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商途-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天赐看蔡京这模样,心中暗笑,蔡奸臣,惊到了吧!哈哈,老子比你多千年的见识可不是吹的。
得意过后,崔天赐忽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后果,若是这老货没事就拿个作品让我鉴赏鉴赏,那我可不歇菜了?靠,那老子可要被坑苦了。
想到此处赶忙说道“老大人折煞我了。其实吧…这番评语是我在一个卖字的店铺看字时听一个顾客说的?”
“哦?竟有此事?”蔡京过了初始的惊讶,也有些怀疑崔天赐这番话的出处,写字这玩意,可不光考天赋,后天的阅历更重要,小小年纪,竟然对他的字评价的如此精当,让他也不敢置信,如今崔天赐说是挺别人所讲,似乎一切还说的过去。
“恩,不敢欺瞒老大人。当日我和父亲去店中看字,因为小子从小酷爱书法,所以当有人谈论当世四大书法家的字时,我就格外留心了!”
“哦,呵呵,原来如此,不过也可看出此人颇有见识!不过你能记住,也可见对书法一道颇为用心呐!”听到崔天赐如此说,蔡京也解了心中疑惑,并没追问。
“多谢老大人夸奖。小子喜爱书法也和家中氛围有关!”崔天赐有意将话题往来意上引。
“哦?没想到你竟然是家学源远。令尊想来也是书法大家了?”蔡京语气中对崔琰颇为敬佩。能让七八岁的孩童有如此见识,其父之高明可想而知。
呃!崔天赐差点被噎到。心道,老蔡啊,老蔡你可真敢想。老爹要是知道你这书法名家称他是书法大家,还不得笑歪了嘴。
“老大人…”崔天赐装出难为情的模样,”我父亲他…其实是个造纸大家!”
“造纸大家?”这次轮到蔡京惊诧了!没想到造纸的还能培养出书法家来?
在老蔡惊愕的当口,崔天赐将带来的礼盒打开。说道:“老大人,这是家父新近研制出的新纸,特献于老大人品鉴!”
周末了,大家玩的好吗?玩累了!看的爽了收藏一下吧!
………………………………
第六十六章 成为蔡京的弟子
更新时间:2013…11…24
“哦?”蔡京才从惊诧中醒悟过来,看到崔天赐递过来的礼盒,下意识的用手接了过来。
打开礼盒,其中笔墨纸砚俱全。蔡京乃是此道的行家,打眼一看,就知道都不是一般的货色。
蔡京那是吃过见过的,贡品都不知道用过多少,这些东西虽然不错,却没有让他惊异。只是将里面的纸卷拿了出来。
纸卷慢慢打开,蔡京的眼神有些异样。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各种各样的纸不知用了凡几,这几张纸却与以往他用过的所有纸张都有不同。
蔡京将纸张铺开,拿起笔来,蘸墨运笔,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不一会功夫,四张纸上都出现了一行字。
写完之后,蔡京端详了良久,又在几张纸上各用画笔画了几笔。用手搓了搓纸角。
“此纸应该是同一配方,品性上却差别如此之大,奇哉怪哉!更奇的是每种纸又好像别有妙用。神奇真是神奇!”蔡京边看边咋舌。这样的纸张是他生平仅见。似乎写字作画各有妙用。比起普通的字来,字的神韵更鲜活,画的意境更深远。
“老大人法眼如炬,所看分毫不差。这种纸我们为它取名叫裕罗纸。这纸分生纸和熟纸,还跟其中一种成分的多少不同,性质也大不一样。没经过打磨的生纸能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适合做写意山水画。用明矾涂过的熟纸,纸质较生纸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纸宜于绘制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而加了某种成分的多少则决定了纸的厚薄与柔韧。四成左右,纸薄而透,六成到八成则是又韧又棉,可以反复揉搓涂抹。”
“此纸当真如此奇妙?”蔡京听崔天赐说完,饶是他见多识广,也觉得太多神奇。
“老大人可以慢慢验证,过几日我当再来,给老大人送一些过来,做平时练字作画之用。”崔天赐趁机说道。
“小鬼头,我如何好要你孝敬!”蔡京哈哈笑道。
“老大人觉的小子可堪造就?”崔天赐临时决定冒险一次。
蔡京是什么人物,崔天赐话一出口,他便听出其中的意图。
“呵呵,小娃娃你这天资可谓当世仅见。只是老夫如今虽是个知府却是在落难之时,你可知道与我拉上关系可未必对你将来有什么好处,受我牵连还说不定呢!”
