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进财走了过来,看着这几个算计他的坏家伙,他恨的暗自咬牙,可是想起赵国华的嘱咐,他强装笑脸的和杨松等人打起了招呼:“哟,几位都来了,怎么不进去啊,是不是怕佳味居店小菜差啊?”

    噶噶一笑,杨松说道:“伍老兄,你的儿子可是命大啊,听说是被官军救回来的,不过这样的好事不会常有的,以后他出门可要注意了,不要再跑远了,免得下次又被土匪掳上山。”

    “令公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伍家看来后继有人了。”杜大拿虚伪的笑着说道。

    苗天然坏笑着道:“幸好这次是伍公子被土匪掳上山,如果被土匪掳上山的是伍小姐的话,恐怕伍员外就要当外公了”说完,苗天然哈哈大笑起来。

    “无耻。”伍进财沉著脸拂袖而去。

    看着气走了的伍进财,三个坏家伙挤眉弄眼的哈哈笑了起来。

    来的客人都被迎进了收拾一新的一楼大堂里,十几桌人已坐的满满的了,大家边说话边等着知县吴良成的出现。

    “哦咳,哦咳。”两声咳嗽声,知县吴良成和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打扮的男子并肩步入了大堂,后面跟着岑县丞和齐主簿。

    见了这几个人,大家停止了喧哗,起身拱手说道:“我等小民见过几位大人。”

    “坐坐坐,大家不要客气。赵将军护送伍员外的公子回浮梁,为了感谢赵将军,伍员外请赵将军吃顿便饭,我作为浮梁的县令,为了表示对赵将军的尊重,请我浮梁的各位名流来此和将军见个面,表达一下感激之意。我身边这位就是赵将军,大家待会可得多敬赵将军几杯。”吴良成笑着说道。

    “一定,一定。”大家连声答应着。

    这时赵国华说话了,他大声道:“各位,在下姓赵名国华,在大明护**里担任都督一职,半个月前,在下的部队行军路过天柱山,接到当地百姓的控告,哭诉天柱山土匪的暴行,因此发兵围剿了该股土匪,顺便也救出了浮梁县的伍公子。”

    “小老儿感谢赵将军的大恩。为了报答将军的大恩大德,小老儿决定把我伍家瓷场的一半份额赠送赵将军。”伍进财起身说道。

    此话一出,大堂里叫好声四起,大家纷纷称赞伍进财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伍进财的决定,让杨松对赵国华是恨的咬牙切齿,眼看这伍进财就要撑不住了,可是姓赵的横插一脚,坏了他的好事,可是人家手里有兵,他又没有办法,只得瞪大了眼睛恨恨的看着赵国华,借以发泄心中的仇恨。

    感受到几束不友好的目光,赵国华看了过去,见到了杨松仇恨的眼睛,再看了看他身边的三个人,就知道这几个人一定就是浮梁县里暗算伍进财的那伙人。

    冷冷的看了看这几个人,赵国华心说:“要好好的整治一下这几个家伙,免得他们以后再打坏主意。”

    想到这,他拍了拍手,大声说道:“大家静一下,我有话要说。”

    大堂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在下请问大人,浮梁县里如果有人勾结土匪,堵截财货,绑架乡绅,勒索巨额财物该当如何处置?”

    这话一出,犹如热锅里倒了一杯水,整个大堂里一下子乱了起来,大家纷纷猜测着赵国华说的人是谁。杨松、杜大拿、苗天然、刘安等人则心里暗自打起鼓来,特别是杨松,想走又不敢,只得继续强作镇定的站着,

    “这个如果确有其事,本官当严惩不贷。”吴良成一本正经的说道。

    看了杨松等人一眼,赵国华大声道:“来人。”

    话音刚落,楼上“咚咚咚”的跑下了百十个挎着腰刀的精壮士兵,这些士兵走到大堂门外,手按腰刀,堵住了出去的路。

    见状,杨松等人心里一阵紧张,脑门上不由得流下了冷汗。

    “赵将军,你这是为何?”吴良成紧张而又不解的问道。

    拱了拱手,赵国华说道:“在座的人中,有人勾结天柱山土匪,堵截伍员外的货物,绑架伍公子,勒索伍家五十万两银子。所幸此事没有得逞,天柱山的土匪被我军一网打尽,匪首被捕获,为了证明此事,我已派人把匪首押来此地,大人听我一审如何?”

