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肀叵胱潘档馈

    牛欢说道:“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大队长没有,我看他见了那怪车很激动,看他的样子似乎认识那怪车……”

    “这也不奇怪,大队长是啥人,做的出肥皂和洗发膏那种奇妙物事来的奇人,他认识那怪车也不奇怪。”马宝解释的说道。

    “是喽!是喽!……我都忘记这茬了。”牛欢急忙附和着道。两人不再说这事,快步向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走去。

    两人到了小村子里,费了一些口舌,从山民的家里买了些绳子和扁担,回到了断崖处,每人挑两箱子弹,又雇了几个山民挑着装枪的箱子,一行人就回到了鸣凤村保安队。把箱子放在保安队的大队部里,门口设了两个岗哨,除了几个中队长,非经允许,不得靠近这些箱子一步。

    收藏好这些东西后,他又找铁匠做了扳手和起子等工具,然后和张顺带了昨天去的百十个队员,带了担子,绳子和大锤及两只盖的紧的大木桶,又叫了四辆大马车跟着。到了山脚下后,他让马车在下面等着,他就和张顺吉保安队员们挑着桶拿着扳手和起子往山上而去。

    “王老五,你说这保安队扛着大锤挑着桶,又拿着那些奇怪的工具去山上做啥?”一个四十来岁的马车夫对着旁边也在看保安队上山的另一个三十来岁的马车夫问道。

    这个马车夫名叫王老五的,身材廋小但样子精明,他正看着保安队员们上山而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听了四十来岁的马车夫的问话,他说道:“看样子是去山上砸什么东西,那木桶是用来装砸下来的散碎东西的。”

    “刘大山,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四辆大马车就是来拉大东西的。”四十来岁的马车夫赞同的咂着嘴道。

    “我看不对吧,这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树,就算他们雇我们拉的是石头,可是那叫什么扳手和起子的奇怪工具又是做什么的,难道那么小的工具也可以砸石头。”一个二十多岁的马车夫疑惑的说道。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那个五十来岁的马车夫说话了:“别他娘的多管闲事,人家雇我们拉什么东西,那是人家的事,只要给钱就行,有些事知道了不一定是好事,搞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这保安队可不是我们这些苦哈哈惹的起的。”

    此人名叫章成,今年五十二岁,赶马车已经三十五年了,为人沉稳豪爽,在马车夫中很有威望。

    听了章成的话后,其他的三个马车夫识趣的闭上了嘴。

    到了东风车旁,赵国华就指挥着大家先用扳手把六个汽车轮子卸下,然后又把汽油放到了带盖子的大木桶里,接着又指挥大家拆卸汽车,拆卸不了的就让大家用大锤砸。经过一个上午的辛苦,在百多人的努力下,终于把中型军用东风汽车变成了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废铁,连车里的电线和发动机都拿走,最后把破碎的钢化挡风玻璃埋了。

    把东西安排队员们挑上后。赵国华又在一个向阳而地势高燥的地方挖了一个深坑,埋了战士小杨的遗骸,立上了昨天找石匠打好的一块石碑,上颏用红色颜料写的几个大字“师弟小杨之墓”。做完这些后,他恭恭敬敬的对着小杨的碑三跪九叩,衷心感谢他为自己带来了一车三百多年后的先进武器。

    站起来后又庄重的敬了一个军礼,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和队员们挑着东西下山了。四辆大马车勉强够拉这些东西,保安队员们跟着马车走。

    到了保安队,把东西搬进去后,赵国华给四个马车夫一人五两银子,喜得四人连声道谢五两银子,顶得上赶四五个月的车了,这如何不让他们高兴。
………………………………

第三十六章 试验颗粒火药

    章成知道,保安队给这么多的钱,必有缘故,他躬着身小心翼翼的说道:“大队长,你有什么话就吩咐吧,小人等一定遵从。”他听队员们叫赵国华大队长,因此也跟着叫。

    听了他的话,赵国华暗自点头赞他聪明。

    看了章成一眼,又看了其他三个马车夫一眼

    赵国华神态严肃的缓缓说道:“今天你们看到的事,车上拉的东西,我不希望有第五个人知道,否则你们的父母妻儿……”说完,他目光阴冷的看着四个马车夫。

    四人机凌凌打了一个寒颤,章成指天发誓道:“大队长您放心吧,我们绝对不会乱说的

    有人问的话,我就说是替保安队拉石料盖房子”

