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可以更强-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94章 早有算计


………………………………

第95章 逻些城易主

    秦守道和程处弼两人,奉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命令,直奔逻些城,去防守罗通带领的队伍,攻击逻些城。

    两人和罗通假意打的很激烈,不费吹灰之力赢了噶钦陵的罗通,被两人打的大败,被两人给活捉了。

    十万吐蕃兵马虽然己经投降了,但罗通并没有用他们,而是将他们押送回康定城去了。

    现在的情况,是三万对五万,罗通又故意打不过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抓了之后,又让三万苏毗复国军投降。秦守道和程处弼,高举着破烂的大唐旗帜,让逻些城的守城兵打开城门,他们打了胜仗,要进城休整,向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献俘领赏。

    守城的吐蕃兵,听说大唐来的援兵,打了个大胜仗,将苏毗复国军的一员大将,还有好几万兵马俘虏了,一个个的都很高兴,并且对大唐来的授兵,非常的敬佩了起来。

    只是放这么多人进城,他们那里敢做主,只好上报赞普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听说大唐的援兵,又打了一个大胜仗,还活抓了敌人的大将,俘虏了几万兵马,解了逻些城之围,也是大为的高兴。

    同时也对大唐兵马的战力,感到十分的惊讶和惧怕,暗暗在心里庆幸,好在没有选择与大唐为敌,否则吐蕃亡国就不远了。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自带着文臣武将们,前往城门处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唐援兵,逻些城的吐蕃百姓也闻风而动,走上街头,向城门处走去,想要一睹大唐官兵的风采。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命人打开城门之前,亲自带着大臣们登上了城楼,目睹了大唐官兵整齐排列的军容,还有他们队伍前面己经破烂的大唐军旗。

    松赞干布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叫过秦守道和程处弼,问了一些话,两人的身份也对得上,心里再无疑虑。

    吐蕃在长安也是布下了不少密探的,对大唐的一些开国武将的情报,早己打探的很清楚。

    上次袭击吐谷浑,被松州节度使派出的兵马大败了之后,松赞干布就怀疑大唐是早就有了准备。

    大唐为什么会早有准备,松赞干布怀疑逻些城内,肯定有大唐的密探,事先得到了自己的行军计划,才导致了大唐松州节度使,早就准备好了兵马,伏击了噶钦陵的队伍。

    至于自己后来领兵从吐谷浑撤出,去攻打白兰部族时,也早就中了松州节度使的计。

    在松赞干布想来,大唐不仅在逻些城里派了密探,就是吐蕃军中,恐怕也已经渗透了。

    而是,松赞干布回到逻些城后,便开展了一次血腥的清洗,特别是从大唐来的汉人商贩,只要有一点点异常,便会受到特别的对待,严刑拷打,甚至是到了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的地步。

    大唐在逻些城的秘密据点,也因此惨遭了不幸,全军覆没了。

    逻些城的大门打开了之后,松赞干布亲自带着文武大臣,迎出了城门外,对秦守道和程处弼,以及大唐官兵,不远万里的来到吐蕃,支援吐蕃的统一大业,表示了一番感激之情,并欢迎他们的到来,也庆祝他们取得了连番大胜的骄人战绩。

    之后,松赞干布和吐蕃大臣们,与秦守道,程处弼还有罗通三人在前同行,不时还询问一些打仗的情形,领着八万大军进城,受到了逻些城内吐蕃百姓们的夹道欢迎。

    突然,让夹道欢迎的吐蕃百姓觉得不可思议的可情发生了,刚刚进城的大唐官兵们,迅速的控制了逻些城的城防,把原来守城的吐蕃官兵,全部缴了兵器,用早己准备好的绳索,捆绑了起来。

    惊变突然发生,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的松赞干布和他的大臣们,都来不及反应。

    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大唐的兵马己经将他们给围住了,插翅难逃。

    “你……你们不是大唐派来的援兵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脸色大变,指着秦守道和程处弼他们问道。