靠,你的将来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吗?作为穿越众,我的天资自然冠绝当世,谁能有我知道的多?怕你牵连?怕的话老子就不会来找你了。虽说你将来要成为六贼之一,可至少未来十几年还是响当当的。哎,谁说十几年后跟你沾边的都没多少好果子。不过我这次就先抱抱你的大腿吧!十几年的时间要是我还不能自立门户,那也就别混了。
“老大人,小子想入您的门墙,早晚听您教诲。您是当世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家。不拜您为师,那小子岂不是入宝山而空手而归?
至于您说的连累不连累,小子不懂!小子只知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绝不后悔拜入您的门下!”说罢,崔天赐上前纳头便拜。
蔡京上前崔天赐扶起,面上平静无波,心中却是感概万千。正如他所说,此时的蔡京其实并不得意。他是被皇帝从户部尚书的任上贬到杭州城的。到杭州初始,只是个提举洞霄宫的职位,现在升为杭州知府才一年多的时间。
蔡京刚刚被贬的时候,当初的党羽都觉得蔡京已是昨日黄花了,树倒猢狲散,纷纷各奔前程了。让蔡京很是感慨了一番人走茶凉,世态炎凉。
现在虽然小小升了一级,却还是在人生低谷之中,这会崔天赐说想要拜在他的门下,却是让他既感慨又感动。
“娃娃,你是个可造之材,拜在我的门下将来祸福难料啊!”蔡京又说了句。
“只要老大人不弃,无论祸福,崔天赐绝不怨言!”崔天赐说的斩钉截铁。笑话,明知道老蔡同志还有十几年鸿运,不抱大腿才是傻瓜。
“如此,老夫就收下你了!你的字体自成一家,就是欠些火候,路还是得你自己多摸索,老夫也帮不了你多少。倒是你若有意于科举,老夫倒是可以提点你一二。”蔡京虽是老奸巨猾,不过人在落魄之时,比平时要容易感动的多。看崔天赐如此坚决的拜在自己门下,老蔡同志倒也真的起了帮扶之心。
“多谢恩师!小子愚顽,以后还望恩师多多指点!”说罢,跪在地上给蔡京老老实实磕了三个头。
蔡京并没阻拦,安然受了。这表示他已经明确收崔天赐为徒了。
“以后我这府中你可常来,我虽有公务在身不能时时教导,不过你若是在做学问方面又何疑问,尽可以来府中找我。不过你如今家不在杭州城里,来回却不是很方便。”蔡京还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老师。开始履行自己先生的义务。
“好叫恩师知道。我父在城中开了一家纸坊,现在正在筹备,不久就要开业。以后我便可以住在城中,经常聆听恩师教导!”崔天赐倒是很会打蛇顺杆上,接着话头就把自己家开纸坊的事情说了出来。
“哦?那倒是甚好!纸坊选在何处?”既然是师徒,蔡京说话也随便起来。
崔天赐将纸坊的位置说了一遍。蔡京一听地方离知府衙门不算很远。便道:“如此甚好。纸坊生意虽为商业,却是个雅致的勾当。只是你从今以后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不可贪图一时之利,忘却了根本。”
“恩师所言甚是,只是家父身体不佳,身为人子,不得不为父分忧。学业一道,学生也未敢稍忘!”
蔡京随口问了几个问题,崔天赐皆是对答如流。蔡京这才相信崔天赐所言不虚!蔡京也暗暗得意自己收了个好门徒,依崔天赐的天资,将来科举之路有自己从旁提点,入朝为官当易如反掌。
老蔡人虽老,仕途之心却是老而弥坚。想想自己再次入朝为官,能多个助力,那肯定是大大有利。想到此处,对崔天赐的态度又热络了几分。
再过几个小时就是下一周了,庄周要狂喊一句:“没收藏的兄弟们赶紧收藏啦!”庄周不爱推荐,不爱月票,独爱收藏,各位能满足庄周否?
