湖岸向前延伸,路旁垂柳与花圃相间,一座座崇楼高阁峙立路旁,这一区域也是公侯、将帅府第的聚居之地。
那一座最高大壮观的门楼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中巍然屹立。这便是魏国公徐达的府邸。
魏国公府黑漆大门洞开,兽面锡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廊下八只大红绢灯上透映出黑sè的颜体“徐”字,二十名身着华服的侍卫肃立门前,吹鼓手艳装彩饰,欢快奏乐,门前的场地上黑压压人头攒动,挤满了车马轿子,显得狭小拥挤。
朱元璋曾严敕王公大臣宅第规模,门前左右不得在规定范围内多占土地。魏国公徐达虽然是大明第一功臣,现在又和皇帝结成了亲家,但也不敢擅自违禁。
“燕王殿下驾到!”
一连串接应的同样的高呼由大门传向前厅、大院直到中堂。
中堂上,魏国公徐达正与前来祝寿的文武官员叙话,一听到呼报,连忙欠身,向大厅外走去。在座的驸马都尉庞煌,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军官、中书省的大臣、御史台的御史们都亦随迎迓。
四十五岁的徐达,身材高大,胸身挺直,两道粗黑的浓眉下闪烁着一双大眼睛,厚厚的嘴唇下蓄着三寸多长的美髯,倒是有些像是憨厚的庄稼人,不过更显得有威严。
“参加燕王殿下!”徐达大步流星地跨出大门门槛,见朱棣下车走来,赶紧趋步上前,在一片鼓乐声中双手抱拳齐胸,朱棣也抱拳还礼,笑道:“祝魏国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然后转换了一下角sè,燕王在前,徐达在旁边陪同,两人一起走进前院,见恭迎燕王朱棣的大臣们分官品大小夹立路边,燕王朱棣抱拳向众人施礼,然后在宾客们的簇拥下走进大厅。
几个太监抬进十只披红挂彩一律书写寿字的礼盒。朱棣亲自打开礼单册页递给徐达,笑道:“魏国公寿诞,献上区区薄礼,请魏国公笑纳。”
徐达双手接过册页,迅速瞥了一眼,上面写道:瓜子金二盒、银盆二只、玉如意二对、高丽珠二盒、猫眼石二只、翠玉寿桃二只……。
“何必这般破费,殿下能屈驾光临,臣已是十分欣慰了……”徐达谦恭地探身说。
“应该,应该。”朱棣环顾众位宾客,提高嗓门,“魏国公寿星高照。自然要送礼祝贺了。诸位大人,你们说是也不是?”
环座的官员们立即喧嚷附和:
“燕王殿下肺腑之言。大寿理当庆贺!”
“魏国公德高望重,功昭ri月,堪称国之栋梁,朝廷之重臣也!如此倒也恰当!!”
“以魏国公未来的身份,当然要送上贺礼了,你们马上就成了一家人了。”
说道一家人,还有个自家人,那就是庞煌,正在好奇的看着两人在哪里客套,百官在哪里逢迎,心里想,人家马上就是翁婿关系了,送个贺礼很正常啊,哪里值得这么长篇大论呢?
于是也不插言,仔细观察今年刚刚十七岁的朱棣来。
=======================================
回答几个问题,关于热气球的时速问题:因为热气球本身并没有动力系统,飞行速度完全取决于风速。如今的热气球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四百公里,害虫在书中酌情减少了一些,因为燃料、载重和球体材料因素。第二个问题,关于害虫可能写的有些过于yy些,有大大让我参考凡尔纳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那本书害虫很久之前读过,很好的一本科幻小说,但和害虫写的不是一个类型,自以为,推理的还是符合常理的。
第三,关于庞煌兵权的问题,基本上是休想,至少胡惟庸在的时候是休想拿到兵权,而因为剧透缘故,害虫对于胡惟庸的下场也不好多说,谢谢大家的关注!!
………………………………
160 祝寿(二)
() 在辉煌的灯光下,十七岁的朱棣满面chun风,英姿勃发,方形国字脸搭配着虎虎生威的眼神,倒是褪去了前几年庞煌所见时显出的稚气,左顾右盼和朝臣们打着招呼,但明显和武将们的关系比较亲密一些。
几乎同时发现了在众人中隐藏着的庞煌,那张看似普通的脸含着友善与亲切,不由使朱棣立刻想起了驸马庞煌人称多才多艺,待人谦和,果然并非虚誉。
没有在乎众人的想法,朱棣趋步走到庞煌身边,亲热的喊了一句:“姐夫,你也来了。”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庞煌的存在,才想起了还有一个皇亲国戚在场,马上又是一轮新的招呼,倒是让想表示亲热的朱棣显得有些尴尬,庞煌疲于应对着百官的问候,其实在他心里倒是十分厌恶这种场合。
之所以来了很久,也没有太多人注意他,就是他刻意保持低调的结果,没有想到被朱棣的一身“姐夫”,打破了他的深沉金身。
看着他的一脸不自然,正在他身侧的徐达不动神sè的说道:“逢场作戏,不必太认真。”
魏国公府管家徐威悄悄走向徐达身旁,小声禀道:“魏国公,寿宴摆好了。”
徐达点点头,站起来大声说道:“请各位大人入席!”