    “我们的确是大唐的人,可我们身后的这些人,都是苏毗国的勇士,这里以前本来就是苏毗国的土地,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赞普大人,现在是不是可以,让你的人放下武器,这样的话,本将也可以让你输的有尊严一些。”秦守道笑着说道。

    “尊严,成王败寇,失败者还有尊严吗?”松赞干布黯然的说道。

    “本赞普现在己经是大唐的驸马了,你们这么做,大唐皇帝不会同意的,你们想过这么做的后果没有?”松赞干布输的很不干心的说道。

    “这是你们吐蕃和苏毗国之间的争斗,和我们大唐有什么关系吗?至于大唐皇帝是否会怪罪,对了,忘记告诉赞普大人,大唐的皇帝曾经杀了本将一家人,你还认为本将会担心他怪罪下来吗?”罗通冷哼着说道。

    吐蕃赞普君臣都被抓了,逻些城内一些零星的反抗,也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苏毗女王汤滂氏,挺着大肚子,带领着苏毗国的大臣,以及忠勇的复国军,进驻了逻些城,曾经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宫,现在则是成了苏毗国的王宫。

    就在入住了王宫后的半个月后,苏毗国女王汤滂氏,诞下了一个王子。

    却说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离开了长安城,一跟艰辛的走到了吐谷浑境内,受到了比文成公主更早嫁到吐谷浑的弘化公主,以及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的热情款待。

    两位公主可谓是同病相怜,有着共同的语言,在吐谷浑停留了半个月之久,才在禄东赞的一再催促下,起程往吐蕃与吐谷浑交界的日月山赶去。

    过了日月山,再往前走就是柏海了,按照约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会在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前往吐蕃的都城逻些城。

    站在日月山上,文成公主远望东方,故国都城长安,早己被层层峰峦阻隔,文成公主此时无比的思念故国,以及还住在长安的亲人,不由的黯然泪下。

    转过身来远眺西行的路上,云低风急,尽是望不到边的茫茫草原,令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未知的命运。

    她从怀里掏出了一面宝镜,这是临行前长孙皇后赠送给她的,并是告诉她,如果太思念家乡的话,拿出这面宝镜来,可以从镜子里看到长安的样子。

    文成公主注视着镜子,镜子里面除了她漂亮的脸,哪里有什么长安的样子?

    “真的可以看见长安的样子吗?”当时接过长孙皇后手中的宝镜时,文成公主还曾经兴奋的问过长孙皇后。

    “嗯!只要你心里想着长安的样子,你就一定可以从镜子里面,看到长安的样子。”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像极了一个母亲,对即将远嫁的女儿,不舍的慈爱神情。

    文成公主闭目遐想着长安城的样子,慢慢的睁开了眼睛,似乎真的从宝镜中,看到了长安城模糊的景象。

    文成公主惊喜的睁大了眼睛,想要再努力的看清楚一些,然而,尽管她的眼睛睁得很大,不仅没有看清楚长安城的景象,就连模糊的景象也不见了,出现在她眼前的,仍然是她那一张漂亮的脸。

    “骗人的,长孙皇后是骗我的,皇帝陛下也是骗我的,都是在骗我的,这一辈子,长安我再也回不去了。”

    文成公主心里越想越是悲从中来,突然将长孙皇后送给她的宝镜,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蹲下身子来,大声的痛哭了起来。

    江夏郡王李道宗,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文成公主,心痛的很想杀人。

    文成公主是她的女儿,又有哪一个做父亲的,不疼爱自己的女儿,会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远嫁吐蕃和亲。

    “雁儿,你要是觉得委屈,实在是不愿意嫁到吐蕃的话,为父马上就带你回去,爹爹宁愿带着一家人,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李道宗冲动的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96章 迎接文成公主

    “爹爹,对不起!是女儿不懂事,刚才不应该太任性了,把皇后送给女儿的宝镜给摔碎了。

    还有,爹爹以后也别在心里有什么怨恨,女儿难以公主的身份,出嫁到吐蕃去和亲,爹爹和女儿都应该感到荣幸。

    刚才女儿只是太想再看一眼长安城的样子,才会突然发起了脾气,并不是女儿不愿意嫁到吐蕃去。”文成公主冷静下来之后,马上对父亲江夏郡王说道。

    文成公主心里很明白,父亲刚才所说的话,也只是一时的冲动之言。

    如果父女两人真的一起返回长安城,那就不是只做一名普通的老百姓,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犯下了欺君的大罪。

