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空的话,去听听沙妹儿讲课吧。杨家将里说,当兵参军,是为了……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原本应该是岳飞的词,但是岳飞的结局实在忒粗话的,恐怕这个故事讲出来,能把原本想当兵参军的也给吓怂吓跑喽。杨家将虽然惨烈,可好歹还有座天波府垫底啊。十七八岁,二十郎当,正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年纪,至少在想象未来的时候,是根本不怕死的,所以有了精忠报国的大义指引,一定能点亮他们的目标,点燃他们的斗志。
或许刘汉少当初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除了提气之外,也有意无意地灌输着这些思想。因为他知道,想要保全自己的小命,想要在这个世道里活下去,必须得有实力,有枪杆子,而枪杆子要攥在自己手里。
如何能把枪杆子攥在自己手里?
不仅仅是军纪军法,奖惩赏罚;也不仅仅是思想指引,洗脑灌输,还要融入他们,把自己变成他们。这对于前生自由散漫、吊儿郎当惯了的刘汉少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只怕连他自己都还没有察觉到罢了。
一个营算下来,四百人左右。作为一个独立作战单位,可能太小了,不过保护个村子应该还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于是高大尚又招收一些青壮编入炊事班,选卫士队兄弟与大大班的娃们组建其他三班。文聘拿下营督,赵云拿下营参,高大尚也堂而皇之地在山里当起了营长。
当然,仅限于山里,下了山还得老老实实地当他的高屯长。这事不仅不能张扬,还要严格保密,否则,“皇子蓄养私兵”这样的事要是传出去的话,恐怕连刘汉少的脑袋也不一定长的安稳。
………………………………
北邙卷 第033章 刘汉少情绪稳定
第033章刘汉少情绪稳定
……………………………………
起初兄弟们对“文营督、赵营参”都挺客气,知道这二位是汉少的结义兄弟,特别是小督教们每天晚上还给上课,读书识字听故事,很受欢迎。但是,自从有一回,一个刺头出操延慢,被惩戒之后,文营督之威一发不可收拾。
二连连长带着手下排长、班长偷偷喝了酒,结果是一个没跑,全部摁着打屁屁。几百个老爷们围观,就看着几个水灵细嫩的屁屁由白变粉,由粉变红,血里呼啦,惨不忍睹。就这都不算完,打过还得丢小黑屋里关禁闭。后来二连长每次看见文聘,离着大老远的就赶紧立正敬礼。
想反抗?
那可是在执行军法!别说反抗了,稍有不从,平日里那些斯斯文文、客客气气的小督教们立刻变的像一窝狼崽子似的,生生往身上扑。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生过军法砍人的事,但是兄弟们毫不怀疑,必要的时候,这帮人可是一点都不会留情面。
没办法,文聘就是从小被打到大的,跟着韦光正混那么久,能学会八面玲珑吗?这位可是能一脚把赵云踹下台的主!就是这样,都算文聘心眼还没被堵死,连长喝酒,没打到高大尚身上,否则,恐怕高大尚也只能哭着下山去告状了。
军法面前,一视同仁,文营督之威算是彻底立起来了,兄弟们除了客气之外,更多的是敬畏。
还有些心里不服的,觉着被小娃管着别扭的,不敢挑衅文营督,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赵营参身上。尽管赵云带着参谋班快把北邙山摸遍了,何处有山,何处是水;哪里设卡,哪里伏哨……可是这些事,下边的兄弟们都不知道啊,就看见一个白净俊俏的半大小娃。所以,趁着训练的时候,总有人想找机会和赵云试巴试巴。
可惜呀,一个半大的赵云,也绝不是一个青壮兵士所能抵挡的。这边一招没使唤完,那边已经戳过来好几棍了。括弧,因为是训练,所以用木棍。一个不成,两三个齐上,结果也只能是庆幸菊花长在后山上,否则的话,可就惨了。
后来,别说下边的兄弟们如何,就连高大尚也日渐重视起了自己这两个小小的部下。“文营督、赵营参”之名慢慢地覆盖住了“二少、三少”的光环。
…………
南阳黄巾张曼成杀太守褚贡;汝南黄巾于邵陵大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右中郎将朱儁与黄巾波才交战,败。
仅仅三个月,不利的消息一个个传回来,刘宏询问黄巾战况,已任太尉的杨赐因为说了几句实话,然后就又被罢免了。
史老道也是坐卧不安,就像产房外等着要当爹似的,在屋子里一圈一圈地来回溜达,根本停不下来。一方面,他惊讶于黄巾攻势之猛烈,另一方面,则不知自己当喜还是当忧。史老道无疑是与刘汉少站在一边的,但是刘汉少也仅仅是鄙夷装神弄鬼的张角,对待像马元义那样的义士,却打心眼里带着几分敬重。
那么问题来了,黄巾目前取得的胜利,究竟是义士的胜利,还是鬼神的胜利?
