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大忽悠帝-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刻,刘汉少似乎读懂了马均的心思,也由衷地敬佩,但是,他可不能放马均离开。不是害怕马均被别人拐跑了,而是现在他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万一他在战乱中发生意外,对于整个大汉都将是一个重大损失。

    “均儿,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办。师傅还要告诉你,救国救民,从来都不是哪一个人能独自做到的事,只有人尽其才,同心戮力,方可众志成城!”

    北邙山里没有砖窑瓷窑,能够架几个铁炉,敲敲打打,已经动静很大了。把水泵献给朝廷?刘汉少可不想出这个风头,他现在巴不得别人都忘记他的存在,能够让他多自在两天。

    于是乎,洛阳城外,一个快混不下去的小砖窑被某位神秘客商收购,专门烧制一种像是水缸却边底两头透气的玩意。刘汉少又干了赔本乱吆喝的事,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并且传授使用之法。可惜时间紧迫,从制造到推广,再让百姓接受,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当年大旱之前用上水泵,能够受惠者,寥寥无几。

    这算是刘汉少食言吗?就算把马均放下山,也绝不会做的更好。

    …………

    刘汉少加大了对马均单独调教的力度,除了自己每天练武、授课之类,必须要做的事情外,空闲时间几乎都拉着马均呆在木匠工坊。并且扬言:“师傅传你三件宝,齿轮、轴承、螺丝钉。”

    其实原本历史上,马均所做的指南车,正是齿轮传动。而更早的东汉初期,就已经有了人字齿轮,至于用途,有说是装饰花纹,又有说是制动用的。轴承的起源更是能追溯到八千年之前,就是所谓的慢轮制陶。

    刘汉少讲的当然不是这些,他把自己前生后世所知道的、见过的样式都一股脑地画下来,做出来,讲解给马均听。于是有了木头做的正齿轮、斜齿轮、内齿轮、伞齿轮、齿条;也有了木头做的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同时告诉马均一句格言:“这是一个滚蛋的世界,谁滚的越好谁就越厉害。”

    马均思忖了半天,怯怯地说:“师傅,您想说是转动的世界吧?”

    用球球做轴承难度比较大,反倒是圆柱比较简单,而齿轮更是为马均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好像整个人都变的比平时更呆傻木讷了。大轮六十齿,小轮六齿,大齿轮带小齿轮能够增速,小齿轮带大齿轮可以省力……于是,马均孝敬了刘汉少一台木质手摇风扇;给铁匠工坊做了木质鼓风机;还在考虑木质抽水机,这个玩意需要的功率大,链条、连杆,风力、畜力……而叶片的使用,实际上就是螺丝钉上螺纹原理的延伸。

    同时,为了便于马均研究,刘汉少不仅采用了毫、厘、分、米的长度计量单位,还让铁匠工坊打造了不少工具,比如圆规、卡尺和扳钳;丝扣、丝锥和钻头。现在的这些玩意想在钢铁上套丝打孔,还不太可能,但是在木料上用没问题。

    一时之间,马均成了北邙学校风头无两的人物,因为那些奇奇怪怪小玩意的出现,还勾搭了好几个和他兴趣相投的小娃。为此,蔡邕大为恼怒,跑到刘汉少那里状告马均,大意就是说他经常翘课啦,被奇技淫巧所误啦,还拐带其他小娃啦。刘汉少一边哄着蔡邕别生气,一边给马均配备了工作室……其实就是在木匠工坊扫出一间屋子专门给他用,结果可好,那屋子被整的就像个修理铺,但更像垃圾堆。

    这样真的好吗?

    好!

