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288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一夜无眠。几个人翻来覆去的也没有睡着,蚊子太厉害了。花露水撒了几瓶也没有用。商成干脆就起来在屋子里晃悠,李东升也被嗡嗡的声音弄的崩溃,想到明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蚊香。
第二天一早,李东升就安排周宁去药店买艾叶、苍术、鳖甲,回来后按三者比例为321。将三种药材分别放在石头上用力的研磨成粉。把艾叶、苍术和鳖甲以321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倒入一个陶碗里。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把药粉点燃,这个就是最简单的中药蚊香了。
高健一早上就过来了,弯着腰好奇的看着周宁商成在小院里的用力的在磨着药粉。忍不住问道“大人,你这是在做什么东西吗?”
李东升笑着道“昨天晚上就差被蚊子给吃了,你看看这个被叮的。今天做个东西好熏蚊子。”
高健道“大人昨天送我的花露水我用了就非常好,难道这个比花露水还厉害?”
“两个功效不一样。”李东升转移了话题“这几天还是你顶上吧,我要先去拜访下莱州的长官。不知高县氶对刺史大人了解多少。”
莱州刺史府。
莱州刺史陈君正在宴请各位属下。
陈君坐在主位上,他不知道是不是海风吹的多了,面色发黑,四五十岁的样子,正认真的看着案几前面的歌姬在舞蹈,旁边还有乐团伴奏都是一些妙龄女子,体态婀娜,让人见了就要想入非非。
在陪位的是上佐吴奇,判司刘宏,坐在客位上的就是新来的掖县县令李东升。
吴奇跟刘宏都是四五十岁,一路拼杀过来的。李东升只有十几岁,官职却已经是七品,就差一级就跟他们一样,看着那个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下属,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看到陈君不说话,眼睛直勾勾的样子,吴奇靠过去小声的问道“大人怎么不开心啊?”
陈君看看一脸笑意看着歌舞的李东升,叹了口气“莱州是靠近高丽,事务繁杂,而且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容易聚集闹事,前面一个县令未得善终,掖县是一个上县,各种事物全靠县令来掌控。这李东升在京城被赶到这里,估计对县令具体做什么都不是太清楚,你让我怎么放心的下?”
吴奇道“大人过虑了。听说这李东升文采风流,才华横溢,作诗那是一等一,而且皇上亲口点为探花,盛名之下必然是要有一点真材实料的。35xs”
陈君嗤之以鼻“县令的实际操作是会都四书五经就会的嘛!他水平再高,也不能作诗就把庄稼给做熟了吧?”
陈君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他级别高资格老,可以随便的点评下属,吴奇可不敢,就这么笑笑。
就在这个时候,一曲终了,歌姬就行礼退下。陈君笑着举杯,大家也只好跟上干掉。陈君虽然担心李东升的本事不够,镇不住场子,但是面子绝对给的足。看着又要准备歌舞的官妓,随口道“这位就是那么常在嘴里念叨的小李探花,今天你们可是有福了,能见到本尊,还不快点上去敬一杯酒!”
话音还没有落地,一个高个子歌姬就已经站起身来,摇摆着腰肢走到李东升面前,倒了一杯酒,举杯道“如烟敬李大人一杯,祝大人前程似锦。!”
