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敢,这不是担心文成公主,初为人母,特别希望有亲人陪着她,再说了,王爷可是在下实际上的岳父,孩子的外公,在下怎么可能会,做出软禁王爷的事情呢?”李中华满脸堆笑着说道。
“本王谅你也不敢,还有,在过了陛下那一关之前,本王可不敢做你的岳父。”
“无论陛下答不答应,王爷这个岳父总之是当定了,在下知道王爷府中的开销很大,有份聘礼想送给王爷,不知王爷是否有兴趣?”李中华一副厚脸皮,有些无赖的样子,嬉皮笑脸的说道。
“本王再缺钱,也不差你那一点聘礼。”李道宗有些气闷的说道。
“王爷刚刚喝过的茶叶,如果在下把它的经营权交给王爷,王爷可有兴趣?”
“你说的可是真的?”李道宗心里不由的狂跳了起来,这里面的利润,实在让他不肯去想。
“在下说过了,无论你承不承认,王爷都己经是在下的岳父了,我们以后也就是一家人了,所以王爷不用怀疑在下的诚意。”
“是不是还有什么条件?”天上不会掉馅饼,李道宗可不认为,李中华会真的平白无故的,许给他这么大的好处。
至于他说的那些什么一家人的理由,这种鬼话,骗三岁的小孩子还差不多,想骗他李道宗,是不可能的。
“在下可是真心的拿王爷当做岳父,当成一家人看待的,没有任何的条件,唯一的希望就是,王爷能看一眼自己的亲外孙,再起程回长安,向陛下复命。”李中华真诚的说道。
不过李中华说是不要条件,但其实还是有条件在里面。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5章 给皇帝的聘礼
江夏郡王李道宗,又岂会不知道李中华的意思,无非是想拖延一下时间,不让皇帝这么早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
可是,朝廷在逻些城里早已布下了眼线,松州府的人也不都是吃闲话的,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说不定长安己经收到了消息,只是皇帝的怒火还没有烧到这里来。
不过江夏郡王心里也思量了一下,吐蕃的这地地方,掌握在李中华的手中,也许对朝廷更有利。
这样一想,陛下也未必就不会同意,让文成公主嫁给李中华,对于陛下而言,文成公主嫁给谁,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嫁给谁,对朝廷更有利。
而谁能掌控雪域高原,不论是吐蕃,还是苏毗国,只要他们能够安份一些,不去与大唐为敌,谁是雪域高原的主人,都没有关系。
吐蕃这个地方的高原特殊性,让大唐对管理他毫无兴趣,严寒,贫困,蛮荒,落后,是大唐君臣对这块地方的第一印象,大唐对这块地方的想法,就是要他臣服而已,而不是占有它。
显然,现在的李中华,作用要比原来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还要更好一些。
陛下或许会对李中华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表示非常的愤怒,但只要陛下冷静下来一想,对李中华的处罚过重,绝对是会引起苏毗国的不满,也会引起李中华的逆反心里。
或许朝廷并不惧怕李中华,也不惧怕苏毗国,但李中华手中掌握的力量也不弱,不说党项白兰羌这边,己经被他经营的铁桶一样,就是苏毗国,也一样的对他言听计从。
而且李中华还有一项恐怖的赚钱能力,朝中的武将,很少人没有和他有利益关联的,这股力量也绝对不容小视,陛下也要考虑一下,朝中的武将也要赚钱过日子。
另外,中华旗下的产业,可是给朝廷贡献了很多的税收,更是养活了无数人。
大唐各郡州县中,靠李中华的产业养活着的人,至少也十几二十万人,算上那些人的妻儿老小,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仔细盘算一下,李中华这几年的时间,发展出的能量,己经不弱于一个门阀的影响力了,所差的也只剩下一点时间的沉淀了。
江夏郡王其实现在也非常的无奈,现在回到长安,他其实也很担心,陛下会对他的表现非常的失望。
