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可以更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斗一坛的酒,也还有上万坛酒,价值上千贯钱。还有那些野果子酿的酒,就当添头送给你了。

    总共要你三万贯钱,总不算多吧?”吴理看着李中华说道。

    “你这里不是只酿粮食酒吗?怎么这酿果酒?”李中华惊讶的问道。

    “果酒一直都在酿,以前粮**贵,普通人哪有多少喝得起粮食酒的,果酒便宜又好卖,利润也还不错,哪一家大的酒坊不酿果酒卖。

    不像现在,粮食酒都不值钱了,果酒更不值钱了。”吴理摇着头说道。

    “那你这里酿好,还没有卖掉的果酒有多少?”

    “大概也有上万坛酒,不过装果酒的坛子比较大,用的是那种很大的水缸,一缺有一百斗。”

    “一缸一百斗,有一万缸?”李中华倒吸了一个凉气,一斗酒相当于四斤,一百斗就是四百斤,一万缸酒就是四百万斤,怎不令他吃惊。

    “你要是嫌麻烦,不想要的话,我自己叫村民过来搬走。”吴理以为李中华嫌麻烦,不想要,连忙说道。

    如今这些果酒都烂大街了,三文钱一斗,二文钱一斗也大把人卖。

    他在酒坊里那么多的果酒,批发出去一文钱一斗,人家还嫌贵了。

    “留着吧!三万贯钱没有问题,不过我这接手酒坊,还要接着酿酒,这酒坊里以前那些熟练的工人,还能找的回来吗?”

    李中华当然不会那么傻,白送的果酒还不要,让人搬走。

    “当然可以了,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本村人,或者是附近村里的,你继续雇佣他们工作,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其实我作为村长,本来就准备向你提这个事情的,没想到你会主动说要雇佣村里人做事,真是太感谢你了。”

    谈妥了价钱,村里人的工作问题又解决了,吴理十分的高兴。

    一起去仓库里看了一下,大概的查看了一下仓库里的存粮,还有存酒。

    虽然估计吴理不会骗他,但自己亲眼看过,心里也踏实一点。

    长安大酒楼的生意好的不得了,三万贯钱对于现在的李中华来说,并不算什么。

    牙行出具了交易合约,两方都签名画押之后,这家酒坊便成了李中华的产业了。

    李中华让吴理召集村民中,有意想来酒坊工作的人,到酒坊报名,接手了酒坊,没有工人可不行。

    听说有人接手了酒坊,又可以开始酿酒了,并且还愿意雇佣他们,村民们都很高兴的往酒坊跑去,生怕去晚了,对方就不收人了。

    李中华又和吴理谈了一下,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继续帮他管理这个酒坊。

    李中华一来是手中没有什么人选,二来觉得吴理虽然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头脑,但管理这个酒坊的运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这些酒坊的工人,主要就是来自于吴家村,而吴理又是吴家村的村长,由他来管理,是最合适不过的。

    吴理对这个酒坊,其实还是很有感情的,在推辞了几下之后,欣然的答应了李中华。

    没有办法,李中华给他开出的条件,年薪六百贯,做的好还有年终分红的奖励,如此诱惑,实在是难以抗拒。

    要知道,既便是京兆府尹狄斯的收入,一年也就三百贯到头了,而李中华给吴理开出的薪酬,足足比京兆府尹的薪酬,还高出了整整一倍,吴理又怎能拒绝。

    而村民们也很高兴,以前他们在酒坊做工的收入,是每月三贯钱,他们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现在新老板李中华宣布,给他们的月薪是五贯钱,现在干两个月的收入,比过去干三个月还要多出一贯钱,谁会不高兴啊!
………………………………

