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布政使张秉文的难题
“大人稍安勿躁,宣大三镇总兵,已有两镇服软,王忠既然不交,那就先放他一放,接下来我们就以核查军队员额的名义首先对山西镇的士兵进行点检,一旦达不到要求,大人就可乘势免了他的总兵之职,后任总兵为了向大人示好,必会大力整顿山西镇的军田,这样,也就顺理成章的收缴了王忠所占的军田。搞好了军队的事,下一步大人就可整顿地方了。”杨廷麟分析着说道。
听了杨廷麟的话,卢象升仔细考虑了一阵,这才说道:“伯祥说的有理,由军队到地方这是由易到难,就按你说的办。好了,你也忙了一天了,回去休息吧。”
“大人也休息吧。属下告辞了。”说着,杨廷麟打着哈欠回去睡觉了。
见杨廷麟走了,卢象升洗了把冷水脸,坐下去,又谋划起以后的事来。
济南城里的卫所军营里,一片喊杀声,上万人正在练习刺杀。
在赵国华的建议下,张秉文在济南的七八十万人口中,挑选出了六万民壮,任命了六个总队长,六个总队轮流训练。为了不耽误大家的生计,民壮每三天一轮,他们的的武器统一是长枪,每天在忠勇队员的训练下就是一个动作,跨步直刺,五个人同时刺一个目标。
练了几天,民壮们已刺的有模有样了。
看着城内卫所军营里那整齐的刺杀动作,听着那木棍刺在木柱上“啪啪”的声音,张秉文满意的笑了。
“国华,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粮食消耗太多。”
看了看他,赵国华正想说话,这时,一个差役疾步过来,躬身道:“启禀大人,闻香教余孽在山东的隐匿点已查清了,知府大人请您过去商量剿灭的事。”
听了这话,张秉文急忙道:“赵将军,老夫有公事要处理,就失陪了。”
“大人尽管去忙,这里有我在。”赵国华笑着说道。
拱了拱手,张秉文转身急匆匆的跟着差役走了。
进了布政使衙门,见右布政使董清,济南知府刘大用,巡按宋学忠,按察使柳和平,都司倪宠等济南军政要员都在场。
看大家焦急和慌乱的神情,张秉文知道一定是有大事将要发生了。
“刘知府,听说闻香教余孽在山东的总坛已查清了?”张秉文急迫的问道。
想到天启二年(1622年),徐鸿儒、王好贤、于弘志等在山东发动的叛乱,历时190余天,范围遍及半个山东省,最后虽然镇压下去了,但是山东却几乎打烂了,无数官员为此被叛军或朝廷斩首,一想起这事来,张秉文就心惊肉跳。他绝对不能让山东再次出现这种事。
看了他一眼,刘大用躬身道:“启禀大人,这事是卑职和按察使柳大人共同审理的,事情狠是复杂。具体的情况,还是由柳大人为你述说。”
“事情是这样的,上次抓住的那个人,在我们查找到他的住所,用他家人的性命做为威胁后,他招供了,供出了闻香教余孽的两个藏匿地点,一个是泰山的黑虎寨,另一个是莱芜的黄家集。”按察使柳和平说道。
听了这两个地名,张秉文一脸难色的皱着眉头沉默起来。这两个地方在山东很有恶名,泰山的飞虎寨,啸聚了五六千的亡命之徒,据说山东的马贼就是从黑虎寨出来的,官府虽多次派兵前去清剿,可都是大败而回,久而久之,也就睁眼闭眼了。而黄家集依山而建,地势险要,进去要经过一道陡坡,两条大沟,易守难攻,里面匪徒众多凶悍亡命,里面藏有数十越狱逃脱的江洋大盗,官府多次前去擒获,也是抗拒不交。
考虑了一阵,张秉文才说道:“既然已探明的闻香教余孽的两个藏匿,那就要派兵去剿灭了,否则等他们做大,山东又是一场战祸。倪都司,你可是山东驻军的最高指挥官,你打算何时发兵?”
