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多小萝莉一脸哀容,双眸凄然地望着我李东升,把目标移到了李林氏的身上:“您也说句话啊,东升哥哥他,”
李林氏拽着钱多多的手儿轻拍了拍,示意她不要再多言,一直望着李东升,目光中包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绪,半晌方才开口言道:“过来,小宝,来,来娘亲这边儿坐下。”
“嗯。”坐到了榻上,李东升朝大家露了一个无碍的笑脸才向李林氏道:“兵部发文,命我随同李靖叔父同赴边关效力,也不过是个把月的功夫,想来年后便可回还,只是过节之期,孩儿不能在身边待候,还望娘亲恕罪。”
李林氏点了点头,定定地望着李东升,静静地叹了声。
李东升干巴巴地笑了笑问道:“母亲有话直说,孩儿在这恭听教诲。”
“娘亲好歹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子,李林氏的手搁在了李东升的额头上,轻轻地抚着,泪花在眼中转悠着,“此去你定要小心,”
“娘,孩儿”喉咙眼里堵了啥子东西了,李东升感觉话被梗在了肚子里头,怎么也吐不出来。
“当年你伯父为大唐南征北战,身为李氏子弟,岂能落他人之后,好好的为陛下效力吧,打仗军事可不比家里,什么都有人照应着,你伯父。。。。”李林氏哽咽了好半天才顺过气来强笑颜道:“去吧,不要有损咱们李家的名声,万事小心,莫要逞能”
李东升只知道一个劲地点脑袋。
“哭什么,我们小宝是为了咱们大唐的江山,去为陛下扩土守疆,就你们哭哭啼啼的模样,要是传闻出去,岂不怕让人笑话咱们李家?”
李林氏两句话让那帮子泪人儿全止住了泣声,她站了起来,朝着李成、钱多多等人道:“媳妇,你们且去给东升收拾些行装,小宝,你在家好好歇息,晚上,娘亲手给你做些平曰里你最爱吃的菜,明儿你再去报到。”
终于到了出发的这一天,长安城外。李东升跪了下来,在李林氏的跟前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娘,孩儿走了,保重身体,最迟年后,必然回来!”
李林氏现下已然泪流满面,李东升心里也是揪得难受,起身一把抱住了李林氏:“娘,别难过,孩儿此去,定能安然返回,你不用担心,你要保养好身体,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能多个弟弟或者妹妹。”
扭过头来,看多多小萝莉一副要哭出来的模样,不能过去,一过去,估计就变成言情了,李东升只是重重地朝她点了点头,回身步入了台阶,跨上了马背,勒起马缰,看了一眼家人,纵马而去:“请祖国和人民等我胜利的消息吧!驾!!”
到了灞桥,李东升回首看,小萝莉她们似乎都还在挥舞手臂
李东升跟大部队集合的时候,他见到了程处默、李思文等人,一个二个脸上浮满了兴奋之色,靠,这帮家伙根本就是一群头脑发热的好战份子,见李东升纵马过来,立即围上前来,叽叽歪歪地问东问西。
“靠,我说你们这两天没有去我院子,原来你们也去前线打仗啊。”
“是啊,不是要保密嘛,我们不是故意欺骗你的。”程处默、尉迟都这么说。他们还好奇李东升怎么也出征了,就他那个身板,刀估计都提不起来。纷纷为上来看李东升。
“别问了,都快些,一会就重要事项要宣布。”听了李东升这么一句话,这帮子纨绔一个二个面露喜色,鬼叫着打马朝着疾奔而去“
“诸位,今天,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要宣布,”一身甲胄的大唐最高领导人的李世民大人正站在高高的台上,风吹的旗帜呼啦啦的响,旗杆之下,数万精兵全都满脸激动地看李世民。看得出来,这些整曰里就想着拿刀子剁人玩的士兵对战争很是满意。。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突厥人要跨过大漠,奔袭我大唐,现在我宣布,大家都听从我大唐名将、兵部尚书李靖之调遣,组建一支精锐之师,往北出雁门,与异族作战!告诉我,胜利是属于谁的?!”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万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强健有力的手臂,紧握成了拳,为表决心,大家发出如雷的吼声,声音响彻四野。大唐这一只还在睡觉的狮子,终于抖动了下毛发,有了苏醒的迹象,它会让任何一个敢于向着大唐举刀的异民族,全都撕成碎片。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137章 出征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突厥人要跨过大漠,奔袭我大唐,现在我宣布,大家都听从我大唐名将、兵部尚书李靖之调遣,组建一支精锐之师,往北出雁门,与突厥作战!告诉我,胜利是属于谁的?!”