李东升看了一眼如烟,见她年纪不大,肤色很白,没有海风吹出来的黑,长相只能说一般,但是个子很高,可以打个八十分。初次见面,又是刺史吩咐,李东升也就一口把酒干了。
李东升喝了一杯以后,如烟笑着又给他倒满“李大人,俗话说好事成双,不如再喝一杯吧。”看着如烟笑的那么开心,李东升也就顺口喝了第二杯。刘宏笑道“李县令好酒量。不知道是不是看上我们如烟姑娘了啊,这么爽快,哈哈。”
如烟看李东升这么好说话,笑的更加开心,给李东升再次倒满,扭着腰道“大人才华盖世,文采风流,又是皇上钦点的探花使,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新诗,可以让我来唱呢。”
长官面前切不可装逼抢风头,李东升笑着回绝道“已经不写诗好久了。让你失望了。”如烟是很失望,虽然开始也没有怎么指望。李东升诗作是青楼姑娘唱曲的保留项目,要是今天他一激动给自己写上一首,那自己的名气立刻就提上去,自己的身价也就不一样。
“是贱妾唐突了。”如烟躬身给李东升行了个礼,然后回到人群中去,周围的歌姬们围了上来在哪里窃窃私语。
吴奇笑道“年少风流,真是让人羡慕啊。可惜我们都老了。”
李东升笑道“吴大人谦虚了,你现在可是正当年啊,下官初来,以后还要请你多多指点。”
陈君见大家酒喝的差不多了,手一挥把酒席撤掉,歌姬也赶了出去。然后对李东升道“李县令,你跟我来。”直接领导发话,怎么敢不从。
李东升跟着陈君到了花园中间的一个台子旁边。陈君道“我们都是初次见面,随便聊聊,相互了解一下。你不要紧张。”
李东升行了个礼,坐在陈君的旁边。
有衙役过来上了茶水,陈君却看也没有看茶,就这么双目茫然的看着前方。
李东升也不好问什么,也跟着双眼茫然,两个人一句话不说,都在发呆,心思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过了一会,陈君突然问了一句“你在京城的事情我都听说了,现在你到了掖县有什么打算?”
李东升恭谨的回答“下官是第一次出任县令,只有尽心尽力的把事情做好。”
陈君看向李东升道“不要跟我玩虚的,具体讲一讲你的思路,我来帮你参谋一下。”
“大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官刚到掖县,具体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实在是没有好的思路啊。”看着陈君不爽的脸“下官准备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去乡下实地考察。然后再来谈怎么施政。”
………………………………
第289章 你还有什么话说
“县令下乡是何等大事,还要下去一个月,你是准备扰民吗?”陈君话语严肃“乡人贫苦,你怎么忍心!”
李东升愕然“下官只是想便衣私访,不至于扰民吧。35xs”
“怎么可如此轻易,还要不要官的体面了?”陈君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刚入仕,很多事情不懂,在长安一个县令算不得什么,五品、六品也很常见,不过在地方上就不能这么随意了。”说的也是,县城里真正有多少人能在现实中见过县高官的。
被陈君劝阻了下乡,李东升也茫然了,那该怎么做事呢?上辈子也没有当过官啊。陈君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我大唐以孝治国,我等官员只需分好任务,自然有乡老把所有事情做好,做官跟做吏不一样,他们是做实事的,我等只需安排下去就好,若是事事都要操心,那这个官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把上司的话在心中转了几圈,李东升才明白过来。陈君的意思是县里的事情你就不要问了,什么事情都交给下面人去办,你就安心的当你的县老爷。
李东升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妈的,什么意思?看不起我?我虽然年轻也不是任人摆布的泥菩萨啊,把我供起来,什么事情也不管,那我这个县令的脸往哪里放。
但是也不能刚来就跟领导翻脸啊,道“谢大人关心,下官受教了,不过我是年轻人嘛,总是想多学点东西,以后还要麻烦大人呢哈哈。”
陈君瞄了他一眼,也呵呵笑道“唉,看到李县令的年纪我们真是羡慕啊,刚才是我的老成之言,忘了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酒宴结束,李东升拜别了陈君跟几个上官,转身出了大门。刘宏一改刚才淡淡疏离的样子,媚笑着凑到陈君面前道“大人,这个家伙他怎么样?上路子不?”
