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猓懿荒芡瓿烧飧稣铰允翟谑侵档每悸牵运盘嵝殉珈酢

    杨嗣昌点头道:“陛下,吴大人说的不错,此法需要的兵力确实不少。按照我的计算,需要调集十二万大军……”

    “十二万?”,崇祯一声惊呼,顿了一下,他一脸愁容的哀叹:“联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兵?就算弄来这许多兵,户部又到哪里去弄来这么多粮饷?”

    杨嗣昌却胸有成竹的道:“这事臣早就考虑好了,凤阳和泗州祖陵派官兵五千,承天祖陵派官兵五千,各坚守不动;边军派兵三万,总理军门官兵三万,凤阳、山西二巡抚官兵各派兵一万,湖广、河南二巡抚派官兵各一万五千……”

    听他这么一分派,崇祯面色和缓下来。

    心想:“听他如此一算,十二万倒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粮饷怎么办?”想到这,便问道:“爱卿,这光有兵也不行啊,还得有粮饷啊,这十二万兵不知需要多少银子?你知道的,户部现在已经很困难了……”

    对这事杨嗣昌早已有了对策,他已算过了所需的军费。

    他自信的说道:“陛下勿忧,关于这一点,微臣也早有计议。十二万官兵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步兵每名每月发给饷银一两五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马兵每名每月支饷银三两、草料银四钱,一年共需银一百四十四万六千八百两。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八十万两。”

    “这么多?”崇祯吃惊的叫了起来,随之脸色一僵,心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可现在杨嗣昌一开口就是二百八十万两,这么大的数字,叫他去哪里筹措。他皱着眉头,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杨嗣昌最善于察颜观色,看了一眼崇祯的脸色,他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他妈的,扬州的盐商随便找几家也可以拿出上千万的银子,而堂堂一个大明朝,南七北六十三个行省,七八千万的人口,竟然拿不出区区的二百八十万两银子,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没办法,送佛送到底,只能自己为他想办法了。”

    想到这,他躬拜说道:“陛下,围剿流寇不能没银子,既然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来,那就只有开源节流了。”

    “何为开源节流?”崇祯好奇的问道。只要是搞钱的法子,他都有兴趣。

    看了皇帝和众大臣一眼,杨嗣昌道:“节省宫中用度,这是节流。”

    听了这话,崇祯心说:“老子已经够节流了,再节流下去,恐怕每天只能吃开水泡饭就咸菜了。”可转念一想,算了,还是听他的吧,开水泡饭就开水泡饭,总之比太祖强,他可是差点饿死了。

    想到这些,他笑着对杨嗣昌道:“爱卿所说,联准了。那么开源又是如何开呢?”

    “所谓开源,其策有四,曰因粮,曰溢地,曰事例,曰驿递。所谓因粮者,就是把天下所有的田亩,一体加征,亩增收粮**,每石粮折银八钱,不能种的地不收,这样下来,一年可得银以一百九十二万九千有余……

    听到这里,崇祯打断了他的话,疑惑的问道:“爱卿,你这个因粮办法和卢象升的因粮办法好像不一样啊。”

    “是不一样。卢大人的因粮办法是田亩需纳赋税超过五两的才收取,而臣的因粮办法是不管贫富,一体加征。”杨嗣昌躬拜说道。

    崇祯也不傻,否则他也拿不下魏忠贤了,听了杨嗣昌的因粮办法,他感觉有些不太合适,思索了一下,便问道:“为何不按照卢象升的因粮办法来办施行?”

    “陛下,卢大人的因粮办法好是好,但是难以施行”杨嗣昌苦笑卓说道

    崇祯脸一板,冷冷说道:“难道有人敢抗拒不交朝廷的赋税?”

    “那倒不是。主要就是宦室富民十分奸猾,从来都是想尽办法规避朝廷差徭赋税,如今欲分其贫富以纳赋税,就更难,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还不如直接均分到所有的田亩上,这样又干脆又快。”杨嗣昌说道。

    仔细的想了想,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等米下锅,先灭了流寇再说。想到这,崇祯叹了口气道:“好吧,因粮,联是明白了,那么溢地又是什么意思?”