倪宠原来是京营的一个指挥同知,从京师调出围剿流寇后,杀了百十个流寇,被他一番夸大成了数千,一番钻营后,被提拔为山东都司。
此人贪生怕死,胆小如鼠,除了喝兵血吃空饷,就是喝酒、讨小老婆。
手下的兵丁,除了三百家丁,其与的连带老弱病残,加起来也不超过三千人。这些人除了吓唬一下老百姓,几乎没多少战力,这样的队伍要拖出去到泰山围剿黑虎寨,完全就是找死,但是他又不能说不去。
眼珠一转,有了借口,他看着张秉文道:“张大人,诸位大人,本官是山东的都司,维护地方,清剿叛党是我的职责,只是有句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我发兵,是不是把我一万名士兵的粮饷补上啊,否则我怕他们不愿意去泰山剿匪。”
听了倪宠这话,张秉文差点破口大骂起来,他恨倪宠,明明只有不到三千人,现在已按五千人拨付粮饷了,你他妈还不知足,还要再加五千人的粮饷,真是太无耻太贪婪了。
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张秉文道:“你说的数目太大了,我一时凑不上来,是否先发拨一半过去,剩余的过段时间再拨?”他的意思是哄着倪宠先把土匪围剿了再说。
“不行,粮草不够,我无法出兵。”倪宠一口拒绝道。
他已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不出兵,就是张秉文答应如数拨付粮饷,他也会找其他借口不出兵的
“啪”的拍了一下桌子。
张秉文站了起来,指着愤怒的倪宠道:“倪宠,你如果不发兵,本官就参你纵容教匪,祸乱山东,我看你如何自处。”
“我说不去了吗?我没说,我只是要点粮草而已,你不拨粮草,让我如何出兵。你不是送了许多粮草给那支外地民团吗?为何不去找他们帮你剿匪?”说完,倪宠也不理睬屋中众人,径自走出去了。
见他如此的狂妄无理,张秉文气得跺着脚连声骂道:“兵痞!兵痞!”
倪宠走后,屋里剩下的人都是文官,既无力,也不知道如何对付黑虎寨,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沉默了一阵,张秉文看了一眼屋里的人。
当看到济南知府刘大用时,他不由得问道:“刘大人,你是济南知府,泰安和莱芜可都是你的管辖范围,这如何清剿教匪余孽,你可得拿出个章程来。”
他这是要把担子压到刘大用身上了。
大鱼吃小鱼,在座的官都比刘大用的大,他不能再把胆子往下推了,无奈只得接下了。
苦着脸皱着眉想了一下,刘大用脑中灵光一闪,道:“张大人,下官有一个主意,需要你出面,只要你出面,这些教匪余孽很快就可以剿灭。”
“你说吧,是什么主意?”张秉文干脆的说道。
提刑按察使柳正明也兴致勃勃的看着刘大用,等他说出什么妙策来。
看了两位上官一眼,刘大用道:“张大人,你不是和忠勇总队的赵提督交好吗?既然倪宠不愿意出兵,你何不请忠勇总队帮一把,凭他们的本事,剿灭黑虎寨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张秉文捻须沉吟起来。
提刑按察使柳正明听了刘大用的主意,连连点头。
他一脸喜色的笑着道:“张大人,刘知府这个主意不错,总勇总队还在济南,人家连鞑子都可以打败,打教匪不是小事一桩。总勇大队出马,一定马到成功。”
听了两人的话,仔细想了想,张秉文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便说道:“好吧,我厚着脸去试试吧。”说着,就去找赵国华了。
赵国华正在看民壮训练,张秉文没费多大力就找到了他。把他请到布政使衙门,不好意思的把请求忠勇总队出兵,帮助剿灭黑虎寨和黄家集的事说了。
仔细的听完了张秉文的要求,赵国华也没有多问,这等于揭人家的,他明白一定是山东的官军靠不住人家这才来求自己一支外地的队伍。
考虑了一下,他说道:“张大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能不能把闻香教的事情和我说一说?”