    前生作为一个业余手工达人,能有这样一个“专业”的工作室,简直是梦寐以求的。这里有刘汉少熟悉的场景,看着就亲切,只不过味道有点不大一样,因为多是木材味而非机油味。要不是担心董老糙货来取自己的小命,刘汉少真想就和马均他们一起,在这小屋里敲敲打打,混过去这一辈得了,管他天下如何,谁好谁坏。

    可惜,未遂。

    …………

    史阿来报,太平道在洛阳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收买宦官,结交豪强,甚至在军中也有发展。

    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已经忽悠很多年了。像这种忽悠之法,总会先给人定下一个小目标,比如修道成仙,信老仙儿,得永生什么的,自不必说。但是成仙太远,谁不死谁也看不见效果呀,所以就需要“神迹”来帮着一起忽悠,而最简单且能让人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到的“神迹”就是治病。

    可惜这货要是真能治病,就不用忽悠人,直接改行当医生得了。所以画符、念咒、忏悔、祈祷就成了主要服务项目。

    天灵灵,地灵灵,隔壁有个小妖精;

    画张符,显神通,反正鬼也看不懂。

    台词背完,符纸一烧,搅和到水里或者酒里。

    “来,喝了,喝完你就不结巴了。”

    啥,喝完肚子疼?

    那说明你娃心不诚。

    跪下忏悔吧,罪人!

    老实交代,小时候有没有偷看过女厕所?隔壁半夜闹耗子,是不是你也偷听动静来着?一五一十地赶紧说说说,早交代完事,也好早点祈祷老仙儿,原谅你的罪过,并且还能保佑你……再扒女厕所墙头,正好赶上一摞砖头;再听隔壁闹耗子,还能遇到墙上有洞。

    几十数百,乃至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跪地忏悔祈祷,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鬼哭狼嚎。谁不嚎谁心不诚啊,还不得被周围的人活活打死,吐沫喷死,眼神鄙夷死?

    折腾一通病好了,头疼脑热不吃药也能好,但是现在只能说老仙儿大显神通;折腾一通人死了,不能说病重,老仙儿也治不了,只能赖他娃罪孽太大,老仙儿宠召过去要亲自调教;折腾一通病没好,人也没死,说明这娃心不诚,接着哭。

    如果用前生后世的一些词汇来说明,那就是迷信、无知、盲从、洗脑,还有一个比较有科技含量的词:心理暗示。

    难道这里边就没有明白人吗?

    当然有!

    张角是个什么玩意变的,他自己能不知道么?越是离蛋蛋近的毛毛,越知道扯一下有多疼,越是大贤良师亲信的“小贤良徒”,越明白这里边的套路。还有一部分人,既不信他的邪,又愿意跟着他混,因为这一部分人不愿意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等着饿死。
………………………………

北邙卷 第027章 史老道的大尾巴

    第027章史老道的大尾巴

    ……………………………………

    在张角派出的“小贤良徒”们各地溜达,四处忽悠的努力之下,被坑蒙拐骗的信徒达数十万。幽、冀、荆、扬,豫、兖、青、徐,八州之人,无不响应。有的信徒变卖家产,投奔张角,单单是走不到地方,死在半道的就数以万计。

    这得是多虔诚啊?

    于是张角设置三十六方。这个“方”就相当于部队,大方上万人,小方六七千,各设“渠帅”,就相当于部队的将军。吆喝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就准备动手了。

    “角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拢,速成其患。宜切敕剌史、二千石,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时任司徒的杨赐之前就上书说过这回事,赶巧,还没等灵帝刘宏看见奏章呢,杨赐就被罢官,奏章也被宦官扣下,不知道塞到了哪旮旯。

    “遭赦不悔”,听见没?张角这娃就算是白赦了。

    后来司徒掾刘陶又申请复议杨赐的奏章,还说:“张角这老小子可要弄大事啦,四处招收小弟,还敢偷偷溜进洛阳,窥探咱们朝廷的动静。下边州郡那帮吃干饭的害怕告诉了您,您批评他们,所以谁都瞒着不说,就只是偷偷的相互知会。咱们赶紧发个悬赏令,谁能逮着张角这一伙子,就封侯赐爵。下边那帮吃干饭要是再敢胆小怕事,就算他们是张角一伙的,批评了他们!”

    结果灵帝刘宏不当回事,还把刘陶丢去整理《春秋条例》。

    这……真粗话的粗话!