    “对!对!对!我们是拉石料盖房子,拉石料盖房子……”其他三个车夫也连声附和道。

    赵国华这才展颜一笑,说道:“去吧,只要听话,以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谢大队长!谢大队长!”四个车夫恭敬的拱手施礼后就喜滋滋的告辞而去。

    把这事安排好,赵国华把直属中队八十人,都配备了鲁密铳,开始了训练。

    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赵国华的颗粒火药又做出了一些。为了实验爆炸的效果,这天他称了两斤粉状火药,又称了两斤自制的颗粒火药,带了那十来个保安队员和几支鲁密铳,两支81式半自动步枪和六十发子弹,叫了张顺和程冲,以及孙老汉父子,一起来到了村后的一处山谷。

    “不知大队长带我等来此有何事?”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张顺笑着问道。

    赵国华说道:“张大哥,我对火药做了一点改动,不知道效果如何,我想先试验一下试验过后请大家说说看法。”说着就布置几个保安站在四周警戒,然后称出半斤粉状火药放在一个罐子里压实,然后又称出半斤自制的颗粒火药放在另一个罐子里压实,然后开始分别做爆破的试验。

    “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赵国华指挥着张顺操作。

    火绳嗤嗤的燃烧着钻入火药罐,就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巨响过后,大家跑了过去,只见粉状火药把埋火药罐的地方炸出了一个大概三尺深,四尺宽的坑。站在坑边看了看,记了记丈量后的尺寸,然后就准备下次的爆炸。

    又一次埋好了火药罐,赵国华提醒大家道:“你们找地方藏好身子,这罐的力量可能比上一罐大。”

    众人听了不以为意,只是按照上次的方式去掩身。

    “嗤嗤嗤……”,火绳燃烧着钻入火药罐,“轰”的又是一声巨响,一团火光和硝烟夹杂着泥土飞上了天,周围藏在掩体后面的人都被震的耳朵嗡嗡作响。

    过了一会,众人才从掩体后走出,来到土坑边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土坑被炸的好大好深,几乎是上一次爆炸坑的二倍深,三倍大。

    “同样重量的火药,经过你一改造,这威力就大了几倍,大队长真是奇才,实在令我等佩服啊。”张顺心服口服的说道。

    “张大哥过奖了,还得在鲁密铳里试用了才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赵国华微笑着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说的对极!这话对极!”张顺连声道。

    又重新试验了一会,数据和上次相差不大。于是赵国华开始用鲁密铳试用两种火药的射程和次数。

    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了用粉状火药可打出八十步的距离,用颗粒火药可打出一百步距离的数据,用颗粒火药大概一分钟可以发射三次到四次,比用粉状火药多发射两次。这证明颗粒火药燃烧更充分,同时铳管的堵可能降低,填装速度更快,程也能提升不少。

    试验完后,带来的火药也差不多消耗完了,赵国华看了看周围,没看见有村民,于是便从一只木箱里拿出了那两支81式自动步枪和六十发子弹。

    “大队长,这就是你从海外卖回来的那种火铳……”张顺走近赵国华的身边,看着81式自动步枪那奇怪的形状,激动的低声问道。

    赵国华微笑着点了点头。

    见了这从没见过的新奇物事,大家也好奇的围了过来,一个保安队员看着81式自动步枪问道:“大队长,这是什么东西,这样子好奇怪?”

    “我看这东西有点像是火铳……可是这形状太奇怪了……”程冲说道。

    见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东西,孙富笑着对赵国华说道“大队长,让我看看这物事……”。

    赵国华笑着把枪递给了孙富。

    接过81式自动步枪,孙富仔细的前后上下的看了好一会,把枪的全身都看了个遍,这才肯定的说道:“这是一把火铳,虽然形状奇特,但据我观察,此火铳的威力远在我大明的火铳之上。”

    “不愧是干过货郎的,有眼力。”赵国华笑着点头。

    听了这话,又一个保安队员吃惊的问道:“孙队长,你说的是真的吗,比鲁密铳还厉害吗?”

