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颖达终于反应了过来,站起身来,出了案几,走到李东升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好,本来我就想试试你是不是真的像马周说的那样才思敏捷,果然能让马周夸奖的人都是不凡。这首诗仓促之间作出来,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希望你以后能像你说的那样,清清白白的做人。”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86章
李东升被他满怀期待的眼神看的心里发毛:我只是抄袭了一首诗而已,你这个看着同道中人的好基友眼神让我小心怕怕啊。
等孔颖达定了调子,周围的那些老师也是大声叫好:“好,才思敏捷果然名不虚传。”
“此诗一出,我们国子监就是名垂千古啊。哈哈。”
“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李东升,你好样的。”
“应该让朝廷里的大人们听听。”
颜浩也是长身而起,拉着李东升的手,眼睛里竟然还有热泪:“石灰吟以物喻人,有普遍意义和永恒意义,任何人都可从中获得教益、吸取力量。没有想到你今天第一天来就给我们这么大的惊喜。”一转头大声道:“祭酒大人,李东升这等人才一定要分到率性堂才行啊。”
那个年轻的老师也来到李东升身边,深深一揖到底:“李东升此诗可以看出你志向高远,品行高洁,我魏叔玉一向以君子自居,今日得听此诗,自叹不如。”
李东升听到魏叔玉的名字,哎呀这是个官二代啊,魏征的儿子,他赶紧拉起魏叔玉:“魏老师,不敢当此言,以后我在书院里还是要聆听你的教诲。”
其余的老师也围了上来,纷纷自我介绍,人多嘴杂,你一句我一句把李东升搞的头昏脑涨,一句话也没有听清,只能强颜欢笑,虚与委蛇,笑的脸都僵了,心里却在暗暗得意:我今天算是一鸣惊人,在国子监里应该没有人欺负我了吧。等放学时李德奖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什么表情,哈哈。
还是孔颖达看大堂里乱哄哄的,看不过去,大手一挥:“你们对李东升的学问还有什么疑问的现在考,如果没有意见的话我就把他分到率性堂了。”
大家又若无其事的回到座位,有个老头道:“李东升刚才只是诗才通过考试,经义还没有考,老夫先出一题。”他想了想道:“进士先考贴经,我出你答吧。”
李东升闻言也是端正站好,毕恭毕敬的面朝老头。孔颖达见了不禁点了点头,李东升知礼啊,现在他就像是看到一个宝藏一样,越看越喜欢啊。
老头想了一下道:“我出题了啊,二!”
“啊?”不止李东升一楞,在坐的各位文坛名宿都是一楞,这个题目什么意思,二,各种文章里有二这个字的句子多了去了,到底是那句呢。大家都陷入了沉思,魏叔玉疑惑的看了看这个老头,这个题目也太难了吧,估计在坐的各位都答不来。孔颖达也是认真的看了下这个老头,不过当官都讲究喜怒不动于色,继续捻须。
李东升也是被这个没头没脑的题目搞的莫名其妙,看了一眼这个老头,这个老头虽然一幅道貌岸然的样子,但是眼神里得意的神色一闪而过,李东升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刁难自己,不过还是打足精神来回答:“二是论语题,这个字就多了去,如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各位老师也是认真的听不停的点头,李东升顿了一下,看着这个老头还有得意的样子,继续道:“不过他们都不是,因为这个【二】是独立断句的!!!应该是《论语·颜渊篇第十二》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李东升斩钉截铁的说出这一句后,那个老头动作跟表情都停滞了,眼神里的震惊怎么也挡不住,魏叔玉双手一拍喝道:“李东升,想不到你的经义底子也这么扎实啊。”
颜浩也是鼓掌:“现在像你基础这么好的学子不多见啊,果然厚积才能薄发啊。”
孔颖达也是微微点头:“不错,书是背上了,但是不能骄傲,要理解要贯通。”
老大说话了,在座打酱油的老师们都纷纷鼓掌,那个老头竟然也跟着叫好,各种夸奖如同不要钱的甩过来。李东升听到孔颖达表扬他,当然不能给人以持才以傲的印象,淡淡装逼的道:“学生也是凑巧。”其实心中暗爽,我有过目不忘的BUG ,比贴经谁能比的过我!
孔颖达看看时候不早了,这么多老师都不去上课,轻咳了一声:“还有谁要考的?”
这下子没有人搭话了,孔颖达望了一圈道:“那李东升就通过大家的考验了,现在他的学识我们也是认可的,就分到率性堂吧。”大家点头赞同。
魏叔玉抢先道:“祭酒,我送他去教室。”说完也不等李东升跟孔颖达跟在坐的各位老师道别,拽着就走,边走边说:“率性堂的人都是精英,不知道你去他们会怎么欢迎你?”
