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好运加身-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胜算极大。”

    其实只要不是王振那样的猪,谁指挥都不会太差。张宁无声自语,王振已死,死人自是不能统兵。

    朱祁镇笑道:“朕也这么觉得。”

    所以,你是要我夸奖吗?张宁道:“陛下不用质疑三大营的战力,哪怕他们大多没有实战经验,一代代传下来的传统也足够了。”

    朱祁镇眉飞色舞地听着,连连点头道:“朕也是这样想的。”

    君臣边吃边说,分别谈论三大营马上马下的战力,待得谈完,也吃得差不多了。朱祁镇喝下最后一口豆浆,道:“卿打算什么时候完婚?”

    最让张宁高兴的莫过于这件事了,总算封侯,完成和太皇太后的赌约,可以娶得美人归了。昨天回营后,他便派高大弟回京,向两位未婚妻报喜。

    “臣已修书派人送去大同,待臣父定下吉日,即刻迎娶。”张宁眼如星晨,亮晶晶的。

    “哈哈哈,原来是等安乡伯择吉日,朕还纳闷呢,怎么没见你提起。”朱祁镇爽朗大笑。他本来打算张宁一提即刻准了,没想到从昨天等到现在,张宁就是不提,忍不住只好问了。

    “是。”张宁道:“不知太皇太后可会反对。”

    “皇祖母并非不讲理之人,你既完成赌约,她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朱祁镇倒是很乐观。

    我就怕她随便找个借口阻止我们的好事。这话自然不方便说出口,张宁道:“是。”


………………………………

唉,一言难尽,请假一天,明天更新

宅在家到现在,终于烦躁得想砍人,昨天想码字,一直坐在电脑前发呆,其实是控制烦躁的心情,一章差不多码到今天凌晨一点,想哭啊。然后继续烦躁,好晚才睡着,今天上午总算戴口罩去遛一圈,现在总算不怎么烦躁了,可脑子也抽空了,就像神经紧绷后精疲力尽一样。然后,码不出了。

    凌时一点那章是昨天的,今天的只好请假啦,今晚早点睡,明早再去遛一圈,回来就码。抱歉啦~

    我也不想的,泪流满面中。。。。。。
………………………………

第186章 看相

    慈寿宫里,太皇太后不用人搀扶,能自行坐卧了,只是还不能行走,不过相比刚开始发病时只有左手能动,已经好很多了。

    恰逢孙太后过来请安,见太皇太后只喝悠悠奉上来的茶,便打趣道:“悠悠亲事已定,想必不能久在宫中。到时只怕母后会不习惯呢。”

    太皇太后本来心情甚好,一听这话,脸一沉,道:“哀家老了,讨人嫌了,想留悠悠在宫中几年也不成了。”

    孙太后吓了一跳,忙起身行礼赔罪道:“儿媳信口开河,母后勿怪。”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道:“以后别再提这事,要不然哀家可不依。”

    “是。”孙太后忙道,为让太皇太后高兴,便提议宣教坊司的歌伎进宫唱曲子。太皇太后道:“那些歌伎吵得哀家头昏,哪有我们安静说话的好?”

    孙太后不敢再多嘴,只是拿眼睛看悠悠,心里感叹只有悠悠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思,也只有她的话,太皇太后才肯听。

    悠悠明白她的意思,极有神采的眼眸转了转,道:“如今正是秋高气爽之际,皇祖母和太后娘娘不如移驾御花园,一来赏景,二来嘛,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她原想说走动走动,想到太皇太后无法行走,临时改变说辞。

    太皇太后道:“可不是,哀家正想去外面透透气。”

    孙太后腹诽,悠悠说什么你都说好。她老人家既然赞成,孙太后只好传令下去,一应内侍宫女顿时忙碌起来,去御花园铺设地毡茶几等物。

    正忙呢,胡公公进来,道:“娘娘,陛下封张大人为兴昌侯。”

    “砰!”的一声响,太皇太后把手里的茶盏掷了,瓷片和茶水溅了一地,慈寿宫的内侍宫女也跪了一地。

    悠悠强捺下心中的欢喜,近前哄道:“皇祖母,孙女不住宫中,不也天天得以进宫请安侍候么?只要在京中,就能天天相见。孙女只恐回父王封地,那就不知要多久才能见皇祖母一面了。”

    就算我出阁,也能天天进宫,跟现在没区别嘛。

    太皇太后指指她,对孙太后道:“都说女大不中留,果然没错。她这是嫌我老了。”

    孙太后陪笑道:“哪能呢?母后多心了,悠悠是乖孩子,怎会这样?依儿媳看,悠悠说得没错,只要在京中,便能时时进宫。她要进宫,谁能拦她不成?别说她婆家没有婆婆,就算有,她可是郡主,哪个婆婆这么多事啊。”

    公主出嫁后住在十王府,虽行动不自由,难得和驸马见一面,不过上头也是没有婆婆的。悠悠不用住进十王府,又深得太皇太后和皇帝宠爱,还不是随心所欲,要天天进宫陪伴太皇太后又有何难?