    …………

    北邙山,无名小山头。

    刘汉少选在这里,不是因为这儿有个小山崖,把人推下去,不死也能摔个半残,而是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仅仅是因为这里没有屋顶可爬。

    这些年来,刘汉少始终不肯融入汉末的幸福生活,对于所谓天下,也是越看越悲凉,越看越愤怒。也许躲进北邙山,已不仅仅是想保全自己的小命,而是眼不见为净。说到底,他现在这副身子骨还不满十岁,能够做的了什么呢?也只有身边这些人,带着活人的气息,感染着刘汉少,使他还能够嬉笑怒骂,假装正经或者不正经。

    尽管刘汉少对史老道从来不懂客气,甚至连哄都懒得哄一下,但是不得不说,他对史老道还是甚为依赖的。

    是的,依赖,心理上的。

    可要让刘汉少承认对史老道有感情,那是打死他也万万不可能的事。然而张角蹿出来蹦蹦跳跳,大呼小叫,闹腾的越来越厉害,使得刘汉少对于自己身边这位张角的同行也不禁多了几分猜想,且越想越怕。

    史老道不是一个真道人,或者说,起码不是一个安稳本分的道人。刘汉少一直都知道,只是从前没有把他扒开屁股看裤衩,整个里外通透罢了。而现在,因为那些猜想,或干脆直接地说,是对史老道有了猜忌,让刘汉少不得不把他整个里外通透。而在这之前,刘汉少已经在害怕了,他怕万一自己真猜对了,该怎么办?

    表面上看,只有韦光正一个人站在不远处做护卫,其实童渊王越都藏身在左右。刘汉少拉着史老道在无名小山头已经呆坐了半天,刘汉少不说话,史老道也不提问,好像是在比试谁更有耐心似的。

    “老道,听说过大贤良师吗?”

    “听说过,都传遍了。”

    “你认为张角能成功吗?”

    “不能!”

    史老道一副笃定的模样,反倒使刘汉少越发不解,惊讶地盯着史老道,好像是在问:为毛?

    “因为有汉少在。”

    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糊弄小娃玩么?终于找到了发飙的机会,刘汉少立刻向史老道吼了起来。

    “说人话!”

    “其一,张角蒙骗百姓,能逞一时之利,必不长久;其二,看似人多势众,各州响应,实则力量分属,不便指挥,时久则各立山头,沦为匪寇;其三,若张角内外勾结,偷袭京师,想一战而定,原本该是最为狠辣的手段,可惜现在已经被汉少知觉了。”

    粗话的,这是一个道士该说的话吗?一个整天只会念“无量天尊,哦咧个去”的老道,能把时事分析的这么透彻?鬼才信了。

    “那你呢?告诉本侯爷,你到底是个什么妖怪变的!”

    “我?我意愿他们能功成,可是……又明知他们成不了。”

    “这么说,你也是他们一伙的了?”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汉少的语气故作阴狠,其实心里突突不停,真怕史老道给出一个让他为难的答案。

    “不是!”

    史老道回答的掷地有声,刘汉少心头一松,却还是不敢完全相信。

    “他们找过我,我虚与委蛇,没有答应。”

    看到刘汉少的眼中疑惑更甚,史老道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又继续说到:“他们想我掳走汉少,待他们起事之时,予以……予以祭天!我担心断然拒绝,会使他们另作他法,对汉少不利,所以确实与他们有所联系。汉少,为天下百姓计,请自……珍重!”

    语落,史老道从袖笼中猛然抽出一柄短匕,毅然决然地向自己的胸口戳去。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刘汉少完全懵圈,一柄剑鞘犹如利箭般射向史老道的手腕,韦光正仅仅两个跨步便已来到刘汉少身边,手中寒光一闪,当头向史老道斩下。

    “住手!”

    刘汉少惊恐地大叫。寒光隐去,长剑就停在史老道肩头,离他的脖颈大概不到……不到一条大毛虫的距离。

    自从王越上山,对韦光正悉心指点颇多,一来,他本身偷学的就是自己传下的剑法;二来,他是汉少身亲最亲近的人。故而,如今的韦光正更上层楼,登堂入室,已不远矣。

    史老道神色坦然,即使长剑就架在脖子上,眼睛里也没有一丝躲闪,这使得刘汉少心里仿佛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而史老道为了围护刘汉少周全,不惜与太平道玩暧昧,更是让刘汉少有一丝感动。

    “光正,退下。”

    韦光正捡回剑鞘,顺便拿走了史老道的短匕,又站到不远的地方,就好像刚才他没溜达过来一样。

    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

    原本以为只有董卓那老糙货惦记着哥这条小命,哪曾想,张角这老骗子居然也敢打哥的主意,还想把哥当成生鲜祭品,真粗话的粗话!