陈君没有说话,把玩着手中的一个玉把件,眯着眼睛想了会道“嘿嘿,年纪轻想学点东西,好啊,明天就是开衙日,去找个事情给他学习学习怎么做官。”
回到破败的县衙,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土蚊香给点燃了,效果还是不错的,就看到地面上很快就落满了一层蚊子的尸体,把周宁跟商成看的眼都直了“乖乖,这么多蚊子扫起来是不是可以做碗汤了。”
“嗯,明天就让王三烧给你吃。”几个大男人到了这个地方发现吃饭是个大问题。整个县衙也没有人烧饭,不知道高健这些人怎么吃饭的。来到掖县李东升虽然每天见到那么多人都对他毕恭毕敬,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感觉很怪异。闪舞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县氶高健就过来了“大人,今天的开衙日,还请你去坐堂。”原来古代县衙审案不是每天都有的,正常是十天才开一次,周围百姓有什么冤屈的可以来诉讼,其实乡间小民哪里有那么多的事情,基本上在村子里句被族长或者乡绅们给调解好了。这也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特色叫皇权不下乡。
李东升穿好官袍,神采奕奕的走进大堂,在公案后面坐下。下面的两个座位,高健跟彭连已经到了,一排衙役也站的整整齐齐,看上去十分有派头,李东升也有点紧张,这个是他第一次在掖县的百姓前面亮相,关系到他今后的口碑跟名声,不容有失啊。
清了清嗓子,李东升道“升堂。”
下面的衙役齐声喊道“威武,升堂!”
几个人把县衙的门打开了,李东升吓了一跳,县衙外面挤的黑压压的全是人。看到门开了就要往里面涌。彭连是县尉,负责治安的,看道这个情况连忙喊道“拦住他们,一个个的来。”
在大堂上摆造型的衙役们赶紧用棍子在地上捣,发出啪啪的声音“不要挤,一个个进来,挤的要打板子。”
好不容易把人给安顿好,一群人挤在大堂的两边。都很好奇的看着这个像娃娃一样的县令。不时的低声交头接耳,好像在讨论这个县令到底靠不靠谱。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第一个上了堂,跪在地上,双手捧着状纸,头不敢抬。衙役上前接了状纸送到公案上。
李东升接过状纸一看,状纸上写道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李四状告本村封涛,封涛虽饱读圣贤之书,但不行圣贤之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致家道中落,沦为赖皮。其父生前曾将村东三亩三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给原告金二,但其父死后,封涛耍赖死不认账。望大人明断是非,替小民李四做主。
李东升看罢状纸问李四“你说封涛父亲生前把地卖给你,可有卖地契约?”
李四连忙从怀里掏出卖地契约,交给李东升。李东升看李四面目普通,不像是奸猾之像。
李东升仔细的看了一遍,见契约上卖地因由、立约日期、方位面积、证人等一应俱全,于是令衙役去传被告封涛到大堂来接受询问。
过了好一会,才看到衙役带着封涛到了县衙。封涛还不知出了什么事,一到县衙大堂,对李东升轻施一礼,问“不知大人传学生到此有何事?”
李东升看封涛一幅呆头呆脑的样子,就说出李四状告他的事由。
封涛连忙斯斯文文地辩解“大人明鉴,此事完全非也,非也,子虚乌有,子虚乌有!夫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此等下作小人之语,岂可信乎?”
元好问看着封涛那酸秀才的样子,心中感到好笑道“来人啊,传李四的的几位证人到堂”。
李四准备的很充分。证人都在门外,很快进了县衙,在堂上,证人们先是给李东升行礼,然后都说李四状纸上说的是实情,咬定是封涛想赖账,甚至还嘲笑封涛,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块地在哪儿!
李东升听了证人们话眉头也皱了起来,问封涛“你家的这块地究竟在哪儿?”
封涛也被问住了,在哪里想了半天,才犹豫地道“好像在村南。”
他的话引来哄堂大笑。很多乡邻都知道,状纸上也写得明明白白,那三亩三分地在村东,封涛却把自家的地说成了在村南,说明这小子确实是在信口胡说!
