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李治那廋弱的背影,武氏用手把垂下来的头发拢到耳后,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太子又怎么样,不还是一个男人。
“不知道少爷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生产的时候他能不能回来?”小菊用手摩挲着肚子道。
小杏怀孕的反应比较大,吃也吃不下去,下巴都尖了。三个人在花园里嗮太阳,她坐在右边眯着眼睛道:“也不知道少爷他在高句丽吃的好不好,他这个人要求高,没有澡洗,没有好的吃肯定难受。”
钱多多笑道:“他这个人啊别看他在家里讲究,其实出去哪里有那么多事情,陛下不也一样没有澡洗。那是去打仗。你们不要为他担心,东升哥哥他是最小心的人,这次呆在陛下面前不知道多乖巧呢。”
一家人正在其乐融融的聊天的时候,忽然前院传来了一阵喧哗,而且声音非常响,钱多多皱眉道:“出了什么事情?这么大声音?齐叔怎么管事的?”
一个丫鬟脸色煞白的过来道:“夫人,不好了。我们侯府被大军包围了,现在所有人不准出入。”
“什么?怎么会这样?”钱多多她们大吃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有官军围门呢?”
李林氏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看到有嘴快的丫鬟已经把事情说了出来不由得大怒:“那个这么多嘴,惊动了胎儿怎么办?给我脱下去打。。。。”她也是气急了,平时和蔼可亲的一个老太太,就是怕消息传到内院,吓到三个孕妇才匆忙赶过来,竟然还是来晚了。
看到自己的婆婆,三个人立刻问道:“娘,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怎么会有官军把我们家给围了?”
李林氏也是脸色惨白:“不知道什么事情,问了那些官兵也不肯说。但是只是围住,没有进来拿人,应该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不要担心,只管养好自己的身体,不能等小宝回来看到的是我们家有什么事情。”
李成虽然这么多年在家养尊处优,什么事情都不问,他其实是怕自己朋友在外面打李东升的招牌做什么错事把儿子给拖累了,看这么大的动静他让齐叔准备了一百贯,把后门的两个军士给贿赂了,终于问清了官兵堵门的原因,两个人脸色煞白,只觉得天旋地转,涉嫌谋反,这个罪名是全家问斩,诛九族啊。李东升有这么大的胆子?
讨论了一会,他们决定把这个消息隐瞒下来,要不然的话侯府的人估计就全跑了,到时候难道还要自己去做饭洗衣服?而且家里有三个孕妇,李家这一门几代单传,好不容易才有的后代,万一被吓到流产,李成都不知道怎么去见祖宗。
太极宫内,李治看着李世民传回来的文书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房相,父皇说蓝田候涉嫌谋反,这个似乎不太可能吧。。。。”
房玄龄把那个文书拿起来看了几遍,沉吟道:“蓝田候谋反一事,陛下说的也不清楚,只是提了一下,但是蓝田候具体怎么处理上面也没有写,按道理如果真有谋反的事实,在军中早就军法处理了,但是这个文书处处语焉不详,这个事情定然有古怪,等我找长孙大人、卢国公他们打听一下。。。”
房玄龄看着李治道:“殿下,你应该关注是陛下在营啸之中有没有受伤,然后应该是组织人马支援,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蓝田候那边。军国大事和陛下的身体健康才是你要关心的。”房玄龄是在婉转的提醒他,陛下现在受到伤害你应该表现出做儿子的孝顺,只有让你老爸认可你,你这个太子之位才做的稳,以后才有可能接班。
房玄龄说什么,李治都是虚心接受,在奏章上写了几笔以后,李治的心思却又不由自主的飘了出去,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娴静的面容,小时候甜蜜的回忆又在心中翻起,想到这样的美人竟然可能会被问斩,他不由的心中一痛。
唐军的损失经过两天的清点终于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看着伤亡三万五千,失踪四千,手榴弹全报销,火药还剩五百斤,各种兵器帐篷损毁无数,连战马都跑了一万多。。。他的手在抖,他的心在疼,说话都哆嗦了:“竟然伤亡这么多人。。。。我。。。”
张俭跪地痛哭道:“陛下,都是微臣的错,没有预估到高句丽军竟然会偷袭,本来以为我军连下两城,安市城里会惊慌失措,只能固守,谁知道,,,,”
“不怪你,不怪你。”李世民道:“是我们都大意了。蓝田候那么劝我们要小心,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我们嘴上应道,其实都没有放在心里,我们打的太顺利,都飘了!”
