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商途-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客自远方来自然不能慢待,何况是准姐夫呢?

    崔天赐到的时候,王启泰已经在纸坊里转了半天了,如今纸坊里已经看不到闲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三本就要推出了。如今的三国演义已经不需要评书先生们宣传,每天都会有书迷来店铺里面询问。

    当听到这雕刻坊不久之前还是门庭冷落,已经发不起工钱时,王启泰感叹了半天。正在他拿着一本三国演义正在看的当口,崔天赐和轻云回来了。

    轻云本来是走到崔天赐的身后,看到王启泰起身迎了出来,抬头看了一眼,赶忙低下头悄悄的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王启泰有心想多看几眼自己的未来娘子,却碍于礼节这种想法只能压在心头。

    崔天赐将王启泰让进屋中,两下落座。这还是姐夫小舅子两人首次单独相处。王启泰端详了一下崔天赐,自己这个小舅子比上次见到的时候更加的沉稳,眼神也越发的犀利。

    “家父听说新建好的崔氏纸坊居然遭到小人算计,以致走水焚毁。担心不已,特地遣我前来看望二老!”王启泰说道。

    崔天赐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恩,作为亲家听说出了这么大的事赶来看看也是人之常情。

    “王兄代为回禀世叔,多蒙他老人家的挂念,虽有小人作祟,纸坊受了损失,不过新的纸坊已经在筹建之中,生意并未受到影响!”崔天赐侃侃而谈,王家富裕,自然不能让亲家小瞧了崔家。

    “是啊!有赐弟你在,崔家何愁不发达。”王启泰由衷的感叹道。

    “王兄过奖。都是生意场上的朋友们支持!”

    “家父此来还让我带来一个好消息给赐弟。有了这个消息,崔家的生意将百尺高竿更进一步。”王启泰虽然还没开始说这个消息,但是想起这个消息便开始兴奋起来。

    “哦,是何消息呢?”崔天赐隐约知道王启泰所说的是什么,只是想印证一下而已。

    “据家父从京城得到的消息,崔氏纸坊的裕罗纸已经被定为贡品,从此以后裕罗纸将声名大噪。赐弟,以后只需担心如何生产更多的纸就是了!”王启泰说的眉开眼笑。

    崔天赐暗笑,原来王景旺所谓来看望因纸坊失火而痛心的二老是假拿这个消息来买好是真。可惜啊,你们的消息还是来得太迟了,这个情我不会领。

    “原来世叔也得到这个消息了?前些日子家师蔡知府已经告知小弟,说本月朝廷的圣旨就要到了。让小弟准备些个!”

    王启泰俏脸一红,本想卖个好,却没想到别人早已知道,只得讪讪一笑道:“原来赐弟已经早已知道,家父本来是怕你没个准备,临时接到圣旨手忙脚乱,所以才特意让我前来。既然有了准备,我也就放心了。”

    “王世叔虑事周到,考虑的如此仔细,长辈的关怀之情,令天赐感动!”

    既然把消息带到了,王启泰也不在纠结这些事情了。两人聊些商场见闻,诗词歌赋之类的闲话倒也聊的投机。

    王启泰随父经商多年,也算得上是年轻才俊,若说论到实打实的商业经验比崔天赐这种靠先进经验取胜的投机取巧之辈还是强上不少。

    崔天赐也刻意引导,一番畅谈,获益不少。

    眼见日暮时分,崔天赐让人去会宾楼定了桌酒席,刘贺欧阳齐林和尉迟尚作陪,崔天赐人小不能饮酒,刘贺就代为招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启泰的话便渐渐多了起来。崔天赐灵机一动,将刘贺喊了出来,如此这般交代一番。

    刘贺也是世家子弟,酒桌上的事情尤其擅长,推杯换盏之间,刘贺与王启泰已经是称兄道弟。

    王启泰酒量不差,却也架不住几人轮流的攻击。几轮下来,眼神已经有些涣散了。

    刘贺有意识的聊起自己的家事,说起父亲那辈族人之间如何争斗,云云。豪门大族之中这种事情不新鲜,刘贺说起此事,也引起了王启泰的话头,哥哥当年如何欺负自己,以及母亲怎么被族中的看不起,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最后还说自己将来一定要自立门户,让王家族人向自己跪地求饶。

