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把他们都给抓起来,每人重打四十大板。”
“是。”王德刚转身要走就听到李世民喊了声:“慢着。”
又折了回来,李世民沉吟道:“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打架,肯定有什么原因?你先让王登峰去打听下内情,再做处理。”
王德走了以后,李世民往后一倒:“唉,这些小王八蛋,一天到晚就给我找事,怎么就没有个消停呢?”
长孙皇后还是关心她是侄子:“来人,派御医去看看冲儿怎么样了?”等传令的女官出门了以后,她也手敷额头:“你说李东升也是个书生,怎么下手就这么狠呢?到底他们有什么仇什么怨要下这样的毒手,哀家一定要重重的责罚于他。”
“肯定不是李探花的错。”一个小小的声音冒了出来。。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好奇的看着李治:“雉奴,你还知道李东升?”
“是啊,姐姐经常给我读他的诗,特别喜欢那首咏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她说李探花能做出这样的诗句,诗以言志,那他一定是心底无私的人。所以今天的事情肯定不是他的错。”
………………………………
第359章 朕要亲审此案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面面相觑,长孙皇后轻声道:“这个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你说的?”一个三四岁的小屁孩说出这么一番话,做家长的心里不踏实。
“是我自己想的啊,我还会背他的诗呢。”看父母没有反对,李治大声背诵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背的对吧?”
看着自己儿子一幅我背完了,快表扬我啊的表情。李世民哈哈大笑:“不错,雉奴真聪明,父皇很开心。”
真没有想到自己儿子小小年纪这么聪明,长孙皇后也笑道:“我们雉奴真厉害。”夸完了之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是哪个姐姐教你的李东升的诗啊?”
“是丽质姐姐,她可厉害了,李东升每一首诗她都会。”小家伙还不知道事情的轻重,刚被父母表扬过,现在是一脸的骄傲:“还跟我说李东升是这个时间最有才华最厉害的一个人。”
李成夫妇两个听到李东升殴打长孙冲被关到县衙的时候,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了。连忙赶到尚书府去见李靖。听着李德謇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李林氏哭成了泪人:“这个孩子,人家只是说说他却当了真,我们的安危有什么关系,他是官身现在犯了这么大的事情可怎么才好?”
李靖寻思了一会,捻须道:“弟妹,你不要紧张,东升不会有事的。”
“不会吧,他打的可是长孙无忌的儿子。”李林氏还是不放心,那可是宰相的儿子啊,还是皇上的侄子,听说还要成为驸马,这样的人被李东升打的昏迷,李东升还有个好?
“那又怎么样,李东升还是我李靖的侄子呢。”李靖脸色一整:“我不过是想低调,要是有人以为我好欺负那他们就看错人了。”
张出尘也安慰道:“这个事情说到底也就是一群小孩子言语冲突,然后动手,而且错不在我们,没有什么事情的,你放心吧。”
哭哭啼啼的李林氏回到家,李成在旁边嘘声叹气,珠儿每天都要跟哥哥玩,发现哥哥还没有回来就问了一句:“哥哥呢?我想哥哥了。”惹的李林氏哇哇大哭,把个小孩子也吓哭了,一大一小哭声震天,小菊他们也是暗自抹泪。
李东升却没有一点后悔,他穿越过来,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家人,这个是他最后的底线,为了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就算是嘴上威胁也不行。他不能想象要是自己的父母、妹妹、钱多多受到了伤害,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老爷,你可要给冲儿做主啊,我们长孙家也是皇亲国戚,老爷你也是个宰相,冲儿被人打成这样,你要是不发威的话,以后还怎么在同僚面前抬头?”
长孙无忌也脸色铁青的看着还在昏睡的儿子,这个儿子是他最大期望,现在却躺在他的面前一动不动,坐了片刻,他站了起来:“我进宫一趟。”
同样的画面也出现房玄龄、张亮、高士廉家里,每个都是家里的宝贝,现在都被打的不成人形,凶手不给个说法,还有天理,还有王法吗?