………………………………
第六十七章 交谈
更新时间:2013…11…25
蔡京与崔天赐师徒两个,一老一少,虽然年龄相差很大,没想到的是居然越聊越投机。先是聊书法,崔天赐拿后世的一些评论跟蔡京一阵胡侃,侃的老蔡连连点头。越聊越熟络,七聊八聊,话题又聊到了王安石变法。
蔡京不但是变法的亲历者而且还是王安石当时手下的得力干将。此事也是蔡京一生的憾事,蔡京直言,若不是元祐党人误国,变法何至于此?
本来想听到崔天赐的附和,却没想到崔天赐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非也,非也!是元祐党人的错,也并非元祐党人的错!王相变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决心也甚大,但失之操之过急,再加上下层官员胡作非为,将好经念歪了!”
“天赐,你这番话又是听哪个说的?”蔡京刚才不过随意发发牢骚,却没想到崔天赐说出这一番话来。
“老师觉得是否有些道理呢?”崔天赐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仔细想来,你所说未必没有道理。当时不止是下层官员,就是上层官员有些也是看变法派得势,冒充变法派进来捞好处的。哎,自身都不稳,根基也不牢,别人一推,可不就倒了吗?”说道此处蔡京语气中有着无尽的伤感和无奈。
此时的蔡京虽说功利心重,心中也未尝没有做些功绩,青史留名的想法。当初参与变法,也是一腔热血,想要效法商君,变法强国,流芳百世。
可神宗皇帝一死,元祐党人反攻倒算,变法的一切努力都烟消云散。每每想到此处他就觉得新在滴血。他不甘心,他想恢复新法,他也想对元祐党人反攻倒算。可是…可是这一切都离不开皇帝的支持。
尽管身在杭州,可蔡京一刻也少关注东京汴梁的消息,通过他在东京的家人朋友,蔡京了解到,其实皇帝赵佶心里还是有他的。只是现在缺乏一个理由,一个在皇帝面上有影响力的大臣推荐。
蔡京在等待,在等待着那么一个机会!
“老师,如果再有机会回到朝中掌权,您打算怎么做?”
崔天赐的问话把蔡京的思绪又拉回了现实。再有大权独揽的机会自己怎么做?怎么做?难道还用问吗?肯定要恢复王相的旧法,对守旧派穷追猛打,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再也无法来干扰变法。
“有王相先例在前,若真有那一天,自然是萧规曹随了!王相之才非我能比,若是掌权自然该效法王相,只是要选择适当的官员去任事,王相当时在中枢时间太短,手下可用乏人,这才让一些宵小之辈有了可趁之机。
老夫在浸淫官场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天下,若是我大权在握,能用之人肯定非当年的王相可比,所以你说的那种情况当可避免”
也许是觉得崔天赐真的还小,也许是知音难求,一些平时蔡京闷在心里的话,今日都倾吐了出来。
“老师经历过这么多风雨,自然能看开世情,也能把握人情,若是有那一天当会有一番作为。”真正成为了师徒,崔天赐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历史上的大奸臣蔡京渐渐远了,真实的蔡京是位老者,是位官场失意者,是自己的老师。崔天赐忍不住想说点心里话。
“呵呵,小娃娃,哪里有你说的这么简单!”对于崔天赐的一番话,蔡京只当拍马屁,一笑置之。
“学生出生商贾之家,对商业多少有些了解。学生觉得利益的刺激远远大于行政的命令。若是将来老师再掌大权,不妨考虑将一些可以放手的交给商人来做,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崔天赐拿捏着语言,小心的建议道。
崔天赐从现代的改革开放得到灵感,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发展,说明中国的事情,一旦放开给民间资本来做,基本做的又快又好,一旦是国营的性质,则效率又慢,成绩又差。大宋朝有许多专卖制度,非常类似后世的国企经营,如果把这块开放给民间商人,国家只是把握源头,那么对于国家和商人来说都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你这个说法倒是新鲜,不过商人都是逐利而行。若是将国事叫给他们,岂不背道而驰?”蔡京想了想说道。
“呵呵,老师不妨有机会在杭州先试验一番,若是可行,将来也可有所借鉴。”
“哦?是吗?”蔡京一愣,略一沉吟,似乎有些道理,反正杭州只是一个城,有什么闪失也可以控制。“那哪些方面适合商人介入呢?”