    说完这些话,又将连喝了几杯,终于不胜酒力,醉倒在席面上。

    当日王启泰便被安排在旅店之中安歇。

    酒后吐真言,王启泰所言应该是事实,王家大门大户关系如此复杂。既然他有自立门户的打算,这倒是个好事,自己以后不妨助他一臂之力,若是能自立了门户,姐姐的生活也会相对简单些。

    崔天赐心中这般盘算着。

    天亮之后,王启泰对自己醉酒的行为连连道歉,说自己实在是失态。崔天赐说是自己待客不周,没有考虑的周详,左右无事,开怀畅饮一番也无不可。

    王启泰道:“赐弟,纸坊中出的三国演义,我翻看了一下,若是运到苏州必定也是热卖。不如我带一些回去行销一番!”

    崔天赐不禁暗赞王启泰的眼光,这等喜闻乐见的小说自然在哪里都有市场。这个是书,自然不用考虑其他几家的感受,有这商机便宜自家亲戚也是应该的。

    崔天赐把自己那套做宣传的策略与王启泰一说,王启泰立马拍手称赞,连说妙招妙招。纸坊里正好还有几本,崔天赐便让王启泰拿着先去找说书先生做宣传,等到新书印出来,正好也就可以借宣传的档口热卖。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圣旨

    王启泰赶忙答应,崔天赐的安排甚为合理,而且不耽误时间。王启泰首批就定了两万本,不愧是商人本色,看准了就敢赌。

    婚期将近,王家那边要忙的事情也是很多,族中人手虽多但勾心斗角也多,自己不去看着点恐怕别人也是不尽力的。王启泰第二日便告辞崔天赐返回苏州家中。

    没几天家里也来人催促崔天赐带轻云回去,出嫁之前还有颇多要准备的事务,崔天赐不敢怠慢,吩咐刘贺去车行找车,将轻云的嫁妆带回家中。

    轻云的嫁妆整整装了十五大车,这边装备完毕,崔天赐和轻云吩咐启程回家。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就出发了。

    等到了裕罗村,这一大车的嫁妆家中根本摆放不下,不得已周边邻居都腾出了房间,给暂时安放这些嫁妆。

    崔天赐心道,幸好早一些就把这些嫁妆的样数和尺寸都报给了王家,否则到结婚那天这些东西怎么摆放都是问题。

    又想到若是自己找一个有钱人的小姐,也陪送这么多嫁妆那家里岂不要先整修房屋?

    正在胡思乱想的当口,村口听到銮铃声响,一匹快马飞奔而至。

    快马上坐着的事杭州府衙的差役正是来找崔天赐,告知他圣旨马上就到,准备接旨。

    崔家人一听圣旨到了,全家人都慌的不行,崔家祖祖辈辈哪里接到过圣旨。

    好在来的差役不止是过来传口信,也是帮忙准备迎接传旨钦差的事宜。

    崔琰已是慌的手脚发软,差役的吩咐他也是记得颠三倒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崔天赐虽然没接过圣旨,但后世电视上接圣旨的情节不知道演过多少回,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所以心里还算踏实,这边就听差役的安排,让下人们准备香案摆上香炉。一切准备停当。

    只听得外边锣鼓之声,出门一看,正是府衙的衙役鸣锣开道,后面跟着的正是宣旨的钦差。

    进的院门来这才看清,来宣旨者一行五人,看那模样是一个内侍带着四个护卫。宫内出来的人果然就是不一样,只是这身装扮就很是镇人。

    赵佶喜好华丽,内侍和护卫这身装备华丽到极致,崔琰夫妇看了心道不亏是皇宫内院的人物果然非我等乡下野民可比,一时间畏惧感又增加了几分。

    好在之前有差役事先交代,每一步都有章法可依,整个流程走下来,虽是寒冬却已是后背尽湿。

    宣完圣旨,内侍便要离开,这不是给达官贵人宣旨也没有寒暄的必要,只是履行个程序。

    崔天赐赶忙上前:“公公请留步,远道而来,喝杯茶再走不迟!”