听到李世民又提起李东升,长孙无忌在旁边咳嗽了一声提醒他,那个人已经被抓了,你就不要再挂在嘴边了。
李世民老脸一红,努力抚平激动的心情道:“现在茂功在西岭把高延寿的队伍给顶住了,安市城你们准备怎么打?”
张俭道:“陛下,我们火药还剩下八百斤,还是跟打辽东城一样直接用火药炸开城门或者炸塌一部分城墙,然后我们就冲过去。不过现在没有了手榴弹,冲锋估计很吃力。”
“只要把城墙炸掉就可以了,以前我们没有手榴弹就不打仗了?”李世民一挥手:“再休息两天就开始攻城,茂功哪里也顶不了多久,还不知道高句丽哪里有多少援兵要来,所以这次攻城一定要快。”
等长孙无忌跟张俭他们领命出去以后,李世民静静的坐了一会道:“李东升这几天的情绪怎么样?”
………………………………
第三百二十二章 泉盖苏文
“据看守的人反馈,李东升每天就是睡觉,也不跟外面人说话,情绪很安定。”王登峰小心的道:“那个薛仁贵跟他一样,两个人都很沉默。”
“没有发出抱怨之词?或者后悔的神情?”李世民不大相信,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竟然没有一点情绪,这个不太对啊,年纪不大城府这么深?
李世民还真有点看不懂他了,把李东升抓了一方面是真的被长孙无忌说的事情吓到,李东升手一挥一万人就这么跟着他走了,虽然是去抵抗援军,但是万一是奔自己而来呢?或者说别人也有这个本事呢?军中比李东升资格老、职位高的人多了去了。还有哪些虎视眈眈的世家大族,谁能保证他们没有这个心思?
另一方面也是想给他一个教训,虽然你做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事情必须要走流程,这个是这么大的帝国顺畅流通的关键,那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讲规矩,要是每个人都这么做事情,那朝堂上就天天吵架吧。
要是李东升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肯定要给他一个大嘴巴,真是人嘴两张皮,正说反说都可以,开始的时候你可是夸奖人家遇事果决,当机立断的。
“继续给我看着他们,注意他们跟谁接触,说了什么。”人抓了,但是怎么处理还真是个大麻烦,人家是为了救皇帝的命,救大唐三十万将士的命才做的错事,而且当天晚上就派人来汇报,最关键的他是李靖的侄子,朝中文武都知道李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什么本事,家族的希望都放在李东升身上,要是真把他杀了,还真对不起李靖。再说李东升本身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李世民还希望留给李治做宰辅呢。
此刻在高句丽的首都平壤里。平壤王宫内正在举行朝会,高句丽王高藏坐在大殿正中,板着脸一本正经的看着下面的臣子们在争吵不休,但是心思早就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平壤历史悠久,是朝鲜民族的发祥地,在朝鲜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相传公元前2333年,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称王俭)建立朝鲜国,其都城阿斯达就位于现在的平壤,因此平壤又有“王俭城”之称。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朝鲜人民过去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平壤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中国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并取代箕子朝鲜,称为“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攻占王俭城(即平壤),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汉四郡的中心。乐浪郡治为朝鲜县,位于现在大同江南面,其遗址在1930年代陆续出土,现在平壤市的乐浪区即由乐浪郡遗址而得名。可以看出这个地方以前一直都是属于中原王朝的。