    太皇太后白了孙太后一眼,这一眼让孙太后不敢多嘴,只是低头喝茶。

    孙太后胆子也太小了。悠悠无奈。

    “陛下大张旗鼓去西山狩猎,就为了给这小子封侯吧?”太后太后气得不行。

    “母后冤枉陛下了,他就是想循私,大臣们也不肯答应呀。”孙太后赶紧帮朱祁镇说话,生怕儿子回宫受气。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道:“哀家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御花园说啥也不去了,没心情啊。

    孙太后不敢再说,行礼离开慈寿宫。

    悠悠却没走,而是像哄小孩子一样细声细气地哄道:“当初皇祖母嫌他出身低,如今不是不低了么?怎么皇祖母还是不高兴呢?皇祖母心疼孙女,孙女心里感激,不管孙女嫁不嫁人,都会一直在皇祖母身边服侍的。”

    我嫁的人已经比驸马们的地位高很多了好吗?你就别再挑刺了。

    悠悠心里埋怨,面上不敢露出来,公主们的驸马可都是平民百姓,不也没见你嫌弃过吗?

    太皇太后一双保养得极好,没有一丝皱纹的玉手抚在悠悠头发上,轻声叹道:“你懂什么?我看这孩子的面相理应早夭,活不过十六岁,怎么能让你嫁他呢?”

    “什么?”悠悠一惊,眼眸睁得大大的,道:“皇祖母会看相么?”

    容不得她不吃惊,太皇太后不是术士,平时也不信这个,怎么突然说出这话?这是平日那个慈祥的皇祖母吗?

    太皇太后道:“前些年张天师曾到京城,哀家宣进宫,和他谈论道法,他临走时送哀家一本书。这几年,哀家闲来无事也曾翻过,平常的面相也就罢了,异于常人者,皇祖母还是能看出来的。”

    难怪你有事没事总叫王振过来训斥,敢情是看出他总有一天惨遭横死啊。悠悠恍然,随即从王振的下场联想到张宁,惊出一身冷汗,忙道:“皇祖母,可有化解之法么?”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道:“若是张天师或者有,皇祖母怎么会这个?能看出一点端倪就算不错了。”

    “张宁今年正好十六岁。”悠悠急了,道:“孙女这就让人去西山叮嘱他,凡事小心一点。”

    皇帝狩猎,弓箭无眼,可别……她不敢想下去了。

    太皇太后见她急得一头一脸的汗,心疼不已,吩咐胡公公道:“你走一趟吧。”

    “是。”胡公公心想,太皇太后真心疼爱安定郡主,爱屋及乌,连带对张侯爷也爱护有加。

    …………

    西山守卫重重,胡公公好不容易才得以进去,见到张宁,传了悠悠的口信,道:“……张侯爷,郡主来不及写信,你可别辜负她一片心。”

    张宁见她特地求太皇太后遣胡公公送口信,心下感动,道:“张某会的。”随即让任荣送上两锭金灿灿的金子。

    胡公公接了,拢进袖里,喝了茶告辞下山。

    张宁担心悠悠胡思乱想,写一封信,让高大弟再跑一趟。

    …………

    悠悠在慈寿宫中一直心神不宁,太皇太后让她回府歇息,又叮嘱她别担心,若张宁出事,一定会为她择一少年英才为婿。

    我只想嫁给张宁。悠悠快哭了。

    她一路神思不属,好在刚回府便得知任荣等候多时。

    拆开张宁的信,看到熟悉的字,她才回了魂。

    张宁在信中让她别担心,这两天皇帝并没有狩猎,而且御驾很快会回京。


………………………………

第187章 好兄弟

    休息两天后,朱祁镇带领群臣开始打猎。经过那天“雷鸣”一番轰炸,动物受惊不小,听到马蹄声,无不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朱祁镇只射到几只兔子山鸡之类的小动物,张宁运气稍好,射到一只鹿,其他陪驾随从斩获不多。当晚,在张宁提议下,营地中篝火处处,将士们把自己射到的猎物洗净去皮去除内脏,在火上烧烤。

