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大忽悠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这个人渣,来到洛阳,干了多少不是人干的事,你们一个个的都长着眼睛,也全看见了。现在他竟然敢犯上作乱,想废了咱们的皇帝陛下,你们说,这个国贼该不该诛,这个人渣该不该杀?”

    呃……怎么没人捧场喊“该杀”,并且连续喊三遍呢?

    没事,王闹闹会自己给自己整词儿的。只听他又说:“好在陛下仁德宽厚,知道诸位并非有意从贼,只是碍于上命下行,不得已而为之。故此,只要愿意奉诏,弃恶从善,陛下定然既往不咎!”

    原本的董卓军,这会儿领头的就剩下徐荣、华雄了,有个胡轸还在城外。徐荣其实在董卓军里混的也憋屈,因为他是辽东人,一直受西凉将领的排挤。至于华雄,要不是有人求情,早被董卓宰过了。

    徐荣上前两步,揖礼说道:“王将军,我等愿意奉诏。”

    “好!”

    王闹闹刚说了一个字,还没想起什么夸奖的词儿,猛然一个黑不溜秋的玩意从天而降,正落在王闹闹与徐荣之间。待那个玩意停止滚动,众人定睛一看,竟然是董卓的人头。

    刘汉少策马而来,身后还跟着很多很多“人”和很多很多“爱卿”。显然,宫内大局已定,此时宫外众人看到刘汉少,有马的下马,碍事的腾地儿,目光齐齐地注视着他们的皇帝。

    …………

    “我是大汉皇帝……刘汉少!”

    …………

    站在朱雀门前,刘汉少痛痛快快地喊了一嗓子,不是耀武扬威,不是嚣张嘚瑟,也不是宣告天下,仅仅只是想喊嗓子,好像很多年前就想喊一嗓子了,只是一直不知道该喊什么。

    从八月二十五日,十常侍阴谋诛杀大将军何进算起,至今九月十六日,董卓擅行废立皇帝为止,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噩梦。尽管刘汉少一再地退让、装怂,也仅仅只拖延了二十一天,不过……足够了。

    从砍下董卓的脑袋那一刻起,长久以来,遮在心头的那片阴霾终于驱散了。而此时此刻,刘汉少仿佛“站了起来”,终于能够堂堂正正的吆喝一嗓子了,

    对,就是堂堂正正。

    …………

    皇帝都喊号子了,你们好歹捧个场啊,全都傻不愣登的,好像静等下文似的。要么说王闹闹不该扔,在刘汉少的尴尬癌发作之前,抢先高呼:“万岁!”然后大家也都好像反应过来了,跟着一起喊:“万岁,万岁,万岁……”

    这边呼声方歇,忽然从皇宫西侧又传来一声苍劲的高喊:“陈留蔡邕在此,奉诏,诛杀国贼!”

    蔡老头神情激愤,怒不可遏,快冬天了,愣是跑的满头大汗。再看蔡老头身边这些人,李二娃拎着两把大菜刀,沙妹儿握着一根长木棍,马均更绝,拿着的居然是个铁齿轮……你娃当自个儿是金轮法王么?

    这些人都是北邙山里的宝贝,各有各的擅长,可是遇上打架的活儿,就得靠边站了。原本卢植已经在山里抽了一批人,剩下的这些,全交给蔡邕在家看管。可是蔡邕自己都坐不住,哪还管得了别人?

    入北邙好几年了,有吃有喝还能研究学问、教育小娃,蔡邕的小日子过得着实舒坦,可是现在汉少自己都要拼命了,让他如何还能躲着藏着?所以,其他人一走,蔡老头直接在山里开起了动员大会,扬言要报效汉少。其实,哪儿用得着他动员,这些人要不是被摁在家里,早抄家伙为汉少拼命了,如此,便有了现在这么一支杂牌中的杂牌,紧追慢赶,从北邙山一溜跑下来的,就为支援刘汉少。

    蔡邕……是蔡大家啊!

    这边儿大家还没从惊讶中反应过来,东边又传来一声喝喊,声音尖细尖细的,好像要刺穿敌人耳膜似的。

    “北邙文徽,前来诛杀国贼!大哥别怕,我来救你啦!”

    你把后边那一句给我收回去,哥要用得着你救,还不如死了算了。再看文徽,带的这是……小女娃军?