    “所谓溢地者,就是农民多开垦出来的荒地,这些土田已经超出了原来的数额,这些土地核实后也要交税赋,这样一年可得银四十万六千有余。而所谓事例,就是有钱的人可以出钱为自己的儿子买监生的资格,但这个办法坏作用大,所以只能短期实行,一年后就废止。所谓驿递,就是把此前裁撤邮驿省下的银子,拿出二十万充饷。这几项总的算下来,就完全够了。”杨嗣昌娓娓叙说。

    听了杨嗣昌的这几个主意,崇祯陷入了沉思,一阵思考后,看着殿下的文武大臣他开口道:“众位爱卿,不知你们对杨爱卿的这几个提议有什么看法?”

    “臣等赞同杨大人的意见”众臣齐声说道。

    因为这些政策,基本都是不利于普通百姓而有利于宦室富民的,众臣都是大地主和大官僚,自然有办法转嫁自己的负担,至于那些草民,活不活的下去,关他们屁事。即使这大明朝垮台了,也不过是换个皇帝而已,只要保住自家的财富,照样可以荣华富贵。

    “陛下,臣反对杨大人的因粮、溢地这两策,这两策一旦施行,将是饮鸩止渴,更多的百姓为了活下去,将会被迫加入流寇的队伍,这不是在围剿流寇,这是在帮助流寇壮大势力啊。”吴笊乃档溃涣车挠切拟玮纭

    他深知杨嗣昌的因粮、溢地这两策一旦实施,将是火上浇油,活不下去的百姓更多,参加流寇的人将更多。

    崇祯听了,愣住了,低着头仔细的想了一阵,好像是那么回事,不由得心里又有些动摇起来了。

    “陛下,吴大人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了,我们加的的也不算多,百姓怎么能为这点钱粮就冒死加入流寇呢,再说了,我们只是收一年,一年后剿灭了流寇就取消了,百姓们应该会理解朝廷的苦衷的。”杨嗣昌急忙道。

    吴档恼庑┦拢钏貌膊皇敲幌牍撬幌氲奶啵艺馐撬目磐芬慌冢幌胍蛭猱‘反对而废止。

    果然,杨嗣昌的话,又重新坚定了崇祯动摇了的想法,他大声道:“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但流寇不能不灭,这样吧,为了显示公平,改因粮为均输,传谕各地,勉从廷意,暂累吾民一年,除此心腹大患。”

    在明末经济残破、叛乱屡兴的状况下,实施杨嗣昌这一措施,其结果是把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赶到农民军一边,直接导致了崇祯十三年以后农民起义的大发展。

    见皇帝同意了自己的主张,杨嗣昌心里十分高兴,他说道:“陛下,光有兵有饷还不够,还得要有人才,要把流寇包围起来剿杀,必须三边总督和五省总理的配合才行。而且要想达到剿灭流寇这一目的,统兵之人还必须得胆识过人,精通谋略,有随机应变之才,洪大人倒是符合这个要求了,但是负责中原的五省总理王家桢却没有这个能力,因此,臣建议撤换王家桢,另委他人。”

    稍一考虑,崇祯点头:“不知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听了皇帝的询问,杨嗣昌想起了前几天,好友礼部侍郎姚明恭向他推荐的两广总督兼福建巡抚熊文灿,当时姚明恭把熊文灿大大的夸了一把,杨嗣昌也听过这事。他想,既然他能够招降海盗,同样也有办法招降流寇,能够少打仗、少死人,也可以节约军费。经过几天的考虑,他已打算向皇帝推荐熊文灿了。

    “臣推荐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此人既干练又清明,纵横东南沿海多年的海盗就是被他收服的,可说的是接替五省总理王家桢的合适人选。”杨嗣昌说道。

    听了这个事,崇祯稍一思索,痛快道:“听爱卿如此说,此人也是个能力突出之人,联准了。”

    见皇帝很给面子,杨嗣昌心里很是高兴,他躬拜道:“臣感谢陛下的信任,臣一定全力全心谋划,争取尽早剿灭流寇,以报陛下的知遇之恩。”

    “退朝。”说完,崇祯便转身回宫去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回到了乾清宫,喝了几口极品贡茶,崇祯难得的感到了肚子饿,便连声吩咐王承恩通知御膳房送饭过来,还特意嘱咐要一小杯御酒。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熊文灿的意外