宫门前面灯光明亮,宫门的广场前面,跪着一排的大臣,有宰相,有御史大夫、有吏部尚书。。。
李世民接到消息,急匆匆的赶到宫墙上,看着下面那一排国之栋梁,现在却安静跪在那里,无声的表达着抗议,李世民脸色很难看,朕还是刚得到消息,你们就急不可待的来宫门这里逼宫吗?我又没说不处理凶手,看了一会,他让王德去宣旨:“今日夜已深,不适宜断案,等明日朕在太极宫亲审此案。”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太极宫的时候,今天上朝的文武百官得知今天的朝会取消,陛下要亲自审案,这个事情稀奇啊,大唐立国以来还没有过不上朝却审案的情况。不过知道内情的明白皇帝的难处啊,一边是自己的亲戚一边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两边都不好弄的太僵,只好拿到台面上来,估计是希望有人会从中说合。
李东升晚上睡的很不好,他也是富贵人,吃不了苦,没有蚊香跟花露水,拍蚊子拍了一夜。被武侯带走的时候精神萎靡不振,还被人家笑话:“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告诉你,晚了!”
李东升看都没有看他,朝旁边的程处默道:“记住这个傻逼的样子,等我们出来把他打的他妈妈也不认识他。”
苏定方笑道:“没有问题,我主打。”
那个多话的家伙脸都白了:“你们敢威胁我?我要告诉上官一定要你好看。”旁边的同僚一把捂住他的嘴把他拖走,另一个人打招呼:“各位公子,不好意思,这个家伙脑子有点问题,我们都不爱搭理他。”
“脑子不好就不要出来现眼,要知道有人是他得罪不起的。”程处默道:“老子心情很不好,再有不长眼的过来我照打不误。反正已经犯错了,再加上点也没有什么。”
一声声的传了进去,等李东升他们到大殿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三个人被押了进去,李东升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场合,好奇的看看,就像电视里放的一样,皇帝坐在最上面,文武大臣站在两边,从服饰上可以分出来,关键是自己伯父也在里面,还有巡查御史跟护卫在检查纪律。
三个人上前行礼道:“微臣李东升、苏烈、程处默拜见陛下!”
等了半天也没有听到说平身,三个人知道李世民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都伏在地上没有动。然后就听到一个尖细的声音道:“你们三人可知罪吗?”
三个人异口同声:“微臣知罪,愿接受陛下处罚,绝无怨言。”。
大殿上的所有人被他们的话差点给呛死,皇上搞了这么大的场面,准备来一场普法教育,还没有开始你们就认罪了,说好的唇枪舌剑呢?说好的比后台、比关系呢?昨天打架的勇气哪里去了,这么怂,我们怎么看热闹。。
李世民在台上也被噎的要死,本来还以为他们要百般狡辩,把自己的责任全给推开,自己假假的听了责罚一下就算了,毕竟都是同殿为臣,自己不好太过偏袒。现在好了,直接认罪,所有过程都省掉,但是怎么处罚却成了难题!
………………………………
第360章 我请辞去官职
处理轻了,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他们不高兴,处理重了,李靖、程咬金也不高兴。一向精明的李世民也犯了愁,怎么办?
为领导排忧解难是员工不可或缺的责任,这个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陛下,我看他们几人态度还是可以的,既然在这么多人面前公审,那总是要让原告、被告先讲下案情,陛下才好定夺啊。”
对嘛,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下属,李世民很满意的朝岑文本看了一眼。捻须点头:“不错,原告有谁在吗?”
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级别太高,都不好意思先站出来,张亮扫了一眼没有办法:“微臣张亮,代子张顗以及长孙冲、高履行、房俊等控告在闹市被中郎将苏烈、果毅校尉程处默、李东升无故殴打,目击者甚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四人全部重伤,不能亲自到场,请陛下严惩凶手,以清我大唐律法之严。”说完后,痛哭流涕:“我儿先被程处默用胡登砸中面部,又被苏定方悬于窗外,现在人已经昏迷不醒,叫我这个做父亲的肝肠寸断。。。。”
李世民安慰道:“张卿家放心,一定会给你一个说法。”
转头又严厉的道:“张大夫说的可是属实?”