    看了这个保安队员一眼,孙富笑着道:“张四贵,你敢不敢和我打赌,我说这火铳比鲁密铳厉害,如果你输了,你下个月的饷银就买酒请全中队的人喝,我输了,我就请全大队的人喝酒……”

    犹豫了一下,张四贵问道:“那你说,这火铳比鲁密铳厉害多少?”

    “你他娘的,你这是耍懒啊,没比试过怎么知道……”程冲笑骂道。

    这时张顺说话了,他笑着道:“孙队长说的没错,这火铳确实比鲁密铳厉害,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知道这种火铳比鲁密铳厉害多少,比一下就行了……”说完,就一脸渴望的看着赵国华。

    赵国华知道他想试用81式自动步枪,于是便笑了一下,把黄灿灿的子弹拿出,一颗颗的压进弹夹里。

    看着那黄灿灿晶亮的子弹,大家十分的惊奇,一个保安队员说道:“那是什么,铳子吗?黄灿灿的又亮又好看,不会是金子做的吧……”

    “乱说,哪有用金子来做铳子的,这谁用的起?”张四贵一副内行的口气说道。

    “看那成色,好像是黄铜,我的妈呀,这黄铜可是钱啊,这铳子也太贵了……”孙老汉说话了。

    把三十颗子弹压进弹夹,“咔吧”一声插进枪身里安装弹夹的地方,然后赵国华指导着张顺怎样瞄准,怎样发射,怎样射击,费了一番功夫后,张顺学会了使用81式自动步枪。

    见张顺学会了,赵国华便让人把靶子移到二百五十步左右的地方,看着这么远的距离,大家大吃一惊,几乎以为是赵国华搞错了。

    “大队长,这么远的距离,能打得着吗?”程冲怀疑的问道。

    笑了笑,赵国华说道:“等张队长试过,你们就知道了……”

    端着81式自动步枪,张顺用半跪姿势,按照赵国华教的三点一线的方法瞄准了远处的靶子,一扣扳机“啪”的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远处的靶子纹丝不动,有几个人急忙跑过去看靶子,数了数射击孔,还是原来的数字。

    见看靶子的人回来时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张顺就知道打空了,脸上一阵发烧。

    “没关系,再打几枪你就不会打空了,按照我说的方法,端稳枪,眼看枪管前面的瞄准器,靶子、瞄准器准星、眼睛,三点一线……”赵国华指导着张顺。

    张顺又瞄了一会,开始有了感觉,手一扣扳机,“啪”的又是一声枪响,远处的靶子动了一下,“啊!打中了……”几个人欢呼着跑了过去。

    “呀!……这也太厉害了,这么远的距离还能穿透这么厚的木板……啧啧啧……”众人惊叹不已。

    “铳子呢,找一找,看看飞到哪里去了?”一个保安队员说道。大家顺着弹孔的方向一路找去,终于距离靶子二十几步的一棵树上找到了子弹,子弹已射入树身一指多深。把子弹挖出来,看了看张顺开枪的地方,又看了看树身上一指深的弹孔,众人心头一阵发凉,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强的威力,再好的盔甲,再强的武艺,面对这火铳也是白搭,这火铳简直就是惊天的神器,也不知道大队长是从哪里得到的。

    众人带着走了过来,带着敬畏的目光看着赵国华。

    赵国华知道大家的心思,平静的说道:“这火铳是我从海外带回来的,名字叫神机铳,此铳射击时不需点火,射击无烟,每次装上铳子后,可连续射击三十次。”

    “射击时不需点火,可连续射击三十次……天哪,这火铳太好了,我大明的鲁密铳比起它来,简直就是一根烧火棍……”张顺双眼发直的喃喃着。

    “张四贵,怎么样,你输了吧,下个月拿了饷银可不要忘了买酒请全中队喝哦……”程冲对着保安队员张四贵打趣的说道。

    “这这……我我……”张四贵支支吾吾的。

    眼一瞪,程冲大声说道:“怎么,你小子想赖账啊,这男人说出来的话,就像那板上顶的钉子,可不许反悔的。”