见赵国华答应了出兵围剿剿灭黑虎寨和黄家集,张秉文欣喜不已,拱手连连称谢后,便介绍起来:“闻香教又称东大乘教。万历(1573~1619)年间,河北滦州石佛口之王森所创立。自称曾救一狐,狐自断其尾赠之,有异香;以此号召徒众,人多归附,故称闻香教,自号闻香教主,教徒遍及冀、鲁、赣、晋、豫、秦、川等地。
信奉燃灯佛、释迦佛、未来佛,宣扬三期末劫、返本归源等思想。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度入狱,后死狱中。其子好贤与徒弟徐鸿儒继续传教,天启二年(1622)组织起义,徐鸿儒自称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不久败亡。”
听过了闻香教大概的介绍,赵国华心想,这闻香教就是一个邪教。这王森凭借一个子虚乌有的荒唐故事,就骗的了一大帮人的信任,由此可见他的口才和活动能力,这也说明了大明百姓生活的愚昧和生活的艰难。
想到这,他好奇的问道:“这王森是个什么人?”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卢象升的手段
提刑按察使柳正明就把王森的来历仔细说了出来,听完后,赵国华才明白了。
闻香教主王森原名石自然,后改名王森、王道森。北直隶顺天府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人。原为“蓟州皮工”,后拜罗梦鸿之女佛广及孙真空为师修习无为教,并于佛广开创大乘教。且在自己所居住的滦州,营造出了一宗教圣地——“闻香教教都”石佛口。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他自称“法王石佛”,也以大乘教命其教名,因其发祥地在京东,故名东大乘教,以别于佛广大乘教与京西保明寺西大乘教。
王森自称闻香教主,故东大乘教又号闻香教。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被捕,判死罪,行贿得释。继又入京师传教,万历四十二年,王森门徒李国用与其分庭抗礼,并将其出卖,森再次被捕。万历四十七年,死于狱中。
王森死后,他的三子王好贤继承教权。
其人颇具政治野心,在其掌教期间,一方面与朝廷配合,一方面暗与山东徐鸿儒、北直隶周印等教内传头筹划起事,以夺取天下。
天启二年徐鸿儒、于弘志等领导农民起事。起事失败后,王好贤携带妻妾儿子南逃。天启三年冬,王好贤在扬州被捕,天启四年初被杀。
听完了闻香教的历史,赵国华又问道:“那闻香教和黑虎寨又是怎么勾搭上的?”
“闻香教本以炼丹为主,敛财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炼丹,但后来传教治病(敛财)“成效”显著,又热衷于政治,于是放弃炼丹,专门敛财。而黑虎寨是一些亡命之徒组成的,需要的就是钱,双方各有所图,这就联合起来了。”济南知府刘大用分析道。
想了一下,赵国华问道:“那黄家集又是怎么回事?”