    不仅是他们父女两个,就是全家人也会因此遭殃,文成公主再怎么任性,也不会去害死自己的家人。

    江夏郡王李道宗,看着女儿如此的懂事,心里更加的感到疼痛,还有对女儿的愧疚,以及无力的感觉。

    只是李道宗也只能默默的陪着女儿伤心难过,什么劝导的话也说不出口。

    送亲的队伍继续往前行,几日之后便进入了吐蕃境内,到达了柏海。

    远远的便看到一支整齐的队伍迎了上来,众人只当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队伍。

    走近了之后,才发现来的人不是什么吐蕃的队伍,而是党项白兰诸羌部族节度使李中华,带着党项白兰诸羌部族的各州刺史,前来欢迎文成公主,并邀请他们去康定城做客。

    “李中华,你在搞什么鬼?现在都己经进入吐蕃了,还怎么能转道去你的康定城做客,吐蕃赞普马上就要过来迎亲了。”

    江夏郡王李道宗和李中华的关系并不莫生,两人还有生意上的合作关系,因此说话也就很直接了。

    “江夏郡王此话怎讲,你就这么心急的想要见到你的那位,吐蕃赞普女婿?

    本节度使身为大唐的臣子,仰慕我大唐的公主,想要接公主去康定城,以表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好客之道,怎么就成了搞什么鬼呢?

    公主途经我们的家门口,我们不来邀请公主去做客,将来岂不是会让人笑话了,说我们不懂礼数。”李中华笑呵呵的说道。

    “这里离着康定该有二千多里路吧!怎么就成了你家门口了?”江夏郡王李道宗不由的气乐了说道。

    “多谢李节度使的一番美意,不过我们的赞普大人就要到了,公主成亲的事情可是耽误不得的。

    如果李节度使有时间,不妨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去逻些城做客,还可以参加公主和我们赞普大人的成亲礼。”

    如今已经进入了吐蕃境内,禄东赞觉得自己经可以说是东道主了,所以急忙上前说道。

    “如果本节度使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应该就是吐蕃大名鼎鼎的大论,噶尔东赞吧?”李中华打量着突然喧宾夺主的禄东赞说道。

    “本使正是吐蕃大论噶尔东赞,在长安的时候,就听说了很多李节度使的传说,今日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李节度使以十七岁之龄,出任大唐松州节度使,专职经略党项和白兰羌诸部族,一年时间便初见成效,犬子败在李节度使这样的少年英才手中,输的着实不冤啊!”

    大论噶尔东赞对李中华的欣赏,倒是半点也不假,因此语气非常的诚恳。

    “本使也非常的欣赏贵公子,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嘛!对了,眼下贵公子噶钦陵正在康定城中作客,我们俩可谓是相谈甚欢。

    另外,尊夫人等家眷,也正在康定城中做客,大论现在左右无事,不妨也顺道前往康定城中,与贵公子及尊夫人团聚,大论意下如何?”

    李中华说话的语气轻描淡写,可听在禄东赞的耳朵里,却是有如青天霹雳。

    “李节度使此话是何意思?”禄东赞脸色大变的说道。

    “本节度使的意思不是很明白吗?你的家人现在都在本节度使的康定城中,本节度使邀请大论前往康定城中,与家人团聚,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还是说大论在大唐长安有了艳遇,不再想见到糟糠之妻,还有你的儿子。

    对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被本节度使的诚心打动,如今也去了康定城,大论从大唐迎接公主,看来还是要回到大唐的康定城中,赞普如今恐怕是没有办法,前来这里迎娶大唐的公主了。”

    这回不仅是禄东赞的脸色大变了,就连江夏郡王李道宗的脸色,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看着李中华,有很多问题想要问他,却发现不知道应该先问什么好。

