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商途-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您!”
刘贺忽然发现自己失言,赶忙解释,脸色也变得通红。偷偷看了眼崔天赐。
走过路过的朋友们,收藏啦!上百万的签约作品,精彩全在后面,收藏绝不会后悔!
………………………………
正文 第六十三章 送书童
却看崔天赐好似没听见,只是不在意说道:“要你和他们接触是为了咱们将来的生意,做生意之人,三教九流都但接触,别人怎么样不重要,能对咱们的生意有助力才重要。”
“少爷说的是!”刘贺心里缓了一下,接着说道:“如今聚的多了,渐渐也热络起来,时不时也把我带到文会,诗会里去凑凑人数。”
“恩,不错。我看这样吧!如今我们店没有开业,店里也不需要什么人手,如今的伙计你就借给你的朋友们做书童,给他们名言,免费给他们帮手,一个月的期限,让他们尽管调教,只要调教的好,咱们纸坊开业免费送他们数量不等的纸,调教最好的可以免费送半年的量给他们。”
听罢崔天赐所言,刘贺眼前一亮:“少爷,这个想法好!这些人虽然成才的不多,却都是大户人家,把伙计们送到他们府上学规矩,一准错不了!”
“那好,此事就交给你,时间不多,尽快去办!”
刘贺微微一笑:“少爷,这事好办,这等免费送人给他们使唤,事后还有好处的事他们一准乐意,别看他们家里银钱不少,却个个是有便宜就想沾的主,明儿正好有聚会,我给他们说说,一准办成。”
崔天赐点了点头,又向这些伙计们说道:“你们刚才也听到了,这几天你们就会陆续去大户人家做书童,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这一个月估计不会好过,又吃不得苦的,可以给刘掌柜说明,我让他给你们一两银子,就可以回家了。
即使留下来的,过了这一个月,我还有考核,若是排名最后,也是要回家。所以你们好好想想。愿走愿留悉听尊便。“
说完这番话,崔天赐便吩咐这些伙计们都去前面店里该干嘛干嘛去。
等到伙计们都走了。崔天赐让刘贺坐下来,先问了问刘母的情况,听说一切都好,崔天赐点了点头。
“你对杭州城里的青楼妓馆可是熟悉?”崔天赐猛地问了一句。
刘贺腾地一下脸色就变得如同大红布一般,声音没有底气的问道:“少爷,可是听别人说了什么?小的…小的只是偶尔出入一下,我…我其实是去看一个故人!”
“哦?”崔天赐倒是吃了一惊,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却让刘贺有这么大的反应。
“以后我再也不去那种地方了,少爷,您对我的信任我不会辜负的。”刘贺赶忙表明心迹。
崔天赐有些哭笑不得,心道你去逛青楼管我什么事,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意就好。恩,青楼,武松说那个前任知府的女儿高滔滔不是就在什么青楼吗?
“你常逛青楼…”
“少爷,我只是偶尔去一次!”刘贺赶忙解释道。
“那我问你,你可认识一个叫高滔滔的青楼女子?”
刘贺心中大惊!少爷的眼目也太厉害了,不光知道我逛青楼,还知道我找了哪一个,哎,看来以后什么事都不能瞒着少爷。
“少爷,我的确认识高滔滔,其实…其实高滔滔与我算是青梅竹马,我父在时曾与他父提起过婚事,只是我比她大着太多,他父并未应允,我也只是把她当做小妹妹,如今她家遭难,她沦落风尘,我却无能为力,只能是偶尔去看一看他。”说到此处,勾起了刘贺的心事,眼圈居然红了。
“哦?没想到还有这等故事,刘兄,我问你,可想将那高滔滔娶进你刘府大门?”崔天赐似乎是对撮合姻缘感了兴趣!