    说出来也许没人相信,刘汉少也有过和史老道一样的想法,希望张角他们真的能成事。甚至暗自懊恼,穿就穿吧,为毛要穿到这个尴尬且短命的未来小皇帝身上?假如换副身躯,说不定他也拉起队伍,在这个粗话的世道里轰轰烈烈地干一场。

    如果放在前生后世,史老道也许会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不是私欲爆棚的诸侯,不是愚弄百姓的骗子,而是真正想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的人。刘汉少自问没有这样高尚的情操,即使有心“玩一把”或“干一场”,都只是为了不想活的这么憋屈罢了。

    “你说的没错,他们成不了,而且我不妨告诉你,张角很快就要死了。”

    自从汉少三岁那年,杜娘衣衫不整地跑到自己房间……史老道对刘汉少的“葱白之心”日益剧增。当然,现在看来,不排除他有时候也许是故意做出“葱白”的样子。即便如此,也无法抹杀他对刘汉少的“信重”,否则他何必拒张角而侍刘汉少?说他看准了张角难以成事,革命哪有百分百能成功的?而革命者又哪有怕死的?

    基于信重,当听到刘汉少断言,张角很快就会死的时候,史老道感到震惊,还有一丝难掩的失落。

    刘汉少也捕捉到了这一丝失落,终于破天荒地想要哄慰一下史老道。

    “老道,任何人,无论他嘴上说的多么好听,也要看他实际上做过哪些事……甚至有的时候,连这些所做的事,都不是本质。那话怎么说来着?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唐朝白居易的《放言》,学渣刘汉少记不全乎,所以只说出了比较有名的一半。如此,也足以让史老道震耳发聩。

    “每一个窥伺天下的巨贼,都会先给自己披上一层光鲜大义的外衣,出师有名嘛。就算是一窝土匪,也可以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赚名声。可是想想看,贫者有啥好东西可以给土匪劫的?别管太平道忽悠的多好听,好像他们成了事,就能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但是,张角那个老骗子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摆上先知先觉的神坛,让信徒向他磕头下跪,顶礼膜拜,无非就是想告诉信徒们,没他张角不行,离开他张角,太阳都生不出来,其心已是昭然若揭呀!”

    其实史老道心里也有属于自己的高傲,他觉得自己已经把时事看透了,所以才同情张角与太平道,因为先前一直觉得,无论如何,他们的目的都是在为百姓做事。可是,假如汉少说的都是真的,张角所为,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就连自己也被蒙蔽了。

    史老道听的冷汗淋漓,神色复杂地望着刘汉少。由于种种“神迹”的佐证,史老道一直不怀疑刘汉少的聪慧,也知道他心底常怀一份善念,所以才认为他将来也许能做一个好皇帝,能够为百姓谋福祉。

    但是也有一点意见,好像汉少不守礼法,不务正业,不学……还有点术。

    然而今天,史老道仿佛又重新认识了一次刘汉少,眼前这个不满十岁的娃,竟然可以不下山而晓天下事,不出门而知万人心,腹有乾坤,洞若观火。若非圣贤降世,何能如斯?

    史子渺服了,史子渺纵死,也可以放心地去了。
………………………………

北邙卷 第028章 黑胖拎砖照脸乎

    第028章黑胖拎砖照脸乎

    ……………………………………

    后世历史将“黄巾”定为“起义”,说是农民战争,是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

    刘汉少不敢苟同。

    张角是农民吗?张角是道士吗?张角是落第茂才,是读书人。

    能在那个年月读书,并且初期招收小弟,“恩惠四方”,可见张角至少不会是一个活不下去,被逼而反的穷苦人。说是农民战争,可黄巾里边有山贼,有豪强,有官员,有军人,甚至还有小太监;说是宗教形式,那得问问这位读过圣贤书的张大教主认得哪个宗,信的什么教,亦或问问他的家长,与哪位大仙儿联合出品的他。