其实,这真是史老道想多了,洛阳城肃清太平道的时候,几千人之中尚且无法甄别真假冤屈,这个时候动辄数万人搏杀拼命,哪还有什么对与错,义士和鬼神?
“五月反攻,八月角死,年末平息。”
无论史老道的小心脏已经被刘汉少锻炼的多么强大,听到这段谶纬一般的话,还是呆呆地愣住,他不怀疑刘汉少的话,只是一时之间,有些无法接受。
“死的人多吗?”
许久,史老道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刘汉少听的心中一紧,淡淡地说:“不少。”
“那我……我们……”
史老道词不达意,突然跪倒在地,向着刘汉少不停地磕头,只是没磕几下,便自停住,瘫坐在地上,此时已额头沁血,泪流满面。
这个老道还真是感情丰富,悲天悯人啊,前次已经在北邙山里搂着刘汉少哭过一回了,现在还是做不到情绪稳定,难怪他虽心有不平,却注定干不成什么大事。
“那我们能做什么?”
说话的是自屋外走进来的童渊,王越轮值进山,就是他暗自保护刘汉少。虽然只是一句话,显然违反了“保镖的职业操守”,尤其是他这个级别的保镖,那就得看见汉少撒尿,不许嫌他丁丁小;听见汉少逗乐,只能憋着不许笑。可是现在,不仅表示他听到了汉少说话,甚至连史老道都没有敢问的话,却被他忍不住追问出来,看样子,比史老道还当不了大事。
我们能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
有皇帝、有大臣,有义士、有鬼神,天下那么多牛叉哄哄的人物,都搞不定的事情,哥还不到十岁,能够做什么?难道要哥跑去对那些“黄巾义士”们说,都别闹了,先忍忍,等过几年哥当了皇帝,就给你们分田分地,到时候就能天下大吉……快别逗了,估计黄巾义士看见哥,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的问题。
其实那些无数死难的百姓也正是刘汉少心中的一根刺,他们或被蒙蔽,或被裹挟,或被……当成口粮。他们忍不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几年不吃饭,他们也成不了,因为那些干大事的鬼神也不可能几年不吃饭。
刘汉少本以为自己会很愤怒,像先前那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吼大叫,或者像史老道那样求仙拜神、痛哭流涕,可是令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忍住了。或许是因为没有目睹战场的杀戮,又或者学会了隐忍、刚毅之类的玩意,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刘汉少情绪稳定。
这才刚刚开始,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心里一遍遍默默地告诫自己,刘汉少突然前所未有的想要活下去,不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这条小命,他想看一看,这世道究竟还能变得有多粗话的。
“哥想要杀一个人。”
刘汉少突然说了一句自己也觉得莫名奇妙的话。
“张角?”
史老道的提问把刘汉少绕的更懵。
“渊,请命!”