第53章 活字印刷活

    至于吴理是否可以放心的使用,李中华并不是太担心,他早就在长安大酒楼开业之前,便培训了一班专业的财务人员,还有仓库管理人员。

    虽然这些人放在后世的企业中,根本就是业余的,根本就不够看。

    但放在这个时代,绝对就是最专业的。

    他们会制作计帐表格,财务周报,财务审批,严格把控每一笔钱的支出,掌握了阿拉伯数字的运用,每天的进帐和出帐,都会制作成财务报表,令人一目了然。

    只要派注两名财务管理人员,两名仓库管理人员,基本上就可以掌控酒坊的运作了。

    而且还会把蒸馏酒的设备,和老工人一起,转移到这边酒坊来,新旧工人混合,吴理如果敢不安份,是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这并不是说李中华对吴理,就一点都不相信,这只是一种管理手段,防患而未燃。

    至于上万斤的果酒,李中华当然也不会浪费了,他吩咐吴理封存好,不准随便浪费了。

    要是不吩咐的话,吴理还以为这些酒没什么用。

    被工人拿去喝掉了倒也无所谓,要是被吴理命工人倒进河里面,处理掉了的话,那李中华就真的会心痛了。

    一切仿佛都己经走入了正轨,中华新酒的名气,也在迅速的扩散开来,尤其受到一些西域人,突厥人,高句丽等人的喜爱。

    漠南和漠北,高句丽人,他们生活的地方,都是苦寒之地,特别是漠北之地,六月飞雪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候,都是冰天雪地,苦寒之地。

    中华新酒喝下去之后,能让人感到火热,抵抗寒冷,这比什么都强。

    很多人想要贩卖中华新酒,可是李中华一直以产量有限为由,拒绝了客商的请求。

    李世民更是下过圣旨,命令李中华,不得私自生产医用酒精,卖给朝廷以外的客商。

    只有保证物品的稀缺性,才能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李中华又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不过,如今随着产能的扩大,只是依靠长安大酒楼消售,已经无法满足了。

    尽管要卖,也不能放在长安卖,长安城内,有自己一家长安大酒楼卖,就足够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招代理商了,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报纸,电台,电视,五联网,想要投放什么广告,都没有办法。

    等等!李中华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没有报纸,自己办一家不就有了吗?

    想到就做到,办一份报纸,既便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中华找到了上次刻印广告宣传单的老板,把自己的来意一说,那老板苦笑着摇头拒绝了。

    印刷坊的老板姓毕,叫毕章,世代做的都是雕印工匠,他说道:“按照公子的说法,每天都要印刷一份不同的报纸,而且每天印刷上万份,谁也做不道。

    刻印文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个老师付,一天能雕刻多少字,都是有定数的,公子不懂我们这一行的辛苦,不说也罢。”

    李中华恍然大悟,明白了毕章的意思,这才想到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每一个字都需要工匠们雕刻好,想印刷报纸,那怕是一个月只出一期,恐怕也难以做到。

    不过李中华是从后世过来的,他对毕章说道:“我有一种办法,或许可以帮助你。”

    “公子有什么办法,雕版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一个字都马虎不得。”毕章并不抱什么希望的说道。

    那么多的雕版艺人,都没能找到什么捷径,李中华不过是一个外行之人,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你经营着这么一家印书坊,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毕章一愣,心里想着,个人收入和你所要说的办法,有什么关系吗?

    尽管如此,毕章还是告诉了李中华,自己凭的是劳动所得,既不偷,又不抢。收入也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

    “我打算收购你这家印刷坊,你开个价吧!”李中华说道。

    “公子说笑了,这家印书坊可是我毕家祖上传下来的,也是我毕家的饭碗,怒老夫不能割爱。”毕章摇着头,明显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说道。

    李中华倒是也没有非要逼着毕章,出售祖业的意思。

    “你不想出售祖业,我也不逼你,但你必须和我签订一份协议,以后你的书坊,京只为我专用了,我保你收入,至少是以前的数倍,如何?”