“少爷,您说什么呢?您还小,你可知道那青楼是什么所在?那青楼就是销金窟。高小姐打个茶围就要二十两银子。要想把她赎回家,没有万两白银,想都不要想。就是你有,也要看鸨儿娘乐不乐意呢!”刘贺心中崔天赐还是个孩子,肯定不知道青楼是什么地方,只是听人说起我上青楼的事情,为了断了我的念想,才说出此等话来。
“呵呵,这个你不用管,只要你按我说的去做,管保你娶得美人归。我只问你,你可愿意娶她?”崔天赐问道。
“这…我自然是愿意的。她也属意我,只是这事不是我俩能做决定的事,少爷,我知道你是好意,只是这事真不是您能管的了的。”崔天赐的话要说刘贺不动心肯定是假的,可是他压根不信崔天赐真的能把高滔滔从青楼里面捞出来。
“行不行,做了才知道。不过此事不急在一时,我明日有重要的事情要办。这样你去外面给我买套上好的笔墨砚台。再去买几个上档次的木盒,正好将笔墨砚台与我带来的纸可以都放进去。”
说罢,崔天赐摆摆手,让崔喜将带来的纸拿了出来。
崔天赐取出四张,将其余的都递给刘贺。
“这四张就是我明日送人之用的。”崔天赐举了举手中的这四张纸。“你来看看这些纸张如何?”崔天赐又指了指递给刘贺的那些纸。
刘贺接过来一看,这纸与市面上所有的纸都不一样,有薄有厚,摸起来手感却都是很舒服,再看纸张颜色,雪白淡黄都有,却都是那么顺眼。
刘贺脸上的喜色越来越浓,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却意犹未尽,“少爷,我可以拿笔来试试吗?”
“当然,这四种各不相同,你每种都试一试!”说罢崔天赐抽出四张纸来。
刘贺赶忙研好了墨,提笔在这四张纸上都写了一行字,写的是“阳春白雪”四个大字。
“如何?”崔天赐嘴角带着笑意,意味深长的问道。
“少爷,这四张纸俱非凡品啊!有的泼墨如画,有的却可以笔走龙蛇,有的写起来大笔如椽,有的却又毫不费力。感觉不同,却都是那么有韵味。奇,真是太奇了!”
“如果我告诉你,这些纸张就是我们纸坊未来主打的产品,你觉得如何?”崔天赐很满意刘贺的反应,刘贺可不是市井里的无知小民,那也是吃过见过的。对于好纸张的品鉴,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见解的。看到刘贺的反应,崔天赐心里又多了层保险。
庄周感谢这么多天朋友们的支持!大家觉得写的还可以,请给周围的朋友,群里的网友们推荐推荐。下周大宋商途没有推荐,全靠各位支持了!
………………………………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进蔡府
“少爷,这…这纸可以大量生产吗?”刘贺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音。
“现在只能少量,不过以后的量可以慢慢大起来!”崔天赐微笑着说道。
“少爷,有了这种神品级的纸张压阵,不出几年,我们纸坊定可称霸杭州城!”刘贺大有一纸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
“呵呵,有这个信心就好!”崔天赐很满意刘贺的反应,不失激情,是个好心态。
“好了,你心里也有底了,去忙我吩咐你的事去吧!”崔天赐接着说道。
刘贺乐颠颠的去了!
转过天来,在刘贺的指引下,崔天赐来到了知府老爷的宅院。本来崔天赐想让刘贺陪着去见蔡京。只是今日刘贺又有聚会。刘贺说可以推,崔天赐没有让他推。
其实崔天赐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想拉着刘贺壮壮胆,不过既然刘贺有事,自己当然也不能退缩。崔天赐可不想在手下面前露怯。
待到刘贺走后,崔天赐整了整衣帽,将礼物拿在手中,上前叫门。
“吱呀”一声响,门打开半扇。一个青衣小帽的家丁模样的人将脑袋探了出来,往上看了看,没看到人,略一低头,耶,一个小娃娃在敲门呐!
家丁脸色一沉,道:“你是哪家的小娃娃?家里大人呢?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可不是你随便能来玩的。”
“这位管家,我父乃是蔡大人的至交好友,今日特来拜访!”崔天赐一本正经的说道。
“哦?你父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家丁问道。
“我父姓崔,单字琰,家住城外百里裕罗村!”