    “好的。本官就听一听赵将军如何审案。”吴良成说道。

    挪开了一块地方,找了张桌子过来,赵国华坐在凳子上,对着门外大声道:“带天柱山匪首两翼虎郎四虎和草上飞殷红进屋受审。”

    “两个狗日的,走快点。”几个士兵嘴里骂着,押着两个匪首进了大堂。

    见了两翼虎郎四虎的凶恶貌相,大家情不自禁的离开他一些距离。

    走到赵国华面前,几个士兵喝斥道:“跪下。”

    殷红急忙跪了下去,郎四虎看了看赵国华,冷笑着立而不跪。

    对着牛欢奴了奴嘴,“啪”的一棍,只听“咔嚓”一声,“啊”的一声惨叫,郎四虎的小腿骨被打断跪倒在地,牛欢上去又踩了几脚,踩得郎四虎连声惨叫。

    看着牛欢对郎四虎的折磨,听着郎四虎的惨叫,屋里的商贾和乡绅一阵阵的害怕,杨松等人则是双腿发软,心惊肉跳。

    瞟了杨松等人一眼,赵国华不屑的轻轻“哼”了一声。这些都是赵国华安排好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暴力震摄杨松等人,以便于下一步的行动。反正郎四虎此人罪恶多端,事后也是要杀之人,打死了也不为过。

    指着嗦嗦发抖的草上飞殷红,赵国华说道:“殷红,你是天柱山的三当家,你把天柱山是如何堵截伍员外的货物,强掳伍公子上山并勒索五十万两银子的事,详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如有隐瞒,后果自负”

    “是。罪人一定听从将军的吩咐。”殷红磕头道。

    赵国华不耐烦的说道:“说吧。别啰嗦了。”。

    “是是是,事情是这样的,三个月前,一个名叫谢云东的人来到天柱山,他说他是浮梁县瓷器大商人杨松的侄子”殷红就把谢云东说过的话全全部部的说了出来。

    杨松和杜大拿等人听的脸色发白,惊慌失措,杨松跳着脚对县令吴良成说道:“吴大人你别听这贼的胡说,我等都是守法的良民岂能干那违法之事。”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秦蜀之咽喉

    “那你说怎么才可以证明此事的真假呢?”赵国华盯着杜大拿问道。

    看了看他,杜大拿说道:“除非把谢云东带到这里来,由他亲口说出此事来,才可以证明此事确实是我等所为,否则,我等死也不服。”

    赵国华说道:“好吧,让你等死个心服口服。”说着他大声道“马欢何在?”。

    “末将在这里。”马欢应声走了出来。

    看了他一眼,赵国华说道:“谢云东可曾押来?”

    “禀都督,那谢云东还押在外地我军大营里,末将以为只要有这两个匪首就可以指证奸人的毒谋了,所以就未曾押他同来。”

    赵国华不满的说道“你呀,做事不仔细,记过一次。”

    “是。末将以后做事一定会注意了。”马欢赔罪道。

    转头看了看县令县令吴良成和齐主簿,岑县丞,赵国华说道:“伍员外家的事牵涉到杨松、杜大拿、苗天然、刘安等四人,鉴于这四人在浮梁县的势力和关系,为了避免其他事情的发生,本将决定把这四人押到我军中关押,几位大人不会不同意吧?”

    “这个”县令吴良成犹豫着沉吟起来

    “噗通!噗通!”四人跪倒在地,杨松磕着头说道:“大人,我等是良民,不会干那种坏事的,请大人不要相信那个匪首的话。”

    “大人,我等是浮梁县的乡绅,即使有罪,也不应由外来的军人插手。”杜大拿一边磕着头一边说道。

    “大人,你是五品文官,他是四品的武官,武不如文,你可不能听这姓赵的啊。”千户刘安挑拨的说道。

    杨松等四人已被刚才赵国华手下整治匪首的手段的残酷吓怕了,生怕被押到军营里受酷刑,依仗着平时里对吴良成的孝敬,希望吴良成出面保护自己。

    听了几人的话,吴良成看了看赵国华,试探着说道:“赵将军,虽然匪首供述是这几个人勾结土匪暗算伍员外,可是居中联系的歹人还没押到这里来,难以证明此事,因此,是否可以给本官一个面子,暂时不关押他们?”