    “公子,老朽又如何相信你?”毕章虽然心动,但仍然是很谨慎的问道。

    “这很简单,以后印书馆怎么运作,要印什么,你都只要听我的安排就行,每月给你固定的收入,就按你刚才说的两倍,到年底的时候,还有一笔很丰厚的奖金。”李中华笑着说道。

    有着可观而又稳定的收入,毕章当然很高兴了,欣然接受了李中华的条件。

    李中华便将自己所知的活字印刷法,告诉了毕章,让他马上多雇佣一些人,大量的造字,特别是一些常用字,更要多造。

    毕章听了李中华所说的活字印刷法,顿时便开窍了,后悔万分的说道:“这么巧妙的办法,老朽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公子实在是太聪明了。”

    李中华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他总不能告诉毕章说,这是400多年以后,一个叫毕升的人发明的。

    联想到两个人都是姓毕,说不定这个毕章,还是毕升的曾祖曾祖曾曾祖。

    且说唐太宗李世民,见到蜀王李恪的奏折中提到,李中华与其谈话中,曾建议朝廷进行币制改革,成立大唐中央银行,并发行大唐宝钞。

    并且,蜀王李恪在奏折中,详细的介绍了,成立大唐中央银行,以及发行大唐宝钞的意义。

    若是别的普通人,李世民也不会放在心里,可是李中华这个人的建议,李世民便不会轻视了。

    不说那一百多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词,是不是李中华一个人所作,单论他的挣钱的本事,就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了。

    长安大酒楼营业仅仅一个多月,主动向朝廷上缴的税收,就多达三千贯钱。

    二个月的时间,不仅赚到了买房子的五万贯钱,还花了五万贯,为长安第一名妓桃花仙子赎身,还不算他剩下了多少家财,仅仅两个月,赚了十万贯钱,就已经非常恐怖了。

    还有礼部尚书王珪上书的,要求朝廷推广的阿拉伯数字计帐法,也是出自李中华之手。

    其实李世民早就忍不住的想要召见李中华了,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现在,似乎这个理由已经有了。

    “来人!给朕拟旨,召李中华进宫面圣!”心里有了决断之后,李世民马上吩咐道。
………………………………

第54章 警惕吐蕃的野心

    李世民的召见,在李中华的意料之中,毕竟千古明君这个称号,不是随便那一个皇帝,都能配的上的。

    自己关于币制的改革,关于成立大唐中央银行的建议,只要李世民不是一个昏君,他便可以从中看出,其中蕴含的具大利益。

    时隔了三个多月,再一次在太极宫中,见到了李世民,李中华的心情,仍然有些激动。

    李中华向李中民,详细的讲述了,成立大唐中央银行,发行大唐宝钞的诸多好处。

    “你所谓的大唐宝秒,不过是一张张的纸,老百姓们会愿意接受吗?商家会愿意接受吗?”李世民不无担忧的说道。

    “有朝廷做担保,老百姓为什么不接受?私人钱庄开出的钱票,商家不是也一样的接受了吗?

    只要朝廷的信用还在,始终承认大唐宝钞的价值,不随意滥发大唐宝钞,使大唐宝钞过快贬值,大唐宝钞便不会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要成立大唐中央银行的关键所在,大唐中央银行,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当的调控大唐宝钞的发行量。

    可不是朝廷想发行多少大唐宝钞,便发行多少大唐宝钞,如果朝廷真的这么干,那大唐宝秒就是真正的一张废纸了。

    另外,发行的大唐宝钞,为了取信于名,是必须具有随时兑现的基础,绝对不能无限制的发行。”李中华说道。

    “可是,大唐宝钞毕竟是用纸印刷的,很容易被人仿造,那样后果岂不是很严重。”李世民沉思着说道。

    “有人伪造大唐宝钞,肯定后果非常严重,所以陛下应该下旨,命人督造专用的印钞纸,最好是别人无法仿造出来的专用印钞纸,带有防水的效果更好。

    再有一个就是,凡是查到伪造大唐宝钞者,给予严历的处罚,令人不敢以身试法。

    另外,每一张大唐宝钞,都需要有独一无二的编号,最好还有图案。”

    “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估计交给别人也办不了,不如朕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你负责督办了,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办好它。”