李东升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竟敢在大堂上糊弄本官!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
第290章 我请原告证人公堂上吃饭
李东升的惊堂木一响,把封涛吓的连忙“扑通”跪下,大呼冤枉,并结结巴巴地说出事情的始末。
原来封涛从小闭门读书,就想着中进士,每天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从不下地干活,全靠老父亲下地耕作养活。封涛还说,他听父亲说起过,邻居李四看中了他们家的三亩三分地,但老父亲一直到死都不曾变卖祖宗留下的田产。如今这份契约一定是假的。
原告人证物证俱在,被告则大呼冤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宗卖地案成了棘手的“闷葫芦案”,搞的李东升也很头疼,第一次问案,就来这么一个棘手的案子,难搞啊。
李东升眉头紧皱,下面的彭连看到李东升神色凝重,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意。想了一会,李东升道:“来人啊,把封涛跟证人们带下去,分开处置。”
李东升看他们走了之后,很客气道:“李四,你是本地人?落户多久了?”
李四看到县太爷竟然如此的平易近人,和颜悦色的跟自己聊天,简直受宠若惊:“回大人,小人从小就在村里,在场乡亲都可以做证。”
李东升点点头,继续跟他聊天,东拉西扯,问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地契什么的也不相干。李四也慢慢的放松了下来。突然,李东升状似随意地问李四:“按照当地规矩,交割地交割地契那天你家一定吃过酒席吧?”
李四点头,说置田买地是大事,置办酒席请客是天经地义的。
李东升又问证人是否全部都请到了,有没有人没有来。李四说:“都来了,一个都不少。”李东升听了直夸李四办事利索,这样的人绝对可靠,肯定不会胡乱攀咬,这样他就放心了。
在场的老百姓看李东升这么一年轻的县令也不问案子,就在哪里絮絮叨叨的跟人聊天,都有些不耐烦了,还有些性急就要出来,被衙役给弹压下去。
接着,李东升又把证人们一个一个进来单独问话。他就在公案后面啰里啰嗦的问些鸡毛蒜皮、不痛不痒的事儿。不过所有的问话跟回答,都让主薄一一记录在案。
李东升问完话以后把证人都带了下去,分别看管。然后道:“来人啊,给我到后面搬一个桌子出来。”众人都呆了,什么情况?在公堂上摆一个桌子,衙役们到后面搬了一张桌子跟几张椅子。老百姓都在心里想:难道县太爷今天要在大堂上请客?请谁呢?这个倒是千古奇闻啊。
高健跟彭连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也不懂李东升的想法。不过这个地方就是李东升的权利范围,别人根本插不了嘴。
这时,李东升笑咪咪的开口说话了:“今天是本官来到掖县第一次开衙断案,第一个案子就这么顺利,本案断到这一步,已经接近尾声,真相即将水落石出。本官今天兴致很高,特地在大堂上专设一席,款待原告、证人,大家辛苦了!”
李东升说到这里,大堂上一阵骚动,高健、彭连也楞住了,断案请原告吃饭的事情,还真没有听说过。李四那一帮人也被带到大堂上来,听到李东升的这一句话立刻开心的大呼小叫,互相道贺;而封涛则脸色大变大呼冤枉。
正在公堂上乱糟糟的时候,就听“啪”的一声惊堂木响,众人们都静了下来。只见李东升突然变了脸色,厉声对李四一帮人说道:“卖地契约上的日期,离今日不远。原告、证人对那天酒席上的事想必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就请诸位按照刚才自己说的座位入席,主薄把你们的话已经记录在案,谁坐错席位,本官定公事公办,严惩不贷!”
这时大堂内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好戏开始了。只见大堂上李四一群人在那里面面相觑,看着桌子发愣,不知怎么办才好,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却又出现了几个人抢一个座位的混乱场面。
李东升笑着问李四:“李四啊,买了地这么大的喜事你就这么待客的?”