    蔡老头再疯狂,也没疯狂到不分男女老幼的份上,所以,文徽也是后来偷偷溜下山的。队伍表现得是惨了点,相互搀扶,连拉带拽,整个一群逃命的。小女娃们从山里跑下来,能没掉队,跑到地方就不错了。不过文徽倒是把自己收拾的挺利索,一身小皮甲,掌中一条枪,关键是人家还有一匹小马可骑。打眼一看,也是英姿飒爽,好一员小女将!

    能严肃点不?

    杀国贼呢!

    怎么看怎么像黑社会摇旗喊号子。

    …………

    刘汉少顾不上感动,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的人群,终于开口说道:“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了什么当兵?为什么打仗?为什么杀人或者被杀?或许有些人会说,是为了建功立业,声名显赫,光宗耀祖,荫庇儿孙。可那毕竟只有少数人做的到,很少很少一部分。我想,除了那些抓来的,被迫当兵之外,大多数的人也许只是为了一口吃的,因为在家里活不下去了,所以当兵、卖命!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究竟是谁抓的你们,又是谁让你们活不下去?是谁抢了你们的土地,杀了你们的父母,蹂躏你们的妻儿?而你们却反过来,为那些残害你们至亲的人当兵、卖命,去欺压与你们同样受苦受难的百姓。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像牲畜牛马一样,任人宰割,活的糊里糊涂,死的不明不白!”

    喘上一口气,刘汉少跟着又大喝一声:“不!我们绝不能这样!”

    为了这段话,刘汉少的嗓子都快喊出血了。有人听得眉头深锁,有人听得心惊胆战,皇帝疯了吧,这番话怎么听怎么像是煽动大家造反似的?然而,更多的人听得心中感慨,甚至痛哭失声。

    任谁也想不到,吕布竟然从马背上摘下一个水囊,递给了刘汉少,同时,还递过来一个满含敬意的眼神。

    拼命灌了两口水,刘汉少又说:“我也想当兵,想做一名真正的军人。我可以告诉各位兄弟,我刘汉少当兵,是为了保护百姓,真正的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今日,我在此新立一军,名为汉正军!有人想欺压我们的百姓,不管他是谁,拿起我们的战刀;有人想侵略我们的国家,不管他是谁,拿起我们的战刀;有人想不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不管他是谁,拿起我们的战刀!”

    “战刀,战刀,战刀!”

    原本配有环首刀的人,现在都能嘚瑟了,一边高喊,一边挥舞着佩刀,好像要献宝似的。

    只听刘汉少又大声说道:“你们都是我大汉最好的男儿,是我大汉最血性的勇士!那么,你们愿不愿意与我刘汉少一起加入汉正军?你们愿不愿意与我刘汉少同生共死做兄弟?”

    “愿意!愿意!愿意!”

    如此一来,所有的人都能嘚瑟了。

    大家的情绪瞬间被点燃,就连吕布都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嗓子。没事,别羞涩了,没看卢植和蔡邕这俩老头也都在使劲地大喊吗?在众人近乎疯狂的呼喊中,刘汉少又做出惊人之举,只见他将马尾辫一甩,抓在手里,抽刀削了下来。

    “在此,我愿削发明志,我汉正军自今日成立,唯一的使命便是:护我百姓,佑我大汉,心存节烈,精忠报国!”

    这一次可没人跟着刘汉少一起喊了,众人全都吓得目瞪口呆。只见刘汉少手里攥着被削下来的马尾辫,拼命地挥舞着,像个披头散发的疯子,心里话说,粗话的,憋闷了这么多年,终于能找着借口剃头了。
………………………………

北地卷 第102章 犯二青年多勇猛

    第102章犯二青年多勇猛

    ……………………………………

    连刘汉少自己也没想到,削发之举使得所有人都跪拜下来,爱卿们纷纷叩头不止,更有甚者还痛哭流涕,好像真死了谁似的。

    学渣记得历史书上好像说,曹操领军打仗的时候,有一回刚刚下令禁止踩踏庄稼,自己的小毛驴就一脚踩进了田里,曹操不好意思违反自己的军令,然后便削下一小撮头发,假装行了砍头之刑。难怪当初给蔡老头理发,老头哭的要死要活的,看样子,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不仅仅是一句话,礼法桎梏早已将人变成囚徒。

    正当刘汉少在“疯中凌乱”之时,只见王闹闹抽刀,将自己的头发也削了下来,紧接着是赵云、文聘、陈冉,然后是韦光正、高节也纷纷削发。

    快看,快看,卢植、卢子干也在削发啊!