“黄家集包庇罪犯,收留亡命,对抗官府,早晚必是祸害,必须铲除这个毒瘤。”宋学朱说道。
赵国华喝着茶水默默的思考着行动的方案,张秉文等人静静地看着他。
仔细的考虑了一阵,赵国华说道:“黄家集倒是好办,就是黑虎寨有些难办,需得动一番脑筋才行。”
“赵将军为何如此说?”张秉文问道。
原本他以为凭总勇总队的战力,扫平黑虎寨因该不难,不想赵国华却说有些难办,他以为赵国华是在推脱。
赵国华看了大家一眼,说道:“要扫平黑虎寨,不太费力,麻烦的是怎样把黑虎寨的头目一网打尽,这样才能抓住躲藏在黑虎寨的闻香教余孽。泰山那么大,一旦被其逃脱,再找可就困难了。”
“原来是这样,老夫还以为赵将军……”张秉文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最后,在大家的商量下,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于是大家分头准备去了。
山西镇总兵府,这天早上卯时,总兵王忠搂着第四房小妾正在喝睡觉,这个小妾叫马玉梅,今年二十岁,出身青楼,长得狐媚妖艳,王忠最喜欢她。
“老爷,天亮了,你快起床了。”马玉梅娇声浪气的推着王忠。
王忠睁开眼睛,睡眼惺忪的看了她一眼,在她雪白的屁股上捏了一把,淫笑着道:“都怪你这小浪蹄子,昨晚一直要个不住,累得老爷的腰酸背痛的。”
红着脸娇羞的白了他一眼,马玉梅娇声道:“老爷,既然你累了,以后奴家就独自睡觉了,请老爷不要来打扰奴家吧。”
“胡说,老爷才不怕呢,俗话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来吧,老爷现在要你一回。”说着,赤条条翻身而上。
这时,一阵“咚咚咚”的鼓声从校场方向传来。
王忠一愣,正在想是谁有这个胆子敢乱敲点将鼓,这时,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到了门口,:“总帅,卢阎王来了,在校场等你。”他的心腹偏将蒋平在喊。
“啊?”王忠惊叫着,急忙下床穿衣裤,边穿边问道:“他带了多少人?”
蒋平道:“带了二百多个天雄军,看样子来者不善。”
听说卢象升只是带了二百多个天雄军,王忠松了一口气,心说:“就算你一个打十个,也就顶得了二千来人,老子可是有上万人的,还怕你不成。”
穿好了衣服,顶盔惯甲,走出了总兵衙门,骑上马,带着一群家丁呼啦啦的向校场走去。
为了打王忠一个措手不及,在点验军队的命令下达的第三天,卢象升就连夜带着卫队往山西镇赶,总算在天大亮后赶到了太原。
太原,山西省省会,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
太原市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重镇。
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
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
“咚咚咚咚……”,一个士兵正在用力敲着点将鼓。
随着鼓声,一个个的军官匆匆的走进了校场来,一个体态肥胖穿游击将军服色的军官边走边骂骂咧咧的:“敲个屁的,又不打仗,老子多睡一会还被敲醒了。”
说完这话,身边的一个军官急忙用手捅了捅他,指了指点将台周围,一些盔甲鲜亮的陌生士兵整齐肃穆的站着,台上一个面目儒雅清秀的的中年男子正在点卯。
见状,此人急忙闭了嘴。
卢象升阴沉着脸站在校场的点将台上,等着王忠的到来。
都已快到辰时了,军营里竟然只有不到一千人,随着鼓声已敲过两刻,还有许多将领没赶到。这由不得他不生气,太原重镇,王忠如此玩忽职守,实在是该死。
好不容易,王忠才赶到了校场。
看了一眼正在点卯的卢象升,他急忙快步走上去,躬身施礼后,满脸堆笑的道:“卑职不知总督大人驾到,未曾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看也不看他,卢象升继续点卯。
王忠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又不敢走,只得尴尬的立在一边。
一刻钟后,终于点完了。
看了台下众将一眼,又看了看那些山西镇的士兵,卢象升大声说道:“不久前,鞑子从我宣大的独石口进入京畿,在京畿周围的府县烧杀抢掠的一个多月,造成了我大明数十万百姓被杀被掠,这是我宣大的耻辱。为了不让这种事再发生在宣大,我要检查宣大的战备。山西太原,是九边之首,也是我这次巡察的首站。”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看了一下众人的表情。
见有的人高兴,有的人慌乱,有的人冷笑,有的人彷徨。
他暗暗把这些人的表情记在心里,然后才继续说道:“按照规矩,军队每天卯时点名,五日一操,可是今天,山西镇却没有做到这些,尤其是总兵王忠,辰时三刻才赶到校场,为了严肃军纪,今天凡是超过辰时二刻才来的军官,一律重打五十军棍,王忠身为山西镇的总兵,带头违反军纪,理应加重责罚,重打八十军棍。,”
宣布完后,天雄军士兵把要打的军官拖倒在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行刑毕,看了一眼,躺在台下被打得血肉模糊的王忠,卢象升冷冷一笑道:“王总兵山西镇乃是九边首镇,按照兵部军册应有兵四万二千人,可是看这校场里的兵最多只有一万多人,不知其余的三万多士兵哪去了?”