    默不出声的考虑了一阵,赵国华这才说道:“这样吧,苦主是伍员外一家,叫他们去求伍员外,如果伍员外答应放过他们,我就不追究此事了。”

    此话一出,杨松等四人一下子愣住了,此时叫他们去求伍进财,实在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可是为了不受皮肉之苦,四人还是走到伍进财的面前,“噗通噗通”的跪倒在地,杨松磕着头说道:“伍大哥,你绕了小弟吧,过去的事都是我的不对,以后我一定改过。”

    “伍兄,你大人有大量,就放过兄弟吧。”杜大拿跪在地上,抬着头告饶道。

    “伍大哥,你说句话吧,难道你真的不想放过我们。”苗天然说道

    千户刘安磕着头说道:“伍员外,我错了,我实在不该打伍小姐的主意,你就高抬贵手放过下官吧。”

    听着这几人的哀求声,看着他们跪在地上给自己磕头的狼狈像,伍进财的心里比三伏天喝了几杯冰镇酸梅汤还舒坦,心头的恨也消散了几分。可是想到赵国华的嘱咐,他还是板着脸不出声。

    见伍进财不出声,杨松等四人只得继续跪在地上哀求着。

    “伍兄,你就放过他们吧,大家都是浮梁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只要他们认错,就放过他们吧。”绸缎商范老板帮着求情道。

    吴良成也说道:“伍员外,看在本官的面子上,你就放过他们吧,本官答应你,以后一定严加处置他们。”

    戏已演足,必须见好就收,伍进财假装随意看了一眼赵国华,见他轻轻的点了点头,于是装作不愿意的样子说道:“也罢,看在吴大人和范老板的面子上,我就答应暂时放过他们四个人,只是我被骗烧出的价值五十万两银子的瓷器找不到买主,这些损失归谁承担?”

    “伍大哥,这事虽不是我们干的,可是那个匪首非要说是我们干的,我们也辩白不了,这样吧,你的瓷器就卖给我,我们四个承担你的损失,你看这样办,行吗?”杨松说道。偷鸡不着蚀把米,杨松心里虽然难受,可是也不得不低头服软。

    “对对对。我们愿意承担伍兄的损失。”杜大拿也赞同的说道。

    苗天然和刘安也点头同意承担伍进财的损失。

    瓷器也卖给了杨松,损失也收回来了,伍进财心里很高兴,于是说道:“既然你们这样说,我就答应把你们交由吴大人处置吧。”

    “谢伍大哥。谢伍兄,谢伍员外。”见伍进财终于答应放过自己,杨松和杜大拿等人急忙磕头道谢。

    见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赵国华和县令吴良d很高兴。

    “店家,上菜。上酒。”赵国华大声说道。

    几天后,伍进财被抢劫的瓷器在一千精兵的护卫下拉回来了,在县令吴良成和齐主簿岑县丞以及一些浮梁乡绅和商贾的见证下,杨松等四人被迫收下伍进财的瓷器,交付了五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当天晚上,在赵国华的开导下,伍进财进了县衙,拜会了县令吴良成,于是一张一万两银子的银票进了吴良成的口袋。

    “伍员外好走,本官就不远送了。以后有事尽可来找本官,本官一定会让员外满意的。”吴良成热情的把伍进财送出了县衙大门。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摸着口袋里那张一万两银子的银票,吴良成满意的笑了。