    蔡邕别提多郁闷了,当年刘汉少曾经亲自操刀,给他剪了一个大背头,想让他引领北邙时尚界,结果他还哭的稀里哗啦的,哪能想到,一眨眼,世风变了。可是身边没趁手的家伙啊,只好找李二娃借菜刀了……

    不肯削发的人还有不少,但是肯削发的人越来越来,有的人自己削着不顺手,就让旁边的兄弟帮忙,于是乎,就看见很多人拿着刀剑往别人脑袋上蹭,知不道的,还以为这仗打的得多惨烈呢!

    突然,听到吕布惊恐地叫声。

    “红昌,你干吗?”

    啥事能让吕布惊恐啊?刘汉少一转头,看见后面的任红昌已经解开了发饰,手拿着剑,好像也要削发。

    “你们女娃就算了吧。”

    吕布上前一把夺过任红昌的剑,没住口地应和着刘汉少的话,说道:“是啊,是啊,你们算了吧,算了吧……”然后,他把自己的头发给削下来了。

    全疯了,一个个披头散发的,咱们大汉又不是披头士的故乡。刘汉少脑门上好歹还有一根束发巾,可别人都垂着乱髫,好像要玩“摸老瞎”似的。

    咱们不是已经发明出推刀了吗?

    刘汉少脑袋瓤儿灵光一现,立刻招呼任红昌,吩咐了一番。

    正当刘汉少打算就地改编部队,组建汉正军的时候,城西突然传来一段段军号声,内容含义是:有敌情,骑兵,数量一至二千人,朝本部方向而来。

    在场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是咋回事,赵云却已经奔至刘汉少面前请战了。刘汉少想了想,又喊来徐荣和华雄,笑着对他们说:“去城外打兔子的回来了,你们和老二一起去招呼招呼吧。能不动手,尽量别动手。”

    徐荣、华雄原本以为,自己是董卓旧部,就算皇帝不问罪,大概也没多大希望再度领兵,征战沙场了。没想到,皇帝居然和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派活儿,这份信任自然而然,仿佛他们一直都是他的部将,就该听他的。徐荣、华雄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好像不好受,又好像挺好受。

    “有违圣命,提头来见!”

    徐荣、华雄带着城里的西凉兵马,随着赵云一起直奔西门而去,刘汉少则分派人手,准备整编部队。

    …………

    胡轸奉董卓之命,半夜出城,哪想到在外边溜达一圈回来,城门关上了。守城的将官,自己一个都不认识,死说活说就是不给开城门。哎呀,胡轸这个小暴脾气,要不是自己带的都是骑兵,没梯子,早下令攻城了。

    刘辟算是比较沉稳也有些智谋的人了,可是现在站在城头上也急眼。俺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让你一个糙货杵在城下边儿胡嚷乱骂,要不是有军令在身,死守城门,俺早下去砍你了。

    还好,没多大一会儿,赵云、徐荣、华雄一起来到城头,刘辟向赵云敬礼,回报了一下情况,便再也不肯出面搭理城下那个糙货了。

    徐荣走上前去,向着城下说道:“文才,董卓犯上作乱,已被陛下就地正法。陛下念我等乃是听命而为,不予追究罪责。你还是快快放下兵戈,向陛下请罪去吧。”

    别看胡轸有“文才”这么个斯文的表字,其实为人特别暴躁、狂妄,好像自己就是世间第一猛将,除了驯服于董卓之外,逮谁都瞧不上眼。俗话说的好,人对脾性狗对毛,董卓也够暴躁,所以就喜欢胡轸这个“猛劲儿”,引为心腹。

    自己半夜出城,晨了个练,广场舞都没敢跳,回来就全变样了?董公公死了,还是被小皇帝就地正法。也不看看小皇帝那个怂样,这话说出来谁信哪?