大宴从酉时一直进行到戌时以后。魏国公徐达乘着酒兴,邀请宾客到花园娱兴观赏。
魏国公的后花园里正是依傍莫愁湖所建,现在已经是一片灯的海洋。
处处修篁夹道,婆娑摇曳,缀满jing致的造型各异的五颜六sè小纱灯。
穿过碎石小径,豁然开朗,十多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歌伎排坐在草坪红毡上鼓琴吹奏,迎迓各位尊贵的客人,胭脂花粉的香味在chun风中飘漾,花圃中的月季花或红或黄在纱灯的彩光映照下争芳斗艳。一位通身缟素的丽人怀抱琵琶,在乐声骤停时拨响琴弦,继而轻舒腰肢,翩翩起舞,如白sèjing灵,轻盈飘动,边弹边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yu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边弹边唱边舞的女子如醉如痴,似怨似文,笛声箫声的伴奏更显得悠扬宛转,月辉下灯光中的这位丽人好似是素娥凌霄,袅袅婷婷,看得人眼花缭乱。
绕过假山,只见临湖边搭着一座戏台,红灯高悬,彩旗飘扬。台上正演着戏剧《单刀赴会》,关羽面如重枣,手捧长髯,周仓双手抱青龙偃月刀侍立于后,关羽正唱的热火朝天。
此时,人已经三五成群,纷纷按照平ri的交往,大家物以类聚的在一起,谈着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庞煌刚刚摆脱了众人的纠缠,但是在给徐达敬酒之后,却被朱棣牢牢的贴在身边。
刚刚十七岁的朱棣,现在已经差不多和庞煌差不多高了,身材也比庞煌魁梧的多。搭着庞煌的臂膀,时而豪论,时作低语,无非是询问一些关于北平的事情。
庞煌比较腻歪,两个大男人算是怎么回事,虽然你朱棣想表示亲近之意,但也没有必要如此热!更何况是在盛夏的季节,八月的天气,就算是在夜晚的湖边,也会吹来阵阵热风,让人感到颇为无奈。
没有听戏的感觉,在戏台附近徘徊了一会,庞煌就和朱棣一起绕过假山,来到一处人工的池塘旁边,池塘引入的是莫愁湖中循环的活水,所以稍微感到好过一点,徐达别出心裁,在池边罗列了十余座蒙古包似的帐篷,是供宾客歇息的场所。
庞煌走向帐篷,而朱棣也紧随其后进入幄内。
幄内四壁角上悬挂着小巧玲珑的八角宫灯,靠里两角置立红木花架。一盆chun兰秀叶滴翠素馨初绽,散发出阵阵幽香;另一盆山水盆玩,碧漪横舟,峰峦参差,咫尺之间犹瞻万里之遥。红毡地上摆着八把镂花楠木椅夹着檀木茶几。月sè透过红罗纱与幄内灯光交相辉映,袅袅檀香,汩汩流泉,仿佛置身碧城仙境。
总算是清净了一点,虽然朱棣还是紧随着自己,但是帐内已经没有外面那么吵闹,庞煌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差点没有吐出来,竟然是滚烫的开水沏茶,这大热天的,喝这种茶还让人活不让了。
稍微拉松了领口,透透气,本来就不耐热的庞煌,此时里面的衣服早已经湿透了。
一眼瞥见门边的侍女垂首侍立,随意的吩咐道:“去拿些冰块过来!”
侍女猛一惊,慌忙下蹲行礼,跑了出去,朱棣笑道:“原来姐夫也怕热,孤王还以为只有自己怕呢?”
说罢,竟然将外面罩着的王服脱了下来,斜斜的丢在一边,露出月牙白的丝绸内衣,庞煌看后不由一笑,大明现在拿丝绸做内衣,而几百年后的人,都喜欢棉质的内衣,还是有区别啊!