这位老“站神”今天显得特别不“蛋定”。
“呃……”
刘汉少尴尬地一脚踢在史老道的屁屁上,不耐烦地说:“你快起来吧,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子。”
…………
皇甫嵩、朱儁被围长社已经好些日子,黄巾波才,人多势众,将城外围的满满当当。只是黄巾少有懂得兵法布阵之将,营盘也是杂乱无序,左一堆,右一堆,波才帅帐那一堆也不过是显得大而厚实一些。
不是正规军队,更别提训练有素,有的人面露菜色,有的人衣不蔽体。手中的兵器也是各不相同,刀枪棍棒,锄头叉子,什么样的都有。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衣甲齐全,刀枪鲜明之人,不过他们都是波才的亲近卫队,“老仙儿”的铁杆粉丝。唯一能够显得整齐一些的,大概就是头上缠着的那块黄巾。
城里边也不好过,皇甫嵩和朱儁出征时一共才四万人,先前朱儁还吃过败仗,现在看着城外,满目都是黄头巾,要说心里不打颤,估计是少数。
好在主将皇甫嵩是个“少数”,城头上巡视一圈过后,非但不忧,反露喜色。召集手下将官说:“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括弧,田单就是战国时期,玩火牛阵,帮着齐国大破燕军的那位“安平君”。
话说当天晚上,老天还真给面儿,大风骤起。皇甫嵩挑选胆大的,组成古代敢死队,人人背着苇草干柴,偷偷出城,绕到黄巾大营后边,一边放火一边吆喝。皇甫嵩也及时出城,除了一起放火之外,还带着古代军乐队,敲锣打鼓……哦,打鼓是进攻,敲锣就撤退了……好吧,只打鼓,没敲锣,反正动静也够大了。
营寨被夜袭,黄巾更是缺乏有效的指挥、调度,慌乱之中好像全变成了黄羊,四野奔逃,一时之间,形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波才起初还想整顿兵马,挽回颓势,但是火势太大,被烧死的,慌乱中相互践踏乃至乱杀而死的,不计其数。无奈,只好也带头蹿了起来。
皇甫嵩瞅着眼前形势,暗叹,这么多人,到处乱跑,想杀也杀不完哪。恰在此时,已任骑都尉的曹操,奉命支援,率军赶到,于是又一轮联合攻杀。
役毕,斩杀黄巾数万,波才带着残部败逃。
…………
长社之战拉开了当时官军反击黄巾的序幕。
随后,皇甫嵩乘胜击败汝南、陈国黄巾,追斩波才于阳翟,再败彭脱于西华,连战连胜,很快平定了三郡之地。
皇甫嵩上书战况,将功劳归于朱儁,于是朝廷封皇甫嵩为都乡候,朱儁为西乡侯,升镇贼中郎将。又命令皇甫嵩率军讨伐东郡黄巾,朱儁分兵讨伐南阳黄巾。
六月,新任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交战,并将其斩杀。南阳黄巾便以赵弘为渠帅,以十多万之众占据宛城。随即,朱儁赶到,与太守秦颉以及荆州刺史徐璆,合兵一万八千人,围困宛城黄巾。
谶纬应验,似乎一切都在向着刘汉少当初所说的那样发展。史老道也开始有些糊涂,难道这世上真的有仙家,汉少就是神仙下凡?
………………………………
北邙卷 第034章 董卓给你爸站住
第034章董卓给你爸站住
……………………………………
朱儁等人进击赵弘,从六月直到八月,始终不能取胜。有司上奏,想要罢免朱儁。司空张温上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儁讨颍川,以有攻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有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
好赖这一回刘宏听人劝,没摘了朱儁的帽子,只是派人训斥一番。朱儁被训急了眼,猛攻宛城,虽然没能破城,却也斩杀了渠帅赵弘。
黄巾又以韩忠为渠帅,仍然占据宛城。朱儁兵少,兜不住,于是不再围城,扎下营盘,堆土成山,对着城里吆喝:“有种你出来打我呀!”摆出一副要进攻城西南的态势。果然,黄巾被挑逗的全都赶杀过来。朱儁却亲率五千精兵,进攻城东北,将士勇猛,登城而入,韩忠退守内城,吓的腿肚子转筋,请求投降。