    胡轸不信徐荣的话,满嘴污言秽语,骂的更起劲了。一会儿骂徐荣是辽东蛮人,勾结贼子陷害董公公,一会儿又骂华雄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然后还扬言要攻破城门,将众人全都宰了。

    原本徐荣是部都尉,胡轸是骑都尉,前阵子董卓大肆赏官赐爵,虽然徐荣升任校尉,但是胡轸变成中郎将了。这也是徐荣混的憋屈的表现,自己可以不计较官职高低,但是不能容忍胡轸这种蠢才胡乱吆喝,指挥自己。要不是因为皇帝说能不动手,尽量别动手,自己真是懒得开这个口。

    华雄更痛快,向赵云一抱拳,说道:“赵将军,请允卑职出战。”

    别看赵云细皮嫩肉年纪小,可这是皇帝亲自派来的,眼前这个微妙的形势,华雄就算内心再骄傲,也得客客气气,给足面子。

    赵云心里也有小算盘,戏志才分派任务的时候,说要他与文聘一起,随高节镇守宫门,得面对几万大军。当时给娃兴奋的,比娶媳妇还高兴,结果……就跑出来一个董旻,还让王闹闹给叉走了。现在好不容易又跳出来一个胡轸,他哪舍得给华雄啊?

    脑袋瓤儿一拧,赵云来了词儿。

    “华将军忠勇,陛下深知。然而将军毕竟与胡轸是同僚,亦是同乡,恐外人不知内情,还道将军不念情分,徒惹非议。不如此战就交给云,前去会一会这个胡文才,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你是皇帝派来的,你说咋样就咋样吧。虽然华雄对赵云是否能打得过胡轸,深表怀疑,但是自己之前不过是一个都尉,现在赵云一口一个将军地叫,客气的华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赵云是出城了,但是徐荣、华雄也不能闲着,一起出去为赵云掠阵。可是赵云这边还没摆好阵势呢,只听胡轸军后,传来一声大喝:“并州张辽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尔等速速投降,否则定斩不饶!”

    …………

    当初何进招边军进京,丁原手下张扬、张辽是先遣,何进嫌他们带的人少,又让他们各自回去募兵。等到张辽回来,不单何进已死,就连老上级丁原也死了。张辽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搜狐的人突然联络上他,下达了陛下的密诏。张辽原本募到了千八百人,吕布杀丁原的时候,自动散伙的不少,这些人也都被张辽又拢巴到了一起,接到的命令就是盯住董卓在城外的部队。

    现在张辽这支人马,足足三千,而且多为并州旧部,已经封住了胡轸部西逃的道路,只看他是战还是降。

    虽然赵云没听过张辽的名号,但是词儿都是编好的,肯定是自己人啊。只不过,赵云对于张辽的出现,没啥好感,心中暗骂:粗话的,又来一个抢生意,二哥就是想练练手,咋就这么难?

    于是,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赵云也不等徐荣、华雄列好阵势,单人独骑就向胡轸这边冲了过去,一边冲还一边吆喝:“文才快跑,后边那小子是来抓你的!”

    “文才。”

    听听,喊的多亲热!

    胡轸当时就懵圈了,心里话说,不是你要抓我吗,关后边那小子啥事?不对,好像后边那小子也是来抓我的,你俩都不是啥好娃!

    张辽也愣了一下,不过反应比较快,马上明白了赵云的意图,这是要抢先下手啊。于是,张辽猛一拍马,也单人独骑杀了过来。

    留在城头的刘辟等人都看傻眼了,前后都是两三千人,围着人家一千多人,劝降就好好劝呗,偏偏两个主将都犯二,单人独骑,一前一后的追着人家搞事情。

    眨眼之间,赵云已找上了胡轸,张辽也杀入了胡轸后阵,赵云的长枪寒光点点,张辽的大刀银光片片。

    从刘辟站在城头上这个角度来看,张辽比赵云可威风多了,他是冲击人家阵后,遇到的都是小兵兵,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呢,已经被他撂倒杀了过去。大刀左右翻飞,战马片刻不停,张辽单人独骑,直接把胡轸的后阵杀透了。可是处在徐荣、华雄这个角度来看,大家全惊呆了。

    胡轸,董卓军中一员猛将,整个西凉也算是叫得上字号的人物,在赵云手下没走完三招。

    挑一枪,抖一枪,噗……

    华雄咽了口吐沫,暗自盘算,自己在吕布手下能走三十多招,打胡轸估计也得三十来招,那么,吕布打胡轸,需要用几招?难道这个赵二将军比吕奉先还厉害?

    张辽策马来到赵云近前,看了看地上的胡轸,感觉自己的菜硬是被人从嘴边儿叨走了,不由得瞪了赵云一眼。

    哎呀,小娃,还敢瞪你二哥。

    赵云也瞅了瞅张辽,然后……抬手就是一枪!
………………………………

北地卷 第103章 削发明志汉正军

    第103章削发明志汉正军

    ……………………………………

    见赵云一枪刺来,张辽举刀相迎,同时大喝一声:“自己人!”