这个时候大堂内外响起了一片哄笑声,百姓们已经看出来结果了。
李四额头上早已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子,他一看纸包不住火,连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大堂上,大呼:“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啊!”接着便招认了自己与同伙的罪行。
原来,李四早就对封涛家的三亩三分地垂涎三尺,千方百计地想骗过来。前些日子,他见封涛老父亲一命归西,封涛又一天到晚就傻读书根本就不理正事,就与一群酒肉朋友合谋,伪造了一份卖地契约。李四本想趁着新县令刚刚到任,来个浑水摸鱼,谁知道李东升不露声色,设席问案,三问两问就使他露出了马脚。
李东升“啪”一拍惊堂木,堂上立刻安静了下来:“李四阴谋夺人田产,诬告良善,按大唐律重打四十大板,并押监,处流放三千里。来人啊,给我拖下去打。”
衙役们如狼似虎的扑上来把李四拖了就走,过一会就听到县衙门口出来啪啪打板子的声音,跟李四的惨叫声。堂上的百姓现在对这个年轻的县令也是肃然起敬,不敢有怠慢之心。还有几个人看情形不对慢慢的退了出去。
大街上也是围满了好奇的人,互相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听到李东升设宴破案的事情以后,都兴奋了起来,这个是故事里才有的情节啊,一个少年进士,初来乍到就智破奇案。
高健动作最快:“李大人智谋过人,轻描淡写的破案,实在是令下官佩服。”
彭连跟上:“如此糊涂的案件,大人慧眼如炬,抽丝剥茧一点点的理出来,关键都是在明目下进行,实在是大巧不工,厉害厉害。”
李东升笑纳了他们的马屁,心里也很愉快。最少开门红有了,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最少是王三的尊重,能得到王三的鼓掌真不容易啊。
接下来,就简单了,老百姓对李东升有了很大的信心,特别是听说这个是进士试第一名的时候,看向李东升的眼神都带着崇拜。都是一些小事情,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继续开堂。
………………………………
第291章 求大人做主啊
莱州刺史府是掖县最好的建筑了,但也就高大一点,结实一点,跟美观这个词是一点都挨不上边的。35xs
陈君听着下面幕僚的汇报,笑着说道“还真有几把刷子嘛,这个糊涂案也能理出头绪,真是后生可畏啊,给我还不一定能搞的定哦!”
刘宏喝了口水道“那是大人你不想为这些琐事烦心,不然的话还不是手到擒来!那李东升也算是个人才,不知道在这个位置能做多久呢?”
“不可小看他,别看他是被人从京城里赶出来的,他也是有后台的,家中又是巨富,不差钱,很难搞啊!”
“你们做的什么事?不但没有打下他的面子,还给他增加了威信。他想利用这个断案来打开局面,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哪个杨老头跟陈家的祖坟案子,就找个人跟他们说掖县来了一个探花县令,叫他们去掖县打吧!”
天色已经黄昏了,李东升已经连续办公了一个多时辰,神情有点疲惫,这个时候大堂内外的人越围越多,都是听说新县令断案又快又准,都过来看热闹,发现这个小白脸县令真是断案特别快,看一下诉状,简单问几句话,然后就做了判决关键是原告被告都心悦诚服,齐呼大老爷英明。
就在这个时候,县衙外面来了两个人,拼命的朝里挤,嘴里还不停的喊着“让一下,让一下,我们要打官司。”
人们就留了一个空隙,给他们进来,认识他们的人都开始哗然“怎么又是他们。”
“是啊,每次有县令或者刺史新来都要来打一次官司。”
“嘿嘿,有好戏看了。”
“是啊,不知道这个县令能不能断呢,毕竟好多年了。”
看到这两个人进来,高健跟彭连也是神色一紧,知道有麻烦事情了。衙役们也是神色复杂,李东升也看到了进来的两个人,此时天色已经快晚,也抓紧时间问话当事人。原告乃是个老农,看上去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头发花白,老态龙钟,还不时的咳嗽一两声,身上衣服全是补丁,一看就是个穷苦人。
李东升仔细的看了下诉状,原来是两个人因为坟地归属的问题互相控告的案子。再仔细看,发现这个案子的争议已经有十年了,也就是说大唐刚立国就开始告状了,这么多年因为牵涉到隋朝战乱的时期,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就这么耽搁下来了,这两个人也就这么每次换县令或者刺史都要告,看现场百姓对他们的熟悉程度,也算是掖县的名人了。
李东升看完卷宗又扫一眼原告,心想穷成这个样子的人,为了一处坟地能打上十年官司,看来这个坟地对他来说真很关键,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肯放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