    其实李中华所说的话,意思大家都已经差不多听明白了,吐蕃己经完了,现在都被关押在康定城中,就算没有把关进大牢中,至少也是已经软禁了起来,失去了自由。

    只是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大家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才会反应不过来。

    江夏郡王李道宗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中华,眼中露出了一丝欣赏,而又无奈的目光。

    有些话想说,但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说出口,或许心里也明白,说什么都改变不了现在的状况,倒不如跟着他去康定城看看。

    至少江夏郡王李道宗能够感觉得到,李中华对他们似乎并无恶意。

    其实就算是李中华真的对他们不怀好意,他们似乎也是毫无办法。

    吐蕃的迎亲使禄东赞,只带了五百人去到长安,江夏郡王李道宗到是带了二千兵马,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

    加上各工匠和宫女,满打满算也就三千出头,而李中华带来的兵马,却足足有三万人,是他们的十倍,动武的话,毫无胜算。

    李中华也没有让他们揣测多久,便向他们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半年前,苏毗国攻下了逻些城,吐蕃赞普下了王令,宣布取消吐蕃的国号。

    苏毗国女王汤滂氏正式进驻逻些城,宣布苏毗国恢复国号,且收复了原苏毗国的全部故土。

    大小羊同等各小国部族,相继向苏毗女王称臣,雪域高原己经完全统一,今后雪域高原上,只有一个苏毗国存在。

    消息一个接一个,禄东赞和江夏郡王李道宗听的都有些难以相信,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发生了。

    曾经被吐蕃打的灭了国的苏毗国,居然再一次的称霸雪域高原,并且灭亡了雪域高原上强势崛起的强国吐蕃。

    不过两人心里都很清楚,李中华应该不至于,拿这些消息来消遣他们。

    文成公主听的一愣又一愣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想道:“吐蕃都己经不存在了,吐蕃赞普更是成了亡国之君,大唐节度使李中华的阶下囚,这桩和亲的婚事,应该不用再继续了,自己又可以回到长安去生活了。”

    只是文成公主对李中华特别的好奇,这些事情他倒底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既然吐蕃己经灭亡了,他为什么不及时的向朝廷禀报,那样自己岂不是,就不用从长安走到这里来了吗?

    而且就算是现在,也可以直接让父亲送自己回长安去,为什么李中华这个节度使,还要把自己接到他的康定城去,难道他还要让自己和那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吗?

    文成公主满腹的心思,不彻底的弄明白,心里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97章 文成公主召见

    其实李中华原本是不想来的,原本只是想派个人来接一下文成公主就行。

    但康定城内的女人就像是发了情的猛虎一样,也不知道当晚在武则天的房中,玩了一回4P的事情,是怎么传出去的,居然一个个的都想效仿,吓得李中华敢紧跑出来了。

    这些女人简直就是疯了,为了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什么矜持也不顾了。

    还有杨冰这个疯丫头,说是替她姐姐来看望姐夫的,晚上还要替她姐姐陪着姐夫睡,就连只有十三岁的杨霜,也跟着凑热闹,还嫌不够乱吗?

    虽然说小姨子的半边屁股都是姐夫的,但也没有人说,小姨子也要陪姐夫睡吧?

    最后,徐小兰告诉李中华,杨冰这个小妮子,早己到了待嫁的年龄,作为长姐的杨雪,还有杨冰的生母,也都很积极的给她物色如意郎君,可是杨冰放话说了,没有比姐夫更优秀的男人她不嫁。

    杨冰长的不差,而且还很漂亮,比杨雪还多了一些调皮,加上有了李中华小姨妹的光环,长安城里的高官贵族公子哥可不少,要找一个条件好的如意郎君,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杨冰到好,愣是一个也没有看上,理由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比得上姐夫。

    杨雪心里想着,要想找一个比你姐夫更好的男人,那可就真的是难了,同时她也总算是看出来了,杨冰这死丫头,肯定是喜欢上了她姐夫。

    姐妹同侍一夫,虽然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加上自己为了杨家,连相公的嫡长子都姓杨了,相公对自己,可以说是相濡以沫。

    杨雪和杨冰姐妹俩人,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杨冰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对杨雪表示,这一辈子非姐夫不嫁。

    这才有了杨冰也跟着跑到康定城来的事情。

    只是杨霜知道后,也缠着要跟来,杨雪不肯答应,她便说杨雪这个姐姐偏心,只喜欢杨冰,不喜欢她杨霜。

    杨雪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姐姐那里说过不喜欢你了?”

