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可以更强-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外面的军队,到时候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带兵入寇时,作为掌管兵部的兵部尚书侯君集,会将大部分的军队,调去征讨薛延陀部的进犯,京城发生的政变,一时半会是传不到那边去的。

    京城长安似乎一切都很平静,平静的让人觉得有些反常。

    李世民的心情,也己经平静了下来,他觉得长孙无忌上次所犯的错,应该是他一时糊涂了,现在已经知道错了,幡然醒悟了。

    君臣两人很久都没有坐在一起闲聊谈心了,李世民很怀念以前,两人坐在一起谈论国事,家事,天下事,无话不谈的时候。

    于是,李世民更加的希望,可以修复两人以前的关系,这对于家庭和睦,国家安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是很重要的事情。

    赵国公长孙无忌突然收到李世民的召见,心里就像是有十五个水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的,揣测着李世民的突然召见,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

    越是揣测便越是心情难安,总担心是不是那里露出了什么破绽?被李世民发现了,自己等人的图谋不轨之事。

    只是现在万事还没有准备周全,如果现在突然出手的话,实在是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

    可是如果现在不动手的话,长孙无忌又担心自己,进宫见了李世民之后,会没有什么机会再出手了。

    如果就这么放弃的话,长孙无忌是真的很不干心,此时进宫之后,恐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长孙无忌焦虑不安的在书房中,走来走去,内心做着剧烈的挣扎。

    宫中的立政殿里,李世民今天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对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朕派人去传召了辅机进宫,你们兄妹两人也很久没有见过面了,今天咱们搞一个家宴,等下你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陪着我们一起喝两杯。”

    “陛下!臣妾这就让人准备好,等大哥来了马上就能做了。”长孙皇后高兴的笑了起来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0章 第一百一十九:做贼心虚

    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求打赏!求评论!请支持正版订阅!

    自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为了立谁为太子的事情,意见不统一,起了争执,闹了矛盾之后,长孙皇后的心里也不舒服。

    她倒不是一定要让丈夫,立自己所生的儿子做太子,在长孙皇后的心里,只要是丈夫的儿女,她都待如己出,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贤妻良母,也是当之无愧的六宫之主,大唐的国母,母仪天下的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

    只是一边是丈夫,一边又是从小相依为命,一同长大的大哥,长孙皇后内心真的不希望,这样两个生命中同样重要的男人,闹出什么矛盾来。

    现在总算是雨过天晴了,丈夫主动的传召大哥进宫,来看望自己这个妹妹,叙叙家常,一起吃一顿家宴,这说明两个人的关系,又已经恢复如初了,长孙皇后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赵国公长孙无忌并不知道,李世民突然召见自己,仅仅只是想要修复,这一段时间弄僵的君臣关系,请他进宫吃一顿家宴罢了。

    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有些心虚,想多了罢了。

    天气开始变的阴沉了起来,似乎马上就要变天了,就像是长孙无忌现在的心情一样。

    无论结果会怎么样,长孙无忌都必须马上进宫,去见李世民了,他走出了书房,向府门口走去,马车早就己经准备好了,只等着长孙无忌从府中出来。

    这个时候,就算他想造反起事,也己经没有时间了。

    明知道没有可能成功,还要孤注一掷,那就是大傻了。

    既然李世民并没有直接派人来捉他问罪,那就说明情况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长孙无忌最终还是想要赌一下,李世民并没有发现,自己在暗中所做的一切,自己刚才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

    长孙无忌心情沉重的上了马车,转过头来无比留恋的看了一下,自己所位的赵国公府,对驾车的家仆沉声的说道:“走吧!”

    一直到马车走到了宫门外,长孙无忌才心情平静了下来,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他已经在来时的路上想明白了,该来的迟早都是要来的,再多的担心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倒不如坦然的面对一切,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从宫门中走进去,便有皇帝身边的太监在等着,带着他前去见李世民。

    一路走过去,所有的皇宫守卫,见到长孙无忌之后,都会一如既往一样,对长孙无忌行礼问候,脸上的表情,也和以往无异,始终对他都是尊敬有加。

    这让长孙无忌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放心了不少,看来自己猜的没有错,李世民并没有怀疑自己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吓自己,白白的虚惊了一场而己。

    见到李世民之后,正要行大礼时,李世民面带笑容的用双手虚扶了一把说道:“辅机来了就好,今天我们就是一起吃顿家宴,除了你我之外,还有观音婢,一共就三个人,并没有外人在场,一些俗礼就免了。”

    长孙无忌见到李世民的表情,再听到他所说的一番话,当真是又惊又喜,百感交集,心里也彻底的安下心来了。

    长孙无忌心里暗暗的想道:“幸好自己堵对了,否则这一次就真的是危险了,如果冒然的行动了,可就没有什么回头路可以走了。”