    一时间,香气弥漫整座西山。

    朱祁镇兴致颇高,亲自烤一只兔子,学着张宁的样子,不时翻动小木棒。

    张宁让厨子切下两只鹿前腿,放在火上烤,翻动之际,不时涂一层自制的酱料。他除了帮朱祁镇照看兔子,以免烤焦之外,还不时瞥一眼远处一块大石旁,刘念就坐那儿。

    顾淳自知理亏,打猎时让着刘念,几次把遇到的猎物赶到刘念那儿,无奈刘念不领情,放走猎物。

    两人所获不多,特别是顾淳,只猎到一只山鸡。他的精力全在刘念那儿,一心想让刘念多打些猎物来弥补两人之间的裂痕。

    虽然在张宁开导下,刘念明白和顾淳是同袍,是上了战场,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人,可心里清楚是一回事,见到顾淳气愤难平是另一回事。

    现在不是没上战场吗?那就允许我使使小性子。刘念决定任性一回,甩脸子给顾淳看。

    顾淳哪知道这个啊,见刘念一见他便黑脸,拨转马头就走,以为两人从此成陌路,兄弟做不成了,能不着急吗?

    朱祁镇下令,晚上吃各自射到的猎物,顾淳能放在火上烤的只有山鸡。就这,他还关心刘念,不时转头去看他,山鸡差点没烤焦了。

    刘念呢,只顾绕着顾淳走,打到的猎物并不多,不过他运气不坏,打到一只狐狸,这会儿放在火上烤的就是这个了。他一心一意生顾淳的气,狐狸没烤熟就拿起来啃。

    顾淳烤好山***巴的跑来请刘念尝鲜,被刘念瞪了回去。他想到张宁这边,张宁身边坐着皇帝呢,他哪敢随便凑过来?只好讪讪回去,怅然若失的样子看得张宁直想笑。

    顾淳也有这一天。

    张宁并不因为刘念没听他的话而生气,大义上不错就行,小节嘛,由他们去好了。

    朱祁镇洗了手,接过贾小四递过来的锦帕拭手,一抬头见张宁对着面前一堆篝火微笑,不由奇道:“卿笑什么?”

    这是想到要成亲,高兴坏了吧?

    朱祁镇并不清楚太皇太后的态度,还以为回宫后宣郑王和杨士奇进宫,再由钦天监择吉日,张宁便可以入洞房做新郎了呢。

    小登科,同时娶两个,能不高兴吗?

    张宁微笑道:“臣小时候的玩伴刘念虽没参加演习,却有些功劳,神机营军士的训练少不了他,还请陛下酌情封赏。”

    “刘念?”朱祁镇顺着张宁的视线望去,见到一张黑如锅底的脸,不由恍然,道:“他为没能参与御阅而生气?朕岂会不赏,神机营的将官,朕都重重有赏。”

    除了张宁和三大营指挥使这等皇帝近臣,由皇帝当场封赏之外,其余人等的赏赐自是经兵部报上来。这不是没回京,兵部还没报上来吗?难道为这个,刘念生气了?

    张宁道:“臣替刘念谢过陛下。”见朱祁镇一脸不解,只好解释道:“他生顾淳的气呢,觉得被出卖了。臣已开解过他,想来两人赌两天气便好了。”

    朱祁镇这才恍然,感慨道:“真是少年心性。皇祖母没有生病之前,朕何曾不是如此?自从亲理政务以来,再没能有这样的闲情了。”

    由不得他不感概,每天日理万机,政务多到忙不完,多少军政大事等着他处理,哪有闲心为这种小事生气?一时间,他反而有些羡慕刘念,又觉他真性情,不做作。

    “刘念和臣同年,比臣小半个月,确实有些任性。”张宁微笑道:“他为没机会把军士们练的阵法展示给陛下看而不快。其实,顾淳和他,谁展示不是一样么?”