不过丝绸不吸水,朱棣的内衣上表面看不出什么,但是那本是淡红的腰带,现在已经变成了深红sè,感情是汗水流下去,都被腰带吸收了。
也不知道这样难受不难受,庞煌虽然热,但不能像朱棣那么放肆,只好忍着,期盼着冰块赶快送来,自己趁着别人不注意,丢在衣服里面几粒,说不定会好受一点。
但是没有多大一会,侍女没有将冰块拿来,徐达、傅友德、陈宁等七八个官员却一起赶到了帐篷之内。
这帐篷本就是徐达在对蒙元作战时,缴获的蒙古骑兵的帐篷改制而成,完全撑开,也就是三五个平方的样子,一下子挤挤拥拥的来了这么多人,加上庞煌和朱棣本来就在里面坐着,竟然有些插不进脚的感觉。
侍女在门口等着,徐达首先抱拳说道:“殿下,驸马,有些对不住,没有冰块了!所以老夫特地来道歉,有些招待不周!”
“无妨!”朱棣笑道:“拿些凉水过来也行,这热水孤王可是喝不下去,相信驸马也喝不了。”
“今天已经够麻烦大将军了,既然没有,那就算了!”庞煌谦虚到。觉得气氛有些不太对劲,徐达、傅友德这几个武将进来就行了,这御史大夫陈宁跟着进来干什么?
他和徐达很熟吗?
应该不会,陈宁肯定是胡惟庸的人,而丞相和魏国公不合,这是明摆的事情,现在一堆武将在这里,加上一个尚武的朱棣,自己这个北平的官员虽然不是武将,也是和徐达很有渊源,突然多了一个陈宁,总觉得怪怪的。
庞煌刚想到陈宁,陈宁那边就发话道:“魏国公人脉广阔,估计是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所以家中窖藏的冰块估计都用光了,怎么不向附近的几个府邸借一些呢?”
“那也没有办法啊,我这里用完了,刚刚去卫国公老邓那边去借,把他们府上的也借空了,再借就不太好了!”
陈宁道:“我府上还有一些,要不现在让下人回去运来?”
徐达和傅友德对视一眼,笑答道:“你在南京城的另一头,估计运来,酒宴也要散了,陈大人有心了。”
“那是本官多事了!”陈宁笑答道,瘦削发青的脸上像刀刻似地显露出几条清晰的藤纹,嘴角两边更显得青而深。配上那一双鹰隼般锐利的双眼,透出凶狠严酷深不可测的冷漠。
笑起来时,一道道紧缩抽搐的面肌,更使人毛骨悚然。也许是职司的严峻铸就他这种特殊的禀xing和外形。
看上去真的有那种“陈烙铁”的风范,有人说他脸上那几条藤纹,好比是悬挂在青铁架上的几把带血的刀,出鞘的剑,连朱元璋都感到有些厌恶,所以在朝中很少有几个大臣与他交往。
今天,徐达寿诞他赶来祝贺,倒是也中规中矩,只是让人觉得心里不太舒服。连徐达对他也深有戒心,谁知道今天喝了寿酒,明天会不会在朝堂之上弹劾自己一回。正所谓敬鬼神而远之,这种小鬼似的人物,还是不得罪的好。
“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
看着气氛有些不一样,加上自己浑身热的也难受,庞煌开口言道:“魏国公府的药房,有没有硝石呢?”
“应该有!”徐达笑道:“莫非驸马都尉想**,把我这魏国公府炸掉不成?”
虽然这样说,还是将管家喊过来询问了一下,硝石不但可以做火药,也是中药的一种,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等等,基本上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药房,而药房常备的东西中,一般都有硝石的存在。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徐达转身问道:“不知道驸马所需多少硝石?”
“多多益善!”
庞煌装作不在意的说道,其实他心里也没有底,这个东西可不是他从几百年后学的,而是他穿越之后,恶补各种书籍的结果,因为他怕热,所以就记了下来。没有试验过,心里还真的没有底。
………………………………
161 祝寿(三)
() 硝石制冰,源于唐代后期,在宋朝时流行。
应该也是道士们的发明,庞煌是从一本关于炼丹的书籍上看到的。化工是庞煌的薄弱环节,同时也知道是华夏古代的薄弱环节。
所以在北平做知府时,庞煌调阅了大量的道家典籍,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制冰工艺,在唐代就有了,在宋朝的时候,曾经达到一个很深的层次,根据年代判断,估计要远远早于欧洲所谓的冰激凌。
利用硝石做制冷剂,混合水之后降低温度,然后用铜盆置于其上,可以将铜盆里面的水冻成冰块或者类似于冰激凌之类的结晶,温度应该低于零度。
办法很简单,但是北平气候温和,天热的时间不长,而且燕山附近有经年不化的雪山,所以用不着人工制冰这么麻烦,庞煌也一直没有尝试。
今天在徐达的寿宴上,本来低调的他,却要拿出来尝试一下,那是因为他看到陈宁的缘故,反正最近朝野之间,都纷纷说自己是以奇技yin巧来蛊惑君王的一个弄臣,自己也索xing把这个弄臣的角sè演好。
读书人看不起自己的奇技yin巧,也许自己在这方面表现的越出sè,他们对自己的戒心就会越少。
稍后,就有几个既定背过来几袋提纯过的硝石,入药的硝石一般都用萝卜提纯过,显得特别洁净,摸上去就像是碱面的感觉差不多,庞煌却是知道此物极为容易受cháo,心里纳闷着魏国公府没有事,储藏那么多硝石做什么?