    “陛下!君臣有别,礼节不可费呀!”长孙无忌也露出了一点笑容说道。

    “朕刚刚都已经说了,今日只是家宴,这里没有君臣,只有郎舅,来来来,大舅哥是客,理应上座,观音婢还有一道菜在做,很快就出来了。”李世民表现的非常的热情,很亲切的说道。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还是陛下请上座,臣可不敢造次,以下犯上啊!”长孙无忌急忙推辞道。

    这要是放在一般普通人家,做大哥的去妹妹家里做客,坐在上位是理所当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这个妹妹所嫁的,可不是个一般的男人,是大唐的皇帝陛下,长孙无忌岂敢当真的坐在上位。

    而李世民说的,也不过就是一句客气话而已,如果长孙无忌真的坐在上首的位子上,那就未免太没有一点眼色了。

    两个各自相互推让了一下,最多还是李世民坐在上首面上。

    果然没过多久,长孙皇后便走出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侍女,用盘子端着最后一道菜,送到桌上摆好。

    长孙无忌马上又站了起来,上前向长孙皇后行礼。

    长孙皇后连忙虚扶着长孙无忌说道:“大哥不必多礼,”

    三人一起坐下来之后,长孙皇后让侍候的宫女太监们,都一一的退了下去,自己亲自执壶倒酒。

    长孙皇后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两兄妹从小相依为么,感情非比寻常,虽然现在身为皇后,长孙无忌却也不需要太客气,长孙皇后要亲自倒酒,便也由着她了。

    三人都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这样一起,温馨的吃过一顿饭了。

    酒过三巡之后,李世民便打开了话题说道:“朕首先是大唐的皇帝,然后才是一个父亲和丈夫,站在父亲和丈夫的立场上,朕的确应该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但站在大唐的立场上,朕不得不选择,立李恪为太子,原因不用朕多解释,相信辅机心里也很明白。

    朕希望铺机以后,多和太子李恪亲近一些,好好的辅佐太子李恪,朕会让他待你,就像是亲舅舅一样。”

    “陛下既然己经立了储君,臣定当用心的辅佐大子,请陛下放心就是。”长孙无忌有些言不由衷的回答道。

    “这样朕也就放心了,正打算明年就着手解决高句丽的问题,你要尽快的教会太子李恪,怎么处理好朝政。

    到时候朕将御驾亲征高句丽,并命太子监国,锻炼他处理朝政的手段和经验。”李世民欣慰的说道。

    “陛下怎么可以御驾亲征,高句丽交由老臣几个就可以了,朝中可是离不介陛下呀!”长孙无忌劝道。

    “大唐迟早都是要交给年轻人打理的,趁着我们这一代人还在,就应该替下一代人,扫除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朕一定要解决高句丽的问题,否则心里难安。”

    漠北草原上的薛延陀部首领,真珠可汗夷男,聚集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向着漠南前行。

    漠南乃是东突厥的故地,现在的漠南,是阿史那思摩领导下的,对大唐很亲近的原突厥人。

    阿史那思摩的部族,十分的害怕,受到薛延陀部的攻击,阿史那思摩的实力太过于弱小,以至于每一次收到对方攻击的时候,都要向大唐求援。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1章 英国公李勣

    这一次也不另外,薜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派其子大度设联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族,领军二十万南侵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知道薛延陀部,正向自己的漠南扑过来了,阿史那思摩急忙派人向大唐求助。

    并且收拢部族退回了长城内,退守朔方,等徒大唐的援兵到来。

    李世民收到消息之后,非常的震怒,薛延陀的夷男,表面上臣服于大唐,并向大唐称臣,却一直阳奉阴违,不时的打压阿史那思摩部,并且屡教不改。

    还扬言说什么,以前东突厥是怎么样欺负大唐的,现在我们只是在帮大唐,向东突厥报仇,教训一下东突厥而己。

    这一次,李世民决定不再忍了,为了抗衡薜延陀部,阿史那思摩部的东突厥必须保住,而且阿史那思摩还是大唐长公主,衡山公主的驸马,于情于理,都必须要帮他们。

    李世民命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直逼薛延陀东境。英国公李勣被授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卒六万、骑军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分兵抵御。

    长孙无忌心里发虚,直冒冷汗,现在他己经有点后悔,不该走这一步棋。

    最近,李世民又对他像从前一样,推心置腹,信任有加,这让长孙无忌彻底的明白了,李世民对他真的是不计前嫌了。

    可是长孙无忌却因为心虚,害怕李世民会对他下狠手,这才想到了要造反,现在看来,长孙无忌,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可是现在计划己经开始发动了,此时还有回头的路可以走吗?长孙无忌陷入了自责和迷茫之中。