虽然是都城,但是平壤城却显得很破旧,主要是高句丽人不善于经营,而且天气苦寒也没有什么产出,,城市里破破烂烂的房子,就连王宫也是那么的狭小,街道上也没有什么壮年男子,出来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的平民百姓,脸上都带着菜色,因为壮年男子都出征去了,高句丽在朝鲜半岛以一敌二,力抗新罗、百济,现在又要抵御大唐的进攻,十三岁以上的男人都已经编入了军队,再加上去年被唐军自愿军骚扰了一年,地里也没有收获,现在已经有了饥荒的前兆。
高藏三十多岁,五官端正,但是眼角周围却是发青,脸色白的有点不正常,一看就是经常沉迷酒色的样子,这也不怪他,主要他只是一个摆设,是泉盖苏文推上来的傀儡。
在他下方左手的地方,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脸色黝黑,身材魁梧,说话声音洪亮,按照说书人的说法这个人鹰视狼顾,头有反骨。他就是弑杀上任高句丽荣留王,后来一力扶持高藏即位的高句丽权臣泉盖苏文。
现在的他大权在握,整个高句丽就是他说了算,在他向唐朝要求敕封被驳回之后,泉盖苏文便知道大唐皇帝李世民有平高句丽的意思,所以泉盖苏文在高句丽国内厉兵秣马,整军备战。现在高句丽君臣正在商议唐军围住安市城之事。
现在泉盖苏文的脸色全是遗憾,他已经知道了前几天唐军发生的营啸一事,对于杨万春没有乘胜追击直接把唐军消灭在安市城下十分的失望,现在场面又变成了僵持,大唐跟高句丽两个国家就像是两个摔跤手互相试探过了现在正顶着头用力,就看谁力气不济抗不住就输了。
当唐军攻破了辽东城、建安城后,泉盖苏文、螅馗呔淅龃蟪济腔故蔷滩话驳模且淮瓮迪⒁淮斡ト盟且部吹搅耸だ南M骸按竽胫В衷谖颐侵饕橇覆莶患茫ツ晏凭牛焊锸斩急淮舐遥窃僬庋氯ィ娴囊鏊廊肆恕!
泉盖苏文他既然敢弑君,他就是一个为了权力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的人,听了下面这么说大声道:“吩咐下去,把所有人家里的存粮都拿出来集中处置,特别是富裕人家,先分配给军粮,然后定量发放,只要不饿死人就好。”顿了一下道:“实在不行的话,那些年龄大的人就不要分了。”
这么残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是法律,高句丽朝堂上根本没有人敢跟他犟嘴,沉默了一会,大家又开始讨论别的事情,无非就全国征集青壮男子从军,然后训练,还有一些内政,处理了完了就散朝。看那些走出大殿的背影,泉盖苏文捻着自己的长须,眯着眼睛想事情。
这时候一名武将满脸喜色的进入大殿,不顾周围人惊诧的目光,直接靠到泉盖苏文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泉盖苏文连身顿时露出惊喜的表情,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上了,直接起身大步向外走去:“回府!”
………………………………
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领肯定满意
平壤城的布局跟长安城差不多,一出王宫就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就跟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差不多,但是无论是路的宽度还是长度那根本没有可比行,在大道两边都是高句丽王公重臣的府邸。大莫离支泉盖苏文位高权重,所以他的府邸离王宫最近,就贴着王宫建的。
他的府邸非常的华丽奢侈,虽然带着小家子气,但是在高句丽也是顶级的享受。在客厅华丽的椅子上正坐着一个客人,他上半身就裹着一块黑乎乎的皮袄,胳膊露在外面,十分健壮,头皮前面剃的精光,后面却留了一根细细的辫子,脸上全是横肉,正拉着侍女的手不停的摩挲,把那个侍女吓的泪水涟涟,却不敢反抗。
他看到泉盖苏文进门也没有放开手,泉盖苏文也没有发怒,反而一脸欣喜地上前道:“终于见到靺鞨尊使,您一路远来,辛苦了。”
原来这位客人就是靺鞨派出来的使者。对于高句丽跟泉盖苏文来说,靺鞨使者的到来,就是他们救命的稻草。
高句丽地狭人少,又是连年征战,前两年又内乱,此次唐军东征,国内那是捉襟见肘,在唐军去年骚扰高句丽开始,泉盖苏文就已经向靺鞨派了使者想要联合一起抵抗唐军。但是靺鞨的态度一直十分的暧昧,主要是靺鞨也是草原民族他们都是按部落定居,每个部落之间都不买账,有的部落早就投靠了大唐,骚扰高句丽的行动里他们的人也不少。还有一种就是像今天来的骨打部这样,想要骑墙左右逢源看谁的条件好就帮谁的投机派。
那个骨打部的使者大刺刺的道:“不用这么客气,现在知道你们到了最紧急的时候了,不如先谈正事吧。”嘴里说着话,抓住侍女的手却没有分开,泉盖苏文一笑:“谈事的事情可不能有外人在场,她今天晚上就在你的房间等你!”