    李世民听的头都大了,便想着让李中华负责算了。

    “陛下!草民只是一介商人,怎好掺合朝廷的大事。”李中华心里暗爽,开始索要身份和官职了。

    “这个……,你想要个什么官职?”李世民还真是不知道,该封李中华一个什么官职。

    “不如陛下从民部中,把度支司分离出来,组建一个金部,全权管理整个大唐的钱款划拨,审查各地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还有各地的基础建设。

    也就是说,如果工部或者某个部门,需要花钱的地方,都要向财务部申请拨款。”

    “这些不是民卸在管理吗?”李世民说道。

    “民部管的事情太多太杂了,专门成立一个管钱的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后的大唐中央银行,总不能也归户部管了吧?”李中华振振有词的说道。

    “自古以来都是六部,听你这么一说,岂不是要来个七部了,你不会是想要朕,封你一个金部尚书吧?”

    “这个……,要不草民还是继续做自己的生意算了,免得陛下以为,草民的建议是别有用心。”

    李中华甘脆以退为进了,反正当不当这个官,自己也无所谓。

    李中华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让李世民又气又恨,又觉得好笑,主动要官职不说,一要就是个正三品的尚书。

    “你不想当官了吗?”李世民的确以为,李中华是在以退为进。

    “当不当官无所谓,草民只是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唐。

    草民的考虑也许有些不周,陛下不如先命人研制特殊的纸张,毕竟没有研究出,可以防伪的专业印钞纸,说再多也没有用。

    草民可以先自己试着发行纸币,并且保证随时可以兑换,看看老百姓能否接受,也为以后大唐宝钞的发行,摸索出一些经验,陛下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看不透,李中华这个年轻人了,对当官都豪不在意。

    尤其是他所说的,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唐,令李世民很是动容。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朕便准了你,可以先以私人发行的办法,试着发行纸币,试试民间百姓的反应,探索朝廷发行大唐宝钞的可行性,并且积累经验。”李世民点头说道。

    李中华告退了之后,又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转身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草民听酒楼的客人说起,吐蕃正在意图染指吐谷浑,并且威胁党项白兰等部,所图甚大,不知道朝廷是否收到了,这方面的情报。”

    “这个消息是真的吗?你还听说了什么?”李世民大为震惊的说道。

    “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入唐,向陛下求取大唐公主,为陛下所拒,可陛下却将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燕王诺曷钵,这让松赞干布觉得丢了面子,迁怒于吐谷浑,认为是吐谷浑在从中作梗。

    当然,这些其实应该都是借口,而是吐蕃己经完成了统一之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野心,进一步的膨胀了起来,想要染指西域,开疆拓土,拿下吐谷浑,兼并党项白兰诸部,阻断我大唐西进的道路,才是他的目标。

    至于遣使入唐,求取大唐公主,只是吐蕃赞普对我大唐的一种试探,若是陛下真的答应了吐蕃赞普的请求,赐一位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必然会带去大量先进的文化,农业,等等,促进吐蕃经济的发展。”

    “你认为,吐蕃敢与我大唐为敌吗?”李世民沉声的说道。

    “虽然暂时应该还没有实力,进犯大唐,但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党项和白兰诸羌各部,都己经依附于大唐,若是任由吐蕃劫掠,恐怕会使各部寒心,转投吐蕃的阵营。

    陛下切不可小瞧了吐蕃,任其成长下去,终会有养虎为患的时候。”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李中华可以退下了。