    原来这样。朱祁镇想了想,吩咐贾小四:“宣刘念过来。”

    “谢陛下。”张宁真心实意地致谢,朱祁镇就这点好,平易近人不说,还很会替身边的人着想。张宁既说刘念为错过在他面前表现的机会而生气,他便叫他过来,算是让他刷一下存在感。

    这份情,张宁当然要领。

    朱祁镇微笑道:“些些小事,卿好足挂齿。”

    那边,刘念撕下一只狐狸腿恨恨地嚼,看得顾淳心惊肉跳,感觉在嚼他的肉。

    贾小四是皇帝身边得用的太监,新任东厂厂公,他在皇帝身边侍候,那是份内事,可一离开皇帝身边,哪个文臣武将敢不对他笑脸相迎?有的更热情相邀,请他吃肉。

    贾小四一路推辞,径直来到刘念面前,双手拢在袖里,笑眯眯道:“刘念,陛下要见你,随咱家走吧。”

    “什么?”刘念愕然。

    满座皆惊,这个时候,皇帝不见随驾大臣,却见刘念?

    刘瑜没有资格随驾,顾兴祖竖着耳朵呢,听到这话一惊非小。刘念何德何能,得皇帝点名召见?

    “贾公公,你没说错吧?”刘念慌慌张张站起来,手里的狐狸腿放哪都不对,说话也结巴了。

    “没错。”贾小四笑眯眯道:“张侯爷说你心情不好,陛下便让咱家叫你过去。”

    “……”满场皆惊,三大营指挥使更是心中剧震,谁不知道张宁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可这红人说话也太有份量了吧?这简直是……

    文官们则转头去看杨士奇,人人羡慕嫉妒恨,得此佳婿,此生无憾哪。

    刘念大喜,把咬了一半的狐狸腿丢给旁边的同袍,双手在身上擦了擦,束手做请,道:“有劳公公了。”

    贾小四暗暗点头,不愧是张宁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倒也没缺了礼数。

    两人一前一后在三大营将士和满朝文官、勋贵的注视下,来到朱祁镇跟前。

    张宁哪会没注意到营地上鸦雀无声?可他不在乎,要是瞻前顾后,这辈子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参见陛下。”刘念行礼,眼角余光感激地瞥了张宁一眼,好兄弟啊,这次他可露大脸了。


………………………………

请假一天

上午犯睏,晚上也犯睏,下午午睡,感觉一天不是犯睏就是睡觉,泪目啊。其实我想更新,可上午和晚上,坐在电脑前,一共就码五百字,到现在实在撑不住了,眼睛睁不开了。我先去睡觉了,明天更新。
………………………………

第188章 君臣同心

    “平身吧。你和顾淳都很不错,你们用心训练,军士们才能阵法整齐,自有法度。”朱祁镇温言道,声音不高,却能抚慰人心。

    所有的委屈愤懑全都烟消云消,刘念真心实意道:“能为陛下效劳,是臣和顾淳之福,臣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来日上了战场,须带领军士奋勇杀敌。”

    “是。”刘念只觉为了皇帝,不要说在战场上拼命,就是让他立刻自杀,他也眼都不眨一下便抹脖子。

    朱祁镇把烤得差不多的兔子赏他,全场除张宁外,无不眼红。那可是皇帝亲手烤的猎物,谁能吃到?刘念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不就是因为张宁是他兄弟吗?

    这一刻,连顾淳都眼红得不行。

    刘念感激涕零,双手接过冒着热气的烤兔,高举过头顶,行礼道:“臣谢陛下隆恩。”

    张宁微笑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清楚得很,如果刚才刘念说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是套话,那么这一刻,他是真的愿意这么做。

    朱祁镇收买人心的手段很厉害啊,一只烤得很一般的兔子便把刘念的命收买了,从今往后,刘念这条命不是他自己的了。

    张宁不知道自己在朱祁镇面前为刘念说话是对是错,战场上刀枪无眼,如果因此而害死刘念,他会自责一辈子的。以后上了战场,得派人保护他才行。

    刘念回到和同袍吃饭那桌,瞬间就被包围了,人人流着口水看他手里的烤兔,顾淳也凑过来,道:“阿念,我不及你。”

    他说的是实话,祖父是镇远侯又如何?跟张宁这兴昌侯比,差远了。

    刘念怨念尽消,豪气地道:“陛下赏我神机营烤兔。拿刀来,切兔肉。”

    一时间欢声雷动。

    刘念拿刀在手,先不切,而是望向张宁所在方向,意思很明显,想请张宁主刀呢。

    张宁微微摇头。他可不想抢这个风头。再说,赐烤兔不过是朱祁镇千金买骨的手段,要还看不穿,他岂不白活两世?