骨打部的使者这才松开侍女的手笑道:“那措姆多就多谢大莫离支了。”
泉盖苏文也落了座,两个人寒暄了几句后很快就进入正题。
泉盖苏文急不可耐的道:“贵部的首领可愿与我高句丽共同对付唐国兵马?”
措姆多手里把玩着茶杯道:“我们靺鞨部大部分的部落都是投靠了大唐,而且他们进攻你们的时候也向我们做了通报,要是我们骨打部跟你们联合做出对大唐不忠的事情,这个后果。。。”
泉盖苏文听到措姆多话里有拒绝的意思,但是他不动声色,措姆多人到了平壤就是态度,不然谁冒着杀头的风险来这里,主要就是看看高句丽给的条件怎么样而已。
如果首领真的拒绝借兵,人家郑重其事派个使者跑到平壤来做什么?所以,拒绝是假,谈条件才是真。
泉盖苏文笑道:“不要看唐军现在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样子,我高句丽全民皆兵,有地利人和根本不怕他们,前一段时间在辽东城下杀敌两万,十天前在安市城下又偷营成功杀敌五万,这场仗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前隋三次东征还不是被我们杀的屁滚尿流,自己还丢了江山。现在唐军也是一样,被我们拖在安市城下,进退两难。”
措姆多笑道:“这些都是你们高句丽的事情,跟我们靺鞨有关系吗?”
泉盖苏文看着措姆多的眼睛道:“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那就是只要我们联手打退唐军的进攻,那你在靺鞨的敌人我们可以帮你清理。”
“你们就这么有信心?大唐我们是得罪不起的,我们骨打部只是靺鞨里的一个部落,要是唐军报复起来,我们的族人就会把我们全部撕成碎片。”
泉盖苏文却不接他的话:“你们也知道这些年大唐南征北战,几乎是战无不胜,我们这些邻国那个不是活的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引大军来讨伐。但是只有我高句丽,给了他们两次大败仗。不错我们高句丽是国小民穷,但是我们为了生存敢于拼命,这是国战,我相信只要顶住安市城几个月,天气冷下来,那唐军就不得不撤军。到时候我们再尾随追杀,说不定能让李世民丧命辽东,中原王朝再次改朝换代。”
听泉盖苏文把形势说的天花乱坠,前景说的无线光明,但是措姆多根本为所动。逼逼叨叨了半天,光跟我谈前景一点好处也不提真当我们骨打部是傻子。
“大莫离支,你是聪明人。我们说话也直接点,我骨打部青壮男子有三万多,他们都是天生的战士,不可能就因为你给我说的前景来给你们卖命,反叛大唐,我这么说你明白吧。”
泉盖苏文松了口气,本来挺直的腰背要放松了下来。果然是草原上的野人赤裸裸的直接谈利益,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胃口不太大,自己都承诺下来,反正输了战争这一切也都会被大唐收走。自己那个时候想必也死了。不过,能压还再压一点。
“只要贵部出兵助我,这次我们能胜利的话,我们愿意出兵帮骨打部把草原上的敌人全部清除。”泉盖苏文开始说价格了。
措姆多只是听着,没有说话,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泉盖苏文也知道这个价格打动不了人,他继续道:“靺鞨统一后,我高句丽愿意支持骨打部继续向西五百里,并且承认骨打部为草原之主,骨打部首领成为可汗。你我两国唇齿相依,为兄弟之国,共同压制大唐向北部和东部扩张。”
看措姆多还是一脸死人样,泉盖苏文不太高兴了,这个价码竟然还不满意,骨打部很贪心啊。他想了想道:“只要贵部能出兵,战场缴获我高句丽全部给你们,并且你们的粮草全部由我们提供。”咬着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泉盖苏文的心都要碎了,自己国内现在粮草就不多,还要担负三万靺鞨兵马的后勤,这个代价是真的太大了。
措姆多这个时候才笑了,自己来的时候跟汉人请教了一下,他说对方提条件的时候,你不要说话,冷着脸就行,果然有效果。高句丽出的这个条件比来之前首领期望的条件要好得多,这笔交易回去后相信首领肯定非常满意。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为什么没有见效
措姆多把手伸出去,面朝泉盖苏文笑道:“大唐立国以来,依仗自己军力强大,对我们草原民族一直打压,我靺鞨人早就饱受欺压。现在大唐又无故兴兵东征,我骨打部愿和高句丽联合起兵,帮助高句丽打败大唐。”使者站起来单手抚胸道。
泉盖苏文终于等到了他想要听的话哈哈大笑,也把手朝前一递:“好,有了骨打部的虎狼之师相助,一定要让骄狂的唐军知道小国家也不他们想打就打的!”
