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商途-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咱们崔家现在也算是颇有家业。若是这样翻脸,那我们崔家如何在这杭州立足?俗话说破家的知县啊!我们惹的起吗?”白玉淑忧心忡忡。

    “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你要怎样?”崔琰有些恼怒道。他心中有愧,说话更是不耐。

    “父亲,若是李家主动提出解除婚约?那会怎样?”崔天赐看父母争吵,知道他们心中都是着急,他也在苦思方法,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赐儿,不要添乱了,李家既然主动提亲,又怎么可能主动解除婚约呢?”崔琰心中烦闷,没心思跟儿子玩笑。

    “没有可能,我们来创造可能!父亲,母亲,这事交给孩儿来处理,最多十天,李家就会求我们来解除婚约的。”崔天赐绝不能看着姐姐进火炕,这事即使不提为父母分忧,他也必须出头摆平此事。

    “赐儿,这可不是儿戏啊!一个不好,就会惹下大祸啊!”白玉淑看着儿子眼神充满了担忧。儿子是优秀,可是他太小了,只有六岁啊!

    “母亲,不用担心,让孩儿去尝试一下,如果不行,再想其他办法!”崔天赐知道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自己能像大人一样为家人抗事是不现实的。让他们给自己一个侥幸心理。

    “你打算怎么做?”崔琰此时心绪调整过来,幽幽的问了一句。

    崔天赐心中一喜,有父亲支持,此事成功的几率大增。

    便将自己的想法如此这般说了一遍。

    崔琰的脸上马上晴转多云,连连夸赞,“我儿多智,此计大为妥当,若能成功,当无后顾之忧!”

    又道:“有什么需求,尽管提,为父全力支持!”

    崔琰虽不善于急智,执掌崔家多年,自然有他自己的不凡之处,一旦发现崔天赐的想法可行,立即表态支持。崔天赐虽说有急智,毕竟年幼,没有真正做过实事,具体事务并不了然,崔琰才有此说。

    “此事我们要做的隐秘,尽量不要用我崔家的人出面。孩儿明日和师傅一同前往府州,到时相机而动。父亲只需多备银两就可以了。”

    “谢伯父自打狄公走后便行走江湖,草莽之中多有人脉,有他和你同去,甚是妥当,为父为你们准备纹银百两,以备所需。”

    当时一两纹银可换一贯铜钱更可购买一石大米,百两纹银相当于一百石大米,已经是很不小的数目了。也可见崔琰的魄力。

    翌日天还未亮,谢安便带着崔天赐前往杭州府城。师徒二人是从后门悄悄离府,并未引起府内其他的注意。

    杭州城,便是日后的临安城,自己前世未来过,今世总算见了真容。坐在马车上的崔天赐好奇的打量着这座日后的名城。

    自打穿越到这世,自己见到的只是裕罗村附近的山村景色,至于大城镇这次才是第一次得见。印象中宋朝城镇的形象该是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那般繁华热闹,市井民俗应有尽有。
………………………………

第三章 弄鬼

    更新时间:2013…10…14

    进了城,马车在城内街道中行进,城内的主干道都是青石板所铺,很是干净,马车走过也很是稳当。

    崔天赐虽是坐在遮棚的马车当中,却不能阻挡他好奇的眼睛,护帘掀开一角,观察着这古代的世界。

    这杭州城乃是当年吴越国的首都,气势虽比不上东京汴梁城,却自有一番气势。

    城内一条天街纵贯全城。天街的两旁各种商铺鳞次栉比,正为杭州城的商业中心。天街自宁门杈子外一直到朝天门外清河坊,南至南瓦子北,谓之“界北”。天街南侧谓之南瓦子,北侧谓之界北,中瓦前谓之五花儿中心。天街两侧各有支路,名称上延续了唐时的称谓,都以坊相称,只是没有唐时严格的管理制度了。

    马车在天街上行走了一段,忽然南拐,进入南瓦子,这里的景象就不想天街内那么规整。

    不时出现大块的空地,空地熙熙攘攘,煞是热闹。左边一个方形的矮台,两个穿着类似日本相扑手的高大肥壮女人正在彼此挑衅,摆出搏斗的姿势。崔天赐眼中一亮,原来这便是宋朝有名的女相扑手,号称“女飙”右边则是用绳索圈起的圆圈,内中一个衣着艳丽的女子正在翻筋斗。空地的正上方却是一个华美的亭子,亭子里人头攒动,将一中年先生围坐在中间,却不知他讲的可是《杨家将》。小吃铺和胭脂水粉的摊位见缝插针的出现在各处。担挑的货郎则在人群中穿梭,寻找着商机。