“胜利属于大唐,大唐万胜!!!”旗杆下所有的将士,紧握拳头,振臂高喊,为表决心,大家发出的声音响彻四方。大唐终于把战争的机器开动,慢慢的运转起来,李东升知道这个将是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耀眼最闪亮的一战,李靖也靠这一战成就了千古战神的威名。
李世民讲话完毕之后,李靖上台接受李东升发的虎符、仪仗,转身向下面士兵喊道:“出发。”
大军集体转身,慢慢的向前开拔。李东升这个时候就跟着李靖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李世民,蓄着长须,小麦色的皮肤,估计是长期野外征战晒黑的。眼睛深邃有神,鼻梁高挺,是个很有魅力的帅大叔啊。
远远的看了一眼,他也跟着队伍出发了。本来他骑的马,以为就一直可以骑着到边境。谁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古代的行军跟现在的完全不能比,这个官道也就4米多宽,并排走上3、4个人就挤了,你还骑马?而且马只适用于短途的冲刺,长时间的话马也受不了。
没有办法只好下来走吧。周围的人他也不认识,大家走路也不准喧哗,就这么默默的走路,可把李东升给憋死了。走了一天也就走了40里左右,太阳还在天上,中军传来命令,扎营休息。
李东升茫然的看看天上的太阳,这么早就扎营?这个时候有个传令兵来到他身边:“参军,大帅让你去他那里。”
跟着军士走了好久才到李靖身边,李靖是骑着马的,周围一群趾高气扬的高大魁梧的卫兵,在长安城看自己的伯父也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到了军队以后,这个等级立刻就分出来了。
看到自己的侄子过来了,李靖笑道:“你今天第一次行军有什么感觉啊?”
周围的人都好奇的看了下李东升,本来以为是个小秘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大帅的这个态度不对啊。有聪明人已经记住李东升的模样,准备跟他打好关系了。
李东升道:“启禀大帅,属下今天行军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腿酸。”
“哈哈。”
李东升的回答把大家都逗乐了,李靖也是不及莞尔:“你是文人,开始不适应也是正常的,看我这个队伍的行进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这下子不禁卫兵们惊讶,连李靖的幕僚们都认真的看着李东升,心想这个是什么关系,大帅竟然这么关照,连行军这么基本的道理都要讲给他听,看来是真的关系不浅啊。
李东升看着周围如狼一般的眼神,回道:“属下,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对刚才大帅下令现在就扎营有些不解,是不是太早了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靖咂摸了一下,笑道:“好,你有这个想法我就放心了,为什么这么早扎营,因为军中安营扎寨是一个大事情,具体的你去问你的朋友们去,他们将门出身,我准你在军中自由行动,然后每天做笔记,心得,交来我看,不过你只能观察,不得胡乱插手指挥。”
“是。”李东升躬身受命。
等李东升走了之后,有识趣的幕僚凑过来:“大帅,这位是您什么人啊,好像什么也不懂啊?”
李靖兴致也很高,都是自己人:“这个就是我侄儿李东升啊,文人一个,这次带他出来就是军中历练下,看看能不能做事。”
“哎呀,他就是才名满长安的李东升?果然一表人才。”
“人家有才子都是放家里当宝,大帅竟然把他放到军中历练,真是与众不同,令人佩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一说,我们就知道李参军是个做实事的人。”
“看他气度就知道了,肯定不像有的花花公子傲气冲天,什么事情不懂就指手画脚,将来定是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人啊。”
幕僚基本都是文人,知道他就是李东升,都表示了亲近,顺便拍拍李靖的马屁,李靖嘴上不说,心中也是得意。李东升今天这个谦逊的态度也让他很是满意,就怕他文人做久了,养成夸夸其谈的作风。
李东升得了李靖的尚方宝剑,终于可以不用闷头赶路了。他牵来自己的马在路边慢慢的找,现在发现身边没有自己人的不便之处了,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问。薛礼被李靖安排了个仁勇校尉的九品官,也就是排长的官职,手下有50人,由于他会骑射,所以是骑兵编制,薛礼还不想去,被李东升说了一通:“你的才能不是说在我身边做个伴随,你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跟理想,你难道不想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我在军中又没有什么危险,我请伯父为你争取的这个职位只是个开始,你难道就想一直做个小军头?”