程处默道:“殴打他们是对的,但是无故殴打是不对的。我们又不是神经病,怎么会好好的打他们?具体原因我不好说出口,请你们回家问问你们的儿子,是不是真的问心无愧?”
吃瓜群众的脸又转向了长孙无忌他们。高士廉跟房玄龄不好意思出来,他们已经问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的确是自己的儿子不地道,但是不行啊,家里老妻逼的太紧,特别是房玄龄,不去讨个公道就不要回来了。
张亮道:“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你们打人就是不对的,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苏定方啧啧道:“果然是官大就是理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儿子私下操作官员任命,还准备毒害李东升,这么大的事情,你一句不管起因是什么就想翻过去?”他也豁出去了,打了这么多达官显贵的儿子,估计官职应该是全没有了,但是罪不致死,索性把水搅浑,大家一起完蛋。
“私下操作官员任命?”李世民一个激灵,这个可是关乎李唐生死存亡的东西,要是所有的官员任命都被这么世家掌控,那他这个皇帝不就被架空了?脸色冷了下来:“有没有这个情况?私下操作谁的任命?你是怎么知道的?”
“回陛下,我回京述职,去兵部报到之后,带着下面兄弟到酒楼吃饭,吃饭的时候就听到隔壁有人在讲什么几家联手把李东升给调到蛮荒之地端州去,然后又说哪里瘴气多,只要是病死就没有人怀疑,然后怎么侵吞他的家产,怎么欺负他的家人,我跟李东升是兄弟之情,听了怒不可遏,就冲动的过去打了起来。”程处默也豁出去了,他是程咬金的大儿子,法定的卢国公继承人,去军队是因为程咬金锻炼他,干不干这个军官也无所谓,大不了回家去继承爵位,混吃等死嘛。
“端州?”李世民也没有反应过来,在什么地方。旁边的王德提醒了下:在岭南道!”
李世民抬头看了高士廉一眼,他是吏部尚书:“可有这个情况?”
“皇上派人去吏部找一下不就知道了,李东升本人还不知道自己要被分去端州,他们几个人就知道了,这里有没有猫腻以皇上的圣明一定能看的出来。”既然要闹就闹大,反正也掉不了脑袋。
吃瓜群众的脸又转向了长孙无忌他们几个人的脸,都是老江湖了,脸上不动声色。长孙无忌突然出列道:“陛下,我儿长孙冲是后来到的聚会,即没有参加他们说的私下操作,也没有参与到他们的谈话当中,更没有参加斗殴,最后还主动到县衙去等候处理,却被李东升在拘押室狂殴昏迷,这口气我一定要出的。”
李世民看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出声的李东升,他就这么冷冷的看着长孙无忌、高士廉他们,问道:“李东升,长孙大人的话你听到了吗?你有什么话说?”
“回陛下,我没有话说,我一进殿就认罪了啊。做错了事情就要认,陛下任何处罚我绝无怨言。”
厉害,有种、是条汉子!吃瓜群众都笑了,这个时候还死鸭子嘴硬,不知道皇上在发火吗,真想试试雷霆之怒吗?又看看他的后台李靖,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
这个时候魏征出来了:“陛下,事情有因才有果,还是先派人去吏部看看李东升的任命是不是在端州,这样事情的起因就了解清楚了嘛?后面的事情我们继续确认。”
高士廉跟张亮对魏征怒目而视,好不容易把话题叉开,你又兜回来,你还是不是文官体系里的人。
李世民道:“王德,你安排人去吏部找下李东升的任命跟考评。”
等小太监出去以后,大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原告没有来,被告都认罪,也没有什么话题好说,现场显的很诡异。程处默也是个老油条,朝着李东升挤挤眼,李东升没有理他,还是冷冷的盯着高士廉跟张亮看。
旁边的人开始窃窃私语,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大。整个大殿里都是嗡嗡的声音,巡查御史大声喝道:“肃静!”
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问了一句:“你当时打长孙冲,你是怎么想的?”