    崔天赐还要再看,马车却继续前行,前方的景色却是大变,没有之前的繁华热闹,现出破败贫穷的模样。

    马车兜兜转转,停在一个广阔的院落门前,崔天赐下车后,抬头一看,门头青石砌成,虽是高大,却很简单。黑漆的木门斑驳脱落了许多,门上两个巨大的狮头门环倒甚是显眼。

    谢安上前叩门。不大一会,大门吱呀一声响,一个年轻的后生将门打开,伸出一个脑袋。

    只见谢安做了个手势,口中低声说了句什么,后生表情立马温柔起来,大门完全打开,取下门栏,马车载着崔天赐驶进大院。

    大院很大,占地约有十亩,院内房子的建设却很是凌乱,除了有一个主建筑,其余的房子全像是后来搭建的一般,且没什么规划。

    “老哥哥,你可算记起我这个老弟弟了!”迎面快步走来一个老者,埋怨的话语里包含这浓浓的思念。

    “绪升,哥哥这不是来了吗?看样子,这些年你过得不错,徒子徒孙都这么多了?”说话间两位老人的手握在了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二人边聊边往厅内走,崔天赐默默的跟在后面,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大院里错落分布的房子几十间之多,估计住着的人数至少百人。院落里刀枪剑戟,货郎的挑担,搭台的物什,练功的石锁,应有尽有。想来这便是勾栏瓦肆的人们晚上落脚的地方。

    白天大院里只是些老人小孩,想来此时家里的顶梁柱们正在勾栏瓦肆里忙碌着。

    “赐儿,过来!见过全伯伯!”谢安笑着跟崔天赐招手。

    平日里谢安都是严守主仆名分,显然在老友面前,他更是把崔天赐当做一个疼爱的孩子。

    “绪升,这是我们家少爷,也是我的徒儿!”

    “天赐见过全伯伯!”谢安介绍过后,崔天赐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态度十分恭敬。谢安来之前并未讲过全绪升的事情。崔天赐却知道,这次事情能否成功全在这个叫全绪升的老人身上。

    全绪升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含笑意,道:“是个练武的好苗子,老哥哥大半辈子没有收徒,老了老了倒是了了心愿。”

    谢安苦笑一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直接说道:“绪升,你也知道当年我来过你这里以后便去了恩人府上也就是赐儿家养老。现如今恩人的女公子遇到了麻烦,需要你帮忙,不知你是否方便。”

    “老哥哥却是越老说话越不爽利。且不说我们过命的交情。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吗?”全绪升语气中带着气愤。

    “绪升勿怪!此事虽不大,却需谨慎缜密,还是我们老哥俩私下里再商量。”

    当晚谢安崔天赐二人便歇息在这大院里。

    夜幕降临,整个杭州城渐渐安静下来,大院里却是热闹非凡,由于来了外客,不时有人上门来相见,特别是崔天赐,在大人们眼里他还只是个孩子,光是吃的他便收了几大箱。

    全绪升并未详细介绍谢安二人的来历,只说是自己多年老友来看望自己。

    过了亥时,大院里也渐渐安静下来,毕竟都是卖力气吃饭的,要早些歇息。此时却有一些人被全绪升叫到自己房间。

    子时过后,整个杭州城进入沉睡,偶尔更夫的梆子声,如同婴儿的催眠曲。在房顶屋背却有夜行人从大院出发前往东城的富人区。

    旭日东升,杭州城又恢复了喧嚣。谢安带着崔天赐师徒二人在杭州城里溜溜逛逛,外人眼里,这是慈祥的爷爷带着孙子出门长见识呢。

    东城崇仁坊的悦来茶楼,是杭州城最大的茶楼,文人雅士,三教九流都汇聚在此。悦来茶楼是两层的木石结构,楼下是大厅待客,楼上全是包间。

    楼下面向大街开房,三教九流闲杂人等,皆可入内,大碗茶一文钱一碗,管够。

    二楼却又别有洞天,二楼的入口却不是一楼进入,而是在全杭州城最大的饭馆客全居的大院中,必须是客全居的贵宾才能进入悦来茶楼的二楼。

    据杭州人讲,这悦来茶楼有百年的历史,乃是当年南唐后主所建,是为了既能享受市井风情,又可保证安全与隐秘。

    师徒二人进入茶楼稍作歇息,闷上一杯茶,闲聊着杭州城里的见闻。

    “听说了吗?杭州城里昨夜发生一件奇事。”