和亲不成,可以说不能怪到他的头上,但文成公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和人私定终身,还把肚子给搞大了,要说你江夏郡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一点都不知情,完全没有责任。
这话说出来,李道宗觉得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事实上,关于两人的关系,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确是早就有感觉到了,只是他觉得,只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相互有好感,比较聊得来而己。
女儿对李中华的诗词歌赋,一直很喜欢,甚至有些痴迷,这个事情,作为父亲的李道宗早就知道。
女儿有机会和李中华同行,一起谈诗作赋,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女儿也绝对会主动的接近李中华。
可是李道宗以为,女儿和李中华之间的交往,一定会止步于正常的交往,却没有料到,两人会如此的大胆,做出自己逾越理智的事情。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为了女儿一生的幸福,还是必须要尽力的帮助他们。
刚才其实李道宗说的那些,不管他们的话,那都是气话,这件事情还由不得他不管。
现在李中华给他送了这么大的聘礼,李道宗的心里似乎也好受了一些,他相信李中华既然许诺了,就肯定不会赖他的帐。
而他也却实需要时间,来帮李中华和他的女儿,求得皇帝李世民的谅解。
话说回来,如果李中华不是早己经娶妻生子,女儿也没有被封为公主,说句实在话,女儿能嫁给李中华,李道宗对这个女婿,绝对是一百个的满意。
只是现在的情况,就要麻烦的多了,毕竟是帝心难测,谁也不如道,陛下会对此事持什么样的态度。
“虽然雁儿是老夫的亲生女儿,但毕竟现在的身份是文成公主,名义上她还是陛下的女儿,所以你如果真的想要下聘礼,应该是向陛下下聘礼,你们的婚事,也只有陛下和皇后才有权作主。
不过,老夫必竟是她的亲生父亲,所以你向老夫下份聘聘礼,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的好,也未必不能坏事变好事,不过陛下如今正在积累财力,准备对周边不安定的西突厥动武,还要解决不听话的薛延陀部,所以说陛下现在是很需要钱的。
如果有时间和足够的财力,陛下甚至想亲征高句丽,大隋几次征伐高句丽都失败了,几十万的将士,死后被高句丽人斩下了头颅,筑成了京观,像山一样的高,陛下心里一直都想灭掉高句丽,洗刷前朝的耻辱。
如果你能够送给陛下一份,让陛下无法拒绝的聘礼,又能想到什么计策,献给陛下,可以帮助陛下更容易打败高句丽,那么你想要娶老夫的女儿文成公主,就会有很大的把握了。”
“岳父大人,你这是在帮你女婿吗?陛下再怎么缺钱,也不能指望着你女婿的这一份聘礼吧?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我李中华很有钱,中华银行是很有钱,可那些钱不代表就是我的,那是大唐老百姓的积蓄。
就算我把中华银行上交给朝廷,那些钱可是也不能随便使用的,否则是会出大乱子的。”李中华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你有多少钱,老夫又不清楚,恐怕你小子自己都不清楚,老夫只是帮你出个主意,又没有说让你把中华银行送给陛下。
老夫只是告诉你,陛下现在很缺钱,所以你可以在这方面动脑子。”
李道宗上次便是因为贪墨了一点钱财,便惹得李世民大怒,削去了他的官职。
只是念其立过不少战功,又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关系,保留了他江夏郡王的封号,俸禄照领,给他留了不少的面子。
送聘礼当然要给钱,只是该给多少,怎么个给法,就需要仔细的考虑了。