    伺候他吃饭的王承恩见崇祯一脸的喜色,又要吃饭又要喝酒的,便知道他心情不错,便躬着身凑趣的道:“皇上,今儿个是不是朝中有了什么大喜事了,看把您高兴的。”

    “当然了,大明的流寇很快就要完蛋了,联能不高兴吗”崇祯喜滋滋的说道,边说边搓手,显然是还沉浸在杨嗣昌所说的三个月剿灭流寇的美好幻想中。

    此话一出,王承恩吃了一惊,心说:“皇上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大明所有的流寇撑不下去要投降了?可这也不可能啊。”

    想到这,王承恩一脸不解的问道:“陛下,是流寇要全部投降了吗?”

    崇祯摇了摇头,说道“哪有这事?他们是快要被我大明官兵全部剿灭了。”

    “啊?是谁有此大本事?”王承恩疑惑的问道。据他所知大明的文臣武将中好像还找不出这样的超级能人来。

    见他满脸的疑惑和惊讶,崇祯便耐心的把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具体军事方案说了一遍,还说了杨嗣昌推荐熊文灿出任新的五省总理军务大臣的事。说完这些事后,崇祯说道:“大伴,我打算吃过饭就下旨到福建,让熊文灿早日到河南就职。”

    王承恩此人是在和无数太监的争权夺利斗争中才爬到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位置的,性格沉稳,为人精明,想问题很全面,不容易被忽悠。听了崇祯所说的话后,他感觉三个月消灭流寇有点不太现实,但是他又不能对皇帝泼冷水。

    想了一下,王承恩道:“陛下,杨大人这个计划是不错,如果官兵卖力,统帅能干,即使不能消灭流寇全部,但消灭大部分还是有希望的,可这个熊文灿到底是不是这块料,还不好说,老奴建议派人去考察一下,再做决定。”

    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一想也对,他说道:“这个熊文灿,联也不太了解,既然杨嗣昌推荐了他,那就说明此人还是有能力的,但你说的也不错,这样吧……”一阵嘀咕,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承恩。

    这天中午,位于福州城中心的福建巡抚衙门里,年过六十的福建巡抚兼两广总督熊文灿正在寝室里和小妾柳玉婵一起数银票,这些银票是福建水师都督同知郑芝龙早上刚送来的常例钱。

    自从由海盗受招安成为福建水师都督同知后,郑芝龙就一直熊文灿十分恭顺,经常以各种名义送来钱物。

    “这个,郑芝龙,会来事,有良心,不枉老夫对他的一番提拔。”熊文灿说着,看着手里那一叠银票,捋着胡须十分满意。

    熊文灿,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锦镇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黄州推官,历礼部主事、郎中,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等职。崇祯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海盗郑芝龙由厦门攻铜山,文灿招抚芝龙并任命其为海防游击征讨海贼李魁奇、刘香成功,彻底平定了东南沿海的海盗。

    崇祯十年四月,因平倭有功为杨嗣昌所荐,熊文灿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文灿督主军务后,明军连打胜仗,农民起义陷入低潮。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招抚张献忠、刘国能投降,而张献忠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

    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再起,势如破竹,熊文灿因此次抚局失败而被捕入狱,次年被斩。尸首运回泸州与其妻杨氏合墓葬于泸县兆雅镇、新溪场下沿长江北岸刑家村薄刀岭。

    “老爷,这郑芝龙真是棵摇钱树,你可要好好的抓紧了,不要被别人抢走了。”小妾柳玉婵模着手里的那叠银票,喜笑颜开的娇声说道。

    柳玉婵今年二十五岁,长得体态风流,面目娇艳,又会撒娇卖痴,熊文灿狠宠爱她。

    捏了捏她的俏脸,熊文灿得意的说道:“这个老夫知道,只要老夫在这福建一日,任何人也别想打郑芝龙的主意。”

    “还是我家老爷聪明,怪不得能在这福建一呆就是**年。”柳玉婵娇媚的说道。

    数完银票,两人走出了寝室,这时,一个差役“咚咚”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躬身说道:“大人,外面来了钦差,请你出去迎接。”

    “钦差?啊……快拿老夫的官服来。”熊文灿一迭声的吩咐。

    把钦差李公公迎了进来,见礼后,一番客套,献上香茗,熊文灿满脸堆笑的说道;“李公公,不知陛下差你到我这穷乡僻壤,有何要事?”