    “程哥说的对!”这时一个保安队员也接口道。

    看着张四贵为难的样子,赵国华便沉着脸说道:“程冲,你小子可不能欺负自己的弟兄,四贵兄弟家里人口多,你也不想想,他的饷银请了你们吃酒,你们倒是吃的高兴了,可是他家里还有钱买米吗?”
………………………………

第三十七章 射击比赛

    一见赵国华发火了,程冲急忙说道:“大队长,你说的对,这是我的错……”接着又对张四贵说道:“四贵兄弟,刚才我说的话,你别当真,就当是个屁,哥就算是和你开了个玩笑……嘿嘿嘿嘿……”说着话,程冲自己笑了起来。

    “没事没事……我就知道程哥是和我开玩笑的……嘿嘿嘿嘿……”张四贵说着,也笑了起来。

    笑过后,程冲问道:“大队长,我能不能用神机铳打两枪?”

    “可以,今天来这里的人都可以试用一下神机铳,每人限打两枪,当然,打的准的还可以奖励再打两枪。”赵国华笑着道。

    “啊!……太好了……太好了……”众人一阵欢呼。

    大家一个一个的顺序试用神机铳(也就是81式自动步枪),最后,每个人都试用过了有几个人的成绩还不错,被奖励了两枪。

    打完后,赵国华严肃的说道:“神机铳的事大家一定要保密,在眼下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否则会引来无数的麻烦,看你们喜爱神机铳的样子,我宣布一件事,那就是谁的枪法好打的快,打的准,谁就第一个配发神机铳,神机铳的数量可不多,一个月后考核,优秀者就配发……”

    “大队长,你看我的吧……”程冲信心满满的说道。

    张四贵怯怯的说道:“大队长,我也要神机铳……”

    孙富豪气的说道:“说废话没用,一个月后靶场上见……”

    “我一定要第一批配发神机铳,否则我这个中队长就没脸再当了……”张顺目光狂热的看着81式自动步枪,心里暗自道。

    一个月后,在村后的小山谷里,长枪一中队的队员们手执长枪站在村子周围警戒着,村里和化工坊的人围坐在山谷两边的上坡上兴致勃勃的看着靶场上将要的射击比赛,村民从没看过打靶比赛,有此机会,大家高兴极了,天亮后才吃过早点,大家就扶老携幼的来看比赛,为了感谢县衙对保安队的支持,赵国华还邀请了宋县令和牛师爷王捕头及几个捕快到场观看打靶比赛,观众多,参加比赛的保安队员心里倍感压力,生怕打不好被人笑话。

    准备工作做好后,赵国华看了看上坡上观看比赛的众多百姓,又看了看排的整整齐齐已做好打靶准备的保安队员们,他大声说道:“现在我宣布,鸣凤村保安队火铳射击比赛现在开始,队员们报名出列参赛……”

    “直属中队队长张顺,已做好准备,请允许射击。”张顺出列后举手对着和坐在靶场第一排赵国华举手行礼报告道。

    第一排中间坐着宋县令赵国华和牛师爷王捕头,两边分别是孙老汉和他大儿子孙富及化工坊的几个小组长和几个捕快。

    “同意!”赵国华干脆利落的道。

    张顺后退几步,转身,接枪,瞄准,射击,动作利落,一起呵成,“啪”的一声,枪响靶动,“九十二环”那边的报靶声传来。

    “好!好!好!,不愧是我们直属中队的队长。”队员们高声欢呼着道。

    看了保安队员们的欢呼,宋县令等人也知道这张顺枪法了得了,于是牛师爷便问道:“国华兄,这九十二环是什么意思?”