给的太多了不好,李中华虽然有钱,可那些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那么多的人要他养,他的开销实在是很大。
李世民再没有钱,他还能收税,可李中华不仅没有地方收税,每年还要向朝廷,交一大笔的税。
养兵要钱,养战马也要钱,建设康定城,就花了他很多的钱。
到处都需要花钱,李中华也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可不敢再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聘礼给的太少了也不行,毕竟大家都看着你赚钱,又是向皇帝求娶公主,给的太少了,李世民肯定会不高兴,不高兴了,肯定就会想办法刁难你。
李中华没有马上告诉李道宗,自己准备给陛下送什么样的聘礼?只是告诉他,自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送走了李道宗之后,李中华便沉思了起来。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虽然打了胜仗,但终究还是没有把高句丽消灭掉,被堵在了安市城下,最后不得不退兵回朝。
事后,李世民曾说过,此战虽胜,但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虽胜犹败,并且没有达到开战的目的。
如果当时的唐军手中,有炸药出现的话,小小的安市城,恐怕就阻挡不住,李世民灭亡高句丽的脚步吧!也不会让李世民,到死的时候都深深的感到遗憾。
炸药的配方,李中华是知道的,也绝对可以做出来,只是李中华一直拿不定主意。
热武器就是一头猛兽,一旦放出去了,可就没有办法收回了。
如果用炸药做为聘礼,李中华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打动李世民,让他把文成公主嫁给自己。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6章 深夜刺杀
晋阳公主李明达,晋王李治两人同去康定城,虽然有苏定方的两千左卫军护送,但两人毕竟年幼。
虽说晋王李治也有十五岁,到了可以大婚的年龄,不过晋王李治从未出过远门,李世民对他并不放心。
而且也不好对外公开,晋阳公主是去康定治病。最后把刚从封地回到长安的李恪召来,让他陪着两位弟弟妹妹,前往康定城,代朕巡视天下。
兄妹三人在苏定方的二千兵马护送下,出了长安城,便一路向西,进了剑南道,往康定城的方向而行。
却说赵国公长孙无忌,多次奉劝李世民,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可李世民每次都以晋王李治尚且年幼,性格又懦弱,恐怕守不住国家为由,拒绝了他的好言相劝。
又时常说吴王李恪,性格英武果敢很像他,想要立吴王李恪为太子。
赵国公长孙无忌当然是坚决的不同意了,不过皇帝李世民似乎并没有下定决心,这让长孙无忌对吴王李恪,在心里非常的憎恨。
现在陛下又下旨,让吴王李恪代朕巡视天下,虽然长孙无忌知道,陛下是让吴王李恪打着代朕巡视天下的旗号,陪着晋阳公主和晋王,去康定城求医。
但长孙无忌却在想,陛下李世民这么安排的真正目的,恐怕就是现在让吴王李恪代朕巡视天下,回到长安之后,就会向天下宣布,让吴王李恪来当太子之位了。
吴王李恪不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无忌当然是支持他的亲外甥晋王李治做太子,以后自己外甥做了皇帝,长孙家族才能继续的享受现在的一切。
换了不是自己外甥的皇子当太子,将来做了皇帝之后,自己长孙家族的地位,可就难以保住了。
尤其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坚决反对吴王李恪当太子,如果真的让吴王李恪当了太子,日后等他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还能放过他吗?