李东升挣扎着给大家行了个礼,然后被拖走。孔颖达看着他们的背影微笑道:“还是年轻好啊,哈哈。”
有个识趣的人就跟上说:“天下才子都到国子监来读书,说明孔祭酒教导有方,所以有才的人争相来投啊。”
其余刚准备接上去拍怕马屁,颜浩收起刚才李东升在的时候的笑容,板起脸来:“各位,上课的时间好像过了。”
看到号称“阎王”的颜浩脸色不好看,大家立刻站起来跟孔颖达告别,做鸟兽散。看到刚才还是热热闹闹的大堂一瞬间变的就剩两人,孔颖达开个了个玩笑:“颜司业威风凛凛,吓的他们四处奔逃啊。你啊什么都好,就是跟你父亲一样的严肃。”
颜浩正色道:“下官今天也很高兴,我国子监又来了个贤才。我相信这首诗明天就会流传出去,那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会变成我们读书人的追求。”
孔颖达也陷入了沉思:“是啊,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
………………………………
第87章 为什么总是有人送上来打脸呢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李东升身不由己的被魏叔玉拽着往校园里走去。n魏叔玉边走边给他介绍率性堂的情况:原来这个班是国子监最高级的班,学生升到率性堂以后,就开始采用积分法制度。规定每年有12次会考,每季度3次:孟月考本经义一道,仲月考论经一道与诏诰内科一道,季月则考经史一道以及两条判语。考试成绩共分为3个等级:文理试俱优者为上等,获一分;一项为优而一项为劣者视为中等,获半分;文理皆为劣者则视为下等,不予分数。以一年为评判期限,获8分者为及格,并由国子监颁发“资格证书”,有此证书者就可有任命相应官职的资格了,而获8分以下者则判定为不及格,不及格者则不予毕业,继续留在堂内受业。
另外,国子监规定,学生在率性堂学分积满之后,还需要经过实习历事并合格,才能从政为官。“实习历事”通常也可称作“监外历练政事”,就是教学实习阶段。在此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轮流在国家与地方各级部门就职,学习如何处理政府事务。有时还会被分配至地方州县,具体负责清理粮田与督修水利等历练。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实习考核制度,并与任官直接挂钩。
这样,国子监的学生除了毕业直接任官的途径外,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最高学府,其学生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就这么听着他洋洋洒洒的讲了一路,李东升心里也有了数,进了这个率性堂只要不是你犯大错误,或者惹人讨厌,基本就是后备官员了。李靖为真的是为他花了心思,那么多亲戚估计也就帮了李东升一个人。李东升觉得不能给自己伯父丢脸,要在国子监就把名声打出来。今天的石灰吟只是个开始。
这个时候已经听到郎朗的读书声,令李东升又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早读课。自己就像是个插班生,可惜这几个月李东升感觉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梦,慢慢的在淡化。人果然还是容易被环境改变啊。
走到廊下最后一间教室,教室里没有声音,门掩着,魏叔玉上前敲了敲门,一个身材高大,头戴璞巾,身着青色澜衫的老头开了门,看到魏叔玉,也不像别的熟人一样笑:“魏博士有什么事情吗?”
魏叔玉指着身后的李东升:“崔司丞,这个是李东升,祭酒让我送来到率性堂的学子。”又对李东升道:“这位是崔胜崔司丞,以后就是你的老师了。”李东升看这个老头有点古板的样子,立刻上前:“学生李东升见过崔师!”
崔胜打量了下李东升,问道:“你是哪家的子侄啊?”