    “有何奇事?”八卦之火历经千年而不衰。

    “东城李御史家的狗疯了。”

    “切。。。。!”听者一脸的不屑,这家伙八卦的水平太菜鸟,啥是八卦都不知道。刚刚围拢的人群作势要散。

    “别急,你们听我接着说嘛!狗疯了不奇,奇在这狗互相撕咬了一夜。”

    “嗨。。。。。。,说来说去不就是狗咬狗嘛!没劲没劲,大家伙散了吧!”

    “李御史家一十六条护院巨犬,一夜之间全部发疯,撕咬一夜,全部死亡!”爆料者终于抛出重磅炸弹。

    “哇!真的?这么疯狂的事不会是你杜撰的吧?”围观者一脸的不相信。

    “我告诉你们啊!这事千真万确,我兄弟就在李府做护院。你们可不知道啊,那场面,一个词,惨烈!你们想想看,这可都是来自吐蕃的神犬巨獒,三条巨獒足以撕碎老虎。一十六条啊!满院的狗血,一地的狗毛,整夜的撕咬,那场面,看了会让你一生都难忘。”

    “啧啧!这事确实够奇。那巨獒我见过,极其凶恶!李衙内经常带出来开道,杭州城里小贩乞儿可没被咬。居然一夜全死了。呵呵,有趣有趣!”说话者一脸的幸灾乐祸。

    “那李家人有没有伤到?李衙内如何了?”问话者面露关切之情,眼中的笑意却暴漏了真实的想法。

    “哎,大伙不用担心,李家人倒是毫发无伤!”爆料者显然也有些失望。

    “哎,苍天无眼呐,咋让李家摊上这事呢!”众人纷纷散去,脸上的兴奋之情却是溢于言表,这等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早点让亲朋邻居们知道那就太对不起这碗茶了。

    茶馆里瞬间散去不少人,却没人注意到茶馆里这对年龄相差极大的师徒脸上的笑意。

    东城的李御史,如今成了杭州城最热的八卦明星,每天都有他家的新鲜事。

    李御史的夫人好吃鸭舌,每顿饭没有鸭舌是断然吃不下去的,所以李御史家长年养着几十只鸭子备用,近日,李府的鸭子却在一夜之间得了鸭瘟,死了个干干净净。

    李迁李家三公子,杭州城的名人,名字有止小儿夜啼之功效,也是青楼里的常客。平日里骑着高头大马满城逛,近日却不见了踪影,后来有消息透露,李公子从青楼回府的路上,马惊了,人从马上跌落,摔断了腿,百日之内,杭州城里无法看到他嚣张的身影。

    杭州城,李府!李御史尚在汴梁任上,现在的李府李夫人管家。多年来李夫人治家得心应手,最近却是麻烦频出。想想前几天夜里的那场满地狗血,还让她不寒而栗。接着的鸭瘟事件,儿子落马事件,让她的精神都濒临崩溃。

    看着铜镜里憔悴的面容,李夫人心急如焚。虽是年近不惑,在这个年代都是奶奶级别的了,她却是保养有道,风韵犹存,这几天却是迅速的衰老,脸上再也看不到过去的光泽。

    “夫人,大夫说了,少爷的伤并不严重,休养百日即可康复,夫人不要过于忧心!”说话的是李夫人的贴身侍婢,名唤翠云,是李家从小买来的使唤丫头,这两年出落的很是漂亮,李御史和李衙内都在打她的主意,李夫人都没答应。

    倒不是李夫人刻意维护,只是怕父子因为这个女子反目而已。

    “迁儿的伤还是小事,却是咱们府中这接二连三的出事,让我心烦!云儿,你说咱们李府多少年了都是平平安安,为什么这几日天天不得安宁呢?”这几日的折腾让一向自诩精明的李夫人没有往日的霸道。