“老师这是考验学生?”崔天赐先给蔡京戴个高帽。然后说道:“学生以为老师作为想做而没钱去做的事情可以交给商人垫资去做,事后可以再其他方面给予补偿。”
“哦?”这类现代司空见惯的事情作为古人的蔡京并不是很容易理解。“比如什么事情可以这么做呢?”
崔天赐心道,老蔡啊老蔡,你真够笨的。“比如您想修路,就可以让商人来出钱先修,作为补偿可以给他部分盐铁专卖的资格。如此等等。”
“哦,那岂不是和转运军粮类似?”蔡京此时仿佛醒悟过来。
“转运军粮?”崔天赐倒是被蔡京说的愣住了,这是哪里跟哪里。
“你不知道?呵呵,也是正常,我都忘了你才多大。我们大宋国朝,部分军粮的运送是交给商人代为送到军中的。官府给予的报酬就是相应的盐引,这样国家即得到了粮食还卖出去了盐,一举两得。”
“这和学生所说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呵呵,你想法我理解了!的确有可行之处,此事我自有计较!”蔡京显然此时心情不错。
“学生不知官场之事,胡言乱语,错漏之处老师莫怪!”崔天赐赶忙谦虚道。
“恩,虽是不成熟的想法,倒也算不上错漏,你出身商贾之家,有这等想法也属正常。以后若是为师真想借助此法,到时还要借助你家在商场上人脉哦!”蔡京意味深长的说道。
崔天赐大喜,赶忙说道:“那是自然,师有事,弟子服其劳嘛!只是现在弟子却先有事要麻烦老师一次!”
亲,今天你收藏了吗?
………………………………
第六十八章 题词
更新时间:2013…11…25
“你这娃娃!”蔡京笑了一声,道:“有何事快说!”
崔天赐不好意思的一笑“老师也知道我们崔家的纸坊就要开业了,可尚缺一副匾额,学生斗胆求师父一副墨宝,不知可否?“
“呵呵,你的字虽然稚嫩却自成一家,作为店铺匾额已经绰绰有余,何必再来麻烦为师呢?”蔡京捋捋胡须笑着说道。
“可小子不是杭州知府,书法大家啊!”崔天赐也笑道。
“小鬼,够坦白!看在你这么坦白的份上,为师就给你写一副!”说罢,蔡京拿过纸张与毛笔,蘸了墨,问道:“要为师写什么?”
崔天赐忙道:“写崔氏纸坊四个字即可!”
蔡京微微摇了摇头,心道这四个字可真是俗气,也罢,老夫就俗气一回。挥毫泼墨,写下了“崔氏纸坊”四个大字,后面写上年月日,再拿过自己的私印盖了上去。
“哎,将就用吧!等你们纸坊扩建的时候我再给你们写一副!”说罢,蔡京看了看这幅字递给了崔天赐。
崔天赐大喜,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幅字,如今目的达成了,可以说此次来见蔡京算是功德圆满了。
“老师,就冲您这幅字,以后您用的纸,我们崔氏纸坊全包了!”崔天赐满意的说道。
“怎么?我这字还不值你的纸钱?”蔡京笑着说道。
“老师的字只有我们裕罗纸才能真正显得出神韵嘛!”
“哈哈,小鬼头会说话!”蔡京被崔天赐逗的哈哈大笑。
当天崔天赐被留下来与蔡京共进午饭。蔡京这次来杭州赴任并没有带家眷前来。府内的女眷只有蔡京的两个小妾。平时蔡京只是独自进餐,今日有崔天赐相陪,老蔡也是颇为欢喜。
吃罢晚饭崔天赐便告辞蔡京,出了蔡府。蔡京吩咐以后有时间随时可以过来看他。崔天赐满口答应下来。
出蔡府的时候,蔡福一直送崔天赐上了马车,等崔天赐走远了,这才回府,边走还边嘀咕,“这崔公子还真不是普通人,来到杭州这么久,哪里见过老爷留人吃饭呐!”
其实蔡福也是误解。蔡京身为京城贬谪过来的京官,毕竟是做过尚书的人,杭州城内哪个配的上他来请吃饭?