薛礼说不过他,只好领命而去。并做了保证:你是我永远的少爷,有什么事情只管说,我必召之即来。
李东升等他走了也舒了一口气:吗的,把你这个绝世名将送走我舍得吗?不经过战斗你成长不了啊。希望你能像历史上一样横空出世,立下绝世功劳。
天快黑的时候,终于看到一个熟人了,程处默,他是旅帅,也就是连长级别,正带着自己的兵在哪里埋锅造饭。看到李东升过来,他大吃一惊:“东升,你怎么在军中乱走,扎营之后没有主帅命令,在营中乱走者,斩。”
啊?李东升还不知道军中有这么严的规矩,看来今天低调是对的,主要是看多了,因为在军中对上司不敬被杀鸡儆猴的多了去了,还好还好。
他笑着道:“我是那么不靠谱的人嘛,大帅准我在军中行走,调研做笔记。多谢程兄关心。”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138章 出征2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程处默下面的士兵们闷头吃饭,也没有人搭理李东升这个新来的。程处默感觉自己的朋友受到冷落,热情的介绍道:“这个就是我的兄弟,长安有名的大才子李东升。”
然并卵,大家还是埋头吃饭,只有几个好像是火长抬头笑了下,很快又低头抢食了。程处默刚想发火,可能想起是在军营,又强自按下了火,讪笑道:“当兵的吃饭都是这样,停了下就吃不饱了。”
李东升倒是无所谓,他又不是金子,做不到每个人都喜欢他,再说了他这个才子的名头也就是在文人中有用,在这些当兵的人心中,他们信奉的是谁带领他们打胜仗,谁就是英雄。军中崇拜强者,自己这个小鸡子一样的身体,怪不得大家不关注他。
“不碍事,你们吃你们的,我看看你们吃的什么?”李东升也很好奇古代部队军粮吃的什么。老是在历史跟演义上看到军粮一烧,立刻军队军心大乱,然后就崩溃,直接就败了。
他转到士兵的锅旁边一看,哦原来就小米熬的稀饭。为什么是小米呢,首先因为小米比较容易保存。据说小米能够保存9年所以小米很适合当军粮。米在古代称“粟”,通常称为“谷”,谷去壳后称为小米。具体做法是用小米煮粥,同时在小米粥里加入各种野菜、豆类甚至加入肉类做成肉粥。那时的粥非常稠,称之为“厚”。
这个应该算是比较高端的军粮了。一般来说蔬菜、肉类都是军官的专属,普通士兵想都别想。估计今天是刚出征,所以吃的好一点。
程处默也给李东升端来一碗,李东升顺势坐在士兵的中间,就这么吃了起来。粥里放了野菜跟一点点不知道什么肉,没有盐,就这么喝了下去,感觉还不错。碗是木头的,估计陶碗在行军路上走走就颠碎了,果然伯父让自己到处观察是有道理的,生活处处是学问啊。
李东升喝完,还想跟身边小兵聊聊,发扬下我军政委到连队的光荣传统,关心下士兵的身心状态,没有想到人家根本不给他机会,吃完后直接就收碗,找个水檫一下就收好,然后找个帐篷就休息了,让准备开口的李大政委很是尴尬。
程处默噗呲笑了起来:“你准备跟他们说话?”
“是啊,怎么了?”
“军营中天黑以后禁止喧哗,违者,斩!人家怕被你害了哈哈,你还是先去看看军规吧,不要一不小心违反军规,就是大帅也保不住你。”
李东升也反思了一下,他还是把后世人民军队的制度往古代军队上套,这是两个时代,完全不同的背景,看来还是要加强学习啊,文学随便可以抄,军队里不能死搬硬套,会死人的。
晚上李东升就睡在程处默这里,天色一黑,营地里只有几个地方烧着篝火,然后有巡逻的军士在四处走动警戒,其余的人全部不准出帐篷,违者立斩。
听着程处默小声的解释,李东升发现这个斩也太多了,动不动就斩。还是要跟伯父要个军规来看看,千万不能撞枪口上去。
睡在程处默的帐篷里,虽然他只是个旅帅,但是也享受军官待遇,一人睡一个帐篷,李东升跟他挤挤,差点被他呼声给搞的神经衰落,一夜都没有睡。
早上就听到鼓声,起身准备洗漱,然后他发现他想多了,大家起来轮流方便,然后直接就吃饭,根本没有洗漱这么一说,他受不了不刷牙吃饭,士兵看他用牙膏牙刷刷牙时倒是很稀奇的过来看看,李东升让他们用牙膏的时候,又都红着脸退了下去。
继续前行,李东升去李靖哪里想找军规。李靖身为大军主帅,忙的很,让幕僚找了一本递给他,让他自己看。那个幕僚倒是很客气:“李参军,有什么不懂的都来问我,我叫裴胜。”
“哦,多谢,那以后就要麻烦你了。”李东升很客气,他知道领导身边人的厉害,可能成不了事,但是绝对能坏你的事。
裴胜也不大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对主帅的这个侄子很是热情,一边走一边给李东升讲了很多行军中的道理,让军事小白很是受用。
军队还在行进中,斥侯兵就必须把前方可能扎营的地方详细报告给军队统帅。扎营实在不像我们通常所想的那么简单,唐军的军营四周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制作方法是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
唐军的一个小队是五十名士兵再加上队长队副各一,扎营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
每个营区挖一个公共厕所,有意思的是对于军营卫生也非常重视,不厌其烦的强调厕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离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地方远远的,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当然也不能太近。
军营还非常重视防疫,比如人和牲口的生活垃圾要及时掩埋焚烧,重病患者和传染病患者要隔离等等。
行军一般把步兵军队放在前面,指挥中枢及其卫队放在中间,后勤队和其他非战斗人员放在后面。到了午后时分,就不能再走了,作为前锋的工作内容,必须先选择合适的空地,来给后面到达的军队准备今晚休息的营寨。
一天下来,除去中途休息时间部队行军时间不到时,每小时5公里,这么一天下来走了还不到40公里!但其实还是太快了!这还是第一天呢!接下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病号,伤员,以及损坏的车辆和跛足的牲口。这不可避免的会让大军行军越来越慢。
裴胜讲解的非常详细,李东升也感觉到唐代军队也是经过几千年的战争历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程,要学的东西还多呢,他真心实意的向裴胜道了谢,这个也算是兵书里的东西了,在古代算是不传之密,能这么深入浅出的讲给自己听真不容易了。
不过李东升也很奇怪,因为这个时代书是比较少的,对兵书有这么深刻的研究肯定是大家族出来的,:“裴兄对兵书这么熟悉,不知裴兄是哪个家族出身?”