“呵呵,小娃娃,我在蔡家几十年了,从未听过老爷有这么个好友,今日可是来招摇撞骗的?”家丁脸色有些不善。
“崔蔡两家乃是世交,只因相距甚远,故而不常走动,家父年迈,不便长途跋涉,特遣我前来拜访蔡伯父,你若误了,若是蔡伯父问起来,你可吃罪的起?”崔天赐说这话声色俱厉,颇有威势。
崔天赐这番拉大旗作虎皮的话,倒是让这家丁犹豫起来。这个家丁其实到了蔡家不过几年的光景,是蔡京到了杭州新收的家人。这家丁看着娃娃的穿戴,倒也不是穷人的孩子。难不成还真是老爷的世交?可是若自己没弄清楚便放人进去,蔡家家规甚严,自己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你说你是知府大人的故人之子,却没有什么凭据,我若放你入府,可是担着不小的干系呢?”家丁一脸的为难之色。
崔天赐脸色和缓了些,说道:“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我这里有一首诗,本来是请蔡伯父来指正的。你把它拿进去给蔡伯父看一看。
也不要说是故人之子来访,我怕久不通讯,蔡伯父一时想不起。你就说是一个少年郎,想向知府大人请教,就在门外候着。等我进了府门,见了蔡伯父再和他解说清楚。这样你就不必担干系了。你看如何?”
家丁一听,这个说法好,见不见全在老爷做主,他不但干系。便道:“小少爷,如此就对不住了,你将诗作给我,您现在门外稍微,只要老爷想见你,我立马领您进去!”
崔天赐从怀里掏出写好的诗,递给家丁,说了声“有劳!”
家丁接过诗作,躬身一礼道:“少爷请稍候,老奴去去就来!”
说罢,家丁就向内院走去。崔天赐离了蔡府大门,就在旁边踱步。崔喜崔福两个离的较远,看少爷没能进门。便上前来询问。
崔天赐摆摆手,让他们回车上等待,没有说什么。此时他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让蔡京看上自己那首剽窃的诗作,让自己进门。
蔡府之内。蔡京今日前堂无事,早早回了后堂,刚刚写完一副字,正在端详。
“老爷,老爷!”家丁打外边进来了。
“何事?”蔡京问道。
“门外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说是有一副诗作想请您过目。”家丁说着话,就将手中的诗作递了上来。
蔡京刚写完字,有些疲惫,听说一个小孩上门,本不想接见,心道,不知道是哪家想求名的人家,带着孩子来找自己,求个扬名。
却看到家丁将诗作递到了自己的眼前,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就没说出来,顺手将诗作接了过去。
打开纸张一看,是首托物言志的诗。刚一入目,字体便让他精神一阵。只见这字,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明显看到笔锋。笔力虽弱,也略显稚嫩,其风格却可见一斑,这等字体,他平时只见一个人写过。这个人便是当今天子,赵佶!
此时蔡京的疲惫之色已经一扫而空,再看这首诗作本身。看着看着蔡京不禁念出声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蔡京一拍巴掌。“有气势,有志向,文字虽然浅显,气势却是磅礴。小小孩童,能有如此志向,难得难得啊!”
“蔡福,那孩童现在何处?”蔡京向家丁问道。
蔡福心中一惊,他还没见到过老爷如此失态,心中也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贸然拒之门外。听到蔡京问话,赶忙答道:“我让他在门房等候!”他说了个小慌,其实崔天赐连门都没能进。
“快快请他进来!”
“好的,老爷!”蔡福马上屁颠屁颠的去门外请崔天赐去了。
前文说过,有宋一代,对于少年天才都是推崇备至,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平民百姓,都以发现天才儿童为荣。如今看到这幅诗作,蔡京也起了爱才之心。
崔天赐刚转完第九个圈,就看到那家丁慌慌张张的从院里出来。张望了一下,眼睛聚焦到崔天赐,刚忙跑到跟前,笑容可掬的说道:“小少爷,让您久候了,我们老爷有请!”
崔天赐长出一口气,心中提着的心放了下去。不慌不忙的又收拾了一下衣帽,这才迈开步子,跟着蔡福走进蔡府大门。
蔡福看着崔天赐的做派,越发相信这是世家子弟。要不然小小年纪,哪来那么大的静气?