    如果早知道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长孙无忌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走上造反这条路的。

    他可以想象得到,兵戎相见的那一天,无论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小妹长孙皇后一定会对他这个大哥,感到深深的绝望。

    还有自己的长子长孙冲,儿媳长乐公主,也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行为。

    此刻,长孙无忌感到无比的绝味,脸色灰败。

    “辅机,你这是怎么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朕传太医来给你看一下。”

    散朝之后,李世民把长孙无忌,李世勣,侯君集,褚遂良等人留了下来,商量出兵的具体细节,诸如兵马从那里抽调,粮草如何调配等等,六万多人的大军开拔,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臣身体没有什么大障,大概是这两天没有休息好吧!让陛下担心了。”长孙无忌勉强的笑了笑说道。

    “辅机肩上的担子重啊!为朕分忧国事固然重要,但身体也很重要,要是把你的身体累垮了,皇后都要责怪朕了。”李世民关心着说道。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所在,臣一定会注意休息的,免得陛下担心。若是因为臣的事情,影响了陛下的心情,那就是臣的罪过了。”长孙无忌也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嗯!那就好!走吧!我们君臣起制定一下,这一次的出兵作战方案。”李世民点了点头,开始谈起了正事。

    太子李恪也在场,参与朝政,这是李世民想要培养太子的能力。

    “陛下!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负责督运粮草的人,陛下准备交给谁来负责。”身为主帅的李勣,对于大军的后勤保障,十分的重视。

    英国公李勣本在并州,此次奉调进京,是接手侯君集的兵部尚书一职。

    没有想到还没有开始上任,就遇上了薜延陀带兵犯境的事情。

    “父皇!儿臣愿意负责督运粮草,请父皇恩准。”太子李恪突然站出来说道。

    太子李恪刚刚当上太子,但很多人其实是有非议的,皆因他并非长孙皇后所生的嫡皇子,似乎有点来路不正。

    所以太子李恪急需要有亮眼的功绩,来证明自己,是可以胜任太子的。

    李世民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但他也没有办法,嘴长在人家的身上,私下里谁说了什么?做皇帝的也管不着,只要没有当着皇帝的面前,或者是太子李恪的面前乱说,你也没办法治他的罪。

    督运粮草主要是在后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身为太子,大唐未来的皇帝,也的确需要历练一番,身临其境的直面战争的场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可以让他明白,江山的得来,是多么的为之不易,他才会更加的善待百姓,勤于政事。

    “英国公,你觉得让太子李恪负责督运粮草一事如何?”李世民向李勣问道。

    “这个,臣倒是没有意见,只是这是打仗,恐怕太子会有危险。”英国公李勣担心的说道。

    毕竟他是主帅,行军道总管,虽然督运粮草,一般都会很安全,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太子李恪出了什么事,那可是负不起这个责任。

    不过,太子可是未来的皇帝,此时和太子亲近一些,一起经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必定可以在太子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对自己的将来也是非常有利的。

    前提是太子能够安全无恙的回来,若是出了事,那就肯定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所以说,太子的加入,对英国公李勣,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只要安排的好,对太子的安全保护妥当,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那好!只要你没有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我大唐以武立国,太子李恪也应该接受战场上的洗礼,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诸事议定之后,兵贵神速,太子李恪身为督运粮草的司马一职,马上变得忙碌了起来。

    大军开拔之后,一路急行军,火速赶往生意好的屯兵地点羽方。

    此时,漠南草原上,薛延陀真珠可汗之子,大度设正率领三万骑兵,疯狂的追击着阿史那思摩的突厥兵。

    可是阿史那思摩收到的消息早,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在漠南的草原上,和薛延陀的骑兵开战,因为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部族,早早的就逃到了长城内的塑方,凭借长城的关口,抵抗薛延陀部的追击。

    李勣率领的六万步卒还在后面走着,但一千二百名骑兵的先锋营,却率先赶到了。

    人的名,树的影,英国公李勣的威名,加上不知道大唐派了多少援兵赶到了,大度设无心恋战,吓的赶紧逃窜。

    李勣带的骑兵不多,只有一千二百人,便毫不客气的向阿史那思摩,点了六千突厥骑兵,追击大度设去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22章 夫妻情深

    大度设带着三万骑兵,急忙自赤柯泺北撤,李勣挑选所部及突厥的骑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薛延陀军。大度设在诺真水勒兵备战,战阵横亘十里。