    杨霜便说道:“大姐把姐夫分给了二姐,为什么不把姐夫分给霜儿,分明就是大姐偏心,只喜欢二姐,不喜欢霜儿。”

    “你还小,不懂事,大姐跟你解释不清楚,一切等你姐夫回长安再说。”杨雪苦笑着说道。

    “相公太优秀了,也是个麻烦事,自己两个妹妹,都喜欢上了姐夫,这可怎么办了?难道真的要三姐妹同嫁一夫。

    自己当初只想找个普通人做上门女婿,条件几乎没有,只要年龄相当,有手有脚,身体健康,相貌一般,只要长得不太难看就行了。

    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招来一个这么有本事的妖孽相公”杨雪心里苦闷的想道。

    “人家己经十三岁了,武姐姐嫁给姐夫的时候,也只有十三岁,谁说还小了?”杨霜很不服气的挺了挺,己经初具规模的一对小山包说道。

    杨雪最终败下阵来,只能让杨霜也跟着去了,把这个难缠的麻烦,交给相公去处理。

    李中华与江夏郡王李道宗并驾齐驱,两人到是相谈甚欢,知道了李中华的所做所为之后,李道宗对于李中华这个年轻人,又多了几分欣赏。

    “中华,这接下来你要怎么收场啊!”李道宗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瞒郡王你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在下也是无奈之举,吐蕃强势崛起的速度太快,如果不阻止的话,就算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也只是给了吐蕃更好的发展环境。

    或许现在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位时,吐蕃不会与大唐为敌,但松赞干布一旦不在了,谁还能节制住长大之后的猛虎。

    为了扩张,吐蕃必定会和大唐争夺西域的控制权,首先就会拿下吐谷浑和党项白兰羌,一旦我大唐势弱时,更会火上浇油,直逼长安。

    相信郡王也应该知道,吐蕃的迎亲使,大论噶尔东赞这个人,有多么的聪明机智,而且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一旦松赞干布有了意外,他绝对会趁此机会,独揽吐蕃的朝政大权。

    在他的经营下,吐蕃会获得更快的发展,成为大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最强大的敌人。

    相对于吐蕃来说,苏毗国要温顺的多,也容易控制,他们从来没有向中原扩张的野心,也没有向西域发展的计划,几百年来只守着雪域高原。

    所以在下才会扶持苏毗国,打败吐蕃,恢复苏毗国在雪域高原上的统治地位。

    至于怎么收场,这也是在下请文成公主,去康定城做客的原因了。”

    “你这是打算扣押文成公主为人质吗?”江夏郡王李道宗眼中精光一闪,愤然的说道。

    “对不起,为了在下还在长安的妻儿安全,在下不得不多有得罪了。”李中华有些惭愧的说道。

    “自古君王无亲情,别说文成公主并非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就算真的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你以为你凭着一个公主,真的就可以要挟到陛下吗?”李道宗很平静的说道。

    “在下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还是想要试一下,不过还请郡王放心,无论情况怎么样,在下也绝对不会为难郡王和公主殿下。”

    听了李中华的话,李道宗虽然心里舒服了一些,但又想道:“这小子的心肠未免太过于软弱了一些,将来若是真的走上了和大唐对立的道路,是要吃大亏的。”

    正在这时,文成公主身边的侍女过来传话道:“李节度使,公主殿下有请你过去一趟,公主殿下有事找你相商。”

    “好!你回去转告公主殿下,本节度使马上就过来。”李中华点头答应道。

    “郡王,不知公主殿下会有什么事情,要找在下商议?”李中华转过头来向李道宗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