    崔天赐话音出口,前面的内侍立马站住了,心道,这是懂得做事的人,既然出言相留,必有好处。

    此次前来的内侍姓高名管,出这次远差本来是不情愿的。平时的宣旨不过是在东京汴梁城里,如今跑这么远,没多少人愿意。只是高管不幸被抽到了,不管愿不愿意只得前去。

    “你是崔家何人?咱家宣旨完毕即可就要启程回京!”该拿的架子还是的拿。

    “公公,在下是崔家的长子崔天赐,公公和各位侍卫大哥远来辛苦,给各位准备了些土仪,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说罢让崔福拿来了几个褡裢,交给各人手中。

    高管用手提了提褡裢,里面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高管心领神会,笑了笑:“公子客气了,本就是咱家的职责,如今倒要叫公子破费!”

    “不过是些土仪不成敬意,还请公公指点一下迷津!”

    那人钱财,替人解忧,这个道理高管明白的很。

    “咱家听说皇上和各位大臣对裕罗纸赞赏有加。以后朝中奏章都要改为裕罗纸,据说首批就要十万刀,崔公子早些预备下哦。”

    “多谢公公,不知这银两如何支付呢?”崔天赐心道这可不是小数目若是完全垫支崔家没这么多钱。

    “贡品分很多种,有些贡品是地方上进贡的,数量少,属于进献,这个朝廷是不给钱的。你这种数量大,属于朝廷采买。采买的规矩是市价的五成,订货首付三成,用盐引支付。公子心中有数哦!”

    崔天赐连忙感谢!这番话的确让崔天赐心里有了些底,这钱算是没白花。

    同时崔天赐也暗自庆幸,幸好当初裕罗纸的定价高,若非如此非得亏本不可。只是十万刀可不是小数目,不但不是小数目可以说是一个巨额的数字,肯定要早作预备。

    高管走后,整个裕罗村陷入狂欢之中。这皇上的圣旨那是传说中的物什,如今居然在这小小的裕罗村出现了,这怎么能让人不兴奋欲狂呢?

    崔琰当天晚上自斟自饮,居然喝了个酩酊大醉。他们崔家终于和官府挂上边了。如今他们是皇家贡纸的供应商,在杭州城里也是可以扬眉吐气的人物了。

    虽说之前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这贡纸的名额已经落到了自己手里,可是没到真正圣旨到达的那天都不算是最后尘埃落定。如今看到圣旨,拿在手里这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才真正将心放进肚子里。

    虽说这笔生意赚不到太多的钱,其实多年来并非所有的商家都想成为皇家贡品供应商。因为这意味着赚不了多少的银子,甚至有亏本的可能,而要搭上更多的生产时间,使供应商无暇生产更多的商品供应市场的需求。

    崔天赐却知道这是一块金字招牌,用好了日进斗金都不为过。崔天赐兴奋的一夜都没睡好觉。第二日清晨崔天赐便命人去赶造一块匾。匾上就是三个大字,御纸坊。

    崔天赐心道,皇上居然用半价来买我的东西,这头脑够精明的。不过你占我的便宜,我也一定把你这贡品的称呼剩余价值榨取干净。

    不但裕罗村要挂御纸坊的牌子,杭州城里的纸坊更要挂,我要让全杭州人都知道我崔氏纸坊生产的纸就是御纸,不,我要让全国都知道我崔氏纸坊的纸最好,连皇上都在用。
………………………………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轻云出嫁(一)

    高管透漏的信息中,这次的供应量有十万刀之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其实在圣旨来之前已经是加班加点在赶工了,有了具体的数目,崔天赐更是不敢怠慢,这边又让崔琰准备招人,新来的人手即使不能跟熟练工比,至少可以打打下手,也可以增加些进度。

    转眼间,三月初三就要到了。崔家越发的忙碌起来,因为苏杭二州并非一日便能到达,所以必须提前出发。

    崔琰与儿子商议了一下,决定走水路,现在纸坊那边有码头可以直达苏州,这样人也少疲乏些。

    早早的便安排了张金来,这船的事自然非他莫属。嫁妆众多,张金来安排了八条船才够。

    船行缓慢,宁早勿晚,算着时间,提前七天就准备出发。出发当日,小小的码头挤得密不透风。

    崔家已不是当年的崔家,自打崔家暴富以来这是第一幢喜事。之前的彩礼都已经轰动了四邻八乡,如今都想看看崔家将拿何等的嫁妆来陪送女儿。

    吉时一到,崔府院门打开,精壮的小伙或两人一抬或四人一抬,鱼贯而出。红绸笼络的嫁妆分外喜庆。

    道路两旁自发形成了两列围观的人群。黄花梨的龙凤雕花大床,六个壮汉抬起都费劲,这等做工考究用料讲究的大件乡野村夫们只听说书先生们讲过,如今才算看到真正的实物,壮汉们抬着嫁妆从他们眼前走过,两旁围观的人群,发出啧啧的赞叹。