李东升直接回到:“没有怎么想,就是听到有人要害我家人,我就控制不住自己想找个泄愤的,正好长孙冲就在隔壁,那就是他了。”。
“你身为朝廷命官,就这么随意殴打他人,还有做官的体统吗?你是探花,你就这么给你的同僚做榜样的?”李世民越说越气:“是不是你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就可以无视大唐律,就能肆意妄为?”
“陛下说的对,微臣为官两载,远离父母,常常自觉不能尽孝,今日正好当面,特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父母,请陛下恩准!”
………………………………
第361章 我是要锻炼培养他
这句话一说,大殿里的人一半红脸,一半白脸。红脸是憋了笑的,TMD你才十九岁,父母才四十多,你就要尽孝膝下,我们这些做了几十年官的怎么办?
白脸是气的,你小子不要脸啊,故意用孝来刺激我们是吧?你做两年官就要回乡,那我们不回乡就是不孝,你这不是坑人嘛。
魏征倒是高看了李东升一眼,自从魏葭的事情发生后,他一直看不惯李东升,认为他有才无德,不是好人家。现在看李东升有错就认,还是个有担当的人。
谁也不知道李东升心中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话的估计会被吓死。他正在想着怎么把高士廉跟张亮搞死。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是李世民处理不公,他一定要自己动手处理几个人,不然的话就没有人怕。
你们不靠自己的老子在外面耀武扬威吗,把你们老子给搞死,看你们还拽不拽,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在我面前牛逼,让你们尝尝自己的妻子妹子也被人家淫辱的滋味。
李世民勃然大怒:“你什么意思?我问一下你就要辞官?很好很好,来人啊,给我把他关入大理寺。”
从旁边冲上来两个侍卫,把李东升拖了就走。
众人把视线投向李靖,李靖却依然闭着眼睛,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大家心中点赞:这个才是做官的最高境界,难得糊涂啊。
李东升被人一把抄起来的时候,已经下定了决心,等从大理寺出来以后,一定要先经营好自己的退路,这种性命及身家都被人随时掌控的滋味以后再也不想受了。狡兔三窟,古人的话还是有道理啊。
他是穿越过来的人,信奉的是人人平等,对于封建社会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是嗤之以鼻,想要我死,不好意思,死之前也要咬你一块肉。
大殿又一次陷入了沉默。李世民气呼呼道:“怎么去吏部的人还没有回来?难道现在朕说的话已经没有用了吗?朕还没有老呢。。。”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敢接话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李世民道:“你们看他们该怎么处罚呢?”
还是沉默。没有人想做出头鸟,一下子得罪两个国公,还有一个未来的名将之星。张亮看气氛不对,做了个眼色。
一个御史走了出来:“陛下,程处默、苏烈目无法纪,当街殴打他人,虽然事出有因,但是造成的影响跟后果都很严重,应当严惩以儆效尤。至于李东升更是无故殴打同僚,而且事后不思悔改,心中对皇上有怨望,罪加三等,请陛下下旨革去他的官职,流放三千里。”
好狠啊!众人吸了一口冷气,果然是世家,一下子就要把人给打到泥潭,永世不得翻身。
魏征还是比较正直的:“陛下,第一事情的起因还没有确定,现在做处理还尚早,第二,李东升就说了辞官,怎么就上升到心有怨望上面去,明显是乱戴帽子,难道原告就一点错也没有吗?这就是几个纨绔子弟酒后失德引出来的斗殴,自己打不过人家,还把老子都给叫出来站台,也不怕丢脸!”
那个御史正要反驳。门口小宦官急匆匆的奔了进来:“陛下,李东升的吏部任命书在此。”
李世民接过来看了看,轻声道:“高尚书,你能给我解释下这个文书怎么回事吗?考评上上,却从上县调到下县继续做县令,我大唐就是这么委任官职的?”