    突厥骑兵先与之交战不利,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战马众多。

    李勣命骑兵下马,持长槊直冲,大破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大度设独自逃走。

    李勣回师定襄后,又与州兵夹击叛乱的突厥思结部,俘获其百姓一千余口以及众多马、羊。

    不说李勣在漠南大草原上,怎么的旗开得胜。

    只说长安城内,长孙无忌尚在犹豫着,是否要按照计划发动政变?但侯君集在看到了薛延陀部,己经按计划出兵漠南,攻取朔州时,已经按奈不住了。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以后可是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侯君集找到了长孙无忌,催他接计划行动,长孙无忌一脸的犹豫,并劝侯君集道:“不如罢手算了,我们若是动手,没有太大的胜算,反倒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给赔进去了,实在是不值得。”

    “长孙兄为何说出此言,难道你现在己经心软了,你可别忘记了,当初是你主动来找的君集,现在什么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却突然说要收手,你觉得可能吗?”侯君集历声的喝问道。

    “唉!我们一旦动手起兵的话,就要面对昔日的老兄弟了,想想老夫到觉得无颜面对他们。”长孙无忌有些悔意的说道。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那顾的了这么多,一旦事发,你觉得李二陛下会轻饶了你吗?

    当初他杀他大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之时,可曾犹豫过,他杀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又何曾犹豫过。

    那可是他的亲侄子,李二是他们的亲叔叔,还不是一样的说杀就杀了,就连齐王李元吉的女人,也没有放过,占为己用了。”侯君集冷笑着说道。

    “斩草要除根,陛下当时也是被逼无奈之下,才不得不杀了太子李建成,还有他的几个儿子,事后陛下每次想起时,不是非常的痛苦吗?”长孙无忌为李世民辩解着说道。

    “好一个被逼无奈,那把齐王李元吉的女人收进后宫中,难道也是被逼无奈吗?”侯君集嘲讽着说道。

    长孙无忌:“……”

    “开弓没有回头箭,你不要以为你现在收手,陛下就不会知道,你所做的一切,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手中,可是有你勾结他的亲笔书信。

    你觉得你现在收手,夷男会让你继续安稳的,做你的大唐赵国公。”

    长孙无忌的心里仔细的一想,又觉得侯君集所说的话很有道理。

    虽然李世民和他的关系,看起来似乎已经恢复如初了,他可以原谅自己派人刺杀过他的儿子,恐怕未必会肯原谅,自己曾经想要联合外人,推翻他这个皇帝,真正的改朝换代。

    薛延陀部也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挑起大唐内斗的机会,长孙无忌此时又无比的后悔,当初不该写下那封亲笔信,并且还带上了自己的印信。

    什么都可以狡辩,只要自己不承认,相信李世民还是会愿意相信自己多一些。

    但是真珠可汗夷男手中的那封亲笔信,一旦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再多的狡辩,都是没有作用的。

    长孙无忌这回真的是,自己搬起了石头,砸到自己的脚上了,想要收手不造反,似乎都不行了,除非他现在马上就去找到李世民,向他坦白所有的一切,但李世民真的会再一次的原谅他吗?

    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事情,前太子李承乾,可是李世民非常疼爱的儿子,就因为谋反,被贬为庶人,发配到烟瘴之地。

    长孙无忌可不觉得,如果自己勾结外敌,企图谋反的罪名泄露之后,李世民会对自己网开一面。

    “算了,还是按计划行事吧!不过陛下对我们毕竟还是不错的,事成之后,把他软禁起来就好,倒是不必非杀了他不可。”长孙无忌下定了决心说道。

    杨雪带着年仅四岁的儿子杨再兴,在中华护卫局的护送下,千里迢迢的来到了康定城,终于见到了分别了四年之久的丈夫李中华。

    见到了杨雪,李中华内心也非常的激动,尽管自已身边一直都不缺女人,但在李中华的心里,杨雪的份量却是最重的,谁也比不了。

    杨雪是李中华来到大唐之后,喜欢上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主动接近,想要娶来做老婆的人。

    当初,为了躲避恶少的逼婚,李中华带着杨雪和她的家人,一路从长安,逃亡到了剑南关的益州,在双流县落脚,一路上走的十分的艰辛,但彼此的感情确是越来越好了。

    之后在益州城时,两人终于拜堂成亲了,可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之后,两人在回长安的途中,途经凤凰山脚下时,又发生了意外,陷入了危险之中,两人可谓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患难夫妻。

    再之后,李中华为了给罗飞燕等人,恢复良籍的身份,不惜放弃了双流县男的爵位,杨雪也没有半句怨言。

    此后,李中华被朝廷封为松州节度使,被派往松州任职,杨雪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一直被朝廷当成人质一样,守在长安城内的家中,看守家业。

    夫妻两人激动的紧紧拥抱在一起,此时再多的语言,都化作了一个拥抱,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