却是不知道,徐达有意无意的帮了他一把,让管家在短时间内,敲开了好几家药店才凑足这么多的硝石粉,魏国公府当然不可能储藏这么多,硝石虽然能够入药,不过是配置“火龙丹”、“透格散”之类的中药,用量不大,而且储存不易,没有哪家府邸傻到储存这么多硝石粉的。
有了硝石粉,现场试验,取一小水缸,置大量硝石粉在其中,然后拥铜盆两个装满清水,放在水缸之内,再倒水入水缸内,用干净棉被覆盖其上,没有多大会,也就是一刻的时间,掀开棉被,铜盆的水基本上已经冻了薄薄的一层,用手触摸,尤其在夏ri感到冰冷刺骨。
庞煌玩了这么一手,大家都试了试水温,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就连朱棣也慢慢的沉浸在其中,再换水,继续添加硝石粉和水,用棉被隔热的时间再久一些,铜盆的水竟然结成了冰块,当然这种冰块比不上天然的冰块,倒是有些像是雪块般的,用手使劲捏,可以让其粉碎。
看着朱棣玩的不亦乐乎,而陈宁却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目光闪烁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淡然一笑,先行退了出来,该是透透气的时候了,那个狭小的帐篷,牛皮糖一样的朱棣,都可以摆脱了。
此时,酒宴正进行到热闹的时候,喝酒的正在两眼发红,拿着酒壶四处寻找着对手,不会到花园这边来,能来的,也就是图个清静,而不图清静的,又刚刚被庞煌的那个小把戏全部吸引在帐篷之内了。
所以庞煌这会倒也自在,没有人再来烦他。
望着依旧灯火通明的莫愁湖,庞煌不由纳闷,对徐达这次寿诞庆典之奢靡惊讶不已,少说也要数千贯钱的开销,而朝中前来祝寿大臣的贺礼,更要超出徐达开销的几倍。
一时间想不透徐达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徐达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吗?
老朱这个皇帝当的怎么样在几百年后是很有争议,但是就勤俭节约这一点,至少在洪武初期的二十年,是得到很多人肯定的。
前几天朱元璋向自己表达过朝廷现在财政吃紧,但是今天徐达过寿,就如此奢侈,有些与常理不符啊!
到底什么原因呢?
正在想着,听到后面的脚步渐行渐近,连忙回头,却是徐达正在向他走来。
“驸马畏热?”
“让大将军见笑了!”庞煌点点头,举手挥去额角的汗珠。
“水上凉快一些,往年在南京,有时候天热难耐时,我都是在舟上过夜,驸马想试一试吗?”
“恭敬不如从命!!”
徐达招手唤人前来!没有多大一会,两人便泛舟于莫愁湖上。渐渐远离了魏国公府的一片喧嚣。
“这莫愁湖,是皇帝赐给我的!但是长年在外,倒是在湖上泛舟的机会不多!家里要禁止游人,被我阻止了,总觉得如此美景让我一家独占,是不好的。”
“大将军乃大明第一功勋之臣,皇上都亲口说过: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享受一些,那也是应当的。”
“我最担心的,也就是着所谓第一了。”
徐达喝了一口酒,夏ri喝白酒,就算是度数低,那也是很难下咽的,皱着眉头,在嘴里徘徊了一阵,索xing又吐在湖里,倒像是在漱口。
等嘴里的味道散尽,才说道:“你很稳重,但是现在却是有些稚嫩,前几ri,不该当朝把伪钞之事捅出来。”
“皇上已经训斥过下官了,有时候做事的确有些不妥。”
“你不捅出来,老夫这次寿酒也可以不摆了,又不是半百、花甲之年,这四十五岁的寿辰,怎么也当不得这么大庆,但是皇上非要我庆贺一下才行。”
“哦,这些下官真的不知道了!”
“你也别装傻了,能造出飞舟的人,怎么会那么笨呢?你把伪钞的事情抬出来,是不是不想回南京?”
“呵呵,大将军真的是慧眼如炬,但这真的只是巧合!”
“巧合?是不是巧合,那要皇上怎么看,不过以你的身份,做出来了,皇上也不好太为难你,最多是难为难为我们这些老头子了。不过你这样做也对,最近几年,南京会很不平静,远离了比较好一些。”
“请大将军指教!”
“你这么一闹腾,北平肯定要重新洗牌,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