个个都在想高士廉要倒霉了,被自己下属跟儿子给坑的不轻啊。谁知道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父,人家不慌不忙的道:“这个任命是老夫同意的,就是因为李东升表现的太好了,所以才要把他给送到贫穷艰苦的地方的去锻炼,去造福当地的百姓,也是对他的磨练。陛下,请你注意李东升的年龄,今年才十九岁,现在就升的太快,以后怎么办?”顿了一下道:“而且也是对他心性的磨练,今天大家也看到了,就是一点小小的挫折他就心有怨望,还是年轻啊。”
长孙无忌也插了一句道:“主要是人家家底丰厚,回家继续可以做富家翁。听说他在掖县也是大发其财啊,铜钱在家里都堆不下,都去买地。。。。啧啧,厉害啊。”
姜还是老的辣啊。而且够无耻。大家又一次被大佬的无耻刷新底线。明明是贬到蛮荒之地去,却给你一个锻炼培养的理由,你要是不愿意去就是心性不够,不能提拔。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竟然是片刻之间想出来的,众位吃瓜群众只想问一句:你品德这么高尚怎么不把自己的儿子送去锻炼呢?
长孙无忌追加的一句话更是恶毒,就是说李东升在掖县利用职权大发其财,现在害怕了,想全身而退。再看看李靖还是闭着眼睛,大家心中有气,你好歹也是个国公,自己的侄子被人家欺负这个样子,你总要说句话吧。就这么闭着眼睛装什么气定神闲啊。
李世民本来是想责问高士廉的,没有想到他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倒是不知道怎么接话了,人家是吏部尚书啊,说的也不错,褚遂良看不下去了:“高尚书,你这个就不对了,年龄不是问题,我大唐要的是人才,要是干的好反而要派到边远地区做官,那大家都是混日子好了。”
“褚大人此言差矣,我大唐疆土之内都是陛下的百姓,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怎么能因为距离远就产生等级上的区别呢,李东升文采出众,又有亲民官的经验,对经济之术又有研究,我这是为了当地的百姓好啊,你们却说我公报私仇,变相的贬官,微臣心中不服。”。
“那为什么还是县令,级别还是七品?”
“这个问题刚才就说过了,他的年龄是个硬伤,一个十几岁的六品官到哪里去都会被人视作异类。你让下面的那些官怎么想?跟随陛下打下江山才八品、九品官,他才十几岁就已经是七品了,你让他怎么开展工作?”高士廉的话术充分的给大殿里的人上了一堂课,什么叫睁着眼睛说瞎话。
………………………………
第362章 他的情绪怎么样
这个话说的义正言辞,绝对的在理。褚遂良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悻悻的退了下去,高士廉得意一笑:跟我斗,你还差的远呢。
局面又被扳了回来,事情的起因也没有问题。是年轻人不能体验老人家对他们的关爱产生了误解,然后动手打人,这样就解释的过去了。
李世民也被逼的没有办法,看着沉默的大多数人跟不动声色的李靖,叹了口气,先把事情给糊弄过去算了,就委屈下苏烈跟程处默,谁叫人家被你们打伤了呢。
正要宣布处罚条例的时候,就听到外面小宦官喊道:“卢国公求见。”
长孙无忌跟高士廉对视了一眼,心道不妙这个时候程老匹夫怎么回来了,这个家伙最是胡搅蛮缠,还护短。
“宣!”李世民也纳闷,自己没有召他回长安啊,驻外将帅要是无故回京那是大罪。
程咬金急匆匆的进了大殿,一把跪倒在李世民前面:“陛下,幽州大喜啊,李总管派我回来报喜!”说着从怀里掏了一个奏章出来,递了上去。这个东西掏出来,那程咬金回来就是公事,不是私自回来,刚想责问的张亮闭上了嘴巴。
“你们发现了一个石炭矿就回来报喜?”李世民看完公文怒道:“你们是在消遣我吗?”
“不敢。”程咬金嘴上说着不敢,脸色全没有不敢的样子:“陛下,这个石炭矿储量丰富,到时候直接发掘多少百姓致富,我大唐又有税赋,多大的喜事啊。”
边说边站了起来:“陛下,让百姓富裕起来不是你的理想吗。。。我们以为送这个奏章回来你会很高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