    李中华不知道李世民是否会引起重视,但这些己经不是他可以管的了的事情。

    想要发行纸币,必须要成立自己的钱庄,或者叫银行也行,其实古代的钱庄的作用,就和银行差不多,只是它的功能,没有银行更全面,今年的项目不同,利润点也不一样。

    现代银行的赢利点,主要是放贷的收入,还有一个就是收取服务费。

    而古代的钱庄呢?也是靠放贷,而且放的还是高利贷,不过它还兼营着当铺,没有抵押物,既便是高利贷,你也贷不出钱来。

    但大唐的钱庄,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盈利点,那就是收取储户一定的管理费。

    后世储户存钱到银行,银行是要给储户一定利息的,而这个时代的人,把钱存进钱庄里,不仅拿不到利息,还要扣除一定的保管费。

    一般有钱的富户,都会有专门放钱的仓库,金银虽然也有,但只掌握在朝廷和贵族手中,极少在市面上流通。

    一贯钱重达六七斤,购买一些贵重物品时,往往要用车拉着钱去交易,实在是十分的麻烦。

    于是很多人宁愿选择,把钱存入钱庄内,由钱庄开具收具,也就是钱票,如此一来,购买大宗的物品,只需要拿出钱票来交易便可。

    信用好,名气大的钱庄,所开具的钱票,越是受人喜爱。

    不过大多数的钱票,只在本城通行,通行几个州县的钱票极少。

    通常商户前往异地采购货物时,都是需要雇佣镖局,押运现金上路,前往异地交易。
………………………………

第55章 武则天上门求嫁

    李世民掌握的情报网,显然比李中华想象的更多,此时的吐蕃新的都城逻些城内,一处铁匠铺中,几个人正在屋里,围着火炉子取暖。

    他们虽然穿着当地的吐蕃服装,但不难分辨出,他们长的一幅汉人的样子。

    尽管如此,对于逻些城的吐蕃人来说,见到几个汉人也没有什么很稀奇的,在吐蕃经商的人,多半都是汉人。

    这些汉人的商人,带来了中原特有的商品,诸如茶叶,瓷器,先进的手工艺等,没有这些汉人的到来,逻些城的贵族们,生活上会有很多的不便。

    此时的逻些城,己经被白雪覆盖着,十月的天气,逻些城下雪,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铁匠铺中,一名男子开口说道:“种种情况表明,吐蕃明年春后,一定会大举进攻吐谷浑,我们应该尽快的把消息传递出去。”

    “问题是,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万一我们猜测的结果是错误的,朝廷的损失就会很大,我觉得还是应该等弄到了准确的情报,再送出去为好。”另一个男人说道。

    “头,如果等到明年春后,吐蕃的兵马动了,我们再把情报送出去,就己经晚了,现在送出情报去,朝廷自有决断,至少我们尽到责任了。”

    “也好,那就通知城外的老刘,让他把情报送出去,前阵子,老刘不是念叨着,想看一眼己经三岁的孙子吗?正好遂了他的愿。”

    “老刘该有三,四年没有回家了吧?”

    “不止了,老刘是第一批派到吐蕃来的,整整有六年时间了。”

    “头不也是六年没有归过家吗?”

    ……

    长安太极宫内,李世民召集了兵部尚书候君集等人议事,并说出了李中华所告之的消息。

    “陛下!军中派往吐蕃的密探,并没有消息传出,陛下又是从那里获悉的?”

    侯君集身为兵部尚书,吐蕃的密探,送出来的消息,一般都是由他掌握的,此时听了李世民的一番言语,不由得很是惊讶。

    “这个消息并不是派往吐蕃的密探所提供的。”李世民将召见了李中华,这个消息是由李中华,从酒楼的客商中听闻的。

    “陛下!李中华或许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毕竟是道听途说的消息,调动大批的兵马可是大事,粮草的消耗倒是其次。

    如果吐蕃并没有侵犯吐谷浑,也没有侵犯我大唐的意思,却因为我们大唐突然调兵的举动,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就不好了。”

    “君集说的有道理,那就等吐蕃那边的消息到了再议吧!”

    大唐最大的敌人是突厥人,如果吐蕃没有进犯大唐的意思,李世民也不想让吐蕃误会,再多树立一个强敌。

    李中华这几天都在忙着,和毕章研究怎么印制纸币,别的都好解决,只是每一张纸币,都要有不同的编号,实在是很麻烦。

    经过了半个月的反复研究,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第一套纸币印制成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