崔天赐却是例外,毕竟两人有了师徒的名分,再加上崔天赐年幼,蔡京只把他当做孙辈来看待,自然溺爱了些,留下吃饭也是想弥补下子孙不在身边的遗憾。
崔喜崔富看到崔天赐出了府门赶忙上前迎接。崔天赐进了蔡府他二人也被请进蔡府,门房里蔡福陪着说话,中午的时候就在门房和蔡福一起吃了午饭,这会先出来等候崔天赐。
“少爷厉害,知府大人竟然留您吃了午饭?”崔喜的脸上笑的像一朵花,在他们眼里知府那是不得了的官职,少爷不但能进的了门,还能和知府大人吃饭,少爷可真了不起。
“呵呵,那有什么!这知府大人的府门我还会常来常往的。”崔天赐心中有一丝的得意,装逼的感觉很爽嘛!
“少爷,那知府大人可不可怕?我听说大堂里审案的老爷们可凶了!”从没见过官府中人的崔福说道。
“哈哈,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你说可不可怕?”崔天赐调戏崔福道。
崔福为人厚道,就是反应有点慢,崔天赐话一出口,崔福猛一听吓了一跳。“一个鼻子两个眼睛,这是什么怪物?”
崔天赐被崔福逗的笑的不行了。“崔福,你数数自己几个眼睛几个鼻子?”
崔福果真就数了数,崔喜在旁边笑的不行了!“少爷,我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
“那就是和你一样的人喽!还有什么可怕的?”崔天赐笑道。
崔福憨憨的说道:“嘿嘿!那倒也是!”
一路上看崔天赐抱着一副字爱不释手,崔喜好奇道:“少爷,您这次去知府大人府里可是呆了不短的时间,知府大人送给你的是啥好东西?”
“白银万两!”崔天赐今天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什么?知府大人出手可真大方!”说这话的是老实的崔福。
“少爷,您这万两白银在哪里呢?”问话的是不那么老实的崔喜。
“在这里呢!”崔天赐举了举手里的字。
崔喜回头看了一眼,狐疑的道“这不是一副字嘛?”
“这幅字可就值白银万两!”崔天赐得意的说道。
“少爷净骗人?小的我虽然没见识,可还没听说谁写的字能值那么多钱?又不是金字?”崔喜撇了撇嘴,表示不信。
崔天赐看崔喜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便道:“此事少爷还真不是骗你。少爷给你讲一个蔡京蔡知府的故事!”
崔福最爱听故事,赶忙道:“少爷快讲快讲!”
“那是蔡知府还在京城为官的时候,那时候咱们的万岁爷还不是皇上,只是一个王爷。”
“哦?那岂不是有几年的时间了?”崔喜插话道。
“别插话,听少爷讲!”崔福怒道。
崔天赐对崔福维护秩序表示满意,接着说道:“衙门里有两个衙役,为人勤快,很对蔡大人的胃口。有一次天热,蔡大人在忙着处理公务的时候,两个衙役,看蔡大人满头大汗,便拿出两个团扇给蔡大人一左一右的扇风。
忙完之后,蔡大人看两个衙役已是满头大汗,心中感动,便将他们的团扇要过来,一人提了一首杜甫的诗作为谢意。
两个衙役心中高兴,他们在衙门里多年,知道蔡大人的字写的好,而且极为难求。当时兴高采烈的就回了家。
过了几日,蔡大人再见到他们俩,却差点没认出来。二人俱是打扮一新,穿戴堪比富员外。蔡大人心中好奇啊!这两小子不过才几日未见,这是去哪里发了横财?
蔡大人便上前询问,谁知这两个衙役的回答却让他差点闪了舌头。”
“哦,他们是怎么回答的?莫非他们是去做了强盗?”憨憨的崔福说道。
“傻啊,肯定是将那两个团扇给卖了呗!不过还真有傻子愿意出万两白银买这两个团扇?”崔喜对崔福的回答表示不屑。
伤心!今天新增的收藏居然在下午又掉了一个,难道有兄弟对庄周写的不满意吗?不满意可以提出来,千万别掉收藏啊!没收藏的朋友,收藏一下吧,安慰下庄周受伤的小心脏。
………………………………
第六十九章 长痘
更新时间:2013…11…26
“少爷,是不是这样?”崔福转头问崔天赐道。
崔天赐点点头:“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