    耍个赖皮,赵云浑不在意地说:“我知道啊。我就想试试你娃是脾气大点,还是力气大点。”

    张辽心里这个气哟,自己的菜被人叨走了不说,还被人挤兑,登时怒喝:“那你不妨再试试某家的刀!”说着,也向赵云攻出一招,刀势带风,呜呜作响。

    “来的好!”

    一声大喝,赵云抖枪相迎。

    就在胡轸的尸体旁,张辽、赵云,刀来枪往,打的难解难分。城上城下,前前后后,全都被雷了个外焦里嫩。就连胡轸的兵也浆糊了,心里话说,他们不是一伙的吗?我们该算哪边的呀?其中有个胆儿大的,向前走了两步,问道:“二位将军且住。我们……到底应该向谁投降啊?”

    “闭嘴!”

    张辽、赵云竟然异口同声地大吼,完事瞪了对方一眼,又异口同声地吼道:“滚开!”

    哎呀,还敢学我说话!

    两人手下顿了一顿,突然又同时发招,掐起来了。

    话说赵云真是被刘汉少带坏了,一会儿耍赖皮,二会儿耍心眼,最最会的还是放飞自我。上回看见典韦,上手就要跟人家试巴试巴,这回看见张辽,觉得这小娃有手段,也要掂掂斤两。张辽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之前除了比较佩服一个吕布之外,长这么大还真没遇到过对手。现在蹿出来一个白脸小娃,抢自己的菜不说,还敢挤兑自己,就算他是自己人吧,不教训教训,也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好么,敢情张辽还觉得自个儿挺有理的。其实他和赵云俩人,都是血气方刚,勇武过人,二起来没边,傻劲倒十足。可是你们就算再喜欢比武,好歹也等到把正事办完之后啊。旁边还杵着一千多号呢,敢情在你们眼里,这些全都是土鸡瓦狗么?

    是!

    赵云、张辽就在两军阵前,噼里叭啦,打的不亦乐乎,还真没把胡轸这一千多手下放在眼里。

    徐荣、华雄相顾无言,只能从对方的小眼神里解读彼此的心思。

    某荣心道:幸亏咱俩没站错队伍,要不然,肯定比胡轸还惨。

    某雄暗曰:是啊,是啊。话说现在的小娃都这么猛吗?来一个,艺业惊人,再来一个,出手不凡。

    某荣又心道:你会的词儿挺多啊。再再来一个,咋办?

    某雄又暗曰:嗯,俺回去得多看看书。

    张辽、赵云倒是玩嗨了,可是张辽的兵在阵后,不太了解情况,主将都冲进去了,他们还能多等么?所以,张辽的兵护主心切,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向胡轸手下发起了“乱套式”冲锋。

    “别打了!”

    “你娃怕了?”

    “二哥怕你个毛线!再打,这些人要被你的兵杀光了。”

    赵云说着,丢下还有点发愣的张辽,拨马向胡轸手下右侧圈了过去,一边跑,一边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张辽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拨马向左侧圈过去,学着赵云边跑边喊。

    恰在此时,洛阳城西门大开,高节率领几万人马,浩浩荡荡地走了出来。原本刘汉少想就地改编部队,但是人数太多,不好归置,所以就由高节带着前往洛阳城西边的平乐观。当初刘宏在那里耀兵,足足能容下十几万人。张辽派兵看押住胡轸的手下,前去向高节汇报,然后便带着人一起前往平乐观。

    …………

    刘汉少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已是头戴旅行帽……好吧,是长檐帽,身着新军装,皮带束腰,腰悬佩刀,长裤、皮靴,靴子上还钉这闪亮的铜扣。全身上下,一黑到底,只有军帽上一圈金色丝绦与肩上所挂绶带分外耀眼。整个人往那儿一站,笔直笔直的,说不出的精神、英武!

    当初王闹闹他们下山的时候,刘汉少就亲口答应过,回来给他们发新军装。这套军装是刘汉少按照后世的风格让杜娘她们做出来的,其实和北邙校服没有太大区别,关键是样品做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上衣比较短,有些不雅,所以又在衣摆上加了一圈儿,好像战裙一样,能够前掩裆,后遮臀。

    几万人眼瞅着“新潮皇帝”策马而来,既没等上训话,也没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