而且现在,长孙无忌也很不放心,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走在一起,万一李恪不怀好意,为了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谋害了晋王李治,那可就麻烦了。
赵国公长孙无忌回到府中,找来了心腹幕僚,商量怎么应对太子之争。
幕僚久随长孙无忌,自然知道长孙无忌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而是对他说道:“主公不如先下手为强,派武功高强的死士,混进左武卫军中,一来是保护晋王殿下的安全,二来找个机会,趁机除掉……。”
幕僚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做了一个杀的手势说道:“以绝后患。”
赵国公府中供奉着一些江湖中人,个个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找几个死士也很简单,就算是他们失手了,也绝对牵连不到赵国公身上。
至于混入左武卫的军中,长孙无忌虽然自己有办法,但他不会这么去做,因为吴王李恪一旦出事,会很有可能查到自己的身上,这种低级的错误,长孙无忌是肯定不会犯的。
至于这些死士,自己怎么想办法,混进左武卫军中,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和他长孙无忌没有关系,长孙无忌也不想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行动的,他只需要等待结果就可以了。
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多,便越容易出问题,长孙无忌老奸巨滑,可不会随便让人抓到自己的把炳。
长孙无忌并没有完全听从幕僚的意见,他只是给死士们看过了吴王李恪的画像,让他们深深的记在脑子里之后,便将画像的烧了,并没有交代他们,要暗中保护晋王李治。
因为晋王李治是秘密前往康定城的,长孙无忌觉得没有必要交代死士,保护晋王的安全,有二千人的左武卫保护,晋王又是秘密的前往,安全应该没有问题。
特意交代死士,反而容易节外生枝,倒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可以让死士们办事时不用分心。
死士只有一人,要杀吴王李恪,当然是只能暗杀了,人多了反而容易露出破绽,人少才方便行事。
这一天,己经是进入了剑南道的益州都督府,管辖下的雅州了,距离康定城已经不远了。
雅州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再往前行,便进入了李中华的管辖范围了。
李中华早己接到了朝廷发给他的通报,当然要前往进入辖境的路上迎接,二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了。
想着第二天就会有人来迎接,左武卫军人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进入康定的管辖范围后,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以后二位皇子和一位公主的安全,就由康定这边负责了。
这天晚上,一名黑衣蒙面人,摸到了吴王李恪的帐篷外,只见帐篷中,吴王李恪正与晋王李治,两人尚未安睡,还在一起聊天喝酒。
黑衣蒙面人不由的有些犹豫了一下,毕竟他只打算杀一个吴王李恪而己,现在多了一个和他喝酒之人,并且两人一直都称呼对方三哥和九弟,可见这个人也是一位皇子。
黑衣蒙面人虽然是死士,但并不是傻子,如果自己可以不死的话,谁又会想死呢?
杀一个皇子,便己经是惊动天下了,连杀两个皇子,恐怕天下之大,都找不到自己的藏身之地了。
不过一想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黑衣蒙面人便又下定了决心,想着杀了目标人物后,便抽身逃走就是。
房间内,两人喝的兴起,谈兴正浓,完全不知道,危险己经来临了。
当黑衣蒙面人一剑刺向吴王李恪时,吴王李恪正背向着剑光刺来的方向,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晋王李治正喝下了一杯酒,放下了酒杯,看向吴王李恪,准备和他说话,便发现了突然而来的剑光,正在刺向吴王李恪,不由的大喊道:“三哥小心。”
吴王李恪也本能的感到了危险,慌忙的往旁边一倒,长剑从他边上刺了过去。
吴王李恪险之又险的躲过了这一必杀之剑,浑身都出了一身冷汗。
可坐在他对面的晋王李治,却没有想过要躲开这一剑,这一剑眼看着就要刺向他的胸前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7章 一定要抓活的
说时迟,那时快,吴王李恪此时己经来不及多想,只知道对面的人是他的九弟,忘了这个九弟是和他竞争太子的对手。
出于一种本能,李恪奋力的撞了过去,将对方的剑撞偏了一下,救下了晋王李治。
然而,这还并没有完,刺客一剑失手,反手又是一剑,刺向了一边的吴王李恪。
此时,已经有下人在大叫着抓刺客。