王忠被打的半死,疼的龇牙咧嘴的正躺在地上打主意,听了卢象升的话,心里不由得一惊,心说这卢阎王看来是存心要找茬了。
“王总兵,本督在问你话呢,其余的的三万多士兵哪去了?”卢象升沉声道。
犹豫了一阵,王忠咬牙道:“回总督大人的话,还有五千多人在种田。”
“有多少亩田需要五千多人种,他们是在为谁种田啊?”卢象升冷冷问道。
王忠陪着笑道:“这个……这个田有一万多亩,那些士兵也是为山西镇在种田,军田关乎山西镇的粮草问题,卑职不敢疏忽。”
“本督听人说王总兵名下有一万多亩霸占的军田,不知此事是否属实?”卢象升步步进逼。
听了这话,王忠身子一颤。
偷眼看了一下卢象升黑着的脸,王忠知道只有交出那些军田了,否则的话,今天恐怕出不了军营了。
想到这里,他急忙否认:“请大人不要相信这话,卑职遵纪守法,绝对不会干出那种事,再说末将的俸禄,也基本够用了,要那些军田何用。”
“这么说太原城东柳树沟那些田是军田了?”卢象升似笑非笑的盯着王忠问道,目光冷森森,让人看了心里发颤。
………………………………
第一百四十五章 险峻的黑虎寨
他早已调查清楚王忠霸占柳树沟军田这个事情,现在就看王忠是否识相,如果此人不识相,那么今天他就要以整顿军纪的名义,把此人杖毙当堂
王忠也是会看风头的,见势不妙,他连连点头:“对对对,是军田!是军田!”
假意翻看了一下太原军田地籍册,卢象升骂道:“这班狗才,做事怎么如此粗心,一万多亩军田居然没有登记在册,真是该打,军政司,把这一万多亩军田立即登记上去。”
“卑职遵命。”军政官拿出黑笔填了起来。写完后恭敬的交给了卢象升。
冷冷的看了王忠一眼,卢象升拿出总督官印“啪”一声盖上了印,又签上了名。
看着卢象升这一些列动作,王忠知道自己名下那一万多亩军田物归原主了。
办完这些事,卢象升说道:“王忠,你身为山西总兵,玩忽职守,带头违纪,对军士疏于操练,霸占军田数量巨大,本应严惩肃纪,念其尚能改过认错,从轻处罚,现免去其山西总兵之职,由参将虎大威代替。三天后,本督要操阅山西健儿。”
“谨遵大人均旨。”众将齐声说着,躬身施礼后离开了校场。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闻名中外。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山东,自古就是多响马和绿林山贼土匪的地方,泰山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地,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城北,贯穿山东中部,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多个县。因其地理位置,泰山也成了贼人看中的地方,马贼,山匪,流民,溃兵,响马,这些人组成了一座大的山寨――黑虎寨
大寨主龙啸天,外号弼马温,今年五十岁,身材壮硕,力大如牛,使一把板门大刀,龙啸天出身于马贼,手下有五百多个马贼,二寨主宫寒雨,四十岁,是一个江洋大盗,外号插翅虎,作案无数血债累累,被抓后越狱逃跑上了山,手下有三四百个亡命徒。三首领胡宗北外号黑狼,今年四十岁,是酥镇边军的一个千户,因争风吃醋打死了驻地知县的儿子,畏罪潜逃上了山,现在手下也有五六百个溃兵。
四首领西门长青,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