    过了几天,按照赵国华的吩咐,伍进财秘密找了些牛羊骨头粉碎后,按照不同的比例掺在高岭土里,安排窑把头进行少量烧制。

    骨瓷果然是不容易烧出来的,连烧了好几此都不成功,于是赵国华便叫伍进财短暂时停止烧骨瓷,待梁家父子找了别的窑把头来再进行试制。

    “伍员外,不要灰心,这骨瓷不是容易烧出来的,可是一旦烧制出来,您的瓷厂可就冠绝大明了,到时候,您想不出名都难。”赵国华笑着安慰伍进财。

    伍进财笑着道:“小老儿听将军的,将军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虽然他的瓷场连烧了几次都没烧出那骨瓷来,可是伍进财没有任何的不快。因为赵国华不仅救了他的儿子,而且还整治了杨松等人,挽回了瓷场的损失,让伍家大赚了一笔,想起这些事来,伍进财心里就对赵国华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浮梁又耽搁了几天,赵国华留下二百士兵守卫伍家瓷场,其余的人马让马欢带回去,待马欢走后,赵国华就带了牛欢和十来个卫士向福建而去。

    崇祯十年十月,李自成、过天星等部的先头部队来到了距离宁羌县三十里的地方。

    宁羌是今陕西宁强县,属于汉中市管辖,是陕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它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宁强县青木川古镇是陕西省最西的一个古镇。西去227公里即是九寨沟,距县城136公里,全镇总面积208平方公里。

    青木川古镇自古为秦蜀之咽喉,商贾云集的边贸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邓艾攻蜀率部经青木川南下,攻破青木川才能进入四川。

    正因为如此,宁羌县衙门就安置在青木川镇,镇里驻有一万官军,高大城墙的两边是险峻的山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在远处的山峰上,躲在树丛里看着防守严密的城门,李自成眉头紧皱不发一言。

    “这些狗日的,看门倒是挺紧的。”混天星张大受低声骂道。

    “走。回去,我让田见秀去摸一摸情况再说。”说着,李自成就带着几个人回去了。

    青木镇因为地势极其重要,为了防止李自成跑到四川,孙传庭派了一个名叫郝明的参将来此镇守,这郝明做事认真,武艺高强,自从来到了宁强县镇守,他一直不敢松懈,每日都在城头坐镇,看守城士兵对过往的商客和行人进行盘查。

    田见秀、李过和袁宗第,三人假扮客商,驾了一辆马车,拉着绸缎和布匹向城门走去。

    “站住。干什么的?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一个三十来岁的粗壮黑面的百总军官拦住了路,打量着三人不善的问道,手里还紧握着腰刀的把子。

    因为他感到这三人有点可疑,尤其是其中的两人身上有杀伐之气,似是久经战阵之人。

    “这位官爷。小的是个绸布商,近日生意萧条,就带了些样品去四川寻找大买家,请行个方便。”田见秀点头哈腰的说着,趁机往百户手里塞了五两银子。

    田见秀性仁厚,有儒将之风,现在假扮一个绸布商,倒也没有多少破绽。

    看了看他,掂了掂手里的银子,百总军官握刀把的手放开了,指着李过和袁宗第说道:“这两人是干什么的?怎么看着像是流寇。”
………………………………

第二百一十八章 繁荣的福州

    “官爷就会开玩笑,他们是我店里雇的两个保镖,专门保护我们店里的安全,这次进川怕路途不安全,就带他们沿途护卫。 。”

    又看了李过和袁宗第两人一次,百总军官说道:“既然是护卫,怎么我看此两人身上有军伍之气和杀气?”

    听了这话,田见秀把百总军官拉到一边,翘着大拇指夸赞到:“官爷好眼力,这两人当年是袁崇焕手下的亲兵,杀过鞑子,袁崇焕被斩后,两人就离开了队伍,流落江湖以保镖为生,我见两人武艺不错,做事认真为人忠心,就留下了。”

    “哦!原来如此。”百总军官恍然大悟的说道。

    看了百总军官一眼,田见秀满面笑容的说道:“将军做事认真,小人十分敬重,请将军告知姓名,晚上我们来请将军喝酒。”

    听说有酒喝,百总军官喜笑颜开的说道:“在下安四方。戌时换岗。到忠字营一问便知。”

    “原来是安将军。小的不打扰您执行公务了。戌时再去找您喝酒。”田见秀笑着道。

    晚上,田见秀请了安四方喝酒,安四方又邀了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军官一起去喝酒。

    白吃谁不吃,吃了也白吃。大家把田见秀当了冤大头,到了酒楼,尽点好酒好菜,吃的那叫一个高兴。连续几天,田见秀都请这些人喝酒,在这些人醉意朦胧间,就把官军的换岗时间,守备人数摸了个透彻。