朋友们,看过书,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想法,在书评区说说,庄周会去看的。另外,新来的朋友不要忘了收藏哦!
………………………………
正文 第六十五章 蔡京原来是这样
蔡京如今住的宅院是官府给知府准备的常规住宅,规模并不大。蔡福带着崔天赐穿过后院的远门,走过一片雅致的竹林,面前是一三间青色的瓦房,房门前挂着一个匾额,上书三个字“听雨轩”。
蔡福到了门前,停住了脚步,左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崔天赐微微一愣,深吸了口气,迈步进了书房。
书房内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正在奋笔疾书。老者白面美髯,崔天赐进了书房,他如同没有觉察,依然沉浸在书法之中。
崔天赐走到离书桌两步远的地方站住,深深一个鞠躬,“无知小子崔天赐前来拜访知府大人!”
一躬到底的礼节虽是对着一个德高望重的知府,那也足以表达尊重了。崔天赐躬身下去,并没起身,等待给蔡京一个礼贤下士的机会。名人不都是喜欢搞这一套嘛。
良久,书房内鸦雀无声,仿佛书房内根本没有崔天赐这么个人。崔天赐之前设想的蔡京赶忙上前搀扶的场景根本就没有发生,甚至出声说声快快起身都没有。
弓着身子半响的功夫没人搭理,崔天赐彻底给晾在这里了。崔天赐这个尴尬,想起来蔡京没有发话,这样就起来很没礼貌。可不起来,这可恶的蔡京小儿要无视自己到什么时候。崔天赐在心里把蔡京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
靠,太装那个啥了,小心挨雷劈!崔天赐心中暗骂!
可是不管崔天赐如何心中诅咒蔡京,可就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个事啊。
脑筋一转,心中一咬牙,就这么办了。想罢,起身一抱拳,说道:“小子告辞!”
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少年人!好大的气性啊!”刚刚走出房门,身后一个慢悠悠的声音传来!
“老府台,好稳的定力!”崔天赐站住身形,回了一句!
“哈哈,不亏是写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等气势磅礴诗句的年轻人。有骨气!回转来吧!”说到此处蔡京放下手中的笔,绕过书桌,已经来到书房门口。
听到蔡京这等说法,崔天赐心道见好就收,借梯下台吧!转过身来,上前几步走到蔡京身前,深施一礼,道:“小子孟浪,请老大人责罚!”
“呵呵,你何错之有,少年人嘛!心高气傲是应该的,何况你也有狂傲的资本!来来来,看看老夫这副字如何?”说罢,将崔天赐一手拉起,带到书桌前面。
崔天赐心道,这老小子在搞什么?前面装那个啥的是他,如今给戴高帽的也是他。不过蔡奸臣这种把握主动权的能力却让他叹为观止。不愧是老姜,果然老辣!
崔天赐被蔡京拽着到了桌前,看到书桌之上有一副字,正是刚才蔡京在写的那一副。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少年英才”。
崔天赐心中一动,靠,这不是对老子的评价吧!蔡奸臣还真看得起我!
“你看我这几个字写的怎么样?”蔡京当然不知道崔天赐的腹诽,反而饶有兴趣的询问崔天赐。
靠,问我吗?你的字当然好了!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啊!不过对着蔡奸臣只说一个好字,肯定会被他看扁,恩,记得以前练字时看过名人对蔡京字体的评价。
想到此处,崔天赐便道:“老大人垂询,小子斗胆评价一番,老大人这四个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照人。”
崔天赐说完,偷偷看了眼蔡京,老家伙手缕胡须,沉吟不语。崔天赐心道,难道说错了,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小子胡言乱语,博老大人一笑而已!”
“不,你这评语深得我心。初看你的字时我便觉的你不凡,再听你对我书法的评语,才知道你乃书法家百年不遇的奇才。你的字虽是稚嫩,却自成一家,当今世上,也只有圣上的书法与你相似,你这才能,莫非天授?”
蔡京嘴巴里说着,精神却有些恍惚,自己浸淫在这书法上面可是有半生的功力了。这娃娃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成就,实在是不可思议!