司马张超及徐璆、秦颉都想接受韩忠投降,但是朱儁不同意,曰:“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尔后,又下令急攻,但一连数日,都不能攻克。
朱儁登上土山,瞅巴着黄巾营盘,对司马张超说道:“俺算是看明白喽!这些黄巾贼人外边围的紧,里边逼的急,投降无门路,逃跑没窗户,所以也只能跟咱们死磕到底。万人一心,都挡不住,何况十万咧!强攻这个路子不对,不如撤除包围,集合进城,韩忠那娃肯定自己就跑出来跟咱们掰扯。等到那个时候,他的军心可就散了。”
果不其然,韩忠见围解,引军出战,朱儁乘势进击,大破其部,追击十余里,斩杀万余人。韩忠等人只好投降,但是秦颉恼恨韩忠比自己长的帅,把他给宰了。黄巾残部一看,怎么着,玩赖是吧,投降了还杀?遂又以孙夏为渠帅,缩回宛城,继续坚守。朱儁再度进攻,孙夏败走至西鄂精山,被斩,同时被斩杀的黄巾有数万人。至此,南阳黄巾,破散流离。
…………
话说另一路,北中郎将卢植,于冀州接战张角,也是连战连胜,斩杀万余黄巾。可就是这“万余”之数,与另外两路动辄斩杀数万的战绩相比,显得就有点拿不出手了。其时,张角率军十五万,被迫退入广宗,据城死守。卢植率军五万,在外边垒墙挖坑,制造攻城器械,就等着先给张角放放气儿,然后再令军攻城。
恰巧在这个时候,刘宏派了小黄门左丰前来视察工作。
下边有的兄弟就劝说卢植,这个阉人喜欢钱财,给他点,打发走得了。卢植倔犟,还说:“军粮都不够吃,我要是有钱,还不如赏给兄弟们喝喝酒、泡泡妞呢。给他,他能泡妞吗?”
卢植一毛不拔,左丰满腔恨意,回到洛阳就在刘宏耳朵边递小话。
“依奴婢看来,广宗城实在好破,卢中郎却在城外垒墙挖坑,就是不攻,大概是想等老天来收了张角吧。”
刘宏一听,来了脾气,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括弧,基本等于无期徒刑。
…………
已经在山里猫了好多天,这一行人总共还不到三十个,其中,枪尊童渊、营参赵云,赫然在列。长社之战的战报刚一传回,他们便整队出发,经河内野王,出葵城进入并州境内,然后一路北上,绕过壶口关,由浊漳水、毛城一线,翻山越岭,到达冀州境内。
虽然童渊、赵云现在都属于刘汉少最为亲信之人,但是这一队领头的却是仅比赵云年长一些的夏天。
夏天是第一批被接进史侯府的那十几个小娃之一,当年在乞丐窝的时候就和文聘混的倍儿熟,文聘腿上有伤那会儿,也是他领着人把文聘抬来抬去的。夏天别的本事不显,却有着比流浪狗更强悍的生存能力。文聘好歹还有老娘护着到了洛阳,后来娘病死了,才不得不亲自要饭,拢共也没几天。而在此之前,夏天已经独自要饭很多年了,既没把自己饿死、病死,也没有被别人吃掉。
记得初见夏天的时候,破衣烂衫的小娃们冻的打哆嗦,夏天说过一句名言:“挺住,熬过去,到了夏天就好了。”于是,刘汉少给夏天取名,就叫夏天。
搜狐成立之初,夏天是第一批,也是当时唯一一个被派进搜狐的人。别看娃小,走街窜巷,打探情报,很多时候还真比大人好使的多。加上在北邙山里这些年,读书识字,练习武艺,虽不敢说文武双全,却也有模有样,早已是搜狐联络头领。因为熟知搜狐各处各组内情,所以这一次就由夏天到各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斩首行动队”,并担任队长。
起初,童渊心里老大不是滋味。自己年过半百,出于义愤,向汉少请命,要斩杀敌首。汉少应是应了,却派来一个给自己当儿子都嫌小的小娃当队长。结果一出洛阳城,令童渊这个行走江湖半辈子的人,对夏天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路遇比较安稳的郡县,能进去补充给养和打探消息的时候,童渊就扮作家主,赵云便是家主之孙;荒野山林间,得把干净衣裳换下来,扮成农人、猎户,甚至脸也得抹花,因为童渊现在保养的太好了。赵云爱臭美,喜欢穿白衣,童渊也不解,这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干吗要折腾自己?夏天说越是人少的地方,越要警醒自己,不能露出破绽。