裴胜笑道:“哪里是熟悉,我只是会纸上谈兵而已,不过我闻喜裴家倒是出过几个名将。”
这么一说,李东升肃然起敬,原来是隋唐演义裴元庆的那个家族啊,厉害,不过最厉害还是他们家的那个裴行俭,那可是收复西域的牛人啊,还是苏定方的弟子呢。:“原来是高门大族出身,久仰久仰,以后还要经常请教。”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139章 没有义气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队伍磨磨蹭蹭的往前走,就这么几天。李东升知道为什么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也知道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这个一路上人吃马嚼的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是在大唐境内,到了一个县以后,就有人安排粮食,给后勤军官,然后各队自己来领取。如果到了塞外那就更难补给了。
队伍里还有大量的车辆牲口,畜生会吃光路上一切,连路边的枯草也不放过,还好现在是冬天,没有青苗。人多走在路上,又不是现在的水泥路、柏油马路,就是土路,走的多了甚至路上的石头都会被踩烂,沿途的一些浅的水源也会被喝干。
怪不得以前说几十万大军兵分几路,不是他们想分兵,而是道路跟后勤不允许啊。就供应这么一队,李东升看到路上的民夫络绎不绝,来来往往。衣衫褴褛,面容苦痛。
李东升就每天记着行军中的大小事宜,李靖隔个几天就把他叫过去,问问他有什么心得。裴胜也跟他讲讲军中的事宜,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李东升就像海绵一样,努力的学习,士兵们看李东升每天拿个笔在哪里记录,开始还很好奇,后来也不管他了,自顾自的说自己的事情,倒是让李东升对整个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他的几个狐朋狗友程处默、李思文、尉迟宝林等都在队伍了,级别也是一样都是旅帅。估计这个官也是他们这些二代的起点,以后能不能升就看他们个人的能力了。
一个月后终于来的唐朝龙兴之地—晋阳,也就是后世的太原。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也是各朝北方边防重镇。由于晋阳地处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所以他的防卫也是很严密。
城墙为平砖砌筑,内夹黄土,城墙高约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若干个,每个垛口都有士兵守着,城墙上旌旗招展,一派肃杀之气。
部队走了一个月,也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李靖安排人去晋阳城交接,然后传下命令,大军在晋阳扎营修整。消息传来,营地里欢声雷动。
李东升趁这个机会也跟李靖请假想去城里一趟,他想干嘛呢,就是想去洗个澡。古代北方人一年也不洗几把澡,不过李东升穿越来一天不洗澡就难受,行军中没有办法洗,这个时候有机会不洗他是受不了的。李靖也知道这个侄子这个月很累,大手一挥就批准了,然后怕他进城后有什么事情,看他跟裴胜关系比较好,就让裴胜带着他不让他闯祸。
两个人拿着李靖的手令出了大营,直奔晋阳而去。到了城门口被盘问后进了城。城中由于要开始大战,所以就显得有些萧条,路上没有什么人,加上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这么一吹,尘土飞扬,眼睛都睁不开,给李东升一种看香港鬼片的感觉。
找了个驿站,两个人先洗了个澡,李东升还送了裴胜花露水跟牙膏牙刷,让裴胜开心不已,这么贵的东西早就可用不起啊,大帅的这个侄子会做人。
洗漱过后,神清气爽。这个时候,两个人才慢慢的走上街头,轻松的逛着街。裴胜见多识广,对这个城市的来龙去脉十分理解,指着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