魏叔玉抢着道:“他是兵部李尚书家的侄子,是个人才啊,多少人都没有抢到,便宜你崔司丞了。”
“是吗?不管什么天才在我这里都要规规矩矩的,不然律法无情。”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李东升恭谨的答:“是。”
“进去吧,你个子高,到后面找个地方坐。”
打开了门,把李东升放了进去。里面齐刷刷的抬起了脑袋看着他。李东升朝大家一笑,直接往后走,唐代的时候还没有桌子椅子,就是个案几加个席子,下面是木地板。大家盘坐在哪里,李东升个子又高,想看他就得把头仰的好高。
教室里的布置跟后世的也没有什么区别,分成4组,每组8个人左右,后面还空着几张案几,李东升随便找了一个坐下,用手绢檫了檫桌子上的灰,然后坐好看着崔夫子。
靠的近的几个同学都在交头接耳,好像在讨论他是谁?崔夫子敲了敲讲台:“这个是李东升,兵部李尚书的侄子。以后你们就是同学了。”
大家都扭头朝后看,有的带着友善的笑容,有的带着虚伪的笑,有的带着好奇的眼神,有的带着探究的眼神,各种目光扫了过来,李东升都微笑点头回应。
唐朝国子监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大学极为类似,太宗时期极为重视儒学教育,儒家之学盛极一时。儒经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礼,小经为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学生们可以按照标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要是选择“二经”的话,必须是一大经和一中经或者小经;选“三经”的话,就是大中小必选一经;选“五经”的话大经必须全修,其余各选至少一经学习。
孝经和论语是必修课,不论经学,还是书学、算学,只要是国子监生员都必须学习,比明清时期专考“八股文”好上一万倍。开放的学风,培养出了很多务实的人才,可能也是唐朝强大的原因。
李东升反复算了一下,几本经义都能倒背如流,这个贴经不在话下。算学就是数学,他更是碾压对手。书学也就是书法,他那一手飞白体也是非同凡响,这么一算下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要学的了。
环顾了四周,看他们一幅求知若渴的样子,李东升不由叹道,作为高手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半个时辰后,教室外面响了钟声,崔夫子收起讲台上的书:“休息一会,等下继续。”
还有课间休息?李东升觉得国子监真是跟现代社会学校差不多,看来国人的智慧真的是不容小看。怪不得有人说要读历史,你所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都能找到。
崔夫子一走出门,教室里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同学们都好奇的打量着今天刚来的新生。一个穿着华丽澜衫的,腰系玉带的同学,挪动着肥胖的身体,带着鄙视的眼神走到李东升桌子这里,用手拍拍桌子:“小子,听说你恨牛啊,在玲珑阁很威风是吧。”
李东升心道:妈的,我就是想来混混日子,为什么总是有人送上来给我打脸呢。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88章 你介意回答我个问题吗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李东升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比哪个胖子高了一头,他眼睛斜着看着那个胖子:“干吗?玲珑阁的事情跟你有关系吗?”
那个胖子看到李东升站起来那么高,心里有点慌了,想努力摆出个英勇的样子,估计也没有摆过,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嘴还硬:“我张大素就是看不惯有些人借着花魁扬名,我就不信你有多少才华,一个乡下来的小子,还不是就靠着你伯父的蒙荫才能进国子监。”
周围的几个同学看李东升五大三粗的造型怕那个胖子吃亏,也走了过来站到他身边。张大素看到人多了,胆气也壮了:“怎么样,你有什么本事让我们看看。这里是率性堂,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哈哈。”
李东升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大家都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大素跟他叫板,李东升笑了笑道:“我是个乡下来的学生,今天才到国子监,能有什么本事,我就会讲故事。”
“讲故事是什么本事,你讲给我们听听。”张胖子迫不及待。
“你有没有听说过,大猪说有,小猪说没有的故事?”李东升笑着道。
“没有,怎么了?你讲给我听听。”张胖子还在接话。
李东升还在那里笑,就是眼睛里带着不屑,tmd,就这种智商还敢出头。
“你快讲啊,不会讲不出来吧,哈哈。”张胖子还在那里催促,可是看着大家看他的眼神变的那么古怪,声音慢慢的小了下来,突然自己会了过来,勃然大怒:“你阴我?”
李东升笑着道:“怎么会呢,我们是同学,今天第一次见面,你误会了。以你的水平也阴不了你啊对吧?”
“那是,我张大素可也是靠直接升上率性堂的。”
“哦,这么厉害,那张兄介不介意回答我一个问题呢?”
“什么叫介意,我看出来你不服气我,你出题目,我就不信还能难住我?”
“真的?那我就出题了啊?”
“出吧,看你能出多难的!”张大素信心十足。周围的同学们发现张大素完全不是李东升的对手啊,自己去找人家碴的人,被人家调戏了一下,竟然又被人家三两句绕了进去,变成了回答问题,大家也为张胖子的智商捉急。
“你听好了啊,一只老鹰从长安飞到晋阳用了一个时辰,从晋阳返回长安时用了两个半时辰,这是为什么?”李东升一本正经的把问题说了出来。
张胖子立刻回答:“这个还不简单,因为它飞过去的时候太累了,所以返回时飞的慢。”
李东升笑着摇了摇头。
“不对?那老鹰自己在路上休息了?”
“也不对?老鹰了去抓兔子了?”
“还不对?老鹰回去看它宝宝了?”张胖子越说声音越小,脸上汗都出来了。
看张大素连猜几次都没有对,同学们也有兴趣了,大家开发思维,七嘴八舌的说出了许多答案,有说是老鹰被人射伤了,没有力气,有人说老鹰是公的,看到母老鹰就去玩了一下等等,把李东升笑的肚子疼。
说了那么多都没有答对,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李东升,等他说出答案。李东升看着本来坐在座位上现在围上一圈的同学们,刷的把装逼的扇子打开,风骚的扇了两下,然后道:“唉,这么简单你们都回答不出来,我对率性堂的水平很是担忧啊。你们想题目是什么?一只老鹰从长安飞到晋阳用了一个时辰,从晋阳返回长安时用了两个半时辰,这是为什么?”