    刘念在无数将士的注视下,把烤兔切成一片片薄薄的肉片,和每个将士分享,一时间,神机营欢声雷动,人人生出为皇帝效死的信念。

    别看这小子平时没个正形,关键时刻还是挺会来事嘛。张宁暗赞。刘念毕竟出身勋贵,大面上错不了。

    张宁把烤好的山鸡递给朱祁镇,贾小四拿银针过来,朱祁镇道:“卿不会害朕,退下吧。”

    别啊,你还是试毒吧,要真有什么事,我就诛九族了。张宁无声吐槽,抢着道:“臣饿了,先吃一块。”来不及拿银刀,随手撕下一只山鸡翅膀放嘴里大嚼。

    朱祁镇不甘其后,撕下另一只,跟着大嚼,含糊不清道:“味道不错。这烧烤么,卿比朕做得好。”

    张宁哈哈大笑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岂能做这等小事。”

    本来嘛,君子远疱厨,若比厨艺,岂不失去打猎的乐趣?

    朱祁镇颇为赞同,三两口吃完山鸡翅膀,又撕下一只山鸡腿塞进嘴里,在旁边侍候的贾小四眼都看直了,皇帝何曾这么大口吃东西?这是饿了,还是难得吃到烧烤的猎物?

    这一晚,君臣尽兴,将士同心,直到二更才散。

    次日,朱祁镇传令,全军休整一天,第三天回京。

    …………

    格斯尔带几个随从第二次进高大巍峨的城门,来到胪鸿寺。和第一次两千余人随行相比,几人的身影显得无比孤单。

    胪鸿寺还是以前的胪鸿寺,只是他们再没有受到优待,被仆役安排在一个偏僻的院子,见巴图的要求也被驳回。至于递国书则被告知,皇帝去西山狩猎,待皇帝回来再说。

    格斯尔愤恨不已,打听到安兴伯府,守在张宁回府必经之路,想当面质问张宁,没想守到天黑也没见张宁的马车经过,只好作罢。

    第二天,他想去诏狱探听情况,却被告知不能出所住的院子,须在院子里等皇帝回京召见。

    他大怒,这是囚禁他吗?难不成王庭有明廷的密探,知道明廷使者被囚禁,因而同样囚禁他?

    …………

    清晨,朱祁镇依然和张宁同辇。

    一路两人喝茶下棋,倒也自在。相比出城,两人都很放松,演习的结果达到预期,三大营的士气也被调动起来,这时出征,是最好的。

    张宁道:“只要粮食跟得上,随时可以北伐。”

    若北伐,必然张辅为帅,杨士奇负责粮草。

    “正是。”朱祁镇颇为赞同道:“朕巴不得一统瓦剌,让草原成为我大明牧马之地。”只要时机合适,找借口开战不难。

    “陛下,打仗打的是后勤,粮食准备得再多也不为过,何况如今初秋,两个月内若不能一举拿下瓦剌,草原天气寒冷,再有白灾,只怕……”

    要么速战速决,要么等待来春。扣下巴图,这一战已不可避免。

    张宁扣下巴图并不是鲁莽的行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作为也先的心腹,巴图了解到的瓦剌内情是锦衣卫的密探费尽千辛万苦也无法了解到的,与其牺牲无数密探还不一定探到重要消息,倒不如冒一下险。

    反正双方之间总有一战,明廷不北伐,难不成也先不带兵南下?也先可是野心勃勃,一心想恢复成吉思汗的荣光,再次占领汉人花花江山。

    “再有半月,粮草必然齐备。”朱祁镇有信心得很。

    一是国库充盈,有银子好办事,就近高价收购就是;二呢,同样国库充盈,除了每年的徭役,还雇很多民夫运粮草,速度比平时快了不知多少倍。

    总之一句话,有银子好办事,没银子寸步难行。

    使者史大成被囚禁的消息已送回来,总得有人做出牺牲,张宁能做的便是让史大成的牺牲有价值。因而,虽然现在是初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不是北伐的好时机,但他并没有退缩,更没有为此建议朱祁镇,待来春再出征。

    “如此最好。”张宁道。只要粮草准备好,便是北伐之时。

    “可要先择吉为你和悠悠以及杨家小姐成亲?”朱祁镇心细,没忘张宁和堂妹的终身大事。

    张宁当然想快点成亲,可这事他说了不算,悠悠信中提及,太皇太后不答应呢。他沉吟半晌,道:“这事,还须请示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