一路上放探设警;钻山寻路;野外宿营;寻食寻水……夏天心思缜密,进退有据,就连已任营参的赵云也获益良多,对这位要饭同行赞赏连连。
到达冀州之后,一打探消息,他们好像来早了。汉少说的明白,什么时候陛下派人来询问军情,就快到临阵换将之时,也是他们寻机下手之时。
这次的“斩首行动”是刘汉少一手策划的,但目标可不是张角,而是董卓。所以,除了行动队成员之外,就只有史阿与史老道知道他们要去干什么。原本刘汉少还想做的更保密一些,只告诉夏天、童渊与赵云,但是又觉得不该瞒着兄弟们去卖命,所以便告知全队。
此前董卓由凉州刺史调任河东太守,如果派搜狐去暗杀的话,成与不成,尚在两可,即便能够成功,也必然引起朝廷震动,追查下来,万一出了纰漏,将来可就无法预知了。所以,刘汉少思来想去,觉得让董卓死于阵前,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他记得,历史上几个率军平叛的将领之中,好像只有董卓吃了大败仗,最后还是靠着贿赂宦官,才把这事给抹过去的。
为什么要刺杀的不是张角或黄巾渠帅,反而是官军,甚至目前来看,和这事都没多大关系的河东太守?大家心存疑惑,却也没人敢多问。不过既然要杀官,让韦光正这些正规军人前去,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只有从搜狐抽调人手,而童渊此去,基本只充当金牌杀手的角色。
…………
董卓被任命为东中郎将,到达广宗之后,为避免重蹈卢植之辙,更是为了表现自己,立刻全力进攻,可是大战两日不克,损失惨重,士气低落。于是撤去包围,整顿兵马,打算进攻下曲阳张宝所部,吸引张角出广宗救援,若角不来救,则全力攻杀下曲阳。
没想到,张角出是出来了,呼啦一下十几万,董卓一看,登时就麻爪了。
哦咧个去,怎么做贼的人比当兵的人还多这么老多,难道黄巾福利待遇好?
好在官军都是当时精锐,立刻扎下阵脚,又与黄巾大战一处。但广宗黄巾是张角亲自忽悠的,要么中毒太狠,要么苦大仇深,也算是黄巾中的精锐,不顾死活地生生往上扑。
孔子曰: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子又曰:人上十万,傻子才数。
现在官军、黄巾加起来足足一二十万,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彩旗招展、鞭炮……哦,现在还没有鞭炮,好吧,是“人马齐鸣”。要想在这样的情形下找个人,原是根本不可能,好在“彩旗招展”是真的,各将都有各自的旗号,中军更是帅旗高扬。尽管黄巾死伤惨重,但是在各将不计损失地狂攻猛扑之下,官军终于渐渐抵挡不住,呈现颓势。
突然,一队没打旗号的黄巾人马从斜刺里冲出,奔着董卓的中军直冲而去,当先一员老将,须发花白,手持大枪,挡者死,避者不见得生。因为左右紧随的两员小将,一枪一刀,枪是寒星点点,刀是雪光片片,避的慢了,全得落这二位手里。
毫无疑问,这就是童渊、赵云和夏天。
阵战之上,夏天可就没童渊、赵云威风了,只能护住童渊一侧,随后冲杀。不过这样也丝毫不影响夏天作为队长的威信,特别是到达冀州之后,如果不是夏天命人劫杀信使,偷袭探哨,别管是官军还是黄巾,看见有马又落单的,统统抢过来,这才有马可乘。否则,恐怕这帮人现在就得腿儿着去找董卓了。
战场上突然出现的一支奇兵,搞得官军和黄巾同时发愣。董卓心里话说“哦咧个去,黄巾之中有能人啊,俺以前太小瞧他们了。”张角也纳闷“这是哪支人马?我有这么老的徒弟吗?”不过黄巾攻过一处,裹挟一处,人员壮大的速度比滚雪球还快,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双方倒是谁也没有起疑。
战场上的“小贤良徒,黄巾小将”们打的苦啊,费劲巴拉,连忽悠带吓唬,整到手下的这些人,全像劈柴丢进火堆里一样,死伤太大了。现在一看这队人马凶猛,虽然不见旗号,但是脑袋上都缠着黄头巾呢,肯定是自己人啊,跟着他们混,应该好过点。转眼之间,童渊他们身后附随了几百、几千的黄巾,声势之猛,黄巾仅见,官军承受不住,开始退败。
“董卓,给你爸站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