    嫁妆从崔府到码头足足排出来三里地的距离。一件件精美的嫁妆从围观的人群面前走过,都要引起一阵的惊叹,个别有见识者向身边的人们讲解这嫁妆的华贵。

    听到了这番讲解,乡邻们更觉得不得了。崔家还真是舍得,这是倾家嫁女儿啊!良田百亩十里红妆也不过如此。

    不提乡邻们的议论,单说崔家。天刚蒙蒙亮,轻云便坐在梳妆台前,裕罗村心灵手巧的大娘婶子们来了七八个,梳髻,绞面,修眉,穿耳眼,好一阵的收拾打扮。

    轻云天生丽质,眉眼都长得极为好看,多修一下都会觉得不美,所以修眉这一步便省去,梳了一个高高的发髻,上配以飞鸾走凤,七彩宝翠,流云冠梳。

    绞面也称开脸,需用一根细麻线,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或者中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麻线在被开脸的女子脸上绞动以出去汗毛。轻云肤白且嫩,吹弹可破,大婶们匆匆几下算是走过了程序,怕是多做几下都会将皮肤损伤。

    大婶们都是手巧之人,一番打扮下来,再看轻云,天仙下凡也不过如此。要说之前的轻云还有小家碧玉的气息,如今却是雍容华贵,颇有大家贵妇的感觉。

    女儿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如今女儿却要远嫁他乡,成为人妇。作为母亲心中的不舍与担忧是无论怎么排解都排解不了了。

    白玉淑几天来晚上都是难以入眠,只是在女儿面前还不能表露出来,这毕竟是女儿大喜的日子。

    白玉淑瞒得过别人瞒不过自己的枕边人。崔琰自然明白白玉淑的想法。为了不让夫人过于伤感,上船送嫁的事情就没有让她同去。

    一十六载女儿身,一朝嫁为他人妇。轻云的不舍可想而知,拜别父母踏上送嫁船。轻云哭昏了几次。

    白玉淑硬起心肠,劝说她快走。孝敬公婆,友爱亲族这些教诲不知已经说过多少次,这次说的不过是再次重复罢了。

    踏上送嫁船,从此告别崔家女嫁作王家妇。张金来派来的八艘船船体颇大,就这样还是装了个满满当当,光是送嫁抬嫁妆的壮汉就有上百人之多。
………………………………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轻云出嫁(二)

    这一章本来想叫做美女与野兽,或者忠犬八公,不过最终还是决定接着上面的章节起名。

    想我小时,家中养了一条土狗,每当早晨起床我上学,它终会一路尾随,直到村口。下学时,听到开门的声音,便会第一时间跑到我的腿边,摇头摆尾,极为欢喜,颈间系的铃铛哗哗作响!

    后来不幸吃了药死的老鼠,半夜发疯翻墙而出,不知所踪。

    从此再不养狗,因为承担不起那种失去!谨以此篇送给我那不知所踪的爱犬,也送给天下爱狗的朋友!

    轻云由两位仆妇架着上了送嫁船,踏上船板回头望,人群里老母泪眼婆娑。轻云忍住泪水转身往船舱走去。

    此时岸边忽然一阵骚乱。

    “狼啊,是狼!”岸边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胆小的四散奔逃。

    “莫要惊慌,莫要惊慌,这是崔府的守门犬,想必是来送小姐出嫁的!”这是裕罗村本村的人。

    轻云转身望去,果然是八公穿过人群,正在往船边飞快的跑来!

    今日轻云出嫁,事情繁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也有外村前来帮忙的人手,为了不误伤人,崔琰吩咐将八公锁在别院的。

    崔府上下都忙着轻云出嫁的事情,没人注意到八公。却没想到八公此时出现在这里。

    船夫并没留意岸上的小插曲,时辰一到,拔锚起航,船身缓缓离开岸边,就在此时八公已经到了岸边。

    本来要入船舱的轻云,看到岸边的八公停住了脚步。自打八公到了崔家与轻云几乎形影不离。崔天赐在外边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多。日常照顾八公的饮食都是轻云在负责。

    轻云出行八公必跟随,轻云绣楼中做针线,八公依偎在脚下默默陪伴,早晨轻云推开房门,必会看到八公依偎在门栏旁翘首以待。

    如亲人,似保镖,有八公在,轻云便安心。离开父母兄弟,离开八公,轻云不舍,可不舍又怎样,自己从此便是王家的人了。自身都不自由,又如何能让八公跟随?