    喝了一口武夷山的极品大红袍,李公公说道:“熊大人,你这福建可不是穷乡僻壤啊,那南海的珍珠可是很多人喜欢的好东西……”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哦!原来,这位李公公是奉旨来这里采办珍珠来了。”熊文灿这才明白过来。

    可他又为难起来。因为宫里要的珍珠一定是品相非常好的,可此刻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谁敢说自己家里有好的珍宝!

    见他一脸的难色,李公公便说道:“熊大人,咱家也知道你为难,可是皇差难办啊。”说完就是一声长叹。

    熊文灿听了,只得说:‘李公公,这样吧,我以巡抚兼两广总督的名义下个通告出去,让福建的富商到我这里和你见面,你把你的要求和他们说说,如何?’

    “也好。那就劳烦熊大人了。”李公公笑着拱手道。

    通告发出去后,上百富商来到了巡抚衙门,李公公说了奉旨采办珍珠的事,富商们听了都说回去找找看,然后就告辞了。

    在福州待了十来天,李公公每天不是出门去寻找好珍珠,就是来找熊文灿聊天。

    这天中午,熊文灿摆了一桌家宴,李公公和熊文灿就边喝酒边闲聊起来

    “熊大人,咱家进了福建,就感觉回到了太平盛世,尤其是这福州,那真是车盈道,人流如潮,繁华不下于苏杭扬三地,由此可见,熊大人治理有方啊。”说着,李公公“吱”的喝了一口景德镇白瓷酒杯里的竹叶青酒酒。

    得意的一笑,熊文灿说道:“不瞒您说,当初我到福建时,那可是一个烂摊子啊,陆地上有土匪,海里有海盗,那局面,可是要多难有多难。”。

    其实局面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他只是把事实夸大了说,这才显得他有能力。

    “啧啧。这也就是熊大人你了,要是别的人,还收拾不下这个乱局来。来来来,我敬您一杯”李公公恭维的说道。

    “谢公公。”熊文灿举杯,微笑着一饮而尽。

    推杯换盏,几杯下肚,气氛更加热络,酒席间,李公公有意无意的问道:“熊大人,听说自从你把郑芝龙招安后,福建就安定下来了,这么些年来郑芝龙也安分守己的,可见你对土匪海盗是有办法的,不知你对流寇有什么看法?对流寇是剿好还是招安好?”

    听了这话,熊文灿得意的一笑,说道:“这流寇和海盗,都是我大明之人,能招安还是招安的好,这样一来可以减少杀戮,二来也为朝廷节省军费。”

    点了点头,李公公道:“熊大人说的有道理,只是招安流寇恐怕不同于招安海盗啊。否则的话,流寇也不会闹腾到现在了。”

    看了着李公公,熊文灿说道:“这有什么不同的,郑芝龙当海盗的时间比流寇闹腾的时间长多了,郑芝龙的财富和兵力也比流寇多,他都可以招安,流寇为何不能招安。中原流寇之所以还在闹腾,我看还是负责清剿流寇的人太无能。用兵之道,剿抚结合,当抚则抚,当剿则剿。不一而足。如果是我在中原指挥,流寇说不定早就被平定了,大局何至于糜烂到如此的境地”

    “熊大人果然见识不凡,不如咱家回京后,推荐你到中原围剿流寇,如何?”李公公笑咪咪的道。

    李公公这话一出,熊文灿楞了一下。

    仔细看了他一眼,看他一脸笑容,好像是在开玩笑,

    眼珠转了转,熊文灿心道:“中原距离两广数千里,皇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调我去的!这太监说不定是想考察一下自己对皇帝的忠心,不妨将就着唱一出高调给这太监听听!。”

    想到这些,他拱手道:“熊某听凭陛下调遣。”

    听罢熊文灿这一番慷慨的陈词,李公公大喜。他当即站了起来,从怀里拿出一道黄色的物事来,高声叫道:“熊文灿,接旨!”