吴王李恪的身手可不弱,加上勤加练习过,李中华传授给他的吐纳练气之术,以及擒拿格斗术。武功己经可以算是小有成就了,徒手便和对方打斗了起来。
黑衣蒙面人一时耐何不了吴王李恪,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便想抽身逃走,可吴王李恪又岂会让他逃走,有人行刺他,或者是皇九弟晋王李治,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必须揪出幕后的主使之人。
否则,在这个东宫之位空缺的敏感时候,很难保证没有人,会把这盘脏水泼在他的身上,到时候自己可就百口莫辩了。
关系太子之争,吴王李恪要说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
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就算是争,估计也争不过皇后所生的晋王李治。
而且有魏王的前车之鉴,吴王李恪也不敢有争太子的行动,以免让赵国公长孙无忌,抓到他不安份的把柄。
赵国公长孙无忌总是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反对父皇将他列入太子的人选之中,这个事情早就传到了吴王李恪的耳中了,只不过吴王李恪也知道,现在自己根本耐何不了对方。
既然什么都做不了,他干脆也就什么都不做,装作不知道这回事。
生在帝王家,稍不留神,自己怎么死了都不知道,在自己没有实力之前,唯一的选择便是隐忍。
为了撇清自己和这一桩刺伤案的关系,必须把这刺客给抓住,而且还必须留活口。
苏定方本来己经睡下了,突然听到军营中出现了刺客,惊得他马上从床上跳了起来,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睡衣,光着脚丫子拿着一把长枪就跑了出去。
这次自己护送的是吴王李恪,晋王李治,还有晋阳公主,三个人之中,无论哪一个出了事情,他苏定方都是有死无生的结局,甚至还有可能连累了家人。
吴王李恪到底不是江湖中人,打斗的经验几乎没有多少,平日里就算与人对练,因为他吴王的身份,也没有人真的敢和他用全部的实力,多半也会让着他。
幸好他有过凤凰山下的遭遇,也算是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在生死面前徘徊过,很快便从一开始时毫无章法的慌乱,变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赢了起来。
吴王李恪不求能战胜对方,只求不被对方所杀,在对方想要退走时,缠住对方,拖延时间。
吴王李恪很清楚,苏定方很快就会带着很多人赶到这里,并且把这里包围住。
那个时候就成了瓮中捉鳖,黑衣蒙面人插翅也难逃走。
黑衣蒙面人心里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更加无心应战,只想要逃离这里。
死士虽然不怕死,但死士也是人,如果有机会活着逃出去的话,没有人会愿意死,而且还是没有完成任务的死。
苏定方很快就带着人赶到了帐帐篷外面,并且派人把帐篷围的死死的。
然后又带着一队弓弩手,进了吴王李恪的行营内,团团围住了打斗中的吴王李恪,和那个黑衣蒙面刺客。
“吴王殿下,晋王殿下,末将来迟了一步,让两位殿下受惊了。”苏定方对己经吓的脸色苍的的晋王李治,以及尚未停止打斗的吴王李恪,抱拳作揖的拱手说道。
“苏将军,快点上来帮忙呀!本王快撑不住了,你可千万不要让刺客给逃了。”
吴王李恪见苏定方在这个时候,还在讲究这些礼数,连忙说道。
“是,吴王殿下。”
只是两人在互相的打斗中,又不能下令让弓弩手放箭,怕误伤了吴王李恪,那可就麻烦大了。
“大胆刺客,见了本将还不束手就擒。”苏定方手持长枪,大声的喝道。
黑衣蒙面人知道,今天自己是死定了,因此也就不再想逃走的事情了,而且越打越勇,一个连死都不用怕的人,所能激发出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苏定方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别把吴王殿下给伤了。
“吴王殿下,你先退下来,末将来会会这个贼人。”苏定方连忙喊道。
“苏将军,快让大家一起上啊!你和一个刺客讲什么规矩?还有,大家一定要抓活的。”吴王李恪险之又险的避过了对方一剑,对苏定方大声的说道。
苏定方一想,吴王李恪说的也对呀!这又不是在战场上,两军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的单挑,自己居然无聊到了,要和一个刺客讲什么规矩的地步。
可能自己真的是,太久没有上过战场厮杀过了。
苏定方一抖手中的长枪,也加入了打斗之中,到是没有下令,让手下的弓弩手放箭。
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刺客当然要活抓了才好,要不能你把刺客杀了,怎么查得到,对方是什么人派来的?又为了什么要刺杀两位皇子。
苏定方手中的长枪,可比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