    世道不好,民不聊生,穷苦人不反就没办法活。为了生存,当反,必反!这个时候不管是谁站出来摇旗喊号子,恐怕都会一呼百应,从者云集。可偏偏是这个张大教主,装神弄鬼地忽悠人,他只是一个“借势”的投机者。本以为汉末腐朽的只剩下一把枯骨,一摧即倒,结果却是就这么一把枯骨,也不是他张角的牙口能啃得动的。

    只知破坏,不知建设,黄巾过境,更像蝗虫。吃完官府吃豪强,吃完豪强吃富户,吃完富户吃平民,吃完平民吃人肉。最可恨的就是,张角忽悠了他们,让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军队的寒刀铁枪,充当他野心的炮灰,可最后却反过头来蹂躏践踏百姓,甚至吃掉他们。括弧,是活生生的,一口肉一口肉地吃掉。

    甚至于当时,被祸祸的百姓都直呼“黄巾贼”,这种玩意也敢叫“起义”,义从何来?

    …………

    “老道曾有不忠之心,拜请汉少,赐予一死。”

    规规矩矩地跪在刘汉少面前请罪,此刻的史老道倒真像是一个信徒。他反心甚重,可他反的是腐败的朝廷,是这个粗话的世道,对于刘汉少却始终尽心尽力,照料有加。若不是自己处在这个尴咖的位置上,刘汉少真想拉着史老道的手,说一句“同志,你辛……苦啦!”

    然而此刻,刘汉少真的执起史老道一只大手。就是这双手,无数次抱过他,背过他,为他做这做那,够此摘彼。将这只大手放在脸上轻轻摩挲着。

    “老道,我是你养大的,无论将来怎么样,你都是我的老道。”

    老道动了凡心,顷刻间眼圈通红,猛的一把将刘汉少揽进怀中,脑门就抵在他瘦小的胸前,好像受了多年委屈的小媳妇一样,失声痛哭。

    哦咧个去,要不要这么奔放呀?

    刘汉少差点被勒断了腰,拍着史老道的后脑勺,不耐烦地安慰着说:“好了好了,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哭个毛线啊。看我这衣裳让你给蹭的,回头你给我洗啊,洗不干净,不让杜娘陪你困觉觉!”

    “扑通、扑通。”

    左右暗处传来两声闷响,仿佛重物落地的声音,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两位老“站神”也站不住了。

    …………

    打根起就看不上张角那个装神弄鬼的老骗子,现在居然还敢把主意打到哥头上来,这要是不给他整点乐子,哥就不叫刘汉少。

    原本的历史上,由于叛徒唐周告密,黄巾偷袭京师的计划也没成功,可是现在刘汉少都来了,谁知道历史会不会还出现别的什么幺蛾子。为了不让历史跑偏,刘汉少决定给他们都套上铁圈,幕后小黑手总部就设在史侯府。

    汉少要下山,能跟着回去的忙活的像搬家,不能跟着的像霜打的茄子。杜娘得下山,毕竟人家的正职还是奶妈;韦光正得下山,起码人家有队率的工资;史老道也得跟着回去,谁让人家是护佑史侯的“仙长”呢。两个老“站神”得偷偷带着,这是保命符,燕云十八骑男女各带前六个……

    算来算去,只能留下老憨娃蔡邕坐镇学校,具体工作由任红昌负责,给她留下十个卫士。另外升任赵云为副大队长,统领燕云十八骑剩下的娃们,与文聘一起协助任红昌照看好学校。

    其实没那么艰辛苦难或是生离死别,又不是下山的人都不回来了,只是被留下的人心里不是滋味。尤其是任红昌,这些年一直没离开过刘汉少半步,如今感觉像是被抛弃了似的,头天晚上就开始偷偷的哭。赵云和文聘死皮赖脸地想送送,结果刚跟着走到学校门口,就被韦光正一人一脚给踹倒在地。

    二人大怒,好歹我们也是汉少的结义兄弟,校园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的“二少,三少”,尔怎可如此无……追回来了,快跑!

    二少、三少还是刘汉少亲自给起的绰号,在别人跟前都好使,就在韦光正这儿不灵光。

    车前燕大娃,车后燕小六;右边云六妞,左边大丫头,别看队伍里只是多了十来个半大的娃,可是前后左右将马车这么一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