    赵国华就耐心的和他们了解释起来,原来他是采用了后世的以环计算射击准确度的方法,靶子上画的也是一个个的圆圈。

    听了他的解释,宋县令说道:“能打中百步外一个小碗大的目标,这张顺确实枪法了得还是明远训练有方啊。”

    “也没别的技巧,就是多打多练而已。每个士兵每天射击不低于三十次。”赵国华谦虚的说道。

    牛师爷说道:“国华兄,你如此训练,可是所费不少啊。”

    “是呀,上次从南京军器局买回来的火药一用去了了四分之一了。”赵国华感叹的说道。

    最后,比赛结束,参加比赛的八十名火铳手,平均每人射击了五枪,有二十个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九十环以上。

    送走了宋县令等人,在保安队,开了一个短小而隆重的授枪仪式,射击成绩优秀的二十个火铳手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神机铳,也就是81式自动步枪。

    “人在枪在,人死枪毁。”队员们举手宣誓。

    看着队员们喜爱的抚摸着自动步枪的样子,赵国华知道,新的武器,必须配合新的作战方式才能发挥出他的作用来,凭借三百来支81式自动步枪,力量还不足,必须还要有别的装备配合作战才行,大炮暂时搞不到,就是搞得到也不实用,必须有一种能随身携带的爆炸物

    “随身携带的爆炸物……随身携带的爆炸物……”赵国华自言自语的念叨着,突然他眼前一亮:“随身携带的爆炸物,那不就是手榴弹或手雷吗?”他兴奋的去找铁匠去了。

    张老五是永新县有名的铁匠,手艺又好,上次还是找他制作的手摇火药抛光机,现在赵国华自然还是找他合作。

    “赵队长,这是做啥用的?”张老五看着酒瓶状的手榴弹图形不解的问道。

    看了看他,赵国华说道:“张师傅,这东西的用途你以后会知道的,只是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这东西不要求用好铁,只是外面的壳上需要有一些凹槽,你看好不好做?”

    “这东西太简单了,不知赵队长需要做多少?”张老五自信的问道,他心说:“最好能做个二三百个,每个赚两文钱,这样就可以赚五六百文了。”

    听了他问的话,赵国华,说道:“张师傅,你先按照我的要求做十个出来,做的合格的话,我要做一万个。”

    “多少?一万……个?赵……赵队长,我……我没听错吧……”张老五吃惊的结巴着问道。

    淡淡一笑,赵国华说道:“张师傅,你没听错,确实是一万个!”

    十万个这东西,每个赚二文钱就是二两银子了,这可是顶他干个一年半载年了,张老五兴奋的躬身拱手道:“小人一定会让赵队长满意的……”

    赵国华笑着说道:“赵师傅,你不要忙着高兴,我要的数量巨大,你铺子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和人手么?”

    “这个……确实没有,不过我会想办法的。”张老五搔着头皮不好意思的说道。

    看他的窘样,赵国华说道:“张师傅,你先按照我的要求搞出十个样品来,待我试用合格后,我就把货款预先付你一半。这样你就不为难了。”

    “好!好!好!”张老五连声答应着,然后召集了几个徒弟开始炼铁。

    赵国华耐心的等着。

    终于,张老五炼好了铁,在赵国华的指点下,经过几次试制,终于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了十个样品。又找木匠加了手柄,拿着这十个手榴弹样品,赵国华高兴的回到了鸣凤村,在手榴弹里按照不同的份量装入了火药,经过十次的投掷试验,终于找出了手榴弹的爆炸威力和火药装入量最合适的比例。

    过了一天,他就和张顺带着三百两银子去了张老五的铁匠铺,把银子交给了他,说好了交货日期,两人这才回去了。

    这天,吉安府府衙后堂,知府孟良臣和夫人杨氏正在说着话,孟良臣是山东临清人,天启三年的二甲进士,今年五十岁,身材修长,皮肤白皙,淡眉细眼,长条脸,喜怒不形于色,颏下是一部修剪整齐的浓黑的山羊胡,红色的胸前绣有云雁的四品官服为他增添了无形的威严。

    明代服制文武官员的袍子分为三种颜色,一品至四品袍子的颜色为绯色也就是红色。

    孟良臣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孟飞今年二十五岁,已中了举人,现在京师的姨夫家攻读,女儿孟玉晶年方十七,已许配礼部伺郎王成亮的三儿子王虎,只等明年中秋佳节就过门。

    “女儿,你这次去外公家玩耍,记住不要和那些表妹们到处乱串了,须知你出身于官宦之家,又是许了婆家的人了,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了,不要让人看轻了我们……”杨氏在正言训导着女儿。

    杨氏今年四十岁,出身于商贾之家,气量狭小,待人苛责。

    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