崔天赐看蔡京这模样,心中暗笑,蔡奸臣,惊到了吧!哈哈,老子比你多千年的见识可不是吹的。
得意过后,崔天赐忽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后果,若是这老货没事就拿个作品让我鉴赏鉴赏,那我可不歇菜了?靠,那老子可要被坑苦了。
想到此处赶忙说道“老大人折煞我了。其实吧…这番评语是我在一个卖字的店铺看字时听一个顾客说的?”
“哦?竟有此事?”蔡京过了初始的惊讶,也有些怀疑崔天赐这番话的出处,写字这玩意,可不光考天赋,后天的阅历更重要,小小年纪,竟然对他的字评价的如此精当,让他也不敢置信,如今崔天赐说是挺别人所讲,似乎一切还说的过去。
“恩,不敢欺瞒老大人。当日我和父亲去店中看字,因为小子从小酷爱书法,所以当有人谈论当世四大书法家的字时,我就格外留心了!”
“哦,呵呵,原来如此,不过也可看出此人颇有见识!不过你能记住,也可见对书法一道颇为用心呐!”听到崔天赐如此说,蔡京也解了心中疑惑,并没追问。
“多谢老大人夸奖。小子喜爱书法也和家中氛围有关!”崔天赐有意将话题往来意上引。
“哦?没想到你竟然是家学源远。令尊想来也是书法大家了?”蔡京语气中对崔琰颇为敬佩。能让七八岁的孩童有如此见识,其父之高明可想而知。
呃!崔天赐差点被噎到。心道,老蔡啊,老蔡你可真敢想。老爹要是知道你这书法名家称他是书法大家,还不得笑歪了嘴。
“老大人…”崔天赐装出难为情的模样,”我父亲他…其实是个造纸大家!”
“造纸大家?”这次轮到蔡京惊诧了!没想到造纸的还能培养出书法家来?
在老蔡惊愕的当口,崔天赐将带来的礼盒打开。说道:“老大人,这是家父新近研制出的新纸,特献于老大人品鉴!”
周末了,大家玩的好吗?玩累了看会书吧!看的爽了收藏一下吧!
………………………………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成为蔡京的弟子
“哦?”蔡京才从惊诧中醒悟过来,看到崔天赐递过来的礼盒,下意识的用手接了过来。
打开礼盒,其中笔墨纸砚俱全。蔡京乃是此道的行家,打眼一看,就知道都不是一般的货色。
蔡京那是吃过见过的,贡品都不知道用过多少,这些东西虽然不错,却没有让他惊异。只是将里面的纸卷拿了出来。
纸卷慢慢打开,蔡京的眼神有些异样。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各种各样的纸不知用了凡几,这几张纸却与以往他用过的所有纸张都有不同。
蔡京将纸张铺开,拿起笔来,蘸墨运笔,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不一会功夫,四张纸上都出现了一行字。
写完之后,蔡京端详了良久,又在几张纸上各用画笔画了几笔。用手搓了搓纸角。
“此纸应该是同一配方,品性上却差别如此之大,奇哉怪哉!更奇的是每种纸又好像别有妙用。神奇真是神奇!”蔡京边看边咋舌。这样的纸张是他生平仅见。似乎写字作画各有妙用。比起普通的字来,字的神韵更鲜活,画的意境更深远。
“老大人法眼如炬,所看分毫不差。这种纸我们为它取名叫裕罗纸。这纸分生纸和熟纸,还跟其中一种成分的多少不同,性质也大不一样。没经过打磨的生纸能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适合做写意山水画。用明矾涂过的熟纸,纸质较生纸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纸宜于绘制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而加了某种成分的多少则决定了纸的厚薄与柔韧。四成左右,纸薄而透,六成到八成则是又韧又棉,可以反复揉搓涂抹。”
“此纸当真如此奇妙?”蔡京听崔天赐说完,饶是他见多识广,也觉得太多神奇。
“老大人可以慢慢验证,过几日我当再来,给老大人送一些过来,做平时练字作画之用。”崔天赐趁机说道。
“小鬼头,我如何好要你孝敬!”蔡京哈哈笑道。
“老大人觉的小子可堪造就?”崔天赐临时决定冒险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