    “夫人,千万别多想,只是意外而已!“翠云安慰道。

    “哪里有那么多的意外?”李夫人突然发起火来,这几天她压力实在太大,情绪极不稳定。

    “夫人恕罪!”翠云战战兢兢的赶忙跪下。李夫人在府内威权极重,下人惹怒了她,轻则罚跪,重则鞭打。

    “哎,起来吧!我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心里烦!”李夫人现在也无心惩罚她。

    “夫人,我听说城南承酩观来了一位算卦先生,极为灵验,要不我们去算一卦?让神仙给我们指指路?翠云赶忙转移李夫人的注意力。
………………………………

第四章 装神

    更新时间:2013…10…14

    “有这等事?我怎么没听过?”李夫人显然对这个消息很是动心。

    “是最近几日才来的。府里的下人们传的可神了,据说这位仙人不是谁都给看的,有缘人才可。没有缘分的人纵然给黄金千两人家也不肯呢。”看到李夫人动心了,翠云索性将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

    “那你说仙人会给我们算吗?”听到仙人是这番左派,李夫人心中不免打鼓,若自己不是那有缘人,岂不麻烦?

    “夫人无需多虑,只当是出门散散心,纵然不能算卦,去见识下仙人也是好的。”翠云可不敢打包票,夫人是出名的睚眦必报,若是说的太肯定,一旦不能如愿,必会迁怒于她。

    若说这几日杭州城里最受瞩目的人,非闲云道人莫属!闲云道人并非杭州本地道观的道人,乃是外地云游而来。没人说的清他的来历,也没人说清他的师承,唯一知道的是他算卦很准。

    闲云道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显然是保养有道。承酩观门口的卦摊每日人山人海,连带着承酩观的香火也旺盛了不少。

    每日三卦,只算有缘人,这是闲云道人的规矩。有缘算卦者,所算必中。与其他算卦者卦辞模棱两可不同,闲云道人每每都可指出算卦者某年某日家中所发生的事,灵验如同亲见。

    今日第一个有缘人,杭州城内人尽皆知,在勾栏瓦肆中广有名声的洪庆班班主施洪庆。说起洪庆班,杭州城内这些年可谓无人不晓。

    这是一个靠演折子戏为生的戏班。此时戏曲无论男女角色皆由男子装扮。洪庆班本来也是如此。一次擅长扮演女色的戏子不幸摔下台来,骨折难动,不得已从小耳闻目染的女儿临时顶角,哪知从此一炮而红,洪庆班在杭州城里一跃成为顶级戏班。

    也难怪会如此红,洪班主的女儿洪欣儿本身长相就极为不俗,半仙更是惊为天人,不多日子就已经满城皆知。被风流才子们誉为艳盖杭州城。

    人怕出名猪怕壮。艳名远播自然会被无形好色之人惦记。杭州城葛思才号称葛半城,据说苏州一半的财富都属于葛家。葛思才并无功名,只是个商人,却是个势力极大的商人。他的亲朋好友在朝中为官的不下数十人。

    葛半城好名,任何与他有关的坏事都不会以他的名义出头。他有美妾一十八人,全都是他看中,别人想方设法将其弄来,他再从别人手中买来。

    自从传出葛半城看上洪欣儿,洪家班便再无宁日,杭州城大大小小的黑社会组织,媒婆组织,或巧取,或豪夺。

    偏生洪班主并非趋炎附势之人,软硬不吃,就是不肯放人。终于在一次演出之后,一群外地人将洪欣儿强抢而去,不知所踪。

    所有人都以为葛半城这次又得手了。却迟迟不见洪欣儿在葛家出现。按葛半城一贯的作风,成其好事之后,必然宣布纳为妾室,并给经手人一笔可观的费用,给娘家一笔可观的彩礼。

    洪家以为洪欣儿被葛半城强抢而去,葛半城破例向全城澄清此事与他无关。此事从此成了悬案。

    “仙长,可能算出小女的是生是死?现在何方啊?”洪班主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这据说是无所不知的道长。

    李夫人主仆二人在下人的开道下已经进了内圈,靠近了挂摊。洪班主的事李夫人也听说过一些,这次看他询问女儿的下落,神情也紧张起来。

    闲云道人仙风道骨,一看这卖相,李夫人莫名的便有了些许信心。

    只见道长闭目冥想片刻,又掐指算了一算,口中念念有词。片刻后,说道:“施主不必心急,贫道已算出眉目。”

    “那我女儿是生是死?”洪班主两眼直视闲云道人,心里的着急与忐忑在脸上表现无疑。

    闲云看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古怪。随即说道:“令媛尚在人世。”

    “仙长,那我女儿现在何处?”洪班主两眼直冒光。

    “城东八十里,李家集!已嫁作他人妇!”