    几天后的下半夜,通过多种身份和职业掩护进入城里躲藏着的三百多闯营的精锐,悄悄出来,摸到城门口,一阵箭雨,把守城的兵丁射死,然后打开了城门,接着趁乱拼杀着摸上了城楼,砍断绳索放下了吊桥。

    城里守军拼死来夺城门,可是这些闯军是挑选出来的,凶猛彪悍,死战不退,城门口地势又狭窄,施展不开,城里官军虽多,也一时难以夺回城门。

    “冲啊!杀啊……”听着着城门口的厮杀声,早已埋伏在不远处的闯军骑兵,大声叫喊着,手执钢刀纵马飞奔而来。

    听着那地面剧烈的震颤,看着夜色中那飞驰而来的大队骑兵,守军再也没心再战。丢弃刀枪四散逃命,农民军大队人马趁乱冲进了宁羌县青木川。

    “兄弟们,攻占了青木川就等于打开了进入四川的通道,四川的官军战力孱弱,根本不足为惧,只要打下四川七盘关和朝天关,占领广元县,就进入了四川,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四川展了。四川是个好地方,大家想不想去啊?”李自成喝着酒大笑着问道。

    过天星惠登相大口喝下半碗酒,放下酒碗,抹着流淌在胡子上的酒,豪气的说道:“傻子才不想去呢,李哥你说吧,什么时候攻打七盘关和朝天关,到时候,我要亲自带手下儿郎攻城。”

    顾君恩说道:“四川易守难攻,民殷国富,沃野千里,东连荆楚,北接汉沔,瞿塘险要,剑雄奇,是真正的形胜之区,兴王之地。诸葛亮凭借蜀地和曹魏对抗了二三十年,只要我们占领了四川,就等于有了自己的地盘了,经过几年的展,我义军必然实力大涨,到一定的时候,挥军进入中原,大明天下可就是我们的了。”

    “李哥,到时候你坐了龙位,可不要忘了我等啊……”张大受说着,就大笑起来。

    李自成哈哈一笑,说道:“李某如有那一天,必当封诸位兄弟王侯之位。世袭罔替。”

    “谢李哥……”大家说完,互相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天,农民军挥军扑向七盘关,经过一番血战,攻下了七盘关,休息了一天,随即又扑向朝天关,朝天关守军虽奋力抵抗,可终因寡不敌众,关城被农民军夺占了。占领了广元县,休整了几天,李自成开始挥军在四川攻城略地……

    经过十天的行程,赵国华一行人终于到了福建福州。

    福州简称“榕”,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福建省省会,江南名城,位于闽江下游,内有“三山,两塔,一条江”。

    传统上是福州十邑(包括闽侯县、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闽清县、古田县、永泰县、平潭县、屏南县、罗源县)的统称。

    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

    自从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曾一度凋零衰落。晋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筑子城,凿西湖、东湖灌溉农田;东晋衣冠士族与百姓南渡,许多姓氏举族入闽,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福州经济、文化的复苏与展。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今鼓屏路),福州之名始用至今。唐末,王审知主闽,建闽国,在子城外筑罗城和南北夹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将南面九仙山(即于山)、乌石山围入城中,开凿了绕护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独特城市格局,福州从而有“三山”别称。

    宋治平二年(1o65年),张伯玉知福州,编户植榕,绿荫满城,“榕城”之名由此而来。

    宋代福州人口众多,经济极其繁荣,为宋朝六大城市之一,宋代福州还是宋朝造船业的中心,其商品经济达、海外贸易展迅。

    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府。明初的福州造船业达、航海技术先进。1396年,福州三十六姓开始迁居琉球,而郑和舰队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采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而大批干练的福州籍水手则活跃在郑和舰队中。此后福州海外贸易逐渐复苏,1474年成为福建市舶司的所在地。

    才走进福州城,一个中年男人就迎了上来,热情的说道:“几位客官,是来福州采办货品的吧,是要大明的货还是要东洋、西洋、南洋的货?”

    “你是干什么的?”牛欢打量着此人问道。

    “哦,我是经纪行的,专门为外地到福州采买货物的人和货物销售商做中间联络的。”此人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