安市城下,重新整备的二十多万唐军已经集结列阵完毕,正准备攻城。
李世民也知道现在的唐军内忧外患,必须要用一场大胜来提升军队跟百官的士气,但是面前的安市城又是一块硬骨头,所以今天就全军动员准备一举拿下安市城。
太阳刚刚升起,城外唐军大阵的战鼓就开始擂响,然后是悠长的号角声,登时唐军喊杀声惊天动地,十万唐军把四个城门全作为攻击的方向,全军像潮水一样冲向了安市城墙。
这次攻城事关重大,李世民亲自坐镇指挥,直接把一半的兵力投入到攻城中,其他三面都是佯攻,主攻的城墙在东边,因为哪里的攻城队伍带了火药,而且高句丽军抵抗的时候正对着太阳,眼睛睁不开,这样作战的时候也会很吃力。
还是老一套的流程,什么云梯,攻城车,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使用,高句丽人也是早就严阵以待,交战双方心里都很明白,从前几天杨万春在城外偷袭大营给唐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以后,双方再没有和解的可能,双方必须在安市城分出胜负,不死不休。因为这座安市城还有城主杨万春给我们骄傲的大唐天子当头一棒,让他觉得自己的颜面受到了侵犯,这样的耻辱只能用高句丽人的血来清洗。
这次攻城声势很大,唐军中普通的将士利用各种攻城军械,对安市城展开迅猛的攻击,在密密麻麻的箭雨的掩护下,唐军将士顶着城墙上敌人的滚木擂石和沸油金汤泼洒,把长长的云梯架在城墙箭垛上,蚂蚁般向上攀爬,安市城的守城敌军都很镇定,在守将的指挥下,丝毫不乱的朝城墙下丢滚木擂石,倒沸油金汤,不时有唐军攻城的士兵被砸中或者被浇中,惨叫着摔下云梯成了肉泥。
有些运气好的唐军将士努力爬上了城墙,但是由于人数太少,一上城墙就被一群如如狼似虎的守军一拥而上,刀劈斧砍枪刺各种武器朝身上招呼,很快就倒在血泊中。眼看攻城了一个时辰,唐军损失惨重而安市城还是稳稳的掌握在高句丽人手里。
在唐军中军里,李世民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皱着眉头看着远处城墙上的双方士兵玩命搏杀,脸上的神色很是凝重,再也没有了当初那种意气风发。
“安市城不好打啊。”张俭脸色也不好看:“现在城里上下一心,杨万春做事又稳重,从攻城开始应对得当,没有犯一点错误。”
程咬金点点头:“据说他顶住泉盖苏文的攻城几个月,不可小觑!”说完还偷偷的瞄了李世民一眼,这么强的敌人你想要一天攻克,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
君臣们都是沉默不语,几十年的战场生涯心都被锻炼的如同钢铁般坚硬,城墙上唐军那一条条人影冒着枪林油雨与刀砍枪捅,仍然奋不顾身地攀上城墙,接着就被高句丽守军无情的打倒在地上,这样的场景不停的重复,交战的双方却不敢有一点懈怠,因为一放松就是死亡。
“这么大伤亡太大了!”李世民又等了一会道:“佯攻到现在,可以用火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