    八公此时已经颇为长大,夜光中眼睛泛着绿油油的光芒。王家是大户人家,怎敢让一头狼在府中栖身。

    崔天赐也看到八公到了岸边。不像此时的人们将狗只做看家护院之用,来自后世的他更觉得八公就是崔家的家人,轻云出嫁,八公送行,本就在情理之中,因此他只是看着,并没有做声。

    看到八公,轻云再抑制不住泪水,旁边的仆妇觉得奇怪,这新娘子是怎的了,离开家门没有哭,看到自己家的狗却哭了。

    船开航时速度最慢,却也离开了岸边有三尺多宽了。轻云轻移莲步来到船边,八公看到轻云离自己近了些,摇头摆尾,叫了几声,虽不能言,心中的欢喜却是在两只眼睛里表露无疑。

    两名仆妇跟了前来,大喜的日子新娘子自然不能有任何闪失,眼看着轻云就要到船边了,两名仆妇上来扶住轻云:“小姐,回去吧!天气还冷,小心着凉!”

    轻云也知道大喜的日子若是着了凉,婚礼当日面上不好看。轻云轻轻蹲下看了看越来越远的八公,摆了摆手:“八公,快回家吧!”

    八公虽不能言,但轻云的手势再明白不过,八公眼神中露出一丝茫然,它不明白主人为何要让它走,不过主人让它走,它不得不走。

    八公转过身来,一步一步往回走去,一步一回头,看着那渐渐远去的船帆,看着那已经消失在船舱里主人的身影。

    岸边看热闹的人们初始都觉得新奇,听过忠犬恋主,却没有见过,如今看来,传言果然不虚,只是再是恋主出嫁的姑娘都不可能带着一条狗嫁到男方家里去。

    随着八条船的拔锚起航,渐渐远去,人们也渐渐散了去。十里红妆,美艳的新娘,送行的忠犬都将是他们今后的谈资。

    轻云再次出舱远望,看到的只是远去行人的背影。而八公的身影已然消失不见。

    “不知道八公是不是乖乖的回到家中呢?”轻云心中默默的念叨着。

    多想八公能陪着呢?能让我安心,而且我在陌生的王家除了相公还有可以说说心里话的。

    坐在船舱里轻云心中想到,也只能想想,从此之后,父亲母亲弟弟都将不会再陪在自己身边,自己要面对的是陌生的公公婆婆还有庞大的王氏家族。

    今日风向颇好,船挂起满帆,速度颇为不慢!唐朝诗人李白有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今日的行船颇有这点意味。

    两岸都是田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放眼望去,一片碧绿,颇为养眼!虽说自己都打造了海船,坐船的时候确是很少,崔天赐嫌船舱中憋闷,出来透透气,也看看沿途的风景。

    极目远望,四野开阔,并无阻挡,忽然一道灰影映入眼帘,这道灰影速度极快,看不清模样。

    是兔子吗?可兔子没这么大?崔天赐往船边走去,挨着栏杆想看清一些。此时河道变窄,船身也离着岸边近了些。

    那岸上的灰影仿佛也看到了崔天赐,也朝着河边跑来,边跑边发出嚎叫。

    “是八公,居然是八公!”八公的嚎叫崔天赐怎么能听不出来?这顺风下行走了已经有五十里路了,八公居然跟了五十里?

    崔天赐大惊,也大喜!没想到八公居然跟来了,而且还跟了这么远的路。这样远的路,就算它是狼,也会累的不行了。

    崔天赐赶忙让船老大靠岸停船,不能让八公再这样跟着跑下去了,再跑下去非得累死不可!

    船队前行,前呼后拥,不是说停就立马能停的。船老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到崔天赐急急忙忙的走过来吩咐停船。

    崔天赐的纷纷他不敢不听,立马吩咐水手分别往船头船尾打旗语。其他船只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到八条船都接到停船的信息,落下船帆,慢慢靠了河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