    围观的人群“轰”一下炸了锅!这是怎么回事?这洪欣儿怎么会去了李家集?又怎么出嫁了?既然没死怎么也不回来看看自己的父母?

    人群里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仙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家女儿既然没死,咋不回来看看我这老头子?还自作主张许了人家?”洪班头揪着胡子,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围观的众人也是一副不敢相信表情,毕竟这闲云道人的话太匪夷所思了。

    李夫人眉头微皱了一下,低声对丫鬟翠云说道:“这道人怕是装神弄鬼的吧?”

    翠云心中暗恼这闲云老道。算不出来就说死了也好。你这样胡说八道,我这回去还不知道夫人怎么怪我呢。

    心中虽然这样,嘴下却不敢这样说,只得糊弄道:“夫人别急,且看他接下来怎么说!”

    “洪班主有所不知。贫道已经算出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且听我慢慢给你道来!”闲云道人捋了捋胡须,微笑道。

    “道长快快道来,与我等解惑!”众人纷纷嚷道。

    “当日洪欣儿姑娘被歹人强抢而去,到了城外,欣儿姑娘趁贼人不备,侥幸逃脱。贼人紧追不舍,欣儿姑娘走投无路被逼跳入河水中逃生。

    阴差阳错中李家集的韩公子救起了欣儿姑娘。却发现欣儿姑娘因为溺水时间过长,醒来失去了记忆,已经不记得家住何处了。

    韩家便收留了欣儿姑娘。后来欣儿姑娘与韩公子日久生情结为夫妻,这便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完闲云道人的讲述,围观的人群如同听了说,这哪像惜字如金的算卦先生啊,分明就是讲述曲折离奇故事的说书先生。

    “仙长,小人明日便赶去那李家集,若果然如先生所说,那先生便是小老儿一家的救命恩人,小老儿必有厚报。小老儿那老妻因为女儿的事已经是茶不思饭不想多少天了。”洪班主心情甚是激动。

    围观人群却不像洪班主这样激动,虽说前几日这道长铁口直断,算卦如神,今日这一挂却是让人半信半疑。实在是太过离奇了!至于准不准还得等洪班主去了李家集回来才知道。

    “班主不要去那李家集,今日在这杭州城里就可看到女儿!”闲云道人微笑着说道。

    “仙长此话当真?”洪班主已是喜出望外。

    “自然当真,贫道算出你女儿女婿今日当来杭州城上香,施主不妨去那城门口等待!”

    洪班主已经说不出话来,躬身一礼,转身便往城门口去,围观的人群紧随其后,这可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谁肯错过?

    李夫人看到此情此景向轿夫做个手势,也随着人群前往城门口,她倒要看看,这闲云道人的卦是灵也不灵?

    杭州城东门名曰保安门,既然是城东八十里,自然大家都来保安门守候。此时已到巳时,进城的车马渐渐增多。

    杭州城乃是前朝吴越首都,四方商贾汇聚于此,更显得它的繁荣。在如此多入城的人中留意洪欣儿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

    好在来的人中几乎没有不认识洪欣儿的,谁让人家以前是杭州城的名角呢!

    日头渐渐高升,却迟迟不见洪欣儿的身影,最初激情等待的人群开始躁动。这种玄乎的事情大家多少心里有些没谱。

    “看,那个是谁?”一声惊叫点燃了大众的兴奋点。叫声来自一位树上的同仁,话说站的高看得远还是有道理的。

    众人纷纷注目城门口处,一辆牛车拉着两个青年男女缓缓入城,牛车的女子面若桃花,却布衣钗裙,不是洪欣儿又是那个?

    不提众人簇拥着洪班头父女相认。单说李夫人一行,看到眼前的局面,心头一个声音在呐喊,这哪里是算命先生这就是活神仙。

    主仆数人匆匆赶回到闲云道人的卦摊前。“仙长真是活神仙呐!”李夫人发自内心的佩服。

    “区区小术,何足挂齿!”闲云道人很自信。

    “仙长,小妇人想算上一卦,不知可否?”李夫人心中忐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