    熊文灿一愣,急忙跪倒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加封熊文灿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替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交割清福建事宜,即刻直奔南阳,剿灭反贼张献忠。钦此!”李公公拿出圣旨宣读起来。

    熊文灿听完,顿时眼就直了。这太意外了,怎么回事?

    见状,李公公微微一笑,把熊文灿拉了起来。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叛将卖国夺皮岛

    他握住熊文灿的双手,亲热地说:熊大人,说老实话,咱家这趟来,并不是采办什么珍珠,而是奉皇上的命令,来考察中原战区未来的最高指挥官的。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说公高才,推荐公任中原战区五省总督,陛下怕所任非人,特意派我前来考察,现在看来中原的乱局非熊公不足以平息!

    这一番徐徐道来的话语,听的熊文灿惊得目瞪口呆,他真是把肠子都悔青了。

    他知道张献忠自造反后用兵如神,势如破竹。自己那点本事跟张献忠对仗,那绝对有败无胜。王八蛋才愿意蹚中原的那一潭浑水呢,可是话已说出口,况且圣旨已下,敢不去,那可是抗旨不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宣完旨的第二天,李公公便满意的回京复命去了。

    由于新任两广总督还未任命,熊文灿先暂留。圣旨说到就到,熊文灿接完圣旨后,却连接几晚都睡不着了,翻来覆去的,他一直在想办法推卸这个差使。

    “老爷,你这几晚都失眠了,要不要请个郎中来看看?”小妾柳玉婵关心的说道。

    这几天,熊文灿睡不着,直在床上翻身,害的她也每天哈欠连连的。

    叹了一口气,熊文灿道:“老爷我这是心病,郎中看不好的。”

    “心病?啊,是不是你又看上哪个小妖精了?”柳玉婵酸溜溜的问道。

    不高兴的瞟了她一眼,熊文灿道:“你呀,就会胡思乱想的,老爷是遇到大麻烦了,事情是这样的”他一五一十的把崇祯派他到中原围剿流寇的事说了。

    听了熊文灿说的事,柳玉婵也呆住了。

    过了一会,她才娇声责备道:“老爷,都怪你要逞能,要不是你说自己有办法围剿流寇,皇帝也不会调你去河南的。”

    “唉,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大话而已,谁想到那个死太监竟然是怀揣圣旨而来。这真是祸从口出,挖好坑让老子跳,那死太监太坏了。”熊文灿恨恨的说道。

    想起此事来,此时熊文灿恨不得把那太监掐死。

    想了一下,柳玉婵道:“老爷,你要想继续留在福建,就得要找些借口出来,这样的话,也许陛下会改变主意也未可知。”

    “好吧,老夫就试试吧。”熊文灿就开始思索起来。

    几天后,熊文灿的奏折就到了崇祯的龙案上,看了这道奏折,崇祯喜动颜色,说道:“这熊文灿能看出福建面临的那么多问题,说明此人做事稳妥、性格细腻,这足以证明他接任五省总督是合适的。下旨,催他赶快赶赴南阳前线。”

    “遵旨”王承恩躬身答应着。

    接到崇祯催行的圣旨后,熊文灿没办法再推了,只得准备赴任。

    对此次的中原之行,熊文灿胸中没有一点的把握。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文官又没有军功,怕中原那些骄兵悍将不听话,为了震慑不听话的手下,也为了保护自己,熊文灿联系郑芝龙,花重金招募来了两千火器兵,充当自己的卫队。

    在经过石痕木阴苍翠的庐山,经手下推荐,他便特地向一位叫空隐的得道高僧询问此行的凶吉。

    空隐是一个已年过九十的老和尚,白胡子白眉毛,精神矍铄,面皮红润,一看就让人肃然起敬。通名报姓后进了禅房,小沙弥献上香茗退了出去。

    喝了几口香茶,空隐淡淡问道:“熊大人乃封疆大吏,国之重臣,不知到此有何贵干?”

    双手合十行了个礼,熊文灿语气诚恳的说道:“近日,圣上调我到中原围剿流寇,在下心绪不宁,特来求大师指点迷津。”

    沉寂了好一会,空隐才缓缓道:“你认为自己有能力消灭流寇吗?”

    犹豫了一下,熊文灿才摇头道:“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