李东升把扇子一收,手重重的往下一甩:“为什么呢?因为两个半时辰加起来不就是一个时辰嘛。”
我靠!听到这个答案大家都想冲上来围殴李东升一顿,他妈的这是什么问题,不是绕人嘛。张大素委屈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本来以为是学问题,转了半天是数学题。
张大素“砰”一声拍了桌子:“你耍诈?”
李东升无辜的摊了摊手:“我怎么耍诈了?我问你介不介意回答我问题,你毫不犹豫的说可以,你看你,答不上来又没有什么要紧的,我们是同学,不会像在玲珑阁里那样打赌的。”
“你、你。。。”张大素气的说不出话了,李东升搞了半天还是在隐晦的提醒他,要是在玲珑阁你这个态度估计早就把裤子输了,今天在国子监是同学给你面子。
这个时候崔夫子又进了教室,张大素也不敢造次,同学们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一个个回到自己的位子。崔夫子也没有说什么,直接开始上课。不要看他年纪不小,声音洪亮,对经义有很深的研究,李东升对经义只是说能背上而已,对怎么注释那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就这么听崔夫子讲解,竟然也听得津津有味。能让他听的进去,说明这个崔夫子的水平还是可以的,不然也不会执教率性堂。
经过张大素的事情,同学们知道李东升不好惹,也很识趣的没有继续来怼他。李东升也不是个主动的人,时间还长,也不急着去认识他们。
到了中午,李东升发现了一个问题,竟然学院里是不吃午饭的。古代人其实都不吃午饭的,因为是农耕社会,都是早上吃了早饭到田里干活,到晚上才回家,中途饿的话也就是随便垫垫,没有吃午饭的习惯。连朝廷里大佬跟皇帝也是这样,国子监也不能突出,所以也就么有午饭供应。
问题是李东升不行啊,他是中午饭吃惯了,在家里他想吃就叫小菊去厨房叫六婶做,在尚书府叫厨房里做,大家虽然奇怪,但是少爷说了,那就执行。现在在书院里没有人惯着他,自己又没有带东西,只好看大家吃点心。饿的时候看别人吃点心那简直就是煎熬啊,把李东升馋的。。。。刚准备出去找李德奖或者李思文了,他们年纪差不多,也在国子监里,好像都是诚心堂的。
这个时候有个天籁般的声音传了过来,:“你没有带点心吗,吃我的吧。”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89章 我交朋友,只看人品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李东升转头朝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又是一个胖子,穿的也是花枝招展,一张大饼脸,眼睛跟个尖枣核一样细又长,头上还有抬头纹,大蒜鼻子,在李东升看到的人中,这个应该是最丑的了,问题他还是穿的带牡丹花的衣服,这个时候把手伸着,肥大的手心里托着一块点心。〝
这个时候有的吃就是好的,也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手递过来的,直接拿过来,还没有忘了说声谢谢。那个胖子坐在角落里,李东升竟然没有注意到,看到李东升接过自己的点心,胖子笑的很开心:“你不嫌弃我?”
李东升嘴里填满了食物,嘟囔着道:“嫌弃你?为什么要嫌弃你?”
“他们都说我笨。说我在率性堂拖他们的后腿,是靠后台进来,看不起我。”声音还沙,跟个破锣一样。
“切,就他们那个水平还好意思嫌弃你,我跟你说他们也就是半桶水,你看我今天调戏他们,谁回答出来了?”李东升倒是觉得这个胖子不错,最少肯分享东西给他。
“是啊,你真厉害。听说你在玲珑阁里还把长孙冲给赢了,把若雪姑娘给哪个了?”胖子看李东升还愿意接近他,也就八卦了起来。
“他妈的,谁乱说,我可没有跟若雪姑娘有什么。是我大哥去跟她聊了会天。”李东升怒了,这个不是陷害我嘛。
胖子指了指张大素:“他就是若雪的仰慕者,所以来找你麻烦。”
“想找我麻烦的人多了去了,他算了老几。”李东升咽下嘴里的点心,还不忘装个逼。
胖子还是很有眼色的,看李东升样子就没有吃饱,又递了个点心过来:“他是张公瑾的儿子,在长安也是很有能量的。”
“哦。”李东升不置可否,小孩子之间的纠纷,家长肯定不出头。就是出头现在能压过李靖的也不多啊。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吃了你的点心,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在下段瓘,家父段志玄。见过李兄。”
“哎呀,原来也是将门之后,我比你小,应该我叫你段兄才是。”
段志玄也是二十四功臣之一啊,历史上的大牛人一个,他的儿子怎么会这个造型?李东升有些疑惑的问:“段兄将门出身,应该是从小打熬身体,怎么会这么胖呢?”
“我小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